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課堂禮儀

課堂禮儀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課堂禮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課堂禮儀

課堂禮儀范文第1篇

關鍵詞:教師禮儀 儀容 儀態 服飾 語言

禮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社會風尚和道德水準的重要標志。古人言“禮者,人道之極也”、“不學禮,無以立”。教育人就要講禮儀。所謂教師禮儀,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務活動、履行職務時所必須遵守的禮儀規范。

與其他禮儀相比,教師禮儀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教師禮儀具有鮮明的強制性:只要是教師就必須遵守;二是教師禮儀具有強烈的形象性:職業形象、學校形象、個人形象,當教師違反教師禮儀,其功能會成倍的擴大化,會影響很多學生,甚至影響學生的一輩子。筆者主要從教師課堂教學禮儀來闡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整潔的儀容

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每個教師的儀容形象都會引起交往對象的特別關注。儀容包括面部、頭部、手部、頸部等。修飾得當的儀容,會使人看上去精神煥發、神采奕奕;修飾不得當的儀容,會使人看上去精神萎靡不振;所以每位教師都應當注意自己的儀容的修飾。

一般而言,教師課堂教學禮儀的儀容禮儀包含面部禮儀、發部禮儀和手部禮儀三部分。儀容禮儀最重要的是清潔,具體的要求一是定期理發,最好半個月理發一次,要經常洗發,保持頭發的清潔;還要保持頭發整整齊齊,不能使自己披頭散發,蓬亂骯臟。二是要清除面部的粉塵,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要養成多洗臉的習慣,要堅持用正確的洗臉方法來洗臉,及時清洗面部的粉筆灰,使自己看起來清爽,精神煥發。三是保持手部的干凈,要及時和自覺的清洗手部的粉筆灰;同時不要刻意的留長指甲,更不要把指甲涂得大紫大紅。

2 端莊的儀態

端莊的儀態給人予挺拔筆直、精力充沛、積極向上的印象,會給學生留下優雅、穩重、自然的美感。作為教師,上課時應該站在講臺的中央位置,即講臺和黑板之間,站立時要頭正身平,兩肩平行、放松,雙臂自然下垂身體兩側或放在身體前,雙腿直立,男教師雙腿與肩寬,女教師腳尖呈“V”型。作為教師,在坐時,膝蓋要并攏,頭要端正,上身挺直,在與學生交談時,要面向學生,將上身朝向學生。作為教師,在課堂上走動時,速度要適中,步履輕盈穩健,抬頭挺胸收腹,腳步要行如和風,這樣會給學生一種胸有成竹、沉穩自信的風度和氣質。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改掉一些不良的習慣:①自己

板書,背對學生;②雙手放在褲袋里或兩手反在背后,沒有一點親切感;③雙手交叉抱在胸前,會給學生一種傲慢的感覺;④走路時彎腰駝背、步履蹣跚或在課堂上走動過于頻繁;⑤走路時吃東西、吸煙;⑥講課時忌諱敲擊講臺、黑板或其他過分的動作;⑦講課時玩弄粉筆或高興時拉袖子。

3 得體的服飾

偉大英國作家莎士比亞曾經說,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就是他教養、品位、地位的最真實的寫照。教師遵守服飾禮儀是教師職業道德、職業規范的一部分。得體的著裝不僅使教師的形象得到一種修飾的作用,同時對學生也起著潛移默化的榜樣作用。教師在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服飾穿戴,如在公務場合要著制服、套裝、工作服等等;在社交場合要著時裝、禮服、民族服飾等等;在休閑場合要著家居服、牛仔褲、運動裝等等。

服飾的美可以達到和諧的視覺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場合,面對同事和學生就不能隨心所欲,不能穿得過分性感、過分艷麗、過分奢華,要保持服飾的整潔、利落。年輕教師要穿得鮮艷、活潑,可以體現青年人的朝氣和蓬勃。中老年的教師要穿得莊重、雅致、整潔,體現成熟和穩重。

不管在什么場合,教師的著裝都要整潔,避免邋遢和骯臟,著裝要干凈和完好、衛生,不能皺皺巴巴,不能殘破不堪,補丁遍布,不能臟臭不堪,也不能出現油跡、污漬等。教師課堂教學中著裝方面要注意以下“六忌”:忌過分雜亂,亂穿;忌過分鮮艷;忌過分暴露;忌過分的透視;忌過分短小;忌過分緊身。

