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每周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家園聯系欄育兒知識一
學前兒童數學教育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更早的學會數學,通俗的講就是識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要做的是用最大的熱情和最小的壓力,把數學的基本概念介紹給孩子。以下總結了幾點需要家長們注意的:
一、積極一些
可能有的家長上學時候的數學成績并不理想,但是不要受到自己想法的困擾,還是要讓孩子體驗到數學的奇妙世界。而且,家長需要明白:在您上學的時候,數學是一門必修的學科,而且做題的時候不能有任何的錯誤。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舉個例子,如今數學老師們教學的重點,已經開始數學概念和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了,讓孩子們明白數學是一項很有用的學科,因為它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且很有意思
二、天天都要用數學
家長要讓孩子看到在每天的生活中是數學技能是多么重要,你又是怎么來使用的。
比如,你去商場買東西,量房子的尺寸;或者當你在廚房做飯用量杯的時候,你都讓孩子親手來做,讓他們在實際中運用數學。同時,還可以告訴孩子那些他們崇拜的醫生啊、建筑師啊、宇航員啊,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離不開數學的,數學對于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三、擴展數學的領域
家長要告訴孩子數學概念不僅僅只有數字,它還包括:
識別形狀,比如問孩子:這幅畫中的桌子有多少個三角形?
分辨模式,比如:現在,我們畫一個紅色的圓圈,然后再畫一個藍色的圓圈,然后又畫一個紅色的圓圈,然后,應該畫什么顏色的圓圈了呢?
做出對比,比如:這種衣服比那個衣服大還是小呢?
越早發展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將來,孩子在理解幾何概念的時候會更容易,一些更加復雜的數字定義也不會難到孩子。
四、隨時提出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要隨時關注孩子的數學教育,比如:當你在超市、家具店、或者在家計算價格的時候,把你的計算過程大聲說出來,并適當的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來解答。
舉個例子,當孩子想吃餅干的時候,你可以說:“讓我們來看看,現在我們還有4塊餅干,如果我給你一塊,給你的朋友一塊,那爸爸媽媽還能分到幾塊?
鼓勵你孩子自己思考算出答案,并鼓勵他勇敢地說出來。記住:孩子的計算過程要比得出正確的答案更重要。如果你想讓孩子對問題更感興趣,你可以把所有的餅干都給孩子,然后讓他自己把餅干合理的進行分配,這種游戲孩子會非常感興趣,因為他會覺得自己成為大人了。
五、讓你的孩子使用計算器
孩子看到計算器一定都會很喜歡,在計算器上做加減,這種新鮮事物會讓他們非常興奮。即便是孩子太小還不會用計算器,那么他也會展開聯想,對以后的數學教育有著促進作用。
家園聯系欄育兒知識二
學前溝通對小孩子很重要
媽媽們都會在睡覺前對小孩子進行晚安,寶寶這時候也會感到晚安的溫馨,父母經常跟小孩子聊天他會在語言表達方面很強壯,很能得到一個很健康的身心。這就是在小孩子的時候注意了學前溝通的好處。
媽媽都會有一個這樣的觀點,經常在小孩子面前念叨的話他記得最快,學的最好,也很容易掌握,例如像在睡的時候唱的兒歌,像動物的名字啊,形狀之類的,小孩子在剛開始學的時候,這樣是聲音最容易發出來,更有意思的是,雖然只有一歲多的孩童,吐字很不清楚,卻可以按照大人所教的發音背出一小首兒歌或者唐詩。其實有的父母沒有發現,這就是學前的溝通所帶來的好處。
這個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在小孩子還沒有在語言方面的系統發育開啟以前,他就會對父母的語言發音標準都很友好,學的也很快,就像一只即將拱出來的小飛蛾,在蠶蛹里包裹著已經吸收了很多的養分,只需要等待合適的契機,就會一飛沖天,也就不難理解為甚么有的小朋友一旦學語就會嘰里呱啦講一大堆話,令父母欣喜不已。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會得到一個很大的釋放。
但是有的父母就不這樣認為,他們總覺得,小孩子他現在什么都不懂,教了也沒有用的。等到他大點的時候,在教他也不晚,再溝通也不晚,在這樣的心理下,基本不會多與孩子做語言溝通,錯過了學語前的最佳學習時機,這些孩子們日后的語言掌握中發現會相對比較弱,比較慢,也羞于跟人溝通,如果不及時糾正,甚至很可能出現不自信,膽小,怯懦等一些性格的弱點,要得到父母在特別重視。
你知道嗎,就在剛剛懷孕的時候,寶寶的生命就在父母的生活中一直左右,不能太小看了他的能量,聽他們說過,在懷孕的時候,父母多跟小寶寶多溝通,到出生后會跟父母的關系更加的親密。甚至有一些小嬰兒可以根據父母的聲音做出相應的反應,目光會追著熟悉的聲音一路而去,令人欣喜不已,種種跡象表明,孩子的頭腦中有一個很好的天然的接收器,只要我們發出了電波,他們就會敏銳地接收到,并作出相應的反應,媽媽就不要覺得自己單方面的溝通是沒有作用的,這些都不會白費。
曾經一個媽媽在寶寶的成長的日記里寫:“每天睡覺前,我們都會親吻小寶貝,跟他道晚安,小寶貝就會向我們露出溫暖的微笑,這一刻我突然發現親情的珍貴,而小寶貝張口的第一句話竟然也是晚安,令我和孩子的爸爸興奮不已。”
也有一個媽媽在記錄了寶寶學語前的一些故事:“寶寶在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教他一些物品和行動的發音,比如說吃飯,喝水,洗手等等,當我們重復幾次后,提及這些字眼,孩子都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完全能明白我們在說什么!真是太神奇了!”
