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文明村匯報材料

文明村匯報材料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明村匯報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文明村匯報材料

文明村匯報材料范文第1篇

一、找準位置,明確責任

實施“千村生態文明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決策的具體實踐。生態文明村的創建不單單是農村的事,也是文明委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共同的責任,我們建設部門更是責無旁貸。搞好村莊規劃、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改變村容村貌,是生態文明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從總體上來說,農村的規劃、建設、管理滯后,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仍然不夠配套,環境臟、亂、差,“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現象仍然存在。隨著國家一系列促進農民收入增長政策措施的落實,農民收入有了較快增長,農民自發新建、翻建住房的數量在顯著增加,同時,他們迫切需要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技術服務等,建設部門對此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突出重點,抓好試點

我市現有自然村1.3萬個,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生活習俗等情況千差萬別,中心區、山區有差別,同一個地區也有較大差別。我們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試點。去年5月,我局與省建設廳、市規劃局的領導到德慶縣調研,經共同勘察,研究分析,并結合當地實際,確定了由省、市、縣三級建設(規劃)部門共同辦點,以*鎮*村作為全省建設系統建設生態文明村的規劃、建設試點。同時,結合“十百千萬”干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將我局掛鉤幫扶的懷集縣懷城鎮利鳳油榨村,建設成生態文明示范村。

一是圍繞“三可”原則,制訂規劃。*年5月,省建設廳的領導和市政府陳端副市長帶領市、縣建設、規劃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部門領導一起,就*村的建設進行專題調研,經過實地考察,共同研究,確立了“三可”(可操作、可推廣、可循環)的建設原則。可操作,就是抓住村的特點,立足當地實際,重視可實施性,不搞大拆大建;可推廣,即*村的規劃建設完成后,能為全省的生態文明村建設樹立榜樣、提供示范,讓兄弟村莊在*村能“有得看、有得聽、有得學、學得到”,有利于全省推廣;可循環,就是立足于

可持續發展需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農業無污染生產,能源利用清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根據“三可”建設原則,由省、市兩級規劃院組成規劃設計小組,編制出*村的建設規劃,分為發展戰略規劃與建設實施規劃,戰略規劃著眼于長期指導,凸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長遠目標;建設實施規劃著眼于近期建設,立足現實。懷集縣的油榨生態文明村的規劃方案,則從與農民生產生活最密切的、農民最關心的方面著眼,實現“五改五有”。

二是落實規劃,指導建設。創建村的規劃編制完善后,我局及時做好指導工作。在*村,我局著重抓好啟動階段的建設,從可操作,易為群眾接受的角度出發,抓了“五改五有”和“一欄二場三小四化”等基礎設施、符合循環經濟特點的沼氣池、生態溝和文化設施的建設。同時,為務求實效、營造亮點,按照“點面結合”的方法,抓好村口(點)的整治、全村環境、部份公共設施(面)的改善。而*村則重點做好拆舊、綠化、道路硬底化。在廣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上述兩個村莊的村容村貌已煥然一新。

三是盡力扶持,扎實推進。德慶縣*村和懷集縣油榨村,均為地處偏遠山區的村莊,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生態文明村建設所需的資金緊缺。為此,我局想方設法,爭取省建設廳撥款并會同市、縣規劃、建設部門,多方籌措資金60萬元,作為起步資金,主要用于*村公共設施的建設。撥出15萬元支持懷集縣油榨村改路、改水、改廁、建設文化廣場、綠化、美化公共環境、推廣應用沼氣。在我局積極幫扶下,兩個村也積極盤活集體資產,想方設法發動社會各界捐助,村民們積極出工投勞,集資出力,形成了多方籌資,共同創建的良好局面。

