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秋天的一段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三年級閱讀教學中,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后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后,既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
并列段。即分別說明或描寫幾件事情、幾種情況或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課文中這種段式較多。如《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三自然段共四句話,分別寫夏天小興安嶺的樹木、晨霧、陽光和野花。生動具體地描述了小興安嶺夏季的美麗景色。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說說全段共幾句話,每句寫什么,作者是怎樣寫的,句與句是怎樣聯系起來的,這段話主要寫什么。教后可指導學生觀察校園秋天的梧桐樹、寶塔松,花壇中的美人蕉、月季花。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即抓住植物的干、枝、葉和花的形狀、顏色觀察,讓學生對這些植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生通過觀察知道了秋天高大粗壯的梧桐樹上那巴掌般的葉子有的變黃了,有的變紅,有的一半黃一半綠,樹枝上掛著的小絨球由綠變黃了;寶塔松仍然碧綠碧綠的;美人蕉火紅火紅的,在濃碧的、又寬又長的綠葉襯托下十分鮮艷;月季花有粉紅的,有深紅的,也有淡紅的,有的花剛開,從羽毛形狀的紅綠色的葉子里張開了笑臉,有的花快謝了,花朵搭下來,像做錯事的小姑娘低下了頭,還有圓鼓鼓的花骨朵,被幾片花萼緊緊包著,里面是紅色的花柱。學生有了感性認識,才能轉為準確的表達。這時可以讓學生以《校園的秋天》為題寫一段話。
總分段。即由總敘和分敘的句子組成的段。這是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的課文中常見的段式。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六自然段共四句話,第一句總寫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然后從鳥多,鳥蛋多,鳥糞多三個方面具體分述。教師可引導學生先找總起句,再說說課文其它三句是怎樣具體分述的。課后指導學生觀察花壇中的,重點指導觀察的花瓣、花蕊的形狀、顏色,用鼻子聞花的香味,再以“花壇中的盛開了,多么美麗啊!”為總起句,要求學生按觀察順序把的形、色、味具體寫出來。
因果段。即由表明原因和結果的句子組成的段。如《蝙蝠和雷達》第二自然段,“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首句用“怎么能”提出問題(即結果),第二句用“原來”進行解說。這種段課文中也常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中的第二自然段,《五彩池》中的第四自然段都是因果段。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引讀法引導學生讀懂段句后,指導學生觀察班上同學遲到的情景,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寫一段班上同學因病(或因事)上學遲到的情景及原因的片斷。
方位段。即按一定的方位或地點的變換順序寫的段落。如《三味書屋》的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話。第一句寫書屋北墻正中掛的畫,第二句寫畫前先生的座位,第三句寫先生座位四周是學生書桌,第四句寫魯迅的書桌在東北角。《南京長江大橋》中第二自然段也是這種段式。教學時,教師先引導學生找出表明空間方位的詞,讀懂句段的意思,再指導學生按教室前方,教室正中,教室兩旁,教室后面的空間方位順序說一說自己的教室。然后指導學生用《我們的教室》為題寫一段話。課后讓學生按課文中學到的寫作順序觀察自己的臥室或客廳,以《我的臥室》或《我家的客廳》為題,按觀察順序寫一段話。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143分)
1.
(8分)將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再從中選擇恰當的詞填在橫線上。
驚心動________
力________狂瀾
________不猶豫
再接再________
夜以________日
不容爭________
句子:經過他________地工作,終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希望他能________。
2.
(6分)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
________的五星紅旗
________的大山
________的五星紅旗
________的國旗
________的鮮花
________的鮮花
3.
(12分)辨字組詞
賠________
敝________
撒________
陪________
敞________
撤________
淮________
尊________
既________
準________
遵________
即________
4.
(8分)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①________這樣逼問一個生病的孩子也許是一種殘忍,________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必須獨立面對疾病。
②________我是母親,________應該及早教會他看病。
③這種地板磚________堅固,________美觀。
④媽媽________吃多少苦,________不會動搖她供我上大學的念頭。
5.
(5分)看圖寫話。
提示: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誰?他們在做些什么?(不會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6.
(5分)把下列詞語組成兩句通順的話。
啊
可真
鴿子
伯伯家
漂亮
養的?
7.
