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氣動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滂沱的大雨擋不住前進的腳步,炎炎的烈日曬不退學習的熱情。伴隨著風雨和雷電,我們學校2021年暑期培訓拉開了序幕。懷著不安與期待,我,作為一名教育人,毅然踏上了征程。經過緊鑼密鼓的培訓,我的彷徨,我的不安,已消失了大半,我的期待卻更勝從前,這是對未來的期待、對職業的期待,我期待著站上講臺,千錘百煉,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英語教師。我對此次培訓總結如下:
一.聽講座,學知識,得升華。
7月15日培訓啟動儀式上,董事長對教育思想,學科知識及教學能力做出了詳細深刻的講解,讓我深切感受到要成為一名高技能、高水平、高業績的教師,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讓我明確了即便前路荊棘叢生,也要勇往直前,披荊斬棘的,成為一名有位、有知、有為;無懼、無畏、無貪的三高教師的目標與信心。鑄師魂,培師德,精師業,借助學校這個大平臺,在團隊指導合作中不斷成長、成熟、成功。在校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充電蓄能,整裝再戰”的專題講座中,我明白了團隊的重要性,平臺的重要性;我更為能進入學校,在學校這個強有力的平臺上學習成長感到慶幸、感到自豪。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同時也是需要我們保護的群體。“未成年人學校保護法”的專題講座,讓我明確了未成年人學校保護的相關法規和條例,對于我未來的教師生涯有著規范和警醒的作用。“教育部五項管理規定”專題講座,更給我們今后的班級管理、學生管理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睡眠管理,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學校作業管理,體質健康管理,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教師的教學活動。關于社會實踐活動的講座,讓我認識了學校教學特色中重要的一環,更讓我體會到了學校在教育事業上的真心和用心。
學校特地聘請了譚賢政教授為全體教師帶來了關于中小學生職業道德的專題講座,讓我體會到學校在教師成長上的用心,身在此處,我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譚教授的語言藝術與班級管理藝術深深地震撼了我,也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的東西。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生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成為我一生的信條。
接下來兩天的班主任工作培訓專題講座,讓我感受到“愛”在班級管理中的體現。以愛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激勵為手段,以發展為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觀察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細心耐心,科學正確的引導;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注重班主任教育藝術;創建一個溫情的班集體。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需要嚴慈并施,帶著我們的愛心,耐心,細心,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二、學理論,重實踐,嚴要求,備課試講要過關
三段式,六認真,教師功在課外,利在課堂。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師精講要清晰,學生活動要充分,課后鞏固要扎實,三段式教學模式的學習給我的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作為一名新老師,難免彷徨無措。我該怎么辦?接下來要做什么?這個環節要怎么設計?這個知識點該不該在這里講解?……在備課和試講的過程中,我有太多太多的問題,我的課堂設計有太多太多的缺失與累贅。在彷徨無助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組內成熟教師的不斷指導糾正讓我安心,也讓我一點點成長。盡管我在微課試講中表現有所欠缺,盡管我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很長,但是我的確一點點在成長。我相信,在這個優秀的團隊中,在初中英語組這個大家庭中,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我能穩步飛進,層層遞進,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作者簡介:宋飛燕(1977-),女,滿族,內蒙古赤峰人。