4 文明的語言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說明語言在人際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教師擔負教書育人的重任,所以,教師要具備良好語言表達技巧,要針對交談對象,說合乎場合的語言,表達時要遵守語言的禮儀,文明交談,能順利的開展教學和交往活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交談時,要注意以下問題:①要真誠叫響學生的名字,這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學生會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平等相待,愿意親近教師,喜歡向教師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師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②不要叫學生的昵稱或綽號,在公眾場合,不能叫學生的綽號,這樣會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會影響教師的形象;③忘記學生名字的補救辦法,由于有時教師因為學生人數過多導致會忘記學生的名字,這時可以采用方位的稱呼方式來彌補,比如說第幾排第幾位的這位同學等。

總而言之,教育無小事,教師無細節。作為教師,要正確領會禮儀和教師禮儀的概念和規范,無論在教學還是社交交往中,教師不僅是教授知識的園丁,也是傳承文明點的導師,是教書育人和以身作則的楷模。教師應該言傳身教,成為弘揚文明和講究禮儀的典范。

參考文獻:

[1]萬愛蓮.淺議教師的儀表禮儀.高教研究,2011.9.

[2]李凡.淺談教師禮儀.天中學刊,2001.8.

[3]萬愛蓮.淺議教師的儀容禮儀.科學教育,2011.9.

[4]劉維儉,王傳金主編.現代教師禮儀教程.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

課堂禮儀范文第2篇

關鍵詞:幼兒 禮儀 教育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隨著421家庭的增多,現在的孩子都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這種家庭模式教育出來的孩子都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傲慢、自私、沒禮貌、貪心、懶惰、脾氣大……只注重孩子知識性的提高,而忽略了孩子人格品質的培養,不懂得尊重父母長輩,與人交往不懂謙讓、不講禮貌,公共場所不守秩序等,助長了孩子的不良習氣,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品性,造成了幼兒人格的不健全。因此,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必須也是刻不容緩的事。而3—6歲的幼兒模仿性、可塑性極強,接受信息的速度也快,是了解社會、養成各種文明習慣的最佳時期。亞里士多德說過:“幼年時形成的習慣可以改變一生。”對幼兒進行禮儀啟蒙教育,促進幼兒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對幼兒以后的學習和人生的發展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那么,如何通過課堂對幼兒滲透禮儀教育呢?我認為可以進行以下嘗試:

一、注重言傳身教,用文明禮貌的行為影響幼兒

教師要以身作則,給予幼兒正面教育。幼兒園里你常常可以聽到這么一句話:“老師的話就是圣旨,凡是老師說的必須按要求做到,我們怎么說都不聽。”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都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可見教師對幼兒心理發展和品德形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作為被模仿者的幼兒教師,更應該把文明禮儀放在首位。

在穿著打扮上要大方得體,不穿奇裝異服;在行為上做到舉止端莊、語言文明禮貌,站立時身體筆直,坐著時不要蹺二郎腿,說話不能帶臟字,講禮貌文明語言,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等。幼兒園老師在與兒童說話時應用禮貌的、商量的口吻,如:“你幫我做一件事情好嗎?”“我們一起做游戲好不好?”對待孩子要溫和耐心,尊重孩子的人格;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人師表,為幼兒做出榜樣,用自己文明的言行影響幼兒。

二、在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中對幼兒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幼兒教育課程是對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旨在將幼兒禮儀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啟蒙教育的手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及教學計劃,定期向幼兒展開禮儀教育。 轉貼于

如,特色禮儀主題活動《我升中班了》,目標是讓幼兒遵守日常的禮儀規范,增強自律意識,知道同伴間友好相處、學習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據該主題目標,我們安排了《上下樓梯》、《小小值日生》、《文明之星》、《別說我小》、《我的小手真能干》、《告別不文明習慣》、《文明禮儀伴我行》、《小手拉大手》等主題活動,為文明禮儀教育的順利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要教育幼兒與他人文明交往,與同伴禮貌相處,愿意合作分享;外出有文明的言行,能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并讓幼兒的禮儀行為影響家長,輻射社會。

三、在各科教學中對幼兒滲透禮儀教育

課堂禮儀范文第3篇

關鍵詞:品德與生活;文明禮儀;道德素養

《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學校要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將文明禮儀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注重提高文明禮儀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課堂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青少年學生養成文明禮儀行為的重要場所。作為對學生行為培養起關鍵引領作用的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禮儀素養的培養,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品德課堂教學中融入文明禮儀,應該自然貼切,無雕琢之痕。