(6分)按照課文看拼音寫詞語。
ɡuì
chánɡ
róu
________花
羊________小路
________韌
jiǔ
zhēn
shū
________歌
________藏
________理
8.
(3分)選擇正確的讀音。
蘋(pínɡ
pín)果________?紫袍(báo
páo)________?煩惱(nǎo
lǎo)________
9.
(4分)選擇正確的的讀音
紅纓(yīng
yīn)________??一曲(qǔ
qū)酒歌
________
梳(sū
shū)理________????釀(niàng
liàng
)造________
10.
(4分)選擇正確的的讀音
稻穗(suì
shui)
________????肥膘(piāo
biāo
)________
梳(sū
shū)理
________??????釀(niàng
liàng
)造________
11.
(3分)寫出描寫秋天的詞語
秋高氣爽________??秋色宜人________?金風送爽________
12.
(8分)形近字組詞。
桂________?腸________?酒________?惱________
掛________?揚________?灑________?腦________
13.
(6分)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________香氣
一________牛羊
一________酒歌
一________梳子
一________紅襖
一________
14.
(15分)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6分)給下面字組詞。
池________?鋪________?稻________
飄________?游________?場________
16.
(5分)仿寫句子
例:(敬愛的)工作了(整整)一夜。
①
(
)黃葉從(
)落下來。
②
藍天下是(
)的稻田。
17.
(5分)仿寫句子。
秋風如同柔韌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條。
①太陽如同
②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如同
18.
(7分)讀《秋天》,根據原文填空。
①秋風如同________的梳子,把田野梳得________;秋光________發亮的汗珠,________在田野閃耀。
②走在秋天,頭頂有________的陽光照耀;撿一片黃葉悄悄地________,秋天________會向我們微笑。
19.
(10分)讀《秋天》,填空
秋天到了,大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太陽________,空氣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開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成熟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也成熟了。
20.
(3分)讀《秋天》,填空
課文語句優美,采用了________、
________的修辭手法,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________之情。
21.
(5分)填描寫秋天的古詩,并背熟。
①采________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②________花開,十里飄香。
③停車坐愛________晚,________紅于二月花。
④無邊________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22.
(2分)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劃線的詞,想一想其中的意思,根據你的理解填空。
蘋果嚷著冷了,要穿紅襖;
葡萄嚷著冷了,要披紫袍.
劃線的詞語是把蘋果和葡萄當做________來寫,更生動地突出了________。
23.
(7分)讀《秋天》,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①秋風如同________,把田野________;秋光如同________,________在田野上閃耀。
②走在秋天,頭頂有________;撿一片________,秋天________。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5分)
24.
(12分)?讀《秋天》,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玉米舉著紅纓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梁紅著臉兒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風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光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將文中所缺的句子補上。
玉米舉著紅纓樂了,________?;高梁紅著臉兒笑了,________?。
秋風如同________?,________?;秋光如同________?,________?。
(2)從第一段話中,我們體會到了________?。
(3)文中用________?的方法,把________?、________?當作人來寫,在寫秋風與秋光的時候,又把秋風比作________?,把光比作________?。
25.
(13分)
秋天到了,開了。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還有白的,美麗極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黃澄澄的梨,紅通通的蘋果,亮晶晶的葡萄。一陣涼風吹來,果兒點頭,散發出香味兒。
(1)短文有________個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寫秋天到了,開了。第________自然段寫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2)填上合適的詞。
________的
________的蘋果
________的梨
________的葡萄
________的香味
(3)把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寫下來。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14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5分)
24-1、
24-2、
24-3、
25-1、
教學目標:
1、學會如何正確對待人生路上的困難和不幸,學會堅強,珍惜生命。
2、品讀細節描寫的詞句,帶著不同的感受朗讀品味描寫的句子,層層深入,感悟母愛的無私、博大、寬容、深厚,感受力量,感悟生命。
3、能深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賞樂揭題。
1.播放歌曲《叫一聲媽媽》。
師: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在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她愿意用自己的一生來愛你;有一種愛,她讓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
2.點擊課題。
是啊!母愛不僅僅是愛和給予,還應擔起一份責任――就是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的生命。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母親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生命的故事。這個故事的題目叫……師板書《秋天的懷念》,生讀課題。
二、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師:秋天的懷念,多么詩意的題目,請大家讀讀課文,找出洋溢著母愛的句子。
1、學生自讀。
2、全班重點交流:要求學生抓住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體會母親的心情。(結合交流,師引導。附:①母親撲過來------這位母親,你干嗎忍住呢?你應該把你的悲傷、痛苦都哭出來呀!你為什么不哭呢?指導朗讀:你真懂得母親的心思!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母親當時的心情吧!②后來妹妹告訴我,她的肝常常-----指導朗讀:是啊,整宿整宿,多么漫長的煎熬啊!讓我們也去體會體會!齊讀------③我那個生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說話訓練:母親的這句話里有個省略號,表示——讀到這兒,你能把母親沒說完的話說出來嗎?)
