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園林綠化工作匯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了適應當前形勢發展需要,加快我縣城鄉綠化工作建設步伐,確保全面完成春季綠化任務,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結合我縣生態城市發展的前景和城鄉綠化現狀,因地制宜,優化生存空間,改善投資環境,城鄉綠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就我縣今年春季城鄉綠化工作匯報如下:
一、綠化工作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我縣以農村楊樹栽植、城市園林綠化為重點,以城鄉道路景觀綠化為突破口,大力實施城鄉建綠、增綠工程,目前,我縣城區綠地總面積達50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3.1%,人均公共綠地8.6平方米;小城鎮綠化面積達到,覆蓋率達,人均綠地為平方米。
2006年春季綠化共栽植各類苗木62萬余株,其中喬木約1.5萬棵,新增綠地23萬平方米,投入資金約1220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大力實施重點綠化工程建設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縣先后規劃并啟動了人民公園改造(占地畝)、生態公園建設(占地畝)、市民廣場建設工程,其中,生態公園、人民公園綠化工程將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建設完成,市民廣場等重點綠化工程有望于年內基本建成。重點綠化工程的實施,保證了城市綠化面積的逐年大幅度增長。
二、突出增綠美化,加快道路景觀綠化步伐
對西康路、繁榮路、北京路連接等道路進行重點綠化。城區道路春季綠化新植綠化總面積6.28萬平方米,栽植各類苗木55萬株(其中喬木1.1萬株),總長公里,總投資萬元。對眾興路、華夏中學路、北京路等城區8條道路進行了綠化補植,補植總長公里,補植各類苗木7.23萬株(其中喬木0.4萬株)。
縣鄉交通道路方面,對徐準一級公路繞城段、高速公路二號橋連接線等道路進行了大面積綠化。全縣城鄉道路春季新增綠化里程公里,共投入資金萬元。
在道路綠化建設中,充分考慮了行道樹品種的選擇、植物造景的應用和綜合生態功能的體現,尤其是注重了綠化品位的提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目前,我縣城區道路常用的行道樹品種有10多種,主要為女貞、銀杏、楝樹。注重合理配置常綠樹與落葉樹、速生樹與慢長樹、喬木與灌木、地被的比例,特別是今年還引進了杜英、紅花木在道路綠化中進行應用,實現了較好的生態和景觀效益。
三、深入開展單位和居住區綠化達標活動
積極開展單位庭院綠化工作,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強化廣大群眾對綠化工作的認識,營造強有力的輿論環境,使“愛綠、護綠、種綠”深入人心。嚴格執行“綠色圖章”制度,在審批新用地規劃的同時,堅持以單位庭院綠化標準為依據,嚴格控制綠地率,確保綠化配套用地。堅持對單位庭院綠化實行有效監控,開展綠化達標單位評比。致遠中學、育才雙語學校、供電局、泗陽中學等單位庭院綠化工程扎實推進,注重品位,形成動靜結合,高低、色彩配置合理的優美景色。居住區綠化從“見縫插綠,還債補缺”發展到目前的規劃先行、求新求美,在優化布局形式、提高園林藝術檔次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城市綠地面積同步增長的情況下,居住區綠地占城市綠地面積的比例已達%。
四、結合景觀創建,大力增綠添綠
結合城市景觀創建工程,對23家單位實施圍墻內外綠化的補種,在進一步改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同時,也使綠地面積得到了有效增加。特別是一部分內部綠化條件較好的單位實施了圍墻退后建設,原沿街的單位內部綠地轉化為城市公共綠地,綠地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分發揮。
五、小城鎮綠化工作。
xxxx年,在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園林局全體職工齊心協力、艱苦奮斗、真抓實干,認真開展落實管委會交辦的各項工作?,F將有關工作匯報如下:
一、xxxx年工作總結
1、項目申報成績顯著。在去年申報省級水利風景區的基礎上,申報并通過了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創建工作;獲得省級濕地公園的批復試點及申報財政項目中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資金50萬元。
2、園林景觀扎實推進。完成牧之樓及十里橋兩側的景觀提升工作,十里橋周邊綠化景觀工程被列為市精品示范工程;完成西廂橋桃樹、櫻花種植工作;做好災后重建工作;東溪路沿線樹木按照園林綠化要求做好防護性工作,保證苗木的品質和健康;在園林養護方面,我局室根據不同的時節積極提出方案和要求,對工人進行現場講解,讓他們了解和認識到我們的養護標準和要求,保證養護質量;完成民俗體驗區及鄉村運動公園區域內的苗木認定工作;完成制作國家水利風景區、省級濕地公園及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防火工作標牌近200塊;此外,協同公司做好苗圃的移交及養護管理工作。
3、農業生產穩步向前。園區耕地789.9畝,其中民俗體驗區內的349.2畝,目前園區外租承包大戶視圖面積為440.7畝,實際可種植面積約260畝。xxxx年度種植玉米、高粱約30畝,水稻230畝;下半年種植油菜約150畝,紅花草30畝,80畝小麥;北村口樂耕園區域整治擴建后總體面積23.5畝,其中:外租科技館2.8畝,菜地地塊66塊約3畝,自主種植蔬菜4.5畝,黃豆1.5畝,油菜11.7畝。其次,原藥材地塊常規管養工作持續進行,并在樂耕園新整治藥材展示地塊面積約1畝,準備增加2到3個新品種。
4、水產養殖漸有起色。完成景區水面700余畝魚種投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6萬余元的魚苗投放工作,其中包含規格150克至1300克不等的6種魚類,共計總數約23萬尾;協同配合公司對景區所有水面開展水質監測及藍藻預防工作。
5、水利興修初見成效。完成制定農田水利冬修計劃和前期測繪工作,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有望獲得中央和省級財政補貼437萬元,爭取xxxx年前啟動山塘清淤擴容、水毀堤防修復、水毀閘站提升和水土保持等項目的建設工作;同時抓好7處山塘、2處養殖水面塘,以及防洪渠道、排洪渠道和灌溉渠道的貫通修整,做好山塘塘埂的加固和護坡修葺,部分放水涵和截止涵的修整重建;完成杏花聯圩缽盂山段前期勘測設計工作,完成谷潭圩排澇站改造、缽盂山段堤防加固工作。
