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讀研學習計劃

讀研學習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讀研學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讀研學習計劃范文第1篇

關鍵詞:獨立學院;成績;分化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一)選題背景: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較明顯,呈現出兩極甚至多極分布的現象較為普遍。既有高考錄取時二本分數線和三本分數線跨度大的客觀原因,也有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方案適配性、學生學習觀等主觀方面的原因,分化現象與普通高校相比更為突出。

(二)理論意義:①探究影響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主要成因與一般規律。②探究成績分化的本質,為分類培養、分層教育等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分”的理論支撐。③提高獨立學院整體人才培養質量,踐行“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

(三)應用價值:大學期間學生學習成績分化決定著學生學業生涯的走向,還影響著學生就業方向的選擇。針對成績分化主要成因與一般規律,形成有效解決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基本策略,從而最大限度地減緩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進程,減少或消除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差異度。

二、省內外同類研究現狀

(一)當前研究現狀:近些年,關于學生成績分化問題的研究較多,但主要集中在對某一課程中的成績分化表現的研究,在全課程中的表現的研究探索較少,尤其是獨立學院全課程成績分化的研究更少。有代表性的專家的觀點有①北京師范大學劉儒德教授從學生學習觀的內涵、學習觀的形成因素及學習觀對學習的影響等方面闡述了學習觀在學習中的重要意義與作用。②山西的張愛萍調研員開展了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適切性評價研究,主要是針對當前教材多樣化的現象,提出選擇教材必須對教材的適切性進行綜合評價,以及如何來評價等。③江蘇省的徐健湖校長從教育渠道的多元化發展、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觀的培養等方面對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進行了研究。提出了教育不能單靠課堂教育,要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觀有利于緩解成績分化等觀點。

(二)存在的不足:①劉儒德教授主要是在宏觀的角度上剖析了學習觀的價值與作用,而沒有具體涉及到哪一個層面、哪一個學齡段學習觀的特征。②張愛萍調研員的研究主要是提出選擇教材必須對教材的適切性進行綜合評價,及如何來評價等,并沒有深入探析其它教學因素的適配性問題,也沒有深入探討其對學生學習成績分化影響。③徐健湖校長的研究,主要是針對處于少年兒童階段的小學生,因為兒童的學習觀和學業情緒與大學生有較大差別,其研究不能推廣到高等教育階段。

(三)研究發展方向:①選擇具體探討某一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觀的基本特征及培養策略,更加注重微觀領域的實踐操作研究。②既要探討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結構的適配性問題,又要通過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結構的適配性研究,從中找出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主要成因。

三、荊州兩所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成因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問卷隨機抽取了長江大學文理學院、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兩個獨立學院的8個學生班級為標本,其中,本科班級4個,專科班級4個;大一班級4個,大二班級4個。

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3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92份,其中,男生79份,女生213份。調查問卷共設置有15個問題,分為三個版塊,一個是學習主體主觀方面的因素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問題;一個是教學客體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問題;一個是客觀環境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問題。所有問題均為單項選擇題。調查結果顯示:接受調查的學生認為調查問卷中所列舉的15個因素中對學習成績影響最大的排名前五的因素分別是:(1)良好的環境,共有250名學生選擇有并且重要;(2)父母的關心,共有247名學生選擇有并且重要;(3)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共有246名學生選擇有并且重要;(4)上一階段的學習,共有245名學生選擇有并且重要;(5)平時嗜好,共有245名學生選擇有并且重要。接受調查的學生認為調查問卷中所列舉的15個因素中對學習成績影響最弱的排名前五的因素分別是:(1)同學之間的相處關系,共有71名學生選擇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2)教材,共有68名學生選擇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3)學習動機,共有68名學生選擇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4)老師的教育方法,共有68名學生選擇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5)課堂教學方式,共有57名學生選擇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

四、問卷調查的幾點啟示

(一)獨立學院的教學內容要求與學生認知結構的適配性、獨立學院學生心理發展特征與學校教育主渠道的適配性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較為重要的成因。在對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兩個重要因素――學習觀的分化和學業情緒分化等方面的研究來探析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成因。獨立學院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結構適配性調整的原則。對教學內容的結構、體系、目標、重難點等方面全方位的設計調整方案,以實行分類培養,分層教學。