一、巧妙安排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強化學生行為訓練

1.開展情境教學,滲透道德教育。小學生形象思維比較豐富,教師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具體的情境氛圍,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請你相信我》時,教師給大家播放2014年春晚沈騰、馬麗主演的小品《扶不扶》,在幽默詼諧的故事中,學生興趣高漲,同時對小品中蘊含的誠信、互助、良知有了更加深入的感受,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

2.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將知識轉化為行動。知識來源于實踐,又需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小學思想品德課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要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教師就必須突破教材和課堂的限制,將學生置身于廣闊的生活天地,實現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有機融合。比如,在品德與生活三年級上冊的《我生活的社區》這一知識章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和父母一起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清理社區垃圾,讓我們的社區更加美麗;幫助社區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構建和諧的鄰里關系;在社區宣傳欄張貼文明禮儀宣傳畫,傳播文明禮儀知識;在周末去養老院幫助孤寡老人搞衛生、聊天,弘揚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書本中的知識與自身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和感受,更好地內化知識,培養高尚的文明禮儀素養。

3.挖掘教材中的文明禮儀教育資源。教材就是個例子,教材中很多的經驗例子蘊含著良好的教育價值,教師可以在教材中選擇典型性的例子進行深入剖析研究,師生共同探討,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對教材中有關文明禮儀教育的案例進行學習研究,內化為學生的情感認知。并將其作為教學資源的進一步擴展,可引入與教材類似的生活場景,可以使禮儀教育進一步具象化。例如《中秋與重陽》這課,可給孩子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并結合學校組織到敬老院送溫暖的活動,對孩子進行學會尊重長輩,與長輩說話要有禮貌,不嫌棄老人等傳統孝道教育。

二、教師注重言談舉止,突顯教師示范作用,以身作則

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年紀特點,不是對所有的行為都能分辨細致,老師在孩子們心里都是至高無上的,只要是老師所說、所做的,他們都認為是對的,教師是孩子直接仿效的對象,也是禮儀教育的主要實施者。老師與學生朝夕相處,一言一行,學生都耳濡目染。因此,教師的職業素養、儀表形象、語言素養、交往禮儀等對學生將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例如,我發現有的班級老師喜歡用教鞭在講臺上使勁地敲打,試圖控制班級紀律,下課后,很多孩子就學著老師的樣子,拿著筆或者也拿教鞭在桌子上拼命拍打,這樣不但不文明,而且很容易敲到其他同學,非常的危險。教學中,我非常注意樹立自己在學生面前文明禮儀的形象,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好話回應,一雙眼神鼓勵;一顆愛心相待。我深刻地感受到學生在有意識地模仿自己的待人處世的方法,我平時表現出的文明禮儀素養逐漸內化為學生自主的意識和行為,學生良好的個正在逐漸形成,文明禮儀在班級蔚然成風。

三、家校聯手共話文明,回歸生活內化于形

課堂禮儀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職高專;商務禮儀課程;課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603(2015)30-0101-01

一、開展高職高專經管類專業商務禮儀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通過對用人單位開展高職高專經管類專業畢業生專業能力及職業素質要求的調查與分析,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用人單位對前來應聘的高職高專畢業生的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個人言行與形象的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職高專經管類專業中開設商務禮儀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對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習習慣較為懶散的高職生,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完全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照本宣科”式的課堂上,老師講得意興闌珊,學生聽得百無聊賴。如何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來提升教學效果成了擺在眼前的一大難題,開展高職高專經管類專業商務禮儀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二、我院商務禮儀課程課堂教學改革

(一)改革措施的整體介紹

在開展商務禮儀課程課堂教學改革之前必須先對這門課程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我院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采用了“項目驅動法”,將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分成三個大項目,分別是項目一:個人形象設計(儀容禮儀、儀態禮儀)、項目二:商務會談(溝通禮儀、文書禮儀、迎接禮儀、招待禮儀、送別禮儀、外國禮儀、宗教禮儀)、項目三:求職面試(日常禮儀、求職禮儀)。課程整體設計完成之后,緊接著就是課堂教學改革,概括地說,就是先明確工作任務,教師進行示范,接著學生嘗試進行實際操作,然后通過學生展示與教師點評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學習要點,最后學生自行整改后進行最終成果展示。通過這種“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商務禮儀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商務禮儀素養。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做法

以項目一:個人形象設計中的“儀容禮儀”教學單元為例介紹一下我院在經管類專業商務禮儀課程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做法。

1.任務呈現(5分鐘)

