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行車組織實訓總結

行車組織實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行車組織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行車組織實訓總結

行車組織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思政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急需一大批具備軌道交通運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無論是行車調度還是車站值班員,都需要掌握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技能,為培養高素質、強技能的人才,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注重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課程簡介

《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是高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一門兼具理論實踐應用的專業核心課程,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理論與生產實際聯系最緊密、在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方面起支撐作用的課程[1]。該課程以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職業能力的培養作為目標,根據學生主要就業崗位需要的行車技能進行教學內容整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各類行車設備,規范完成正常情況下和非正常情況下的行車作業,掌握行車指揮和調度工作的方法,及時妥善地處理行車過程中的突況,具備行車調度員、車站行車值班員和信號樓值班員的基本工作能力[2]。

2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構建

2.1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傳統的課程教學目標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下,適當增加思政育人目標,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青年所肩負的光榮使命,促進自身全面發展。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相結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挖掘德育資源滲透到教學活動中[3]。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愛黨愛國的正能量,培養學科精神。知識目標:了解行車組織工作要求與特點;熟悉調車作業的基本要求;掌握軌道交通正常情況下和非正常情況下的行車組織的基本方法;掌握行車指揮和調度工作的方法,會編制列車運行圖。技能目標:具備各行車工作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及時妥善行車過程中的事故處理工作;能進行各種情況下的調車、行車指揮和調度;能排列進路,辦理接發車作業;能夠進行各項施工計劃的組織;能熟練使用各類行車設備,規范完成正常情況下和非正常情況下的行車作業;能根據已知資料編制列車運行圖(手工繪制列車運行圖和電腦生成列車運行圖)素養目標:遵守、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意識;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和崗位責任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形成愛崗敬業、吃苦耐勞、遵章守紀的良好習慣;具備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協調溝通能力,敏銳的問題識別及處理能力。

2.2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

首先,立足教材充分挖掘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元素,結合職業崗位定位對知識點進行重構整合,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確定了職業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三段遞進式思政主線。例如在學習行車設備時,讓學生了解設備制造工藝,利用中國城軌發展史,中國城軌設備國際地位,多項核心技術實現自主研發,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比如在講解行車事故案例時,可以從2011年上海地鐵十號線的列車相撞事故等真實案例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4]。在行車調度指揮的章節中,嵌入優秀的行車調度員的先進事跡,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崇高的職業道德素養。

2.3重構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在傳統的知識能力評價基礎上增加思政評價,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采用全過程的數據化信息采集[5],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企業導師評價,建立一個涵蓋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全方位立體評價體系。具體的考核評價體系如下:一是形成性考核,占總分比例為30%,將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課堂出勤和表現、學習態度等作為考核內容,由教師進行評價;二是過程性考核,總占比為40%,將學生的實訓過程、在小組項目中的表現、任務完成情況等作為考核內容,由學生互評和企業導師進行評價;三是終結性考核,總占比為30%,將學生的最終卷面成績和大作業完成情況作為考核內容,重點關注學生在團隊中的合作、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現。

3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課程思政不是課程內容和思政元素的簡單疊加,而是要以潤物細無聲為思政融入原則,在講解知識的同時將思政元素點自然帶入,既不會打破課程本身的教學思路,也不會讓學生感到突兀難以接受。因此,課程的教學內容與選擇的思政點的融合度要高,學生沒有被說教的感覺,能夠自然而然地吸收和理解。本課程通過案例法和情境教學等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調動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對他們職業素養的養成和價值觀的建立起到積極作用,從而實現育人目的[6]。課程的整體思政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在思政教學實施過程中,采用三段式授課過程,分為課前導學、課中引學和課后拓學三個環節。課前結合課程內容以了解行業內的模范事跡作為思政導線,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查閱資料和在線測試等方式,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課中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在游戲通關、角色扮演和仿真訓練等情境教學中,貫穿培養學生嚴謹規范的工作作風[7]。課后拓展學生的認知面,開拓眼界,通過一線企業導師的講解,樹立榜樣,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下面以“電話閉塞法”為例,對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進行分析:課前感思政,教師通過課程平臺,下發課前學習任務單,了解電話閉塞法的基本內容,嵌入優秀的調度員和值班員先進事跡,讓學生感受榜樣的力量,引發學生對于專業的熱愛和自豪感,樹立職業理想。課中教師點評學生的線上預習情況,并進行總結,隨后通過一段動畫,引入知識點電話閉塞法,通過真實事故案例,引起學生對于行車安全性的重視,引發學生對于事故原因和如何避免事故發生進行討論。隨后結合導入部分的真實案例,課堂上采用游戲通關的方式,讓學生嘗試梳理出電話閉塞法的程序,最后結合學生的游戲通關情況,教師展示電話閉塞法的作業程序。電話閉塞法會涉及行車調度員、行車值班員、站務員和司機等崗位,為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和溝通表達能力,采用角色扮演法,由各小組演示電話閉塞法的作業過程。小組間互相拍攝視頻、記錄,對比總結相互評比。學生通過以上課堂體驗式學習環節,培養學生嚴謹規范的職業素養[8]。課后拓思政,為深化認知,學生在此階段需要反思回味模擬演練過程中的收獲和不足之處。通過去地鐵運營公司參觀實習,親臨現場,與企業導師進行交流,切身體會電話閉塞法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操作過程。通過以上活動環節,學生與學生、教師和企業導師之間形成了緊密的溝通渠道,在交流中不斷加深思政育人的效果。