(二)獨立學院要培育具有特色的立體教育體系,建立三位一體(學校、家庭、社會)、互動連動、整體推進的多渠道教育教學體系。主要通過促進獨立學院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課程的銜接管理來完成對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主要成因的研究。研究教育渠道發展的多元互動立體化。研究多元立體化的教育渠道,突破原有的“學校課堂教育主渠道”的模式,包括建立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通過對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觀、學業情緒的培養,使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觀和學業情緒得到良性發展。最大程度地遏制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進程,減弱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差異度。研究良好的學習觀的培養策略。研究如何在學習體驗活動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觀。研究良性學業情緒的培養策略。調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學業相關的各種情緒體驗。研究如何來培養學生的自我成就感及如何保持學生適中焦慮度的策略。

結語:要把“教”與“學”的適配性研究作為探析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一個切入口,涉及分化的一些主要元素(學業情緒、學習觀、學校教育主渠道)的積極方面,同時也這些元素的適配關系沒有達到最優化的問題,建議調整它們的適配關系,優化組合,從而發揮它們的最大效能。

在研究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結構的適配性問題中,要從整體層面設計分類培養、分層教學的模式是對獨立學院個性化人才培養的一個有益嘗試。教育渠道的多元化發展理論,突顯了目前學校教育乏力的現狀,為尋找學校、家庭、社會三大教育力量的合力作了有益的探索。

學習觀、學業情緒作為影響學習成績分化的重要因素,要將學生自我成就感的培養納入防止分化的視野。

此外,師生關系的適配性,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影響因素,研究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最終立足點要置于“人”的發展的問題上,要充分體現人本主義的思想。

參考文獻:

讀研學習計劃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情境體驗 學習能力 拼讀技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拼音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教師要以創設情境、游戲等多種活動形式,注重學生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取語文知識,培養學習漢語拼音的能力,感受獲取成功的快樂,提高拼音課堂教學實效。

一、有趣情境體驗,激發積極參與

面對漢語拼音,剛進小學的學生都覺得十分枯燥,教師要利用已有的學習資源,善于利用教材,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把比較枯燥的拼音字符變得生動有趣,把無趣的學習轉變成有趣的學習,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欲望,使學生想學、樂學漢語拼音,學得規范,用得自然,感知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體驗到學習語文的魅力,從而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學習技能。

例如,教學“聲調”時,教師運用多媒體屏幕呈現“小白鵝到姥姥家”:在舒緩的樂曲聲中,小白鵝告別大白鵝爸爸、媽媽,騎著摩托車準備到姥姥家,小白鵝騎著小車在筆直平坦的水泥大道上,唱著輕松愉快的歌:“āāā、ōōō、ēēē。”突然,小白鵝的歌聲停住了,前面出現了一個斜坡,為了使車子爬上這道坡,小白鵝用力踩,嘴里哼著:“ááá、óóó、ééé。”爬完坡,道路坎坷不平,小白鵝在車子上不停地顛簸著,難受地哼出:“ǎǎǎ、ǒǒǒ、ěěě。”“哇!姥姥的家就在坡下”,小白鵝大聲地喊著:“ààà、òòò、èèè。”車子飛快地下了坡,姥姥正在門口迎接小白鵝。學生觀看著屏幕,嘴里跟著小白鵝不停地叫唱著,體驗a、o、e四個聲調的讀法和四種聲調符號,教師出示a、o、e四種聲調符號,引導學生認識拼讀四種聲調符號,掌握讀法和書寫。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學生學而不厭、樂在其中,體驗漢語拼音的讀音、形狀及書寫方法,達到掌握漢語拼音的目的,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習漢語拼音的能力。

二、游戲活動感悟,形成學習能力

“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由于單一學習漢語拼音相對比較枯燥,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和內容編排,密切配合書本上的知識,通過編故事、表演等方法,聯系現有經驗和新事物,創設多種生動、活潑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習拼音知識,體驗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加強動手、動腦能力,加深學生對漢語拼音的記憶,發現知識的規律性,培養個性化的思維,發展智力因素,如科學記憶力等,深入淺出地突破拼音教學的重難點,促進拼音學習能力獲得鍛煉,直至生成。

