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實習離職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實習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質實習針對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05級學生。
這是一次地質啟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認識實習,重點要理解基本的地質概念,了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短期的野外實習對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通時通過實習鞏固學過的《普通地質學》的課堂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對地質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
2、北京概況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北接灤平、豐寧、赤縣和承德等縣;西臨懷來、涿鹿等縣;南臨淶水、涿縣、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縣、市;東與大廠、香河、三河、興隆和天津市的薊縣為鄰。東南是一塊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稱北京平原,其形狀很象一個向群山叢中突出的海灣,故有“北京灣”之稱。北京城座落在北京灣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緯39度28分,北到北緯41度05分,西起東經115度25分,東至東經117度30分,南北橫跨緯度1度37分,東西經度相間2度05分。北京地處中緯地帶,氣候具有明顯的溫暖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形成的帶性植被類型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北京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山脈綿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為全市最高點。地貌呈明顯的層狀結構,山區河流多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洵河和拒馬河。
北京有悠久的歷史,很早就有人類居住,曾發現舉世聞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頂洞人遺址。全市面積16807.8平方公里,轄九縣十區,人口達1000多萬,是僅次于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國的交通運輸樞紐。
3、實習路線
本次實習共有五條路線。
6月25日:灰峪村口的采石場-->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東山腰處-->灰峪東山梁處
及從軍向北,向西遠眺-->軍莊火車站南,鐵路剖面-->鐵路隧道附近6月26日:軍莊以西,永定河邊的陳家莊-野溪附近-->下葦甸村西公路邊-->河東鐵路東面-->鐵路隧道北口一帶6月27日:昌平一號隧道-->龍山頂-->十三陵水庫6月28日:房山區石花洞6月29號:周口店山口村東側-->羊屎溝口-->東山口花崗巖采石場
附:交通位置圖
二、地層
北京的地層發育比較齊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迭系及上白堊統外,其它地層都有發育,總厚度達六萬米以上。
1、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布很廣。
元古界的特點是在古老變質巖系之上發育的第一個蓋層,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沒有變質的沉積巖系。底部下部巖性以碎屑巖(礫巖、砂巖、頁巖)為主,夾有白云質灰巖及火山巖(安山巖、玄武巖),中上部以化學巖(白云質灰巖、頁巖等)為主,夾有少量的粉砂巖。
(1)青白口系(Zq)
[1]下馬嶺組(Zqx)
本組特點是淺海相灰色,、黑色、黃綠色粉砂巖——頁巖組成頻繁、明顯的沉積韻律。巖性變化較穩定。沉積厚度116-458米,由東向西有逐漸增厚的趨勢,青白口以北最厚。
[2]長龍山組(Zqc)
本組底部為含礫粗石石英砂巖;下中部為灰白色薄——厚層石英砂巖(局部為長石石英砂巖),夾黃綠色頁巖及粉砂巖,交錯層理發育;上部為黃褐、灰綠色薄——中層含礫鐵質石英砂巖及石英砂巖與粉砂巖互層含海綠石;頂部為暗紫、灰綠及黃綠色頁巖。與下馬嶺組假整合在不同層位上。厚約20-191米。
[3]景兒峪組(Zqj)
本組底部為石英粗砂巖(含灰巖角礫),呈現沉積間斷特點;下部為灰色中至厚灰層巖或白云質灰巖;中部為黃綠色薄層泥灰巖或白云質泥灰巖夾灰色灰巖透鏡體
;上部為灰白、灰黃、紫紅、黃綠色薄層板狀泥灰巖、白云質泥灰巖,致密細膩,具有泥質條帶及縫合線構造。厚約76-204米。
2、下古生界
北京的下古生界巖性基本穩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夠豐富,代表一種典型的穩定淺海沉積。本區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而上奧陶統及志留系(與華北廣大地區一樣)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巖性為砂巖、頁巖、豹皮灰巖、泥質條帶灰巖、竹葉狀灰巖、鮞狀灰巖和純厚石灰巖等,總厚約1600余米。
(1)寒武系
下分三個統;
(1.1)下寒武統
[1]昌平組即府君山組
本組主要由豹皮灰巖、白云質灰巖及白云巖等碳酸鹽巖石所組成。
巖性橫向變化大,厚約13.5到95米。
[2]饅頭——毛莊組
本組下部為角礫狀泥灰巖,含角礫泥灰巖;中部為紫紅色頁巖夾砂質頁巖,泥質白云巖與白灰質灰巖;上部為紫紅色砂質頁巖、頁巖及綠色頁巖,夾薄層細粒結晶灰巖。與昌平組(府君山組)為整合接觸,但局部有沉積間斷。厚約50-185米。
(1.2)中寒武統
[1]徐莊組
本組以鮞狀灰巖為主,可劃分為五個沉積韻律。每個韻律起始于細砂巖,經鮞狀灰巖與細砂巖或泥質條帶灰巖互層,到大量的巨厚層鮞狀灰巖出現結束。厚約60-100米,與下浮地層整合接觸。
[2]張夏祖
