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自我思想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國外研究現狀
(一)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股利政策,以及公司控制權。Thomas W. Bates(2009)等選取美國上市公司1980至2006年的財務數據進行研究發現,公司所面臨的公司風險以及公司的股利政策是影響現金比率的主要原因,首次公開發行上市時間較近的公司,面臨的公司風險較大,其現金持有量較高,從1980年至2006年,樣本公司所面臨的的風險越來越高,因此其現金持有量越來越高,另外,與不分配現金股利的公司相比,分配現金股利的公司持有更少的現金。
(二)資產結構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研究、資產結構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研究。Jean Helwege(2009) 等研究指出,持有高收益性、高流動性的股票的公司,其企業績效好,公司價值高,這些公司的股權較為分散,大股東持有的股權不高于20%,并且指出,成本理論并不能完全解釋大股東所持股權減少所帶來企業績效增加的現象。
(三)資產結構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GordonM. Phillips和AlexeiZhdanov(2012)通過建模和實例分析研究了并購熱潮對公司研發支出的影響,研究表明,規模較小的公司的研發投入更多,因為規模較小的公司有可能被大公司收購,而規模較大的公司認為,投入過多資本與小型公司進行研發競爭是不利的,如果公司有需要,可以收購那些 擁有較多無形資產的公司。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一)資產結構的影響因素。徐?矗?2011)在研究資產結構的影響因素時,使用描述性統計、非參數檢驗、相關性分析、回歸分析等多種統計分析方法,得出不同行業資產結構存在差異的結論。張俊瑞,薛旺辰,武立勇(2007)的理論研究得出以下結論,資產結構同時受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影響,內部因素主要包括經營管理水平、資本結構、盈利狀況、企業規模以及管理者意圖;外部影響因素包括宏觀經濟環境,市場利率,行業背景,政府調控政策,外部經濟波動等。
(二)資產結構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研究。王鑫(2011)對制造業上市公司進行了實證研究。徐楊(2011)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發現,經營風險與企業績效具有相關關系,而經營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產結構。賴得會(2011)選取288家連續兩年(2006/2007)均未被ST的制造業公司財務數據作為有效樣本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盈利企業和虧損企業在安排資產時有不同的取向。邱書明,馮建民,凌海怡(2011)分析我國電子制造業上市公司資產結構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無形資產、流動資產以及流動資產內部結構的現金及有價證券、應收賬款與電子制造業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固定資產、長期投資以及存貨資產與企業績效微弱正相關。
(三)資產結構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研究。董南雁,賈宗武,張俊瑞(2012)選擇財務ST公司作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以股價代表公司價值,研究發現,每股凈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可擔保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與公司價值顯著正相關。袁放建,許燕紅和劉德運(2011)對我國傳統業上市公司的流動資產結構、債務再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的關系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傳統業上市公司中,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普遍較高,流動資產中的貨幣資產與企業價值呈正相關關系。
(四)企業生命周期與資產結構的相關性研究。陸大蘭(2009)的實證研究表明,在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中國上市公司的資產結構會呈現出規律性的變化,固定資產比率呈現倒U型分布特征,而流動資產比率則呈現出U型分布特征,最高點或最低點所在的時間均為成熟期。孟艷玲,張俊瑞(2014)指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企業的資產結構對企業價值有不同的影響。
(五)資產結構質量的研究。鄭開焰(2011)通過資產結構質量的理論研究指出,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不能代表企業增長的有效性,還必須關注資產結構的質量。張新民,錢愛民,在《財務報表分析》中指出:“分析企業的資產結構質量應該考慮資產結構的有機整合性,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的對應性,資產結構與企業目標的吻合性”。
三、研究現狀評價
自我鑒定的作用主要是對自己一段時期的一個總結,主要可以從思想、工作、學習及展望未來這幾個方面來寫,目的是為了對今后的工作做一個指導性的作用。但還有一部分的自我鑒定是將成為個人歷史生活中的一個階段的小結,具有史料價值的,將被收入個人檔案的。
小編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自我鑒定都大概分為幾類:
一、畢業自我鑒定(跟檔案)
二、實習自我鑒定(跟檔案)
三、工作自我鑒定
四、黨員自我鑒定(跟檔案)
長期堅持授后教學自我總結,可以獲得如下幾個方面的益處: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教師自身教學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主導作用的發揮程度,制約著教學效果。任何教師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而教學業務素質就是在教學實踐中逐步積累和不斷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學自我總結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學素質,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徑。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通過授后教學自我總結,進行自我反省,注意積累成功的教學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及時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彌補不足。這樣,日積月累,可以增強自己的教材處理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促進自己的業務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學的“長善救失”,提高教學質量。一個成功的政治教師,不僅具有較高的教學藝術,更在于他的敬業精神,善于“長善救失”,遵循教學的科學性。教學實踐中,每一個教師既會有融教學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佳作,也難免出現有失水準的拙課。通過授后教學自我總結,檢查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并加以實事求是的分析,正確對待教學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處,成功經驗繼承發揚,欠缺甚至嚴重不足方面,及時查找原因,尋求補救對策,“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同時,教師的“長善救失”的教風和敬業精神,還能啟迪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第三.有利于復習借鑒,起到事半功倍之實效。政治學科的課程設置及考核的特點,決定了高三年級復習時間緊、知識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時政性和思想性強;既要精講精練,又不能猜題押題。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借鑒平時筆錄的授后教學自我總結,從中可以判斷出哪些方面的知識、能力、覺悟平時授課中落實很好,學生掌握得扎實;哪些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欠缺,學生掌握得也不夠理想。通過對照分析,復習輔導時做到了心中有數、查漏補缺,有的放矢;同時還可以有較多的課時抓重點、搞熱點,有較多的精力從事“培優、提中、補差”,以達到提高成績之目的。所以.借鑒授后教學自我總結,既可以節省復習時間,又可以提高復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實效。
教師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專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專業素質不斷成熟的過程,影響教師成長的因素很多,既有來自教師自身素質、內在發展動機的因素,也有來自外在的家庭、制度、體制、學校文化、機遇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關于教師成長的研究應該是綜合性的整體研究,教師教育教學思想內容的提煉與總結不是單向度的,而是多維立體的,可以從成長史、教育教學(管理)思想、師德和影響力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其中,個人成長史中的“關鍵事件”尤為重要,因為關鍵事件經常發生在教師的變化和選擇時期,是對教師的職業產生自我挑戰的事件,教師通常用這些關鍵經歷來建構其職業生涯故事。判斷關鍵事件有兩個標準:第一,教師本人提及的非常有意義的事件。比如“這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我一直沒有忘記那種痛苦的感覺”。當教師從過去的記憶中回憶起并表達出來的事實被當作有意義的事件時,上面的話語就是一個清晰的關鍵事件的暗示。第二,當有意義的事件與教師的職業發展、主觀的教育理論及職業行為相聯系時,那些被教師歸因于對自我或職業行為產生影響的事件。
就這些關鍵事件而言,它可能來自外部的社會事件,也可能來自教師專業發展上關鍵階段的經驗,這些事件影響教師專業實踐知識的再建構與發展。關鍵事件、經歷對教師的重要意義在于,教師在經歷關鍵事件時,教師個體要作出自我職業形象和自我職業認同的抉擇。關鍵事件給教師創造了一些選擇的機會,讓教師確認自己行為或個性中的哪些部分適合于教師角色、哪些不適合教師角色。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作出某種選擇和改變。關鍵事件集中體現著教師對自我已有內在專業結構合理性、適應性的評價和最終決策。這其中也包含著教師對長期累積的經驗的體悟。