4課程思政教學資源開發

為配合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實施,應根據教學任務的需求對資源內容進行開發。對于理論課程,應結合課程知識點所涉及的崗位、行業、國內和國際等角度。挖掘視頻、圖片、動畫、案例等互動性強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參與度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知深度,拓寬認知廣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實踐課程,教學資源開發以過程引導為主,讓學生在實操過程中感受思政元素的內涵。在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思政資源開發中,依據國家高職城軌運營專業的教學標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職業崗位規范,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圍繞講好身邊榜樣的故事,講好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以視頻、動畫和案例等載體形式,融入專業發展前沿知識、優秀行業者的模范事跡、行業真實案例等,讓學生切身感受工作現場的流程和規范,體會軌道交通行業者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鼓勵學生錘煉勞模、工匠品質,德技雙修[9]。

5結語

課堂思政對專業課教學是一種新的體驗。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更注重知識的傳遞,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多數情況下是被動的。而思政相當于是教師、學生和專業知識三者之間的融合,教師的智慧、愛心和耐心是課程思政得以實現的根本。在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的課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科學精神、創新精神結合起來,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思想境界得到升華。課程思政的探索道路還有很長,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做同向同行的榜樣,才能培養出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趙珍祥.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方法實施效果分析[J].大學教育,2018(10):3.

[2]李俊輝,黎新華.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5(7):3.

[3]史小俊,宋烺.城市軌道交通電話閉塞法行車組織優化[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4,17(7):4.

[4]劉梅.高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為例[J].農家參謀,2020,No.663(15):158-158.

[5]田惠,曹炯.高職公共英語實施課程思政的探索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6):4.

[6]李俊輝,夏宇.高職課程思政“四維五解六步法”實施路徑研究與實踐——以《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為例[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53-57.

[7]朱明秀.高職院校大思政格局下《圖像處理》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建構探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20(35):3.

[8]宋茜.高職專業課中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以《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為例[J].作家天地,2019(19):2.

行車組織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實踐技能;鐵道交通運營管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4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由職業院校培養的技能應用型人才更是受到用人單位歡迎,但是于此同時對高職院校也提出了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能將學生培養成符合企業要求,勝任企業工作崗位需要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我院作為眾多高職院校的一員,也在大力進行實踐教學改革,以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該專業所培養的畢業生主要就業于到各個鐵路局、地方鐵路、廠礦企業等,從事鐵路客貨運組織、行車組織工作等,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更趨向于操作層面的要求,需要我們的畢業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遇到各種故障的隨機應變能力,而這些能力必須通過實踐鍛煉才能形成。

1 鐵道運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環節現狀分析

近年來,本專業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學改革模式下加大實踐教學改革的力度,做了很多工作,效果差強人意,究其原因,總結如下。

1.1 教材更新與規章變化不能同步

鐵路運輸工作是由車、機、工、電、輛五大系統共同協調、配合來完成生產任務的,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每個系統的每個部門、崗位都有自己的作業標準、工作規范,必須嚴格按章操作,才能確保鐵路運輸工作的順利完成。但是由于市場經濟的特點決定,鐵路運輸企業也要根據市場需要來調整其工作內容及作業規范,所以其規章更新或變化較多,而且比較頻繁。我們高職院校的教材恰恰是以現場工作的規章、作業標準等為范本來編制的,一本教材從編寫到印刷到發行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所以我們教學所用的教材無法跟得上規章的變化,很難第一時間將最新、最前沿的知識傳授給我們的學生。

1.2 實訓設備、資源不足,實訓效果不顯著

鐵路運輸系統是一個大的聯動機,只有經驗豐富、技術純熟的人員才能勝任,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校必須要經過大量的實踐操作課程的訓練才行。可現有的情況是簡單的設備模型缺少動態過程,達不到實踐的效果,仿真設備投資又較大,很難實現運輸生產過程的全仿真,只能“以靜代動,以點代面”,效果并不明顯。

