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乘法口訣教學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乘法口訣教學設計范文第1篇

[關鍵詞]教學口訣設計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能力目標:(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記熟9的乘法口訣,能運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2)通過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3.情感目標。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主動幫助別人,體現自我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每句口訣的意義,記熟9的乘法口訣。

2.會用口訣進行簡單計算。

四、教學手段

電腦課件,蛋糕圖片。

五、教學流程

1.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是11月7日,是我們的好朋友跳跳龍的生日,早上,跳跳龍早早地起來,它想:(放課件:跳跳龍說:“今天是我9歲的生日,小伙伴們會不會來給我祝賀生日呢?它們會給我什么生日禮物呢?最好是一個大蛋糕,那該多好啊!出示蛋糕圖)

2.探究新知

同學們,既然跳跳龍這么喜歡吃蛋糕,你們想不想送給跳跳龍一個又漂亮又香甜可口的大蛋糕呢?

(1)學生小組內自由拼蛋糕圖。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手中的蛋糕拼好,送給跳跳龍吧,拼好的同學請往前面走。

(2)師挑拼好的蛋糕圖貼在黑板上。

(3)師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蛋糕圖填寫統計表。老師發現你們真是心靈手巧的孩子,蛋糕做的這么漂亮,可同學們,你們注意了嗎?你們剛才在拼蛋糕時,每個大蛋糕都是用幾小塊拼成的?(9小塊拼成的)

那么兩個大蛋糕又是由幾小塊拼成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個大蛋糕是由18小快拼成的,9+9=18)

我們知道了兩個大蛋糕是由18小塊拼成的。那3個、4個、5個一直到9個大蛋糕又是由幾小塊拼成的呢?(生答 師相機板書,完成統計表)

(4)師引導學生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列出乘法算式。同學們,老師發現你們不但善于觀察,而且勤于動腦,這種學習數學的方法真的很好,下面請同學們看這個統計表中的數據,剛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加法)

那你們能用一種比加法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嗎?是什么方法?(乘法)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學習的9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下面請同學們借助圖和統計表中的數據想一想,1個大蛋糕是9小塊,也就是幾個9,(1個9)那應該怎樣列乘法算式。

(1×9=9 板書)

依次往下,你能把下面的算式補充完整嗎?誰來回答。(生答 師板書)

(5)編口訣。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1~8的乘法口訣,那你們能不能根據以住的經驗給1×9=9編一句口訣呢?(一九得九)

大家想一想9的口訣一共有幾句呢? (九句)

那你們能把剩下的8句口訣編出來嗎?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編,小組長要做好記錄。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編的口訣。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經把9的口訣編完整了,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讀一讀9的乘法口訣吧!(齊讀口訣)

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句乘法口訣能列幾道乘法算式嗎?

(一句口訣能列兩道乘法算式)

那我們來看一九得九這句口訣除了能寫出1×9=9外,還可以列出什么算式?(9×1=9)

那接下來誰愿意把板書補充完整?(找生板書)

(6)找口訣中的規律并記憶。同學們,一句口訣除了可以列兩道乘法算式外,還有很多規律呢?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然后同桌討論,看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同學們真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經過大家的認真觀察,我們找出了這么多的規律,那我們就根據這些規律來記一記口訣吧!看誰記得快。

我們來個對口令游戲吧,老師讀前半句,你們接后半句。

3.運用新知

(1)口算練習:玩快樂大轉盤。同學們,今天我們除了為跳跳龍過生日外,跳跳龍的爸爸、媽媽也為它買了生日禮物,他們送了什么生日禮物呢?原來是快樂大轉盤,這下可把跳跳龍難為壞了,因為大轉盤上有些數學知識跳跳龍不會解決,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它呀?

大家看這個大轉盤,里圈是9×,外圈是1~9的數字,當撥針撥向幾是你就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并說出結果。

(2)比較練習。跳跳龍今天玩的特別開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幫跳跳龍算一算今天一共收了多少個小伙伴送來的禮物吧?(課件出示練習題)。①一只小猴選了9個桃子,5只小猴一共選了多少個桃子?②小狗送給跳跳龍9塊骨頭,小豬送給跳跳龍9穗玉米,它們一共送了多少個禮物?③小袋鼠送了9個蘋果,小貓咪送了4條魚,它們一共送了多少個禮物?④聯系生活,鞏固練習。

同學們,通過上面的練習題,我們知道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要具體分析,其實9的乘法口訣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很廣,如:我班同學一排是9人,那兩排是多少人呢?那3排、4排呢……

4.課后總結

(1)學生談收獲和感受。同學們,你們在這一天中不僅給跳跳龍過了生日,而且還幫它解決了問題,老師相信你們在這一天中一定會有一些收獲和感受吧?