6、其他工作有序進行。xxxx年完成旅游區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防臺風專項應急預案、處置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的編制。
7、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由于知識缺乏,不能更好的服務園區景觀綠化工作,因此要加強學習和交流;景區水面之大,跟蹤人數單一,工作難以相互對接交辦,關鍵時段力不從心(如雨汛期:防逃應急,防偷,水質管控,魚類喂養,同時涉及水面安全作業、加至防汛抗洪工作交織一起);景區水面水質污染:景區水源來至周邊山田水,今年影響我景區水質為西區農田上游城市垃圾堆棄場,雨汛期因雨勢過強過長,堆棄場部分垃圾水有上而下涌入我景區,過程中水速較快得不到凈化沉淀,造成景區水體污染,一時間無法控制,致使今年部分魚類死亡,建議上游垃圾水完全隔開不再流入我景區,否則次年再有強降雨病毒性洪災流入景區后果難以想象;景區有幾處死角夜晚安保難以管控,尤其魚籠和漁網偷捕,建議夜晚安保區域定點設置管理哨崗或架設電子監控;今年特大雨汛期因考慮不周,薄弱防逃屏障,導致園區水面魚類竄逃,因此需加固重修防逃屏障。
二、xxxx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以林權改革為保證,以機制創新為動力,按照城市森林化、道路風景化、農田林網化、林業產業化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綠化理念,以生態系統建設為中心,以增加綠量為重點,逐步打造生態健全、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城鄉一體的生態體系,全面提升全市整體綠化水平,建設國家森林城市,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
二、總體目標
到2012年,使全市宜林荒山、荒地、荒灘全部綠化,路溝、河渠、通道綠化生態效益初見成效,農田林網高標準完善提高,城區綠化實現達標,在全市形成城區園林化、郊區森林化、通道(水系)林蔭化、農田林網化、鄉村林果化的城鄉綠化一體化格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1%以上,達到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目標。
(一)全市森林覆蓋率由27.98%提高到31%以上(其中,山區達到60%以上,丘陵達到40%以上,平原達到20%以上),成片造林面積達到40萬畝。
(二)道路、農田、水系實現高標準林網化,林網控制面積達到450萬畝,控制率達到95%以上。
(三)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綠地率3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平方米以上。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所在地、小城鎮及社會主義新農村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
(四)通過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全市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各縣(市、區)林木憑證采伐率達到100%,無重大毀林案件發生,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森林公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進一步實現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林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以上。
(五)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通過國家林業局驗收,取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三、建設任務
根據總體目標,重點抓好十大林業體系建設:
(一)中心城市森林體系建設
包括城區公園建設、綠地養護、主干道綠化帶、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創建等工程。一是城區森林建設。在舊城改造中留足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綠化,對新區建設按照國家森林城市的標準規劃實施。加大城市公共綠地的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大城區森林覆蓋率。二是城區綠地養護管理。配齊專業管護人員,落實管護責任制。推行綠地廣場管理養護招標制度。三是城區主干道路綠化。對城區主要干道兩側統一進行綠化景觀設計,形成園林綠化景觀大道。四是廣泛開展創建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活動。五是充分利用建筑墻體、坡面、立交橋、屋頂、陽臺等發展立體綠化。有20%以上的單位和小區達到省級園林式單位和園林式小區標準,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綠地率達到3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平方米以上。以上工程由市園林部門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的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并組織實施,2012年4月底全部完成任務。
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二)環城防護林及城郊森林體系建設
按照“適地適樹、宜林則林、宜灌則灌”的綠化思路,以喬木為主,灌木點綴,條塊結合,林城相依,林水相依,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形成綠樹繞城的綠化格局。環城防護林體系包括北部香山公路林帶(含輔道兩側林帶)、馬棚山、焦贊山、香山等山區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總面積1.16萬畝。其中,新華區完成5200畝,衛東區完成4300畝,湛河區完成300畝,魯山縣、寶豐縣、葉縣近郊鄉鎮共完成1800畝。2011年4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
責任單位:魯山縣、寶豐縣、葉縣、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政府
