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室內色彩設計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視覺后像當視覺作用停止之后,感覺并不立刻消失,這種現象叫視覺后像。
這種后像一般有兩種:
a、正后像:如果你在黑暗的深夜,先看一盞明亮的燈,然后閉上眼睛,那么在黑暗中就會出現那盞燈的影像,這種叫正后像。日光燈的燈光是閃動的,它的頻率大約是100次/秒,由于眼睛的正后像作用我們并沒有觀察出來。電影也是利用這個原理,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銀幕上物體的運動是連貫的。
b、負后像:正后像是神經在尚未完成工作時引起的。負后像是神經疲勞過度所引起的,因此其反應與正后像相反。當你在陽光下寫生一朵鮮紅的花,觀察良久,然后迅速將視線移到白
[注例]:斑馬的保護色與其他動物的保護色不同,其他動物一般將自身的色彩盡量接近所生長的環境色,使對方難以辨認。而斑馬則采用同時對比時的錯視和視覺后像效果來保護自己。原理是:當斑馬在快速飛奔,使追逐捕捉它的獅子在觀看時,由于同時對比的錯視作用,身體的前一個視覺印象還沒有消失時,身體已經飛奔出,使獅子不能正確判斷斑馬的位置,所以往往捕空。這是它保護自身的方法。
紙上,這時你會發現白紙上有一朵與那朵紅花形狀相同的綠花。這種現象在生理上解釋為:當人們觀看紅色光持久時紅色視錐細胞產生疲勞,要保持這種不變的紅色印象,在視網膜上映有紅花的這個區域的視錐細胞的感紅蛋白,只有大量紅光才能繼續激起它們產生紅色信息。當你將視線迅速移到白紙上,白紙上反映到視網膜上原紅花影像的那個區域中的白光中所含的那部分紅光,其量不能激起這個區域疲勞過度的紅色感色蛋白的迅速合成,也就是不能激起那個區域紅色視錐細胞產生紅色信息,而恰恰在這時,原在這個區域一直處于抑制狀態的那部分綠色視錐細胞在僅有白光中的那部分綠色光的刺激下格外活躍,所以這個區域給人的印象是綠色的。當然這種現象瞬間即消失了。這種負后像色彩錯覺一般都是補色關系的,如:紅-綠、黃-紫、橙-青紫。黑與白也同樣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其原理相同。
2.同時對比同時對比是指眼睛同時受到色彩刺激時,色彩感覺發生相互排斥現象。刺激的結果使相鄰之色改變原來性質的感覺向對應方面發展。當我們用色彩構圖時,同一灰色在黑底上發亮,在白底上變深;同一灰色在紅底上呈現綠味,在綠底上呈現紅味,在紫底上呈現黃味,在黃底上呈現紫味;同一灰色在紅、橙、黃、綠、青、藍、紫不同底色上呈現補色感覺。紅與紫并置,紅傾向于橙,紫傾向于青;紅與綠并置,紅顯得更紅,綠顯得更綠;各種相鄰的色在交界處,對比表現得更為強烈。(參見彩圖39、40、41<下>、61)由此可見,色彩同時對比可得如下規律:
a、亮色與暗色相鄰,亮色更亮,暗色更暗
;灰色與艷色并置,艷色更艷,灰色更灰;冷色與暖色并置,冷色更冷,暖色更暖。
b、不同色相相鄰時,都傾向于將對方推向自己的補色地位。
c、補色相鄰時,由于對比作用,各自都增加了補色光,色彩的鮮艷度同時增加。
d、同時對比效果,隨著純度增加而增加,相鄰之處,即邊緣部分最為明顯。
e、同時對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鄰時才能產生,其中如果一色包圍另一色效果更為醒目。
對同時對比的效果可以采取適當的方法將其加強或抑制。
加強的方法:
a、提高色彩的純度;
b、使對比色建立補色關系;
c、運用面積對比。(即色彩集中而不分散)
抑制的方法:
a、改變純度,提高明度;
b、破壞互補關系;
c、采用間隔、漸變的方法;
d、縮小面積對比關系。如:橙地上配青灰能擴大同時對比作用,橙地上配黃灰能抑制同時對比作用。
在孟氏色立體任一色相系列中,C與D并置,C將D向D′處推,D將C向C′處推,這是明度的同時對比。E與F并置時,E將F向F′處推,F將E向E′處推,這是純度的同時對比。
3.色彩的膨脹與收縮感
"色像差"簡稱"色差".通過實驗可以得知各色光均有不同的"色像差".當復色光(如白光)經過透鏡折射后所成像的邊緣呈彩色模糊現象,這是由于透鏡材料對各種色光的折射律不同所致,故透鏡對各種色光的焦距也就不同(如鉆石的折光效果),而成像的位置與大小又決定于焦距的位置(即遠近),所以,色像差有位置色差(亦稱"縱向色差")和放大色差(亦稱"橫向色差")兩種。設取一狹縫S為白光源,并先后用紅紫兩濾色片遮住,則因玻璃對紫光的折射率比紅光大(因其光波短于紅光),紫光像的位置比紅光接近于透鏡(位置色差),而紫光像的大小比紅光?。ǚ糯笊睿?。人的眼球中的透光的水體、晶狀體與玻璃體也是一種透射材料,當光透射時,同樣有不同的折射率,焦距也有遠近之差。如上所述,一般情況下,波長短的冷色光往往在視網膜前成像,而且較波長長的暖色光呈像小。波長長的暖色光往往在視網膜后呈像,而且較波長短的冷色光呈像大,故波長長的紅橙色有迫近感與擴張感,而波長短的藍紫色有遠逝感與收縮感。