在我兒子不會說話的時候,我經常念兒歌跟他聽,基本上他每晚都是聽著那些兒歌入睡,成為一種習慣,尤其是斷奶后,這些故事和兒歌已經成為他睡前必須的慰藉,現在我兒子兩周歲,對那些早已經滾瓜爛熟的兒歌倒背如流,甚至有一些故事在我的提醒下他也可以復述出來,我還鼓勵他用自己的語言講故事,比如說篡改情節,比如說給他設置一個場景讓他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描述等等……而且經常給予他肯定和鼓勵,現在的他每天都沉浸在掌握語言的歡樂中。
在小孩子兩歲的時候沒有必要去擔心他的智力,也許他們的創造力會讓父母吃驚,也就是說,溝通的越早越好,但是也要注意些不要拿這些當做事業去追求的,其實有沒有發現,做好的方法還是在玩樂的時候溝通小孩子最容易接受,盡量在最早的時間給小孩子打開溝通的這扇門。
家園聯系欄育兒知識三
“錯誤”教育寶寶法
父母裝傻充愣的教育法是從逆著教育孩子的方向考慮,這很合乎孩子心理的發展特點。父母大多數是從正確的方面教育寶寶,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或許對有分辨能力的寶寶是一種促進。父母應多開展這樣的教育活動,讓寶寶自己有明辨能力,他的觀察和思維能力才能培養起來。
如果寶寶看到爸爸媽媽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就不會因為自己做不好、做不到某些事情而著急,進而產生挫敗感。每逢這樣的機會,寶寶通常都會很積極地過來幫忙,于是他的協作精神、樂于助人的品德就在這樣的游戲中被激發出來。當然,如果他能發現爸爸媽媽的錯誤所在,他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也隨之被培養起來了。
父母可以犯的小錯誤
1、顛倒黑白的行為
父母和寶寶玩游戲,可以利用寶寶已經掌握的一些概念來顛倒黑白,給他一個指出爸爸媽媽錯誤的機會。比如媽媽端著一盤蘋果放在茶幾上,然后在盤子里很夸張地挑來挑去,一邊挑一邊自言自語:“奶奶對我們多好啊,我們也要關心奶奶,所以,我要挑一個最大的蘋果給奶奶吃。”
可是,媽媽挑了半天,最后卻挑了一個最小的蘋果,還很興奮地喊著:“哈,終于找到這個最大的蘋果了!”在媽媽這種夸張的行為和語言感染下,寶寶一定會對這個事件產生興趣,熱心地跑過來糾正錯誤,并挑出那個最大的蘋果交給奶奶。于是,他在這樣的行為中就會很自然地受到熏陶,成為一個品德優秀的好孩子。
這類游戲也可以拓展成鍛煉寶寶反應能力的游戲,我們可以假裝信誓旦旦地對寶寶說:“茶幾上有好幾個珠子,看看我們誰先拿到最大的珠子!我一定要先拿到!”然后媽媽故意去拿一個最小的,讓寶寶去拿到那個最大的,兩人在一起比較之后,寶寶就會很有成就感。要知道,能夠快速地在短時間內從一堆大大小小的珠子里判斷出哪個是最大的,這本身就是提高寶寶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好辦法。
2、違反常規的行為
給寶寶玩一個違反常規的穿衣游戲,先給他穿長褲,再穿小短褲,先穿鞋子,再穿襪子,或者拿帽子當襪子穿,拿襪子當帽子戴。看到媽媽這樣違反常規地操作,寶寶立刻就會發現這些事件中被顛倒了的邏輯關系,并急于指出媽媽的錯誤,享受到這種特殊的幽默帶來的快樂,而媽媽正好樂得讓寶寶有機會來更正錯誤,在更正錯誤的過程中,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當然,寶寶也可能故意以這樣的方式來跟媽媽應對,那就說明他幽默的潛質被挖掘出來了,這也是很不錯的一個結果。
3、故意裝傻的行為
