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組工作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深刻吸取近年來全國各地出租屋亡人火災事故教訓,解決我村出租屋消防安全管理的突出問題,提高我村出租屋抗御火災風險的能力,切實探索出符合我村出租屋消防安全管理的新模式,現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以遏制出租屋火災事故多發、人員死傷率高的勢頭為目標,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提高消防安全意識,消除出租屋存在的火災隱患,確保消防安全,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村專項治理工作由政府統一協調部署和落實,按照“政府統一領導、街道辦事處負責、部門聯合行動、全民共同參與”的原則開展,我村設立專項整治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排查組:
三、專項治理工作范圍、重點和目標
(一)治理的目標通過治理,提高出租屋從業人員消防安全意識,加強 消防安全管理;堅決消除在出租屋內亂拉 亂接電線、鎖閉封堵占用安全通道和出口的現象。
(二)治理的內容此次專項治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種行為(現象):1、出租屋內住人 (除須留守值班的1人以外);2、違規用火用電用氣行為;3、有人值班的場所未設置逃生出口的;4 營業(有人員滯留)期間鎖閉安全出口和封堵、占用安全通道的行為;5、確因需要設置的廚房未采 用實體磚墻與其它場所隔開的現象;6、未按照國家消防技術標準要求配置滅火器的。
(三)治理的目標通過專項治理,提高出租屋從業人員消防安全意識;落實消防安全管理, 消除在出租屋內設置宿舍(住宅)、亂拉亂接電線、鎖閉、封堵安全出口、占用安全通道等現 象,確保出租屋滅火有設施,逃生有出口,安全有保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深刻理解這次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確認識消防安全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關系,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切實把專項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有關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二)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有關職能部門要認真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把專項治理作為加強消防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集中力量認真抓好落實。各有關部門在專項治理中要明確職責,密切配合,通力協作。
一、總體目標
通過我縣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建設,完善校園足球訓練競賽體系與專業化青少年足球訓練競賽體系有效對接、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構建和完善科學規范、銜接緊密的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競賽體系,引導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和競賽活動,推進全縣校園足球活動有序開展,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足球運動,不斷壯大校園足球規模,發掘和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確保精英球員能夠在“最優VS最優”的競賽環境中持續提升競技能力,打造全州一流青少年足球隊伍。
二、組織機構與職能
(一)工作機構
訓練營建設工作由縣教育局體衛藝科開展、統籌推進,具體工作由縣校園足球協會組織實施,開展相關工作。
(二)工作職能
1.貫徹落實州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有關要求,開展我縣訓練營各項工作;
2.聘請、聘用校內外技術總監、教練員和工作人員;
3.組織我縣訓練營教練團隊對各學校訓練營和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教練員開展培訓與技術指導;
4.開展我縣訓練營營員選拔和日常訓練,并隨著我縣青少年足球發展形勢,逐步擴大各年齡段覆蓋面;
5.建立我縣訓練營營員檔案,開展動態追蹤管理;
6.推動各學校訓練工作,對日常訓練、比賽等進行監督;
7.組織我縣訓練營營員,參加國內外青少年足球競賽、文化交流等活動。
8.為我縣訓練營營員提供進入職業隊、國字號隊伍機會。
三、建設步驟
(一)營地校。全縣各級各類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為營地校,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校內足球比賽,選拔優秀足球運動員,加強日常訓練,代表學校參加縣級選拔賽和各級校園足球比賽。
(二)學校訓練營。各學校訓練營可借鑒縣訓練營模式,分年級選拔本校各年齡段最佳陣容,開展日常訓練,進行賽前合練,參加縣訓練營選拔賽和各級校園足球比賽。
(三)縣訓練營。每年開學初舉辦全縣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選拔賽,選拔各年齡段最強陣容,組建縣訓練營。縣訓練營將利用周末、節假日、假期等時間,開展集中訓練。
四、縣訓練營營員選拔和管理
(一)訓練營營員年齡
小學丙組: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間出生;