本組下部以泥質條帶泥灰巖夾頁巖為主,有部分鮞狀灰巖,上部則以巨厚層鮞狀灰巖為主,組成一個沉積旋回,其中下部又可細分為四個韻律,每個韻律起始于頁巖,隨之鈣質增高,出現泥質條帶泥灰巖與頁巖互層,韻律之末,出現了鮞狀灰巖與泥質條帶灰巖互層。厚約33-267米。
(1.3)、上寒武統
[1]崮山組
本組下部為灰色泥質條帶灰巖,鮞狀灰巖,條帶狀結晶灰巖夾竹葉狀灰巖。上部為紫紅色粉砂紙條帶灰巖、鮞狀灰巖、結晶灰巖、泥質條帶灰巖夾竹葉狀灰巖及少許鈣質粘土巖。厚約59米。
[2]長山組
以綠灰色泥灰巖、淺灰色泥質條帶灰巖及竹葉狀灰巖為主,下部有時夾少許灰綠色鈣質粘土巖;底部為淺玫瑰色細晶白云巖夾竹葉狀灰巖、竹葉狀礫石,具有紫紅色氧化圈。厚約29米。
[3]鳳山組
本組上部為灰色中層含白云質灰巖、厚層泥質條帶灰巖夾竹葉狀灰巖及黑灰色薄板狀灰巖;下部為灰色巨厚層泥質條帶灰巖,局部含白云質,夾大量竹葉狀灰巖,底部見紫紅色含云母鐵質條帶。厚約79-97米。
(2)奧陶系
北京只有下奧陶統和中奧陶統,與華北廣大地區一樣都缺少上奧陶統。
(2.1)下奧陶統
下奧陶統與鳳山組呈整體接觸關系。
[1]冶里組
本組下部以淺灰、灰白色巨厚層細晶灰巖為主,其底部為花斑狀白云石化微晶灰巖,上部為深灰、灰黑色中——厚層灰巖,夾淺黃色含白云質條紋灰巖、竹葉狀灰巖及鈣質灰巖。厚約46-93米。
[2]亮甲山組
本組下部為灰黑色厚層——巨厚層含燧石條帶或團塊灰巖夾中層泥質條紋灰巖、竹葉狀灰巖及少量白云質灰巖、頁巖;上部以灰黑色中層白云巖、含灰質白云巖、粘土質白云巖為主,普遍含燧石團塊或燧石條帶,其上多為玫瑰色燧石,其下多為黑色燧石,頂部白云巖局部為角礫狀。厚約168-252米。
(2.2)中奧陶統
3、上古生界
北京的上古生界包括石炭統(本溪組)、上石炭統(太原組)、下二迭統(山西組、紅廟嶺組)、上二迭統(雙泉組)組成。沒有泥盆系和下石炭統。
(1)石炭系
(1.1)上石炭統
下楊家屯組(太原組)
本組屬海陸交互相,以灰黑、黑色粉砂巖、頁巖為主,夾有細砂巖、薄層泥灰巖1-2層。本組為主要含煤地層。厚約38-17
6米。
(2)二迭系
(2.1)下二迭統
山西組(中楊家屯組)
本組為陸相碎屑巖發育,下部主要為深灰色粉砂巖,灰色細砂巖夾灰黑色粘土巖、灰色硬砂巖及1-4層礫巖,礫巖中常含鈣質結核。含薄煤層。厚約79-321米。
(2.2)上二迭統
雙泉組
本組主要為灰綠、紫色凝灰質板巖和粉砂巖,中間常夾一層厚5-8米的灰白、綠灰色礫巖和砂巖。
4、中生界
北京的中生界沒有三迭系,只有侏羅系和下白堊統。
(1)侏羅系
侏羅系中統
髫髻山組
以中性為主的火山熔巖及其集快巖、角礫巖與火山碎屑巖互層。與下伏地層九龍山組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觸,與九龍山以前地層均為不整合接觸。厚約3000-4000米
附:各層的信手剖面圖及素描圖
三、巖漿作用及巖漿巖
北京的巖漿巖分布很廣,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發生許多巖漿活動,包括各種形式的噴出活動和侵入活動。不同時期的巖漿巖成分不同,加上產狀各異,使其巖漿巖不論從化學成分到礦物組成上,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巖漿巖。
1、侵入巖
根據巖體的接觸關系、地質構造對巖漿巖的控制因素、巖體的變質程度等可將北京地區的巖漿侵入活動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早元古代
本期的侵入巖主要為超基性巖類和變質基性巖類。
超基性巖類中包括橄欖巖和輝石巖,多呈北東向小型巖體沿斷裂帶活片麻理侵入太古代的片麻巖中。
(2)中、晚元古代
本期的巖漿活動有侵入和噴出兩類。侵入巖體只發現有斜長環斑花崗巖體、四合村輝巖和紅石灣輝石巖等。
斜長石斑花崗巖體沿東西向基底斷裂侵入密云群沙廠組的片麻巖中,與片麻理斜切。巖體東西向延長,為一北陡南緩,向南傾斜的不對陳巖脊。巖石的特點是具似斑狀結構,鉀長石斑晶為卵形,外面包圍一圈更長石或中長石。巖體內有棱角狀片巖捕虜體。巖體被三次侵入。第一次是斜長環斑角閃黑云母花崗巖,分布于巖體的西部,巖石呈灰色或暗灰色。第二次是斜長環斑黑云母花崗巖,為巖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巖石呈紅色。第三次是中粒黑云母花崗巖,呈紅色;中粒二云母花崗巖,呈米黃色;細粒花崗巖,呈淺色。
四合村輝石巖體:呈脈狀侵入太古代密云群大漕組花崗片麻巖中。巖體主要由二輝巖和橄欖巖兩個巖相帶組成,但分異不好。巖石蝕變類型主要有蛇紋石化、滑石、蛭石化和綠泥石化等。
紅石灣輝巖體侵入于太古代角閃斜長片麻巖及花崗質片麻巖中的超基性巖體。巖體可分為角閃單斜輝石巖、角閃二輝巖、角閃斜方輝石巖及橄欖輝石巖四個巖相。
2、噴出巖
(1)元古代的噴發巖體
屬中、酸性火山熔巖及火山碎屑巖,呈古火山頸相及海底噴發組產出,以火山角礫巖、安山巖及凝灰巖為主。
(2)早侏羅世南大嶺組玄武巖
是一套經多次噴溢活動形成的玄武質熔巖流。每一噴發層厚度5米至15米不等,但都有底部小杏仁構造帶、中部致密塊狀帶和頂部大杏仁構造帶等,杏仁體主要為石英、玉髓、方斛石、蛋白石、綠簾石等。柱狀節理發育,球狀風化明顯。
(3)中侏羅世髫髻山組火山巖
由一系列中性火山物質構成的礫巖、熔巖及火山碎屑巖互層組成。火山巖系得巖性和厚度變化都很大,巖石組成也較復雜,主要的有輝石安山巖、角閃安山巖及火山角礫巖等。
(4)晚侏羅世東嶺臺組火山巖
本組由一套酸性、中性及偏酸性巖類組成,主要以流紋巖、英安巖及粗面巖為主,并形成相應成分的火山角礫巖和凝灰巖。
四、變質作用與變質巖
主要介紹太古代及早元古代的變質作用。
1、太古屆變質巖系
(1)密云群
北京出露最早、變質最深的巖層,屬于中深及深區域變質程度,巖性為各類片麻巖及麻粒巖,普遍受較強的混合巖化作用。
[1]沙廠組
巖性以角閃斜長片麻巖、黑云斜長片麻巖為主。混合巖化發育,主要為陰影狀、條帶狀,其次為星占狀。
[2]大漕組
巖性以黑云斜長片麻巖為主,夾大量花崗片麻巖,角閃斜長片麻巖、角山巖和斜長角閃巖等,且縱向和橫向變化較穩定。
[3]陽坡地組
巖性以黑云斜長片麻巖、角斜片麻巖為主。縱向變化較大,橫向變化較小。
密云群的三組從下到上,變質程度由深變淺、混合巖化由強到弱。各組段之間均為連續過渡的接觸關系。
(2)張家墳群
為一套以片麻巖、片巖為主,下部含較多的石英巖、大理巖的淺變質巖石。屬淺、中深區域變質
[1]石城組
巖性以黑云母石英片巖、黑云角閃斜長片麻巖、花崗片麻巖夾石英巖為主。
[2]椴樹梁組
巖性以石英巖、大理巖為主,還夾有板巖和片巖,最底部的局部地點可見厚3至4米的底礫巖。
[3]山神廟組
巖性主要有為黑云母石英片巖,黑云母斜長石片麻巖及角閃斜長片麻巖。
[4]宋營子組
巖性以黑云母斜長片麻巖、黑云母角閃斜長片麻巖為主。
張家墳群變質程度淺,原巖成分由泥砂質——硅質——鈣質——泥砂質——泥質,構成一大沉積旋回。反映當時地殼運動頻繁,海水逐漸加深又逐漸變淺的沉積環境。
2、元古界變質巖系
元古界的特點是在古老變質巖系之上發育的第一個蓋層,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沒有變質的沉積巖系。底部下部巖性以碎屑巖(礫巖、砂巖、頁巖)為主,夾有白云質灰巖及火山巖(安山巖、玄武巖),中上部以化學巖(白云質灰巖、頁巖等)為主,夾有少量的粉砂巖。