沒有比看到一個傻爸爸傻媽媽更讓寶寶覺得好玩的事情了。偶爾的,我們也可以裝裝傻,故意很笨拙地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端小盆的時候故意歪斜著,讓盆里裝著的東西顯得立刻就要掉出來,而爸爸媽媽則顯出極其緊張又無奈的樣子,通過這種行為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爸媽教育寶寶的方法有千千萬萬種,沒有哪種是唯一正確的,有的只是相對的合理。中國的教育缺少了太多反面思考,總是選擇從正面給予指導教育,這樣很不利于孩子的發展。父母應多開展這樣的教育活動,讓寶寶自己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的觀察和思維能力才能培養起來。
看了“家園聯系欄育兒知識”的人還看了:
1.大班家園欄育兒知識
2.大班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3.幼兒小班育兒知識大全
4.幼兒園小班家園欄文章
我是二十年前從無棣搬到高青來的。當時,從車站出來后走的第一條路叫沙子路,位置就在現在縣城天鵝商城北頭到綠茵菜市場南首這一線。如今住在縣城里的小青年們可能都不知道有這么一條路了,但許多中年人也許還記憶猶新,因為這里曾是他們年輕時談情說愛的地方。
那時,高青縣城面積還很小。沙子路在汽車站南面,算是縣城的一條要道。說是沙子路,其實沒有沙子,是一條土路,究竟因何得名不得而知。路面坑坑洼洼,坎坷不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路旁有條露天的臭水溝,縣城的污水都排到這條溝里,再流到縣城南邊的支脈河里。臭水溝可真夠臭的,尤其是夏天,污水橫流,氣味難聞,蚊蠅成群,附近的居民連窗戶都不敢開。要說可取之處,就是路兩旁有兩排粗大挺拔的楊柳樹,樹冠茂密,綠蔭蔥蔥,稱得上是當時縣城的一處景點。那時,沙子路上沒有路燈,一到晚上,路上少有人走,極是僻靜,正是年輕人談戀愛的好地方。這是因為,那時候年輕人的思想不像現在這樣開放,情侶約會都喜歡找沒人的地方。沙子路正好可以成人之美,倆人在此說悄悄話,不用擔心有人看見,不會有人打擾。所以盡管有臭水溝作伴,沙子路仍是當時年輕人談戀愛的首選之地。正因為如此,“沙子路上談戀愛”成了二十年前縣城年輕人們一句甜中帶澀的流行語。
令人欣喜的是,在隨后的這些年中,高青縣委、縣政府投入巨資,加大加快了縣城改造及環境治理的步伐和力度,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性社會,努力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社會、自然和諧發展,使縣城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1989年,縣城最大的工程——天鵝商城工程開工興建,就是把沙子路改建成一條商業街,把臭水溝改成地下管道。經過幾年不斷建設,天鵝商城一期、二期工程、綠蔭農貿市場先后建成投入運營,塵土飛揚、臭氣繚繞的沙子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繁華的商業街,漫步街中,映入眼簾的是林立的店鋪和琳瑯滿目的商品,八方客商云集,市場交易繁忙,沙子路一下子成了遠近聞名的商品集散地,“丑小鴨”搖身變成了“白天鵝”。