小學乙組: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間出生;
小學甲組: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間出生;
初中組: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間出生。
每個組別營員人數控制在25-30名左右,最終人數根據參賽學生的足球綜合水平確定。縣訓練營訓練本著自愿原則參加,并代表縣參加全國、省、州青少年校園足球比賽。
(二)評委組設置
邀請足球專業人員、優秀教練員組成評委組,對參加全縣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選拔賽的足球運動員進行評分,并根據學生自愿原則,最終確定縣訓練營營員名單。
(三)評分內容
1.技術部分:進攻和防守能力、第一次觸球能力、控球和接球連接能力、運球能力、傳球和長傳能力、射門(得分能力)、頭球能力、雙腳使用能力、搶斷能力。
2.戰術部分:閱讀比賽的能力、組織能力、利用空間的能力、防守積極性、無球戰術能力、擺脫壓迫的能力。
3.體能部分:速度、爆發力、協調和靈敏、耐力(負荷能力)。
4.團隊精神:毅力、創造力、積極性、領導能力、自信心、為團隊犧牲精神、交流能力。
(四)選舉方法
1.小學組:
(1)每場比賽,評委組根據每名運動員在各場上位置上的表現,選最佳陣容;
(2)比賽全部結束后,根據最佳陣容,初選30—40名縣訓練營營員;
(3)初選運動員將參加縣訓練營第一期培訓班,進行復選,由縣訓練營教練團隊根據運動員實際表現選拔25—30名縣訓練營營員。
2.初中組:
(1)每場比賽,評委組根據每名運動員在各場上位置上的表現,選最佳陣容。
(2)比賽全部結束后,根據最佳陣容,初選30—40名縣訓練營營員。
(3)初選運動員將參加縣訓練營第一期培訓班,進行復選,由縣訓練營教練團隊根據運動員實際表現選拔25—30名縣訓練營營員。
(五)縣訓練營營員管理制度
1.營員要積極參加縣訓練營安排的訓練、比賽等活動,如有特殊情況,需提前向教練員請假;
2.未經教練員批準無故不參加活動3次,將取消當年營員資格,并取消下一年縣訓練營試訓資格;
3.營員獲得教練員批準前提下,未能參加當年總訓練時間的60%(受傷等特殊原因除外),取消當年營員資格;
4.上半年,營員參加訓練時間不到60%,取消參加全國、省、州校園足球夏令營資格;
5.營員要遵守訓練、比賽、活動時間和相關紀律,凡出現打架、斗毆、破壞隊內團結、報復隊員、作風惡劣的,視情節嚴重程度,取消當年營員資格,并取消下一年縣訓練營試訓資格;
6.上述規定中,初中組營員必須遵守第五項規定,并根據參訓次數或年末技能測試結果,頒發結業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
五、競賽體系
(一)校內競賽。校內競賽是以班級、年級為單位,在校內開展的足球競賽活動。小學低年級要以興趣培養為主,開展豐富多彩的足球活動和趣味性足球技能競賽,中高年級以上建立足球代表隊,開展5人制或8人制校內足球競賽。初中、高中(包括職業高中)建立班級、年級、學校足球代表隊,開展8人制或11人制校內足球競賽。
(二)縣級競賽。縣級校園足球競賽以學校為參賽單位,分別開展小學、初中、高中三級比賽,并在其中選拔優秀隊伍參加全州校園足球比賽。
(三)全州競賽。全州校園足球常規賽事有,全州校園足球冬訓檢驗賽暨州訓練營選拔賽(以縣市為代表隊參賽,參賽范圍為小學、初中)、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比賽(以學校為代表隊參賽,參賽范圍為高中)、校園足球夏令營比賽(以縣市為代表隊參賽,參賽范圍為小學、初中)、“州長杯”青少年足球比賽(以縣市為代表隊參賽,參賽范圍為小學、初中、高中)、青少年足球錦標賽(以學校為代表隊參賽,參賽范圍為小學、初中、高中)、“體校杯”青少年足球比賽(以學校為代表隊參賽,參賽范圍為小學、初中)等。
六、保障措施
(一)經費保障。縣訓練營經費主要來源于州校園足球協會、縣政府撥款。訓練營資金使用范圍包括聘請教練團隊及工作人員;開展各年齡段營員日常集中訓練及比賽;舉辦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班;購買足球相關器材;參加國內外各級各類比賽和交流活動;支持各學校訓練營建設。
(二)場地保障。縣訓練營場地主要設在一小、二小、四小、五中、二中、四中。
(三)教練員保障。縣訓練營采取州教育局選派、自行聘用等方式,聘請國內外優秀教練員或在我縣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教練員中建立教練團隊,聘用協議一年一簽。
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關于成立
“2021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小組的通知
院內各單位:
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的意見》(教高〔2018〕2號)《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教高〔2019〕6號)等文件精神,根據《揚州大學2020年黨政工作要點》工作安排,學校已于2020年6月全面啟動2021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工作,下達專項經費,組織學院廣泛開展調研,為順利完成該項工作,結合學校實際要求,經院黨政聯席會討論,決定成立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2021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小組。具體名單如下:
組 長:夏澤清 楊章平
副組長:常國斌 王小龍 龔道清
組 員:楊海明 魏臻武 魏文志 徐 琪 王夢芝
嚴學兵 苗淑彥 毛永江 王杏龍 孫龍生
(此頁無正文)
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二〇二一年三月九日
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個案工作救助一、學校個案工作救助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的優勢