講師職稱,2007年獲碩士研究生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利用有壓流體(壓力油或壓縮空氣)為介質來實現控制和運動的技術,廣泛應用在國民經濟的各種領域,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它與傳感技術、微電子技術密切結合,發展成包括傳動、控制與檢測在內的自動化技術,已成為生產自動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液壓與氣動技術》在機械大類高等教育的課程中,已成為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同時也是一門能直接用于工程實際的學科。2010年,我院利用歐元貸款購置了德國FESTO公司全套教學培訓設備,其中包括20臺套液壓與氣動實訓系統和配套FluidSIM仿真軟件。設備的引進結束了黑板上做實驗的艱難教學條件,實現了“任務下達――設計和仿真(利用FluidSIM軟件)――安裝與調試(利用FESTO液壓氣動實訓設備)――任務檢查和評估”這種任務驅動式【2】教學。
1 FESTO液壓氣動實訓平臺和FluidSIM軟件
FESTO氣動實訓平臺包括能夠完成各種常規回路的控制閥十余套,能夠完成氣動線性工作元件基本控制、復合控制、步進控制、順序控制、壓力控制、電氣動回路的故障排除和維護保養等項目。液壓實訓平臺提取出實際生產過程中常用的液壓元件和各種電氣元件,按照工藝應用而配備,可以進行典型液壓元件、液壓回路等項目的實訓。FluidSIM軟件由德國FESTO公司專門用于液壓、氣動及電氣液壓、電氣氣動設計與仿真的軟件。包括FluidSIM-P和FluidSIM-H兩個子模塊,分別用于氣動系統和液壓系統的設計。該軟件操作簡便,靈活,具備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料,含有150多種標準的液壓、氣動和電氣元件。使用該軟件,可以方便的實現回路的連接和仿真,可以通過單步仿真逐步理解回路的原理或者進行回路的調試。通過設置,可實時觀察系統中各個元件的參數值,如缸體的運動速度、輸出力、油路壓力、泵體壓力等等。實訓設備和仿真軟件為任務驅動式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提供了硬件基礎。
2 仿真和實操相結合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設計和實施
任務驅動教學本質是通過“任務”來誘發、加強和維持學習者的成就動機。成就動機是學生學習和完成任務的真正動力系統【3】。學生在實踐和學習的過程中,經過多次實踐獲得成功,體驗到需要得到滿足后的樂趣,逐漸鞏固了最初的求知欲,從而形成一種比較穩固的學習動機。在設計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時,教師作為設計者,需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 任務設計要契合工程應用實際,以工程項目作為引導。要讓任務的設計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經驗,對于生產企業實際項目,要有相應的背景知識作鋪墊。例如,機械加工中心液壓回路任務,需要學生對加工中心的外觀、結構、工作原理具備初步的了解,否則,不易理解和分析出系統需要有夾緊缸、進給缸等執行元件。
2、 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引導學生認清任務的輪廓、所蘊含的目標指向和目的意義。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但不可越俎代庖、過多干涉,否則學生無法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勇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務。例如,液壓缸差動連接任務,學生已經在教師的傳授下理解了執行元件在回路中需要利用普通連接實現工速運動、利用差動連接實現快速運動,那么下一步,就需要自行選擇元器件實現二者在行程某點上的切換。這需要用到學生們在前序課程中習得的關于換向閥和行程控制的知識以及其邏輯推理能力。此時,教師要沉得住氣,激發學生自行設計,以期其取得成功后的快樂、自信和滿足。
