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藝實驗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工設專業學生應注重了解整個機電產品系統,并重點把握產品外形如何更好地與內部電路、機械結構相結合。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電子工藝實習雖然是以技能訓練為重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應是其中目標之一。目前的固定實習內容的模式,學生的自由度很小。而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培養具有工程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已成共識,因此,電子工藝實習課程也應與時俱進。
改革與創新
為了使電子工藝實習滿足時展的需要,滿足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的需要,我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1)改變了以焊接等基礎訓練為重點,而轉向培養學生對機電系統的整體認識,了解系統設計的過程,包括資料檢索、設計、器件購買、制作、組裝和調試等。從而使學生掌握電子產品研發與制作中各環節中所需的工作任務及相互關系,并且在制作及調試環節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把實習內容與工設專業所開的另一門電類課程———實用電工技術緊密地結合。由于實用電工技術中講授了簡單易學的PLC基礎及編程知識,因此在電子工藝實習中,我們提供小型PLC作為系統的控制器,并介紹了幾種常用傳感器、小型直流電機及LED燈的原理及控制方法。(3)強調結合專業特點并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采用了開放實習內容的模式,學生自由選題,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發揮空間,既啟發了創新精神,又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為了確保作品的順利完成,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及實驗室的條件最后把關。
成果
2010年工業設計專業電子工藝實習中,我們進行了改革實踐,在時間與內容的安排上,調整壓縮了基本焊接訓練的時間,取消了原有的機器貓焊接、調試、組裝等環節,取而代之的是結合工業設計專業特點的創意設計。要求分組設計一個小型的機電系統或者一款簡單的電子產品,并結合工業設計專業特點,對產品進行造型設計,使之成為一款接近實際的工業設計作品。工設2008級一個班的學生30人,分為5組,每組自由組合,進行了方案設計、方案論證、器件購買、系統制作、程序編制、聯機調試等過程,最終5組都出色地完成了實習任務,制作出藝術美學與產品功能的結合物。他們的設計分別為:旋轉式的“世界主題公園”、能感應錢幣投入的“”、驚險迷幻的“盜墓空間”、帶有噴泉和彩燈的“浪漫城堡”、具有娛樂功能的“海綿寶寶打地鼠游戲機”(如圖1所示)。這些作品一展出,便得到了其他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認可。
1.1貼內襯前的設備表面處理
首先,鋼殼設備的表面處理。鋼殼設備進行貼內襯之前首先應該對表面進行除油、除銹,保證表面無鐵銹、物毛刺、無污油等其他污染物,在有棱角的地方應該磨成圓角。在進行施工時,通常使用手動式電動砂輪機將設備內所有棱角、尖角都打磨成圓弧,然后再進行多次全面的除銹,確保顯示出金屬本色后再用工業丙酮清洗,是表面干燥、潔凈。經檢驗達標后,立即刷上環氧樹脂底漆,以防重新出現銹斑。其次,混凝土設備的表面處理。對于混凝土表面要保證堅固、平整、不起沙、不起殼、沒有裂紋或麻面,沒有凸起部分,尖角和棱角打磨成圓弧,然后用工業丙酮洗清自然干燥24小時后刷環氧樹脂底漆。另外,在表面處理完成后,對于設備表面無法處理的凹凸部分,可以使用環氧樹脂膩子進行修補,對于陰角部位可以使用膩子修補成八字形。為增加粘結力,可以在膩子中加入少量玻璃絲。
1.2玻璃鋼原材料的選擇
玻璃鋼施工對原材料的要求十分嚴格,如果原材料不合格,施工質量就無法保證。文章以濕法銅、鎳電解車間的工況為例,對原材料的選擇進行論述。首先,玻璃纖維的選擇,濕法銅、鎳電解車間多為酸性介質,為了防止酸性腐蝕,改善成型性能,保證玻璃鋼質量,應該選擇中堿或無堿平紋無蠟、無捻的粗砂玻璃纖維,其密度和厚度根據內襯的厚度應該適當選擇;其次,樹脂的選擇,環氧樹脂應當選擇糠醇樹脂,糠醇樹脂的耐酸蝕性效果較好;再次,改性劑的選擇,煤焦油是煉焦廠的副產品,是有機物、無機物以及雜質的混合物,需要經過加熱、過濾后使用。
