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習情況小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認清自我,發揮優勢
想要為人民做事,首先要明確自己適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結合自身優勢,發揮特長。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優勢在哪里是最先應該明確的。
1、國防生與軍校生
我們將來都要到部隊工作,但必須清楚認識到我們培養模式的不同。軍校生在校期間主要以軍政訓練為主,他們在體能和軍政知識方面比我們稍勝一籌,并且平時的生活習慣與部隊基本一致,所以日常養成要好于我們。所以,軍校生通常到部隊后適應較快,在前期表現突出。而國防生受過大學的教育,內在的東西要逐漸開始顯現,初期可能在體能等方面表現稍差,但經過一段時間后說話辦事能力,文筆等方面的工作表現就會突顯出來。
2、國防生與地方生
我們同在大學學習,但我們將來是要到部隊服役的軍官,因此在平日要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現出一個軍人應有的作風。萬萬不能因為自己的一時意氣用事,口不擇言,甚至大打出手,給其他同學留下不好的印象。大學的環境很開放,這一方面有利于我們廣泛接觸社會,同時更要求我們禁得住各種誘惑,堅持不忘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只有如此我們才能達到心中的理想。
3、結合專業知識
作為一名國防生,我們有著大學生和準軍人的雙重身份,應該發揮這兩者的優勢,將之結合起來,應用到將來的工作實踐中去。我所學的地理信息系統在林木蓄積量的量測,林火的監控與預測等諸多方面應用前景十分廣闊,這正是我們森林武警部隊所需要的東西。我在現階段一定要抓住機會,多學并學好知識,將來把專業的知識用于工作,讓自己所學的知識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二、結合工作,多做準備
將來我們都是要到部隊工作的,現階段趁著還未踏入軍營,我們更應多了解有關部隊的一切,為了畢業時能迅速適應軍旅生活打下良好基礎。我們獲取信息的手段十分多樣,特別是網絡,還有領導為我們訂閱的報刊,我們在其中能汲取很多營養。
當然,在看到軍營生活多彩的一面的同時,我們也要做好受苦的準備。我們都知道當兵是值得榮耀的事,但沒有什么東西是輕易就能得到的,我們必須做好身體上,特別是心理上的準備。原以為只要體能好就能帶好兵,現在想來那時真是有些幼稚。其實很多時候身體上的苦容易忍受,而心理上的孤獨、不平才最難承受。作為受過多年教育的我們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和覺悟,不但自己毫不動搖地堅持信念,還要多多鼓舞身邊的戰友,共同奮斗,共同努力,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三、心系祖國,關注熱點
部隊就是為了國家的穩定和人民的安全而存在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在加強自身修養的同時更應上升一個層次,時刻關注國際和國內形勢,了解當下熱點,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保持思想上與黨和國家的高度一致。
目前,“兩會”正成為人們嘴上談論的熱點,而“兩會”中討論的問題正是國家當下的熱點,關注祖國的動態不僅是每個中國人責任,同時對于我們這個特殊的集體,更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同時我還是一名預備黨員,更應該趁此機會多多補充有關的知識。兩會代表提出的很多問題是人民普遍關注的問題,涉及財經、環保、農業、醫療等諸多方面,實實在在反映了人民的內心所想。
當然,我們不能單單只為了能滔滔不絕地與人炫耀自己知道的新鮮事如何多而去學習,關注熱點不能一味地附和別人的觀點,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自己的思考。國家的一舉一動都考慮了眾多因素,我們當然不能只看表面現象,應該綜合考慮其中的深意。
四、抓緊時間,打磨自身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大三的學習,越發感到時間的緊迫。想來還有一年的時間我們就要步入軍營了,可是很多人并未真正從心里做好準備。我們現在所能做的一方面是抓緊學習不放松,再就是苦學部隊知識,苦練身體素質。
【關鍵詞】學校;結核病;感染;發病;宣傳教育;預防和控制
結核病是公共衛生疾病,學生是結核病高發群體之一,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場所,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身體免疫力低,自我保護意識差,更容易受到各種傳染病的危害。近年來我國多所學校結核病的爆發時有發生,本市的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做的比較規范和扎實。掌握好中、小學新生結核菌感染的情況,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對控制結核病在學校的蔓延,提高結核病的知曉率,構建無結核病的和諧校園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對象
2011年章丘市市直學校及20個鄉鎮166所中、小學校共29192名學生,其中:高中、高職10所,共6938名學生,初中26所,共12428名學生,小學130所,共9826名學生。
1.2資料收集
章丘市疾控中心與市教育局協調好統一安排本市學生健康查體工作,結核菌素實驗由章丘市慢性病防治站具體安排實施,與查體工作同步進行。
1.3 方法
1.3.1 準備:首先對醫務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統一標準和要求,嚴格操作規范。做PPD試驗和查驗結果的人員相對固定,分組進行,并由經驗豐富的科主任帶隊,負責協調,處理工作中出現的突況。藥劑科提前按預計估算人數,準備好各種物資。
1.3.2 結核菌素實驗(PPD實驗):統一采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的卡介苗純蛋白衍生物(BCG-PPD)規格:51U/1ml,在左前臂內側下1/3處,皮內注射0.1ml,注射后72小時查驗結果,以硬結平均直徑為檢測指標,平均直徑小于5mm為陰性;大于或等于5mm為陽性反應;大于或等于15mm、或者有水泡、壞死、淋巴管炎反應的均為強陽性反應。
