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者為33人(23%)。有下腹部手術史者11例。子宮大小均在孕 手術步驟與注意事項:器械設備采用Stryker腹..." />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腹腔鏡 陰式 全子宮切除術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單純藥物治療療效差,子宮切除是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以往主要采取開腹子宮切除術,隨著腹腔鏡在婦科的廣泛應用和腹腔鏡手術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過去經典的腹式子宮切除術轉向“微創”的腹腔鏡手術,避免了開腹。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LAVH)是指先在腹腔鏡下處理子宮圓韌帶、附件,分離宮旁組織,然后轉入陰道手術取出子宮或附件,我院自2007年2月以來,采用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所選取129例子宮肌瘤患者均為我院婦產科住院患者,年齡21~45歲,平均34.5±10.7歲。未生育12例(9.3%),生育1次84例(67.7%),生育>2次者為33人(23%)。有下腹部手術史者11例。子宮大小均在孕
手術步驟與注意事項:器械設備采用Stryker腹腔鏡,129例均采用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取臍部及兩下腹(相當于麥氏點水平)共3個穿刺點進行手術觀察操作,臍部切口l.0cm,其他2個切口均為O.5cm。三點穿刺成功改頭低30°,放置舉宮器,前后左右擺動子宮,觀察盆腔粘連及盆腔病變情況。遇粘連時在鏡下分離,距宮旁l.0cm依次雙極電凝并切斷左側子宮圓韌帶,輸卵管峽部,卵巢固有韌帶,同法處理對側,手術轉為陰式操作。取出舉宮器,消毒陰道。沿膀胱溝環切宮頸陰道部黏膜,上推膀胱和直腸后容易與盆腔貫通,找到返折腹膜并剪開后鈍性向兩側打開,后方打開后腹膜,鈍性擴大宮頸前后方向間隙,暴露子宮骶、主韌帶及子宮血管。先左后右分兩次鉗夾切斷子宮骶、主韌帶,7號絲線縫扎,用血管鉗經宮頸前后方間隙分別鉗夾子宮血管并切斷,7號絲線縫扎2次。用鉤鉗從宮頸后方間隙進入盆腔向上鉤住未斷的卵巢固有韌帶并鉗平切斷,用7號絲線縫扎2次,將子宮游離,并向下牽拉子宮,如太大則將子宮切開一部分取出。連續縫合前后腹膜及陰道前后壁,陰道內留置紗布卷。伴陰道膨出者一并修補。徹底止血,仔細沖洗,取出腹腔鏡及穿刺套管針,各切口均縫合l針。送患者至ICU觀察。
結 果
全組117例手術成功,中轉開腹手術12例,成功率為90.7%(117/129);成功施行LAVH手術的平均手術時間98分鐘(78~164分鐘),術中平均出血量114ml(87~195ml);術后12小時進流質飲食,8~47小時排氣,術后住院時間6~9天,平均8.4天。術中及術后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討 論
腹腔鏡手術以其切口小、術中出血少、創傷小、術后病率低、恢復快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腹腔鏡下施行婦科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長期后遺癥少及全腹探查顯示清晰等優點,逐漸成為現代婦科手術的主要方式。腹腔鏡下子宮切除方式較多,在腹腔下完成子宮圓韌帶、輸卵管、卵巢固有韌帶的切除后,再經陰道完成陰道壁的切開骶、主韌帶和子宮血管的切除,即經典的腹腔鏡輔助的陰式子宮切除術的手術方式之一[1~3]。傳統的經陰道切除子宮,必須在盆腔無粘連,附件無異常的情況下進行,同時子宮不能太大,而腹腔鏡輔助下手術可在腹腔鏡下完成粘連分離、附件腫瘤的處理,因此,拓寬了經陰道子宮切除術的手術指征。本研究結果顯示全組子宮肌瘤患者LAVH手術成功率為90.7%;平均手術時間98分鐘,術中平均出血量114ml,術后12小時進流質飲食,8~47小時排氣,術后住院時間6~9天,平均8.4天。術中及術后未發生嚴重并發癥。在實際操作中,LAVH術中子宮動、靜脈的處理是決定手術成功及難易的關鍵步驟。手術中不必追求鏡下完成過多的操作,處理子宮動脈出血時不宜盲目使用電凝止血,應及時轉陰道手術,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傷。對盆腔粘連嚴重或解剖位置變異嚴重均會妨礙鏡下操作。雖然LAVH擴大了手術適應證,但仍應注意選擇病例,因腹腔鏡手術受腹腔內空間和子宮大小的影響,在選擇病例時一定要考慮子宮的大小及活動度,子宮大小不宜超過12孕周。但對于各類惡性腫瘤需擴大手術范圍或探查腹膜后淋巴結以及子宮體積大于14孕周或盆腔有重度粘連可能延長切口困難者[4],原則上應選擇TAH。總之,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治療效果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林還珠,孟君.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與腹式全子宮切除術的對比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1,29(1):35-36.