1.3內襯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玻璃鋼設備的內襯施工前,需要將準備工作做好,準備工作大致分為以下五個方面:(1)施工前對原材料進行抽檢,確保原材料的規格、質量有合格證明,符合施工要求,如果不能完全確保,可以進行復檢;(2)盡量保證施工的環境在15-25℃之間,相對濕度不要大于80%,以保證玻璃鋼順利成型固化,如果溫度低于10℃,應該進行間接加熱保溫,不能采用明火或蒸汽加熱,不利于玻璃鋼固化,如果無法實現,則不要施工,另外,原材料使用時的溫度,同樣不能低于最低施工溫度;(3)將原材料儲存在陰涼干燥處,要注意密封、防火、防潮、防油污;(4)施工前要進行凝膠固化試配試驗,以保證配料人員能掌握材料的情況以及各種輔料的用量;(5)施工前要對所用工具、量具進行清潔,確保所有工具、量具符合清潔要求,如果在室內或密封空間作業,必須有通風裝置和低壓照明,保證進行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1.4玻璃鋼貼內襯的施工方法手糊法玻璃鋼的施工方法分為連續法和間斷法兩種。一般采用間斷法,即一層一層的施工,前一層固化后,后一層才能進行施工,相比于連續多層施工的方法,這樣可以保證每一層的質量,不易在鋪下一層時將上一層的玻璃纖維布弄壞,即使出現問題,也可以及時修補。在進行內襯施工時,施工工藝的順序為:(1)刷底漆,在基層表面刷底漆(玻璃鋼與其他材質粘接必須用專用樹脂做為底漆,例如SWANCOR917為高溫底漆,對鐵材有強而牢的粘接,R806DAEX為常溫鐵材底漆,SWANCORCP95為混凝土專用底漆),要刷的薄而均勻,不得有漏刷或流掛等缺陷出現,然后進行自然固化12小時或12小時以上;(2)刮膩子,將基層的凹凸處用膩子修補填平,陰角處用膩子抹成圓弧,馬上涂刷第二層底漆,固化時間不低于24小時;(3)貼內襯玻璃布,將配制的膠料均勻涂刷在基層,隨即貼上玻璃布,壓實貼緊,在保證沒有汽泡、褶皺的情況下,涂刷一層膠料(確保玻璃布被浸透)自然固化24小時,檢查內襯質量,清理突邊、毛刺、氣泡,再重復以上程序,貼下一層玻璃布,知道達到要求位置;(4)涂刷面層膠料,在玻璃布貼完并自然固化24小時后,均勻的涂刷一層面層膠料自然固化24小時后再涂刷一層。在玻璃鋼內襯施工結束后,還需要對其進行自然固化或加熱固化才能正常使用。自然固化在不低于20℃的室溫下,要經過30天以上才能完成;加熱固化通常保持在80-100℃,固化速度快,刮花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內襯的耐腐蝕性能。
2結束語
人文管理的涵義和作用
“人文管理”首先是制度管理。通常看來,“人文”和“制度”是兩個相悖的概念,其實二者存在著有機的聯系。實施人文并不是要摒棄制度,然而有制度并不代表有人文。一方面是制度的內容是否體現了人文,在制定過程是否充分考慮了人的因素,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方針;另一方面是執行的方式方法是否體現了人文。如在實驗室管理中,根據儀器化公檢流程,認真分析研討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強的崗位職責及制定合理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原有基礎上增設抽驗樣品管理制度、恒溫恒濕區域管理制度、帶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實驗室管理制度,既注重了細化制度,責任到人,又加強了制度的實效性,較好地控制了工作質量。所以我們說,沒有人文的制度是違背人性的制度,是教條主義;沒有制度的人文是一種管理中的自由主義,歸根到底還是“人治”。
“人文管理”是關注職工專業化發展的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既應改革外在層面上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也應重塑內在的深層次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關注個體需求。一是要確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導地位,要尊重人性 ,并圍繞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去展開一切管理活動;二是讓職工從工作中真正感受管理人性化,使其工作激情更高漲、工作目標更明確。人性化管理――以圍繞人的生活、工作習性展開研究,使管理更貼近人性,從而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潛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為達成發展目標作出最大貢獻。