(1)長城系
下部以碎屑沉積巖為主,由石英巖、雜色頁巖過渡到灰巖;中部為石英巖、硅質白云質灰巖夾安山熔巖及火山碎屑巖;上部為碳酸鹽巖。
[1]常州溝組
主要由礫巖、長石石英砂巖及石英巖組成,
五、地質構造
北京大地構造處于華北地臺中部——燕山沉降帶的西段。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經過大幅下降接受巨厚沉積又產生劇烈的造山運動。伴隨著地殼運動的發展,褶皺變動與斷裂變動廣泛發育。
1、灰峪向斜
2、龍山斷層
3、昌平一號隧道兩組剪節理
六、外動力地質作用
1、永定河上游河曲
2、石化洞
3、龍山風化
七、地質簡史
1、太古代和早元古代
這是地殼最古老的一段歷史。也是地殼活動最強烈的階段,地球表面的巖石圈、水圈、大氣圈已經形成。從巖相和地質構造可知,前期以巨大,急劇的沉降為主,整個地區被海水侵漫,接受了大量的沉積物,可能還有大量火山噴發物的堆積。而后期以顯著的隆起占優勢,伴隨著沉積物受強烈的褶皺和斷裂,大規模的巖漿侵入以及由于強烈的構造變動和巖漿活動而引起的顯著變質作用和混合巖化、花崗巖化作用。結果形成褶皺的變質基地巖系。太古代末的一次運動之后,海底抬升為陸地,經受長期的風化剝蝕和夷平作用,因而北京缺失下元古界。到了早元古代末又發生過一次強烈的構造運動。地殼主要由各種片麻巖、混合巖、片巖和大理巖組成,形成了很多礦產。沒有發現古生物化石遺跡。
2、中——晚元古代
這個時期以巨大的下降運動及早期局部地區伴隨有海底火山噴發活動為特征,并形成很厚的海相沉積巖和局部的火山巖層。地質作用很少,巖漿活動微弱且范圍不廣。到萬元古代末期沒,北京和華北廣大地區一起變為相對穩定的古陸。
生物界主要由微古植物和迭層石組成。化石成為鑒定地層的重要依據。
3、早古生代
寒武紀的生物大爆炸,海生無脊椎動物繁盛,各種化石得到大量保存。寒武紀至中奧陶世,大部分地區沉沒于海底,形成了廣闊而穩定的淺海,動物界飛速發展。地殼活動相對微弱,巖相比較穩定。早寒武世海侵開始,形成以泥質和碳酸鹽為主的沉積。中奧陶世,海侵達最大規模,形成代表淺海相的由淺水至深水的碳酸鹽巖相沉積。總之,海水由淺到深,沉積環境由動蕩到比較寧靜,依次形成紫紅色頁巖,鮞狀、竹葉狀及塊狀石灰巖、白云質石灰巖等沉積。
由于中奧陶世后,華北隆起,長期遭受剝蝕,因而缺失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統。
4、晚古生代
北京經過近一億年的隆起和剝蝕,形成凹凸不平的地面,隨后是中石炭世頻繁的地殼升降運動,殘積了鋁鐵及粗粒碎屑的沉積,繼之海水侵浸大陸,形成粉砂質,泥質以至石灰質的沉積。一直到晚石炭世,均為海水時進時退的海陸交互相沉積。
石炭紀海中各種無脊椎動物發育。陸生植物大發展,森林密布。植物死后遺體被泥沙掩埋形成了煤。一直到早二迭世前期。到后期,氣候變干,植物衰退,形成內陸盆地的碎屑沉積。
晚二迭世有微弱火山噴發,形成含火山碎屑以砂質為主的沉積。
石炭二迭紀是地質歷史上第一個重要的造煤期。
5、中生代
三迭紀北京沒有沉積。進入侏羅紀后,早侏羅世又是一個重要的造煤期。
侏羅世裸子植物達到繁盛,真蕨類仍十分繁榮。爬行動物發生。
北京經歷了二迭紀末的構造變動后又經過三迭紀長期的剝蝕,進入早侏羅世,在低洼地區沉積了厚度不等的砂頁巖相。地殼活動增強,有間斷性的火山噴發。之后,形成了許多短陷盆地,盆地中接受了周圍高地帶來的泥沙、礫石,在潮濕而溫暖的氣候下又是一個利于植物大量繁殖的時期。這就是地質歷史上第二次重要的造煤期。
進入晚侏羅世,在早期巖漿活動以酸性噴發為主,形成一套流紋巖、英安巖、流紋質火山碎屑巖夾安山巖等沉積物。
早白堊世,一方面斷裂升降,一方面是酸性巖漿的大規模侵入活動。這是北京重要的內生成礦時期。
從zhong侏羅世到早白堊世期間曾發生不止一次構造變動,因為中上侏羅統之間,上侏羅統與下白堊統之間及下白堊統與上覆第三系之間的一系列角度不整合。這次構造形成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大規模巖漿侵入巖體以及伴隨構造變動而使北京大部分地區抬升,構成了今日山脈的雛形。
6、新生代
這個時期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大發展,構造變動很強烈。
我國現代的地貌輪廓在中生代末就基本定型。
第三紀末,北京地區普遍上升,在廣大地區形成了侵蝕基準面。
關鍵詞:獎勵;報告意愿;不良事件;計劃行為理論
中圖分類號:C9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2)11-0094-0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Incentives and Intentions to Report Negative Event
LI Xiao-xiang1, LIU Chun-lin2
(1.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2. School of Busines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centives and intentions to report negative event. It finds that both of the two kinds of incentives are good for self-reporting, and contact incentives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when subjective norms are more accepted of this action or communicate climates are more positive; contact incentives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and the effects of outside-contact incentives become weaker when communicate climates are more positive. It confirms that incentives for self-reporting are effective,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incentives on intentions to report negative event depend on the situation. Thus, organizations should select the proper incentives according to contemporary situations.