2 朱秀美.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的手術配合[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5):779.
[關鍵詞]畜禽養殖業沼氣工程調查問題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畜禽養殖場快速發展,畜禽由輸入省一躍成為輸出省,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但畜禽糞污的污染日趨嚴重,也阻礙了畜禽養殖業自生的發展。最近,筆者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了廣泛調查,發現問題異常嚴重,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1問題的提出
1.1 福建省畜禽養殖業污染源普查與沼氣潛力評估
1.1.1畜禽養殖概況
全省畜禽養殖以豬、牛、雞為主,根據畜牧部門統計,截止2007年12月,生豬存欄量為1317.12萬頭,牛存欄量為76萬頭,養雞數為5424.29萬羽。
2007年與2005年豬、牛、雞存欄量對比,規模聚集現象明顯加快。全省豬的存欄量2007年只比2005年增加3.11%,而規模養豬場存欄量占總存欄量的比例,從28.2%上升到46.59%,提高了18.39%;個體養殖戶僅占17.35%。兩年來,規模養雞場數量由1236家縮小到416家,縮小了1/3,但每家規模養雞場的平均存欄量由1.0041萬羽擴大到4.8841萬羽。
1.1.2豬、牛、雞糞便年排放量
目前多數畜禽養殖場糞污只經過簡易處理后[1],嚴重地污染土壤、水體和空氣,危害人們的健康,同時還流失了大量的沼氣、沼渣、沼液等能源資源。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污染日趨嚴重,污染程度已超過了工業和城市生活排污對環境的影響,成為面污染與點污染源的大戶[2,3]。2007年全省豬、牛、雞糞便排放量如表1所示。
表12007年豬、牛、雞糞年排放量
實 物 量/萬t
糞 尿
豬糞便量
其中:規模養殖場 1057.65 1394.46
492.80 649.60
牛糞便量
其中:規模養殖場 694.0 694.0
35.44 35.44
雞糞便量
其中:規模養殖場 198.0
74.2
注:規模養殖場統計范圍:年出欄500頭以上豬、存欄100頭以上奶牛、出欄200頭以上肉牛、存欄20000羽以上蛋雞、出欄50000羽以上肉雞的養殖場。
1.1.3沼氣潛力與分布特征
根據測算結果,2007年全省農村畜禽糞便資源可產沼氣潛力為11.11 億m3,其中規模養殖場沼氣潛力為5.12億m3。其分布特征是:
(1)沼氣資源以豬糞為主。全省豬糞沼氣潛力占全省沼氣資源總量近2/3,牛糞和雞糞占1/3。
(2)沼氣資源逐步向規模養殖場集聚。全省規模養殖場的沼氣資源占總資源量的比例,從2005年的41.07%增加到2007年的46.08%,平均每年以2.5%速度遞增,為大中型沼氣工程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
1.1.4節能減排潛力分析
按現有畜禽糞便資源量,每年產沼氣潛力11.11億m3,相當于79.4萬t的優質能源,若全部用于農村生活用能,可供220多萬戶,解決全省1/3農戶的生活用能;同時相當于可減少CO2排放205萬t,以國際碳匯市場價格:即1 t CO2=15
*資助基金:福建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沼氣能源轉化的鎘殘留分析及二次污染近紅外監測技術”( 2008I0008);福建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沼氣能源生態溫室建設與茶園沼渣生態營養劑應用研究”(2007I0038);福建省環保局重點課題“豬場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工藝研究”(200743);福建省財政專項-福建省農科院創新基金項目(STIF-Y05)
歐元計算[4],價值約2.8億元人民幣。
1.2 畜禽養殖業大中型沼氣工程典型調查
1.2.1福建省畜禽養殖業大中型沼氣工程發展現狀