例如,教學“b、p、m、f”時,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其四個聲母的拼讀書寫,教師組織學生與同桌互做“說出我的悄悄話”游戲:學生甲在學生乙的耳邊發出b、p、m、f中某一個音,讓學生乙說一說學生甲發出的是哪個聲母?然后交換互說。教師讓學生拿出拼音字母“b、p、m、f”的頭飾,在課余時間戴著拼音頭飾玩耍,強化對這些字母的記憶。又如,教學“j、q、x”時,學生學習拼讀與書寫j、q、x與ü的規則,學生朗讀j、q、x與ü的故事:j、q、x帶著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說:“你先擦掉眼淚,我們再帶你去。”小ü連忙擦掉眼淚,拉著j、q、x的手出去玩了。通過朗讀故事,學生理解了j、q、x與ü的拼寫規則。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讀兒歌認讀字詞,開展讀詞識字競賽,“喂小雞”因“喂”、“小”的韻母還沒有學過,讓學生照著“洗衣服、搭積木”說出結構相同的詞語來,同時,教師出示卡片“雞”,讓學生拼一拼、讀一讀,讓學生到兒歌里找到這個字,并認讀出它。教師在屏幕上出示“xǐ、jī、yī、xià、dì”和“地、衣、洗、下、雞”,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連一連、讀一讀。學生在多種活動形式中學習漢語拼音,掌握了學習漢語拼音的方法,提高了識字能力,初步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實施自主實踐,發展拼讀技能

讀研學習計劃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對赤芝子實體進行化學成分研究,并對單體化合物進行細胞毒活性測定。方法利用硅膠柱層析,Sephadex LH-20柱色譜以及HPLC等手段分離純化得到單體化合物,并進行結構鑒定,通過MTT法對其進行細胞毒活性測定。結果從赤芝子實體中分離并鑒定了3個單體化合物的結構,分別是靈芝醇B(Ⅰ),麥角甾醇(Ⅱ)和過氧化麥角甾醇(Ⅲ),這3個化合物對小鼠肺腺癌LA795細胞的IC50分別為77.9,22.5,84.9μg/ml。結論3種化合物皆有細胞毒活性,其中以麥角甾醇(Ⅱ)為最好。

【關鍵詞】 靈芝 分離 鑒定 細胞毒活性

赤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ex Fr.)Karst系擔子菌綱多孔菌科靈芝屬真菌,具有補中益氣、滋外強壯、扶正固本、延年益壽等功效,被列為名貴藥材。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學者在中西醫結合的學術思想指導下,運用現代醫藥生物技術先后對多種靈芝屬真菌的子實體、菌絲體、孢子粉及發酵液的提取物或有效成分進行了系統的化學、藥理學研究,對靈芝扶正固本作用的機理進行了有益的探索[1]。近年來,靈芝有效成分的分析及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等的研究已經引起國際上的關注。為了進一步研究其活性成分,本實驗對赤芝子實體進行提取分離,得到3個化合物,經鑒定其結構分別為靈芝醇B(ganoderiol B,Ⅰ),麥角甾醇(ergosterol,Ⅱ)和過氧化麥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Ⅲ),其體外抗腫瘤活性作用研究表明對小鼠肺腺癌LA795細胞具有細胞毒活性。

1 儀器與材料

Gulliver Series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JASCO公司);核磁共振譜儀(VARIAN INOVA 500MHz);TECAN A-5002 Spectra型酶標儀(奧地利)。實驗用硅膠(青島海洋化工);Sephadex LH-20(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RPMI1640培養基(Gibco公司);胎牛血清(天津市慶星科技有限公司);噻唑藍(MTT,Sigma公司);二甲基亞砜(DMSO,Sigma公司)。

赤芝Ganoderma lucidum(Fr.)Kart,由天津中新藥業提供,經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高文遠教授鑒定,植物標本現存于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天然藥物學實驗室。小鼠肺腺癌LA795細胞株,由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提供。

2 提取分離

將赤芝藥材(5 kg)粉碎,用95%的乙醇(藥材的10倍量)加熱回流提取5h,過濾,濾渣再用10倍量9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如此提取5次,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浸膏狀,得提取物250g。將浸膏混懸水溶液分別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其中石油醚層部分30g(100~200目硅膠400 g裝柱),干法上樣,采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溶劑系統6個梯度(50∶1,20∶1,10∶1,5∶1,2∶1,0∶1)洗脫,共收集得到12個組份,從其第10個組分中經過硅膠層析分離得到化合物Ⅰ(218.2 mg)。醋酸乙酯層部分40g以(100~200目硅膠1000 g裝柱)CHCl3-MeOH(100,99∶1,98∶2,95∶5,9∶1,85∶15,80∶20∶2,70∶30∶3, 6∶4,5∶5)梯度洗脫,共得到16個組分,對其第2個組分進行重結晶得到化合物Ⅱ,剩余部分經過凝膠柱層析和正相HPLC分離,得到化合物Ⅲ(10 mg)。

