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動物解剖實訓總結

動物解剖實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動物解剖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動物解剖實訓總結

動物解剖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動物解剖組織;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6-0041-02

一、課程定位

我們首先通過調研和專業委員會的專家討論確定了畜牧獸醫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相關企事業單位崗位分析和崗位主要工作任務分析,根據任務分析情況確定了4門專業核心課程,圍繞核心課程構建了畜牧獸醫專業的課程體系。《動物解剖組織》是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專業基礎課,主要服務于后期的相關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程;是畜禽飼養、防疫、畜禽場管理崗位,飼料與獸藥的技術服務及營銷崗位及動物防疫檢疫崗位等相關職業崗位任職所必需的主要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之一。

二、課程教學目標

課程的總體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知識目標:掌握動物機體各器官正常形態、位置、結構和相互之間關系;具備區別正常和病變組織結構的知識;熟悉獸醫內科臨床聽診、觸診和叩診部位及常規外科手術通路。技能目標:能夠識別動物體各部位;明確常用手術通道;學會使用常見手術器械;具備顯微鏡使用和維護等相關技能。素質目標:團結合作,吃苦耐勞,認真負責,溝通表達;細致客觀,分析推理判斷,精益求精;自學能力,思維方式。

三、教學內容

在有行業、企業專家參與的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認真調查研究畜牧獸醫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根據當前畜牧獸醫行業發展的形勢和需求,分析后續專業課的需要,并參照國家相關職業資格標準確定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充實和改革的具體體現:①根據服務對象的變化,調整課程教學內容。根據產業發展需要,我們及時把教學內容調整為:重點圍繞生豬、家禽和寵物,并輻射到牛、羊。②針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和當前行業特點及職業崗位對知識的需求,將傳統課程中的現代畜牧生產實際中較為少用、深奧的理論內容進行壓縮和刪減,不再作為課堂學習內容。③針對疫病防治、診斷技術和檢疫崗位,結合診斷、治療和檢疫所需技能,重點掌握內臟等器官的形態、位置、結構和相互之間關系。④針對飼養管理、品種培育和繁殖崗位,結合生產技術所需技能,重點掌握消化、生殖等器官的形態、位置、結構和相互之間關系。確定教學內容后,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設計。按照動物種類設計為三大模塊:動物體的基本結構、家畜解剖(以豬為主)、其他動物解剖(家禽和犬貓等)。每個模塊下設項目:運動系統、被皮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每個項目都有相對應的技能項目。每個項目下是具體的學習任務:器官。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①任務驅動。在內臟器官部分章節中,有計劃的要求學生到學校動物醫院進行現場觀摩、實際調查等見習活動。讓學生在見習過程中對獸醫工作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觀察病變器官的形態結構變化、了解獸醫臨床常見的檢查部位和方法等。②項目導向。在家禽解剖章節中,教師針對當前禽病流行的情況,提出一種可引起某些器官(如消化器官)病變的病例,讓學生分成項目小組,要求學生查資料,作調查,了解該病對家禽機體的損害程度,可通過何種防制措施減少此病的發生。③認知―理論―實踐。新的學習內容先從看標本、模型、甚至活體解剖開始,讓學生產生感性認識然后根據本節課程安排,老師講授某一章節內容,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然后學生進行實踐,直接接觸標本、模型,仔細觀察各器官的形態結構和位置關系。

2.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①直觀教學法:教師利用和借助實物、圖片、標本、模型和多媒體課件,進行具體的講解。②啟發式教學:課堂上教師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自己獨立觀察思考,然后由教師總結。③案例分析:如學習雌性動物生殖器官的內容時,先講解子宮的正常形態、位置和結構,并介紹手術的基本要求,讓學生分析如何打開手術通路。④比較式教學:引導學生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種類動物的某些結構進行比較。

3.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①校內外實踐教學環境: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豐富了教學資源。②電化教學:DVD、錄像、Flas等,豐富了教學內容。③多媒體教學:使抽象復雜的形態變得直觀、具體、生動形象,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學評價。①加強過程考核、技能考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著重考核學生掌握所學的基本技能,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②采用理論閉卷筆試、實訓考核考試和平時成績相結合的組織形式。課程最終成績(百分制)=理論考核成績60%+實訓成績40%。注:實訓成績(百分制)=平時成績50%+實訓考核成績50%。平時成績根據學生平時作業和每次實訓項目完成情況,并參考平時考勤、筆記、課堂發言、課前自學的情況評定成績。

五、教學條件

1.教學隊伍。為了教學的順利實施,進行了教學條件建設。我們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其中專職教師2名,兼職教師1名。教學之余我們還進行了技術服務,通過這些活動不僅為農村和農民送去了技術和服務,同時也提升了我們的專業水平,又促進了我們的教學。這樣一直專兼結合、貼近生產的教師隊伍能滿足本課程的教學需要。