畜禽養殖業迅速發展,導致大江大河污染日益嚴重,2001年省政府決定限期治理九龍江干流及其支流和水口庫區沿岸1000m以內畜禽養殖污水,制定優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獲得迅速發展。到2007年,全省累計建成養殖場沼氣工程988處,容積34萬m3,年產沼氣4400多萬m3,處理1100多萬t畜禽糞水。全省共有規模養殖場7724個,建池比例為12.8%,遠高于全國的0.08%,居于全國前列。2008年,又有85處投產。
1.2.2典型調查結果
采用典型抽樣方法調查南平延平區、建陽市、建甌市、龍巖新羅區、漳州市、福清市、莆田涵江區、沙縣等縣市,每個縣市又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別選取20~50家規模養豬場進行實地考查或電話訪談,對172家規模養豬場進行調查,發現:沼氣工程沼氣綜合利用率不高,產出的大部分沼氣放空;沼氣工程離村落距離較近,大部分可以滿足集中供氣所需壓力要求。
(1)沼氣利用率很低,大部份放空。表2中看出,沼氣利用率在30%以下的占到81.49%,而沼氣利用率在80%以上的沼氣工程只有1個,占0.62%,說明我省大部分沼氣工程沼氣綜合利用率較低,大量優質能源白白浪費,而且增加了大氣中溫室氣體排放。
表2沼氣利用率
沼氣利用率/% 個 數 比 例/%
5以下 4 2.47
6-10 37 22.84
11-20 75 46.30
21-30 16 9.88
31-40 10 6.17
41-50 7 4.32
51-60 2 1.23
61-79 6 3.70
80以上 1 0.62
其他 4 2.47
合計 162 100.00
(2)沼氣利用水平低
表3表明,98.77%的沼氣工程只利用少部分沼氣向養豬場職工提供生活用能,還有1.23%的沼氣工程產出沼氣都沒有得到利用,沼氣工程向周邊農戶集中供氣僅占2.47%,沼氣發電的也只占6.79%,其他利用方式(例如保溫、供熱等)占8.64%,說明全省目前沼氣利用領域窄、工業化利用水平低,大部分沼氣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表3沼氣利用方式
沼氣利用方式 個數 比例/%
養豬場日常生活自用能 160 98.77
對外集中供氣 4 2.47
沼氣發電 11 6.79
未利用 2 1.23
其 他 14 8.64
(3)沼氣工程集中供氣條件
由表4可知,我省占81.4%的養豬場與村落的距離在5公里之內,與村落距離10公里之內的占95.4%,多數在3~4公里左右,大部分沼氣工程具備集中供氣所需壓力。
表4沼氣工程與村落距離
與村部的距離/km 個數 比例/%
0-1 17 9.89
1-2 32 18.6
2-3 40 23.26
3-4 35 20.35
4-5 16 9.3
5-6 14 8.14
6-7 2 1.16
7-8 2 1.16
8 2 1.16
10 4 2.33
15 2 1.16
18 1 0.58
不詳 5 2.91
合計 172 100
1.3 兩項調查的啟示
福建沼氣工程建設走在全國前列,但是,發展沼氣工程主要著眼于環境效益,綜合利用經濟效益相對較差,特別是沼氣作為農村重要的清潔能源利用率不高,沼氣工程產出沼氣70%以上放空,釋放出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甲烷)。充分利用大量放空沼氣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促進農業沼氣更好更快發展,筆者提出的方針是:污染治理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并舉,不斷提高經濟效益,逐步向產業化邁進。
2008年12月10日筆者根據調查結果,通過省科協的科技工作者建議向省政府提出“關于重視解決農村沼氣大量放空造成嚴重的環境影響和能源浪費的建議”,12月16日就得到黃小晶省長和張昌平常務副省長的批示:“要繼續加大力度”。
2破題途徑
2.1 沼氣工程發展路線
30年來,沼氣技術由單一的戶用沼氣發展到大中型沼氣工程技術的路線可以歸結為:能源型環保型綜合型。