由于各種不同波長的光,通過眼晶狀體聚焦點并不完全在一個平面上,視網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區別。光波長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準,具有一種擴散性,因此模糊不清;光波短的冷色影像具有一種收縮性,就比較清晰。用赫林的學說去解釋是:紅色起破壞作用,刺激強烈,脈沖波動大,自然有一種擴張感。而綠色起建設作用,脈沖弱,波動小,自然有收縮之感。所以我們平時注視紅色時,時間一長就感到邊緣模糊不清,有眩暈感。這就是破壞的原因;當我們看青、綠色時感到冷靜、舒適、清晰,眼睛特別適應,這就是建設的作用。維吾爾族最喜愛在刷墻的白灰中加入少量的藍綠色,醫生總是讓眼疾病人多看綠色,也就是這個道理。
色彩的膨脹與收縮感,不僅與波長有關,而且與明度有關。同樣粗細的黑白條紋,其感覺上白條紋要比黑條紋粗;同樣大小的方塊,黃方塊看上去要比藍方塊大些。設計一個年歷的字樣,在白底上的黑字需大些,看上去醒目,過小了就太單薄,看不清。如果是在黑底上的白字,那么白字就要比剛才那種黑字要小些,或筆畫細些,這樣顯得清晰可辨,如果與前面那種黑字同樣大,筆畫同樣粗,則含混不清。某省地質館有個板面上的文字說明,用黑色膠片,刻制黃色透光字,可能設計時是按黑字白底的效果設計的,布局飽滿,筆畫粗壯,但刻出來以后,由于字的透光效果,字就顯得擁擠,筆畫不清。這就是黃色在黑色底上面膨脹的原因。
進行各種色彩設計時,為了達到各種色塊在視覺上的一致,就必須按色彩的膨脹和收縮規律進行調整。據說法國國旗的紅、白、藍三色條紋,開始設計寬度完全相等,但當升到空中后,感覺顯得不等了,為此專門招集色彩學家們共同研究,最后才知道這與色彩的膨脹感和收縮感有關,當三色比例調整到紅35、白33、藍37時,才感到寬度相等了。
4.色彩的前進與后退感
例一:在黑暗的舞廳中心旋轉的玻璃反射球反射出紅、黃、藍、紫四色光點好像是在太空中運行的星際,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四色光點中,紅、黃光點似乎近些,而藍、紫光點似乎遠些。
例二:清晨,太陽只照在雪山頂上,其他山林均處于冷灰色的晨霧之中,此時橙黃色的雪山頂顯得格外近,結構清晰可辨。此時寫生,萬不可被這種前進感所迷惑,否則,雪山就無法推遠。待太陽完全升上天空,所有的山林大地均被陽光普照,此時再看雪山,一下子被推得很遠很遠,此時的遠近才是正確的感覺。
即便是中午看雪山,雪顯得十分明亮,潔白明凈,但在寫生時也不可用純白去寫生,需加冷色,因為雪山離我們很遠很遠,在這之間有大量的空氣和水分子,只要與其他景物比較即可發現。這就是色彩的透視。
例三:全山石先生帶領研究生一行數人赴烏拉斯坦寫生。全老師指著遠處山坡上一塊盛開的油菜花地對學生們說:"你們看,那塊油菜花地多么鮮艷,與周圍環境對比是那樣強烈,但又與環境是那樣和諧。但你們萬不可被這種現象所迷惑,如果不經過分析處理,一味地憑感覺在畫面上涂上一塊檸黃,那它肯定會立即跳出畫面,顯得不協調。"這指的正是色彩的前進與后退。
從生理學上講,人眼的晶狀體的調節,對于距離的變化是非常靈敏的。但它總是有限度的,對于長波微小的差異無法正確調節,這就造成波長長的暖色,如紅、橙等色在視網膜上形成內側映像。波長短的冷色,如藍、紫等色在視網膜上形成外側映像,從而使人產生暖色好像前進,冷色好像后退的感覺。
綜合起來,色彩的前進與后退感、膨脹與收縮感有如下規律:
色彩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前進與后退感,膨脹與收縮感,對于使用色彩有很大影響。如:要使狹小的房間顯得寬敞些,可以用后退色——淺藍色刷墻;為了使景物背景退遠些,可選擇冷色;為了使近處景物突出些,可用暖色,這就是色彩的透視。即近暖遠冷,近艷遠灰,近實遠虛。
5.色彩的易見度在白紙上寫黃字不醒目而寫黑字醒目——明度對比強,易見度高;明度對比弱,易見度低。另外,光線弱,易見度低;光線過強,有眩目感,易見度也差;色彩面積大易見度高,色彩面積小易見度低。如果當兩組光源與形相同時,形是否能看清楚,則取決于形色與背景色的明度、色相、純度上的對比關系,其中明度對比最強的對比作用最大,對比強的清楚,弱的模糊。