(2)師生共唱生日歌。看來大家的收獲還真不少,老師希望你們能做個有心人,學會觀察,學會思考。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好,最后就讓我們共同為跳跳龍唱一首生日快樂歌,祝福它生日快樂,請起立。

乘法口訣教學設計范文第2篇

本節教學內容的前后知識聯系為:已學過的相關內容有:100以內的加法、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后續學習的相關內容有:除法的意義,用乘法口訣求商及其應用,6~9的乘法口訣及其應用。教材通過數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訣的教學置于有趣的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松果的總數與堆數之間的對應關系和規律,體會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記憶口訣、應用口訣。課前,我對學生進行了前測,了解到:1.大部分學生對乘法口訣有了初步的認識,能背出5的乘法口訣,但在書寫上有錯誤,主要體現為數字漢字同時出現。2.當學生遇到難記的口訣時,為了記住它只會機械記憶,沒有解決問題的技巧和竅門。

1.結合“數松果”的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初步培養遷移類推和按規律識記的能力。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東西才是感受最深刻的,于是我設計了以下4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對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記憶、應用有深刻的體會。

活動一:整理數據,完成統計表

先以數松果的情境導入,數一數,松鼠們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邊數邊整理數據,完成表格。在整理數據過程中,初步感受堆數與總個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二:數形結合,編寫口訣

借助統計表、實物圖、算式得到松果的數量,在編寫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體會乘法口訣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點,通過在實物圖上圈一圈的活動,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建立起統計表、實物圖、算式和乘法口訣的關系。

活動三:多種形式,記憶口訣

通過拍手讀、集體背、對口令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口訣。當學生記憶口訣遇到困難的時候,通過找規律的方法教給學生記憶口訣的技巧和策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口訣,背誦口訣。

活動四:豐富練習,應用口訣

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完成書上第31頁的1、2、4的練習,通過采松果的游戲建立實物圖、算式、算式結果以及乘法口訣之間的內在聯系。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重在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經歷編寫乘法口訣的過程,建立數形結合的意識,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會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乘法口訣教學設計范文第3篇

數松果這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和掌握“跳著數”的數數技能,在這個基礎上,教材安排了先學“5的乘法口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松果教學反思,望大家喜歡。

數松果教學反思范文一《數松果》的教學目標是:結合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2、會應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本課是學生學習乘法口訣的第一課時,雖然有些學生已經會背乘法口訣,但還沒有真正地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因此,教學時,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方法及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上。學生掌握了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為后面學習其他乘法口訣打下扎實的基礎。

本節課力求讓學生學得輕松,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備課時預設學生第一次編制口訣有困難,準備師先講解示范編前三句口訣 ,再多用些時間進行探索和交流,而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有部分同學已會背口訣,編制時脫口而出。因此,編口訣的時間縮短,把學習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加以記憶應用。總之,本節課從童話故事入手,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教學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良好。

數松果教學反思范文二數松果這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和掌握“跳著數”的數數技能,在這個基礎上,教材安排了先學“5的乘法口訣”。

在本節課的教學上,我先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基礎知識,以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為重點,讓學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訣的來源上。首先,我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初步感知5個5個地數,為編制5的乘法口訣奠定基礎。其次,由于學生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乘法口訣,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會背乘法口訣,所以我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的規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運用主題圖和課件,使新授知識更加具體,引發學生觀察和思考,其次,教師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鼓勵學生說一說乘法口訣的意義。本節課比較不足的主要有:教師如果能對課堂教學各環節時間的進行妥善安排,課堂或許會更豐富。其次,學生對于口訣中的規律的發現還比較淺層次,教師的引導如果針對性較強些,或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數松果教學反思范文三《數松果》是北師大版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的第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 5 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學法。

首先讓學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圖里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激發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松果”數學問題的興趣。

2、游戲教學法。

即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小學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說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如在熟記口訣時采用了對口今、開火車、手指等游戲,使學生樂記且又記得牢。

3、以探究式的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

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 這節課的教學,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 5 的乘法口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對 5 的乘法口訣算式的比較觀察,培養了學生初步的函數思考能力;通過對情景圖的提問題與解答,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挑戰自我”題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等等。

乘法口訣教學設計范文第4篇

【關鍵詞】聯想;應用

聯想,一般是指由某人某事物或某概念出發從而想起與他相關的人、事物或概念。而我認為的“數學聯想”是指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在處理新問題的數量關系或內在聯系時,能夠在已掌握的舊知識與新問題之間,找到內在的聯系,或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從而變換審題的角度,使學生能夠進行多角度的觀察、思考、探究,最終使問題得到更順利、更簡捷解答的一種思想。結合二年級上冊“乘法口訣”的教學,談談我對數學聯想的體會。