1978年后,國民經濟恢復發展,能源供應全面緊張,為獲得更多沼氣,上海虹橋養殖場率先將戶用小型沼氣池技術移植和放大到50m3[5]。隨著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大量畜禽糞便隨意排放,嚴重污染了水體和周圍環境,2001年國家環保局下達9號令,頒布《畜禽養殖污染管理辦法》,福建掀起了以污染治理為主要目標的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從“六五”初期到“八五”末,國家科委、農業部設立專項課題,組織科技攻關,歷時15年形成成套技術。時至今日,沼氣技術已從單純的能源利用,發展成為具備污染治理、能源生產、生態農業發展多種功能。沼氣技術有必要也有可能向污染治理與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方向發展。
2.2 沼氣充分利用途徑
充分利用大量放空沼氣主要途徑是向周邊農戶集中供氣、供熱、發電等工業化應用。我們選擇了一些案例進行經濟效益分析。案例分析表明:政府給予適當補貼,提高沼氣工程產氣率和沼氣利用率,可以有效地提高沼氣工程的經濟效益。
2.2.1沼氣發電:以南平市延平區東順畜牧發展公司為例
東順畜牧發展公司生豬年存欄數6000頭,年出欄數17000頭,污水量為90m3/d,建有沼氣池800m3,為磚混結構,工藝采用推流式。平均產氣率0.4m3/ (m3?d)。
總體工藝流程為豬糞經干清糞后,糞污再經固液分離機分離,污水進入沼氣池。
沼氣池年產沼氣11.52萬m3,其中炊飲年用氣1.62萬m3,占14%;配套雙燃料沼氣發電機組30kW,日發電8小時,每小時發電24kWh,用氣13 m3,每kWh網電0.65元,沼氣電每kWh柴油成本0.25元,年用氣量3.78萬m3,占32.8%。
以下技術經濟分析不考慮沼渣、沼液以及減少排污等產生的經濟效益,只考慮沼氣利用產生的經濟效益。
2.2.1.1經濟核算
基準折現率為10%,工程和設備使用年限為20年。
固定投資:52萬元,其中:沼氣工程投45萬元,發電工程投資 7萬元
運行成本:3.79萬元,其中:工資費用1人專職管理沼氣工程,工資1萬元/a,沼氣發電柴油成本1.75萬元/a,修理費用按折舊費的40%計算,年維修費1.04萬元。
收益:6.5萬元,其中:炊飲用能1.62萬m3,氣價按1.2元/m2計,節省燃料費用1.94萬元年發電7.01萬kWh,年產電效益4.56萬元,年凈收益2.71萬元。
經濟評價指標:
靜態投資回收期:19.2年
凈現值NPV :-28.93萬元(折現率=10%)
內部收益率IRR: 0.44%
該沼氣工程效益差。原因在于沼氣池產氣率不高,沼氣利用率只有46.8%。
2.2.1.2改造方案
該場應用全混合沼氣發酵工藝,建設沼氣池1800m3和280kW發電工程,平均沼氣產氣率0.8m3/(m3.d)以上,年產沼氣51.8萬m3,發電用氣44.15m3,全場沼氣利用率88.3%。
對其進行技術經濟評價如下。
固定投資:150萬元,其中:沼氣工程投資90萬元,發電工程投資(280kW沼氣發電機組) 60萬元。
運行成本:24.44萬元,其中:1人專職管理沼氣工程, 工資 1萬元/a,沼氣發電柴油成本20.44萬元,修理費用按折舊費的40%計算,年維修費3萬元。
收益:55.08萬元,其中:炊飲用能1.62萬m3,節省燃料費用1.94萬元,年發電81.76萬kWh,年產電效益53.14萬元,年凈收益30.64萬元。
經濟評價指標:
靜態投資回收期:4.9年
凈現值NPV: 110.84萬元(折現率10%)
內部收益率IRR: 25.1%
該方案采用先進發酵工藝,產氣率提高1倍以上,沼氣利用率也從46.8%提高到88.3%,經濟效益大幅提高,電用不完還可以上網,但需要解決上網問題,固定投資也增加了98萬元。
2.2.1.3結論
由案例一技術經濟分析可以看出,沼氣工程經濟效益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沼氣的利用率不高以及沼氣工程的發酵工藝落后。如果提高沼氣工程的產氣效率和沼氣利用率,可以有效地提高整個沼氣工程的經濟效益,但同時,建池成本也大幅增加,因此,在沼氣工程產業化的初期,在一段時間內國家應根據沼氣工程不同發酵工藝以及沼氣利用率給予適當補貼,為今后產業化打好基礎。
2.2.2集中供氣: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筠竹村為例
延平區筠竹村是一個以林業、果樹種植為主的經濟村,全村人口達1200人左右,總戶數260戶左右,2001年筠竹村引進南平市茫蕩牧業有限公司在筠竹村落戶,年存欄母豬400頭,出欄商品豬3000頭左右。該場于2007年底設計建設600m3ABR型沼氣池,沼氣池建成后日產沼氣240m3沼氣。2008年續建集中供氣工程,配置50 m3貯氣柜,沼氣集中輸送到筠竹村107戶農戶作生活燃料。
(1)正在運行沼氣集中供氣工程技術經濟評價如下。