對比強的色有:黃/黑、白/黑、黃/紫、藍/白、綠/白、黃/藍……
對比弱的色有:黃/白、綠/青、黑/紫、灰/綠……
根據色彩學家測定:在不同色彩的背景上涂上5毫米直徑大小的色點,它的可見距離是:日本左藤亙宏認為:
黑色底可見度強弱次序:白黃黃橙黃綠橙;
白色底可見度強弱次序:黑紅紫紫紅藍;
藍色底可見度強弱次序:白黃黃橙橙;
黃色底可見度強弱次序:黑紅藍藍紫綠;
綠色底可見度強弱次序:白黃紅黑黃橙;
[關鍵詞]色彩室內設計
一、色彩是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室內的色彩設計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這包括有空間、形式、結構、光線、材料以及色彩。然而設計因素中往往被忽視就是色彩。這種方式往往會使色彩的效果不能達到最佳狀態.應該把色彩選擇納入建筑整體設計的內容,而不應事后應付般地處理。成功的色彩設計是把所有的色彩和其他材料作為一個色彩組合來處理。最為成功的室內色彩設計與整體設計的目標一致。
二、室內色彩設計的基本要求
在進行室內色彩設計時,有很多因素對色彩設計產生影響。主要包括室內本身固有因素。例如:不同的空間的使用目的,像工作室、病房,顯然在考慮色彩的要求、性格的體現、氣氛的形成各不相同。再如:室內設計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間大小、形式來進一步強調或削弱。當然也是室內色彩設計的參考因素,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線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別,我們可利用色彩來進行調整。
影響因素還包括“居住者”的因素。例如:使用空間的人的類別。男女老幼對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區別,色彩應滿足居住者的喜好,再如:使用者在空間內的活動及使用時間的長短。學習的教室,工業生產車間,不同的活動與工作內容,要求不同的視線條件,才能提高效率、安全和達到舒適的目的。
最后,影響因素里還應包括該空間所處的周圍環境因素。色彩和環境有密切聯系,尤其在室內,色彩的反射可以影響其他顏色。而且不同的環境,通過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內來,色彩還應與周圍環境取得協調。
三、室內色彩的設計方法
1.色彩的協調問題。室內色彩設計的根本問題是配色問題,梵高說:“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搭配。”色彩效果取決于不同顏色之間的相互關系,同一顏色在不同的背景條件下,呈現的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視覺器官按照自然的生理條件,對色彩會有不同搭配要求。會有很多的視覺色彩現象。視覺器官對色彩的刺激本能地進行調劑,以保持視覺上的生理平衡,并且只有在色彩的互補關系建立時,視覺才得到滿足而趨于平衡。
2.室內色彩構圖。色彩在室內構圖中??梢园l揮特別的作用。(1)可以引起人注意或隱藏的目的。(2)可以物體產生收縮膨脹的感覺。(3)色彩可以虛構室內空間形式,打破原有空間格局。(4)色彩可使室內物件的品種、材料、質地、形式彼此間形成內在聯系。
在室內色彩中要有主次關系:主要是背景色決定主體色,主體色決定強調色。色彩的統一與變化,是色彩構圖的基本原則。為達到更好的裝飾效果可以運用重復、呼應、節奏、對比等方法來進行具體的設計??傊?,解決色彩之間的相互關系,是色彩構圖的中心。室內色彩可以統一劃分成許多層次,色彩關系隨著層次的增加而復雜,隨著層次的減少而簡化,不同層次之間的關系可以分別考慮為背景色和重點色。使室內色彩達到多樣統一,統一中有變化,不單調、不雜亂,色彩之間有主有從有中心,形成一個完整和諧的整體。
四、家庭室內色彩分析