1.3.3 PPD試驗強陽性反應的處理:一般陽性反應者不做任何處理,PPD試驗強陽性反應者進行胸透檢查,胸透有異常者進行痰涂片、胸片、血常規、血沉,結核抗體等檢查,對確診的結核病人給予規范抗結核治療。對單純強陽性的學生:高中生建議預防性治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建議治療方法為二種:(1)異煙肼0.3g每日一次,連用6個月。(2)異煙肼0.3g,利福平0.45g每日一次,連用3個月,并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初中生年齡在12--13歲,小學生年齡在6--8歲,考慮藥物的不良反應,未建議用藥。
1.4 健康教育
聯系查體事宜的同時,向各鄉鎮教育辦、學校領導、班主任先進行宣傳結核病的相關知識、免費政策,并發放各種形式的宣傳材料。有的學校在查體期間出了一期宣傳結核病知識的黑板報,在完成查體任務的同時,對廣大師生進行了大力宣傳。
1.5 統計資料與反饋
由專人負責材料收集和統計。PPD結果填寫在學生健康查體檔案中,由疾控中心向各鄉鎮教育辦反饋,學校若發現有可疑結核病人,應盡早送到結防機構行進一步檢查。
2 結果
2.1 結核菌素反應與年級分布的關系。
章丘市2011年度高中、初中、小學新生結核菌感染情況分別為:高中受檢人數6938人,陽性2210人,陽性率為32.59%,其中強陽性人數477人,強陽性率占7.00%;初中生受檢人數12428人,陽性人數2549人,陽性率為20.54%,其中強陽性人數732人,強陽性率占5.90%;小學生受檢人數9826人,陽性人數2539人,陽性率為25.96%,其中強陽性人數887人,強陽性率占9.06%,陽性率和強陽性率小學生均高于初中生。本市中小學生總受檢人數29192人,陽性7308人,陽性率為25.20%,其中強陽性人數2096人,強陽性率占7.22%。
2.2 發現病人情況
通過查體共發現7例結核病人,其中高中4例、高職2例,初中1例,均為女性,查痰結核菌均為陰性,有3例病人結核抗體為陽性,均給予安排了規范抗結核治療。
3 討論
關鍵詞:小學生;語言表達;調查;培訓;分析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又是人類文化生活的載體,人們運用同一種語言來交流感情、交流思想,才能互相了解和相互溝通。語言文字的運用程度是否規范標準往往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隨著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語言文字的不斷改革,對我們語言表達的能力要求也越凸顯出來。眾所周知要提高國民的語言表達水平需要從小抓起,而現實中為什么當下的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普遍不好,甚至深入交流都成障礙,這一問題值得深思,值得探索。
本項目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實地調研、抽樣培訓等方式,以達到了解當代小學生的語言表達主要問題的目標。調研及抽樣培訓結果可以為相關部門以后的工作政策制訂等提供參考。項目的意義旨在通過調查培訓,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克服表達、表現、表演和溝通障礙,提高孩子與人溝通、與人交往的能力,為孩子以后各方面的學習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也可以配合我國的語言文字教育工作把語言表達推廣的更加深入。
一、小學生語言表達情況調查結果綜述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都有另方面的本領要學習;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領,聽別人說的話,讀別人寫的東西;另一反面是表達的本領,說給別人聽,寫給別人看。口頭語言的說和聽,書面語言的讀和寫,四種本領都要學好。忽略口頭語言,忽略聽和說的訓練似乎是比較普遍的情況。希望大家重視起來,在小學尤其應該重視。”①
基于這一點,為了了解當前小學生的語言表達情況,我們通過調查問卷和測試等形式對哈爾濱等地區的小學生群體做了抽樣調查,發出問卷500份,收回問卷500份,有效問卷480份。而且我們還在哈爾濱及周邊的兩所小學(分別為市中心小學及一所鄉鎮小學)對其200名學生進行抽樣測試。其中男女比例各一半,逐一測了他們的語言表達水平,并分別提取了20名學生進行培訓。
測試時我們為學生準備了字詞及文章,并在最后有3分鐘的隨機語言表達。所做的測試分為六個部分,分別為:表情情感、聲音響亮度、語言清晰度、語言連貫性、語句的正確性、發音標準程度,每個部分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優、中、差。等級標準如表(一)。并對測試結果進行總結,如表(二)
表(一):五個部分評定標準
等級
部分優中差
表情情感大方拘謹緊張
聲音響亮度響亮中響幾乎聽不清
語言清晰程度清楚尚可模糊
語言連貫性通順、幾乎沒有停頓有脫節、幾處停頓有多處脫節、停頓
語句正確性語病極少幾處語病多處語病
發音標準程度發音標準、
幾乎沒有方音發音有少許錯誤、
有較少的方音發音有多處錯誤、
有明顯的方音
表(二):200名小學生測試結果統計
部分等級
市區
男女小計
鄉鎮
女男小計合計
表情
情感
優121527891744
中312859282654113
差771414152943
聲音
響亮度
優323062841274
中15163126245081
差34716223845
語言清
晰程度
優363975282755130
中1282013162949
差235971621
語言
連貫性
優1214261081844
中28265424275178
差10102016153146
語句
正確性
優15163113102344
中282755222547102
差771415153044
發音標
準程度
優201737571249
中13142716193562
差17193629245389