經濟核算設定:基準折現率為10%,工程和設備使用年限為20年。
固定投資:18萬元,其中:沼氣管道、儲氣柜、沼氣凈化設備18萬元,(政府每戶補貼1200元,共補貼12.8萬元,其余企業自籌)。
運行成本:1.8萬元,其中:1人專職管理沼氣工程及沼氣供氣,工資 1.2萬元/a,修理費用0.6萬元/a。
供氣收益:3.08萬元,供氣107戶,每戶月平均用氣30m3,氣價0.8元/m3,每月氣費24元,107戶年費用3.08萬元。年凈收益1.28萬元。
經濟評價指標:靜態投資回收期:14.1年,凈現值NPV:-7.1萬元(折現率10%),內部收益率IRR:4.1% 。
(2)以上案例中,集中供氣僅占所產沼氣35.6%。假設該沼氣池同時配備30kW沼氣發電機一臺,則其技術評價如下:
固定投資:25萬元,其中:沼氣管道、儲氣柜、沼氣凈化設備18萬元,30kW沼氣發電機7萬元。
運行成本:3.55萬元,其中:1人專職管理沼氣工程及沼氣供氣,工資1.2萬元/a,沼氣發電費用:日平均運行8小時,每小時耗氣13m3,可發電24kWh,每kWh柴油成本為0.25元,則年運行費用為1.75萬元,修理費用0.6萬元/a。
收益:7.46萬元,其中:供氣收益:供氣107戶,每戶月平均用氣30m3,0.8元/m3,每月用氣費24元,107戶年費用3.08萬元。
沼氣發電:年發電7.01萬kWh,效益4.56萬元/a,年凈收益:4.09萬元。
經濟評價指標:
靜態投資回收期:6.11年
凈現值NPV:9.82萬元(折現率10%)
內部收益率IRR1:8.8%
(3)結論
由以上分析可知,沼氣集中供氣投入較大,在供應戶數較小的情況下,經濟效益較差,該案例中,集中供氣沼氣利用率僅為35.6%。
如果增設一臺30kW沼氣發電機,每天發電8小時,則沼氣利用率可提高到87.9%,同時,其靜態回收期也減少到可接受的6.11年,整體經濟效益較好。
3 幾點建議
除現行政策外,建議:
(1)實行污染治理與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并舉方針,有關部門應各盡其職、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加強協調,形成合力,扭轉重治理、輕利用的觀念,讓清潔的沼氣能源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造福新農村建設。
(2)推廣福建經驗,國家對戶用沼氣補助范圍擴大到集中供氣戶。2008年2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認真做好2008年農村沼氣建設工作的通知規定:“沼氣工程集中供氣的,按照用氣農戶計算,每產省級以上補助1200元”。2009年每戶補貼已提高到1500元。
(3)加大省財政支持力度,鼓勵沼氣發電。①福建省從2009年起將沼氣發電設備列入農機補貼范圍,建議應加大農機補貼力度,補貼比例提高到30%;②逐步落實大型沼氣工程發電上網,目前暫不具備上網條件的沼氣發電項目未上網電量也參照《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法規《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發改價格[2006]7號)給予補貼,補貼電價標準統一為0.25元/kWh。
(4)加強沼氣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支持大專院校開設農村能源專業,建立重點實驗室,培育各種層次人才;支持產學研結合組建沼氣技術研發中心,對關鍵技術,包括低溫發酵技術與工藝、干發酵技術等攻關,研發建池新材料,研究沼氣發電、集中供氣等裝置標準化規范化生產和商品化。
(5)提高設計單位水平,培育集中供氣、沼氣發電等專業公司。
參考文獻:
[1] LI C S,WANG Y K,Technology of swine manure treatment on intensive scaled swine farms,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01,11 (1) :86-90
[2] 錢午巧,包武,陳彪等.利用厭氧發酵技術綜合治理畜牧業污染的探討[J].福建能源開發與節約,2003(3):51-52
[3] 辛春林.畜禽糞便污染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牧業通訊,2008(16):46.