3、引導小結。
師:是呀,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句樸實的話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動著母親的愛,聯系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話說說母愛是怎樣的。
師小結: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作者正是抓住一個個細節來描寫偉大無私的母愛的。
三、重點擇讀,深情感悟。
1、師:剛才,我們一起感知了母親對兒子的舔犢深情,現在咱們請同學讀出最感動我們的語句來,讓我們再次感受感受偉大而無私的母愛(配樂《江河水》)。
2、師:母親的一個個小小的動作,細微的眼神,只言片語,都使作者記憶猶新,這體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你能從文中找出直接表達秋天的懷念的段落來嗎?
3、交流:大家同意嗎?課件出示: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①圖欣賞——美嗎?就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讀這句話。
②自由讀練讀。③指名讀。
④你為什么把淡雅讀得那么輕、那么柔呢?
⑤師:這么一個偉大的母親已經離我而去,又是一年秋來到,又是爛漫時,睹物思人,思緒萬千,在花叢中,“我”仿佛又看到母親憔悴的臉、“我”仿佛又聽到母親那和藹的話語……帶著這種感情,我們一起來讀讀最后一自然段。
四、從母愛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1、師:就是這北海的,曾經使重病纏身的母親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帶我去看。現在,你明白母親為什么要帶“我”去看的原因了嗎?你明白了母親未說完的話嗎?
2、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我”來到母親的墓前,請把想說的說給母親聽聽吧!
3、師:是啊,作者也懂得:母親讓他去看,是想他學會的堅強,想他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面對現實,頑強地生存下去。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生命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我們應珍惜我們的生命,好好活下去!這里,我想送大家一段話:
當災難與逆境來臨時
愿我們更堅強!
當愛圍繞我們周圍時
愿你我都珍惜!
愿我們的生命之花
越開越爛漫!
愿天下母親的笑臉
越來越燦爛!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偉大 “我”
【關鍵詞】語文教學 閱讀訓練 寫作訓練
葉圣陶先生曾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高的。”新課標也強調:“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要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這些都告訴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我們要善于將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
小學生從低段進入到中段,語文學習中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實現了從寫話到作文的過渡。雖然有寫話訓練作為基礎,但作文的要求比寫話高出了好幾個層次,因此,學生在作文中往往出現很多問題:
(1)記流水賬。學生的習作往往沒有重點,很難抓住典型性事例來寫人或記事。如寫“秋游”,他們總是從前一天的準備開始寫起,接著寫早上到學校發生的事情,甚至是帶了什么吃的、玩的,誰在吃、誰在玩都寫進去,末了才寫到秋游,而對秋游的記敘往往是一筆帶過,毫無重點可言。
(2)語言貧乏。學生的習作中,很難用到好詞好句,更難得見到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他們往往用貧乏的語言平白直敘。
(3)段落篇章不合理。很多學生的習作從頭至尾只有一大段,他們缺乏分段的意識,不懂得如何謀篇布局。
如何解決中段學生中出現的此類問題呢?筆者的經驗是:切實抓好教材,在對教材文本的解讀中開展好學生的習作教學。
現行蘇教版教材選用的文章都文質兼美,不僅符合學生的閱讀需要,還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教學中,我們可以在教會學生品悟優美語句的基礎上感受作者篇章布局的獨具匠心,從而實現從閱讀到寫作的有效遷移。
一、仿寫中感悟語言的形式
仿寫包括句式仿寫和段落結構的仿寫。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地教授他們一些仿寫的方法,會對他們的習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句式仿寫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中有很多經典的句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這些句式提煉出來供給學生仿寫。
《北大荒的秋天》一課中,我嘗試了以下的教學:
師:我們再將目光聚焦于小河,小河有什么特點?
