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村脫貧攻堅工作匯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村情概況
××村位于位于××鄉政府東北××公里,是××鄉距離最偏遠的行政村。全村轄15個村民組、21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00畝,人均耕地1.6畝,林坡面積6500畝,人均2.31畝。村主要產業是中藥材種植、辣椒種植、牛羊養殖。村三委班子健全,黨員共36人,幫扶單位是××縣××局,脫貧責任組長是××(××鄉副鄉長),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是××(××縣××局××科副科長)。
全村村民總戶數710戶286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55戶634人(不包含穩定脫貧8戶29人),低保戶86戶287人(其中納入建檔立卡戶46戶168人),分散供養五保戶19戶19人(全部納入建檔立卡戶),殘疾人戶61戶203人(其中納入建檔立卡戶19 戶67人),大病戶140戶495人(其中納入建檔立卡戶48戶173人),最初認定危房戶143戶550人(其中納入建檔立卡戶53戶235人),已實現危房改造108戶46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39 戶171人,剩余14戶貧困戶危房2019年全部改造完畢),老人戶160戶238人(其中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39戶54人)。2018年底沒有新識別貧困戶,有1戶因夫婦雙方同時得大病返貧。
截至2018年底,全村已脫貧57戶251人,其中2015年脫貧14戶58人,2017年脫貧36戶165人,2018年脫貧7戶28人。目前剩余貧困戶98戶383人,其中五保貧困戶19戶19人,低保貧困戶36戶130人。2019年計劃脫貧78戶348人,2020年兜底保障20戶35人。
(一)主要致貧原因分析
建檔立卡貧困戶155戶634人中,因病致貧49戶190人,戶數占比31.61%;因殘致貧19戶67人,戶數占比12.26%;缺資金致貧66戶283人,戶數占比 42.58%;因學致貧8戶36人,戶數占比5.16%;缺技術致貧7戶28人,戶數占比4.52%;其他缺勞力、因災等致貧6戶30人,戶數占比 3.87%。
在未脫貧98戶383人中,因病致貧33戶127人,戶數占比33.67%;因殘致貧16戶52人,戶數占比16.33%;缺資金致貧41戶170人,戶數占比 41.84%;因學致貧5戶21人,戶數占比5.1%;其他缺勞力、因災等致貧3戶13人,戶數占比 3.06%。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來,我村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和“五條途徑”的要求,堅持因戶施策、一戶多策,堅持保障與增收、短期和長期相結合,堅持開發式和保障性扶貧并重。科學制定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更加注重脫貧質量的提高和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的激發,在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提升脫貧質量上,先后實施了到戶增收養殖業、種植業補貼61戶28.43萬元、光伏發電扶貧60戶6萬元、公益性崗位9人人均月工資450元等項目,同時,還實施了金融扶貧7戶16萬元、技能培訓一期58人、危房改造38戶170人、易地搬遷10戶53人、勞動力轉移就業178人等系列措施,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渠道,增加了貧困戶收入,改善了貧困戶居住條件,為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針對不同的致貧原因,我村采取以下措施:
1、針對因病致貧:一是××鄉衛生院每年對貧困戶群眾免費體檢兩次,在鄉衛生院住院治療免費,實行衛生院醫生對貧困戶的一對一簽約服務;二是××縣縣政府利用財政資金對所有貧困戶每人繳納30元小額保險,城鄉醫保交費每人補貼30元,貧困戶遇到大病,可以報銷5次,住院治療報銷比例有所提高。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全村貧困戶或低保戶累計有73戶162人次在各類醫療機構治療,總費用119.68萬元,其中自費40.36萬元,補償79.32萬元,整體報銷比例66.28%,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難題。三是為貧困戶中37名慢性病患者辦理慢性病門診卡,10名患者慢性病門診卡正在辦理中。四是對大病患者,村兩委和幫扶單位及時上門慰問探視,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對符合低保條件的積極辦理低保手續。