一、模擬考試現場強化訓練
考生經過一年時間的備考,對公務員基礎知識、各個專項考察的內容都有很深的認識和掌握。在備考的沖刺階段,考生除了要鞏固公務員知識,構建完整知識體系外,模擬考試的練習也必不可少。
考前持續的模擬訓練能夠模擬考試現場,使考生保持一種積極的備戰狀態。模擬考試可以使考生提前適應考場氣氛和考試節奏,有利于掌握答題時間,消除在考場中由于時間控制不好造成的緊張情緒,也可以及時發現自己在實戰中可能會失利的地方,及早做好應對。在備考的沖刺階段,大部分考生每天都要進行這樣的模擬訓練,在此期間考生應針對自己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
公共基礎知識部分應以真題模擬為主進行考試訓練,對真題的結構、出題思路等進行最后的熟悉,總結同類題目的答題技巧,分析方法。在這部分應當注意的是對時間的控制,嚴格按照考試時間答題,保證答題速度。
二、梳理知識點,查缺補漏
在最后的十幾天,考生要及時進行知識點的梳理,了解自己的強弱項,查缺補漏。強項繼續鞏固,保證準確度;弱項可以去抓能夠拿分的部分,爭取失分最少。
**省公共基礎知識涉及的內容極其廣泛,專家認為作為國家公務員是要具備一定的法律、經濟和公文方面的知識,而這些內容在考試中都會有所體現。然而這些內容通過針對性的復習,是可以短時間掌握的。因此,專家提示考生在復習時,可以將這些內容作為重點,進行復習。像科技、語文等內容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其備考依靠的是平時的“積累”,并非一日之功,在復習過程中考生要注意時間,注重效率,不應在這些方面花過多的時間。
三、調節心理,自信應考
專家在這里強調,沖刺階段是整個備考環節中最考驗考生心理的一個階段,考生應當積極調整,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不要過于緊張,應當注意心情的放松。
在最后階段,考生心情往往比較緊張,容易焦慮、不安。有個別心理比較敏感的考生,會對外界的微小刺激產生較為明顯的心理波動,或所謂的小道消息也會使自己平靜的心情產生波瀾。這時建議大家應以平心靜氣的心態,按部就班地每天完成擬定的復習任務和復習計劃。最關鍵的,是要按照考試的時間,安排自己的作息,把自己的生物鐘調節到和考試當天一致,保證正常的睡眠。考前這段時間,考生的睡眠最好保持在每天10小時,這樣也能保證第二天的復習更有效率,也能有一個好的狀態迎接考試。
除了要有規律的作息,還要進行自我鼓勵,寫幾張鼓勵字條,貼在醒目的位置,可以使自己克服迎考的緊張。在進行模擬訓練時,想象當天考場的氣氛,使自己在緊張的狀態下,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態。學會用深呼吸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緊張的心情和緊繃的肌肉。深呼吸時,要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掌握好節奏。
一、要培養學生掌握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
如口訣記憶法、圖像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系統記憶法、類比記憶法、規律記憶法等。但是有一點,好的記憶方法都是建立在對知識內容真正理解透徹的基礎上。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眼耳手口同步記憶,眼睛看著,耳朵聽著,手里寫著畫著,口中讀著,針對數學的學科特點,還要反復應用練習,只有在做題的時候應用,才能記得更牢固。對學過的知識從不同的側面進行概括、歸納、整理,真正把它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必須是自己理解透的知識才能記得又快又準、又牢固又靈活,才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應用。
例如“三角函數”一章的學習中,誘導公式的記憶口訣可以概括為“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10個字,但是前提必須理解這10個字的具體含義,還要根據圖像記憶,腦子里必須有圖形,單調性、周期性、對稱性都可以對照圖形去記憶。立體幾何的學習中,解答題中一般都涉及到垂直或平行的證明,那么就熟記定理,每一個定理的文字敘述、圖形表示、符號表示都要記準確,這就體現了數學知識的記憶要強調形式的多樣化。
二、要結合記憶方法,有步驟、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記憶
并充分應用
對定理公理的記憶,要分清條件和結論,理清它們的證明途徑和方法,掌握定理的應用、推廣及延伸。如立體幾何的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都是以沒有公共點來定義的。沒有公共點的兩個平面是平行的,沒有公共點的直線與平面也是平行的,沒有公共點的兩條直線平行或者異面。數學上的記憶不同于死記硬背一些東西,數學必須是理解記憶。
三、要及時復習,克服遺忘
計算機及網絡的應用已經成為各學科發展的重要手段和平臺,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對于高職畢業生來說是必備的基礎知識,還對其今后的專業知識學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國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教育發展也不平衡,導致了高職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以班級為教學單位,同時、同一教學計劃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若考核模式也統一規定,這樣必然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任課老師的教學熱情。