三、掛鉤共建,成效明顯

通過創建,*村全村都用上了潔凈的自來水,改廁入戶137戶,鋪設村道5300平方米,建設硬底化排污渠2300米,拆除豬牛舍、破爛閑雜屋300多間,清除垃圾污泥200多噸,清理衛生死角90多個。村里東西兩邊建有8個沼氣池,部分村民用上了沼氣,全村建成三條凈化村里生活污水的生態溝,完成了村口廣場景觀建設、文化廣場、籃球場、人民會堂改造等,村中有獨特風貌的古建筑、古跡也得到了保護。該村于*年底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省建設廳將在今年上半年,在德慶縣召開全省創建生態文明村現場會,推廣其創建經驗。油榨村共拆除舊房21間,改廁入戶30

文明村匯報材料范文第2篇

為加強城鎮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范市場經營行為,維護良好公共秩序,全面打造環境優美、文明整潔、管理有序、和諧平安的新**,我鎮根據市文明公路及文明村鎮創建會議要求,決定自3月11日起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市容衛生集中整治“突擊月”活動。經過十天整治,文明公路及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就前階段的工作匯報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創建任務具體明確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此次專項整治活動,專門成立了以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常務副組長,分管創建的黨政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城建、土地、規劃、城管執法隊負責人及各村(社區)書記為成員的**鎮文明公路、文明村鎮創建工作領導組。制定了《**鎮文明公路及文明村鎮創建方案》,明確了創建目標,制定了工作步驟,對具體任務、重點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并明確了責任和獎懲。

二、多種形式加強宣傳,營造創建氛圍

(一)會議宣傳。3月11日,組織召開全鎮文明公路及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動員大會進行宣傳。**鎮黨政班子全體成員、政府機關全體工作人員、社區及村負責人,以及學校、醫院、企業等鎮直單位負責人參加了大會。會議傳達了上級創建工作精神,并對我鎮創建工作進行了安排,明確各村(社區)書記和各部門負責人為創建第一責任人,要求全員發動,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黨政班子包村人員必須到村實地指導創建工作。

(二)利用廣播、宣傳車進行宣傳。將此次政府創建活動公告內容及與創建相關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省路政管理條例》《**省市容衛生條例》的有關內容錄制成磁帶,利用廣播、宣傳車進行反復宣講。

(三)有針對性的入戶宣傳。通過張貼活動公告,使居民了解創建工作。并對一些需整改的居民戶,有針對性地采取入戶發放宣傳資料,講解相關法規,并下放整改通知的方式,對其加以宣傳。

除此之外,還利用政府網、墻體廣告、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等多種形式加大文明公路創建的宣傳力度,使干部、群眾知曉創建工作、理解創建工作,并能充分認識到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認真加以貫徹,主動支持創建工作。通過宣傳和思想教育,化解了群眾的對立情緒,為整改工作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三、明確分工、分項包干、責任到人

3月11日鎮創建工作會議后,鎮文明創建管理工作領導組立即組織鎮城建、規劃、城管執法隊及**社區對集鎮區域內特別是沿205省道可視范圍內有無堆放建材、柴草、栽種蔬菜、雜樹、有無違章搭建、暴露性的垃圾、殘缺廣告牌等現象進行了實地查看,并明確分工、分項包干、責任到人。

(一)明確分工。對創建工作任務進行了細分,明確了各部門及人員任務、責任:

城建辦:主要負責鎮區下水道的貫通、建筑工地的建材有序堆放及建筑垃圾的清運工作;督促施工工地關好圍墻,并做好墻體創建標語;

城建執法隊:負責公路兩側商店店內經營、流動攤點整頓、樹池內蔬菜清理;道路兩側占道堆放的清理;并利用宣傳車加強創建宣傳和巡查;

環衛部門:將鎮區道路保潔分段責任到人,實行全天候保潔;

**社區:主要負責道路兩側蔬菜、雜樹的清理;并協同城管隊共同搞好S205省道集鎮內兩側的暴露垃圾清理、填覆工作其他村(部門)、社區負責本單位轄區內的文明創建工作。

(二)分項包干。通過細分工作任務,各部門都感到身上有壓力,肩上有擔子,自3月12日起自覺組織開展了本部門的分項工作:

1、城建部門:督促3處工地新關了圍墻,并將建筑材料清理到圍墻內進行施工;清理路邊堆放、經營建材戶5戶;對已完工工地建筑垃圾進行集中清理、開展了門前場地整平,并開工建設3處下水道工程;對鎮區南側的污水溝淤泥進行清運;

2、城管執法隊:全天候的加強巡查,并利用宣傳車反復宣傳創建法規及要求;對道路兩側商店店內經營、流動攤點進行了整頓;教育群眾自覺清理道路旁占道堆放、占道種植蔬菜等,對拒不整改的下發通知后進行強制清除;

3、環衛部門:省道205旁的垃圾中轉站遷移,協調新建設了垃圾中轉場;加強了鎮區道路的保潔工作,對垃圾進行了及時清運;

4、**社區:對道路兩側群眾發放宣傳資料及整改告知書,對路邊蔬菜、雜樹進行了清理;對3處道路邊的暴露垃圾進行了清理、填覆,并設置了警示標牌;

在此過程中,主要領導親自過問、政府財政資金支持、創建領導組加強巡查督促,對創建工作進度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搞好聯合執法,提升創建效果

200x年3月17日,**鎮文明創建管理工作領導組組織鎮城建、規劃、土地、城管執法隊及**社區會同天長市國家公路局開展了對205省道**過境段的聯合整治工作。

此次聯合整治活動共清除沿線用地內種植蔬菜10余處,違章堆放8處,清除205線**段垃圾多處,發放整改通知書6份,利用公路進行占道經營、占道堆放現象得到了有效整治,文明公路創建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五、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前階段通過整治,我鎮文明創建活動取得了一定成績,積累了經驗,抓創建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完善有效,創建理念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人居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但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工作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特別是今年金融危機之際,鎮財政在文明集鎮建設中面臨很大的資金壓力,與市創建領導組的要求、與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創建任務

仍很艱巨。我們將進一步爭取社會各方的支持,加大工作力度,扎實工作,真抓實干促進文明集鎮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下一階段我們將通過抓宣傳,抓培訓,抓指導,力爭形成政府、群眾齊心合力、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并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繼續擴大宣傳、不斷深化認識。針對薄弱區域和薄弱環節加大宣傳鼓動的力度,深化干部群眾對創建活動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創建的積極性。

2、鞏固現有創建成果,深化創建工作力度。力爭形成責任單位和人員各執其職、各謀其責、各線配合、統籌協調的長效管理工作機制。

3、堅持以人為本、務求實效的原則,盡快編制鎮環境規劃。

4、加大投入,加快實施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推動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抓緊落實鎮區南大門的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及鎮區下水道及道路完善貫通工程。

文明村匯報材料范文第3篇

上半年,我們××鎮黨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發揮宣傳思想工作在推進各項工作中的先導和服務作用,為我鎮三個文明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主要工作

一、強化學習教育,用先進的思想武裝黨員干部的頭腦

上半年,我們在開展的“學習貫徹落實十六精神”活動和“兩風”建設活動中,堅持把學習教育做為確保實現活動目的的基礎和前提,原創: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班子學習。黨政領導班子對十六大精神和“兩風”建設內容進行了重點學、深入學、反復學,每人都有講課任務,每份學習教案都要經中心組的集體這審核通過。每人記筆記均達到萬字以上,寫心得體會篇以上,撰寫調研文章、論文篇以上。二是注重學習質量。在組織全鎮黨員干部學習過程中,采取突出主題集中學習、劃分部門分組學習、結合實際聯系學習、及時交流促進學習、邊學邊考檢驗學習等方式,確保對學習內容吃準、摸透。三是注重學習效果。為了增強學習效果,在全鎮開展了“抓機遇、謀發展、促轉變”和“強‘兩風’,塑形象”的大討論,通過討論,有效增強了黨員干部的工作和學習的自覺性。全鎮黨員干部人均記筆記字,撰寫心得篇以上,在學習中,每個人及時地把學習成果體現在實踐中,為進一步整改提高做了扎實地積淀。

二、推進工作開展,積極為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服務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堅持宣傳思想工作要始終看在前、想到前、走到前,做好黨和政府的“開路先鋒”和“文明使者”。