3 結構鑒定

化合物Ⅰ:白色晶體,1H-NMR(CDCl3,500Hz)δH:5.47(1H,d,J=6Hz,7-H), 5.32(1H,d,J=6.5Hz,11-H),5.40(1H,t,J=7Hz,24-H),3.24(1H,dd,J=11.5,4.5),4.00(2H,s,26-H),1.67(3H,s,27-H),1.01(3H,s,29-H),0.985s(3H,s,30-H), 0.92(3H,d,J=6.5Hz,21-H), 0.88(3H,s,28-H),0.88(3H,s,19-H), 0.57(3H,s,18-H)。13CNMR數據見表1,以上數據與文獻報道[2]的靈芝醇B相符。

化合物Ⅱ :白色晶體,1H-NMR(CDCl3,500Hz)δH:5.568(1H,d,6-H), 5.384(1H,d,7-H),5.204(1H,m,22-H),5.204(1H,m,23-H),3.637 (1H,m,3-H),1.038(3H,d,21-H),0.946(3H,s,19-H),0.918(3H,d,25-H),0.846(3H,d,27H),0.831(3H,d,28H),0.631(3H,s,18-H)。以上數據與文獻報道的麥角甾醇[3]相符。分別以氯仿/甲醇(98:2,V/V),石油醚/乙酸乙酯(1:4,V/V)做層析液,用麥角甾醇標準品作TLC對照,Rf值相同。因此確定為同一化合物。

化合物Ⅲ:白色晶體,1H-NMR(CDCl3,500Hz)δH:6.50(1H,d,J=8.5Hz,6-H),6.24(1H,d,J=8.5Hz,7-H),5.22(1H,dd,J=15,7.5,23-H),5.14(1H,dd,J=15,8,22-H),3.95(1H,m,3-H),0.908(3H,d,J=6.5Hz,21-H),0.883(3H,s,19-H),0.83 (3H,d,J=6.5Hz,26-H),0.82(3H,d,J=6.5Hz,27H),1.00(3H,d,J=6.5Hz,28H),0.816(3H,s,18-H)。13CNMR數據見表1,以上數據與文獻報道[4]的麥角甾醇過氧化物相符。表1 化合物Ⅰ、Ⅲ的13CNMR光譜數據

4 細胞毒活性測定

4.1 細胞培養小鼠肺腺癌LA795細胞株,為貼壁細胞,培養于含10%滅活胎牛血清,100 U/ml 青霉素,100μg /ml 鏈霉素的 RPMI1640培養液中,37℃,5%CO2培養箱及飽和濕度條件下培養,3~4 d 傳代一次。

4.2 MTT法將對數生長期細胞用胰酶消化后配制成濃度為3×104個/ml的細胞懸液,接種于96孔酶標板,每孔加200 μl。24 h后換不含血清RPMI1640培養液使細胞同步化生長,每孔200 μl。24h后(第 3 天)加含不同濃度藥物及相應溶媒對照的新鮮培養液,每孔加200 μl,受試藥設4個劑量組,每組設8個平行孔,并設空白孔調零。在上述條件下培養24 h后,每孔加無血清培養液新鮮配制的0.5 mg/ml MTT 100 μl,繼續培養4 h,然后每孔加100 μl DMSO溶解MTT甲簪顆粒,用微型振蕩器振蕩混勻后,于酶標儀上測定光密度值(OD) ,實驗重復 3 次,取平均值。以溶劑對照處理腫瘤細胞為對照組,由OD值計算抑制率,細胞生長抑制率(%)=(1-樣品組OD值/對照組OD值)×100%。并由此求得IC50(半數抑制濃度) ,IC50=細胞生長抑制率為50%的藥物濃度。

實驗結果見表2,顯示化合物Ⅰ~Ⅲ對小鼠肺腺癌細胞LA795具有一定的細胞毒活性,其中以化合物Ⅱ為最好。表2 3 種化合物的細胞毒活性

5 結論

從赤芝子實體中分離得到3種單體化合物,并對其進行了體外細胞毒活性研究。結果顯示,在測定濃度范圍內3種化合物對LA795細胞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呈現出良好劑量效應關系,藥物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顯。靈芝的抗腫瘤作用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對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本實驗對赤芝子實體中分離得到的單體化合物進行的細胞毒活性檢測,對其抗腫瘤有效成分及抗腫瘤機制的進一步研究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林志彬.靈芝的現代研究[M].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

[2] 王芳生,蔡 輝,楊峻山,等.赤芝子實體中三萜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學報,1996,31(3):200.