2、針對缺資金致貧:一是兩年來共為61戶貧困戶辦理到戶增收發展種植、養殖產業,發放到戶增收補貼資金28.43萬元;二是為貧困戶辦理互助金貸款2筆,發放貸款5萬元;三是發放小額貼息貸款7筆16萬元,用于貧困戶中藥材種植、牲畜養殖等產業項目,另通過企貸企用模式,已申報240萬元小額貸款,擬帶動48戶貧困戶,目前正在審批;四是為全部155戶貧困戶開展了信用等級評定;五是通過危房改造,為38戶170人補貼資金55萬元;六是通過企業帶貧,為36戶134人補貼資金7.2萬元;七是通過光伏發電為60戶補貼資金6萬元。
3、針對缺技術致貧:一是舉辦了一期短期技能培訓班,培訓內容為家政服務,58人參加10天集中培訓,并發放職業資格證書,發放培訓補貼17400元;二是有3人參加駕駛員培訓,取得駕駛執照,每人補貼2000元;三是發放2017年“雨露計劃”教育補貼10人,每人2000元,2018年“雨露計劃”春季教育補貼2人,每人1500元;四是村兩委組織種養殖大戶開展技術幫帶活動,組織貧困戶外出觀摩學習丹參種植、辣椒花椒種植等,受益貧困戶65戶。
4、針對因殘致貧:一是2017年以來積極聯系縣殘聯為12人辦理了殘疾證;二是對符合殘疾補貼發放條件的按時發放殘疾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發放資金21600元;三是將家庭特別貧困的再納入農村最低保障范圍,2017年殘疾人貧困戶納入低保15人;四是組織5名輕度殘疾人參加了勞動技能培訓。
5、針對因學致貧:一是2017年共為66名學生辦理各項教育補貼176690元,社會教育捐贈15000元;二是幫扶單位××縣××局為6名貧困大學生每人捐贈2000元;三是發放2017年“雨露計劃”教育補貼10人,每人2000元,2018年“雨露計劃”春季教育補貼2人,每人1500元。
6、針對其他缺勞力、因災、交通不便致貧:一是為缺少勞動力和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辦理企業帶貧48戶,可增加收入14.4萬元,辦理光伏發電扶貧60戶,收入12萬元,提供公益性崗位9人,人均月工資450元;二是為因災致貧的孤兒2戶3人辦理了孤兒基本生活保障;三是對交通不便的貧困戶,2017年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0戶53人。
二、村脫貧目標完成情況
(一)貧困發生率
××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計劃2019年脫貧出列。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5戶 634人,截至2018年底已脫貧57戶251人,現剩余貧困戶98戶383人,目前貧困發生率為13.38%。已經脫貧的57戶,均有相對穩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來源,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準(2018年為農民人均純收入3400元)且吃穿不愁(包括安全飲用水);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家庭無因貧輟學學生;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有救助;住房條件有明顯改善,有符合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設要求》的安全住房。
××村2019年計劃脫貧78戶348人,預計年末貧困發生率1.22%,2020年兜底保障20戶35人(全村人口按2862人計算)。
(二)基礎設施建設
1、通村公路硬化情況
××村有3條通村公路實現硬化,目前××鄉政府至××村委道路已全部是水泥路,17個村民組目前還有3個組未通水泥路。道路路面類型為水泥硬化路面。路面寬度3.5米,能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2、通客運班車情況
××縣城至××村通客運班車,一天四趟,上下午各兩趟通達村里學校、村委會,能夠滿足群眾正常生產生活需求。
3、農村飲用水情況
全村農用飲水符合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要求。人畜用水安全,取水往返時間不超過20分鐘。目前××縣水利部門、縣疾控中心已按照《水利部、衛生部關于印發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的通知》(水農〔2004〕547號)的有關規定要求,對水質情況進行了檢測,并出具了水質檢測報告。
4、生產生活用電情況
××村全村通動力電率達到100%,戶戶通電率達到100%。
(三)基本公共服務
1、廣播電視戶戶通
目前全村廣播電視通過無線、有線、衛星三種技術全覆蓋。
2、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村目前有一個文化活動室、2個文體廣場、一個宣傳欄。
3、標準化衛生室