通過我們的專業測試發現,目前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存在很多問題。通過上表可以發現在表情情感這一欄中,只有22%的學生達到優秀,有接近80%的學生在語言表達中不能做到神情自然,體態端正。而在聲音響亮度這一項中只有37%的學生可以做到聲音響亮,而大部分的學生在說話時還是聽不清楚。在語言清晰度這一項大部分的學生還是可以做到在語言表達時較為清晰的,只有少部分學生在說話時較為含糊不清。在語言連貫性這一項中只有20%的學生可以做到說話時語言連貫沒有間斷,而大部分的學生在語言表達時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間斷,有的甚至會達到說不下去的程度。在語句正確性和發音標準程度這一項中只有24%的人達到優秀,還有大部分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會出現多出明顯病句并且帶有較為嚴重的方言音。綜上,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中都存在情感不夠充分,聲音普遍偏小,說話吐字不夠清晰,語言連貫性較差,還會出現多出病句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下文中進行詳細的分析。
二、小學生語言表達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內在因素
根據調查發現,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語言表達的意識不夠強,所以我們認為小學生語言表達的很多問題都是來自于小學生自身的因素,也就是內在因素,針對內在因素這個問題,我們將從以下幾個問題來分析。
1.心理因素
在學習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心理因素對小學生來講也尤為重要,同時也能反映小學生的語言表達情況。在說話時的外部身體表現是表達思想的重要輔助手段。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有些學生講述時的表情自然,但也有不少神情緊張;有的面紅而赤,有的手不知道該往哪里放;眼睛東張西望或是盯住一處不敢看。甚至有的手舞足蹈,不停的踮腳,身體也跟著不停的搖晃。還有比較多的學生聲音都偏低,說話聲音發不出來,都含在嗓子里,個別的在一公尺以外根本聽不見聲音,又有的學生或是語速偏快,或是語調及其平淡,幾乎像是在背書。這些表現都是因為學生在說話時很膽怯,心理對與人溝通或者是對上臺表達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在我們設計的問卷調查也加入了這一項。詳見表(三)
表(三):小學生語言表達時心理懼怕程度比例(%)
懼怕程度不怕有些害怕非常害怕
人數(總480)132177171
概率27.5%36.88%35.62%
通過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可以發現27.5%的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是不懼害怕的,36.88%的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有一些懼怕,而還有35.62%的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是非常害怕的。在調查的過程中通過采訪也了解到,還有相當一部分小學生認為與人說話很難。自己不會組織語言,不能正確、流利地說出想表達的意思。而且他們在長期缺乏正確的引導以及鼓勵的條件下,就形成了不想與人交流的不良習慣,同時也影響了很大一部份人。但這種情況出現在市區小學較少,更多的是出在鄉鎮地域的小學生身上,這確實影響了一些想學好語言表達的小學生。
2.語言基礎知識問題
(1)內容簡單,詞語貧乏
測試前,由于沒有給學生時間進行準備,而且測試內容均未透漏,所以學生講的東西幾乎沒有雷同。不過有些學生,尤其是來自鄉鎮的學生講述的內容極其單調,而且少數的沒有邏輯性,他們大多都把精力放到學習課本和家庭勞作上,與市中心的學生相比,遠遠沒有他們講的生動具體。在他們的講述過程中,還有學生講述幾句話就沒有內容了。比如,在測試中有一位學生講到“我很喜歡玩,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我們玩跳繩,玩的很開心”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學生對自己玩的內容和過程都沒有具體分析和描述。而另一個學生他描述的是自己喜歡玩紙飛機,在他的描述中,他把自己如何折紙飛機,折過幾種紙飛機以及和同學一起參加的紙飛機比賽都描述的繪聲繪色。這就明顯的看出很多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是存在語言過于簡單,內容空洞的現象。
(2)詞語重復,間歇大,語病較多
從表(二)中我們可以看出200名測試的學生中語言表達不連貫、說話語病較多的居然超過了四分之一,有的表述根本不能表情達意,并且表達過程中會多次出現“嗯…啊…然后…”等等這類詞匯,更有甚者在一句話中出現多處語病。比如“我今天吃了飯,又洗了澡”,“我既喜歡吃東西,又喜歡玩手機”,“早上我起來了,太陽也升了起來,于是我就很高興的去上學”。在語句正確這一部分,僅僅有四分之一的同學能基本上表達正確,而剩下的同學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語病。
(3)發音不準,方音較重
說話時語音的發音是否準確會影響到人們之間的正常溝通,甚至會妨礙到我們的語言表達。普通話是現在小學課堂上授課的唯一標準語言,平時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都要求用普通話。但是通過我們的測試結果發現,現在許多小學生的普通話依舊不達標準,甚至影響到了他們正常的語言表達。
通過表二我們可以看出有44.5%的學生在發音標準這一部分達到“差”的水平,也就是意味著有接近一半的小學生達不到日常說話的發音要求,而這一現象在鄉鎮地區則更為明顯。通過我們調查后的采訪發現,許多小學生在聲母上基本沒有問題,而大部分存在的問題是聲調的問題。
3.對語言表達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小學生對語言表達存在自我意識誤區,也就是認為語言表達并不重要,只要掌握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基本課文知識即可,對自己的語言表達沒有過多的要求,這就導致了他們在語言表達上存在許多問題。詳見表(二)。
(二)外在因素
1.家庭問題
無論是對于成年人還是兒童,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在設計問卷之初,我們也考慮到了家庭因素對小學生語言表達的影響,通過對問卷的數據分析得出表格(四)如下:
表(四):家庭里父母教孩子講話比例(%)
教孩子語言表達頻率經常偶爾從不
人數(共480)86108286
比例17.92%22.5%59.58%
通過表格當中的數據可以發現在參與問卷的小學生當中大約有17.92%的在家里曾受到父母教授語言表達,從數據上看是不容樂觀的。然而,有22.5%的小學生在家里偶爾受到父母教授語言表達,在采訪的過程中,有部分小學生還說父母只是有一兩次曾在自己讀課文時稍稍的提點,而自己在家里朗誦的機會也很少。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小學生是從未受到過父母的任何一次提點,這類學生占總人數的59.58%,數據還是相當龐大的。在采訪中發現受到過父母教授語言表達的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高于從未受到教授的學生,詳見表格(二)。因此也可以得出結論,在小學生語言表達的情況,家長在其中的幫助也是占一些比重的。
2.學校語言學習環境問題
學習語言表達的主要陣地就是學校,而在實際中,小學生學習語言表達也只有學校這唯一的平臺。因此我們在問卷中也加上了學校是否開設了語言表達課的教學。詳見表格(五)。
表(五):小學生開設語言表達課比例(%)
開設未開設
人數(總480)186294
比例38.75%61.25%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在現在學校的教學中,學校開設語言表達學習的只占調查中的38.75%。對大部分小學生而言,學習語言表達的時間也僅限于在學校上課的幾節語文課。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學習的場所和學習的時間。僅僅靠每節課的幾十分鐘,既要學習基本知識理論,又要訓練語言表達的技巧和能力,時間幾乎是不夠用的。并且在此方面學校也很少舉行一些能提高語言表達的活動,調查中有68%的學生沒有參加過學校或班級的相關活動,偶爾有一次班級詩歌朗誦,但也只是涉及到部分人員。如此的語言表達學習方法,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存在困難和障礙也就見怪不怪了。
3.社會環境問題
社會環境也是對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起到影響的因素之一,因為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哈爾濱市中區的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常會比鄉鎮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一些。許多小學生及小學生的老師對語言表達能力形成了一個誤區,普遍認為只要會與人溝通,能正常的讀書就可以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從這個方面來說周圍人的認同及推廣就導致了小學生語言表達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特意采訪了部分的市民,看他們對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認同程度。在調查中,我們將分為三類,認同(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要通順流暢,能做到與陌生人說話不緊張,沒有語病,間歇,停頓),一般(能做到正常交流即可),不認同(無所謂的態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32.3%的人持認同態度,67.4%的人持一般的態度,0.3%的人持不認同的態度,而在鄉鎮地區持一般態度的更多。由此可見,人們的意識依舊停留在只要能正常與人交流即可,對小學生沒有過高的要求,但是從表(二)中,我們專業的角度看,現在大部分的小學生存在語言表達障礙問題,特別是一些鄉鎮地區,小學生語言表達障礙問題更為嚴重。
三、針對小學生語言表達困難分類培訓內容
通過以上我們的調查,我們在兩所小學(市中區小學及鄉鎮小學)分別抽取了20名小學生進行了培訓,并進行了分析。在培訓前,我們分別對這40名小學生進行培訓前語言表達測試,并在培訓結束后又再次對抽樣學生們進行了測試和比對分析。培訓主要是針對小學生語言表達存在的內在因素進行分類培訓,從而找到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一)心理問題的輔導
一般來講,人們對那些未知的、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容易產生緊張和焦慮,其實這是人們面對未知的、不確定的事物時產生的一種自我保護性的身心反應,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種心理表現。對小學生來說就更為嚴重。
針對這種問題,我們在培訓時會先對學生們進行心理輔導,并根據不同人的不同喜好來拓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其中的一位學生在培訓前的考試中,說話時總是低著頭,還會不停的踮腳,身體也跟著前傾,說話的聲音也是非常小,幾乎聽不清。了解到這一問題,我們在培訓的第一節課找他聊了天,主要是以朋友的身份問他的姓名、年齡及喜好。在與他談話的過程中了解到,他是出于對自己沒有自信,不知道自己說的別人會不會喜歡,會不會認同,也不知道別人是怎么看待他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了解到他十分喜歡養烏龜。了解到了問題的根源我們就從最基礎的來解決,首先我們從他的喜好入手,了解到他喜歡養烏龜,于是我們就安排他每節課的結尾都上臺給大家講烏龜的養成故事。一開始,他還是很扭捏,但是我們還是鼓勵他繼續講下去,而且大家都表現的很想聽。漸漸的,他就有了自信,認為自己講的大家都很喜歡,于是就越來越大膽,說話時的聲音也放出來了,講話時也不會一直低著頭。但是踮腳還是會有,于是我們就在他每次講話時都會用手來壓住他的肩膀,并指導他讓手自然的垂放在兩側。在最后的培訓結束的測試上,他抽到的文章是“假如我是一只小鳥”,在整片文章朗誦的過程中,他的聲音洪亮,抬頭挺胸,手自然的拿著稿件,朗誦的很不錯。已經基本改掉了心理緊張的問題。
對于小學生而言,上臺說話緊張,手腳發抖其實都是很常見的,針對這類問題,我們對孩子進行語言表達培訓時,應該先與孩子溝通,讓他對你產生信任感,并從他的興趣點出發進行教學,再在他進行語言表達的時候多鼓勵,并糾正他們的站姿以及動作。在這種培訓后我們又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測試。詳見表(七)