(三)山區生態體系建設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態能源林。計劃在河流、水庫周邊建設水源涵養林,在沙河、汝河上游建設水土保持林,在淺山丘陵區建設以黃連木、油桐為主的生態能源林??傄巹澝娣e14.17萬畝,涉及汝州市、舞鋼市、魯山縣、寶豐縣、葉縣、郟縣等縣(市),2012年4月底全部完成任務。
責任單位:汝州市、舞鋼市、魯山縣、寶豐縣、葉縣、郟縣政府
(四)村鎮綠化體系建設
繼續實施新農村建設新村綠化工程,加快生態文明村建設。按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結合、突出經濟效益”的要求,充分利用進村道路、房前屋后、空閑宅基地、水邊、河邊等地廣植林木;因村制宜,建設一批經濟型、景觀型、園林型的特色綠化村。到2012年,全市60%以上的村莊綠化達到市級綠化示范村標準。新農村綠化工程規劃總面積1.49萬畝,涉及10個縣(市、區)的大部分鄉鎮。
責任單位:汝州市、舞鋼市、魯山縣、寶豐縣、葉縣、郟縣、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政府
(五)平原農田林網體系建設
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鄉、村兩級行政區域為單元,大力建設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傄巹澝娣e3.52萬畝。以路、河、渠兩側綠化為骨架,以農田林網為基本單位,充分利用四旁、荒地進行片林建設。到2012年,平原地區林木覆蓋率達到22%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95%以上。2012年4月底完成建設任務。
責任單位:汝州市、舞鋼市、魯山縣、寶豐縣、葉縣、郟縣政府
(六)生態廊道體系建設
以貫穿我市的高速公路及引線、鐵路、國道、省道、縣道、鄉村道路兩側綠化為重點,以南水北調中線、沙河、汝河、澧河等河流兩側綠化為重點布局,建設與周邊自然、人文景觀相協調的綠色林帶。重點建設漯平洛、平臨、鄭堯高速兩側精品綠色林帶,沙河兩側規模建設特色林果采摘基地及花卉苗木基地;做好高速公路護欄內及互通立交橋墩垂直綠化,對現有的綠色通道提檔升級。要加強養護,保護綠化成果。總規劃面積6.36萬畝,2012年4月底全部完成任務,廊道綠化率達到90%以上。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汝州市、舞鋼市、魯山縣、寶豐縣、葉縣、郟縣、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政府
(七)林業支撐體系、森林公園及濕地生態體系建設
嚴格森林資源管理,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實現林木憑證采伐率達到100%,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的目標。按照“嚴格保護、科學管理、統籌規劃、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基本要求,在充分保護和利用好現有森林、濕地資源的基礎上,實施重點生態區的景觀改造工程。3年內申報并建設魯山城望頂、森林公園2個國家森林公園和白龜湖、燕山水庫2個國家級濕地公園,使我市的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分布和類型更加合理豐富,使森林生態旅游更具活力和產業拉動力。
責任單位:汝州市、舞鋼市、魯山縣、寶豐縣、葉縣、郟縣、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政府
(八)用材林及經濟林、花卉苗木產業體系建設
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德元贈款、日元貸款、歐元貸款等國家、省重點項目。堅持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的原則,積極發展特色林果產業和花卉苗木產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淺山區重點建設經濟型生態防護林和名優果品林帶;丘陵區重點發展名優新特果品基地,增加群眾收入,壯大縣域經濟;平原農區發展林木種苗及花卉產業,培育有地方特色的花卉苗木,建立一批有特色、區域化的花卉公司,逐漸形成區域花卉市場??傄巹澝娣e11萬畝。2012年4月底完成建設任務。
責任單位:汝州市、舞鋼市、魯山縣、寶豐縣、葉縣、郟縣、衛東區、新華區、湛河區政府
(九)中幼林撫育及低質低效林改造工程建設
重點對綜合效益低、林分質量不高、結構不合理的低質低效林分進行改造,以及對近3年新栽幼樹加強撫育和管理,提高造林保存率??傄巹潛嵊脑烀娣e26.67萬畝。2012年4月底完成建設任務。
責任單位:汝州市、舞鋼市、魯山縣、寶豐縣、葉縣、郟縣、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政府
(十)生態文化體系建設積極建立森林或濕地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完善相關設施,強化生態科技普及。進一步健全義務植樹活動組織機制,鼓勵全民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盡責率達到90%以上。廣泛開展城市綠地或樹木認建、認養、認管等多種形式參與綠化活動,擴大“青年林”、“三八林”、“婚姻紀念林”、“革命烈士紀念林”等10個紀念林基地建設。健全全市800株古樹名木登記建檔制度,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加強以生態文明為主導的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和各類林業法律、法規宣傳工作,不斷提高廣大市民植綠、興綠、愛綠、護綠的生態文明意識,提高市民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林業局、市綠化辦、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日報社、市廣播電視總臺
四、2011年工作重點
今冬明春我市森林城市建設總規模為35.51萬畝,其中,造林規模為24.92萬畝,森林撫育及低產林改造面積為10.59萬畝,新華區達到省級林業生態區的標準。重點完成以下10項工程:
(一)山區生態體系建設工程??傄巹澰炝置娣e7.7萬畝。重點安排在汝州市、舞鋼市、魯山縣、寶豐縣、葉縣、郟縣等縣(市)境內。
(二)農田防護林改擴建工程。總規劃造林面積0.81萬畝。重點安排在葉縣、魯山縣、寶豐縣等平原農區,以提高林業對平原農業的防災減災能力。