1.臥室的色彩。臥室是人們睡眠休息的地方,對于色彩不同年齡要求差異較大。兒童臥室,色彩以明快的淺黃、淡藍等為主。男青少年宜以淡藍色的冷色調為主,女青少年的臥室最好以淡粉色等暖色調為主.新婚夫婦的臥室大都采用激情、熱烈的暖色調.中老年的臥室,宜以白、淡灰等色調為主。有調查表明人的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臥室是休息的場所,其色彩不宜過重,對比不要太強烈,宜選擇優雅、寧靜的色彩。2.客廳的色彩??蛷d是最能展示主人的審美情調,和文化底蘊的地方,在設計時往往要下大力量??蛷d一般面積較其他的房間大,色彩運用也最為豐富,客廳的色彩要以反映熱情好客的暖色調為基調,并可有較大的色彩跳躍和強烈的對比,突出各個重點裝飾部位。色彩濃重,可以顯出高貴典雅的氣派。如選用深紅、黑等重顏色。墻面宜根據家具的色彩和風格,一般以選用紅、紫、黃等顏色為主,調配時,不同的色彩純度上可以有所區別。頂部的色彩則選用金黃色的裝飾燈及其光線構造出富麗堂皇的色彩效果。在一些裝飾畫或墻角也可以用燈光烘托華麗的氣氛。使整個房間的整體感更強。
3.餐廳的色彩。餐廳是進餐的專用場所,也是全家人匯聚的空間,它的空間一般會和客廳連在一起。在色彩搭配上要和客廳相協調。具體色彩可根據家庭成員的愛好而定,一般應選擇暖色調,如深紅、橘紅、橙色等。這樣的色彩設計不但能從心理上提高人的食欲,同時突出了溫馨、祥和的氣氛。在局部的色彩選擇上可以選擇白色或淡黃色,這是便于保持衛生的顏色。
4.廚房的色彩。廚房是制作食品的場所,是一個家庭中衛生最難打掃的地方。顏色的選擇以清潔、衛生為主。因此,應以白、淡灰、淡青色為主。地面不宜過淺,可采用深灰等耐污性好的顏色,墻面宜以白色為主,便于清潔整理,頂部宜采用淺灰、淺黃等顏色。
5.書房的色彩。書房是學習、思考的空間,需要冷靜理性的色彩。一般應以藍、綠等冷色調的設計為主,以利于創造安靜、清爽的學習氣氛。書房的色彩絕不能過重,對比反差也不應強烈,光線一定要充足,色彩的明度要高于其他房間。局部的色彩建議選擇成熟穩重的色彩。有傳統色彩和風格的飾物很適合在書房使用。
6.衛生間的色彩。衛生間是洗浴、洗滌的場所,也是一個清潔衛生要求較高的空間。傳統色彩設計是以白色為主的淺色調,地面及墻面均以白色、淺灰或淡藍等顏色做表面裝飾,但是現在也有較為時尚的色彩設計。以深色為主調,地面、墻面以黑色,金色、銀色做小面積的裝飾色彩。兩種效果各有特點,第一種簡明、輕松,一般家庭選擇的較多,第二種具有個性強,促進思考的特性。
五、結束語
室內色彩設計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這里涉及到建筑學、色彩學、心理學、生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在色彩設計的具體過程中還有很多要考慮的因素,如材質等。成功的設計是既能滿足大家的審美要求又能體現居住者的個性表達,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收集最新的流行資訊,才能設計出最好的室內色彩案例。
參考文獻:
1.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色彩是室內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既有審美作用,還有表現和調節室內空間與氣氛的作用,它能通過人們的感知、印象產生相應的心理影響和生理影響。室內色彩運用得是否恰當,能左右人們的情緒,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為活動,因此色彩的完美設計可以更有效地發揮設計空間的使用功能,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色彩設計在室內設計中有如下作用:
(1)調節空間感。運用色彩的物理效應能夠改變室內空間的面積或體積的視覺感,改善空間實體的不良形象的尺度。例如一個狹長的空間如果頂棚采用強烈的暖色調,兩邊墻體采用明亮的冷色調,就會彌補這種狹長的感覺。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盡在()
(2)體現個性。色彩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個性,一般來講,性格開朗、熱情的人,室內選擇的應是暖色調;性格內向、平靜的人,選擇冷色調。喜歡淺色調的人多半直率開朗;喜歡暗色調、灰色調的人多半深沉含蓄。
(3)調節心理。色彩是一種信息刺激,若過多高純度的色相對比,會使人感到過分刺激,容易煩躁,而過少的色彩對比,會使人感到空虛、無聊,過于冷清。因此,室內色彩要根據使用者的性格、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社會閱歷等,設計出各自適合的色彩,才能滿足視覺和精神上的需求,還要根據各個房間的使用功能進行合理配色,以調整心理的平衡。