××村衛生室房屋建筑面積100平方米,村衛生室設有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配備有兩名醫生。
4、合格鄉村醫生
××村衛生室有兩名村醫擁有《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或《執業醫師資格證》。
5、基本實現通寬帶
××村實現寬帶通達,有能力為農村家庭提供50兆以上的寬帶接入。
(四)其他
村集體經濟:××村籌資80萬元入股××縣××公司,每年可獲得公司分紅5萬元。
三、增收措施及行業政策落實情況
(一)產業就業增收情況
1、到戶增收項目。 2017年、2018年全村共有61戶享受了到戶增收項目補貼,發放補貼資金28.43萬元。其中自我發展的共31戶,分別為:養羊12戶、養牛9戶,種植丹參8戶、辣椒花椒種植2戶;入股分紅的共30戶,每戶利用5000元到戶增收資金入股××公司,分紅3年,每戶每年可獲得本金及分紅2100元。
2、光伏扶貧。2017年建成光伏電站300兆瓦,可為6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分紅2000元。
3、小額貸款扶貧。2017年、2018年利用小額扶貧貸款政策,為全村7戶貧困戶發放政府貼息貸款16萬元,另外通過企貸企用模式,已申報240萬元小額貸款,擬帶動48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可分紅3000元,連續分紅3年,目前正在審批。
4、技能培訓。一是舉辦了一期短期技能培訓班,培訓內容為家政服務,58人參加10天集中培訓,并發放職業資格證書,發放培訓補貼17400元;二是有3人參加駕駛員培訓,取得駕駛執照,每人補貼2000元;三是發放2017年“雨露計劃”教育補貼10人,每人2000元,2018年“雨露計劃”春季教育補貼2人,每人1500元;四是村兩委組織種養殖大戶開展技術幫帶活動,組織貧困戶外出觀摩學習丹參種植、辣椒花椒種植等,受益貧困戶65戶。
5、公益性崗位。開發有保潔員、學校門崗等公益性崗位9個,帶動貧困人口9人,人均月工資450元。
6、扶貧車間就業。全村共有9戶貧困戶9人在××扶貧車間就業,每人每月工資均在1200元以上。
(二)行業政策落實情況
1、教育補貼類:2017—2018年享受教育補貼66人,發放教育補助金169970元;發放雨露計劃助學補貼15人,其中2017年13人每人2000元,2018年2人已發放春季教育補貼每人1500元;幫扶單位為6名貧困大學生每人捐贈2000元。
2、危房改造:對全村所有住房條件差的貧困戶做了危房鑒定,共48戶為危房,其中C級危房21戶,D級危房27戶,目前其中38戶進行了危房改造,補貼資金55萬元;其余10戶進行了易地搬遷。
3、易地搬遷:2017年度,××村實現易地扶貧搬遷10戶53人,目前已搬遷入住。
4、醫療保障類:對所有貧困戶每人補助30元城鄉醫保交費,五保貧困戶補助180元。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全村貧困戶或低保戶累計有73戶162人次在各類醫療機構治療,總費用119.68萬元,其中自費40.36萬元,補償79.32萬元。已經為貧困戶中37名慢性病患者辦理慢性病門診卡,10名患者慢性病門診卡正在辦理中。
5、殘疾人兩項補貼:全村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殘疾人共19 戶67人,其中1級殘疾8人,2級殘疾13人,3級殘疾29人,4級殘疾17人。享受低保的殘疾人共15人。全村共有21名殘疾貧困人口享受了每月60元的護理補貼,15名殘疾貧困人口享受了每月60元的生活補貼,其中兩項補貼均享受的有9人。
6、五保低保:目前全村未脫貧的貧困戶98戶383人中,五保貧困戶19戶19人,低保貧困戶36戶130人。
(三)“七改一增”情況
經過認真排查,全村貧困戶中需要實施“七改”的共有63戶,具體情況為:需要改廁的26戶,需要改廚的15戶,需要改門窗的12戶,需要改院的8戶,需要改電的7戶,需要改地平的4戶,需要改水的2戶(部分農戶需要改造2-4項)。目前已完成41戶改造,剩余22戶的改造任務明年7月份全部完成。需要增添必備生活用品的共有11戶,其中缺少衣柜的8戶,缺少桌椅的3戶,已全部增添完畢。
(四)“志智雙扶”情況
在村部南側設立“愛心超市”,超市內涵蓋了日化用品、糧油、調料等23類100多種生活用品,由幫扶單位和“千企幫千村”企業捐款購買,總計23600余元,實施愛心積分卡制度,積分一分抵人民幣10元,積分可累積,但不能兌換現金,愛心超市的一切物品只能用積分卡兌換,不允許現金買賣。每月開展一次“五星農戶”評選,即遵紀守法星、脫貧致富星、環境衛生星、環境衛生星、孝老愛親星,對當選的農戶發放積分卡。
四、2019年工作打算
(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1、2019年計劃硬化××村民組道路2公里,預計投資40萬元。
2、建設全村人畜飲水工程,計劃打4眼120米深井,總投資約80萬。項目完成后,達到戶戶通自來水,實現全部飲水安全。
3、計劃新建1200平方米,建設一個黨建文化廣場。
4、改造村委后邊的老教學樓,覆蓋彩鋼頂,室內室外重新粉刷,更換門窗,項目總投資約90萬元。
(二)發展產業項目,壯大集體經濟