(一)服務理念更具人性化
學校個案工作救助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遵循助人自助的理念。社工以人為本,在尊重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的基礎上,真誠幫助他們,引導、支持、鼓勵他們,相信他們潛力巨大,能夠達成自我改變與自我成長。學校個案工作模式的介入服務和救助過程,遵循案主本位的原則,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始終以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的需求為最高宗旨,進而提升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個案工作不是像思想政治教育那樣自上而下以灌輸教育為主,對于受教育者內心感受與真正需求考慮不周,而是遵循尊重與平等的服務理念,避免了思想教育的單一性與生硬感,有效地防止了受助學生被動接受心理的產生與抵觸情緒的生成。
(二)服務方式專業性與針對性強
學校個案工作操作主體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學校社會工作者,他們秉持學校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運用學校個案工作的方法與技巧幫助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解決問題。其角色和工作區別于一般的任課教師、班主任或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社工與大學生弱勢個體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與輔導,他們運用的服務方式更具專業化,更注重服務對象的個體性和獨特性,服務更細膩更深刻。
同屬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因弱勢類型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問題與需求并不一樣,即使屬于同一弱勢類型,每個個體的具體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服務方式也應有所差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個體具體對待。因此,運用學校個案工作救助大學生弱勢群體更具有針對性。
(三)服務效果優良
運用學校個案工作方法對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進行救助,社工借助支持,專注于案主,傾聽其表述、同情其處境、鼓勵其不斷改善自我,在此過程中案主獲得了應有的尊重,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因而,這種工作模式對他們的心理調適比較有效。針對貧困大學生經濟弱勢群體的救助,只要抓住根源,借助支持網絡,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其經濟壓力,并糾正其非理性信念,就可給予案主新生活的希冀,從而減輕乃至消除他們自卑感,以新的思考方式看待與處理既有的問題與困境,樹立起生活與學習的自信;針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的救助,以個案訪談的方式幫助案主改善認知,疏導不良情緒,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針對貧困大學生學業弱勢群體救助,主要是通過社工直接的個案學業輔導或間接的朋輩個案引導都對案主有很大的幫助;針對大學生貧困大學生就業弱勢群體的救助,通過糾正案主認知偏差,教給案主相關求職面試技巧,也會立竿見影。
二、學校個案工作救助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的不足
(一)服務方式具有局限性
人需要放到特定情境中,其狀況才能得以展現,人需要放到各種環境中其能力方可得到鍛煉。學校個案工作介入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的救助,主要運用個案訪談法,社工可以幫助案主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可以傳授解決具體問題的一些技巧,也可以幫助案主疏導心理情緒的困擾等,但案主在小團體或更大群體中的表現,社工通過訪談了解有限,案主的不斷成長與發展也不是單純見面訪談能夠達成的,所以學校個案工作,需要同學校小組工作與學校社區工作結合起來。這三大專業方法的綜合運用才能動態觀察、立體介入,幫助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解決當前困難,有利于幫助他們挖掘自身潛能,增強環境適應力,提升他們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健康全面發展。
運用學校個案工作方法救助貧困大學生經濟弱勢群體時,除了案主自身努力,更多的不是訪談,而是用間接的方式,如社工幫助案主聯系資源,學校落實相關政策等,這樣才更為有效;針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弱勢群體的救助,對于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案主,一般社工無能為力,需要更為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進行介入治療;救助貧困大學生學業弱勢群體時,有的個案成效較慢,需要一個周期性改善;關于貧困大學生就業弱勢者的救助,案主的整體求職素養與求職競爭力的提升也不是短期就能見效的。