⒈配合非典工作,積極做好宣傳工作。非典期間,全鎮共出黑板報、專題版面個,張貼標語余條,發放傳單萬余份,宣傳手冊余冊,有效地增強了群眾預防“非典”的科學認識,消除了群眾中存在的不安情緒和認識誤區,在全鎮營造了全社會共同抗擊非典的強大輿論氛圍,為戰勝非典奪取勝利,奠定了基礎。

⒉參與“兩風”建設,積極做好發動工作。一是利用宣傳媒介向群眾廣而告之,在外部形式上讓群眾知道這次活動。二是廣泛發放《致群眾一封公開信》進而告之,共發放公開信余張,讓群眾從內容上了解這次活動。三是組織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基層,再而聽之,通過干群互動,形成全民參與的態勢。

⒊加強文明村建設,積極開展“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逐級逐層開展宣傳活動,達到家喻戶曉。二是加大管控力度,成立各級領導組織和監管組織,開展集中檢查與流動巡查相結合,創造嚴緊的外部氣氛。三是強化責任,分解落實責任到基層到個人。全鎮有余干部進駐村屯進行現場督促指導。通過活動,全鎮各村共植樹余畝,種花草余平方米,原創:修整村路余延長米,清理邊溝余延長米,清運垃圾余立方米,全鎮外五個村全都實行了柴草和糞便村外統一堆放。

⒋當好黨的“喉舌”,積極加大對外宣傳報道的力度。加強宣傳報道骨干隊伍的建設,增強宣傳報道骨干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上半年,全鎮共上報各類信息余條,經驗材料篇,有條新聞佳木斯日報采編,條新聞被××報采編。

文明村匯報材料范文第4篇

90個村莊將就地變新型社區

記者從山東省東營市住建委了解到,2013年納入全市重點推進的58個農村新型社區項目,計劃實施90個村莊,建設住宅23745戶,年內完成投資76.16億元。

截至目前,58個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36個,占項目總數的62.1%;累計開工戶數13186戶,占項目計劃數的55.5%。其中,2013年東營區納入重點推進項目11個,計劃建設住宅4759戶,當前開工戶數3225戶,占67.8%。河口區納入重點推進項目12個,計劃建設住宅3386戶,當前開工戶數2143戶,占63.3%。廣饒縣納入重點推進項目11個,計劃建設住宅6464戶,當前開工戶數2420戶,占37.4%。墾利縣納入重點推進項目11個,計劃建設住宅4860戶,當前開工戶數3517戶,占72.4%。利津縣納入重點推進項目12個,計劃建設住宅4276戶,當前開工戶數1881戶,占43.9%。

據市住建委工作人員介紹,東營市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引導在城鎮駐地規劃建設農村社區,爭取利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城中村、城邊村、空心村、展區村搬遷改造和鄉鎮駐地村的整體改造任務;引導弱小村、空心村就近向中心村或鎮駐地聚集,對經濟基礎較弱、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偏遠村、純農村社區只做長期規劃,優先發展產業,待條件成熟后分步實施。

當前東營市農村社區建設主要形成了三種模式,一是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二是依托國家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三是市場化運作,由企業作為項目的投入主體,開發建設,建成后向村民出售。

市財政投入2.75億元建設小城鎮

東營市正在探索建立市建魯鑫村新農村發展基金,該方案已獲建行總行許可,基金的設立條件已基本成熟。 2013年,市財政共安排城鎮化建設資金2.75億元,已累計撥付1.07億元。各縣區政府進一步加大對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盡最大努力破解建設資金難題。東營區財政撥付3000萬資金,支持牛莊鎮陳莊、東龐社區建設。河口區堅持資金獎勵與政策扶持相結合,對按期完成任務的鎮街,給予100萬元獎勵。廣饒縣對鄉鎮從銀行貸款用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縣財政承擔銀行貸款利息的50%。墾利縣對率先實施的永安鎮惠魯、惠豐社區建設,墊付了1.8億元的啟動資金。利津縣決定從今年起,縣財政連續3年設立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資金,總額5000萬元,目前,一期啟動資金1000萬元已撥付各鄉鎮(街道)。