“人文管理”是著眼于實驗室未來發展的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是管理科學的新發展,是在人性復蘇的前提下,以人為主體的管理。真正的人文管理是指管理的人性化,不必按照原有的法則或者套路循規蹈矩,而是在尊重事實、順應潮流的前提下,更多地放寬權利等方面的限制,尊重人、關懷人、以人為本,使獨立人格意識得到張揚,人的全面發展要求得到普遍認同和尊重。在這樣的人文環境中,不僅可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實現人才的聚集,而且也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空間,讓更多的基層工作者參與到實驗室建設中來。
實驗室人文管理的體現途徑
以人為本,是一種尊重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它要求以人的需要、能力、個性為基礎,尊重人、關懷人、引導人、塑造人、激勵人。實驗室人文管理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體現。
1.尊重人――實施民主管理。實施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去觀察,也是體現對職工主人翁地位的尊重。對職工政治民主參與熱情的肯定,是體現人文精神的最高層次,能讓職工感到心情舒暢、精神愉悅。如將檢驗規程中的注意事項、各個檢驗環節的工作重點以及每天的工作排班、工作進度、人員的獎罰情況等通過液晶顯示器滾動播出,予以公示,既能使工作人員對工作狀態、檢驗進度有所掌握,又能培養主人翁意識,對存在問題亦能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從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參與實驗室建設。
2.關懷人――免除后顧之憂。從細微之處予以關懷,積極開展各種放心、寬心、開心工程,提高職工的生活滿意度。對存在暫時困難的少數人,更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為職工做好事、辦實事。如在檢驗忙季,可優先招錄職工家屬參與檢驗工作,既免除其后顧之憂,也使其有了歸屬感和認同感。職工生日,送上鮮花和祝福;職工生病住院,前往探視慰問;節假日,開展有意義的郊游、登山活動等等,都不失為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方法。
3.引導人――營造寬松和諧人文環境。當前是注重創新的時代,創新需要有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什么是人文環境呢?人文環境是人為的、社會的、非自然的,是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周圍環境。營造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呼喚具有新時代精神的人文關懷。
對實驗室基礎設施進行擴容升級改造時,就應充分關注人的需求,營造舒適人性的工作環境。如在儀器化公證檢驗中,HVI操作具有單一、機械、重復性,極易使人感到疲乏,若在HVI操作間利用語音播報系統播放一些由操作人員自行選定的歌曲,則可使操作者感到輕松愉悅,減輕疲乏。檢驗忙季,平衡間內的樣品批次多,即使按規律擺放,出架時也較麻煩,若設計可根據樣品平衡時間掃描讀碼器、平衡時間達到后進行自動語音提示的裝置,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檢驗環境中設置溫馨提示、擺放體現人性關懷物件,也是營造良好人文環境的常用手段。如在感觀檢驗環節設置“品質在您心中,您能行!”的小提示,增加感觀檢驗人員的責任感與自信心;在樣品交接環節設置“進樣出樣要記清,品質效率源于您”的小提示,使樣品管理員時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在休息室張貼“今天您辛苦了!”,以及放置醫藥箱,擺放鮮花和盆景,準備茶葉和咖啡,配備舒適的沙發等等,都能使工作人員在休息時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有效緩解工作壓力。
4.塑造人――展示精神風貌。塑造新時期的纖檢隊伍形象,要求職工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健康的心理。經常性地開展職工的思想教育,給每位檢驗人員自信與自律,提高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做”為“我要做”,使每位職工都能融入到以儀器化公檢為核心的工作氛圍中,發揚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的精神。實驗室在引進和使用人才上,不僅注重人的才能,更注重人的品德、精神、趣味。對此,實驗室一方面可采取“送出去,請進來,強練兵” 的方式,積極選派人員參加各類業務技術和操作技能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綜合業務素質,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另一方面,要積極做好人員技術結構合理配置和人才儲備工作。如適時制定《聘用專業技術人員考核方案》,組織招聘、實施考核,擇優選拔富有經驗同時具備一定資質的檢驗人員充實到檢驗隊伍中,可有效緩解檢驗人員不足的問題。實踐證明,招聘德才兼備的專業檢驗人員,其敬業和踏實甚至超越了在職職工,其職業素養和技術能力為檢驗質量的提升奠定了扎實基礎。