(4)調節室內溫感。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盡在()氣候溫度的感覺隨著不同顏色搭配方式而不同。色彩在設計過程中采用不同的色彩方案主要是為了改變人對室內溫度的感受。比如寒冷地區的色彩方案應選擇紅、黃等顏色,明度可以略低,但彩度必須相對變高;溫暖地區可以選擇藍綠、藍、藍紫等顏色使其明度升高,降低它相對的彩度。但是,季節和地域的氣候是循環變化的,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據所在地區的常態來選擇合適的色彩方案。
(5)調節室內光線。室內色彩可以調節室內光線的強弱。因為各種色彩都有不同的反射率,如白色的反射率為70%~90%,灰色在10%~70%之間,黑色在10%以下,根據不同房間的采光要求,適當的選用反射率低的色彩或反射率高的色彩來調節進光量。
2.室內色彩的組成
2.1主體色彩
主體色彩是室內設計中面積最大、占主導地位的色彩,一般占室內面積的60%~70%。它給人以整體印象,如暖色調、冷色調等。使人產生喜慶、溫暖、冷靜、嚴肅等不同的心理感受。主體色彩通常是指室內的天花板、墻壁、門窗、地板等大面積的建筑色彩。如果將這些大面積色彩統一起來,使用某一變化微小的色調,如采用低純度高明度的明快色彩,會使人產生和諧而自然的感覺,這一手法通常使用在家居裝飾和私人空間中;而采用高純度的色彩則會使人產生激動和興奮的感覺,這一手法通常使用在商業空間和公共空間中。主體色彩是陪襯色彩和點綴色彩的基礎,因而它的選擇是室內色彩設計的關鍵。如白色一直被認為是理想的主體色彩,這是因為白色是一種中性色彩,它能夠與各種色彩相調和。現在的室內裝飾一般都以白色為基礎,略加色相的變化,從而產生高明度的灰色系列作為主體色彩,如粉紅色、淺黃色、淡綠色、淺灰色等。此外,高純度或低明度的色彩作為主體色的室內設計,配以淡雅的對比色來進行點綴,同樣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兩種室內色彩設計相比,前者能夠產生平和淡雅的效果,后者能夠產生活潑激烈的效果。在實際設計時,應結合具體的環境和室內使用功能,揚長避短,靈活運用,以達到理想效果。
2.2陪襯色彩
陪襯色彩在室內設計中是以主體色彩為依據進行選擇的。如果主體色彩是紅色系列,陪襯色彩可選用明度變化,比如采用略深或略淺的紅色進行陪襯;也可選擇色相變化,如使用偏黃或偏藍的紅色進行陪襯。陪襯色彩是構成室內環境色彩的重要部分,也是構成各種色調的最基本因素。在主體色彩和陪襯色彩的映照下,室內色彩會產生一種統一而有變化的整體效果。如果只有一種主體色調而沒有陪襯色調的搭配,整體上就會顯得空洞和單調。一般來講陪襯色彩應占室內空間面積的20%~30%。在室內占有一定面積的家具也應考慮陪襯色對其的影響。各類不同品種、規格、形式和材料的家具,如櫥柜、梳妝臺、床、桌、椅、沙發等,它們是室內陳設的主體,是表現室內風格及個性的重要因素,它們的造型應與室內設計的風格一致,其色彩也應與陪襯色彩基本一致,從而控制室內色彩的總體效果。此外。室內裝飾中的織物色彩也是配色的主角,尤其是窗簾、帷幔、床罩、臺布、地毯及沙發、坐椅上的大塊蒙面織物等,它們的材質、色彩、圖案千姿百態,與人的關系也更為密切,一般選擇多數色彩與陪襯色彩相統一,少量的色彩可作為點綴色。
2.3點綴色彩
點綴色彩是指室內環境中最醒目,最易于變化的小面積色彩,它一般是室內設計中的視覺中心,應占室內面積的5%~10%;如形象墻,小景點,壁掛,靠墊,擺設品,花草等陳設的色彩。點綴色彩往往采用主體色和陪襯色的對比色或純度較高的強烈色彩,使室內空間中的色彩既有統一又有對比,產生既變化又和諧的整體效果。
由此可見,室內環境的色彩效果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陳設物的色彩決定的。對室內色彩的處理一般應進行總體的控制和把握,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盡在()即室內空間的色彩應統一協調。當然,過分統一又會使空間顯得呆板、乏味,過分的色彩對比會使室內空間雜亂無章。如果正確應用陳設品千姿百態的造型和豐富的色彩,就能賦予室內空間以勃勃生機,使室內環境的色彩生動活潑起來。但切忌為了豐富色彩而選用過多的點綴色,那樣會使室內顯得凌亂無序,應考慮在主體色協調下的適當點綴。