3、 在任務檢查和評估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和總結,使學生對習得的技能、經驗和素養養成認識更加清晰化和深刻化。教師要不吝贊美之辭,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和表現出來的人格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的風氣,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學生通過自身或者團隊的努力成功完成了某個任務,教師要告訴學生:你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推理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愛護集體財務意識等等,要明確告訴學生,你不遲到、不早退,就是養成了紀律意識和尊重他人的素質,你完成任務不作弊、不取巧、按時提交,這就是誠實守信和嚴謹務實。教師要善于總結,善于賞識教育,正所謂“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應如是”,良好師生關系不但是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具備強大的力量,同時教學相長,對教師育人能力的也是極好的促進。表1是我院液壓部分教學選取內容和任務設置。
表1 我院液壓部分教學選取內容和任務設置表
序號
學習情境
學習子情境(任務)
學時
合計學時
1
千斤頂液壓系統分析
1.1液壓傳動認知
4
8
1.2液體缸的拆裝
4
2
供熱油罐車的液壓系統分析
2.1液壓泵及液壓馬達
8
24
2.2方向閥及方向控制
8
2.3系統設計、仿真和安裝
8
3
機械加工中心液壓系統分析
3.1流量閥及流量控制
8
16
3.2系統設計、仿真和安裝
8
4
注塑機液壓系統分析
4.1壓力閥和壓力控制
8
16
4.2系統設計、仿真和安裝
8
5
動力滑臺液壓系統分析
5.1多種速度控制
8
16
5.2系統設計、仿真和安裝
8
[關鍵詞]Profibus 實訓系統 Wincc 項目教學法
一、課程設計
企業想要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提高企業競爭力,而提高生產效率則是提高競爭力的主要途徑,這就需要生產過程實現自動化,《Profibus現場總線應用技術》是為適應市場需要,企業需求而產生的一門實用的課程。該課程是以自動線實訓系統為載體的,以能力逐步提高為方向。該課程是基于典型工作崗位,對自動線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之后,確定了該課程需涉及的學習領域及學習情境,共有三個學習情境,14個教學項目。在課程設計方面較以往的重理論附加上機實訓的課程不同,本課程是建立在以工廠現實的情景為縮影的自動線實訓系統的基礎上的,這樣即可以學習理論知識也可以了解工廠的具體情景。教學內容是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教學過程是以完成項目為目標,本課程時間短任務重利用項目教學法完成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
二、實訓條件
該課程是建立在自動線實訓系統的基礎上的。自動線實訓系統。即工業自動化生產加工系統模型自動化控制技術實訓系統是機、氣、電一體化系統。該系統由加工模塊、檢測模塊、溫度控制模塊、材料分揀模塊、堆垛模塊、立體倉庫模塊等6個模塊組成。綜合了機械、電子、自動化、PLC、機器人、典型控制系統及工業現場總線等最新工業控制技術。各模塊可以單獨自成系統,接收上位機的下載程序并運行系統。各模塊也可通過現場總線與上位機一起構成一條現代加工、現代物流的全自動線。上位機能對自動線上的各模塊運行狀態進行全過程監控。自動化控制技術實訓系統是現代工廠實際生產場景的真實縮影。它為實現校企融合,培養企業高技能自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技能實訓平臺。
加工模塊。一個工件加工順序控制系統的技術實現。它包含有機械手點位控制技術,光電傳感檢測技術,步進電機控制技術,氣動控制技術以及PLC程序控制技術。這個教學模塊可以單獨構成系統與教學機系統配合實現上述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也可和其他模塊一起構成一條工業自動化生產加工線實現PROFIBUS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
尺寸測量模塊。一個尺寸精確測量系統的技術實現。它包含有機械手點位控制技術,光柵測量技術,氣動控制技術以及PLC程序控制技術。這個教學模塊可以單獨構成系統與教學機系統配合實現上述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也可和其他模塊一起構成一條工業自動化生產加工線實現PROFIBUS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
恒溫控制模塊。一個恒值控制系統的技術實現。它包含機械手點位控制技術,位置控制技術,光電傳感檢測技術,步進電機控制技術,氣動控制技術以及PLC程序控制技術。它可以單獨構成系統與教學機系統配合實現上述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也可和其他模塊一起構成一條工業自動化生產加工線實現PROFIBUS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
質地顏色分檢模塊。一個簡單智能控制系統的技術實現。它包含有機械手點位控制技術,位置控制技術,光電傳感檢測技術,交流伺服控制技術,氣動控制技術以及PLC程序控制技術。這個教學模塊可以單獨構成系統與教學機系統配合實現上述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也可和其他模塊一起構成一條工業自動化生產加工線實現PROFIBUS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