2.實訓條件。我們建設成校內和校外兩級實訓基地。校內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室,可完成單項實訓任務;校內養殖場,可在此完成綜合實訓;校內動物醫院,可為我們提供病例,進行現場教學。

3.教材。教材與網絡資源:我們有適用的教材,根據地域特色編寫的實訓指導書,滿足課程教學需要。建設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有課程標準、多媒體課件、教案、實訓項目、視頻庫、圖片庫、案例庫、習題庫等,滿足學生課余學習和知識拓展的需要。

六、特色與創新

①重組教學內容,強調區域性。②革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突出實用性。③改革考核方法,注重綜合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Z].2006-11-20.

[2]姜大源.世界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勢及其啟示――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漫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7).

[3]李建柱,唐樂峰,樂濤,等.提高動物解剖學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6).

動物解剖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職;畜牧獸醫專業;產學結合;創新

近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和生源的不斷減少,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尤其是涉農專業招生數量也在減少。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多數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跳農門”而有所出息。另一方面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直接從事一線生產工作,相對比較苦,臟和累,與家長的期望存在一定的距離。而從就業來看,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畜牧業扶持力度的加大,畜牧業的發展呈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人才的需求上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就渭南市來講,政府始終堅持把畜牧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現代農業強市的突破口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來抓,每年投入上千萬元扶持畜牧業的發展。因此培養大量的實用型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才仍然具有廣闊的前景。如何培養出同行業更高素質、更高技能的畜牧獸醫專業人才,使我院畜牧獸醫專業辦的曉有特色,使我院的畢業生更具優勢,能夠真正成為服務畜牧業的技術骨干佼佼者,從而也吸引生源,讓我院畜牧獸醫專業辦學進入良性循環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進一步完善產學結合機制并進行創新,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

產學結合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最終目的是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產學合作教學模式就是學校與生產第一線的企業合作培養學生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它是以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為重點,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和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主線,按照現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學資源,發揮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采取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崗位實踐工作相結合,通過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來培養滿足行業、企業所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新型教學模式[1]。

深入推進產學發展,進一步從制度上和考核機制上完善產學結合,探討新的方式方法,是目前擺在我們面前新的課題。我校畜牧獸醫專業開展產學合作教學模式已經有了一些新的成績,同時具有以下優勢:(1)畜牧獸醫系擁有較為雄厚的師資力量,尤其有多名實踐經驗豐富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有與社會廣泛接觸的雙師型專業人才,他們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和相關企業接觸、溝通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2)該專業的實踐條件較為豐富,擁有校外養豬場、養雞場、孵化場、養羊場、獸醫院等多處實踐場所,便于學生更多地參與實踐,利于專業思想、專業技能的培養。(3)學院領導十分重視專業的發展,明確要把畜牧獸醫專業辦成學院的特色專業,在資金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持。但以往產學結合中在機制建設和實施過程中都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也缺乏改革與創新。筆者以為真正落實好產學結合應做好以下幾點:

1.改革現有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為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要求,應該構建多元化的課程模塊,精心進行課程優化組合。尤其要構建以職業技術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體系。逐步從“學科型”課程體系轉化為“模塊式”綜合課程體系,突出教學內容的針對性。當前很多的高職院校都在進行課程結構和“模塊式”體系的改革。禹華芳提出把文化課、專業課與實踐課的課時比定為2:3:5,在此基礎上構建由養殖、疾病防治、孵化、飼料配制、飼料營銷等為基本模塊有機融合的教學課程體系[2]。每個模塊中職業能力又包括若干“具體”能力,每項具體能力又都包括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畢玉霞提出了,將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模塊、職業技術基礎必修模塊、職業方向限選模塊、任意選修四大教學模塊,分設專業方向,以適應專業人才市場的動態變化。理論課程體系中,公共基礎教育課程以“必需”和“夠用”為度,注重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的培養。職業技術基礎教育課程以實用為原則,突出職業技術基礎知識培養,職業方向限選課程突出專業能力培養,以適應職業崗位的需要[3]。肖尚修通過對本專業畢業生分析、調研,確定三個職業崗位,即畜禽生產、畜禽疫病防治、動物防疫與檢疫,依據職業崗位確定建設《動物生物化學》、《家畜繁殖》、《畜禽生產技術》、《動物傳染病》、《動物營養》5門優質核心課程[4]。張宏偉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計了與產學研實踐教學相關的l1個專業模塊(每個專業模塊又分一級單元、二級單元和三級單元若干個)。并且從中篩選出實踐性強、技術難度大、凸顯本專業特點的養牛與牛病防治,養豬與豬病防治,養禽與禽病防治3個教學模塊作為產學研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并將這3大模塊的教學場所搬到企業中去[5]。