近幾年來,縣環保部門不斷加大環境執法監察力度,嚴格控制各類污染物排放,為居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縣城環保設施建設更是突飛猛進。城區工業和生活污水全部改成了地下管道排放,建起了污水處理廠,污水全部進行集中凈化處理,達標排放,在縣城內再也聞不到難聞的氣味了。建起了垃圾處理場,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建立了省級經濟開發區,建成了蘆湖公園、千乘湖公園。經過不斷地建設和治理,縣城面積變大了,街道寬闊了,交通方便了,空氣新鮮了。夜晚出來散步,走在黃河路、中心路、蘆湖路、維高路上,但見沿路沿街商店、工廠、住宅小區鱗次櫛比,燈光明亮,霓虹閃爍。蘆湖公園、千乘湖公園里,街心綠地、路邊草坪、健身廣場上,游人如織,自得其樂。去年,高青縣被評為“山東省投資環境十佳縣”。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了八方商客來高青投資創業,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舊貌換新顏。原來的沙子路、臭水溝早已從縣城地名冊上消失了,從人的記憶中消失了,徹底無影無蹤了。現在的年輕人趕上了新時代,趕上了好時候,談情說愛有的是好地方去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也與時俱進,發生了深刻變化。現在,綠色、環保、安全成了人們的生活時尚。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成了人們的共識。人們越來越關心環保了,越來越熱愛環保了,建設藍天、碧水、綠地,造福子孫后代,成了人們共同參與的行動。今年,高青縣又積極開展了爭創“省級園林城市”活動,全縣上下大搞綠化植樹,增綠添綠,美化環境。縣城處處綠樹成蔭,花繁葉茂,環境變得更美了。身居縣城,每天目睹著小城日新月異的變化,品享著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我的心陶醉了。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朱丹先后主持過幾檔節目,但是大多反應平平,這也讓她覺得無奈和著急。“現在真人秀節目比較火,但是真人秀里幾乎快要找不到主持人的影子了。另外就是選秀節目比較火,這類節目又比較重視專業性,比如請歌手來兼任主持,所以其實留給專業主持人的空間太少了。這個不是憑某一個人的能力能夠改變的,所以只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其實我還是挺慶幸的,自己能夠比很多主持人早一步轉行,而且還能做得不錯,已經算很幸運的一件事情了。”
對于傳聞中自己與謝娜的“一姐之爭”,朱丹也處之泰然:“老實說,你要是真能靠什么手段去爭一個位置,那個位置也沒啥意義。位置不是靠爭來的,而是觀眾的認可決定的,也是自己的能力決定的。如果說沒有特別合適的節目,只能說明我能力不夠,我能夠接受這一點。”
在旁觀者看來,朱丹突然轉型做演員一定和周一圍有關系,事實上并非如此。
“其實周一圍并不喜歡我拍戲,他覺得當主持人挺好的。可能是因為他自己拍戲吃過不少苦,而且劇組的環境相對復雜一些,所以他并不希望我一天到晚都泡在這樣一個氛圍里。”只不過朱丹對于演戲這件事興趣濃厚,周一圍便順水推舟做起了“專業家教”。
“基本上我每次拍戲都會和周一圍聊一聊,怎么去塑造角色啊,遇到了哪些問題呀等等。包括這次拍《金牌律師》,他也會很細致地指出我的優點和不足。”
不過,朱丹背臺詞的本事,讓周一圍這位專業人士也嘆為觀止。大段大段的法律條文、案件分析,朱丹看幾眼劇本就能記得一字不差,可周先生背了半天還是只記個大概,朱丹得意地說:“還好我做過主持人,所以信口開河說個詞兒什么的還行。”
除了對臺詞、聊表演,周一圍也會教給朱丹怎么在劇組里與人相處。“因為拍戲需要和不同的人合作,有開心的時候,也難免有不開心的時候。他最在意的就是我開不開心,是否享受這個過程。”有時候,朱丹遇到不痛快的事兒,回到家里特別郁悶,周一圍就會耐心地開解她,讓朱丹覺得受益匪淺:“如果我在這個行業繼續發展,他一定是我一位很好的老師。”
快問快答
科學新生活:到目前為止你已經塑造了不少角色,還有沒有特別想要嘗試的?