3.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3.1色彩的運用應因空間的使用目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空間具有不同的使用目的,所以在滿足色彩不同要求的同時,還要考慮不同性格的體現,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如辦公空間、商業空間、醫院等,由于它們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對色彩的選擇也不盡相同(辦公空間應選擇偏冷的色彩以表現其嚴肅而統一的特點;商業空間可根據所經營商品的特點來選擇豐富多彩的暖色;醫院則可選擇肅穆、恬靜、明度偏高的色彩。
3.2色彩的運用應因空間的大小、形式而變化
大的空間多采用深一些的色調,以增加室內的重量感;反之,應采用淺一些的色調來增加空間感。例如居室空間過高時,可選用飽和度較高的色彩,以減弱空曠感,提高親切感;墻面過大時,宜采用明度偏低的色彩;柱子過細時,宜用淺色增加體積感;柱子過粗時,宜用深色減弱粗笨感。
3.3色彩的選擇應根據空間的方位而定
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線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別,因此,可利用色彩來進行調整。如朝北的房間常有陰暗沉悶之感,可采用明朗的暖色,使室內光線轉趨明快,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朝南的房間日照充足光線明亮,可采用中性色或冷色;朝向東西方向的房間有上下午光線的強烈變化,且光線的溫度較高,所以迎光面應涂刷明度偏低的冷色,以便綜合自然光線對它的影響,整個房間以冷色調為宜。
3.4色彩的選擇應考慮到空間使用者的類別
男女老幼的不同個體對色彩的喜好有很大差別,所以色彩的選擇應適合居住者的愛好。如女孩子的房間可大量運用粉紅系列的色彩,像白雪公主一樣天真、浪漫;男孩子的房間可選用天藍色系列的色彩,使他們可以幻想自己像水手或飛行員,有藍天和大海一樣的胸襟;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由于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不同,對審美的需求也不一樣,青年人喜歡鮮艷的色彩,老年人則喜歡沉穩大方的顏色。因此對空間色彩的選擇要有針對性,了解使用者的喜好,才能與之產生共鳴。
3.5色彩的設計應注意空間的使用時間
學校的教室、工業生產的車間、商業經營的場所,這些不同的活動與工作空間,要求必須有不同的視覺條件與之相適應,才能提高效率,達到安全舒適的目的;如過去醫生和護士的服裝統一為白色,由于色彩的單一容易造成視覺的疲勞,而人們的眼睛需要交替觀看不同的顏色才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視覺疲勞的產生,因而現在醫院員工的服裝有粉紅、淺藍、淡綠、白色等顏色;同樣,房間的色彩因其對視覺產生作用的時間較長,比服裝對視覺的影響要強得多。所以,要根據空間使用時間的長短,利用色彩進行必要的調節,使在其間活動的人感到舒適而不致產生視覺疲勞。
3.6色彩的選擇應注意使用者的偏好
一般來說,在符合色彩搭配原則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滿足不同使用者的愛好和個性。這種愛好和個性是因人而異的,是受民族、地域、性別、年齡、知識結構等影響的;比如說有的人偏愛紅色,但紅色不能在室內大面積使用,因為紅色太過刺激,長時間待在紅色環境中會使人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但紅色可以作為點綴色和別的顏色搭配使用,這樣會更加突出紅色的魅力;對于色彩偏愛者來講。我們可以因勢利導,在滿足其要求的基礎上,采用綜合的方法選用一些類似色和陪襯色進行合理搭配,并用一些對比色進行點綴。
4.結束語
一、征文對象
本次論文征集活動面向全國范圍內色彩領域科技工作者,邀請中國流行色協會會員、基地企業、理事單位科技工作者參與,歡迎廣大色彩科技人員和色彩應用人員踴躍投稿。
二、征文類型
本次征文面向尚未公開發表或在三年內公開發表的原創性論文(2009年1月1日后正式發表的論文),已請注明出處。
三、征文內容
色彩科學應用與發展領域的各類研究及應用成果。內容包括:紡織品、服裝及服飾、工業設計、汽車工程、城市規劃、城市建筑與環境色彩、室內裝飾、光學、照明設計、數碼設計、印刷技術、色彩文化、藝術研究、色彩教育、家居設計、個人形象設計等。