5.激勵人――升華管理質量。為充分調動檢驗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實驗室可制定崗位績效和操作計件等獎勵機制;建立差錯記錄、差錯警示制度;按照品級檢驗的特性和所制定的品級相符率目標,在感官檢驗環節開展“品質在您心中,您能行!”等激勵機制。根據檢驗數量和質量實施每周一評比每周一獎勵,并定期召開階段性表彰大會等措施,能極大地增強檢驗人員對質量把握的信心,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領會質量管理的內涵,克服“厭戰”心理,使質量管理工作得到“升華”。
關鍵詞:農民工醫療保險;農民工;醫療;醫療服務
目前,全國各省先后推出農民工醫療保險暫行辦法,重點解決農民工在城市務工期間的住院醫療保障問題。本文就北京、深圳、青島、湖南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正在試行的農民工醫療保險方案進行評述,試探求既適應農民工群體特征及現實需求,又盡可能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接軌的農民工醫療保險過渡方案。
一、全國各地農民工醫療保險的方案
(一)參保對象。目前,陜西、湖南、寧夏、山西等全國大部分省份的農民工醫療保險參保對象皆實行“全省所有城鎮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個體經營組織等(以下簡稱用人單位),都應按規定為與其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民工辦理醫療保險”的政策規定。農民工無論就業于何種性質單位,都能享受醫療保險。遼寧省沈陽市鑒于大部分農民工已在所在單位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因此將參保對象界定為“僅限于在外地注冊在我市從事建筑施工的單位、在本市已參加養老保險而未參加醫療保險且招用農民工占本單位用工人數70%以上的個體餐飲和娛樂等服務性行業及其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廣東省深圳市的醫保方案名為《深圳市勞務工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參保對象專指“所有企業及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務工”。鑒于其地域的特殊性,將參保對象擴大到包括牧民在內的“農牧民工”。
(二)繳費辦法。天津、陜西等全國大部分地區對住院醫療保險或大病醫療保險采取用人單位繳納的辦法。僅寧夏回族自治區要求用工期限3個月以上的大病住院保險費用“用人單位承擔90%,個人承擔10%”,對選擇參加統賬結合基本醫療保險,保費由用人單位和農民工個人共同繳納,只有以個人名義參保的才要求個人承擔全部費用。遼寧省大連市保費均由用人單位承擔,農民工只享受相關待遇。天津、大連繳費基數為“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比例分別為3.5%和2%。重慶市要求參保單位按繳費基數的1.4%繳納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按0.1%繳納大額醫療費互助保險資金,農民工個人每月繳納5元作為大額醫療互助保險費。山西省的做法是按3%的費率繳費,要求2.5%左右劃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0.5%左右劃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資金。深圳市規定“每人每月12元,其中用人單位繳8元,勞務工個人繳4元,6元作為門診基金,用于支付門診醫療費用,5元作為住院統籌基金,用于支付住院醫療費用,1元用于調劑”。南京市除參加“大病醫療保險”外,要求同時參加“農民工大病醫療互助保險”,按4元/人的月標準繳納,用于建立大病醫療互助基金,此費用由農民工個人承擔?!坝萌藛挝灰陨夏甓犬數卦趰徛毠て骄べY為基數,繳費率控制在1%-3%以內”辦法最為普遍,湖南、陜西、安徽、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采取此辦法。