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的支持和指導下,××村明確了脫貧攻堅的三大支柱產業,即外出打工+中藥材種植+養殖,目前發展情況是:
外出打工 目前我村155戶貧困戶中有178人、涉及131戶在外打工,年人均收入18391元。
目前我村貧困戶特色種植430.9畝,其中花椒51.7畝,辣椒53.2畝,中藥材326畝,特色種植預計年收入79.9萬元。
養殖方面,貧困戶養牛67頭、羊175只,預計年增收25.35萬元。
上述三大產業2019預計為155戶貧困戶實現收入432.6萬元,人均收入6823元。
(五)認真落實行業部門扶貧措施
1、到戶增收方面:2019年計劃20戶參與,主要發展肉牛、山羊養殖項目,每戶享受補貼不超過5000元,養殖每頭牛預計增收3000元,每只羊增收300元。
2、科技種植:繼續宣傳引導中藥材種植,2019年計劃新發展400畝血參、200畝柴胡,特色種植發展100畝辣椒,同時組織貧困戶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收益。
3、金融扶貧:加大小額扶貧貸款宣傳發動、組織推動工作力度,2019年計劃新增加小額扶貧貸款40戶120萬元,貧困戶獲貸率將達到50%以上,為貧困戶增收和發展產業提供更加強大的資金支持。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督查XX村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作如下匯報,不當之處敬請批評。
一、XX村基本情況
XX村是XX縣1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于2018年出列。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58戶2863人。現有建檔立卡脫貧戶392戶1717人,脫貧不穩定戶18戶74人,邊緣易致貧戶7戶29人。2020年全村剩余貧困人口18戶39人已全部脫貧。
二、督查工作開展情況
自收到XX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開展迎接國家脫貧攻堅考核工作督導的工作提示》以來,XX鎮為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研究制定了迎國考“十日攻堅”行動方案,即從11月18日到11月24日,由各村組織分片自查,形成排查臺賬報鎮指揮部,并堅持邊查邊改;從11月25日到11月30日,組建4個工作組,按照省考流程逐村開展督查抽查檢查。
作為XX村分片包村督導責任人,按照縣扶貧領導小組安排,我于11月21日到XX村,傳達縣迎接國考工作安排,要求XX村結合省對縣黨政脫貧攻堅考核發現問題和XX鎮迎國考“十日攻堅”行動方案,再次對所有貧困戶和邊緣易致貧戶逐戶進行問題排查和明白人培訓,會后現場查閱村級檔案資料、迎檢準備情況;特別是針對XX村養牛合作項目存在問題,11月23日召集合作社負責人進行專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開展整改。11月27日,抽調9名干部組建督查組,我帶隊按照省考進村入戶流程,對村級檔案資料、十一類花名冊、“六室一點”準備、村級排查整改問題臺賬、村級訪談準備等進行督查,并分為四個檢查小組抽查XX村12個村民組的“三類戶”,全覆蓋入戶邊緣易致貧戶,查看迎檢準備和項目情況等。從督查情況看,未發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方面的短板,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村級檔案資料方面。按照XX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抓好XX縣脫貧攻堅村級檔案資料建設有關事項的工作提示》要求完成歸檔,但仍然存在問題。一是就業臺賬不精細,如:有工資收入,但務工地點沒有到具體的工作單位;二是全員人口花名冊信息不精準,如:1人性別登記有誤。
(二)檔卡袋欄更新方面。絕大部分貧困戶檔卡袋欄沒有問題,但少部分仍然需要繼續完善。一是個別部分貧困戶生產經營性收入佐證不力,沒有調查筆錄,缺少佐證資料;二是個別貧困戶明白卡未簽字蓋手印。三是少數建檔立卡貧困戶收支臺賬不一致,佐證資料不充分。
(三)扶貧項目方面。XX村2016—2020年度涉及扶貧項目21個,其中在本村實施5個,參與實施11個,參加分紅5個,全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易致貧戶。經對項目進行排查,除此次省級反饋的2016年肉牛養殖項目存在問題外,涉及XX村的2019年花椒種植產業化扶貧項目,存在實施方式與批復不一致的問題,批復內容為:每戶貧困戶發放花椒苗30株(如因貧困戶不愿種植,結余的花椒苗由村級合作社種植,產生的效益歸村集體),實際實施為:每戶貧困戶發放了15株,剩余15株由村級合作社集中種植。
(四)其它迎檢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個別貧困戶家庭或個人衛生差,物件擺放不整齊;二是匯報材料中缺少降低疫情防控對脫貧攻堅影響的總結。