表(七)培訓前后聲音響亮程度對比
響亮程度響亮中響聽不清
培訓前17185
培訓后3820
通過表(七)可以看出,在培訓中與孩子多溝通多鼓勵,在鼓勵教學中再糾正站姿等問題的教學方法還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培訓后,大多數學生在語言表達時會注意自己的音量及姿態,在上臺的發言或是與人正常溝通幾乎都不會再有緊張的狀態了。
(二)詞語貧乏問題的解決
在語言表達中,詞匯量的多少會決定一個人語言表達的清晰程度。在小學中,很多小學生都會存在說話時內容簡單,詞語貧乏的現象,在一些鄉鎮地區則更為嚴重。
針對這類問題,我們在給學生培訓中,更加的注重開發他們對一些事物的觀察,并在每堂課給學生們講述一個名人的故事,讓他們在表述的過程中,可以添加一些名人名言等。并且在每節課的最后,我們都會統一的給學生一個問題,比如“你最喜歡的動物”或者是“你第一次做的事”等等,讓他們回家后進行查找資料及準備,第二節上課前進行講述,并會評出一名最優秀的。這個方法很有效,讓學生之間形成競爭心理,而且通過課下的查找資料也可以拓展他們的知識,讓他們語言表達更暢通。
例如在培訓前的測試中我們發現了一名來自鄉鎮小學的學生,在自我講話的環節中給他三分鐘,讓他進行自我表述,他說道“我很喜歡玩,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我們玩跳繩,玩的很開心。”他僅僅只說了這一句話,然后就一直在那里站著。在我們上前幾節培訓課時,每次讓他進行自我表述時,他都是僅僅的幾句話就結束了。在某一次下課后,我們把他單獨留下,與他進行了朋友式的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他平時幾乎都沒怎么讀過課外書,而且在學校,老師讓他講話的機會不多,雖然他在與人講話時并不害怕,但是總是覺得沒有內容可以講。于是我們就在一開始的每節課的結尾都給學生們留下一個問題。比如請你們回家給媽媽洗一次腳,并細心感受,下次上課時請來給大家描述。在一開始的幾天,這位同學表述的還是很簡單,就是基本簡單的描述了一下給媽媽洗了腳。在他講完后,我們老師讓大家對他的表述進行提問,而且每一個都要回答。同學們就會提出“你是怎么給媽媽洗的腳啊”,“你打水的時候有沒有撒出來呢”,“你給媽媽洗腳,媽媽什么反映”,“你覺得你媽媽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呀”等等的一系列問題。他也都勉強的答出來了。然后我們老師就告訴他,在以后的表述中要把這些問題都加進去,你可以說的就多了。經過幾次這樣的練習,他的表述漸漸的就豐滿起來,不再是幾句話就結束了,而且還可以引用到老師們所講的名人名言。在最后培訓后的測試中,在自我表述這一項,他抽到的是“談談自己的理想”限時3分鐘。在表述中,他說的很細致,從自己幼時的夢想談到了現在,再到以后該如何努力。他的表述已經超出了3分鐘。而且不僅僅是測試中,就在平時與同學的聊天中他也可以說上一會。同時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也把學生們在培訓前及培訓后的語言表達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見表(八)
表(八):培訓前后語言清晰度及流暢程度對比
語言清晰度及流暢程度較好一般較差
培訓前61519
培訓后3280
由(八)可見,大部分學生在培訓后語言的清晰度及流暢程度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表,而且講話的邏輯性也比之前有了較大的好轉,同學之間交流不會再用簡單的幾句話就結束,而是會很清晰的表述自己的要求和目的。
(三)詞語連貫及病句問題的解決
語言表達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語句表達要正確連貫,不能有病句和語句間歇的問題出現。而病句的問題在小學生中是很常見的,在測試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病句,沒有表述完全正確的。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給學生培訓時,專門請了正規學校的語文老師來給大家講解了語言表達的語法結構,并且監督學生做了筆記,回家復習,在第二次上課會進行提問。在我們漢語中語法的講解是枯燥的,我們和老師商量,讓老師進行趣味教學,把語法于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
例如一位同學在培訓前的語言表達測試中,在語言連貫性及詞語正確性這一項中測試結果是“差”,原因是他在語句的表述過程中出現了太多的間歇和病句。比如他用詞不當和出現“嗯…啊…”等。針對他的這個問題,我們在每節課結束后都會單獨留下他,給他多補充一些詞語的知識,比如成語的意思及用法,講解后讓他用成語造句,并在下節課上課前對他進行單獨提問。針對他在語言表述中出現多次“嗯…啊…”的情況,我們在課堂上讓他有單獨語言表述的時間,并讓他在表述中慢慢說,用語速的緩慢來代替“嗯…啊…”這些詞語。在培訓結束后的測試中,他在自我表述時的用詞方面明顯有了提高,而且“嗯…啊…”這些詞的使用也明顯減少了。同時在培訓后我們也對其它的同學進行了測試前后的對比。詳見表(九)
表九:培訓前后語言連貫性及詞語正確性對比
語言連貫性及詞語正確性較好一般較差
培訓前51619
培訓后3190
通過表(九),我們可以發現在注重語病及語言的連貫性培訓后,大部分學生在語言表達上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在我們最后做的測試上,大部分同學都不會出現“嗯…啊…”等語言不連貫的現象,也不會出現非常明顯的病句,并且在平時與同學的交流中還會互相糾正對方的病句結構,這對小學生而言是個明顯的提高。
(四)發音不準問題
語言表達中語音的準確性是決定能否正確表情達意的重要因素,但在小學生中,發音不準,方音較重是比較常見的問題,而主要的問題則存在于聲調的把控。
漢語屬于聲調語言。在現代漢語語音學中,聲調指的是:漢語音節所固有的,可以區別意義的聲音的高低和升降。聲調是依附在音節上能區別意義的音高變化格式。②如果在漢語中音調不準那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異議,不能讓別人理解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和內容。而普通話的聲調分為四類,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根據調查發現,這些抽樣的小學生普遍都存在陰平調值不滿,陽平尾音有些拐,上聲中間下不去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幾乎都是小學生對音調基本知識的缺乏所引起的。所以我們認為,在糾正他們音調的同時必須要給他們講授一些專業知識,但是根據小孩子的理解程度,我們不能采用五度標記法來教授,我們選擇采用化抽象為形象的方法來教學。