1.3 教師隊伍結構失衡,實踐教學能力欠缺

高職院校的教師以年輕教師居多,這些教師大都“從學校到學校”,沒有企業一線的工作經歷,實際動手能力普遍較差,理論與實際聯系不夠;其次,由于實踐教學存在工作環境差、時間長、強度大等因素,教師一般不愿意從事實踐教學,致使實踐教學的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學歷層次不高;再次,由于種種原因,聘請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并不能完全從事實踐教學,而且和校內專任教師一樣也從事理論教學工作,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效用[1]。

1.4 實踐技能考核方式過于形式化

近些年來,應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們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多門專業課程加大了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力度,但實作考核部分實際運作起來難度加大,一是因為實作考核的項目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實施;二是進行實作考核要有詳細的考核計劃、實施方法及考核標準等的要求,必須要提起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三是考核的項目還不能難度太大或涉及設備過多,否則可能會造成學生考核不合格或無法實現等問題。所以教師為了照顧學生的成績及操作層面的問題,選擇的考核內容過于簡單或形式化,達不到或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2 提高實踐教學改革意識,加強實踐教學改革力度

基于上面提到的有礙實踐技能提高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應結合專業特點,在借鑒其他院校及國內外實踐教學改革的經驗,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以使實踐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2.1 由校企合作編制校本教材

由于鐵路運輸企業的新技術、新設備、新規章更新變化較快,傳統教材的內容無法適應教學的需要,學院可以和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每學年開始前由專業部和企業共同確定教學目標和學生應該掌握的實踐技能項目,根據企業提供的更新變化后的規章內容,由校企共同編制校本教材,并在每個學期開始前進行校本教材的更新,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2.2 進行實訓資源整合,提高實訓條件

以我院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既涉及對機車、車輛設備的運用,又涉及對鐵路線路、通信信號、站房等設備的運用,盡管在我院這些實訓設施或多或少都有,但是數量有限,并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甚至一些設備陳舊,不能跟上鐵路現場上設備更新換代的步伐,致使實踐教學效果不佳。但在當地的鐵路局職工培訓基地,那卻有著先進的設備,仿真的實訓環境和實訓設備,我們可以與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共同使用實訓資源,既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又達到了為學生提供實訓條件的目的。同時應充分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在現場實習安排困難或危險性高的專業領域,開發替代性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針對教學中難以理解的復雜結構復雜運動等,開發仿真教學軟件。推廣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2]。

2.3加強“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實踐技能

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提升專任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是關鍵,應建立專任教師的培養和繼續教育制度。學院和鐵路局或鐵路車站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探索“學歷教育+企業實訓”的培養辦法;完善以老帶新的青年教師培養機制;建立教師輪訓制度。

2.4 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

由企業與高等職業院校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機制。校企共同制定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學校主要負責理論課程教學、學生日常管理等工作,合作企業主要負責選派企業技術人員承擔實踐教學任務、組織實習實訓。以我院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學制三年,前2.5或前2年,學生在學校接受理論學習,后0.5年或后1年被送到企業進行生產實習,學生在實習期間即便發現了自己的短板,想再回學校進行彌補已經來不及來,所以實習效果并不顯著。我們可以把學生最后一年的生產實習時間進行拆分,分散到各個學期中去,使學生每個學期都有機會到企業去學習,帶著理論學習中的疑問到企業去實習,帶著實習中遇到的疑回到學校繼續理論學習,這樣學生學習就具有目的性,又可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目的。

3 結論

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是職業院校一直致力研究與探索的工作,但每個學校每個專業的的情況又有所差異,我們因該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實踐改革操作,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行車組織實訓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專業定位 行業現狀 職業崗位 課程標準開發 學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1-0151-02

現代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正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體現在城市人口和經濟快速增長以及政府公共政策實施的強力推動。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在2020年規劃新增5569公里,根據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平均每公里所需人員數為50―80人計算,10年內城市軌道行業所需人員數為28―45萬人,這樣每年平均新增就業人數為2.8―4.5萬人,運營管理人才占1/3。由此可見,運營管理人才在全國城市軌道行業中每年需求量大約為0.9―1.5萬人。根據城市最新規劃,目前我國內地共有47個城市規劃了總數超過300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未來總里程將超過1萬公里。因此,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人才,在全國城市軌道行業的基層崗位都是大量急缺。

一、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趨勢

在國家規劃的“十二五”中強調了兩個重點問題:一是民生,二是發展。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道路擁擠、車輛堵塞、交通秩序混亂的現象是每個大中城市將面臨的嚴峻問題,解決交通擁堵則成為每個大中城市的重要民生問題。軌道交通以其快速、大運量、污染小、效率高、運行時間穩定、乘坐安全等優點成為城市交通的主體。

表1 長春市軌道交通發展及運營情況表

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軌道交通的飛速發展,而隨之帶來的人才需求量也大幅增加。

2015年,長春輕軌1號線將開通試運營,計劃全線開通17個車站,按每個輕軌車站配備站務以及票務人員20名,則就需340名左右。此外,還將需求大量站務人員在3號線和4號線。