堆垛模塊。一個簡單智能控制系統的技術實現。它包含有位置控制技術,光電傳感檢測技術,交流變頻控制技術,氣動控制技術以及PLC程序控制技術。這個教學模塊可以單獨構成系統與教學機系統配合實現上述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也可和其他模塊一起構成一條工業自動化生產加工線實現PROFIBUS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
立體化倉庫模塊。一個簡單智能控制系統的技術實現。它包含有位置控制技術,步進電機控制技術,光電傳感檢測技術,氣動控制技術以及PLC程序控制技術。這個教學模塊可以單獨構成系統與教學機系統配合實現上述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也可和其他模塊一起構成一條工業自動化生產加工線實現PROFIBUS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教學與實訓。
三、教學情境設計
為了確定企業的需求和自動化專業方面人才所以掌握的技能,我們針對汽車行業進行了調研。我們走訪了一汽大眾的沖壓、油漆、焊裝及發傳等主要車間,發現這些車間在電控方面都用了PLC作為主控單元,同時上位機監控和總線技術。根據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好所需技能后,確立了三個學習情境,分別是PLC的程序設計、Wincc組態軟件Profibus現場總線技術。每個情境都有具體的項目,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結構和項目組成
四、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1)項目準備階段:確定項目實施方案;(2)項目實施階段:項目計劃實施,師生共同解決項目運作中的難題;(3)項目評價階段.項目功能演示,答辯與測評。項目評價階段,聘請廠內專家及技術人員一起對項目結果、對學生、對教學進行總體評價。老師和專家們一起開發設計課程教學模塊。
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老師的工作任務由傳統的課堂教授轉變為,設計項目、準備材料、引入課題、布置任務、引導幫助和總結評價六個階段。學生的任務由以前的被動學習轉變收集材料、制定計劃、決定方案、實施計劃、綜合調試、項目答辯六個任務。
在教學方式上,我們主要以體現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與社會人性化能力的“項目教學法”來完成課程教學,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他們是主體,老師給與輔導。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知識技能,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交流溝通的社會能力。學生們在實際項目完成的過程中達到本課程的教學目的。
五、考核方式
1.評價方式
組成項目驗收小組,該小組由每個項目組的組長和老師共同組成,對該項目進行測試、答辯和驗收。
2.評價過程
(1)學生答辯、自評、互評;
(2)驗收作品,并對作品指標進行測試;
(3)提交項目報告書,包括電子版Word文件以及匯報驗收的PPT文件;
(4)提交學生自評表,項目評價小組給出的評語評分表
3.項目評價評分標準
表1 項目評價評分標準(50分)
六、結束語
目前,其它院校還未開設《Profibus現場總線應用技術》這門課程,我們本著新穎、實用的原則來建設這門課程。現有的實訓系統和合理的課程項目模塊,是該課程存在的特色,也是學生學習新技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建.西門子S7-300PLC應用教程[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3).
關鍵詞:液壓實驗臺 回路設計 液壓控制 PLC控制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名言在《液壓與氣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體現更為突出。《液壓與氣動》課程是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和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術基礎課目,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有效地利用實驗設備,增強學生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我校有“液壓系統壓力形成原理”實驗臺、“液壓元件性能測試”實驗臺,這些只是做基礎部分實驗用,而未改裝的QCS014拆裝式液壓系統教學實驗臺,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對液壓回路及其元件實際應用方面的知識只能通過老師在課堂上傳授或多媒體課件學習,學習起來還是比較抽象也不容易掌握,使部分學生對該課程的內容缺乏感性認識,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也降低了學習的興趣。