生:小河清澈見底。
師:什么是清澈見底?文中怎樣描寫小河的清澈底的?
生:清澈見底就是河水清得可以看見底。文中說“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師:你有沒有發現這個句子在寫法上不同尋常?
生:這是一個比喻句。作者把清澈見底的小河比作透明的藍綢子。
師:小河和透明的藍綢子有什么相似之處?
生:小河是透明的,河水藍晶晶的,所以說它是透明的藍綢子。
師:你看,比喻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找到相似之處。(出示滿塘荷花不同姿態的圖片)你能用比喻寫上一兩句話嗎?
再如,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泉城》一課,對泉水聲音和形態的描寫用了四個“有的……”,構成了一個排比句,同時,每個句子中還用了比喻。排比、比喻的手法,真切細致地描繪出了泉水流動的形態和聲音,讓我們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真是美極了。在學生領悟了美之后,我相機出示千姿百態的圖,讓學生仿照本文中的句式,寫出一組排比和比喻相結合形成的句子。
通過抓住教材中的重點句式,讓學生進行仿寫,不僅解讀了文本,更讓學生領悟了文中表情達意的方法,對他們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起到很大的作用。
2.段落結構仿寫
段落是文章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寫作訓練的基礎和前提。閱讀教學中,教師若能將一些典型的段落解析后讓學生進行仿寫,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謀篇布局。
中段教學中,教材中最典型的段落結構便是“總分”。如《東方之珠》中,文中第二、三、四、五段都是“總分”的結構,條理非常清晰。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感受每段的構成特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圍繞“一到休息時間,操場上就沸騰了”,用“總分”結構寫一段話。
這樣的仿寫既加深了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又能將他們的理解內化為運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二、想象中拓展語言的思維
“言有盡而意無窮”,文中留白往往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造就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往往能讓文章無聲處有聲,有聲更生動。因此,抓住文中留白處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訓練,不僅能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文章情感、加強對文本內涵的解讀,還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作文的訓練。
文本留白往往有兩種:文中留白和結尾留白。
如《第一次抱母親》中有一句話:“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教學時,我抓住“翻山越嶺”“年復一年”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在崎嶇的山路上,母親總是____;在泥濘的小路上,母親總是____;在驕陽似火的晌午,母親總是____;在寒風冷冽的黃昏,母親總是____。在這樣的想象中,學生對母親的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好地理解了作者的難過和愧疚。
又如教學《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這篇文章時,在學生把握了小駱駝心情變化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圍繞“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又見到了那匹小紅馬,他會怎么說,怎么做?”這一問題展開想象,在想象中續寫。這樣的續寫,扎實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三、細節中彰顯語言的魅力
中段學生的作文往往缺少細節的描寫,尤其在寫人記事的作文中,很難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進行刻畫。為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扎根教材,開展習作教學。
1.語言描寫
魯迅先生指出:“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
語言的描寫往往伴隨著神態,可以展現出人物的性格。如:
一群雜草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小稻秧脫險記》)
一天,一個外國學生很不禮貌地沖著徐悲鴻說:“徐先生,……”(《徐悲鴻勵志學畫》)
語言的描寫往往也伴隨著動作,同樣可以展現人物的性格。如:
老人撫摸著小猴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干!”(《三代麥子》)
布魯斯猛地跳起來,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第八次》)
當然,語言中同時伴隨神態、動作描寫的更是屢見不鮮,只有將三者有機融合,才能寫出細膩傳神的文章。
認識了語言描寫后,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練說。比如圍繞“垃圾滿地”讓學生展開討論會,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寫作,提醒語言中注意神態、動作的描寫,可以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動作描寫
茅盾先生說:“人物的性格必須通過行動來表現。”這說明動作中同樣可以見出人物的性格。
那位年輕的父親拉著小女孩的手,在面前各種蔬菜上來回撫摸。(《番茄太陽》)
愛因斯坦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7課,請大家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引入:這位青年畫魚畫得很生動,好像游到了紙上,那他是怎樣畫魚的?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地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青年畫魚的句子。
2、匯報,出示第7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你最留意哪些詞,從這些詞語你體會到什么?(抓住靜靜、一絲不茍、工筆細描、揮筆速寫體會,如果學生找不到,則出示屏幕,說說從這些紅色字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談體會;
(3)點撥:通過大家的體會,一個心平氣和、專心致志畫魚的青年形象浮現在我們的腦海里,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想:你的腦海里出現了哪些金魚的動態?
