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日本妖怪文化論文

日本妖怪文化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日本妖怪文化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日本妖怪文化論文

日本妖怪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海的女兒 日本人魚演變 江戶時代末 影響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2-0108-02

《海的女兒》通過美人魚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為愛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來表現美人魚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的心靈。但日本最初,人魚的形象卻不是善良美好的化身,而是人人懼怕的“奇丑無比”的妖怪形象。而且在性質上,人魚自身的性質也是與《海的女兒》中美人魚的性質有著很大差別的。

一、《海的女兒》中的“美人魚”形象

提起美人魚,人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一定是丹麥童話作家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的代表作《海的女兒》中的小美人魚公主吧,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安徒生最廣為流傳的名篇之一。因其主要內容是描寫小美人魚的愛情故事,所以《海的女兒》也被譯為《人魚公主》。

其主要內容是,海的王國有一位善良又美麗的人魚公主,而公主s愛上了生活在陸地的王子。美人魚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過上幸福的生活,不惜忍受割掉魚尾的巨大苦痛,以求換來與人類一樣的雙腿,但最后王子卻選擇了與人間普通的女子成了婚。巫婆告訴人魚公主只要她在殺掉王子后,使得王子的血流到自己的雙腿上,就可以重新回到大海,過著和從前一樣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人魚公主并沒有聽從巫婆的建議,為了能讓王子的愛情幸福,她選擇自投大海,化身為泡沫……作者通過描寫美人魚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為愛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來表現美人魚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仁愛善良的心靈。

安徒生通過《海的女兒》這部作品,淋漓盡致地把人和人的靈魂推到了一個崇高的地位,作者不僅心懷著堅貞的信念,而且還懷著浪漫主義的強烈激情。文中小美人魚所苦苦追尋的“不滅的靈魂”,實際上就可以說是安徒生理想中人的生命價值所在,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不滅的靈魂,人的生命境界才可能進入更高的階段,而恰恰人的生命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與追求,才能獲得價值。從本質上說,安徒生是想通過描寫人魚公主,來表達人只要憑借自己堅強的意志、果斷的決心、善良的心靈、細膩的情感,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成功與否差的只不過是時間罷了。

安徒生是從象征意義來描寫人,人是宇宙間最美好的,因為它能夠進行種種創造,創造出最美好的東西。而作者恰恰將美人魚賦予了人類所有美好的一面,結果就是他用藝術之筆刻畫、成就了經典的人魚公主形象。

作者曾說:“在我的作品中,這是(《海的女兒》)在我寫作時唯一感動了我自己的一部作品。”可見,《海的女兒》是安徒生最重要的童話作品之一,其影響只需從丹麥哥本哈根入海口礁石上的美人魚銅像就可見一斑。并且這部作品對日本的人魚形象、本質的演變,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它可以說是日本人魚開始轉變的“出發點”。

二、日本人魚形象的演變

近年來,提到人魚,人們腦海中浮現的一定是《海的女兒》中的美人魚公主形象。而日本最初的人魚,無論從形態上、本質上都與此有著很大的差別。

西方的美人魚傳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她美麗的外表、善良的心靈、對愛情的勇敢,無不讓人憐愛。而在日本,同樣也存在著人魚的傳說,但是日本早期的人魚形象卻與西方的人魚大相徑庭,恐怕會讓世人大跌眼鏡。如果說西方的人魚是美麗的化身,那么日本早期的人魚可以稱得上是“丑陋界的代表”。甚至它的到來會給人們帶來災害。直到江戶末期,日本的人魚形象才得以改變,而在此之前,因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的人魚一直沒有所謂的固定的形象。就算是之前有人親眼目睹過人魚的出現,也都只是口耳相傳,所以,人們寧愿相信它是一種神秘的、會帶來厄運的怪物。