Key words: incentive; intentions to report; negative event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危機經常源于一些小的不良事件,組織必須關注這些事件[1]。員工上報不良事件不僅有利于組織處理該事件,而且還可以幫助組織從中吸取教訓,避免以后再次出現此類事件。以醫院為例,由于操作不規范、失誤、職業道德等原因,醫院經常出現不同嚴重程度的不良事件,如果這些事件信息沒有及時、準確、完整地上報,那么可能延誤事件處理的最佳時機,甚至會給醫院帶來更大麻煩和威脅。組織經常在其工作手冊和規章制度中明確確定不良事件的報告機制和針對瞞報行為的懲罰措施,部分組織甚至建立了專門的事件報告信息系統以方便報告,但是不良事件報告現狀仍不盡讓人滿意。例如,黃水清等[2]對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護理部門不良事件的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2007年不良事件的報告率分別僅為0.23%和0.43%。
一方面,報告行為會給報告主體帶來威脅,降低其報告意愿;另一方面,組織管理者又需要獲知不良事件。目前經常采用的做法是針對責任人瞞報進行懲罰,但獎勵和懲罰均是有力的激勵因素,甚至有研究認為,獎勵比懲罰更有效[3]。事實上,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已經嘗試通過獎勵去激勵責任人主動報告不良事件[4]。獎勵有不同的方式[5],這些獎勵方式往往表現出不同的獎勵效果,那么,哪種(些)獎勵方式可以提高不良事件的報告意愿?從文獻檢索情況來看,對此尚未有專門的研究。基于計劃行為理論,態度、社會規范和行為障礙也將影響行為意愿,其中態度是指個體對行為的認可程度或者偏好程度,社會規范對某種行為的社會約束,而行為障礙則表示了個體實施行為的難易程度。這三個維度同時也表示了個體的具體行為情境,即個體在這三方面可能表現出的不同特征,這些特征又構成了特定的情境。情境不同,獎勵效果是否會有所區別?本文研究的是對不良事件的報告意愿,那么態度、社會規范和行為障礙對獎勵-報告意愿關系是否具有調節作用?本文同樣對此進行了探索。
1 理論分析和假設提出
不良事件會給責任人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雖然上報不良事件對組織是有利的,但這種行為會給報告者帶來潛在威脅。提高報告意愿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努力:增加行為收益、降低行為成本,而針對報告行為進行獎勵可以增加行為的預期收益。國外很多研究者都強調了對報告自身失誤的行為應當給予獎勵。例如,Newberry等[6]、Marcus等[7]認為對工作中產生失誤、但主動上報的責任人應給予免責獎勵,除非他們是犯罪或公然違反規定。獎勵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較為常見的是合約獎勵和合約外獎勵[8]。前者為績效而支付,本文中的情境下是指針對報告行為而進行的物質獎勵;后者為職業關注,典型形式為晉升。組織通過獎勵向其員工強調不良事件的危害性以及對這種危害的重視,有助于個體重新認識不良事件以及針對此的自我報告行為,例如把目光從對自己損失的關注更多地轉向對組織整體、甚至受害人的關注。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獎勵是指免責,因為不良事件出現之后,責任人會面臨相應的懲罰,而報告行為可以減輕所受到的懲罰,那么懲罰的減少是對報告行為的獎勵。合約獎勵和合約外獎勵有很多種,本文分別以最為常見的物質獎勵和晉升獎勵替代,例如合約外獎勵還包括繼續聘用,但是對不良事件的瞞報并不一定會造成員工的離職等,而更可能改變或惡化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關系,進而影響到晉升,因此本文中合約外獎勵主要指晉升。由此提出:
假設1:物質獎勵、晉升獎勵可以提高不良事件報告意愿。
計劃行為理論認為,個體對行為的態度、社會規范和感知到的行為障礙將影響行為意愿[9],該理論經常用于解釋某種行為發生與否。態度和社會規范表征了對是否應當實施某種行為的判斷,前者是指個體自己對行為的認可程度,后者則涉及到他人對行為的認可程度以及他人的態度對自己的影響程度。根據計劃行為理論,個體自己和他人對行為越認可,那么個體實施這種行為的意愿就越強烈。
按照計劃行為理論,行為障礙的高低對行為意愿產生負面影響。當前,個體可以通過各類溝通途徑即時報告不良事件,從技術層面來看已經實現無障礙報告,那么障礙更多地來自于心理層面,即來自于員工向管理者報告不良事件時所感知到的自由度,也就是溝通氛圍。如果組織內部能夠就不良事件進行廣泛和自由的溝通,那么溝通氛圍就是積極的,個體報告的行為障礙就較低,反之亦然。用溝通氛圍來代替行為障礙是近年來相關研究經常采用的方法,如Bock等[10]。
假設2:個體的態度、他人的社會規范越認可,組織溝通氛圍越積極,則個體報告不良事件的意愿就越強烈。
雖然這兩種獎勵都具有激勵作用,但也存在區別:(1)個體從事正確的行為時,會從中獲得諸如自我價值提高之類的行為內在獎勵,而物質之類合約獎勵的存在會降低這種內在獎勵的獲得[11],因為物質獎勵會讓員工感覺他們的行為僅僅為了物質。晉升賦予了個體更高的職位和更大的責任,這和內在獎勵是一致的,即從外部增加了個體對這種內在獎勵的獲得,尤其當個體對自尊、自我價值等內在獎勵需求較高時,晉升將具有更大的激勵效果。(2)物質獎勵驅使個體更加注重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忽視企業的長期利益[12]。晉升則需要對個體進行長期的行為和業績評價,所提供的是長期激勵,并且鼓勵個體實施符合企業長期利益的行為。(3)物質獎勵建立起了個體行為、工作績效和個體物質收益之間明確的合約關系,個體所將獲得的物質獎勵是明確的。晉升獎勵屬于合約外的獎勵,相比沒有晉升希望的個體,對于那些有希望獲得晉升的個體而言這種激勵效果更加明顯。