(三)生態廊道綠化工程??傄巹澝娣e3.29萬畝。主要是對漯平洛高速、鄭堯高速、平桐路、葉魯路、北環路等公路沿線及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進行綠化提檔升級,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城市環線為重點的城市生態廊道。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要求,高速公路兩側建成內側花灌木、中間小喬木、外側高大喬木的高標準綠色通道。其中,新華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漯平洛高速公路兩側綠化1560畝、鄭堯高速公路兩側綠化1500畝、長安大道綠化1650畝、大香山路綠化600畝,湛河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漯平洛高速公路兩側綠化4396畝、平桐路兩側綠化1000畝、新南環兩側綠化200畝、平舞鐵路兩側綠化1500畝、漯平洛高速南站引線兩側綠化500畝,衛東區政府負責孟寶鐵路兩側綠化500畝、許平南高速引線兩側綠化1000畝、北環路兩側綠化400畝,寶豐縣政府負責漯平洛高速兩側綠化1000畝,葉縣政府負責漯平洛高速兩側綠化3748畝、許平南高速引線兩側綠化1829畝,魯山縣政府負責鄭堯高速兩側綠化2500畝,汝州市政府負責漯平洛高速兩側綠化2000畝,舞鋼市政府負責平舞高速兩側綠化2000畝,石龍區政府負責207國道兩側綠化1000畝。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周邊及護欄內的綠化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由市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四)環城防護林及城郊森林建設工程??傄巹澝娣e1.16萬畝。主要對市區北部香山、馬棚山、焦贊山等綠化空檔地段以及北環路以北坡耕地逐步實施退耕,建設以刺槐、五角楓、欒樹、合歡等高大喬木為主的生態防護林。其中,新華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綠化5242畝,從香山至落鳧山,對現有綠化空檔部位及山頂部分實施防護林建設。衛東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造林綠化4305畝,重點對馬棚山、焦贊山、黃瓜山進行高標準綠化,發展經濟林。湛河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造林綠化255畝,重點對鳳凰山、河山等進行綠化,建設高標準的生態防護林。葉縣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河山南坡防護林建設,面積345畝。魯山縣、寶豐縣靠近市區周邊建設防護林,其中魯山縣建設500畝、寶豐縣建設1000畝。
(五)新農村綠化工程??傄巹澰炝置娣e1.36萬畝。結合新農村中心村建設,搞好村鎮綠化、林業生態鄉(村)創建,重點在鄉村道路、村鎮周圍、村內道路兩側及農村居民房前屋后進行綠化美化,全市完成300個新農村的綠化任務。
(六)用材林及經濟林建設工程??傄巹澝娣e3.3萬畝。其中在立地條件較好的沙地、灘地、低洼地營造以楊樹、楸樹為主的用材林1.5萬畝;在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城郊周邊地區營造以名優特新小雜果為主的經濟林1.8萬畝,發展以薄殼核桃、晚秋黃梨、板栗、柿子、大棗、石榴、杏等為主的優質果品。在漯平洛、平臨、鄭堯、許平南等高速公路、平桐路沿線周邊及沙河沿岸建設以桃樹、杏樹、石榴樹、櫻桃樹、梨樹為主的名優經濟林采摘園區,發展旅游觀光農業。
(七)苗木花卉產業建設工程。總規劃面積5萬畝。利用城市郊區區位優勢,發展林木種苗及花卉產業,培育有地方特色的花卉苗木。建設一批有特色、區域化的花卉基地,逐漸形成區域花卉市場。其中新華區建設0.35萬畝、衛東區建設0.35萬畝、湛河區建設0.3萬畝、汝州市建設1.4萬畝、舞鋼市建設0.5萬畝、寶豐縣建設0.4萬畝、郟縣建設0.4萬畝、魯山縣建設1萬畝、葉縣建設0.3萬畝。
(八)建成區城市森林建設工程。城市道路建設園林景觀路和花園路兩種模式。園林景觀路包括龍翔大道、長安大道、冬勤路、平寶大道、平安大道、建設路、姚電大道、新南環、光明路、開源路、新華路、東環路等12條道路。花園路包括復興路、梅園路、湖濱路、吉祥路、礦工路、湛南路、神馬大道、南一環、南二環、凌云路、開發路、科技路等12條道路,栽植以辛夷、銀杏、楸樹、椿樹、楝樹、合歡、法桐、五角楓、火炬樹等為主的高大喬木,增加城市綠量。該工程由市園林部門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做出具體規劃并組織實施。
(九)城市園林小區建設工程。包括城市社區、單位庭院、企業廠區、院校校區等園林小區建設及屋頂、墻體垂直綠化等建設工程。該工程由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政府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組織轄區有關單位實施。
(十)中幼林撫育及低質低效林改造工程??傄巹潛嵊脑烀娣e10.59萬畝。重點對綜合效益低、林分質量不高、結構不合理的低質低效林分進行改造以及對近3年新栽幼樹加強管理和撫育,提高造林保存率。
五、進度安排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分3個階段:(一)創建準備階段(2010年5月-2010年11月)1.提出申請。市政府向國家林業局申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申請材料包括社會、經濟、林業建設現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組織領導、工作目標和計劃。2.制定規劃。根據國家林業局制定的《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試行)》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編制《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經評審通過后,報市政府批準實施。3.工作任務分解。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和《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目標》,明確責任,分解任務。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辦公室向各創建單位下達工作任務,制定目標考核辦法,加強督促檢查。各創建單位按照各自的目標任務,制定規劃及實施方案,狠抓落實,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二)創建階段(2010年12月-2012年4月)
各創建單位按照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辦公室下達的目標任務,結合本部門制定的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辦公室全面協調全市的創建工作,定期召開會議,聽取匯報,及時掌握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實行動態管理,對各創建單位工作進度、質量和完成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并及時通報完成情況。邀請國家林業局、省林業廳領導及專家指導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任務,各項指標達到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