(一)丑陋的人魚

日本最早記載人魚的文獻出自于7世紀完成的《日本書紀》。書中它被描述成為“類似于人一樣的異形之物”、“既像魚也像人”的奇怪生物。雖然書中關于人魚描寫很模糊,形象也沒有具體化,但可以說這已經給人魚的基本形態定下了框架。之后在13世紀完成的《古今著聞集》中,關于人魚的描寫就逐漸變得詳細,書中如此描述到:“頭部像猿猴,有著像魚一樣細細的牙齒,其紅鰭之間有爪一樣的手,且指間有蹼,有時會主動攻擊人類。”在《古今奇談莠句冊》中,也有這樣的描寫:“頭部有像人臉一般,眉毛眼睛俱全,皮膚很白,頭發是紅色的,紅鰭之間有手,并且指間有蹼,下半身為魚形。”從這些列舉的書籍中可以看出,雖然文中對人魚進行了詳細的記載,但怎么看都還是覺得像怪獸。《今昔百鬼拾遺》中,這樣描寫人魚:“它的面容奇丑無比,是個像猩猩一樣的怪獸,有著食人魚般鋒利的牙齒和尖爪,下半身不滿金光閃閃的鱗片,在水中游動時沒有任何聲響,所以其往往利用這個優勢來對異類發動襲擊,是個危害性很大的妖怪。”

由此可見,日本最初的人魚,總結起來可以說是丑到極致,有時還會攻擊人類,甚至帶來厄運,它們非但是美麗善良的代名詞,更像是一種妖怪。

(二)美麗的人魚

江戶時代末期開始,西洋的美人魚形象傳到了日本。此后,日本的人魚不再是丑惡,兇殘的代名詞,而是美麗、聰慧的象征。

18世紀,大殘澤在《六物新志》中另外附加了人魚的圖片,它上半身有著美麗婦人的姿態,下半身是魚的形狀,并覆有鱗片和魚尾。由此,人魚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形象得以確立。被稱為“日本的安徒生”的小川未明在童話《紅蠟燭與人魚》中,這樣陳述:“因受到老夫婦精心的養育,這個姑娘變得愈發的美麗,是個善良聰明的孩子”、“誰要是見到她,都要為她漂亮的容貌而感到驚奇,甚至有些人只是為了看這姑娘一眼才來買蠟燭的”。書中的人魚姑娘,幾乎是安徒生《海的女兒》中美人魚公主的翻版。書中美人魚對人類的向往,人魚姑娘的美麗善良和知恩圖報等等,都已經偏離了日本最初的人魚形象、本質也發生了改變。

巖井俊二在《華萊士人魚》中也有著關于人魚的描寫,不同于以往的是作者在書中不僅具體的描繪了人魚的形態,而且將其賦予了人類女性的一面。谷崎潤一郎的《人與嘆息》中描繪的人魚形象也都是美好的、溫順的。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執導的《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也與《海的女兒》有很大程度的吻合。而所有類似與此的描寫,與日本最初的人魚完全不同,但不難發現,這些描述在西方的美人魚傳說、作品中可以找到諸多相似之處。

三、“人魚”的作用――長生不老

在日本,幾乎全國各地都流傳著八百比丘尼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若狹名為小濱的一個村子里,搬來了一位名叫高橋、看似漁夫的男子。有一天,這名男子招待同村的村民到他家吃飯,有位村民去廚房時發現鍋里正在烹煮一條有著人類的頭的大魚,嚇得他連忙把這件事告訴了其他的村民。所以當高橋把煮好的魚端到大家面前時,雖然大家表面上都裝著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但實際上并沒有人吃得下去。而其中有一位村民還偷偷地把魚藏到了自己的袖子里,打算帶回去給妻子食用。據說吃下了人魚肉的妻子,足足活到了八百歲,但還是擁有著青春美麗的模樣。而這位長壽的女性就被后世人稱之為八百比丘尼。

雖然關于八百比丘尼的故事有諸多的版本,但故事的內容都大同小異。故事情節講述的都是P于食用人魚的肉可以使人長生不老。

四、西方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一)經濟上的影響

江戶末明治初,明治政府剛剛從封建體制中解脫出來,雄心勃勃,打算一展宏圖。為了徹底地把日本社會從封建主義轉向資本主義,明治政府大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國家的方針,以推進近代化的政治改革,其中文明、開化、置產、興業、富國、強兵是當前時期的國民政策。