一、非計算機專業中計算機課程的結構分析
目前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采用幾乎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標準,這種教學體系已經落后于時代,應根據各個專業對計算機技術知識點的不同需求,對計算機技術采取差別式教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畢業生的素質,即影響到畢業生的社會競爭能力。近年來,各高職學院圍繞計算機應用基礎這一門課,從其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各高職院校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研究。
二、教學方法的分析
1.教學方法
"一主多附"的教學模式,即開設一門主要的公共必修課程,即《計算機應用》,開設時間根據單位教學條件的不同,一般設置在一年級階段完成;之后根據不同專業后續課程的特點分別開設多門選修課程,如網頁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網頁制作或多媒體制作等。
2.實施方式
由于學生生源地域特點的因素,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計算機基礎存在較大的差異,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采取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的方法。雖然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再強也只是空中樓閣。所以我們針對理論知識普遍缺乏的現象,注重理論教學,實踐內容則根據學生基礎高低分成不同小組,加強個別輔導。對每組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布置不同的實踐作業。對從未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加強基礎知識輔導,待有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后,再進行進一步的技能訓練,使他們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應用能力。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則進行知識加深、拓寬,實驗課,為他們布置的不是簡單的驗證實驗,添加一些課外內容,在他現有計算進知識的基礎上,拓展應用恩呢管理,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提高其綜合應用能力。
3.教學過程與手段
教學過程中強調應用能力,采用項目驅動、任務驅動和問題驅動相結合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教學過程中盡量完全采用多媒體手段授課,用同屏廣播或者投影講解的方式進行。針對不同專業的不同需求,授課內容、知識深度、知識廣度都依據專業進行調整。如授課內容方面:語言管理類專業,側重點為Word、Excel、PowerPoint、網絡應用等;若是電子計算機類專業,還要更多地側重計算機硬件知識等。搜集整理大量的教學案例,同一知識點,針對不同專業采用不同的案例,案例與專業對應的崗位緊密聯系,提示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你們會遇到此類問題,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理解部分抽象的概念,也使學生體驗到了工作情境。
4.課時規范化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公共基礎課,涉及到高職院校所有的專業。在教學組織上,大部分院校都采用學期學時制,該課程一般開設于第1學期,在此學期里新生軍訓3-4周,國慶、中秋節放假1周多,某些專業還有實習實訓專用周等,使得該課程一般只有40課時左右,很難滿足課程需要。針對這種現狀,我們采取"課內+考試"的教學方法,即將一些綜合性的上機題目,作為案例布置給學生,讓其在案例制作過程中增強實踐能力。針對教委統一考試的內容,在后期完成相關基礎知識的復習,強化模擬練習,使學生在理論內容學習水平得到提高。這樣的教學安排,是學生理論和實踐水平同步提高,教學效果顯著。
三、小結
《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必修課程作為大學生必備基礎知識的一部分,根據專業特色開設的多門選修課程增強了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但在考核方式上我們還將進一步探索,尋求一種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論素養,又可以培養其應用技能的考核方式。
參考文獻
[1]馮博琴.計算機基礎教學新階段的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