新型城鎮分為四個等級

按照“一主、四次、二十個小城鎮、二百個農村新型社區”四級新型城鎮等級體系目標,今年以來,東營市啟動了到2030年的《東營市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已完成初步方案匯報,年底前將完成規劃成果;組織編制了《東營市城鎮化發展規劃》,將于近期組織初步設計方案匯報;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方案已經通過城市總體規劃部際聯席會會議審議,正在報國務院審批中。各縣區也按照市里統一部署,根據本縣區的實際情況,積極調整規劃,科學布局。東營區對轄區四鎮進行了新一輪總體規劃調整,編制完成4項總體規劃、60余項詳細規劃、15項專業規劃、9個新型農村社區規劃。河口區委托知名城市規劃設計院對轄區4鎮總體規劃和《河口區農村社區布局規劃》進行修編。廣饒縣編制完成了城市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編制了全省首家縣級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利津縣實施了新一輪城鎮體系規劃和新型農村社區布局規劃修編。

各區縣新型城鎮

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

新型城鎮,明確定位,突出發展特色,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構筑現代產業體系,以產帶城、以城促產。

東營區著力打造石油裝備產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黃河三角洲現代服務業基地,努力推動勝利經濟開發區二次創業,規劃建設了城南現代物流園和服務業集聚區;在新型農村社區規劃編制中,為社區優先合理安排產業發展用地,四鎮共規劃建設各類園區24個,園區發展勢頭良好。

河口區加快打造特色鮮明的農業強區,今年重點實施的過億元的農業重點項目11個;以河口經濟開發區、藍色經濟開發區為載體,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新高技術產業。

廣饒縣加快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全縣土地流轉面積3.4萬畝,草莓種植、高檔花卉栽培等特色農業逐步壯大;推進濱海新區開發,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

墾利縣明確了“一城一帶三區”總體布局,建設了食用菌工廠化養殖、生態蔬菜種植等21處特色園區,建成了黃河人家國際旅游度假區、天寧寺文化旅游區等景區景點,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單片海參養殖基地。

利津縣著力推動南部產業升級、北部開發破題、中部錯位融合發展,新建了北宋1萬畝花卉苗木基地、明集7000畝中小企業創業園,中部編制了《中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北部依托一期收回的7.7萬畝土地資源優勢,啟動了濱海新區開發建設。

像管理城市一樣管理新型城鎮

基礎設施建設好,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也得跟上,這樣才能提升城鎮化質量。

東營區進行“大城管”管理模式,推行“網格化”管理,建成城管監督指揮平臺和數字城管系統;開工建設各類社區服務平臺35個,實施235個社會化小區維修改造,創建生態文明社區13個、生態文明村居40個。

文明村匯報材料范文第5篇

鎮位于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區、地處兩市(宛、洛)三縣(西峽、欒川、嵩縣)結合部,是西峽和南陽的西北門戶。全鎮轄11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萬人(包括經商常住人口),總面積304平方公里。,鎮黨委、政府制定了建設“旅游名鎮、生態大鎮、邊貿重鎮”戰略目標,聘請中南設計院專家按照集鎮定位,對鎮集鎮發展進行科學規劃。7年來,按照“旅游配套服務型集鎮”定位,共投入資金3億元,使集鎮由原來110米長、60戶居民、沒有任何公益設施的“過路店”,發展成目前“三縱五橫”在條主街道、人口面積3.5平方公里的旅游集鎮。目前,新建星級大中型賓館四座、度假公寓820套、高檔別墅450套、農家賓館300家,集鎮居民達到350戶,集鎮人口達到4000人。同時實施了美化、亮化、凈化、綠化等工程,使集鎮排水(污水)、安全供水、照明、綠化、環衛、文化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先后榮獲省委省政府命名的“文明村鎮”、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文明集鎮”、“市級衛生城鎮”“市50強”等稱號。