一、立足數學聯想解讀內容

1.從局部到整體

教材在教學每一個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都有以下的一些特點:在現實情境中提煉數學問題按乘法意義把幾個幾寫成乘法算式根據乘法算式編出相應的口訣花樣記憶口訣用編出的口訣計算表內乘法。這樣相對穩定的教學線索,使得學生在學習之前的1-6的乘法口訣時能夠經歷并掌握編制乘法口訣的一般方法,這類知識與技能的構建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乘法口訣,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利用聯想自主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2.從意義到結構

乘法口訣的意義可以分成2個層面:1.知道乘法口訣的每一句口訣表示幾個幾相加;2.感受到乘法口訣可以很快地幫助學生計算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而當學生在熟悉和應用這些數學乘法口訣的意義時,學生將會發現乘法口訣也有一定的結構性特點,利用這些特點進行遷移聯想就可以更好的進行教學。當然,學生在應用數學聯想時,可能感受的是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想,也可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之間的聯想。我們可以關注和培養學生利用這種聯想的思維,然后介入學生對口訣之間規律的思考,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形成乘法口訣的網狀結構,從而使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乘法口訣。

二、立足數學聯想進行教學

1.探究方法規律,培育聯想的基礎

聯想,是發展智力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我們利用聯想優化教學設計,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引導學生去探究知識內容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有效地體會數學知識網狀結構的建構,從而更好地完善認知的結構。

【案例】蘇教版《1-4的乘法口訣》教學片段

……

觀察4的乘法口訣,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嗎?(第一個乘數每次大1,第二個乘數都是4,積每次大4.)

追問:為什么積會每次大4?

引導學生根據口訣的意義分析:每一句口訣比它的上一句多一個4,所以積也每次大4.

那3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律?為什么積會每次大3?

……

教師在引導學生找到乘法口訣的編排方法和其中的規律,并不意味著他們了解了表象后的更深層的元素。老師的追問使得學生去反思規律形成的原因,從乘法的意義來分析,讓學生的思維回到原點,從而對乘法口訣中的規律達到了深刻的理解,為學生后面利用規律聯想其他的口訣做基礎。

2.利用方法規律,實現聯想教學

聯想,可以讓學生由一種已有的表象喚醒另一種表象。學生在已經學習的知識中,形成了已有知識的經驗,然后在學生學習新課時,就可以“由此及彼”的思維中,進行回憶、收集相關知識信息,從橫向,縱向去了解和溝通不同知識的關系,從而加深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

例如,學生學習了1-6的乘法口訣后,學生已經基本知道了編制口訣的一般方法和每相鄰的兩句口訣之間存在的規律。這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為背景,借助形象地操作進行思維,利用聯想自己編出乘法口訣。

【案例】蘇教版《7的乘法口訣》教學片段

1.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學習了1~6的乘法口訣,誰會背6的口訣?

說一說6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律?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7的乘法口訣。(揭示課題)

2.遷移猜想:

你來猜想一下7的乘法口訣會有什么規律?(第一個乘數每次大1,第二個乘數都是7,積每次大7。)

師:你能用這些規律,試著來編一編7的乘法口訣嗎?(學生獨立活動)

……

這節課中,在學生探索新的乘法口訣之前,先幫助學生搭建已有乘法口訣經驗的腳手架,讓學生從已有的編口訣的方法及口訣的編排規律自主遷移,猜想類推“7的乘法口訣”,這既是對已學的乘法口訣結構的鞏固練習,又是對建立和形成編制口訣的思維方式的聯系。

3.利用方法規律,延伸聯想意義

聯想,可以讓學生在認識到已經構建的知識技能之后,給與學生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對知識進行延伸和重組,從而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拓展學生的聯想意識。

【案例】蘇教版《7的乘法口訣》教學片段

……

三、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我們一起把7的乘法口訣背一遍,接下來我們要學習幾的乘法口訣?8的乘法口訣是怎樣的?你是怎樣想的?

在教學的結尾部分,教師先讓學生總結學習7的乘法口訣的知識和方法,再有意識地引導學生: 8的乘法口訣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怎樣想?讓學生在思考這類乘法口訣的方法之后,大膽地去聯想,就會使學生聯想到學習下一個8的乘法口訣,不但能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發散了思維,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這就是從聯想出發形成的推廣和延伸。

平時,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聯想能力的培養,關注教材,從中挖掘出可以讓學生去聯想的內容;關注學生,尋找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中把握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聯想的時機;給與空間,我們為學生營造一個聯想的空間與自由,發展學生聯想的能力。當我們耐心地、長期地、全面地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時,學生將會更大能力地發揮自己的數學潛能,而學習數學將會更加快樂!