(三)申報驗收階段(2011年-2012年)
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按照制定的創建目標和標準進行全面檢查驗收。撰寫《市人民政府關于申報國家森林城市的函》和《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工作匯報》等材料,制作音像資料。由市政府向國家林業局申請驗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是涉及全市方方面面的龐大系統工程。為加強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和對創建工作的指導、綜合協調,研究解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向各創建單位分解下達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任務,并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任務的完成情況和質量進行督促、檢查、驗收。各縣(市、區)政府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和工作隊伍,確保創建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要加強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宣傳工作。制定《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宣傳方案》,大力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宣傳活動,組織召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及新聞會,全市動員,全民參與,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利用公益廣告、新聞媒體、信息平臺、新聞會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全市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重要途徑;是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城市生態建設,創造良好人居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具體表現;是弘揚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經濟競爭力,協調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構建和諧社會,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手段,真正在全市形成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濃厚氛圍。
(三)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為確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各項工作的全面推進,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要與各創建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嚴格的目標考核管理。對完成好的單位,以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獎勵,對完不成任務和達不到質量標準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四)科學規劃,嚴格管理
科學規劃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基礎。要組織林業、城鄉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公路、鐵路、交通運輸、環保、水利等部門對森林城市建設工作進行科學分析和研究,對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結合全市實際,提出創建工作思路,編制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規劃和實施方案。要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深化、細化,認真安排各個階段的具體創建工作。市級重點林業工程要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嚴把建設標準,采取招投標辦法,高標準、高質量進行建設,確保2012年實現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目標。
(五)加大投入,多元融資
各級財政部門要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提供經費保障,對農村林業建設,尤其是城郊結合部綠化工程在資金上給予補助。市級重點工程5.05萬畝,市財政投資50%;其他工程總面積59.32萬畝。其中造林32.65萬畝、森林撫育及低產林改造26.67萬畝,市財政列出專項資金實行以獎代補。市政府各有關部門、駐平各單位和全市人民要樹立大局意識,整合力量,自覺投入到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中。要按照“政府規劃、市場運作、業主經營、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造林機制,加大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力度,廣泛吸收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加快創建步伐。
(六)加強督查,搞好評比
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要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督查機制,采取不同形式對各創建單位工作進行督查。建立督查通報制度,每期督查通報及時發送至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和各創建單位。對成績突出的單位進行表揚,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的單位給予批評。