總結美國經濟學界對這一問題的爭論,對于認識美國經濟周期的特點、判斷美國經濟的走勢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我國的經濟周期波動也表現出了“微波化”的趨勢(見圖2),因此這種討論對中國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本文對近20年來美國這一領域最新的有關文獻進行綜述,對各種觀點進行梳理和比較,以期推動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回顧了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這一時期主要的研究對象是二戰前后美國經濟周期穩定性的比較;第二部分評述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文獻,這一時期主要關注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所謂“大穩定”問題;第三部分從跨國比較、公司等角度進行補充和豐富;第四部分是結論和對中國的啟示。
一、關于美國經濟周期穩定化的早期研究
曾經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美聯儲主席的Bums(1960)很早已經認識到,二戰以后到1959年美國共經歷了4次衰退,其衰退的程度比戰前溫和許多,他樂觀地預測美國經濟正在穩定化的方向邁進。Bums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促進了美國經濟周期的穩定化:所得稅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漸提高,其自動穩定器的作用日益加強;失業保險、退休金等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可以平滑個人可支配收入的過度波動;就業結構也在變得穩定,管理人員、工程師、科研人員、財務(金融)等白領行業的就業比重逐漸加大,與制造、建筑和運輸等傳統行業相比,白領行業受經濟衰退的沖擊相對較小;“大蕭條”以后建立起來的存款保險制度等增強了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可以防止金融恐慌的擴散。與當時經濟學界的思潮相一致,Bums重視政府的干預和需求管理政策,其觀點帶有濃厚的凱恩斯主義色彩。
20世紀50—60年代美國經濟處于高速增長時期,盡管后來70—80年代出現了“滯脹”和數次經濟衰退,但是當80年代初美國經濟學家們回顧經濟周期問題的時候,基本上都認同二戰之后美國經濟周期比二戰之前穩定了,即使是扣除戰前的“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等特殊時期,20世紀50—80年代的經濟波動也小于1893—1940年。經濟學家們開始從各個角度對波動性下降的原因進行解釋。
Gordon(1986)關于美國經濟周期研究的論文集在歷史上有重要意義,其中有數篇文獻涉及到經濟周期穩定化問題。與Bums(1960)相似,Gordon在論文集序言中強調政府規模的擴大、逆經濟周期的調節政策、經濟結構的變化等對經濟周期穩定化的作用。Taylor(1986)采用當時比較新穎的向量自回歸模型,運用沖擊—傳導機制分析方法,認為二戰之后的外部沖擊比戰前減小了,而沖擊的擴散機制本身并沒有弱化,因此Taylor認為是外部沖擊的減小導致了周期的穩定化。這一時期一個爭論的話題是工資(價格)粘性問題,隨著工會的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擴大,美國的工資(價格)的粘性在戰后有所增強,經典的經濟學教科書指出在工資(價格)粘性的情況下,名義沖擊會造成實際產出的波動,因此工資(價格)粘性是經濟波動的一種根源,但是Delong與Lawrence則認為工資(價格)粘性的增強有助于宏觀經濟的穩定,其主要論點是在彈性價格下,實際利率會劇烈波動,因此對實際產出帶來沖擊。
Zarnowitz(1992)的專著對美國經濟周期穩定化的原因做出了全面的總結,他分8個類別列出了18種可能的因素,有的因素在Bums(1960)中已經有所提及,有的在當時則是比較新穎的假說:比如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庫存投資的波動性降低;公眾對國家克服經濟衰退的信心有所加強,這種心理預期有利于擺脫衰退;居民需求偏好的穩定性等等。Zarnowitz同時也對過去的一些假說進行了重新的審視,比如關于政府規模問題,歷史上國防開支對于美國克服經濟衰退有過重要作用,人們也普遍接受有政府干預的混合經濟是二戰后50—60年代美國“黃金增長”的重要原因,但是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沉重而笨拙的“政府之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譴責,這種觀點轉化無疑反映了新興的理性預期學派、貨幣主義等學派的主張。此外,Zarnowitz對前人強調的一些因素如個人所得稅的自動穩定器作用、社會保障、就業結構的變化、金融穩定的作用等等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從統計
數據上給予了新的支持。
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美國經濟周期穩定化的文獻
在經歷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之后,80年代美國經過努力成功地克服了通貨膨脹的困擾,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歷了近10年的高增長低通脹時期。weber(1997)提出和研究了美國經濟波動微波化問題。mcconnell與perez-quiros(2000)采用統計檢驗,發現美國經濟的波動性存在結構突變,突變點發生在1984年第1季度,在突變點之后美國經濟波動性顯著變小。kim與nelson(1999)的計量分析也曾得出類似的結論。正是這兩篇文獻又引發了近期美國經濟學界對經濟周期穩定化問題的熱烈探討。緊接著,blanchard與simon(2001)的研究指出美國gdp季度增長率的標準差從20世紀50年代的1.5%下降到了90年代的0.5%。stock與watson(2002)的統計檢驗也發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22個宏觀經濟變量的波動性存在突變性下降。
那么為什么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美國經濟的穩定性會顯著增強?最直觀的一個解釋是80年代以后沒有發生70年代那樣嚴重的石油危機,或者說這種現象是好的運氣帶來的;有的學者則將這種現象歸因于貨幣政策,認為沃爾克和格林斯潘時期的貨幣政策成功地熨平了經濟波動;有的學者則側重研究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問題;有的則強調金融創新的貢獻等等,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般來講大部分經濟學家都認可上述因素從理論上有利于宏觀經濟的穩定,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到底是哪種因素起了更主要的作用,因此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實證問題。下面分6個方面對有關文獻進行評述。