把握地方軌道交通運營的發展機遇,2011年1月,長春職業技術學院與長春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簽約,確定了長期合作的伙伴關系。2010年,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將為長春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訂單培養供電與維修專業100名學生,到2015年,將在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維修、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城市軌道票務、站務等專業為企業輸送大批高技能人才。

二、城市軌道交通特點

1.政府主導型為主。當前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基本是由政府出面規劃負責進行的,在建設中也是由政府組織負責資金的籌措,工程的實施和建成后的運營工作。

2.軌道交通線路既沒有形成網絡,也未和現有的公交系統,大交通系統形成聯系,無縫連接的綜合運輸體系,基本上是單線路方式行駛。

3.軌道交通關鍵技術和設備需求主要是靠從國外引進,軌道交通車輛和信號在國產化方面沒有突破性進展,國產化率比較低。

4.從資金角度上來分析市場上融資的少,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

三、企業調研的主要內容

序號 就業崗位 職業面向

四、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和企業專家訪談的主要內容

培養方案是實施人才培養的綱,是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為使所制定的2013版城市軌道運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能有效實現培養目標,體現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途徑,專業團隊采用訪談、網絡交流、專題研討、問卷等形式,廣泛征求行業企業專家意見。專家從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實踐環節、專業方向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保證了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五、城市軌道交通現狀及發展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迅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在管理、技術、技能人才上都很短缺,在規劃、建設、運營、經營等各環節都缺乏高素質的群體,對相關崗位需求旺盛。

長春市在城市總體規劃的交通綜合規劃中確定:市區基本建立以快速路、快速軌道交通和快速公共交通為骨干。長春市編制了《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主要是根據城市總體規劃來確定的。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由5條放射線為地鐵線(1、2、5、6、7號線)和2條半環線為輕軌線(3、4號線)組成放射式的線網。線網總長度256.9公里,中心城區線網密度為0.38公里/平方公里,核心城區線網密度為1.18公里/平方公里。

按鐵路勞資部門的勞動定額計算,軌道交通的職工配置為每公里16名職工,按技能型人才占職工的2/3計算,屆時僅長春軌道交通集團就需技能型人才1909人。加上吉林省十二五規劃中要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鐵路”的規劃目標,必將帶來對軌道交通專業人才的強勁需求。

六、學校畢業生從業的崗位群及崗位分析

本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軌道交通車站設備設施,掌握軌道交通行車組織、客運組織及服務等方面專業知識,具備客運組織與服務、接發列車、調車及列車調度指揮能力,具有一定創新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

根據調研,企業反映目前畢業生能力與企業要求的差距有:忠誠度和專一性、吃苦耐勞精神、分析批評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效工作和有效工作的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因此,建議學校應該積極采取措施,主動適應企業的要求,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使我們培育出來的學生能夠盡快為企業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七、企業調研分析

結合專業調研分析結果,由學院領導、企業工程師和一線教師組成的教學工作委員會,結合學院和本專業的師資狀況、實驗實訓條件和專業發展規劃,調研結果的基礎研究討論,確定本專業的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標準。

調研中總結企業員工主要由四部分組成:一是高級管理人員;二是中層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三是高級技能人員;第四部分是普通工人和后勤保障人員。高等職業院校主要培養的就是高技能人員。先進制造技術企業這部分人才的比例越高,其企業運營成本越低,效益效率越高。

綜上,把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定位在服務于軌道交通運營行業和軌道車輛生產行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

八、結論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軌道交通類人才需求量的不斷高漲,各校紛紛開辦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主要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依據國際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對人員的配備標準,每一公里軌道交通線路,至少需要60名軌道交通專業人員;每開通一條地鐵線路,約需要各類專門人員1000余人。由此可見,城市軌道交通類職業人才的巨大需求量。

【參考文獻】

[1]慕威.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崗位能力與課程設置的分析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1).

[2]招曉菊,李健藝,葛李.高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1(4).

[3]徐淑華,馬艷,劉華波.校企聯合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12).

[4]姚麗.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J].中國有色金屬,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华坪县| 宽甸| 嘉定区| 宿松县| 七台河市| 阳春市| 安陆市| 临颍县| 繁峙县| 芦溪县| 桦川县| 河池市| 繁峙县| 区。| 西安市| 秀山| 平顶山市| 凌云县| 灵丘县| 广德县| 道孚县| 英山县| 卢龙县| 安陆市| 勃利县| 临西县| 遂平县| 曲靖市| 达尔| 西宁市| 澄迈县| 天镇县| 南岸区| 尤溪县| 辽阳县| 英超| 岱山县| 柘荣县| 阿克|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