由此可見不同的學校,不同地域所選定的模塊是不同的,如何彰顯自己的特色,制定適合自己辦學專業特色的課程模塊,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要因地制宜,在選定模塊時要考慮以將來學生服務的區域性為前提條件,還要對選定模塊的現實性做出正確評估,不能盲目選定。其次要考慮選定內容的序列結構與工作體系結構是否吻合,以及知識的內在邏輯和知識的難易程度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每一個模塊都是一個完整的“學習包”,這些內容應有邏輯性和系統性,有明確的開始和結尾,教師和學生都要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模塊學習,什么時候達到某一要求,什么時候完成一個特定的模塊。

在教學方法上,要善于思考總結,就像打仗一樣要講求更好的“兵法”才能取得成功。比如筆者在學習動物解剖中的“心臟”時運用了總結提煉法,針對學生總是分辨不清心瓣膜的類型,總結了口訣“左二,右三,肺主半”,意思是說, 左房室口上的瓣膜是二尖瓣,右房室口上的瓣膜是三尖瓣,肺動脈和主動脈口上的瓣膜是半月瓣。只要記住這句口訣,學生不但記憶長久,而且只要遇到此類知識,都不會弄錯、弄混;又如在解剖課的復習課中運用了競賽法,將班級學生分為三個或多個小組,令其中一個小組做出提問并指定另外一個小組回答問題,或者老師提出問題,各小組進行搶答,最后對優勝者給予口頭或其他獎勵。這種方法使學生對復習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在教學手段上曹賢慶還提出了數字教學,即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以及教學質量、效率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6]。其他學習方法如卡片強化記憶法、問題雙方辯論法、師生授課換位法和課后成績評估法等如果和教學內容相結合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材使用上要大膽進行改革,脫離傳統教材相對“過時”的舊知識點,依據現代畜牧業發展的特點和生產中出現的新問題,根據專業建設要求和自己的特色,鼓勵教師在教育部大綱指導下自編部分教材,使教材做到靈活化、現代化、實用化,技能化。只有教材的創新才能帶來知識點的創新,才能培養出緊跟時代步伐的學生。另外還可以針對本區的一些養殖特點,適當拓寬一些專業知識面,比如開設養兔、養狐貍、養蝎子等特種或經濟動物類飼養的專業知識,以滿足現代養殖的需要,讓學生多些知識內容,多些技能,也就多些就業創業的渠道。

2.進一步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教師開展企業技術合作,為教師自身技能發展提供更多的平臺。

促進產學工作的開展,關鍵是要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教師是產學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懂教學、善鉆研、會管理的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此學校應該多渠道、多方式培養師資隊伍。一方面鼓勵教師外出培訓學習提高生產技能,要求相關專業教師定點掛靠企業,進行現場鍛煉,培養其專業實踐能力,并及時跟蹤學習現場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使教學更好地貼近生產現場。另一方面鼓勵堅持面向行業,依托企業,引進高級技術人才,以滿足技能培訓、實踐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在核算教師的勞動報酬時要對教師承擔的生產管理、實習指導和科研工作的工作量進行課時量化,同崗位津貼直接掛鉤,真正做到勞有所得,從而激勵教師的工作熱情,也體現對知識的尊重。這樣才能保證產學結合的良性建設循環。

3.培養專業興趣,尋找學生學習畜牧獸醫專業的動力源。

興趣的培養是關系到學生專業學習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沒有興趣的“機械式”“強迫式”的學習是不可能有良好的學習結果的。在培養學生興趣建設上可以多運用多種方法、手段,比如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把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中的實例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應用意識,把一個真實、典型、具體的實例運用到教學中,將抽象的知識予以具體化、形象化,既活躍了學習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取得良好的學習結果。再如開展一些實訓工作,如給動物打針、輸液和外科手術的操作等的技能訓練,在這些實訓過程中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術,熟悉各種動物的生理結構以及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和規范操作規程。這樣對動物的組織解剖結構是一次重新學習的機會,對理論知識也是一個很好的驗證,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另外開展像專家講座,技能大賽等各種形式也是培養學生專業興趣的一些好的方法。總之,教師要經常給學生灌輸一些專業的最新動態,加大實驗和實訓教學的力度,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欲望,才能讓學生真正走進專業中,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4.開展日常技能實訓,加強職業技能特長生的培養力度,培養一支品質特優良,技能特專業畢業學生隊伍。