為了適應高職高專教育的現代化水平,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學院對QCS014拆裝式液壓系統教學實驗臺進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實驗臺除了可以進行常規的液壓基本控制回路實驗實訓外,還可以進行液壓回路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及利用可編程控制器(PLC)進行液壓系統控制及中級工的培訓等。是全液壓控制、繼電器控制液壓部分動作和用PLC控制液壓部分動作完美結合的典型實驗設備。
該實驗臺采用的是中壓系列液壓元件和快速接頭。通過該實驗臺,學生不但可以根據需要快速搭建成各種手動控制、半自動控制及全自動控制的液壓回路或液壓系統。而且還可以獨立地進行實驗實訓科目設計、實訓操作、安裝、調試、故障排除、編制控制程序等。這樣使學生得到理想的綜合訓練,較好地滿足了當前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得到最大的收獲。
1 QCS014拆裝式液壓系統教學實驗臺應用實例
下面通過兩個實例說明QCS014拆裝式液壓系統教學實驗臺在液壓傳動實驗、實訓教學環節中的應用。
1.1 液壓回路的設計、安裝與調試 在實驗實訓教學中,一般由教師給學生提出實驗和實訓科目的內容、要求,提供實驗實訓設備、液壓元件、電氣元件、電腦與軟件等。學生可根據所學的相關的理論知識,自己擬定實驗實訓方案,實驗實訓步驟,獨立操作,安裝調試或測試,及時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安裝液壓元件:定量葉片泵1臺,單桿液壓缸2臺, Y型溢流閥1臺,調速閥2臺,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臺,油箱1臺,油管及管接頭多個。
要求:用這些液壓元件組成一個可以實現“A缸進B缸進A缸退B缸退停止”順序動作的液壓傳動系統。
實驗實訓步驟如下:①畫出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圖,如圖1。②分析運動過程,并作出電磁鐵動作順序表,如表1。
a.A缸前進時,1YA通電,油液經換向閥4的左端、調速閥6進入A缸左腔,活塞向右移動;回油經換向閥4直接回油箱,此時活塞運動速度由調速閥6調節,完成A缸的進給動作。b.B缸前進時,1YA繼續保持通電,3YA通電,油液經換向閥5的左端、調速閥7進入B缸左腔,活塞向右移動;回油經換向閥5直接回油箱,此時活塞運動速度由調速閥7調節,完成B缸的進給動作。c.A缸退回時,1YA斷電,2YA通電,3YA繼續保持通電,油液經換向閥4的右端進入A缸右腔,活塞向左移動;回油經調速閥6中的單向閥,經換向閥4流回油箱,完成A缸的退回動作。d.B缸退回時,1YA、3YA斷電,4YA通電,2YA繼續保持通電,油液經換向閥5的右端進入B缸右腔,活塞向左移動;回油經調速閥7中的單向閥,經換向閥5流回油箱,完成B缸的退回動作。e.B缸退回到位停止,此時1YA、2YA、3YA、4YA均斷電。③根據工作原理圖,選擇液壓元件,在液壓實驗臺上連接好回路。④開機調試,調節調速閥的手柄,觀察液壓缸的速度變化,做好記錄。⑤實驗實訓完畢,拆卸回路,將元件清理并歸位。
通過本實驗實訓項目,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液壓元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及性能特點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如何正確合理選用,還能提高學生對液壓回路的設計、組裝、調試等技能和實際動手能力。
1.2 用PLC控制液壓系統并設計、安裝、調試 在此類實驗實訓中,教師給出控制內容及要求,提供安裝設備,由學生根據所學的液壓及PLC理論知識,自己擬定方案,步驟,設計液壓回路,在歐姆龍軟件中設計梯形圖,獨立操作,發現問題學生自己研究解決。
現有設備:電腦1臺,裝有可編程控制器的QCS014設備1臺,定量葉片油泵1臺,單桿液壓缸1臺,溢流閥1臺,節流閥1臺,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臺,兩位兩通電磁換向閥1臺,油箱1臺,油管及管接頭多個,接近開關5個,數根導線。
要求:用這些元件組成一個用PLC控制實現“快進工進快進工進快退原位停止”液壓傳動系統。
具體實驗實訓步驟如下:①畫出該系統的工作原理圖,如圖2。②分析運動過程,并作出電磁鐵動作順序表,如表2。
■