(二)服務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學校個案工作模式不是一個萬能模式。社工作為個案工作的指揮與執行人員,在服務過程中角色多樣,各方面的知識與技能都要有所了解或者深刻認識,其專業素質影響著整個學校個案工作對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的救助效果。雖然每個社工都有其專場,但在很多問題上仍會束手無策。社工自身無力應對時,便需求助其他社工或者轉介,或者更具針對性的部門及專家介入其中。
學校個案工作方法及社會工作者自身皆存在不足,這就要求社工不斷提高專業素質、累積豐富的經驗。同時,學校個案工作也需要與學校的專業心理咨詢處、學習發展管理機構、就業指導中心等相關部門互通有無、全力合作,系統深入的幫助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解決問題。
(三)服務持續時間長
學校個案工作救助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通常采取一對一式的服務,一次只能服務一個案主,難以大面積地開展工作,相對于等待救助的整個群體而言,社工數量很少、效率過低。在同一時期時內,學校個案工作幫助的人數不有限;學校小組工作則可開展幾次同質性的小組活動,使更多學生得到幫助;學校社區工作則可以通過舉辦一場大型的講座,如心理健康講座、學習講座、就業指導講座等,一次性幫助幾百人甚至幾千人。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學校個案工作救助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不論就正在接受服務的單個案主而言,還是等待服務的整個群體而言,服務持續時間都是比較長的。正因為如此,效果明顯的學校個案工作亟需更多專業的、高素質的人才加入到社會工作者的行列中來。
我國在讀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的存在現狀,同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學生自身關系密切。從學校個案工作的視角對該群體進行救助和研究,使我們對大學生弱勢群體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對學校個案工作的理論貫徹與具體操作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希望這種研究,能引起理論界對學校個案工作與社會工作的重視,研究社會問題與社會工作的內在規律,以規律為指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希望這種研究能喚起社會各界對貧困大學生弱勢群體的關注,關注該群體的內在需求,幫助這一群體走出困境,在象牙塔里更好的完善自我,并順利走入社會、反哺社會。當然,這種單一視角的研究與救助不可能一劑見效、包治百病,這就需要進一步運用學校小組工作和學校社區工作甚至更廣領域的理論與方法加以研究與解決。
參考文獻:
[1]費梅蘋,韓曉燕.青少年社會工作案例評析[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60.
根據省糧食局《關于開展2013年早稻收購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贛糧檢[2013]10號)文件精神和市農糧局《市2013年早稻收購專項檢查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中心于2013年9-10月在全市范圍內對所有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各類主體進行了早稻收購執法檢查,現將檢查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強化對2013年早稻收購檢查工作的領導組織和貫徹落實,保證檢查工作有序開展,我們抽調中心的業務骨干及時成立了早稻收購執法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中心主任擔任,副組長由分管的邱慶明主任科員擔任,成員由相關科室的負責人及業務骨干組成。檢查組具體組織早稻收購的檢查工作及總結匯報。
二、制定檢查方案。為組織落實好2013年早稻收購執法檢查工作,我們及時召開了全體執法檢查組工作人員會議,集思廣益,共同研究,制定了《市2013年早稻收購專項檢查工作方案》,并下發到各相關單位和全體檢查對象,同時要求各檢查對象嚴格按照《工作方案》規定組織自查和總結。
三、認真組織檢查。按照《市2013年早稻收購專項檢查工作方案》要求,檢查工作組嚴格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轄區內所有對象進行了檢查。針對早稻收購工作,一是具體檢查了收購者的糧食收購資格及是否進行違規跨區收購;二是對收購者是否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進行了重點的檢查;三是對收購者是否按《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規定建立糧食經營臺帳和執行糧食流通統計制度進行了重點檢查。通過專項檢查,我市早稻收購總體良好:一是全市糧食收購者基本上都能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能嚴格執行國家糧油質量標準,及時支付售糧款,未出現違規代扣代繳現象;二是大部分糧食收購者均能按規定建立經營臺帳和及時報送統計報表。但是通過檢查發現,我市糧食收購者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有5戶收購者未按規定進行分倉、分等級儲糧;二是有個別收購者的經營臺帳不規范;三是有個別收購者的統計報表有遲報漏報現象;四是有部分收購者的倉儲設施比較簡陋。
四、及時總結提高。針對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我們對5戶未分倉、分等級儲糧的收購者提出了責令整改的要求,限期要求他們整改;對個別經營臺帳不規范和遲報漏報統計報表的收購者我們提出了口頭警告,要求他們立即整改;對部分倉儲設施比較簡陋的收購者,我們要求他們按規定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