在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等國家的發達技術,推進工業化浪潮,并倡導“文明開化”、社會生活西洋化、脫亞入歐。文明開化即意味著從近代社會的思想解放到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過渡。在這個時期里,日本已經認識到學習西方文明的重要性。到了明治后期,整個日本文化基本上實現了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轉型。

(二)文化上的影響

隨著日本經濟繁榮發展,毋庸置疑為日本文化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社會文化方面,日本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戰后日本文化呈現出大眾化的特征,外來文化大量涌入,文化種類繁多,文化內容包羅萬象;本土文化也相繼發展,呈現出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大眾文化與高級文化的融合。大眾文化一方面提高了社會勞動者的文化素質,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了文化商品化,從而導致了頹廢文化的泛濫。日本在及時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適時地把自身的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中去。所以,日本文化有許多既不同于中國的文化,又存在著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質。它善于把諸多文化方面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自己獨立的東亞文化,這種文互特質令許多西方學者困惑,難以理解。而大概也正是這個原因,日本的人魚在先后吸收了中西文化,完成了形象、本質的轉變后,也為本國特有的妖怪、民俗文化添上了一筆艷麗的色彩。

(三)思想上的影響

隨著西洋文明大量的涌入,日本開始大力地吸收其思想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會風氣,確立了國民皆學的方針。打破了傳統的身份等級制度,在政府“求知識于世界”的開放政策下,掀起了傳播啟蒙思想的熱潮。因此,某些西洋的文化觀念也不可避免地逐漸深入日本民眾的心中,無形之中使得日本民眾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印象也發生了改變。

而到了近代,日本人魚的形象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西洋人魚的形象開始取代日本原有的人魚形象,日本人魚從原來的“丑陋”形態轉化為“美麗”的形態,并開始注入更多人性化的色彩,這明顯是受到了西方美人魚形象的影響,從而也印證了自江戶時代末開始日本受西方文化影響之大。

由此可見,日本人魚的形象在不同的時期、經過不同的文人大家的創作再創作,使之形象更加鮮明、立體,本質也愈加美好。人魚本身也不再僅是作為古代意向性的符號,更是成為了文學史上永恒的經典。

【參考文獻】

[1]小川未明.紅蠟燭與人魚[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2]神谷敏郎.人魚博物志[M].思索社,1989.

[3]江上波夫.日本民族と日本文化[M].東京:山川出版社,1989.

[4]蔡曉軍注譯.日本民間故事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5]葉君健注譯.海的女兒[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6]王勇.日本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文友人.世界各地的美人魚[J].知識就是力量,2002(06):48-49.

[8]伊名.人魚,或是妖怪――日本人魚之謎[J].飛碟探索,2008(08).

[9]郝雍.你早該這么讀日本[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

[10]齊玉.中日文化中的人魚形象演變分析[J].漢語研究,2014(01).

[11]鳥山石燕.百鬼夜行[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4.

日本妖怪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民間故事;影視動漫;母題;類型

中圖分類號G201 文獻標識碼A

民間文學是民間口耳相傳的古老文學形式,是幾千年文化的結晶,其思維和敘事被認為是后世文學藝術的先導。民間文學思維方式有的奇幻性和假想性,與新興動漫藝術有著天然的共通性。從20世紀初到現在。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等一直都是影視動漫創作的重要創意資源。

中國國產動漫和民間文學淵源極深,上世紀50年代曾受益于民間文學和傳統文化,開創了中國動畫學派。但1990年代開始,數字技術的全面介入,11美動漫產業迅速發展。世界影視動漫產業整體格局的變化,使中國動漫傳統受到挑戰:一方面面臨題材和創意資源匱乏,急需從豐富的傳統民間文學寶庫中獲得靈感,建構中國動漫自身獨有的藝術特色、形成品牌競爭力。另一方面義受到當代文化的現代化及全球化影響,傳統民間文學與新興動漫藝術在時代特質、媒介屬性、表現形式、產業規律等方面的差異,使得中國傳統民間文學作為影視動漫創意資源的開發遇到諸多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問題,矛盾的焦點集中于影視動漫對于傳統民間文學元素當代審美價值以及對地域元素廣域審美價值的挖掘方面。