(4)匯報: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金魚?
(5)把想到的畫面放進文中讀。
(6)通過同學們的想象,我們感受到了各種魚的動態,讓我們仿佛看到――讀題;同時,圍觀的人也仿佛看到――讀題;
(8)、此時此刻,假如你在現場:你會看到他們是怎樣議論,怎樣贊嘆的?請大家展開想象,說一說。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一位_____________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_______________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個_______________的小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難怪在旁邊欣賞的一個小女孩說――“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假如你是小女孩,你會怎樣說這句話?
3、大家豐富的想象把老師帶進了玉泉,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那讓人驚嘆的一幕。是啊,聽到這么多的贊嘆和議論,可見這位青年畫畫的技巧的確高超呀!然而,他卻是一位聾啞人,此時此刻,我不禁產生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你猜猜這是什么呢?學生質疑,是啊,如此高超的畫技,他是如何練出來的?請大家再讀課文4――12自然段,找出有關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讀一讀。
(1)學生匯報所畫的句子。
(2)出示:第4自然段,品讀。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青年舉止特別,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啟發:由呆呆,你想到什么?入迷、沉浸、陶醉、忘我……由靜靜,你又想到什么?
(3)是啊,我們也去公園看過魚,與他相比,你又是怎樣看魚的?而這位聾啞青年呢,請讀――由這位青年的看魚,我們想到哪些詞――相機板書:全神貫注。
4、他這樣看了多少時間?出示12然段,這一段話哪些詞語值得你體會體會?由“每個星期天”你又想到什么?
(1)是啊,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來到玉泉,看見這位青年在看魚,只見他――
春天過去了,夏天來了,在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我又來到玉泉,看見這位青年在看魚,只見他――
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星期天,我也來到玉泉,看見這位青年在看魚,只見他――
秋天過去了,冬天來了,在一個凍得人直打哆嗦的星期天,我還來到玉泉,看見這位青年在看魚,只見他――
(2)、從春天到夏天,從夏天到秋天,從秋天到冬天,這位聾啞青年每個星期天都這樣靜靜地看、呆呆地看,中間沒有間斷、沒有放棄,這就叫――
相機板書:堅持不懈。
5、他這樣全神貫注、堅持不懈地看魚,難道他不累嗎?請你再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他看魚很快樂、很投入的句子。
(1)匯報,出示句子,讀,說說從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2)點撥:他就是這樣全身心投入地看魚,感覺到魚就是我,我就是魚,以至于他常常忘記了――常常忘記了――常常忘記了――常常忘記了――這種境界就叫――板書:忘我境界。
6、是啊,正是他潛心投入、細心觀察,才畫出了栩栩如生的魚,讓人覺得仿佛――魚游到了紙上(讀題)正是他專心致專、持之以恒,才畫出了惟妙惟肖的魚,讓人覺得仿佛――魚游到了紙上。正是他全神貫注、堅持不懈,愛魚達到忘我境界,才畫出了美妙絕倫的金魚,以至于讓人覺得――魚游到了紙上。
7、當作者把小姑娘的話寫給年輕人的時候,年輕人笑了,而且笑得那么甜。他接過筆在紙上又加了一句什么?大家再想想,魚為什么會游到他的心里?
8、討論:魚“游到了紙上”與“游到了心里”之間有什么關系?
9、匯報;加關聯詞,說句子,讀句子。聯系“胸有成竹”這個成語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聾啞年長期認真地觀察,對金魚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魚的特點,在頭腦中達成了金魚準確生動的形象.)
10、學完全文,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怎樣的青年?讓我們懷著一顆敬佩的心,再讀讀寫青年看魚、畫魚的句子。出示句子,明確寫人的描寫方法。書中還有一處寫人的方法――外貌描寫法,你找到了嗎?出示,讀。總結,外貌、神態、動作描寫,是我們寫人的常用方法,希望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學著用一用。
三、總結全文
1、通過這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