讀研學習計劃范文第4篇

關鍵詞:獨立學院 職業生涯規劃 現狀 對策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大量畢業生涌向社會,使得大學生尤其是獨立學院的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幫助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擺脫就業困境,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后,經過20多年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全社會和各高校的廣泛重視,指導大學生做好各自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具有重要意義;對培養大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是高校對畢業生進行有效就業指導的重要工具之一。

一、獨立學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1、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

由于獨立學院本身發展歷程較短,教師結構年輕化,專業的職業指導師資不足,獨立學院畢業生普遍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近年來,各高校充分認識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紛紛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但因開設時間較短,很多獨立學院大學生往往將職業生涯規劃簡單地等同于職業選擇,缺乏對職業生涯的基本認識,生涯規劃意識比較薄弱。在此環境下,學生自身也就比較缺乏對職業生涯的系統規劃。

2、個人自我認知

大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認識是職業生涯規劃過程的起始環節,也是正確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大部分獨立學院大學生對自己個人認知不夠客觀,內容不夠全面,條理不夠清晰。并且很多學生進行自我認知的時候不從自身性格、興趣、能力出發,不考慮自身優勢和劣勢,對自我競爭力等問題認識較模糊。

3、對職業及職業環境的認知

獨立學院大學生對職業特點的認識、對相關職業的工作環境、薪資待遇、職業素質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在確立職業理想時,學生不能充分了解與自己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對理想職業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從業人員的發展前途等沒有充分的認識。在職業生涯規劃時,不清楚不同的職業崗位對從業者的自身素質和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等。

4、對未來職業目標的認知

職業目標是指人們對未來職業表現出來的一種強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們對未來職業生活的構想和規劃。確定職業目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當下,獨立學院的學生都是85后、甚至90后的一代,因在家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甚至專業的選擇都是家長安排的,對自己未來的人生目標完全沒有考慮過。

5、職業準備度的認知

獨立學院的學生,雖然高考成績不理想,但大多數認為自己是有理想,不認為高考失利會決定自己的一生;同時,大部分家中都有較豐富的人脈資源。他們情商較高,善于交際,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積極,這些都是獨立學院的學生在社會競爭中的有利條件。但是,因為這些學生一般家庭較富裕,不少學生認為有關系和金錢就以解決一切困難。因為家庭的資源豐富,所以學習期間不擔心找不到工作。這樣,導致很多學生在校期間混日子,享樂主義泛濫。

二、獨立學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改進途徑

1、喚醒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近些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在獨立學院中陸續開展起來。高校要從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高度重視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工作,并把它作為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的開展工作。

2、建立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

依據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教學內容,針對大一至大四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以提高該門課程教學的實效性。針對大一新生對專業了解模糊,同時,由于大一新生剛剛步入全新的大學生活,一年級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的重點內容就是了解專業和相關職業,了解自己,并且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大學二年級,學生最急需的是:了解認知自我的一些工具和技巧,以便于他們有意識地開展自我認知,歸納自己的興趣、能力特點和職業價值觀傾向,大致鎖定自己的職業方向,這對于今后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安排有著重大的意義。對于大三的同學,我們會將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點,指導學生做各自短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只有教學內容與年級和專業有效結合,才能使得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發揮出實效。

3、大力發展體驗式教學和網絡平臺教學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職業生涯規劃輔導中具有重要作用,開展體驗式教學是職業生涯規劃教學中落實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有效方法。通過引導學生開展職業訪談,親身體驗不同職業環境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真實地感受到現實的工作環境,近距離觀察工作對象的情況,使學生直觀地獲取真正感興趣的工作信息。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建設適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網絡教學平臺,為職業生涯規劃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網上職業傾向測評等提供了良好學習方式。