三、下步工作打算
通過對督查抽查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網格并有以下特點:村干部為網格員的網格問題多一些、縣鎮下派網格員的網格問題少一些;年齡偏大網格員的網格問題多一些、年輕干部的網格問題少一些;網格員有變動的網格問題多一些、網格員沒有變動的網格問題少一些;網格員責任心差的網格問題多一些、網格員責任心強的問題少一些。下一步我將繼續按照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繼續加大對XX村等本人負責的四個村督查力度,確保督導取得實效。
一是督促各村針對入戶查找存在的問題,限時整改,確保所有發現問題在11月30日全部完成。同時,在村內組建互助工作組,采取強弱搭配再次開展全覆蓋排查整改,重點是檔卡袋欄的更新、邏輯關系理順、佐證材料收集等,切實做好迎檢準備。
根據工作安排,現將2019年上半年底母落村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開展入戶走訪排查確保貧困戶信息精準。通過入戶走訪排查和動態調整,目前,底母落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45戶163人,未脫貧11戶27人,貧困發生率1.77%,無貧困人口漏評和錯退,群眾認可度有所提高(貧困戶數及人數變動,緣于貧困戶死亡、婚入、婚出等因素)。
(二)著力解決影響“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
貧困戶收入達標、吃穿不愁、飲水不愁。經入戶走訪核實,底母落村4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修德宏北路、六威高速路得到國家土地賠款有31戶,在省內外務工34戶48人,享受國家政策兜底8戶16人,享受養老金4戶6人,推薦到高中教育城保安、環衛工以及村內保潔員等崗位就業11戶11人,其他未務工、未就業貧困戶在家從事種養業。經逐戶核算,4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全國扶貧標準3747元,收入達標、吃穿不愁、飲水不愁。
(三)抓好落實醫療保障工作、切實解決群眾看病問題。按照全村全員人口“參合率100%”的工作要求,通過入戶宣傳醫療政策、收繳合醫費以及通過包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個人出錢幫助部分村民交合醫費(每人出資200元)等方式,完成底母落村395戶1578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收繳工作任務,確保全村參合率100%。
(四)抓好農村適齡兒童、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數據信息精準核實,扎實推進“控輟保學”工作,全面落實國家教育資助政策。近期,村脫貧攻堅轉班開展貧困學生信息大排查,扎實推進“控輟保學”工作,確保農村適齡兒童、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能正常入學就讀。目前,38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無因家庭經濟困難而錯學,且都享受國家相應的教育資助政策。
(五)住房保障工作有序開展。按照“鑒定一批、掛牌一批、改造一批”的工作要求,完成脫貧戶及危房改造戶改造任務,完成底母落村一、二、三組危房鑒定46戶、完成房屋“掛牌”33戶、完成“拆危除雜”15戶、完成舊房拆除5戶、完成透風漏雨房屋整治4戶。目前,底母落村所有貧困戶及非貧困戶均有安全住房,無無房戶、無住房面積不達標戶、無易扶搬遷戶。
(六)全力抓好落實脫貧攻堅“一月一評估考核”工作。針對雙戛街道辦事處5—6月在全區脫貧攻堅“一月一評估考核”“掛末”問題,為確保底母落村在8月迎檢中排位靠前,底母落村務必在8月6日前,完成以下工作任務:全力抓好落實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及串戶路工作。近期,村各專班按照分工要求,參與貧困戶及非貧困戶打掃室內外環境衛生,開展鄉風文明行動“三新一清潔”、文明素質提升、生活習慣改變、三改三化”、串戶路等工作。確保所有村民室內外環境衛生干凈,生活生產用具擺放整齊、干凈有序。目前,全村“串戶路”全部竣工,院壩硬化完成率100%。
扎實推進“一戶一袋及一戶一檔”信息核查工作。一是駐村工作隊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及時更新4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連心卡信息,確保連心卡信息精準無誤、確保“線上線下數據”一致;二是根據“貴州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戶檔案資料目錄”收集完善相關印證資料,確保資料不缺項、不漏項、應有盡有;三是完成非貧困戶信息排查、梳理、匯總、裝檔等工作。