然而,某個事件能否成為關鍵事件并不取決于它本身,而是在于由其所引發的自我澄清過程、個人思維的清晰化過程,也就是包括教師個人教育觀念在內的教師專業結構的解構與重構,這即是教師的反思過程。那么教師如何對關鍵事件進行反思呢?第一,要確定關鍵事件,在此基礎上對其加以思考和分析。第二,要記錄關鍵事件。教師要及時、客觀地記錄關鍵事件出現的情境、情節描述、相對完整的事件過程、事件的結果、當時這么做的原因、自己的情緒反應。記錄關鍵事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回答這樣幾個問題:“我碰到了什么問題?”“我是怎樣碰到這個問題的?”“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這個問題留給我的思考是什么?”第三,要分析關鍵事件。分析關鍵事件中遇到的問題,掌握整個事件的因果聯系,把各種因素都考慮進去,盡可能對事件進行多視角、深層的解讀,改變教師的思維定式。教師要多問自己“為什么我會這樣看待它?”“我還能怎樣對待它?”“我處理它的方法是否正確?”教師多視角的提問會讓問題更深入,思維更清晰,分析更透徹,判斷更準確。這對提高教師本人的專業判斷力,進行有效的專業實踐非常重要。第四,行為調整與改變。通過分析,尋找相關的理論并依此檢驗教師自己在處理關鍵事件中的得失以及他人處理相關事件的比對,并將這些經驗凝練成自己的理論;重新設計類似事件的處理策略;再付諸實踐,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在反思的基礎上,教師逐漸積累、形成富有個性的教育實踐的見解、觀點和思想。
可以說,面對每一個關鍵事件,教師是否有“反思”的參與以及“反思”的成效如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外在的影響因素與教師自我的教育信念和知識之間的矛盾更加明晰化和尖銳化,再經過對各種作用因素之間關系的反思,來作出判斷和選擇,并對原有的內在專業結構做局部修改、調整或全部更新,從而獲得專業發展。這樣,我們可以把教師每經歷一個關鍵事件而獲得專業發展的過程,稱為一個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循環。此后,教師會在眾多因素的作用下,遭遇新的沖突情境和關鍵事件,進而開始新一輪的專業發展過程。
由此可見,教師的個人經歷不僅成為教師建構實踐知識的基本素材,更是教師重構其自身知識的動力來源。當然,并不存在絕對的關鍵事件,也不是每經歷一個關鍵事件,教師都會出現相應的專業發展,也不可能都會產生相同的專業發展。要從關鍵事件中獲得專業發展,教師自身必須要有一個自我澄清過程,印對自己過去已有專業結構的反思、未來專業結構的選擇以及在目前情形下如何實施專業結構重構的決策過程。否則,所謂的“關鍵事件”只能對教師有潛在的專業發展意義,而難以在實際上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一、班級情況:
1、總人數:69人,其中:男32人,女37人二、班級管理目標:
本學期,我班學生已升入五年級。作為高年級學生,多數同學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同時大部分孩子的自我意識更加強烈了,為了使孩子們心理健康成長,鞏固已經形成的良好習慣和風氣,增強五年級3班的集體凝聚力,把每個個體吸引在一起,使這個集體在學校各項評比活動中穩步前進,本學期,我班制定了班級總目標:
團結一致 努力進取 發展個性 健康成長
從開學第一天起,逐漸讓這個目標深入人心,并貫徹落實到一切活動中去
1、思想: 熱愛祖國 尊敬師長 關心集體
自覺守紀 團結友愛 是非分明
2、學習: 踏實認真 專心聽講 積極發言
作業按時 認真完成 力爭上游
3、紀律: 早晨進校自覺讀書或鍛煉。
聽講認真 積極發言
課間休息“三輕”不能忘記。
做操放學排隊做到“快、靜、齊”。
4、衛生: 熱愛勞動 做好值日 保持衛生
把個人衛生搞好。
5、活動: 重在參與 積極創新
三、采取的具體措施:
<一>思想方面:
1、充分利用晨檢、午檢時間進行各種思想教育。
2、每周五召開班會,及時評定、教育。
3、建立紅花本,每天按小組評比表進行紀律、發言,兩操等各項評比,每周總結,及時進行家校聯系,解決特殊學生思想、學習上的問題。
4 、建立班級之星評比欄,每周評比。
5、建立優秀大組評比欄,促進大組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二>學習方面:
1、設立紅花本,每天分作業、發言兩項以紅花獎勵。
2、每節課的課堂均設立紅花獎勵制度,并評比課堂明星(發言積極分子),激勵大家向他們學習。
3、考試獎勵金紅花制:數學100分、語文95分
4、每周開展“寫字好、愛護、帶齊學具、聽講認真、寫字讀書姿勢好”的評比,紅花獎勵。
5、建立金紅花獎勵制,紅花本上單項評比得5朵花換1朵金紅花。
6、建立“讀書大王”評比制,每月評比,獎勵金紅花。
<三>紀律方面: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天評比,在紅花本上打分。
2、以小隊為單位,每天評比“優秀小隊”,每周總結。
3、建立值日班干部制度,每天由四位班干部負責管理紀律并總結,均有記錄(以表揚鼓勵為主)。
4、以四項標準為依據,進行學會自我管理的評比。
<四>勞動方面:
1、按值日表,每兩周一天值日,建立紅花獎勵制度。
2、每天評定課間勞動、值日情況,值日組長記錄,紅花獎勵。
3、安排好學生打掃教室、清潔區,紅花獎勵優秀并做記錄。
<五>活動方面:
1、各項活動老師、班隊干部負責組織,積極參與。
2、每次活動后,班隊干部做記錄并總結,紅花獎勵積極分子。
四、各月活動安排
九月:
1、做好學生報到工作,總結暑假作業,獎勵優秀。
2、穩定秩序,進行教育教學常規訓練。
3、建立紅花本、優秀小隊評比臺、值日記錄本、中隊活動記錄本、好人好事記錄本、班級之星評比欄等。
4、以“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美麗的新疆”為主題,辦好主題板報。
5、召開班級小干部會議,指導他們做好工作。
6、積極準備,向學校申報自我管理班級。
7、積極動員,全員參與運動會。
十月:
1、繼續進行常規訓練,爭做合格的自我管理班級。
2、配合學校,搞好相關活動的準備工作。
3、參加學校(年級)舉行的寫字比賽。
十一月:
1、繼續進行常規訓練,鼓勵學生做好自我管理。
2、動員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
3、配合學校本月(如:家長開放周)其他活動,搞好班級活動。
十二月:
1、繼續進行紀律、衛生、兩操等常規訓練,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
2、配合學校,搞好學校各項工作。
3、組織學生進行期末考試的準備工作。
元月:
1、組織學生期末復習,參加期末考試。
3、做好學期末的表彰獎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