(三)醫保待遇。目前,農民工大病住院醫療保險保障范圍基本為“住院和門診特殊病”,起付標準、個人自付比例大多按照當地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執行。建有大額醫療費補助基金的,住院最高支付限額以上部分可通過大病醫療補助解決。重慶、南京及北京都設置了農民工大病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賬戶”及“大額醫療費互助保險資金”專戶,為農民工大病醫療提供可靠的基金保障。依照南京市的規定,對起付標準以上、最高支付限額(暫定為6萬元)以下的門診大病和住院醫療費用,根據費用分段由大病醫療保險基金按50%~80%比例支付,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符合規定支付范圍的門診大病和住院醫療費用,由農民工大病醫療互助基金按規定給予定額補助。北京市規定統籌基金年度支付最高數額為5萬元,超過此限額時,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支付70%,年度累計不得超過10萬元,其余30%由個人承擔。重慶市統籌基金支付限額3萬元,大額醫療費互助保險資金支付限額20萬元。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民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范圍較為狹窄,僅限于住院治療的醫療費用及急診搶救留觀并收轉住院前7日內的醫療費用,不包括門診特殊病和大額醫療費救助。在醫保待遇執行上,除深圳市使用專用《深圳市勞務工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待遇與連續參加勞務工醫療保險時間掛鉤外,其它省份均依照統籌地區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及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準執行,繳費當期享受相關待遇,期間發生費用由社會統籌支付。
(四)基金管理。農民工大病住院醫療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繳納保費和統籌基金利息構成,根據“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則支付。在基金結算上,南京、深圳市實行當年核算,基金結余部分結轉下年度繼續使用,不足支付時,在下一年度調整繳費標準并予以補足。寧夏回族自治區統籌基金支付標準按保費有效期和醫療費用分段累加計算等辦法確定,每年公布一次。針對基金安全問題,各地多采用“單獨建賬,??顚S茫罩蓷l線,納入財政專戶”辦法。深圳市將用人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列入成本,而南京市則規定“市、區兩級經辦機構的事業經費不得從基金中提取,其經費列入市、區兩級財政預算”。
(五)政策執行方面?!秶鴦赵宏P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有條件的地方,可直接將穩定就業農民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從全國二十幾個省份方案執行情況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大多采取直接擴面形式,一定時限能穩定就業的農民工便可直接進入該體系。對于大病住院醫療保險,要求建立農民工醫療保險基金預算和決算制度、財務會計制度以及內部審計等制度,實行統一政策,屬地管理,分級執行。具體而言,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參保、繳費、待遇支付,醫療服務則由定點醫療機構根據國家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提供。上海、成都實行的農民工綜合保險較之有較大差異,特別是在醫保運行模式上不再采取政府經辦的傳統做法,而是由商業保險公司委托,這是一種農民工、企業、政府多方受益的醫保運作模式,在減輕政府負擔的同時,強化了農民工權益保障的社會責任。
二、農民工醫療保險方案存在的問題
(一)醫療保障項目與農民工實際需求脫節?;谵r民工流動頻繁、帳戶接續不便的特點,目前各地試行農民工醫療保險方案基本遵循“不建個人賬戶、只建統籌基金”原則,保障項目僅限于住院及特殊門診。從推行效果看,農民工醫療保障現狀與政策目標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保障項目與實際需求不匹配。依照目前相關規定,門診費用由個人帳戶開支,必須與個人繳費基數掛鉤,即農民工必須個人承擔保費,或部分承擔、或全額承擔,現行方案大多采用“現收現付、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進