如果僅從個體視角出發,那么自我報告意味著風險和成本,而從更為全局的視角出發,才能發現報告行為對組織整體等的價值和意義。同樣,那些日積月累的不良事件最終將組織引入危機,個體如果從更長期的角度出發看待不良事件時,則更傾向于認可報告行為。反之,則傾向于認為不良事件是偶然發生的,對組織不會造成深遠影響。由此,本文認為個體越認可報告行為,則說明其越傾向于從更長期、更全局的視角去審視不良事件,這和管理者看待不良事件的視角是一致的。而且,對自我報告行為越認可,說明這類個體的道德感和責任感越強烈,對組織有著較高程度的組織嵌入。在這種情況下,晉升的獎勵效果將被加強,物質獎勵的效果將被減弱,原因在于:(1)個體對內在獎勵的需求不同。個體自身對報告行為越認可,則說明其越傾向于從管理者視角去考慮瞞報后果等問題,個體道德感和責任感也越強,這類個體對內在獎勵有著較高的需求。如前所述,晉升能夠滿足這種需求,因此晉升的作用被加強。而物質獎勵由于會讓個體覺得自己的報告行為是出于物質層面需求,而非精神層面,個體的報告意愿被減弱。(2)個體的視角不同。如前所述,個體越認可報告行為,其越具有長期和全局的視角;反之亦然。這說明,對于那些不認可報告行為的個體,往往關注于眼前利益,物質獎勵作為一種合約獎勵,具有明確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其對個體具備更大的激勵作用;而晉升則是一種長期的獎勵,而且具有滯后性、不明顯性,甚至不確定性,因此對這類個體的激勵作用將被減弱。綜合來看:
假設3:個體對不良事件報告行為越認可,則物質獎勵的效果越弱,而晉升獎勵的效果越強。
社會規范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他人對報告行為的認可程度,另一方面則是他人觀點對個體的影響程度。(1)Baker等[13]研究發現,當個體預期到晉升機會較大時,晉升的激勵作用被加強。如果個體身邊的人對報告行為的認可程度較高,那么個體從報告行為中獲得他人的認可程度也將較高。相應地,從報告行為中得到晉升的可能性也將越大,那么晉升獎勵的作用被增強。與晉升不同的是,物質獎勵是事先明確規定的,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2)他們的觀點對個體產生影響較大時,說明個體對這些群體較為關注,更傾向于與他人保持一致、獲得他人認可,即更加具備“親社會性”,那么對于這類個體而言,內在獎勵也將具有越大的激勵作用,這同樣說明了晉升獎勵的作用被加強。(3)社會規范如果越認可對不良事件的報告,那么自我報告過程中所面臨的威脅就會降低。更重要的是,他人認可報告行為、個體傾向于遵從他人的這一觀點時,個體也將從報告行為中獲得內在獎勵,如前所述,物質獎勵的存在同樣會減少內在獎勵的獲得。物質獎勵會讓個體認為報告行為僅僅是物質獎勵的結果,其所獲得的內在獎勵反而被減少。因此,物質獎勵的作用被減少。
假設4:社會規范對不良事件報告行為越認可,則物質獎勵的效果越弱,而晉升獎勵的效果越強。
組織及其管理者處理不良事件的方式會影響組織內部對此類事件的溝通氛圍,而這又會進一步影響員工關注和討論錯誤、問題和其他不良事件的意愿。積極的溝通氛圍來自于管理者承諾并且專注于不良事件管理、提供和支持不良事件預防和應對的培訓計劃,以及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方式處理不良事件問題。在溝通氛圍積極和良好的組織中,個體和管理者之間就不良事件進行溝通所面臨的障礙較小。相反,組織對不良事件的消極反應則可能會導致此類事件被掩蓋而不能被充分討論,之前員工未曾或者很少與管理者進行過此類問題的溝通,那么遇到不良事件時,報告之類的行為障礙也會增大,因為其不知道管理者會做出怎樣反應。物質獎勵屬于合約獎勵,往往是事先規定的,相比起溝通氛圍消極的情境,在積極的氛圍中,報告不良事件的障礙較小,這種情境下的個體更傾向于通過自我報告獲得預期的物質獎勵,而且為了避免其他員工報告,個體甚至傾向于更為快速、準確、全面地報告不良事件,因此溝通氛圍對物質獎勵-報告意愿具有正向調節作用。但是在溝通氛圍較為積極的情境下,個體均可以和管理者進行無障礙溝通,報告不良事件為常見行為,一方面使得個體預期通過這種行為獲得諸如晉升之類的合約外獎勵的可能性降低,另一方面組織內部的報告行為經常出現也造成個體在報告過程中所獲得的內在獎勵降低,那么就減弱了晉升對個體的激勵作用;而在溝通氛圍消極的組織中,管理者并不關注對不良事件的管理,那么個體克服行為障礙所實施的報告行為的價值相對較大,而且通過報告獲得的自我成就感、自我實現等內在獎勵也將越強。而且在這種情境下實施報告行為,說明該個體對自我成就感、自我實現等需求更高,那么晉升的激勵作用被增強,而此時物質獎勵的激勵效果會更弱,因為這會讓個體感覺自己僅僅是為了物質獎勵才實施報告行為。而且相比起溝通氛圍積極的情境,同樣的物質獎勵在溝通氛圍消極的情境下由于行為障礙的增加而對個體的激勵作用將被降低。由此,提出:
假設5:溝通氛圍越積極,則物質獎勵的效果越強,而晉升獎勵的效果越弱。
2 實證研究
2.1 研究樣本和程序
本文選擇醫院中的不良事件為實證背景,主要原因有:一是為了能夠獲知不良事件,大量醫院已經建立一套完善的醫療不良事件報告機制,并建立了各種支持報告的信息系統,但是不良事件報告的現狀不容樂觀,以此為背景得到的結論更具現實指導意義。而且,現有醫療組織針對積極上報不良事件的行為進行了免責等嘗試,但是其效果究竟如何,尚無相關的實證檢驗。二是現有關于不良事件報告的研究多集中在醫療領域,為本文研究提供了量表支持。
鑒于不良事件所涉及到的問題敏感性,在問卷首頁強調了問卷是匿名的、僅供于學術研究之用,并強調了以下幾點:(1)關于不良事件的定義:“醫院中會出現各種不良事件,例如造成患者受到傷害的醫療事故、設備操作不當、患者記錄出現錯誤、護理工作出現的差錯等”。(2)“這些事件可能是故意造成的,也可能是無意的。”這是因為事件發生后,個體短期內所獲得的相關信息是模糊和不完備的,很難對不良事件進行歸因,本文所研究的是個體報告這些事件的意愿,因此在問卷開始時便對此進行了強調,并且在條目中也得到體現,例如強調“在你(或者同事)工作過程(或工作環境)中出現了不良事件”。(3)因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組織內部層面的瞞報,所以在問卷首頁同樣強調問卷中的自我報告行為是指組織內部的報告,即向其管理者報告(不一定是院長)。實際調查中選擇合肥市5家醫院(1家民營醫院,4家公立醫院)為問卷發放點,向每家醫院發放問卷50張,共收回問卷156張,有效問卷103張。問卷發放方式為在各個科室隨機發放。
2.2 變量測量
為了確保測量工具的信度及效度,本文采用國外文獻已使用過的成熟量表測量變量。問卷由英語翻譯成漢語之后,由5名醫務人員試填寫,并根據反饋意見反復修改,以保證問卷設計的合理性,并且采用回譯保證量表的正確性。