4、建設一支專業的專兼職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隊伍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改革的成功,離不開一支高素質、專業的師資隊伍。因此,獨立學院需要從人才引進、教師培訓、聽課輔導、授課效果、考核獎勵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和改進,完善師資隊伍建設的模式,并通過廣泛的經驗交流和全方位的調研走訪,充分了解現在社會發展需要,努力做到課堂與社會接軌,教學與實踐接軌,以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形成一支較強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和研究專兼職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讀研學習計劃范文第5篇

關鍵詞:獨立學院 教育統計 信息 應用

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信息全球化的發展形勢,對教育統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獨立學院是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院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獨立學院經過近15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獨立學院的發展過程中,教育統計既是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一項工作任務,又是學校發展建設中的一項基礎性和經常性工作。實際上,教育統計的第二項功能往往被忽視,學校內部的統計數據對于學校發展的重要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方面,在運用新機制新體制快速發展起來的獨立學院內部顯得更加突出。

1 獨立學院教育統計工作現狀

1.1 統計機構及人員配置。與其他傳統公辦大學不同,獨立學院的辦學更多考慮對成本的控制,沒有設立專門的部門或者崗位來從事教育信息的統計工作。在多數獨立學院,承擔統計工作的部門一般為學校(院)辦公室。

1.2 統計工作總體流程。獨立學院在接到上級主管部門統計工作任務后,根據要求組織相關部門按照報表要求采集統計數據,學校負責統計的部門整理匯總,主管校級領導審核后報至上級主管部門。

1.3 獨立學院教育統計信息的特點。①信息量大,數據關系復雜。由于獨立學院具有辦學主體多元化、產權關系復雜的特點,涉及校園、校舍、師資等方面的數據統計時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數據關系較公辦高校要復雜一些,需要統計人員對原始數據進行分析、甄別、合并、計算等操作。②個別信息缺乏真實性。在獨立學院上報的統計數據中,雖然數據關系正確,但并不能保證數據完全真實準確。原因有兩方面,一個是學校內部統計信息由多個部門共同完成,掌握的標準也不盡相同;一方面是上級主管部門將統計數據與辦學指標直接掛鉤,數據達不到要求直接影響學校的辦學和發展。③統計信息口徑單一。獨立學院的統計信息更適合教育行政部門了解和掌握一定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的總體情況,宏觀指導高等教育的發展。在實際辦學中,一些重要的數據并不在統計的范圍內,在實際工作中使用的頻率很高,但是在統計信息中往往被忽略。

2 獨立學院教育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指標體系缺乏對獨立學院的針對性。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發展,已呈現出公辦、民辦等多種辦學模式。但是,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生的教育產物,其辦學模式存在著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既不同于公辦高校,又區別于傳統的民辦高校。但是在統計工作中,獨立學院一般被歸為“民辦”一類,而專門針對獨立學院的體系指標還不夠完善。①多數指標未體現獨立學院的辦學特點。普通高等學校教育統計信息的基本辦學指標與監測辦學指標共歸為五類院校標準,占據了教育統計信息的絕大多數比例,劃分標準沒有專門針對于獨立學院的相關指標做出說明。而獨立學院是新辦本科院校,在各項指標上勢必會與公立辦學有一定差距。②主體調查內容延用落后指標,不能發揮信息的服務功能。過去沿用的一些統計指標已經明顯落后于獨立學院的發展步伐,不能反映出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變化。例如圖書、語音室、多媒體等指標沒有關照獨立學院的辦學實際。

2.2 統計過程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從工作的流程可以看出,信息在自下而上的呈報過程中,上級主管部門缺乏對信息準確性的檢測程序。為了不被“停止招生”或者“亮出黃牌”,很多信息的填報上以湊指標為目的,難以保證真實性、科學性,于是上報結果時有些信息失真,沒有利用價值。

2.3 統計方法落后。①信息化工作意識薄弱。目前教育統計信息工作還是以手工為主,主要依靠各相關部門基層的統計工作,負責統計的工作人員主要針對上報信息,進行匯總、錄入。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的水平較低,不能適應信息化發展的需要。②統計口徑與實際應用不完全匹配。獨立學院的教育統計信息,主要是根據上級要求來完成統計內容,不能滿足綜合性的人事、教學、后勤等全面統計的需要,難以實現信息的整合,甚至個別信息只是簡單羅列,高層次、有深度的信息寥寥無幾,甚至內容滯后,可用性差。③信息資源功能單一。當前高校教育統計的數據除了成為國家宏觀調控高校發展的功能之外,其實也是高校對外交流,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工具。這就要求學校掌握所有辦學信息,依靠信息進行前景預測,掌握發展動態,但這一功能往往被高校忽視。