(一)外部沖擊的減弱(“運氣說”)
主張經濟周期穩定化“運氣說”的主要有stock與watson(2002)、ahmed與wilson(2004)以及blanchard與simon(2001)等,這些研究一般都采用上文中提到的向量自回歸模型,進行沖擊—傳導機制分析,把回歸模型中的誤差項看作是外部沖擊。實證結果顯示,與20世紀50—70年代相比,80—90年代回歸誤差項的方差變小了,因此就說明是外部沖擊減弱了。stock與watson(2002)的分析認為,如果將50—70年代的誤差項方差代人80—90年代的回歸模型,則80—90年代的波動性會接近50—70年代的水平。他們運用這種反擬法(counterfactual)證明經濟周期穩定化是外部沖擊的減小造成的,因此主張“運氣說”。
向量自回歸模型注重數據擬合,它以變量本身的滯后期做解釋變量,理論基礎是比較薄弱的。模型估計出來的誤差項往往很難找到與之相對應的現實沖擊。因此正如dynan等(2005)所指出的,這種分析方法盡管有所幫助,但結論的可靠性值得懷疑。cecchetti等(2006)指出從現實看外部沖擊是否減弱是值得商榷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拉丁美洲和亞洲先后發生過嚴重的金融危機,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破產也曾經引發巨大的金融動蕩,20世紀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石油價格也出現過劇烈起伏,因此cecchetti等認為這種“運氣說”是難以令人滿意的。
(二)信息技術與庫存管理改善
美國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信息技術是“新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量,很多學者從這個角度解釋美國經濟周期的穩定化。kahn等(2002)注意到美國耐用消費品的生產波動性有明顯下降,但是其銷售額波動性并沒有下降(或者說是最終需求的波動性并沒有下降),因此認為信息技術和市場預測技術的改進使廠商可以預先應對市場的波動,平滑生產,防止產出的劇烈波動。kahn等在理論模型中假設廠商有一個預
期的存貨一銷售比例,根據廠商對需求沖擊的認知程度分為“低信息”和“高信息”情形,在“高信息”情形下同樣的需求沖擊可以產生較小的生產波動。
國內學者對于“新經濟”與美國經濟周期穩定化的關系也有一些討論,如宋玉華(2002)、陳繼勇和彭斯達(2003)等等,他們指出在新經濟條件下,投入要素的知識化使得經濟增長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降低了;管理的網絡化和生產組織的柔性化(比如just-in-time式的庫存控制方式)使廠商可以快捷地應對市場需求。這些因素都有利于宏觀經濟穩定。
關鍵詞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廣東梅州;五華經濟開發區
中圖分類號F29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3-0391-03
StudyonIntensiveUtilizationofLandinWuhuaEconomic DevelopmentZoneofMeizhou
YOU Guang-ran 1WANG Hong-mei1,2 *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Taking Wuhu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s an example,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was constructed,AHP was used to determine each index’s weighted coefficient and trend analysis,multi-factor synthesis method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quantitatively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in Wuhu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nsive degree of land use in Wuhu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as low,management performances were most remarkable to influenc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in development zone,but the state of land exploitation and land use benefits were relatively low.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actual situation,some proposals on improving intensive level of land in Wuhu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evaluation;Meizhou Guangdong;Wuhu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開發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域,在促進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已經成為產業升級、區域發展的推動器和科技創新基地[1]。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人口、工業化和城鎮化高峰相繼到來,資源環境約束加大、矛盾凸顯,土地利用與供需面臨著日益加大的規模、空間和環境壓力[2]。為了切實保護耕地、緩解土地供需矛盾、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土資源部了關于開展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45號),并于2008年下半年啟動了國家和省級開發區的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工作[3]。廣東省作為開發區建設的重點地區,其省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問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目前,開發區依然存在重引資輕規劃、重規模輕效率、重擴張輕挖潛等問題;在用地上突出的問題表現為粗放式擴張、布局亂、開發區之間相互壓低地價等。