明確定義哪些事件屬于不良事件或者給員工一份不良事件清單是無效的,因為這樣會讓員工忽視那些新的或者清單之外的不良事件。因此,對不良事件的定義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事先定義好哪些事件是不良事件。本文實證檢驗的過程同樣按照這一思路。而且,醫院中不良事件種類很多,影響程度也有所區別,因為無法對這些不良事件一一標出,且不同科室的員工對同一種不良事件的感知也有所區別。因此,在問卷調查中,并未對不良事件做進一步區分。和現有文獻保持一致,本文測量采用李克特7分量表。
目前對于自我報告意愿采用直接測量方式,本文采用Randall和Gibson[14]設置的題項,分別包括兩個題項:(1)你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不良事件時,你有[CD#5]%的可能性去報告(請在空格內填上0~100之間的某一數字);(2)你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不良事件時,你[CD#5]去報告(極不可能/極可能,7分量表)。這兩個題項相關度很高,因為多重共線性的原因,舍棄了條目(1)。
對于獎勵,本文采用直接測量方式,從免責的角度考慮,題項分別為:主動自我報告可以減少我所受到的物質懲罰、主動報告可以減少我的晉升之路所受的威脅。
對于報告行為的態度采用Randall和Gibson[14]的量表,即判斷自我報告不良事件是正確的/錯誤的、明智的/荒謬的、道德的/不道德的、有用的/無用的。巴特利球形檢驗統計量為371.766,相應的概率Sig為0.000,KMO值為0.831,變量的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α為0.936。
社會規范的測量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他人觀點,是個體對他人觀點遵從的壓力。在測量過程中,也可以有兩種測量方法,一種是對這兩個方面直接測量,把結果相乘即可,例Randall和Gibson[14];另一種則把“他人”分為若干類別,分別測量,然后把每個類別的社會規范相加,例如Bock等[10]。本文采用前一種方法,并借用Randall和Gibson[14]所設置的題項:身邊總有一些人對我而言至關重要,總體來說:他們這種自我報告行為(非常反對/非常認可)。他們的觀點和態度對我的行為影響重大?(不同意/同意)。
溝通氛圍采用Hofmann和Stetzer[15]基于辯護溝通文獻(例如Gibb[16])開發的量表。其中涉及7個問題,分別為:你與上司進行不良事件溝通是否會感覺到舒適;你可以自由地和上司進行不良事件話題的溝通;你盡量避免和上司談到不良事件的問題(逆向編碼);你覺得上司很容易接受關于減少不良事件出現的意見;你不愿意和上司進行不良事件的溝通(逆向編碼);你感覺到上司鼓勵你就減少不良事件問題進行溝通;一般來說,你盡量避免和上司就不良事件問題進行溝通(逆向編碼)。值越高,那么說明組織有著更為開放和建設性的溝通氛圍。巴特利球形檢驗統計量為439.334,相應的概率Sig為0.000,KMO值為0.844,變量的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α為0.888。
控制變量:已工作年限,以年為單位,樣本分布于0年(實習生)至40年之間;工作穩定性采用主觀直接測量的方法。
3 數據分析及結果
本文運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特征進行分析,采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驗證所提出的假設。表1顯示了相關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和相關系數,在整個分析過程中,VIF值均顯示并未出現多重共線性現象,分析結果見表2。
表2是對不良事件自我報告意愿多元回歸結果。結果顯示,模型1僅包括控制變量,在模型2中加入自變量后,調整后的R2增加至0.690,由此可以認為加入自變量后,對報告意愿的解釋力度顯著增強。在模型2中,社會規范、態度和自我報告意愿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但是溝通氛圍和自我報告意愿之間的關系并不顯著。模型2同樣顯示,物質獎勵的系數為0.178,且在p
4 結論和管理啟示
組織內部經常出現各種不良事件,隱瞞行為會給組織帶來更大威脅,也不利于組織從中汲取教訓。但是因為擔心受到懲罰等,個體往往不愿意報告這些事件。如何讓員工積極傳遞這些事件信息成為每個組織必須關注的問題。目前,經常采用的是懲罰責任人瞞報的方式來鼓勵上報不良事件,但效果并不理想。獎勵是另外一種激勵方式,經常被認為比懲罰更有效,因此本文首先檢驗物質獎勵和晉升獎勵的有效性。計劃行為理論經常用態度、社會規范和行為障礙(文中的溝通氛圍)解釋個體的行為意愿,本文接著對這幾個因素和報告意愿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再驗證,并且研究這幾個因素對獎勵效果的調節作用,以對不同情境下獎勵的作用進行探索。
結果發現,兩種獎勵措施均有效,計劃行為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報告意愿。而且,在他人對自我報告行為認可程度較低時,或者組織內部溝通氛圍較為積極時,物質獎勵的激勵作用被加強,而晉升獎勵的激勵效果被減弱。對主動上報不良事件進行免責的措施在部分組織中早已進行了嘗試。本文證實這種免責措施是有效的。而且,這兩種獎勵在不同情境表現出的激勵效果也有所區別。其中,獎勵和態度的乘積項和報告意愿之間并無顯著的相關性,說明了個體對自我報告越認可,其越傾向于報告,而且這種觀點不會因為獎勵措施而發生改變。因此,組織可以通過改變個體針對自我報告行為的態度、所感知到的社會規范以及溝通氛圍而提高對不良事件的報告意愿;并且根據組織內部的社會規范以及溝通氛圍而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社會規范和溝通氛圍相對獨立于個體,社會規范是個體周圍成員對行為的綜合影響,而溝通氛圍更是屬于組織層面,這兩個方面具備相應的穩定性,根據它們而選擇的獎勵策略也將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Roberts K H, Bea R. Must Accidents Happen? Lessons from High-reliability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1, 15(3): 70–78.