(一)重要意義。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資源。近年來,____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河流綜合整治工作,積極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實施清潩河五年變清計劃,全力推進市區三大水系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應該看到,城市河道水體污染形勢依然嚴峻,一些過城河流水質仍為劣V類,污水直排現象比較突出,不少河流缺少自然徑流,生態功能缺失,部分河流垃圾漂浮、氣味刺鼻,與人民群眾的環境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實施城市河流清潔行動計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倒逼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城市品質、增強綜合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是順應廣大群眾熱切期盼、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必然選擇,是建設“五型____”、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各級各部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實施城市河流清潔行動計劃作為民心工程,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統籌謀劃、分步實施、合力攻堅,推動城市河流清潔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二)基本思路。以中心市區過境河流清泥河、清潩河綜合治理和市區飲馬河、護城河改造提升為重點,著力實施截污治污和河流生態建設,優先推進污染源頭治理;著力抓好垃圾河清理整治、河流截污整治、工業污染源整治三大治理工程,注重提升河流生態建設水平;著力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河道生態修復、河流沿岸景觀三大建設工程,推動城市規劃區內的河道及沿岸環境質量和面貌持續改善,把城市河道打造成為集綠色、生態、環保、休閑于一體,人工景觀與自然生態景觀和諧共生的生態廊道,提升城市品位,建設親水型宜居城市。
(三)主要目標。按照“一年新變化、三年見成效、五年水更清”的總體目標,爭取經過3-5年的努力,城市規劃區內河流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基本建立河道長效保潔機制,形成河網“水清、流暢、岸綠、安全”的生態新格局。
力爭在3年內,基本完成城市規劃區內河流綜合治理任務?,F狀水質較差的河流消除黑臭現象,城市規劃區內河流達到一般景觀用水標準,城市規劃區過境河流達到國家和省政府規定的達標要求;現狀較好的河流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Ⅳ類水標準,滿足娛樂性景觀用水標準。
——____4年,全面消除垃圾河,啟動以“截污、護岸、疏浚、引水、綠化”為主要內容的重點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完成河道治理6公里左右。啟動中心市區城市水系環通工程。
——____5年,基本消除建成區污水直排現象,加快過城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完成河道治理68.8公里左右。中心市區城市水系環通主體工程竣工。
——____6年,全面消除黑臭河,完成城市規劃區內河道治理任務,消除劣V類水質,重點河道河段形成水質清澈、環境優美、風景宜人的綠色生態景觀帶,把清潩河、清泥河、飲馬河打造建設成為中心城區河流生態景觀廊道。
再經過2年左右的努力,到____8年,生態河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城市河流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態基本恢復,城市水環境質量明顯提升,河暢水清、岸潔景美、人水和諧的城市河網水系基本形成。
(一)垃圾河清理整治工程。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清除河道內排污口、水閘等附屬設施周邊區域的廢棄物、堆積物,徹底消除影響水質環境的各種污染物,實現河面無漂浮物、河岸無垃圾,沿岸垃圾收運設施基本到位。
——河道清理。對市區護城河及許扶運河西段(清潩河以西到運河碼頭)進行打撈清理,清理河道6公里。加強對河道日常巡視和管理,保持河面無垃圾漂浮物,沿岸垃圾及時收運。(市住建局、市城管局負責,____4年年底前完成。排名第一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河道兩側垃圾清運。結合城市河道整治總體安排、城市片區開發和相關項目建設,開展市區河道兩側垃圾清運、設施建設和垃圾死角清理等工作。認真履行河道整治執法職責,依法依規拆除影響城市行洪、截污治污、河道景觀改造的違法違章建設,完善河道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負責,____4年年底前完成)
(二)河流截污整治工程。以整治污水直排為重點,分年度、有重點開展污水直排口整治、雨污分流管網改造、污水管網建設完善專項行動,逐步實現城市建成區內污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
1、污水直排口整治。全面開展污水源普查工作,盡快完成污染源和河道直排口調查,區分雨污混流排放口、工業企業廢水排放口、市政污水排放口等不同類型,制定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網實施方案。兩年內基本完成建成區直排污染源截污納管工作,消除污水直排現象。
——嚴格入河排污口審批。加強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每月上旬對市區清潩河景觀水區等全市9個重要水功能區進行水質監測,對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的地方,停止或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和新建、擴建入河湖排污口。(市水利局、市環保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加強入河排污口巡查。做好日常入河排污口的巡查工作,對未經審批新建、改建或擴建的入河排污口,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有關規定,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情況嚴重者處相應罰款。(市水利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做好入河排污口核查監測。對宏騰紙業公司工業入河排污口、市工業園區污