a.快進時:由啟動按鈕SB2給電,1YA、3YA通電,油液經換向閥4的左端進入液壓缸5的左腔,活塞右移;回油經換向閥4、7流回油箱,實現第一次快進。b.工進時:當活塞桿運動到接近開關SQ2時,使3YA斷電,1YA繼續保持通電,油液經換向閥4的左端進入液壓缸5的左腔,活塞繼續右移;回油經換向閥4、節流閥6流回油箱,實現第一次工進,工進速度由節流閥6調節。c.快進時:當活塞桿運動到接近開關SQ3時,1YA繼續保持通電、3YA通電,油液經換向閥4的左端進入液壓缸5的左腔,活塞繼續右移;回油經換向閥4、7流回油箱,實現第二次快進。d.工進時:當活塞桿運動到接近開關SQ4時,使3YA斷電,1YA繼續保持通電,油液經換向閥4的左端進入液壓缸5的左腔,活塞繼續右移;回油經換向閥4、節流閥6流回油箱,實現第二次工進,工進速度和第一次相同。e.快退時:當活塞桿運動到接近開關SQ5時,1YA斷電、2YA、3YA通電,油液經換向閥4的右端進入液壓缸5的右腔,活塞左移;回油經換向閥4、7流回油箱,實現快退。f.原位停止:當活塞桿運動到接近開關SQ1時,1YA、2YA、3YA均斷電,活塞運動停止。③繪制出PLC梯形圖并附輸入、輸出地址(I/O)分配列表,如圖3及表3。④根據液壓系統工作原理圖,選擇液壓元件,在液壓實驗臺上連接好回路。⑤根據液壓系統工作原理圖、梯形圖及輸入、輸出地址(I/O)分配列表,選擇接近開關和導線,在液壓實驗臺上連接好電路。⑥開機調試,調節節流閥的手柄,觀察液壓缸的工進速度,做好記錄。⑦實驗實習完畢,拆卸回路,拆卸電路,將元件清理并歸位。
通過本實驗及實訓科目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液壓元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及性能特點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如何正確合理選用;了解歐姆龍軟件環境,掌握梯形圖的制作及輸入、輸出地址(I/O)分配;了解接近開關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并掌握電路中的線路連接方式。通過學生對液壓回路的設計、組裝、調試及歐姆龍軟件的應用等技能提高實際動手能力。
2 總結及QCS014拆裝式液壓系統教學實驗臺的發展前景
液壓教學不只是單純教授學生理論知識,更多應該加強訓練、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設計創新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充分鍛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通過實驗實訓,不僅可以加強對液壓理論知識方面的理解,而且也能掌握先進的控制技術,培養學生在機液電一體化綜合控制等方面的綜合能力。QCS014拆裝式液壓系統教學實驗臺綜合性能比較強,在實踐教學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2.1 總結 本論文主要完成了以下方面的工作:①闡述了QCS014拆裝式液壓系統教學實驗臺在實踐教學中的重要作用。②用舉例說明法闡述了在該試驗臺上完成液壓回路的設計、電磁鐵動作順序表、安裝、調試的全過程。③用舉例法闡述了根據液壓系統和電氣系統的控制要求,設計液壓回路;用可編程控制器建立輸入、輸出地址分配表并設計繪制梯形圖;安裝元件、連接導線、調試觀察結果。④總結了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收獲,體現了實實在在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對《液壓與氣動》課程從朦朧到清晰的全過程。
2.2 QCS014拆裝式液壓系統教學實驗臺應用前景 以上是液壓基本元件以及PLC控制在該實驗臺上的應用,也基本滿足了液壓教學的要求,然而,該實驗臺的功能完善性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還有很多的研究工作需要進一步的探索。①模擬量元件的應用。在該實驗臺上可以增加一些帶有模擬量的元件,應用這些比例閥設計回路并且與PLC結合,緊貼技術發展要求。②插裝閥和疊加法的應用。該實驗臺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選用插裝閥和疊加閥,是該實驗臺控制方式更多樣化,科學化、先進化。③液壓系統故障設置的開發。能在該實驗臺上開發“液壓系統故障設置”功能,可以模擬實際工程中出現的常見液壓故障,以便液壓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液壓系統故障分析與排除》課程中學習更方便,更實際,更便于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學以致用,對液壓系統中的出現故障,進行排除。
總之,該實驗臺經過第一次改裝后,增加了PLC控制,使QCS014拆裝式液壓系統教學實驗臺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該實驗臺也將不斷的融入新的元素,使該實驗臺的功能逐步完善化,更好的為液壓實踐教學服務,培養優秀的液壓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海榮.基于QCS014A實驗臺的液壓馬達選型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2(14).