播放視頻短片,展示各類商務場合中,商務人士的形象,幫助學生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按照商務場合中商務人員的儀容規范和著裝要求設計儀容規范和著裝要求有一個直接認識。

2.主題講解(60分鐘)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具體講解商務場合中商務人員的儀容規范和著裝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學生中挑選男、女生各一名作為模特兒,親自示范領帶的打法與女性職業淡妝的上妝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3.能力訓練(75分鐘)

通過撲克牌抽簽的方式,按四種花色學生隨機分組,每組學生自行練習整理著裝、打領帶及化職業妝。練習結束后,每組推選男、女生各一名進行小組PK。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在教室巡視指導,學生遇到問題可以與組員交流討論,也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

4.展示討論(15分鐘)

各小組代表展示自己的個人職業商務形象,各小組組長與教師現場打分。PK結束后,各小組小結訓練情況,分享經驗。

5.教師總結(5分鐘)

教師總結各組的練習展示情況,注意對各小組進行點評,提出改進意見。

6注意隨堂考核(20分鐘)

學生結合改進意見進一步改善自己的個人形象,教師根據學生表現,參照儀容規范和著裝要求的具體評分標準,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現場考核評分。

參考文獻: 

[1]董明.商務禮儀[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2]簡成茹.商務禮儀[M].科學教育出版社,2013. 

課堂禮儀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校教師;課堂禮儀;路徑

一、高校教師課堂禮儀的重要性

教師課堂禮儀是教師在課堂這個特定的場所表現出來的融洽師生關系的所有行為、語言、形象的總和,它是內在涵養的釋放形式,是外在美的闡釋。一切在課堂上的表現都是禮儀的一部分。

(一)是教師自身修養的重要標志。教師的課堂禮儀是教師自我修養的一部分,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課堂禮儀是”外化于行”的示范,教師修養的外化將傳遞給課堂上的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禮儀行為。高校教師需要良好的自身修養和課堂禮儀,在言語、行為、衣著、目光以及表情等方面都要得體,從而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密切師生間的感情。

(二)是學生素質的發展方向。教師之于學生而言,榜樣性十分明顯。教師在課堂上的所有表現都是學生模仿的標準。教師的課堂禮儀已經不單是個人自我修養的體現,而是作為一種模板而用來模仿與超越。優秀的教師是學生尊敬和崇拜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舉止,良好的教師禮儀就能夠在學生面前樹立一面旗幟,引導著學生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

(三)是高校形象的典型縮影。高校教師的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都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教師的自身修養和課堂表現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本專業乃至該大學的直觀印象和看法,教師的自我修養和課堂禮儀修養密切相關,教師的形象直接影響著學校的形象。因此,高校教師在課堂上必須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嚴于律己。在言語、衣著、行為舉止等方面做學生的表率,讓學生從愛課堂開始,進而愛專業,并進一步愛學校。

二、高校教師課堂禮儀存在的問題

(一)儀表不端莊。第一眼印象很重要。一個教師從他走入課室的瞬間,他的整體形象就已經印入學生們的腦海。今天老師的著裝怎樣,發型如何,給人的精神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部分教師不注重儀表,把不修邊幅誤認為是個性張揚的標志,把著裝隨意當做簡樸大方來理解,由此,在大學課堂可以見到穿涼鞋,露腳趾的教師,可以見到胡子拉渣的教師,可以見到濃妝艷抹的教師,不一而足。

(二)舉止不優雅。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一個高等學校,應從其他方面培養教師,如:怎樣站,怎樣坐,怎樣從桌子旁邊起來,這一切對教師來說都是很必要的。如果沒有這些技巧,他就不能成為一名好教師。”[1]足以說明教師的舉止儀態的重要性。可是現在的高校課堂上,部分教師并沒有很好地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甚至有些教師在課堂上隨意撥打、接聽手機。

(三)語言不科學。語言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載體,一個教師的語言修養是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語言不規范、不準確,那么教師傳遞出來的信息不精準,學生接收到的信息同樣無法保證科學性,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過多的口頭禪和語氣詞,使得表達不流暢,導致課堂缺乏吸引力。一些教師過多使用負面信息,在評價學生或事物時易用絕對化的語言,或者不尊重學生。