四、征文要求
(一)內容
立意新穎、色彩應用具有時代感和創新意識、圍繞主題、理論或方法創新務實、觀點明確、資料翔實、文獻引注規范。
(二)篇幅
論文正文字數不超過5000字、摘要不超過300字。 (三)格式
論文采用Word文擋,頁面按A4紙排版,正文字體為宋體五號字,單倍行距。主要框架包括:(1)題目;(2)作者姓名、單位、郵政編碼;(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中文關鍵詞:(6)正文;(7)參考文獻;(8)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稱職務、研究領域和成就、通信地址、電話、傳真和E-mail。請在參考文獻之后附作者簡介。“作者簡介”請用五號黑字體左起頂格排,后空一格,接排。作者簡介在200字以內。論文中圖片黑白和彩色均可。
(四)其他
所提交論文應為作者原創,尊重知識產權,不得抄襲剽竊他人學術論文和學術觀點及圖片,無侵權或版權糾紛,組委會不承擔核實義務以及因此引起的任何責任。
五、論文提交
請于2012年9月30日前將論文和論文征集登記表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到組委會電子信箱,并將報名表傳真至組委會。論文征集登記表請登陸.cn下載。
六、其他
(一)經評審,入選的優秀論文將由國家正規出版社公開出版,為論文作者頒發優秀論文證書,并擇優在《流行色》、《色彩中國》和中國流行色協會網站等媒體刊登。論文集將被中國知網“中國重要會議論文集全文數據庫”收錄。
(二)部分入選優秀論文將推薦在11月30日召開“紀念中國流行色協會成立三十周年”學術報告會上宣讀及做學術交流。
(三)本次論文征集和出版不收取任何費用。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秦愛梅
電話:010-85229522 85229582
傳真:010-85229531
汽車文化沐餐廳空間設計
20屆經濟管理系
專業建筑室內設計
學號1731024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2019年4 月 27 日
畢業設計(論文)評語及成績
學生姓名
班級
高職二班
學號
畢業設計
(論文)題目
汽車文化沐餐廳空間設計
指導教師姓名
指導教師職稱
指導教師評語:
答辯小組意見:
答辯小組組長簽字:年月日
成績:
教研室主任簽字:年月日
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
題目
汽車文化沐餐廳空間設計
專業
建筑室內設計
班級
高職二班
學生姓名
所在系
經濟管理系
導師姓名
導師職稱
一、設計(論文)內容
汽車不單單只有冰冷的,我們可以通過顏色與材質的改變與添加來拉近汽車與人的關系,使得他汽車的用途被最大的發掘,使得汽車不單單是只能在馬路上駕駛那么簡單,我們也可以在餐廳中,坐在溫暖的汽車中吃著美味的事物,看著節目享受著悠閑的時光,這就是我們進行這項設計的想法和出發點。
二、基本要求
1. 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畢業論文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堅持理論研究的現實性。
2. 在進行實地考察的同時運用所學進行分析。
3. 保證論文質量,同時運用多種方法,寫作規范。
三、主要技術指標(或研究方法)
1. 文件研究法。
2. 案例研究法。
3. 通過網絡查找資料,和對相關經驗進行綜合分析。
四、應收集的資料及參考文獻
[1]梁佳馳.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J].工程技術研究,2016(5):118~119.
[2]段杰.室內設計中燈光的藝術設計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8(13):122-123.
[3]譚慧嬋.人性化室內設計理論探討[J].建筑知識,2016(7).
[4]黃媛媛,吳章康.主題性餐飲空間的設計.現代裝飾,2017(04):20~22.
[5]孔祥駿.從營銷角度探析主題性餐飲文化空間室內設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2012.