目前,大多學校畜牧獸醫專業仍然采用以往的每學期設立專門實習周進行為期一到兩周的實習或實訓,殊不知畜牧獸醫一些理論要求淺而熟練程度要求高的實訓項目比如靜脈注射、肌肉注射等非短時間就能熟練掌握的,必須依靠技能的強化才能完成,這就要求學校從學期的開始就要對這些基本的技能實訓進行開展,每個周末可以安排半天時間專門進行技能強化訓練,這樣才能熟能生巧,學生將來進入企業才能獨當一面。所以針對現在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共同的“弊病”――只是技能的會而不熟練,必須要創新以往的實訓制度。另一方面,要制定職業特長生培養方案。在二年級第二學期,由教研室組織選拔理論基礎較好、吃苦敬業、對專業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由教研室指定教師進行專門培養,并送到校內或校外實訓基地,在職業崗位上進行單項技術訓練。培養學生的職業特長,如豬生產技術、奶牛生產技術、禽養殖技術、寵物疾病診治、寵物護理保健等。采用這種途徑進行學習、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強,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用人單位好評,也能彰顯自己學校的辦學特色。

5.加強頂崗實習前崗前培訓,進一步完善頂崗實習。

當前,很多學校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往往對實習的本質、地位、作用認識不到位,存在著主觀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他們很難在實習中形成主動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機械的去應付甚至采取逃避的方式。所以這樣的頂崗實習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

王星提出了在頂崗實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企業因考慮自身的利益,提供給學生的崗位技能不高且工作重復性強;評價體系不完善等[7]。這些也都制約著頂崗實習的進一步發展。作為學校要組建專門頂崗實習管理機構,由專人負責頂崗實習的事宜,經常與企業進行溝通對話;強化頂崗實習過程的管理,做好頂崗實習評價工作。針對頂崗實習的學生越來越分散的實際情況,學校除保證每個實習學生有企業指導教師指導外,還要安排校內專門教師對學生頂崗實習進行管理,要求學院指導教師定期進行現場指導。此外,要積極運用網絡教學平臺,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通訊、網絡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監督,及時收集企業、學生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要經常總結經驗,形成持續改進的頂崗實習教學管理機制,保證頂崗實習教學走向良性循環。

6.完善校內外實訓基地,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拓寬產學工作的渠道

高職院校應配備專業的校內外實訓場所以及精良的儀器設備,這是進行產學結合最基本的保障。以此為依托,在技術轉移、技術擴散等環節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好科研和生產的接口工作,把校企雙方牢固地結合在一起,為“產學”結合創造更牢固的基礎和條件,把“產學”結合發展到更高級的程度。為此,學校應該在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上進一步加大力度,以基地為平臺,和企業進行交流。

劉小明提出可通過專業教師與企業的聯系,建立“協作型”產學基地[8]。方法就是在教師與企業的聯系中,如果產生進一步合作的意識,那么學校可以出面與企業進行進一步協商溝通,以此為基礎擬建校外實訓基地協議書,直至掛牌成立。另外學校也可以依托政府成立專業委員會,由委員會負責與企業進行聯系,這也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進行產學結合的良好途徑。

7.重視技術輻射服務,發揮產學工作的社會作用。

服務三農是產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學校要以產學基地為窗口開展豐富多彩的對外技術服務工作。比如進行良種豬的推廣,肉食羊品種的選育、奶牛胚胎移植的開展等工作,這樣在給當地的農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宣傳了學校,有利于以后的招生辦學,同時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總之,畜牧獸醫專業推行產學一體化的辦學模式,對于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教學科研隊伍,對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領域轉移,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推進產學一體化是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整個畜牧業發展的需要。當然在實踐過程中,由于近年來的擴招,師資短缺嚴重,基地建設的薄弱,教師工作量的考核認定及激勵機制的不完善等方面仍然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在實踐中加以探索,需要學校和全體教師的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羅永華,等.產學合作教學模式使畜牧獸醫專業辦學步人良性循環[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9,3(11):341-345.

[2]禹華芳.高職畜牧獸醫專業“零距離”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9(11):39-40.

[3]畢玉霞,梁學勇.高職高專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模式[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6):96-97.

[4]肖尚修,等.畜牧獸醫專業示范性建設的思考[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8):95-95.

[5]張宏偉.畜牧獸醫專業產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09,9(6):115-117.

[6]曹賢慶.畜牧獸醫專業的數字教學[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24):132-133.

[7]王星.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完善與實踐[J].黑龍江畜牧獸醫(科技版),2009(5):

117-1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库伦旗| 庄河市| 车致| 呼图壁县| 革吉县| 徐州市| 泾阳县| 龙泉市| 宁陕县| 彭泽县| 宝清县| 西林县| 资源县| 凤阳县| 余干县| 祁门县| 岑巩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丹凤县| 昔阳县| 松潘县| 南和县| 腾冲县| 莫力| 和平县| 宜丰县| 旬阳县| 河东区| 莱州市| 徐汇区| 垦利县| 江西省| 长垣县| 浠水县| 武穴市| 华坪县| 白山市| 漠河县| 石泉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