(四)表情不到位。現代心理學家艾帕爾?梅拉別恩把人的感情表達效果總結了一個公式:一個信息的傳遞(100%)=語言(7%)+ 聲音(38%)+表情(55%)。[2]這個公式說明,一個人在表達感情、傳達信息的時候,表情的影響最大。而在人的表情符號里,目光和微笑是最好的窗口。教師作為一種職業要求,教師的眼神,要給人一種深邃、敏銳、聰慧之感,使學生感到教師和藹可親、莊重誠懇,既嚴肅又親切,微笑中見熱情,嚴肅中顯慈祥。笑是美好情感的體現,要始終以熱情的目光微笑注視著自己授課的學生,因為老師的目光里不僅有感情、有啟迪、有贊揚、有批評,更重要的是學生往往能從教師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感受到關心、愛護、理解,從中受到鼓勵。

三、高校教師課堂禮儀欠佳的原因

(一)思想認識不足。高校教師的授課對象是大學生,部分老師認為課堂是既然是知識傳播的主陣地,那么自己的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就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而其他則是次要的甚至不足掛齒的。顯然這種想法和認識是片面的。

(二) 審美意識偏差。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片面追求時髦已經是現代人的通病。社會上的潮流也許在教師身上根本就是一個錯誤。比如體現在女教師的著裝方面:露臍裝就很不合規矩,波浪大卷“披頭散發”更是有失教態。

(三) 校園文化的異化。校園文化既包括以校風、教風、學風為主的精神文化,又包括學校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等物質文化,和諧的校園文化能對教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現在的大學校園里到處充斥著商業氣息,學生在對待學習的態度上已經和以往有很大的差別,浮躁的心理充斥著大學校園。高校教師也受到了異化校園文化的沖擊,加之部分教師盲目學習他國文化的行為舉止,錯誤的將課堂禮儀看成影響教師個性的羈絆,他們為了張揚個性而盲目丟掉了課堂禮儀的本分。

(四)規范守則失范。無規矩不成方圓。所謂失范,就是傳統的規范已經失效,而新的規范還有形成或者尚未成熟,以至于人們無所適從。現在的大學課堂上,教師到底應該怎么做,或者如果不這樣做會有什么樣的懲罰機制都沒有明確的規范。在這樣的情況下,忽視課堂禮儀或者課堂禮儀欠佳的教師也沒有損失什么,從而使得失范加劇,加劇的失范會導致課堂禮儀進一步弱化。

四、規范高校教師課堂禮儀的具體路徑

(一)提高思想認識。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因此,高校教師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課堂禮儀的重要性,把提高禮儀修養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課堂禮儀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師形象和教學效果。高校教師發展和培訓中心也應為教師課堂禮儀提供培訓資源,在制度上和行動上推動高校教師搞好課堂禮儀建設。把課堂禮儀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設定適當的比例和權重。用考核促進高校教師重視課堂禮儀的修養。

(二)培育美學修養。就目前高校教師禮儀存在的各種問題,有些教師自身也認識到了嚴重性,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美化”自己,就是指美學美育修養還有所欠缺。應該說大多數的教師都想做到在課堂上穿著得體大方,端莊典雅。可是真正體現出來的卻是對自己的修飾過度或者毫無修飾。

(三)構建和諧校園文化。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尤其是讓教師沐浴在高雅的文化氛圍里,對提升教師的禮儀素養有巨大的作用。一方面,高校通過美化校容校貌,將專心育人的教風體現在物質文化建設中;另一方面,高校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健康、積極的文化氛圍,將正能量體現在精神文化建設中。力求在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潛移默化地影響高校教師的價值評判和美學修養。

(四)建立規范守則。大學是倡導自由的,但從來就沒有絕對自由,過度自由則是有危害的。在適度的規則范圍內,保持適度的自由才會保持和諧的狀態。避免規則真空,將個人的行為約束在有序范圍內,是自我約束的必要補充。在規范守則同時,開通網上評師平臺,鼓勵學生監督老師的言行,規范教師的課堂禮儀,從而發揮激勵導向功能,促使教師的言行更加符合現代大學精神。(作者單位: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

基金項目:2015年廣東海洋大學師德建設理論和實踐研究立項課題(GH201405)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义马市| 罗田县| 玉田县| 金沙县| 阜城县| 永泰县| 疏勒县| 彰武县| 古田县| 武城县| 巫山县| 万山特区| 沧源| 寿阳县| 新沂市| 苏州市| 晋州市| 宽甸| 和平区| 庆安县| 盐城市| 宝山区| 漳浦县| 宁安市| 金华市| 澄城县| 思南县| 泰州市| 呈贡县| 海伦市| 镇远县| 兴宁市| 成武县| 高邮市| 松潘县| 通许县| 武山县| 克拉玛依市| 双峰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