中外學者在對于民間文學研究中,發現了民間文學敘事中潛藏著一些特定的結構元素,這些元素重復出現在不同的故事中,并以不同的序列組合牛成了豐富的故事樣態,這就是民間故事母題。母題,被視為“民間文學的文化密碼”,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恒常性存在。在各國優秀文藝作品的內核中都可以找到那些歷經歲月考驗的母題。母題,關乎影視動漫的故事內核和敘事范式,也與當下影視動漫敘事有著異質同構的內在聯系性。

母題最早用于民間故事分類學,美國學者湯普森在《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中將母題的論述為:“一個母題是一個故事中最小的、能夠持續在傳統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須具有某種不尋常的和動人的力量。絕大多數母題分為3類。其一是一個故事中的角色一眾神。或非凡的動物,或巫婆、妖魔、神仙之類的精靈;要么甚至是傳統的人物角色,如像受人憐愛的最年幼的孩子,或殘忍的后母。第二類母題涉及情節的某種背景一魔術器物,不尋常的習俗,奇特的信仰,如此等等。第三類母題是那些單一的事件一它們囊括了絕大多數母題。”

中國民間文學儲量豐富。建國前后曾有過數次對于民間文學的田野調研和收集整理。1980年代由國家多部委發起對各地民間故事進行的田野調查和搜集整理規模最大。按地域分類編纂的《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收錄故事資料達數十萬條。1978年丁乃通出版《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沿用湯普森的AT分類法,以中國前幾乎全部580余種民間故事文獻資料為依據,將7300多個故事歸納為38個大類下的843個故事母題類型和次類型。本文從文化和敘事兩個層面。探討民間故事母題之于當代影視動漫創作的意義和價值。

一、母題的文化持續性與民間故事動漫傳播的當代價值

母題是一個民間文化傳統的持續性存在.這使得母題研究在人類學、民俗學、文藝學等領域受到關注。“神話其實并不是神仙的故事,而是人類自己的故事。人類各民族在神話中所表達的真正主題,不是神仙世界的秩序與情感。而是人類自身的處境.以及他們對自然甚至宇宙存在的看法。……神話非但可以不再是某種已死去的文化的殘留,同時亦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我們現代生活精神文化的引導。”人類的生存和情感體驗,貫穿古今,因此。歌德在論著中將母題視作“人類過去不斷重復。今后還會繼續重復的精神現象。”

母題在一個民族的文化歷程深度聯系,在歷史傳承中有頑強的繼承性,同一母題會以不同的形態和組合在不同的故事中反復出現。那些高頻度反復出現的母題,歷經文化凝練,有較高的受眾認知度和文化認同感,是當代傳播中十分有價值的敘事單元。例如。“女扮男妝”是中國民間故事中常見的母題形態《梁祝》《花木蘭》《女附馬》等故事中,都有女子因為某種原因假扮為男子的元素。這一元素既有耐人尋味的文化淵源,義富于敘事上的精巧和張力。傳統民間故事的常見母題如“起死復生”“女扮男裝”“難題考驗”“仙師”“笨徒”“巧女”“寶物”“尋母”“報恩”,等等,都具有這樣的特點。

母題在長期的文化變遷中沉積下來,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密碼,在不同的時代演變為不同的形態呈現出來。當這些故事再次撼動我們時,我們發現,這些故事的母題是我們所熟悉的東西。我們之所以為之感動,是該作品與觀眾之間發生了一次文化密碼的交互和碰撞。這意味著,敘事母題,是在近千的歷史過程中長久地與中國民族相糾纏,并成為后世敘事藝術取之不盡的創作資源。以動物故事為例.世界各國不同時期的民間故事中,都有關于動物的想象和借助動物的表達人類生活狀態和生命體驗的故事。丁乃通的《類型索引》中收集涉及鳥類、魚類、家畜等不同分類之下的動物故事299個子類,其中狼與羊的故事就包括了“狼披羊皮混進羊群”“狼和小羊”“羊趕走狼”以及“狼失去它的獵物”的各種故事橋段(“綿羊勸狼唱歌”“讓我帶給你更好吃的東西”“等我長得夠肥了”“吃以前先把我洗十凈”“逃出捕獲者爪牙的各種伎倆”)。狼和羊的故事對應著人類生存體驗中關于強與弱、善與惡等二元關系的思考,因此也是人類永恒的故事命題,2005年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熱播、后續電影走紅,正體現了這一母題的恒久魅力。《喜羊羊與灰太狼》略帶調侃地架空了故事的時代背景(“羊歷3131年”和“歷經第9999次捉羊失敗”等),也注入了各種現代元素,但狼與羊的故事母題作為作品的故事內核,是影片成功的關鍵。