[2]黃水清,張小莊,聶川.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原因分析[J]. 醫院管理論壇,2008, 25(8):39–41.
[3]Greitemeyer T, Weiner B. The Asymmetrical Consequences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on Attributional Judgment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3, 29: 1371–1382.
[4]趙蕾,張慶洪.獎勵還是懲罰:金融企業控制操作失誤的激勵機制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 37(4):133-138.
[5]Gibbons R. Incentives between Firms (and within)[J] . Management Science, 2005, 51: 2–17.
[6]Newberry J, Haubenstock M. Collecting Operational Risk Event Data: A Series Designed to Introduce Readers to the Tools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Operational Risk in Today’s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J]. The RMA Journal, 2002, 84(4): 65–71.
[7]Marcus H, Thomas K. Tackl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Loss Data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Operational Risk[A]. Operational Risk Modeling and Analysis[M]. 2004.
[8]Deci E. The Effects of Contingent and Non-contingent Rewards and Control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72, 8: 217-229.
[9]Ajzen I, Madden T J.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6, 22: 453–74.
[10]Bock G W, Zmud R W, Kim Y G, et al.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 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J]. MIS Quarterly, 2005, 29(1): 87–111.
[11]Frese M, Dyck G. Error Management: Learning from Errors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J].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Cincinnati, 1996.
[12]Kohn A. Incentives Can be Bad for Business[J]. The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1988, 20(1):7-9
[13]Baker G P, Jensen M C, Murphy K J. Compensation and Incentives: Practices Theory[J].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43(3): 593–616.
[14]Randall D M, Gibson A M.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1, 10(2): 111–122.
腦少枝膠質細胞瘤多見原位復發,本文報告1例腦干少枝膠質細胞瘤術后1年播散至大腦實質的病例,并復習相關文獻。
病歷資料
患者,男,20歲。因頭痛伴煩躁、易怒10天入院。患者12個月余前因橋腦右側占位(圖1)于外院行開顱腦干占位切除術,術后病理報告示腦少枝膠質細胞瘤(WHO Ⅱ級)(圖3),術后患者恢復良好,未進行放療及化療。住院當天行頭顱MRI顯示右側大腦多發占位(圖4),給予進行積極對癥支持治療,并完善各項必要的輔助檢查,包括胸腹部CT及肝膽胰脾、前列腺B超,排除了顱內轉移瘤的可能性。爭取到患者家屬的同意后,擇期給予小骨窗開顱取占位組織行病理活檢,術中見腫瘤邊界欠清,灰紅色,質軟。術后病理提示星形細胞瘤(WHOⅡ級)(圖2),根據腫瘤病理類型、患者臨床特征等,判斷此病灶為腦干少枝膠質細胞瘤播散至大腦實質。
討 論
腦少枝膠質細胞瘤多見原位復發,通常起源于手術切緣之外原位區,80%的復發腫瘤在距離原來腫瘤邊緣2cm范圍內生長[1]。其發生遠處播散的病例極其罕見,既往的研究已經認識到人腦的膠質瘤細胞可沿室管膜下區域、神經膠質限定的外膜和大的纖維系統擴散[2],但其具體機制尚沒有達到共識。目前較為大多數學者認同的腦膠質瘤發生播散的因素:①腫瘤類型,髓母細胞瘤發生播散的可能性大;②腫瘤生長位置越靠近腦室或腦表面越易發生播散;③術中進入腦室易隨腦脊液循環播散;④放療及化療可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增加播散可能性。但也有學者認為星形細胞瘤發生播散較髓母細胞瘤多見,Plate等認為[3],腦膠質瘤一般呈擴散、浸潤性生長,而不是實體瘤生長模式。低級別膠質瘤,如Ⅱ級星形細胞瘤和少枝膠質細胞瘤可長距離的擴散性生長,而不形成實體結界,這可能為術后的播散埋下了種子。本例亦為腦少枝膠質細胞瘤(WHO Ⅱ級),而且腫瘤的生長位置也易于發生播散。
綜上所述,對腦膠質瘤患者進行原發灶手術時,盡量避免術中醫源性因素的播散可能,而且對于患者術后放、化療要適度,盡量減少播散的發生。
圖3 腦腫瘤病理顯示:膠質細胞增生,核分裂相,胞漿空染,部分胞漿嗜酸性,核偏位、彌漫片狀生長,血管擴張、充血。符合少枝膠質細胞瘤(WHOⅡ級)診斷(HE×400)。
圖4 瘤細胞排序密集,細胞核異型性小,核分裂像少,無壞死,血管增生不顯著,符合腦少枝膠質細胞瘤(WHOⅡ級)診斷(HE×400)
參考文獻
1 沈天真,陳星榮.神經影像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974-975.