一、市場隊伍管理實施層級監督考核機制。

為加強集鎮管理,我鎮成立了以鎮長為首的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制定了一系列考評制度,強化考核,并建立了鎮對村、村對承包人、承包人對保潔員的層級監督考核機制,明確考核內容和考核要求,一級考核一級。辦事處每月不少于3次對各村環境衛生進行檢查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鎮年度獎勵和補助經費的依據;各村支部書記為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做好對本村承包人的管理和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撥付承包款;承包人對保潔員進行管理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撥付保潔員工資報酬。各層級在考核中發現問題,除了要求限期整改外,還應逐級追究相應的經濟責任。

二、市場資金籌措采用“借雞下蛋”模式

小城鎮開發,是一項時間長、投資大的系統工程,單靠政府投入,無疑杯水車薪,無能為力。我們通過招商引資解決資金難題。

一是西峽縣實力最強的鴻運房產開發公司投資1.14億元,在荒地灘涂上開發建成了長2100米的東大街,并建設了三星級老界嶺迎賓館、高檔別墅、山珍特產經營超市和山林逸境度假公寓580余套,建成集鎮供水工程和集鎮北段的中原狩獵場等10個大中型開發項目。使昔日的荒地灘涂變成固定資產超億元的繁華街道;

二是南陽客運公司等三個部門投資1980萬元在集鎮建成了社會化汽車站、財和賓館辦公大樓、濱河大道和生態觀光園;

三是宛西制藥廠投資3億元在集鎮北段建設省政府確立的旅游重點項目-----伏牛山旅客服務中心,目前一期工程已經竣工。

四是縣水利局開發大鯢觀光園投資210萬元建成生態移民小區,動員深山零星戶32戶到集鎮建房居住。增加集鎮建設資金1200萬元和集鎮人口2100多人。

五是縣政府通道工程投資900余萬元建成集鎮供、排水(污)工程,修建排污管、渠近1萬米。綜合治理集鎮河道,修建五道截潛流、3千米河道護堤和水沖式星級公廁4座;投資600萬元對集鎮近700戶民居屋頂安裝彩鋼瓦,(來源:文秘站 )建成歐式風格房屋,增添了景區集鎮的風韻;投資500多萬元種植了廣玉蘭等30余個樹種,開辟綠化帶、種植草坪和花卉12處,綠化面積5千平方米;投資260萬元在集鎮安裝線路8000米,路燈250盞。

三、多策并舉進行市場管理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小集鎮建設工作,把集鎮建設這項工作擺在了推動一方經濟發展的突出應有位置,把加快小集鎮建設與推動鎮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統一了干部群眾的思想,大家對小集鎮建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把集鎮建設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真抓實干,在實際工作中,把推進集鎮化、實現農業產業化扭在一起抓,從而為實現集鎮建設的預期目標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科學規劃、繪制藍圖

鎮黨委、政府針對集鎮人口少、產業發展舉步維艱的實際,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召開專題會議,外出考察學習、集鎮發展大討論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確立了以小集鎮建設為切入點,著力建設以商貿旅游為主的精品小集鎮的總體思路,切實解決老百姓購物和農副產品交易難的問題。同時,聘請區規劃設計部門結合鎮情、堅持以科學規劃為先導,以融資優勢 為依托,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全方位管理,堅持規劃、建設、管理、經營四位一體。突出科學、文明、實用的主題集鎮發展總體規劃,確保集鎮建設有章循,杜絕盲目性和隨意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梅河口市| 抚松县| 潞西市| 万宁市| 海城市| 青田县| 施秉县| 自贡市| 凤凰县| 内黄县| 莱西市| 偃师市| 临武县| 泗水县| 温州市| 抚远县| 谷城县| 上虞市| 从化市| 柳江县| 柘荣县| 锡林郭勒盟| 务川| 凤翔县| 江川县| 鄄城县| 霍林郭勒市| 奉贤区| 江华| 璧山县| 新泰市| 亚东县| 商河县| 昆明市| 扎兰屯市| 谢通门县| 梅河口市| 新丰县| 综艺|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