不同于主題,母題元素是客觀的和中性的,通常無所謂黑白善惡,也不作為褒貶評價,是一個民族長久以來面對的問題和客觀狀況的具象化體現。一個民族的敘事母題都是該民族情感模式的想象性外化,而該民族的情感模式又源自其共同的生活方式與生命軌跡。

既然是客觀存在的問題或話題。就提供了恒久的思考價值,同一個母題,在不同的時代中被給予不同的思考,被賦予不同的意義,生成特定時代的主題,古老的母題就有了當代意義。母題研究能幫助創作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傳統故事情節元素或原型形象的意義。理解其中所積淀的人類生存經驗、民族歷史和文化心理。進而理解生命、理解人性、理解母題,更加思辨地解析和發展民間故事及民間故事元素,創作出具有文化根基又具有當代審美價值的作品。

二、母題的泛地域性與民間故事動漫開發的廣域傳播價值

母題具有地域性又有共通性,在文化學民俗學等領域,母題常用于跨民族、跨文化比較。分析文化地域差異下在文化母題上共融共通。母題與主題內涵接近,在進行跨民族、跨文化比較時,母題研究的著眼點偏重在同。而主題的著眼點偏重在異。

母題的這種泛地域性較早受到學界關注,周作人先生在1930年代就做過關于中國的《蛇郎》和歐洲的《美女與野獸》、中國的《老虎外婆》和日本的《山姥》的比較研究。“洪水神話”“人神遇合”“異類幻化”“起死復生”“難題考驗”“仙師”“笨徒”“巧女”“寶物”“尋母”“尋寶”“灰姑娘”等常見母題類型在世界各地都有翻版。這意味著。母題不僅作為一種創作資源,也是當下中國動漫和全球化語境對接的端口。

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中,將這類母題歸為笑話中“笨人的故事”一類,編號為AT1200―1349。笨人作為丑角,多帶有乖僻、夸張和反諷的喜劇意味,笨人的笑話對應著情趣橫生的喜劇橋段。很多動漫作品中都有一個或幾個可愛的“笨人”角色,1962年的《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沒頭腦即屬于此類角色。日本電影《寅次郎的故事》英國電影《憨豆先生》等都屬于這類“笨人的故事”。

“笨人的故事”的另類翻版是“笨人的逆襲”,講述一些人看似愚笨卻有著超乎常人甚至所謂“聰明人”過人之處,其基本的故事范式是“聰明人”和“笨人”相處,“聰明人”總是企圖利用“笨人”謀取利益,但“笨人”卻總能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意外成為贏家。鐘敬文主持編撰的《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憨厚兄弟與精明哥哥的故事是在各省份都高頻度出現的故事類型。這類“笨人的故事”傳達著民間的一種反智文化,智慧固然重要,比智慧精明更可貴的是人質樸的本性,極具當代價值。20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反智情緒高漲。好萊塢就曾推出過一批貶低現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歸原始的影片。美國媒體稱之為“反智電影”代表影片如《雨人》《阿甘正傳》《我是山姆》等。

在時下流行的影視動漫作品中,可以輕易發現傳統故事母題的存在。2016年初的賣座大片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與中國傳統民間故事中流傳功甚久的“異類婚戀”母題相符一故事范型為異類女幻化為人。與男性相戀卻難以相守的故事,同時也與中西方民間故事中常見的灰姑娘模式相契合一身份地位存在落差的男女在特定氛圍相遇相愛,然后他們沖破重重阻力走到一起。好萊塢的《功夫熊貓》系列動畫電影在視聽形象上用盡中國元素的同時,敘事母題上也有中西合璧的妙用,“仙師”“笨徒”“寶物”續集2和3中加入的“尋母”內容等,都是中西方民間故事共有的母題元素。