水處理廠混合入河排污口、____市污水處理廠混合入河排污口、____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污水處理廠混合入河排污口等15處重點入河排污口進行核查監測,重點監測PH值、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揮發酚、總磷等9項指標,對于特殊行業可增加特征污染物監測項目。(市環保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3次核查監測)2、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在查清雨污混流排水口污水來源的基礎上,對因排污管網不完善造成雨污混流的,加快完善管網建設,實施雨污分流改造。
——加快八一路截污工程建設。對安裝公司至文化路之間的八一路段的污水進行截流,對既有雨污合流的管網進行改造,新建污水管網2200米。(市住建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加快勞動路截污工程建設。對建安大道至八一路之間的勞動路東側的污水進行截流,并入勞動路污水主干網。(市住建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3、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對分區開發不銜接、排污設施不配套形成的市政污水排放口,通過加快完善區域污水管網建設,實現污水管網有效銜接和覆蓋。加大點源排污整治力度,對進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污水必須達標排放、統一處理。以產業集聚區為重點,加快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到____6年,建成區污水管網覆蓋率達到90%以上,產業集聚區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市住建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三)城區工業污染源整治工程。
1、嚴格環境準入。嚴格執行《____市建設項目準入禁止、限制區域和項目名錄(____4年版)》,全面推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總量預算制度,形成建設項目環境準控合力,禁止新上造紙、紡織品印染、制革等項目;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市環保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2、推動工業企業入園進區。結合化解過剩產能、節能減排和企業兼并重組,有序推進城區內重污染企業環保搬遷,逐步將建成區內排放水污染物的工業企業搬遷至產業集聚區或工業園區。對已列入搬遷計劃的工業企業,加快搬遷進度,確保按時實現停產搬遷。(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國土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3、推進清潔生產。深入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鼓勵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或者地方排放標準的企業自愿組織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對超標和超總量排放的企業、排放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直接排入城市河道的企業,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市環保局、市工信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四)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以產業集聚區為重點,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3年內新建、擴建污水處理廠3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萬噸/日,產業集聚區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推進現有城市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到____6年,全部完成現有低于一級B排放標準的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任務,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加強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處置率達到100%。加快建設屯南污水處理廠、鄧莊污水處理廠,____4年底前竣工投用;強力推進____縣三達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加快市區污泥處置擴建工程前期工作進度,積極實施瑞貝卡污水處理廠水環境承載力提升工程和中水利用工程,確保____5年建成投用。(市住建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____區管委會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五)河道生態修復建設工程。不斷強化河道綜合整治及生態修復工作,開展河道清淤疏浚、河水凈化、河流補源專項行動,建設完善河道攔蓄水設施、中水回用設施,強化河流水環境及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促進河道水質不斷改善。
1、市區護城河清淤疏浚。以城區黑臭河段為重點,開展河道清淤疏浚,清除河床污染底泥,減輕河道內源污染。
——市區護城河河道清淤疏浚凈化。對河底淤積嚴重的北城河、____河和西城河進行清淤,對許扶運河進行清淤和疏浚,清除河底污染源,提高河水自凈能力。(市住建局負責,____6年年底前完成)
——改善河道水生態環境。護城河進行蓮藕補種,增加蓮藕覆蓋面積;許扶運河種植蓮藕、蒲草等其他水生植物,改善河道的生態環境,恢復和增殖多種生物種群,形成河道水生態系統。(市住建局負責,____6年年底前完成)
2、開展市區河道清淤。
——清泥河清淤工程。清泥河流域河道疏挖38公里。(市水利局負責,____縣、____區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按照分工抓好落實,____5年年底前完成)
