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第四季度思想匯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大型民營企業 創新 現代企業制度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1)005-125-02
近年來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進程不斷加快,中國民營企業快速發展,并出現了許多如百度、萬科等大型民營企業。在國際競爭加劇的現代,大型民營企業同時也面臨更大的挑戰,創新已經成為提升它們競爭力,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利器。大型民營企業要如何走好創新之路,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問題。
1. 創新
1912年,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在其發表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文中提出了創新的含義: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的組合。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從而形成一種新的生產力,以獲取潛在利潤。創新從此被明確為一種生產力。“十二五”規劃綱要依然強調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真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國家發展離不開創新,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創新系統中,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正是這種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
創新是一項前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最終結果卻不能保證成功并伴有風險的活動。對于我國大型民營企業來說,在市場不確定的情況下,選擇自主創新還是模仿創新、合作創新業是一種博弈。但是,為了企業的長足發展和提高國際競爭力,選擇創新這條路卻是堅定的。這就需要我們探索有關創新的可行方法來攻克創新路上的重重困難。
2. 大型民營企業的如何實現創新
根據我國大型民營企業的現狀,以下幾點內容可以為我國大型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2.1 首先明確自身企業發展背景及企業文化
以模仿跟隨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企業,則需要先構建企業創新文化;以創新產品和服務進入市場發展壯大的企業,則應該更多的關注企業組織結構建設。大型民營企業騰訊公司是以模仿即時通訊軟件ICQ起家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以之為基礎進行改進創新,到2010年3月,其QQ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億,遠遠超過了“師傅”ICQ,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然而,騰訊2010第四季度的利潤增速創逾三年來最低。IT評論家魏武揮認為騰訊的問題在于馬化騰,而馬化騰的問題在于太務實,而不敢冒創新的風險,所以騰訊只愿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模仿的巨大成功真的使得騰訊無法超越嗎?答案是否定的。缺乏創新意識不完全在領導,更多的是在于企業在成立之初就沒有奠定良好的企業創新文化基礎。因而要想實現2011新戰略目標――進軍國際市場,就不得不從企業文化上入手,形成如美國蘋果公司、硅谷等寬容失敗、鼓勵冒險、敢于突破已經取得的成果創新文化。企業要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就必須走出思想誤區,正確認識企業文化的深刻內涵:它不是簡單的思想匯報、規章制度、文化活動或者貼標語念口號,而是要融入到組織中去,真正對創新起到作用的文化。與騰訊不同,天津市煒杰科技公司是靠創新的科學技術起家,走科技路,吃科技飯。他們選擇了技術難度大、市場附加值高的阿加曲班項目進行研究,順利通過生產后,成功進入了所在行業。公司總裁宋洪海認為在這個技術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中,決不能閉關自守,需要研發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所以公司內形成了較好的創新企業文化。然而當煒杰科技成長到一定規模時,子/孫公司、分公司會越來越多,為保證公司有序發展,總公司/母公司必須通過優化組織結構明確對麾下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控制程度;這時層級結構也會增加,企業有必要立足企業本身,優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提高企業內部工作效率、快速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2.2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在大型民營企業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這是我國大型民營企業必然的發展方向。改變企業制度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創新,除此之外,現代企業制度的形成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等方面。標準化的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適用于民企,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然而這不能否定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意義和必要性。正如加里?哈默教授在《管理大未來》中倡導的:“那些期望獲得長期、持續性競爭優勢的企業,更應該關注管理創新。”民營企業同國有企業不同,它們“腹背受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可以實現權責分明和科學管理,從而增強企業的活力。只不過理論運用并緊密結合實踐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因企業而異。
針對具體企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后,選擇合適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模式。
2.3 建立企業內部創新體系,將創新融入到企業的所有環節中
有關大型民營企業的創新的研究之多不可勝言。但為什么大型民營企業中仍然問題多多?究其原因之一是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企業內部創新體系。對于企業內部而言,創新體系即為內部有關創新部門和機構組成的網絡。對此,海爾集團張瑞敏認為:“企業現在的創新需要發展成一個體系。就像《基業長青》這本書中的觀點所說的: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就不能做‘報時人’,而要做‘造鐘人’。‘造鐘’就是打造一個創新體系。”建立企業內部創新體系,最核心是將創新融入到企業所有流程、部門中,需要大型民營企業從管理層到工人層都要參與進來,形成全面參與網絡,做到即使“小創新”也要加以關注。企業具體的創新體系支持方案可在規章制度及績效薪酬方面加以體現,如創立“點子”工程,在該工程下,如果有創新的點子被企業采納,可根據明確的內容規定,可對提供“點子”的個人或團隊進行口頭表揚或者發放獎金等獎勵。
2.4 進行多向度創新
多向度創新,是指由個體創新,到合作創新;由企業單打獨斗,到以大帶小,不斷改變創新主體的合作形式,由技術創新擴展到非技術的多方面創新。即使是大型民營企業也要根據情況適當選擇與其他企業合作。合作創新的方式會將時間、成本和風險都壓低,是企業在面臨不確定情況時可以嘗試的辦法。多向度創新可以擴大企業自主創新的視野、實現現代化創新并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我國大型民營企業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要追求更寬更大的發展就要順應時代,選擇多向度創新之路。
2.5 關注企業創新的外在因素
熊彼特認為創新是一個系統和過程。創新方面,我們強調關注企業這個系統的內外因素。前文提到的幾點均是事物發展的內因,屬于事物發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外在因素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畢竟任何一個大型民營企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首先,關注國家有關創新體系、技術、產品等方面的法律及政策規定。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大型民營企業在我國重要性愈加凸顯的今天,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也頻頻出臺,其中有許多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這些政策的提出無疑為民營企業的創新提供了外在支持。
其次,要關注企業外在的創新文化氛圍。
我國某些地區無論就資源狀況還是區域狀況而言,都可成為創新的良好條件基礎,但創新案例寥寥無幾。但有些地區,如浙江寧波、臺州等地方雖沒有什么區位與資源優勢,卻因為社會文化氛圍激勵創新,反倒成為中國創新的高發區。如果一個大型民營企業發現自身所在的外在文化氛圍缺少創新,可以通過內在的創新文化意識,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影響外在創新文化氛圍。
再次,關注其他同行業企業的發展動態。取長補短。
大型民營企業的競爭對手往往也是實力雄厚的企業。所以企業可以通過一些渠道了解其他同行業競爭對手或合作伙伴的發展動態,博采眾長。
3. 總結
我國一批大型民營企業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龍頭,逐漸承擔起引導行業發展、應對跨國公司挑戰的重任。國家也有意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有自主創新能力、行業領先的大型民營企業發展成為跨國公司,從而保障我國經濟更好地持續安全發展。而前文所提到的幾點,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及培育創新型企業文化的都有利于同國際接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