行管理,基金積累難以成為個人帳戶資金劃撥來源。若沒有其它資金來源渠道,全部由農民工個人承擔,這種個人賬戶等同于個人存款,以大數法則分攤風險的保險意義將不復存在。即使個人帳戶采用社會共濟原則籌資,在目前工資水平普遍低下的狀況下,無論全額或部分承擔保費都很難調動農民工的參保熱情?;诖祟惗喾N原因,目前各地多實行“建社會統籌、用人單位繳費、保當期大病”辦法,基金支付范圍只涵蓋大病醫療和特殊門診。有調查數據表明,目前進城農民工平均年齡為28.6歲,從生命周期規律來看,這類青壯年農民工人群的大病住院概率相當低,而常規疾病則不可避免。因此,農民工迫切需要的不是大病住院保障而是常見門診醫療保障。另外,在農民工頻繁流動的環境下,用人單位繳費且只保當期大病,意味著農民工任何工作異動都可能導致醫療保險待遇的終止,隨時都可能重新被排除社會保障網之外。
(二)城鎮醫療服務供給與農民工實際需求不匹配。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衛生資源一直采取以城市居民醫療需求為中心的戶籍人口管理模式。在跨區域流動農民工已超過1.2億的今天,這種模式表現出明顯的缺陷。正規醫療機構的高額醫療費用與農民工低收入間的矛盾比較突出。2004年衛生部調研結果顯示,農民工患病后25.4%的人選擇城鎮醫療機構就診,73.2%的人采取從藥店買藥或服用自帶存藥的方式。這種事實證明農民工沒有真正享受城鎮醫療服務。
(三)農民工老年醫療保障存在政策缺失。根據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1.2億城市農民工的平均年齡為28.6歲,且流動性頻繁、勞動關系極不穩定。所以目前我國農民工醫療保險方案很少涉及農民工老年醫保的相關問題。大連、天津、沈陽等很多地區規定:“農民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用人單位不再為其繳納醫療保險費,農民工本人也不再享受醫療保險待遇”。這意味著當農民工年老后,醫療保險將隨用人單位繳費停止而終止,如果沒有其他相關政策規定來延緩其醫保關系,農民工將重新游離于社會保障網之外。農民工長年從事苦、累、臟、險工作,慢性病或其它高危重病的困擾較城鎮職工更為嚴重,更需要老年醫療保障,尤其在當前農民工逐漸成為城市產業工人主體的形勢下,如不能在農民工年老后享有與城鎮職工同等醫療保險待遇,不僅是政府職能的缺失,同時也分裂了勞動者醫療保險制度的統一性。
三、完善農民工醫療保險方案的建議
(一)建立農民工彈性醫保制度。農民工是個復雜而龐大的群體,城市移民型、回鄉型及城鄉兼業型等類別人群特征各異,同一種醫保制度安排很難滿足所有需求,有必要根據其就業特征及醫療特點制定彈性醫保制度。對城市穩定就業且具有相對固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可將其直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體系;流動頻繁、收入低下的農民工,基于其經濟能力和其它條件的限制,可按照“低費率、保當期、保大病、不建個人賬戶”原則開展大病醫療保險,重點保當期住院醫療,有條件的地方可同時參加大額醫療救助;對回鄉務農的農民工,應督促其參加原籍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個體經營等靈活就業農民工,則可按照目前靈活就業人員醫保辦法,以個人名義參加統籌地區基本醫療保險。農民身份的轉變使現行農民工醫保暫行辦法向城鎮醫保制度轉換成為必然,不同醫保制度間的銜接與醫保關系接續需要彈性運作。在制度轉換方面,由現行大病住院醫療保險轉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的,可將先前醫保模式連續參保時間折算為城鎮醫保繳費年限,達到最低繳費年限即按城鎮醫保規定執行相關待遇,也可對此期間醫保保費進行補繳,基數設定為當地上年度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補繳比例稍低于基本醫療保險標準,補繳后可累計繳費年限,但不能補記補繳期間個人賬戶;在運作模式方面,鑒于農民工流動頻繁的特點,可建立相應的賬戶中斷與復效制度,對因失業、短期回鄉或工作變換出現保費中斷未繳的農民工,可保留其醫療關系,經補繳后,保費辦理接續或轉移。這種彈性運作模式可促進當前“保當期、不建個人帳戶”的農民工醫保暫行辦法向全民統一基本醫保制度轉變。
【關鍵詞】詩詞歌賦;語言文學;意境美;工藝美
中圖分類號:H1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289-01
中國古典詩詞的美麗需要我們沉下心去體會,那種安靜、憂傷、動情的閱讀都可以在古典文學中找到最佳答案。放目遠觀中國詩歌文化歷史,我們目之所及的全都是一幅幅宏偉雄壯、驚天動地的畫卷。中國詩歌永遠都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而意境美與工藝美就是它的靈魂。本文主要從我國詩詞歌賦意境美與工藝美兩大特點入手,來深入了解中華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詩詞歌賦的意境美