(七)開展地質災害全面巡查排查。根據全市、全區及雙戛街道辦事處第三季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成立底母落村安全生產工作專班,明確專人值守,重點對底母落村二組半坡上、三組呂昌達家房屋后、三組耿家塆、三組趙慶林磚廠等隱患點開展全面巡查排查和防范工作,及時研判和上報險情。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由于駐村新老隊員更替、隊員減少,且新派的2名駐村干部年齡偏大,目前,實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隊員少,駐村隊員更替導致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分擔多、工作量大;二是部分貧困戶對脫貧攻堅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影響貧攻堅工作有序開展;三是上級各部門多頭下達工作指令,村級須按指令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導致同樣的工作多次重復做,工作量增加;四是局領導與駐村干部就工作、生活、困難方面的談心談話時間少、次數少;五是對照2019年市直部門脫貧攻堅工作共性目標考核評分細則,部分工作還需要作進一步分工、細化和落實。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xx鎮駐村幫扶工作匯報如下:
一、總隊長履職情況
一是加強業務培訓。采取“以會代訓”的方式,進一步統一駐村工作隊員思想認識,壓實工作責任,講解最新的扶貧業務知識,通過實例講解,幫助第一書記及隊員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并將相關資料打印成冊,供第一書記及隊員參考學習,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落實監督檢查。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線、直奔現場”的形式,查看工作隊員在崗履職和作用發揮情況。通過座談聊天、現場提問和查看檔案資料,詳細了解工作隊脫貧成果鞏固、村戶業務資料整理、存在問題整改、脫貧攻堅普查準備等各項工作開展情況;仔細詢問駐村工作隊員對村情戶情及脫貧攻堅政策知識掌握情況,細致查看工作隊駐村食宿條件,督促各工作隊更換更新駐村上墻圖版資料。同時,認真聽取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干部反映的當前面臨困難和下步工作意見建議,挖掘提煉工作經驗做法。三是“扶貧+黨建”雙推進。要求各駐村工作隊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有序推進各項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要務來抓,以七一建黨節、“”、“兩學一做”、“主題黨日”等組織活動為契機,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加強群眾的思想引導,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加強駐村工作隊的綜合能力。
基本情況
我局幫扶點在XX鄉XX村,精準扶貧對象為該村XX。XX,男,家庭人口4人,人均純收入2300元,屬于因病(腦淤血、腎病)失去勞動能力,家有荒山8畝。經與本人協商,結合其家庭情況,決定幫助其把荒山進行開發種植油茶樹。目前,已請挖土機把荒山平整完畢,等待種植季節進行栽種。通過幫扶,預計可增收4000元以上。同時,通過資金和科技等對XX村進行幫扶,XX村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扶貧攻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指導,落實責任
為加強對扶貧攻堅工作的領導和指導,成立了以局長XX為組長的扶貧領導小組,組長親自負責抓工作落實。及時了解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尤其是跟蹤脫貧經濟項目進展情況,加強領導和指導,扎實推進扶貧攻堅工作。
(二)做好調查研究,制定幫扶措施
一是開展了調查摸底。2015年7-8月,領導多次帶領小組成員深入到XX村貧困戶家中調查摸底,了解具體情況和貧困原因。二是制定了實施方案。在調研基礎上,制定了《XX縣科技局扶貧工作計劃》。副科級以上干部按一個1-2戶進行接對幫扶,共幫扶1名困難戶。三是制定好每戶的脫貧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通過廣泛征求意見 ,結合實際制定了每戶貧困戶的規劃。
(三)抓好扶貧措施,落實幫扶資金
幫扶工作組針對當地優勢,幫助XX村發展水稻、煙葉、油茶等種植產業,并幫助介紹進園區務工等方式,促村民收入增加。到目前為止,共幫扶資金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