關鍵詞:機電設備;故障檢測;解決方法
機電一體化,又稱機械電子工程,是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的一種,是將機械、電子、信息等多種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并綜合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從近年機電一體化設備組裝與調試項目國賽考核走向來看,機電設備的調試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該賽項的PLC程序基本上都給定了,考核的重點是設備的裝配能力及設備運行故障的排除,這也符合目前我國工業發展趨勢對學生能力的要求。然而,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檢測對中職學生有一定難度。機電一體化設備不同于機械設備故障那么單一,它的構成比較復雜,包含了機械故障、電路故障、氣路故障、電氣設置故障、編程問題等。學生對解決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常常表現的非常茫然、慌亂、無從下手,多數學生會將排點放在程序和插線上,隨意進行程序更改,或者更換插線進行故障排除,造成本來運行無故障的部分也出現了問題。基于這樣的現狀,筆者根據近年指導國家級、省級技能大賽的經驗,以亞龍YL235A光機電一體化實訓設備為例,總結出機電一體化設備故障快速檢測方法。以下筆者將從氣路故障的檢測與排除、電路故障的檢測與排除和變頻器故障檢測與排除三方面進行闡述。
一、氣路故障的檢測與排除
機電一體化設備氣動元件是整個實訓裝置的最終執行部分,包括機械手臂和傳送帶推料氣缸,分別由氣缸和氣馬達驅動,氣動系統故障的排除也比較容易。對于氣路的檢測,學生首先要檢查供氣總閥是否打開,氣壓是否達到規定壓力,氣路中有無漏氣現象。如果以上檢查都沒有問題,再檢查各節氣閥的打開程度,為了方便調試,學生可以將各個節氣閥開度調到最大;其次,學生要根據各機械部件的運行速度,再逐個調節節氣閥開度,以達到理想的運行速度;最后,學生要檢查執行元件與電磁閥的一一對應是否混亂,具體操作可用手按動電磁換向閥頂部的手動按鈕,觀察各種氣動元件的執行是否對應正確。[1]
二、電路故障的檢測與排除
電路故障是硬件故障中較難排除的,可以分為靜態故障和運行故障。
(一)靜態故障的檢測靜態故障是指設備在上電后還未運行時表現出的故障,主要體現在各種傳感器上。如果在設備上電后所有傳感器電源燈未亮。這時,學生只需檢測實訓臺24V供電電源是否有故障。如果電源保險管已經燒壞,則可以肯定線路中存在短路。對于這個故障,學生要觀察實訓臺插線,看有無明顯的插線錯誤,如果沒有,可將萬用表調到歐姆檔,逐段檢測短路點。如果電源和保險管都是好的,則需要檢測線路中是否存在斷路,學生可以將萬用表調到直流50v檔逐段查找故障點。如果僅僅是個別傳感器電源燈不亮,可以用萬用表表筆直接給傳感器供電,如果電源燈可以亮,則存在線路斷路問題,檢測線路即可;如果依然不亮,則考慮傳感器損壞,更換傳感器即可。[2]
(二)運行故障的檢測運行故障是指設備在運行中表現出的故障,主要表現為傳感器無輸出信號和執行元件無動作。如果傳感器電源正常,學生只需調節傳感器的靈敏度或調節傳感器安裝位置即可解決。如果是執行元件無動作,且PLC輸出信號正常,可將萬用表表筆一端插在電源模塊24V+端子上,另一端直接給執行元件供電,檢測執行元件是否動作,如果這時有執行動作,則證明執行元件無損壞,是線路供電問題,可依據前面介紹的方法進行解決。如果對應的PLC輸出點位無輸出指示,則要檢查PLC程序及PLC有無損壞。[3]
三、變頻器故障檢測與排除
變頻器故障的主要體現是變頻器無輸出。解決此類故障首先要關閉PLC電源,學生可以用變頻器模塊面板上的手撥開關進行手動給信號,并觀察運行情況。如果可以正常運行,這時打開PLC,觀察PLC面板上相對應的變頻器控制點位有無輸出,如果PLC的相應點位有輸出,可以判斷出故障出現在PLC與變頻器之間的接線上,檢查線路進行故障解決;[4]如果PLC的相應點位沒有輸出,則是編程問題,需要檢查PLC程序。如果手動給信號變頻器依然無輸出,可將萬用表撥到交流500V檔位,依次檢測變頻器輸入端子U、V、W各相線電壓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可判定為變頻器設置問題或變頻器損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