——清潩河清淤工程。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11.7公里。(市水利局、____縣、____區政府,____區管委會,市住建局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學院河飲馬河連通工程。飲馬河河道開挖8.6公里,學院河飲馬河連通段河道開挖3.2公里,學院河開挖7.3公里。(市水利局、長葛市、____縣、____區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____區管委會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3、水環境和重點污染源監控。將日廢水排放量100噸以上或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5公斤以上的企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企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的企業和環評審批有明確要求的企業,作為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實施自動監控的重點企業,分階段在重點河流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列入年度國家和省重點監控企業名單以及新、改、擴建項目需建設自動監控基站的,必須按期完成并穩定運行。(市環保局負責,____6年年底前實施完成)
(六)河流沿岸景觀建設工程。以提升景觀品質、改善生態、改善環境為目標,實施河流沿岸景觀化改造,形成親水型、具有現代人文氣息的濱水生態景觀。到____6年年底,中心城區建成3條河流生態景觀廊道。
1、護城河水系環通工程。____4年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項目可研、環評及審批,____5年2月底前完成施工設計、施工招標,小西湖至西護城河、西護城河至南護城河連通工程開工建設,同步進行清虛街橋、南關大街橋、北城墻街橋、文惠街橋、公園臥虎橋建設。(市住建局負責,____5年9月底前完工)
2、護城河沿岸的景觀項目。修葺河道兩側河堤護坡,更新改造____河、北城河、西城河護欄4960米。垃圾房升級重建工程8處。(市住建局負責,____6年年底前完成)
3、河岸綠化美化。加快生態護岸和自然岸線建設,按水系、分片區實施植樹綠化改造,重點提升主要河道沿岸的生態景觀效果。
——清潩河上游生態林地建設工程,綠化面積2300畝。(市林業局,長葛
市、____縣政府負責,____4年年底前完成)——石梁河與清潩河匯合區生態林地建設工程,綠化面積7700畝。(市林業局,____縣政府負責,____5年年底前實施完成)
——潁汝干渠與長店溝匯合區生態林地建設工程,綠化面積12000畝。(市林業局,____縣、____區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負責,____5年3月底前完成)
——清潩河下游生態林地建設工程,綠化面積8900畝。(市林業局,____縣政府、____區管委會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4、建設河流生態景觀廊道。推進重點河流兩岸的生態景觀保護和建設,建成一批城中湖、濱河公園、慢行帶游步道、親水設施、文化景觀,合理布局沿岸開放空間公共藝術,綠化、美化、彩化、亮化沿河景觀帶,提升濱水生態景觀品質,帶動城市品質提升。
——清潩河生態景觀廊道工程,____4年年底前完成拆遷清表,加快河道清淤、護砌等土建工程、綠化工程施工進度。(市住建局,____縣、____區政府,____區管委會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清泥河生態景觀廊道工程。____5年年底前完成清淤疏浚、橋樁、河岸護砌,綠化工程建設。(市水利局,____縣、____區政府,____區管委會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飲馬河生態景觀廊道工程。____5年年底前完成橋梁、道路、河道生態工程,全線進行綠化工程建設。(市水利局,____縣、____區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____區管委會負責,____5年年底前完成)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建立城市河流清潔行動計劃協調機制,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協調本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的重大事項。禹州市、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要依據本實施意見精神,在____4年11月上旬前編制完成本地實施方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明確落實責任分工,認真組織實施當地城市河流清潔行動。
(二)明確部門分工。市發改委統籌協調開展河流清潔行動,要將河流清潔行動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河流清潔行動重點項目。市環保局負責垃圾河清理整治、河流截污整治、工業污染源整治三大治理工程推進督導工作,加強對污染源的監督檢查,對影響城區河流水質的污染企業進行逐一排查,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限期整改到位。市住建局負責污水處理設施、河道生態修復、河流沿岸景觀三大建設工程推進督導工作,檢查督促城鎮排水、生活污水處理、城市節水、生活垃圾處理、城區河道清淤及園林綠化等工作。市水利局負責指導督促城市入河排污口排查與管理、河道上下游及過境河道清淤工作,減少污染物入河量,提高城市河道下游排澇能力,保障城市排澇泄洪,合理配置水資源,指導督促市區水系連通工程建設。市財政局要統籌整合省、市有關專項資金,加大對河流清潔行動的支持力度。宣傳部門要積極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及時組織報道各地工作動態和成效。其他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協同做好河流清潔工作。
(三)建立長效機制。市水利部門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號)和我省有關河道管理規定,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完善河道管理辦法,提出河道管理政策措施,明確城市河道專業管理養護機構,盡快形成河道監督、執法、管理、養護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