2.4 統計人員整體業務水平不高。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對統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引進能主動接受信息化這一新的管理手段的高層次人才,成為獨立學院發展的必須趨勢。

2.5 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目前,獨立學院教育信息統計工作未引起上級部門足夠重視,沒有形成完整的管理體制。因為這項工作不屬于一線管理工作,加之上報形式存在的問題,弱化了統計的功能。

3 推進獨立學院教育統計信息在辦學實踐中的應用

3.1 改革指標體系。①建立獨立學院教育統計信息指標。上級主管部門要根據獨立學院自身特點,結合獨立學院發展形勢,對統計指標體系重新進行調整、更新和補充,同時對指標進行簡化,增強信息的實效性。②完善主體調查內容。健全針對獨立學院特點的主體調查內容,增強信息的實用性,在突出辦學特點的基礎之上,增強對教育統計工作和學校的整體辦學情況的管理。

3.2 完善統計工作監督機制。針對于獨立學院,要完善法規,制定監督標準,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如制定《獨立學院教育統計信息公開條例》、《獨立學院教育統計信息保護條例》和《獨立學院教育統計信息監督辦法》等。

3.3 加快獨立學院教育統計信息化建設。①成立信息化管理機構,增強信息化意識。信息化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就是按照學院發展思路,總體規劃、協調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不斷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同時負責公共信息平臺共享數據的建設和維護、負責學校與各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化業務。②建立教育統計信息數據庫,細化信息分類。高校教育統計信息主要分三類:學生類、教師類、辦學條件類。獨立學院員工隊伍組成復雜,教師類分為自有聘任教師與校本部聘任教師;辦學條件類中的資產、房產等分為產權與非產權,非產權又分為租借用等情況。③加強信息采集的科學性。按照信息分類,將信息劃分到各職能部門,信息來源由各職能部門負責采集,涉及到有共享的信息,以信息源部門的口徑為準。④建立信息查詢管理平臺。拓展信息和查詢的空間,開辟信息查詢系統或者網絡辦公平臺,使得學校的各項統計信息能夠更好的管理與使用。設置不同的信息查詢權限,這樣,既做到了關鍵信息的保密,也發揮了信息的實際作用,方便了數據的查詢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⑤提高信息分析能力。對獨立學院而言,教育統計信息的收集與統計,不只是為了上報,還為了通過分析統計信息,了解本校的情況,找出教學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4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獨立學院的信息資源是獨立學院發展的戰略資源。開發和利用教育統計信息資源,關鍵是要有一支人員精干、知識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因此要努力提高統計隊伍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水平,注重加大人員的培訓力度,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高統計人員在網絡環境下操作計算機的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熟練使用統計應用軟件,合理利用教育統計信息平臺。

3.5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上級部門要制定起符合獨立學院特色的、健全的法規,提高教育統計信息中各項數據的權威性,為獨立學院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統計服務;獨立學院自身也要依據自身學院情況,制定各種制度來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

3.6 擴大統計范圍,拓展信息應用。以教育統計信息應用性研究為契機,獨立學院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此基礎之上順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實現管理與使用的功能。如“檔案信息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辦公用品領用管理”等日常辦公。

總之,獨立學院教育統計工作及其信息應用,是一個復雜的、不斷發展的課題,只有樹立改革意識,優化工作方法,推動實踐創新,才能是教育統計信息更好地服務于獨立學院的發展和中國教育事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發共和國教育部.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Z].2008.

[2]徐文彬.教育統計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相關期刊更多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福建陶研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福建省教育廳

糖尿病天地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仓市| 长春市| 商水县| 响水县| 改则县| 舞阳县| 河西区| 个旧市| 垣曲县| 绿春县| 安图县| 岑巩县| 河北省| 丹江口市| 秦安县| 嘉祥县| 神农架林区| 大余县| 开远市| 福贡县| 陇西县| 清水河县| 南陵县| 江山市| 东台市| 阳泉市| 灵石县| 垦利县| 安陆市| 固镇县| 靖边县| 广宁县| 高邮市| 东港市| 乌恰县| 洞口县| 曲阜市| 西充县| 海盐县| 岐山县|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