三、母題類型與影視動漫敘事范式建構

母題是民間故事分類學研究產生的概念。但母題和類型是不同的概念。類型是由若干母題按相對固定的一定順序組合而成的它是一個母題序列或者母題鏈。母題較多,但母題類型是有限。湯普森從兩萬多個故事(包括神話寓言傳奇民謠笑話等)中概括出二十三個母題類型,如A神話、B動物、G巨妖、H考驗等。普羅普認為民間故事母題功能有三十一個,梅可(Paul Merker)認為約一百個,歌吉(c.Gozzi)和波爾地(Georges Polti)估計戲劇母題有三十六個,法朗哲(ElizabethFrenzel)指出西方文學傳統只有五十四個母題。同類母題往往遵從較為固定的敘事范式。這與結構主義的劇情模式論相銜接,從母題出發.有助于在敘事范式和文化傳統之間建立更多的聯系。為敘事結構和類型范式找到文化上的淵源。

在民間故事母題敘事范式方面的研究,民間文學研究方面的成果十分豐富。如康麗在《民間故事類型叢中的故事范型及其序列組合方式》中關于巧女故事模式的梳理,黃文英《中外洪水神話的母題及其變異》、王立《宗教民俗與中國古代小說若干母題的文化省察》、王憲昭《中國民族神話母題研究》等大量論文論著也都涉及母題類型及敘事范型的詳細解析。例如“洪水神話”母題的敘事中多包括:1.洪水起因。①人得罪神(開荒、獵殺);②人數量太多;③人的無德(不贍養、系,往往包括族)。2.洪水中逃生。①避水工具(a葫蘆.b舟;c木桶;d皮囊;e其它)。②隨同者。a動物(牛、馬、雞等)和b植物(谷、稻、瓜等種子)。③逃生的人。a兄妹b夫妻c人與動物d單身男子c其它;3.洪水的結果。①兄妹婚;②人與天女婚;③其它婚姻形式(a繁衍新人b族源c姓氏起源)。等敘事環節。“灰姑娘”母題類型的敘事中多包括。受不公正對待的女主角.超自然力量的幫助,與男主角在特定情境(舞會或其它)相遇。女主角通過某物(水晶鞋或其它)識別身分,最終男女主角結合。“英物”母題類型則大多包括,英雄的奇特出生(孫悟空是石猴、哪吒是蛋生)、英雄誕生前的前兆,兒時的莽撞淘氣或超人天資,巧遇或命定的神仙師父,英雄學藝、獲得神奇坐騎、神奇武器、以及結義弟兄或伙伴,英雄的求婚、英雄落難或身邊的親朋落難、英雄死亡的訛傳、英雄去尋找可與之較量的對手(敵人或惡人)、英雄下陰司或英雄重生、英雄與魔王(或妖怪)決斗、勝利大團圓等。“灰姑娘”和“英雄成長”故事類型是中西方民間故事共有的常見類型.相關動漫作品一直未曾間斷地出現,如近年的《功夫熊貓》系列就是英雄成長類型的典型范例。

事實上,很多的母題類型范式可發展為動畫電影的類型范式,如異類婚戀故事是很有當代感的玄幻愛情動漫故事題材,洪水神話可發展為魔幻與災難類的動畫電影,民間故事中眾多的難題故事(難題求婚、難題求藥、難題尋寶),可在英雄成長類型中注入游戲通關的元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保靖县| 田林县| 永新县| 杂多县| 河南省| 同德县| 舞阳县| 潞西市| 铜鼓县| 莱西市| 柯坪县| 潼南县| 彭泽县| 凤山县| 梁山县| 濮阳市| 剑阁县| 汉阴县| 门头沟区| 廉江市| 凯里市| 佛坪县| 台北县| 苏尼特右旗| 吉水县| 石阡县| 汪清县| 山阳县| 开平市| 永泰县| 靖江市| 安福县| 左权县| 玛纳斯县| 扎鲁特旗| 河津市| 时尚| 郎溪县| 和田县|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