本文以廣東省梅州市五華開發區為例,運用AHP法、趨勢分析法、多因素評價法等方法定量評價其土地集約利用程度,并提出了提高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對策,對提高研究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和增加土地利用綜合效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研究內容與方法
1.1研究區概況
廣東省梅州市是省級開發區發展較早、速度較快的地區,轄區內有豐順經濟開發區、五華經濟開發區、蕉華經濟開發區、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等多個開發區,是開發區較為集中的地區。梅州市五華經濟開發區是建立較早、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開發區。五華開發區設立于1993年6月,位于五華縣北部,是梅州市通往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門戶,205國道、廣梅汕鐵路以東西方向橫穿境內,梅河高速公路在境內南部邊緣穿過,土地總規劃用地面積為500 hm2。截至2008年底,已投產的21家企業主要涉及本土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飲料及食品制造等行業。2008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78億元。總體來看土地大部分為適宜建設的土地,僅有7.75%因自然條件等原因為不可建設土地,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237.52 hm2,占總面積的47.50%;未建成土地180.93 hm2,占總面積的36.19%(表1)。
1.2土地集約利用評價
1.2.1指標體系構建。所謂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是指以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內涵界定為基礎,以土地可持續利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符合有關法規、政策、規劃等為導向,結合開發區的土地利用現狀和產業布局特征,通過增加對土地的投入,改善經營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潛力,不斷提高開發區土地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一種開發經營模式。
評價開發區的土地集約利用程度涉及多方面的問題,在已有的研究文獻中[4-6],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差異,本文根據選取指標的針對性、代表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原則,以研究區土地利用現狀為依據,從目標、子目標和指標3個層次構建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目標層由土地利用狀況、用地效益、管理績效等構成,子目標層由土地開發程度、用地結構狀況、土地利用強度、工業用地投入產出效益、土地利用監管績效、土地供應市場化程度等構成,指標層由14個指標構成(表2)。
1.2.2指標標準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理想值確定。理想值確定主要采取2個步驟予以確定:收集相關的技術標準、產業發展規劃等資料,并對部分指標數據進行了多種模型趨勢預測,綜合考慮確定理想值推薦范圍;之后通過信函、專家會的形式,對初選理想值進行專家咨詢,綜合多位專家意見最終確定五華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因子的理想值(表2)。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標準值計算。以特爾斐法確定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權重值,運用多模型趨勢預測法、專家咨詢法確定理想值,并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進行指標標準化,以指標實現度分值進行度量,按照(1)式計算:
式①中:Sijk為i目標j子目標k指標的實現度分值;Xijk為i目標j子目標k指標的現實值;Tijk為i目標j子目標k指標的理想值。
(3)權重確定。根據研究目標和開發區用地狀況,采用特爾斐法確定權重。并請專家根據各層次指標權重的均值和方差所反映的專家總體意見趨向和離散程度進行多輪賦值。
均值和方差計算公式如下:
式②、③中:E為指標權重的均值;n為專家的個數;ai為第i位專家的評分值;Fij為i目標j子目標的土地利用集約度分值;Sijk為i目標j子目標k指標的實現度分值;Wjk為i目標j子目標k指標相對j子目標的權重值;n為指標個數。
2結果與分析
通過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計算結果表明,五華開發區土地集約度分值為64.83%,土地集約利用水平不高。其中管理績效對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的影響貢獻最顯著,目標集約度分值達78.54%,其次是土地利用狀況的影響,目標集約度分值為75.48%,用地效益的影響最小,目標集約度分值為41.26%(表3)。
2.1土地利用狀況分析
梅州五華經濟開發區土地利用狀況集約度分值為75.48%。通過分析可知,土地利用狀況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土地開發程度高,用地布局不平衡。土地開發程度子目標集約度分值達到93.92%,土地開發率為53.68%,并有42.99 hm2已建成農村建設用地,雖然較為分散,但樓層大多在3層左右。而未建成土地集中分布在鐵路線北側,受鐵路阻隔,鎮區的輻射影響力小,開發難度大。二是開發區用地結構不合理,亟需優化。五華經濟開發區用地結構狀況子目標集約度分值僅23.20%。工業用地率為9.28%,與理想值差距比較大,這從一個側面反映開發區的用地結構不盡合理,需要優化。三是土地利用強度高。開發區的土地利用強度子目標集約度分值達到95.41%。開發區綜合容積率和工業用地容積率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分別為1.19%和0.66%。綜合建筑密度和工業用地的建筑密度也分別達到了40.46%和44.61%。這4個指標的現狀值與理想值比較接近。
2.2用地效益分析
從評價結果可以看出,五華開發區用地效益較低。用地效益集約度分值只有41.26%。開發區內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入達1 425.58萬元/hm2,離理想值3 000.00萬元/hm2還有很大的差距,說明開發區工業投入水平還不夠高,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2008年工業用地產出強度2 167.71萬元/hm2,與理想值6 000.00萬元/hm2差距也很大。