例如,我們會把先采用畫圖的方法,在黑板上畫一輛小汽車分別走平地,上坡路,下坡上坡路,下坡路.它們分別代表著聲調的四聲。然后再采用手勢的方法,一聲平,右手胳膊伸直在空中平著劃一下;二聲揚,右手胳膊伸直在空中自下往上劃一下;三聲拐彎,右手胳膊伸直在空中先從上再往下再拐彎往上劃一下;四聲降,右手胳膊伸直在空中自上往下劃一下。并在學生讀字音時進行手勢的比量,肢體的走勢會影響他們的發音,從而讓學生們能夠更準確的讀出各個聲調。
在學生們能夠準確的理解聲調的基礎知識后,我們會在培訓時多領學生們讀一些聲調很明顯的詞匯,例如“中國偉大”“山河美麗”“波瀾壯闊”等。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會選擇糾正模仿式的方法,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只要老師多帶他們讀幾次,他們基本上都能很準確的讀出來,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存在先天性發音缺陷的,所以在練習中我們老師會多為學生們做示范,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接受。
在我們結合了化抽象為形象以及糾正模仿式的兩種教學方法后,我們對學生們又做了一次測驗,測驗中我們發現,學生們在語音語調的發音中有了明顯的變化,祥見表(十)
表(十):培訓前后發音標準程度對比
發音標準程度較好一般較差
培訓前91912
培訓后13234
通過表(十),我們可以發現在經過了字音糾正的培訓后,大部分學生在發音上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在我們培訓后的測試中,大部分學生在聲調上都沒有出現太大的錯誤,而且以前存在的陰平調值不滿,陽平尾音有些拐,上聲中間下不去的問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在平時與人交流時也會更加注意自己的發音情況。
(五)外在因素問題
除去以上幾個方面,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上還存在一些外在問題,比如一些鄉鎮的學生由于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而導致孩子在語言表達上存在障礙,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與家長進行了溝通,讓一些有條件的家長來這里與孩子一同培訓。有一少部分同學的家長還是能夠來與學生一同上課,我們選了兩個進行了比對分析。這兩個學生的母親幾乎是每節課都會與孩子一同來上課,坐在教室后面進行旁聽,通過我們的課后采訪,發現這兩位家長每次回家都會主動詢問孩子對這節課內容的理解程度,對于孩子不懂的會進行輔導,并會督促孩子完成當節課老師布置的任務。通過最后的測試結果發現,這兩名孩子的提高程度遠遠的大于其它同程度孩子的水平。
由此可以發現,家庭環境的教育對孩子還是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往往家長語言表達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會反映在孩子身上。
四、對有關部門建議
本次調查及時間歷時將近12個月,由于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調查結果僅能較為明確的反映出我國東北部分地區小學生語言表達的障礙及其中的問題,同時也對日后有關部門對小學生語言表達的重視程度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小學生語言表達情況調查及培訓結果分析”項目組針對調查及實踐結果給出如下建議:
1.針對小學生自我意識問題,有關部門可以建議當地學校開設語言表達的課程,并聘請專業從事播音的主持人及老師來授課,從而提高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中的語病、語言不連貫及語言貧乏,內容簡單,普通話不標準等問題。
2.由于有部分小學生由于心理問題而導致與陌生人說話緊張,與同學溝通成問題,從而引起的語言表達問題。起因是平時缺少當眾講話的鍛煉的機會,一遇到新的場合就會更加的嚴重。有關部門可以建議當地學校多增加一些活動。例如:“小學生演講比賽”、“班級朗誦比賽”、“小主持人比賽”等等。也可以擴大比賽范圍,延伸到市級、省級乃至國家。從而增加給學生多上臺演出的機會。
3.針對部分學生的家庭問題,是因為學生的父母文化程度的匱乏以及對孩子語言表達重要性的意識不到位。根據這一特點,有關部門可以建議相關學校開展家長進課堂的特色教學。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并能在提高家長文化的同時也可以由家長來輔導孩子,從而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4.還有部分學校的問題,首先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就不過關,從而影響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針對這一現象,有關部門可以加大老師的語言表達的培訓。在省內多開展語言表達交流大會,從而提高老師的教育水平,繼而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作者單位:樂山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
注解:
①劉國正:《葉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1-42頁
②吳宏毅:《實用播音教程1》[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72頁
參考文獻:
[1]吳宏毅:《實用播音教程1》[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劉國正:《葉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李曉東:《小學生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林c、王理嘉:《語音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第2版
[5]自由的風:普通話學習園第九期基礎班3.1第一講[EB/OL]http://.(2009-04-12)
[6]蘭州藝華傳媒中心:播音主持專業考生必知的基礎知識[EB/OL]http://.(2010-02-13)
[7]楊勇龍:如何克服人前講話緊張恐懼[EB/OL]http://.(2012-03-29)
【關鍵詞】護理干預;血液透析;焦慮;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1-135-01 血液透析是目前最為有效的血液凈化方法,在臨床有著廣泛的應用,主要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使用,對患者血液進行有效凈化。血液透析的疼痛、長期患病和高昂的醫療費用等因素容易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情緒,表現為消極對待治療,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1]。為了探討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情緒的臨床護理對策,本院選取我院血液凈化中心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之間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現將臨床觀察和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之間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臨床資料分析,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在30-80歲之間,平均年齡55歲。腎小球腎炎12例,糖尿病腎病18例,高血壓腎病15例,腎血管疾病15例,其他病因10例。所有80例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儀器為進口費森透析機,進口空心纖維透析器和碳酸氫鹽透析液進行透析,透析時間4h,頻率為2-3次每周,血流量為150-260ml/min,速度為500ml/min,采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20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進行護理,包括常規護理、環境護理、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等多個方面的護理。
1.3觀察指標:分別于護理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采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焦慮評價。焦慮自評量表采用4級評分法,1表示基本沒有或很少;2表示偶爾會有;3表示經常出現;4表示長時間或全部時間處于焦慮狀態[2]。
1.4統計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組間比較采用t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進程表示,計算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P
2結果
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前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均較干預前有所降低,且觀察組干預后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干預后效果,對比差異顯著(P
表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對比(x±s)
3討論
血液透析是臨床對腎功能衰竭性疾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應用廣泛。有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患者出現焦慮的概率為60.78%,對治療效果影響較大。本文通過研究,認為血液透析患者出現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素包括:血液透析患者離開原有工作崗位,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接受自身病人角色,失去自身價值和社會功能,導致焦慮;血液透析產生的疼痛、透析的安全性、并發癥等因素導致患者精神緊張,誘發焦慮;治療周期較長,長時間受到疾病折磨,情緒較為悲觀和消極;生理條件改變,導致心理狀態受到影響等。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對照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包括:①心理護理:血液透析前,特別是首次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容易出現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詳細的介紹血液透析的工作原理,介紹成功案例,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問,對透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進行健康教育,消除患者治療前的焦慮心理;患者長時間接受血液透析,會出現焦慮心理,對此,需要加強語言和情感交流,樹立患者治愈的自信心,提高其依從性。