今年3月7日上午開始,我在第一航務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附屬單位科利公司進行了工商管理實習工作。在實習中,我在公司指導老師的熱心指導下,積極參與公司日常管理相關工作,注意把書本上學到的工商管理理論知識對照實際工作,用理論知識加深對實際工作的認識,用實踐驗證所學的工商管理理論,探求日常管理工作的本質與規律。簡短的實習生活,既緊張,又新奇,收獲也很多。通過實習,使我對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層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我所實習的科利公司,隸屬于第一航務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第一航務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以水工、市政、工民建、路橋、安裝工程等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國有大型骨干建筑施工企業, 具有航務工程總承包一級、房建二級、市政、水利水電三級、地基與基礎一級、鋼結構一級、機電設備安裝一級、商砼與預制構件二級、勘察設計甲級、計量二級、建筑材料試驗甲級等資質。公司現有正式職工3000余名,先進的工程技術裝備千余臺;擁有2.6萬平方米的高層辦公樓和30多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近700米的工作船碼頭和4萬余平方米的海域,固定資產達3億多元。公司于1998年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1999年通過了ISO10012國際標準認證,取得了"計量保證確 認合格證書"; 2001年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回顧實習生活,感觸是很深的,收獲是豐碩的。實習中,我采用了看、問等方式,對科利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分析了公司業務開展的特點、方式、運作規律。同時,對公司的"澆注明天"的服務品牌, "構筑精品,造福社會"的企業使命, "務實求新、敢爭一流"的企業精神有了初步了解。
一、堅持以經營為龍頭,不斷開拓山東地區傳統施工領域
搶抓水工市場快速發展的良好機遇,進一步加大了對青島港、煙臺港、日照港等大型水工工程的跟蹤公關力度,認真作好了北船重工搬遷、奧運基礎設施建設的經營工作,承攬到北船重工大塢、煙臺港三期二階段、奧運會青島國際帆船中心標段、日照港區東部岸線等工程,確保了傳統市場戰略項目不丟失。同時,發揮地域優勢廣攬信息,積極跟蹤,承攬到東營港擴建和蓬萊國電等工程,在開拓傳統工程領域發面取得了新進展。
二、強化三標一體管理體系運行,有效的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切實加大三標一體管理體系運行力度,進一步強化了體系檢查、文體整改和業務指導,對內審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追蹤檢驗,建立了基層單位與機關部室雙向評價體系,不合格報告同比降低了50%,符合率和得分率較前年有了增長,三標一體管理體系得到有效的運行。
三、堅持以經營為龍頭,積極實施“1433”經營舉措,促進經營持續發展。
2005年公司經營工作思路確定為“1433”,即要成立一體化經營領導小組,建立四個經營分公司運行體制,堅持三位一體的經營原則,充分發揮經營工作的三個積極性,不斷開拓山東地區、南方、樁基和陸域市場。
“1433”經營思路具體內容是:公司成立一個精干高效、信息反饋迅速的公司經營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經營工作的領導;建立經營分公司、廈門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和陸域經營分公司四個經營分公司的經營運行體制,增強開拓市場的能力;堅持以市場價中標,不投虧損標,誠信合作、互惠共贏三項經營原則;充分調動公司經營部、經營分公司和經營人員三方面經營積極性。
在新的經營思路指引下,公司將繼續加大對山東地區傳統市場的開拓力度,全力以赴地做好前灣港、日照港、煙臺港新建碼頭、黃島招商國際碼頭、青黃復線、青黃隧道、東營港后續工程等工程項目的跟蹤公關工作,緊盯不放,志在必得,鞏固傳統市場,力爭在承攬特大型工程項目上有所突破。繼續堅定不移地開拓南方市場,干好廈門、溫州、海南等在建項目,贏得業主滿意,樹立企業形象。發揮經營分公司的作用,加大對重點工程的經營公關力度,做好投標工作,確保目標工程不丟失。以項目為依托,在開拓新的市場上有所作為,保持南方地區經營產值持續增長。堅定不移地開拓樁基市場,切實加大樁基設備投入,鍛煉樁基施工隊伍,進一步增強樁基施工能力。堅持水陸并進,提高規模效益。利用房建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認真總結路橋施工經驗、教訓,加大陸域市場開拓力度,實現陸域市場的穩步發展。
同時通過實習我發現第一航務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附屬單位科利公司也存在問題:
1、 市場觀念和經營體制不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要求,市場開拓的步伐與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有差距;經營體制還不完善,經營隊伍、經營人員的責權利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 施工組織管理觀念有待進一步轉變,在施工過程中按照施工合同要求進行施工組織管理的意識不強,施工管理現狀與施工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存在較大差距,只是我們有的項目在開工初級階段和施工過程中難以進入狀態,不能滿足業主要求。
3、 成本意識不強,成本控制水平不高,個別項目不存在管理粗放、施工大手大腳的現象,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創新要效益的意識還沒有牢固樹立起來,以至于我們的成本控制與先進的施工企業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市場競爭力不強。
4、 對分包隊伍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化還不完善,,在分包合同管理發面存在程序不銜接、管理不閉合的現象;項目部對分包隊伍達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管理手段和制度落實上存在薄弱環節。
5、 依法治企、依法維權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不能夠充分運用法律手段維護企業利益,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法律知識和依法治企的意識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對此,我提出了我的有關建議和對策:
一、進一步強化生產是經營繼續的觀念。
企業的發展取決于經營的質量和效果,只有廣開源頭,多攬工程,企業發展才有保障。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干好在建工程是承攬后續工程、開辟新市場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條件。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強化生產是經營繼續的觀念,干精品、打品牌,樹立一流的企業形象。
根據學生會的章程、學生干部的表現和實際工作需要,在團總支的指導下招聘和錄用學生干部。積極維護和代表學生利益,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情況,及時向團總支匯報學生會工作情況,經常與團總支保持聯系,自覺接受團總支的指導幫助,及時反映學生的呼聲。
圍繞校學生會工作重點和本院的具體情況,獨立負責地開展各項工作。抓好學生會隊伍的自身建設,提高其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及時完成分院領導及上級學生會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從接任之日起我為我自己定了一個方向著重抓好常規工作、學生會的內部建設、活動的開展及外聯。我現將這一階段的工作向在座各位述職:
2、在學生會常規工作方面,我主要抓學生會的材料上交情況、班級考核及學生會的紀律。這兩方面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職的每個學生會干部都會嚴格遵守學生會規章制度。至于材料上交情況由總院學生會的考核情況可以看出,我機械分院連續兩個月考核第一,材料基本上沒有扣分,各項工作也完成的很好。現在我分院的工作基本上走上了正軌,下個學期常規工作我的目標是各方面都能夠完成的沒有一點錯誤。
3、關于活動和外聯可以說是一個學生會的重中之重,這也是我重點抓的兩塊。對于活動我們分院這個學期自己獨立組織了迎新杯籃球賽及藝人杯、分院運動會、協助學生科開展比賽等以及配合總院開展的四十年校慶總院運動會等。總的來講活動組織開展的不錯迎新杯籃球賽、分院運動會、總院運動會都取得圓滿成功。特別是在總院運動會中獲得了精神文明獎,團體總分排名第四與排名得三的藝術學院只相差二十積分而且在所有的活動中都沒有出現什么大的失誤。取得了分院同學老師和領導的好評。至于外聯首先是學院與學院之間的交流我們機械學院與各個分院都來往而且是經常性的,并且我還在積極與總院學生會溝通交流,積極的配合總院學生會的工作。
再者就是爭取贊助這塊我從接任這個位置以來,就在積極的與外界公司聯系。并且有一定的成效現在我們分院與兩家公司取得了聯系。不過還是沒有達到我理想的目標沒有取的預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