【參考文獻】

[1]張奠宇,數學教育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乘法口訣教學設計范文第5篇

一、教師要相信學生內在的主體能力

首先,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創造性教學是一種主體教學”。教學專一、劃一性地強迫學生呆讀死記,不能照顧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和特長,反而會阻礙學生的主體能力,抑制學生的主動發展。

例如,在小學二年級數學“4的乘法口訣”教學中,學生已經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進行了探索性的學習,基本掌握了2和3的乘法口訣。所以教師只要充分相信學生的主體能力,著力于創造動機的激發并進行創造的指導,便可以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在學習“4的乘法口訣”之前,老師先讓學生說一說“2”和“3”的乘法口訣是怎樣得到的?接著向他們提出:你們自己能有辦法得到“4”的乘法口訣嗎?可互相合作,借助擺學具的方法,比一比看誰能又快又好!(學生立即拿出學具)。教師提出問題及要求,“兩個4是多少?怎樣寫乘法算式,口訣是怎樣的?……請邊擺邊試寫出乘法算式的口訣。”教師稍微點撥,一會兒“4的乘法口訣”的學習任務就順利地完成了。在這種學習實踐活動中,改變了過去那種對學生的主體作用估計偏低、消極地適應現有的教材教法、教師包辦代替的做法。學生樂意接受,學習愉快,體現了自主、合作、創新的精神,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創造性素質的發展。

二、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全體學生

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合作,共同參與,由集體解決沖突性問題,不僅能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改善課堂教學氣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實現學生創造性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品質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記得在小學二年級的一次數學課中,我們針對“怎樣判斷直角”開展了積極的討論,同學們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有的說用類比的方法;有的說用直角度量的方法;而有的卻說用肉眼的方法直接判斷,等等。“同學們這種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首先肯定是對的,值得我們學習。但是,用肉眼和類比的方法判斷的同學,忽略了一個小小的問題,請大家再認真找一找、想一想。”經過教師這一提示,學生“茅塞頓開”,很快得出這種判斷存在誤差。只有用三角板的直角度量,才是準確無誤的。教師接著說:“準確度量直角的方法還有很多,希望你們今后多看書學習,能自己去探究尋找!”

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路,珍惜他們思維中的合理因素,保護學生創造性的幼芽,并以理服人,巧妙引導,使學生感到輕松、和諧。學生生動活潑,敢說敢做,就會不斷地產出創造性的火花。

三、課堂設計以學生學會學習和創造為中心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大力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方法,主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教是為了達到不教”的精辟名言。他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可見,讓學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以葉老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并努力體現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中,緊緊圍繞“使學生學會學習和創造”這個中心,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認真設計每一個問題,始終考慮如何為學生服務。如:怎樣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如何使他們自己獲得新知識,敢于和善于發現問題?鼓勵他們動手操作、大膽實踐、細心觀察、勇于提問等,最終成為自覺的學習行動,促進了學生創造性素質的發展。

再如:教學除法應用題時,我將教學內容作了這樣的處理:“將24個蘋果裝進盤子里,要求每個盤子裝兩個或兩個以上,不能剩余。問有哪些裝法?”請同學們用24個小圓片代替24個蘋果,在桌面上擺一擺。答案分別有:“每盤裝3個,可以裝8盤”“每盤裝4個,可以裝6盤”“每盤裝6個,可以裝4盤”,等等。再通過電教化手段演示,讓同學們懂得:不管每次怎樣分,每盤分得的個數都相等。因此,以上的這些分法,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得到的算式分別有:“24÷3=8”“24÷4=6”“24÷6=4”等。像這樣一題多義、一題多解、殊途同歸的教學方法,能培養學生的應變的創新能力,給學生營造一個創造性思維的氛圍,從豐富多彩的解題方式、解題運作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北安市| 朝阳区| 德清县| 虞城县| 喀喇沁旗| 平舆县| 什邡市| 名山县| 千阳县| 黄大仙区| 喀喇沁旗| 英超| 达拉特旗| 博客| 赤水市| 芦溪县| 临清市| 孟州市| 桃源县| 溆浦县| 塔河县| 舒兰市| 阿克| 莎车县| 拉孜县| 长寿区| 嘉禾县| 襄垣县| 商洛市| 石渠县| 龙海市| 平遥县| 弥渡县| 惠州市| 晋州市| 淳化县| 通州市| 崇信县| 福海县|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