2.3管理績效分析
從評價結果看,五華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管理績效目標集約度分值為78.54%,分值較高。開發區目前無到期項目用地。開發區成立以來累計處置的閑置土地為3.04 hm2,目前尚未處置的閑置土地為1.12 hm2,閑置土地處置率為73.08%。但從土地供應市場化程度來看,土地有償使用率和土地招拍掛率分別為68.55%和12.00%,土地交易市場化程度不高。工業用地都是以協議出讓方式出讓為主,少數土地采用租賃和掛牌出讓。
3結論與討論
本文根據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經濟開發區的實際情況,以《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規程(試行)》為基礎建立評價體系,運用AHP法、趨勢分析法和多因素評價法等方法定量評價了梅州五華經濟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程度。評價結果表明,梅州五華經濟開發區總體水平不高,其中管理績效對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的影響貢獻最顯著,但土地利用狀況和用地效益相對較低。由于國內對開發區土地集約程度尚沒有明確的劃分標準,為避免爭議,沒有明確地設定集約程度評價標準。
針對五華經濟開發區土地利用狀況和用地效益分析結果,提出了一些提高該區域土地集約利用的建議。一是加強開發區的布局規劃。五華開發區的定位是集工業、居住、商業、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獨具山區特色、交通便捷的現代化綜合經濟開發區。其工業用地率并沒有其他開發區、工業園高,所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水平不能僅停留在調整用地結構上,而應突出工業用地布局與規劃。國內一些高新區的做法是建立循環經濟型土地利用體系,增強地塊之間的產業聯接,從而促進物質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排放,從而在提高土地利用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實現生態效益的最大化,這類相關經驗可以引入到開發區的建設中來。二是深度挖潛、盤活存量用地和調高投資強度門檻。提高開發區土地利用效益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深度挖潛、盤活存量用地和調高投資強度門檻。首先,要避免“攤大餅”方式,要嚴格審查入園企業的投資強度等指標,還要嚴格監管企業建設的進展。同時,將培育規模大、效益好、符合環保要求的工業龍頭企業,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首要任務來抓,進一步壯大優勢產業,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另外,還要抓住廣東省產業轉移的大趨勢,加強有針對性的產業和產業鏈招商。三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用地考核標準。在開發區建設用地利用方面,可結合集約利用潛力評價成果,在不影響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適度提高建筑高度,提高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積率,從而增加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出效益。開發區要嘗試建設標準廠房,為中小企業入園提供便利,避免小產值企業用地粗放的問題,從而提高開發區的土地利用效率。除了改變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之外,還需要建立用地考核標準,監督和推動土地使用者高效合理用地。四是合理培植產業結構,實現產業梯度、轉移開發區的產業類型和產業結構對開發區土地的集約利用程度也有重要的影響。在項目引進時,應從只強調數量轉為有選擇地引進,以質量為重。堅持按照“高技術含量,高出口創匯,高市場占有率,高附加值,低能耗,無污染”的原則引進項目。逐步進行產業結構優化,確立開發區功能定位和產業特色,盡可能地發展具有技術含量和研發潛質的產業,實現產業的梯度轉移。五是逐步完善土地市場。利用市場機制和價格杠桿調節土地資源利用率是促進土地集約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五華開發區的土地招拍掛率只有0.12,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的土地市場發育不成熟,雖然嚴格執行國家的最低限價政策,但沒能通過價格杠桿,促使集約用地利益約束機制的形成。開發區在今后工作中需大力建立成熟發育的土地市場,促使其公開、公正、透明,完善市場運行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應加強落實工業用地的招拍掛出讓。只有市場優化配置土地資源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土地價值才能在市場中得以充分顯示,土地取得成本就會明顯提高。在利益與成本的博弈之下,用地者自然會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集約用地,摒棄粗放甚至閑置的土地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國土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參考文獻
[1] 王梅,曲福田.昆山開發區企業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構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4,18(6):24-27.
[2] 黨青,林先成,周介銘.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以四川省達州市經濟開發區評價為例[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0(1):40-43.
[3] 張笑寒.基于AHP方法的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0(2):25-30.
[4] 何書金,蘇光全.開發區閑置土地成因機制及類型劃分[J].資源科學,2001,23(5):17-22.
[5] 邵曉梅,王靜.小城鎮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08,27(1):75-81.
[6] 班茂盛,方創琳,宋吉濤.國內外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的途徑及其啟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9):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