②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的機制、影響因素、效果等基本知識進行講解,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進行儀器操作前進行告知和講解,消除患者對治療的焦慮緊張情緒,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告知患者長期、持續治療和康復鍛煉的重要性。③飲食指導:血液透析會對患者身體中的維生素和氨基酸造成一定的損失,需要在進行飲食指導護理,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飲食護理的重要性,指導其多進行高蛋白、氨基酸、鈣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的控制,對高鉀食物、高鈉食物和水分做好控制和平衡,避免出現高鉀血癥和急性心衰等并發癥。④并發癥護理:急性溶血、低血壓、脂質代謝紊亂和出血,是血液透析常見的并發癥,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加強巡視和護理,對并發癥進行預防和對癥處理。對急性溶血傾向的患者加強滲透壓和控溫系統監測,徹底清洗消毒液,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對低血壓患者加強透析過程中的血壓檢測,及時進行血壓控制,把握脫水量,防治過量過快脫水;加強血脂水平監測,適當使用降血脂藥物;對透析導管和穿刺針進行妥善固定,防治移位、松動等導致出血[3]。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對于緩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焦慮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需要進一步加強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一、高中數學有效課堂小結特點
(一)小結內容要指向明確
課堂小結的有效性,應體現在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指向性上。高效的課堂教學,必然具備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課堂小結作為課堂教學的必要環節,必然要指向教學目標才更能實現它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
(二)小結方式要動態靈活
課堂因生成而美麗,教學因生成而精彩,新課程非常關注和提倡課堂的動態生成。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建構的過程,動態生成的課堂,必定是一個真實的課堂,是學生思維開放的課堂。因此,我們在做教學準備時要充分預設。課堂小結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應該是在預設基礎上的有效生成。有效的課堂小結從縱向來看,應該也是富于變化的。
(三)小結目標應立足學生成長和發展
新課程的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而課堂小結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必然要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效的課堂小結,無關教師講的精彩度,設計的巧妙度,而在于學生的收獲和變化度。教師在設計小結時,要考慮學生從中可能得到的收獲,自己的設計要怎樣給學生以思維的啟迪。立足點的不同,往往也會起到不同的效果。
(四)小結過程要有學生參與
課堂小結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促使他們參與和投入學習。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幫助者和引導者,應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學生的有效學習才得以實現。
二、高中數學有效課堂小結實施策略
(一)豐富課堂小結方式
數學課堂小結的方式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在各章各節的數學實際教學中,可以采用豐富多彩的課堂小結形式。當然由于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性格以及自身愛好的差別,就會出現千差萬別的課堂小結方法。同時這與高中生的基礎和課堂表現以及智力水平也是密不可分的,需要高中數學教師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課堂反映情況,依據教學實際選擇適合學生,自己又覺得在課堂上得心應手的課堂小結方法。所以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勤于研究小結方法,促進學生積極熱情的參與總結、歸納,有效提高學生的每節課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
(二)準備課堂小結內容
新課需要教師備課,課堂小結也是一樣,課堂小結效果的成功與否與高中數學教師的精心準備是分不開的。數學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至少要考慮好幾個問題:(1)本節課的小結是以教師還是以學生為主體?(2)本節課的小結需要板書嗎?(3)小結的內容具體有哪些?(4)采用哪種方式進行小結,跟前面幾節課一樣嗎?至于更詳細的內容就需要數學教師依據教材內容而定,另外還要依據學生的具體表現靈活處理。
(三)預設課堂小結過程
高中數學課堂小結要想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就需要一定程度的預設過程,以便更好地在數學課堂上動態生成。然而預設雖至關重要,但關鍵在于二者之間的緊密結合,動態生成的質量直接取決于預設的縝密程度。數學課堂教學是需要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進度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對學生的表現也能估計差不多,盡量預設到課堂的每個問題情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使教學效果更完善。
(四)反思課堂小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