(一)清新明麗之美。說起清新秀麗之美,那就不得不提李白、謝靈運、孟浩然這些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他們所創作的山水詩,大多用清新秀麗的筆觸描繪出了一幅幅清新動人的山水畫,在我們眼里,他們既是詩人也是畫家。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中來”,要多唯美有多唯美;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也是農家生活里的別樣風景;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將夜晚的清靜和月光的皎潔表達得詩情畫意。
(二)唯美含蓄之美。含蓄的美,多為表達人的情感,寫景時又有別樣的空靈悠遠之美,語言干凈深刻。所表達的情感也耐人尋味?!对娊洝分小拜笙忌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边@段佳句,一直被人傳唱,比興、象征手法的運用,更是賦予它深刻的內涵。看似寫景,實抒情?!锻稀分?,“天上月,遙望一團銀,夜久更瀾風漸緊,為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虛實結合,實寫夜涼風起,涼意漸生,來烘托后面的負心人帶來的心意漸涼之感,寫景部分語句干凈簡練,意境油然升起。
(三)氣勢磅礴之美。氣勢磅礴必然伴隨著奔放雄壯的陽剛之氣,它的渾厚,側重在對景色描寫時的磅礴和大氣,曠達側重于對人的精神烘托,一般多采用夸張、直抒胸臆、想象等表現手法,具有著滿腹豪情的浪漫主義特征。例如曹操寫道:“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薄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最著名的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一直被人朗誦至今,當作警句鼓舞人心。
(四)悲壯沉重之美。沉重悲壯的美多帶有一種悲天憫人、感嘆身世、懷才不遇的情懷在其中。著名的有屈原的“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陳子昂的經典名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倍鸥Φ摹皣粕胶釉?,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天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共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如此等等,通過對現實情懷的書寫,表達自己的無奈、憤慨之情。
二、詩詞歌賦的工藝美
詩詞歌賦的工藝美,大多體現在詩歌的體式上。對于形式以及表現手法的盡善盡美,也更加烘托出了意境的美感,兩者相輔相成。詩歌的體式可分為兩種,那就是近體詩和古體詩。其中古體詩也有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之分;近體詩則分為絕句和律詩。在唐朝之前,詩人所作詩歌皆不受體裁、字數以及聲韻對仗的限制,詩人可以自由發揮,這就是古體詩;然而自唐初以來,詩歌在這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就形成了格律詩,也就是近體詩。在近體詩上絕句與律詩的區分,是句數的差別,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它們都要求音韻和諧,頷聯和頸聯要求工整對仗。詩歌發展到如今,有了成熟的文學樣式,都要求具有體制、格律、音三大特征。表現手法也是豐富多樣,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遠近結合,比興、對比、象征等手法的運用,不僅使詩歌的文藝美發揮到極致,也使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交融,達到了渾然天成、自然和諧之美。
三、結束語
中國古代詩歌的美感,是人類歷史文明長河中不可替代的一抹抹清流,晶瑩剔透且日久彌新,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F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物欲橫流,但對古典詩歌的繼承與發揚,我們還是可以找到自我,充實內心。
參考文獻:
[1]李敏.淺談詩詞欣賞要領[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
233-234.
[2]于華東.詩詞創作中的意境與語言藝術[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61(5):61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