[6]余曉寶.氛圍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五、進度計劃
4月 10日-4月 17日 確定論文題目、收集資料、完成開題報告;
4月 17日- 4月 27日 通過實地考察來制作平面布置圖等 CAD圖紙
4 月 27日-5月 7日 制作效果圖與排版
5 月 7日-5月 14日 完成設計內容與報告和論文全文、審核并裝訂。
5月 14日-5月 24日 進行答辯并最終提交報 4月 30
教研室主任簽字
時間
年月日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
汽車文化沐餐廳空間設計
專業
建筑室內設計
班級
學生姓名
000
一、文獻綜述(立論依據)
汽車的文化可以追溯到 1867年的往復活塞式發動機,從 1867年到現在,人們也越來越離不來汽車這種代步工具了,而汽車餐廳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背景中的產物,通過對汽車的延展設計,開展關于以汽車為主題的餐廳,在對汽車再定義的基礎上,拉近人與汽車的關系!
二、研究內容及預期目標
通過在汽車中添加不同的材質,使得汽車擁有溫暖的感覺,通過汽車出現的不同場合和不同顏色的搭配來改變汽車的格調,給人眼前一亮的新鮮感,使得冰冷的全金屬空間汽車變成一個溫暖的飲食空間。
三、研究方案(研究方法)
1. 通過在線上線下進行關于大家對于汽車主題餐廳的需求進行調查問卷分析。
2. 通過對現有的汽車主題餐廳進行實地考察,提煉出不足和優點,并進行優化設計。
3. 通過大量的文獻匯總,研究并敲定最終的設計方案。
四、參考文獻
[1]梁佳馳.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J].工程技術研究,2016(5):118~119.[2]段杰.室內設計中燈光的藝術設計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8(13):122-123.[3]譚慧嬋.人性化室內設計理論探討[J].建筑知識,2016(7).
[4]黃媛媛,吳章康.主題性餐飲空間的設計.現代裝飾,2017(04):20~22. [5]孔祥駿.從營銷角度探析主題性餐飲文化空間室內設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2012.
[6]余曉寶.氛圍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五、進度計劃
4月 10日-4月 17日 確定論文題目、收集資料、完成開題報告;
4月 17日- 4月 27日 通過實地考察來制作平面布置圖等 CAD圖紙
4 月 27日-5月 7日 制作效果圖與排版
5 月 7日-5月 14日 完成設計內容與報告和論文全文、審核并裝訂。
5月 14日-5月 24日 進行答辯并最終提交報 4月 30
指導教師簽字
時間
年月日
汽車可以說是我們日常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了,大家也幾乎人人使用過汽車,而對于汽車的概念可能還停留在冰冷,沒有溫度的階段,但是他有沒有辦法通過一些材質的更換或者是出現環境的改變,使得他能夠從大眾視野中的冰冷的屬性中走過來那?
我想是肯定的,在我們設計中就是要把不可能改變成可能,而改變物體的感知這個部分的處理,我們通常會通過燈光的處理和顏色和材質的處理來進行,進行一些視覺和感知上的改變,比如在燈光的采用中我們可以使用相對柔和的軟光燈,而在材質上可以選擇大自然的木質等一些親近自然的材質,在顏色的選擇上也可以盡量避免采用冷色調的顏色處理,以此來達到“沐”的感覺。
關鍵詞:色彩應用;燈光應用;人體工程學;汽車元素
第一章前言1
1.1 、主題餐廳的目的與意義1
1.2 、主題餐廳的發展現狀1
1.3 主題餐廳的發展趨勢1
第二章形體訓練內容概括2
2.1 汽車元素在主題餐廳中的應用2
2.2 人體工程學在主題餐廳中的應用2
2.3 色彩在主題餐廳中的應用2
2.4 燈光在主題餐廳中的應用2
第三章汽車主題餐廳設計空間的設計方案4
3.1 設計主題概況4
3.1.1 設計藝術層次的概括4
3.1.2 市場結合概括4
3.2 功能分區與動線分析4
3.2.1 功能分區5
3.2.2 動線分析5
3.3 汽車主題餐廳的色彩設計5
3.3.1 心理學角度分析5
3.3.1藝術角度分析5
3.4 汽車主題餐廳的燈光設計5
3.4.1 心理學角度分析6
3.4.1藝術角度分析6
第四章汽車主題餐廳空間設計的展示表達7
4.1 CAD繪制圖展示7
4.2 3D繪制圖展示7
總結8
參考文獻9
致謝10
致謝
在寫到最后的時候我一邊寫一邊想到了教育我的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是他給了我一個學習的平臺,一個學習知識的機會,我真的很感謝,并且我也很感謝辛辛苦苦給我幫助,輔導我,給我幫助的老師,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寸步難行,感謝老師,是你傳授了我知識,我感謝您,是您幫助我選定的論文的框架還細心的指導我,感謝您的教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