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移栽技術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油菜;育苗移栽;沿淮地區
1品種選擇
根據茬口、土壤及栽培技術水平選擇適宜的雙低油菜優良品種,如華雙3號、中雙4號、皖油19號、皖油20號、秦油7號等。
2苗床準備
選擇土地平整、質地肥沃疏松、北風向陽、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地作苗床,苗床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氮、磷、鉀肥。可施有機肥30.0~37.5t/hm2、過磷酸鈣300~450kg/hm2、草木灰1500~2250kg/hm2。苗床應做到“平、細、實”,即廂面平整,土層細碎并適當緊實。整好的苗床應開溝作廂,廂寬1.3~1.5m,溝深0.2~0.3m。有地下害蟲的田塊,翻地時用40%甲基異硫磷3750mL/hm2、50%辛硫磷6000mL/hm2或3%辛硫磷顆粒劑52.5kg/hm2,加細土450kg/hm2攪拌后撒施地表,翻耕,防治地下害蟲。
3種子處理
播種前要曬種1~2d,每天中午曬3~4h,然后風選,除去癟籽及雜草種子。
4播種
沿淮地區一般在9月下旬平均氣溫20℃左右時即可播種。播種時可把種子拌適當的細土,均勻撒播,然后淺覆蓋1層細土。播種量6.0~7.5kg/hm2。
5苗床管理
出苗以前以保墑為主。防旱、防澇、防板結,力爭苗齊苗壯,出苗后間除叢生苗,三葉期定苗,留苗120~130萬株/hm2,在油菜三葉期至五葉期,噴施100mg/kg多效唑,防止高腳苗,培育矮壯苗。一般在定苗期追肥1次,注意五葉期前勤施少施,促進展葉。五葉期適當控制,不施或少施,移栽前6~7d施1次起身肥。遇干旱應及時澆水,多雨高濕則應及時清溝排水。苗期主要害蟲有蚜蟲、菜青蟲、跳甲等,以蚜蟲為害最重,除直接為害油菜外,還傳播病毒病,可用2.5%敵殺死3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有猝倒病、病毒病、霜霉病和白銹病,在多雨的年份猝倒病危害嚴重,可用波爾多液防治。
6大田整地施肥
深耕細整,以利幼苗根系與土壤接觸,促進移栽成活,早發育新根。適宜采用深溝窄畦,畦寬1.5~2.0m,溝深0.3~0.4m,同時要開好腰溝、地頭溝。
要輕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實行配方施肥,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施肥,按菜籽產量2250~2700kg/hm2的施用標準,施純N187.5~225.0kg/hm2、P2O5112.5~150.0kg/hm2、K2O150kg/hm2,N、P、K的比例為1∶0.5∶0.7,磷、鉀肥一次性底施,氮肥底肥60%、苗肥20%、薹肥20%。
7移栽
在10月中下旬,旬平均氣溫13~15℃時及時移栽。一般采用寬行窄株(如行距300cm,株距13~16cm)的種植方式。移栽時最好邊取苗、邊移栽、邊施定根肥,栽后澆足定根水。一般栽18萬株/hm2左右為宜。
8大田管理
8.1追肥
8.1.1早施苗肥。以年前追肥為主,年后追肥為輔,促進早發壯苗。在移栽活棵后及時施第1次苗肥,施人糞尿3750kg/hm2加尿素75kg/hm2,對水15.0~22.5t/hm2;若長勢差,則15~20d后可再施1次苗肥。
8.1.2穩施薹肥。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施肥,一般根據苗情施尿素105~150kg/hm2,可以實現春發穩長,爭取薹壯枝多,角果多,產量高。
8.1.3巧施花肥,補施粒肥。花肥一般在開花前后,施用尿素45~75kg/hm2,粒肥在初花期用1%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2%~0.3%硼砂溶液進行葉面噴施,用水1500~1800kg/hm2,能增角,增粒、增重,提高含油量。
8.2水分管理
油菜是需水較多作物,大田移植后要及時澆定根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早成活。苗期干旱,可引水溝灌,促進發根長葉,形成壯苗越冬。根據天氣預報,在寒流到來前及時冬灌,縮小土壤晝夜溫差,減輕凍害死苗現象,增產效果很好。春季雨季來臨前要及時清理“三溝”,保證排水暢通,以減少病害、花角脫落及無效角果。
8.3大田除草
根據大田內雜草數量,可用5%高效蓋草靈乳油600~900mL/hm2或80%高效蓋草能乳油450~750mL/hm2,對水450~750kg/hm2噴霧防除。
8.4病蟲害防治
根據當地病蟲測報部門的情報,結合田塊的實際情況選用對路農藥,適時防治好油菜的菌核病、病害病、白銹病、霜霉病、蚜蟲、菜青蟲、跳甲等病蟲害。
在中國文字藝術中占重要地位的書法藝術在平面設計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漢字本身既表音又表意的特征,決定了設計者會考慮在設計中用到漢字,因為這解決了平面設計中要求一形多義的問題。由于書法的形式多樣,不同的書法體呈現不同的式樣,同樣也彰顯不同的內在意蘊,那么書法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視覺轉換,實則是用有中國韻味和文化氣息的文字元素與現代結合,結合現代的觀念以及集合現代信息的一種藝術處理手法。
書法在平面設計中的視覺轉換,一個是象,“象”可作“形象”之“象”解,亦可作“象征”之意解,形和意義的問題也是平面創意中所強調的。杰出的創意需要簡潔精準的手法表現,怎樣把眾多的概念集中到一個簡潔的形中,需要我們恰如其分地表現,書法本身的形以及作為漢字其獨特的表意特點使之成為可能。另一個是墨,借助傳統書法中運用的材料墨和宣紙,體現其獨特的筆畫層次和筆勢特征,借以表達漢民族的歷史屬性以及傳遞文化信息。這種手法在中國香港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的設計作品中有充分的體現。我們說任何一種視覺藝術的革命,都不可能離開古典傳統的規范,離開了其傳統的歷史屬性,就如同人類沒有了靈魂。
既是視覺轉換,就涉及如何轉的問題,如何轉也是我們平面設計中表現方法的探索。既然是轉化就不是原封不動地照搬,原封不動地照搬只會使創意陳舊、老套、毫無新意。強化作品的視覺效果,是書法藝術向現代設計轉化的核心。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也是平面設計中對形的要求。轉換的手段多種多樣。第一,同構。可以對文字進行同構手法的處理,也就是將不同的文形、不同的文字種類進行組合、拼接,所書寫的文字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個手法在現代藝術家的作品《新英文書法入門》中得到充分體現,作者用標準的楷書筆畫對應英文字母,采用漢字的方塊字型和間架結構書寫成新型“文字”,這是一種新語義的轉化,也是對傳統文字樣式的顛覆。
在平面設計中所不同的是我們還強調文字的可讀性,在可識別性的基礎上進行語義的轉化,來達到平面創意中所要求的信息傳遞的功能。第二,求異。可以在表現形式上,采用新材料、新工具來達到新的視覺效果,借用現代表現手法改變傳統的工具表現,保留書法體本身的字形特點。傳統的書法材料是毛筆、墨、宣紙,那么在平面設計中的書法可以是除毛筆之外的任何工具,木棍、塑料,甚至是電腦都可以與書法來結合,這也是運用新材料、新工具與傳統書法的結合。既傳承了書法本身的文化屬性,又結合現代手法,這也是平面設計中所提倡的打破常規的思維習慣達到求異的效果。第三,借用。
運用書法體本身運筆特點,借用局部書法筆畫來結合現代圖形,借用的是書法本身所承載的文化屬性以及書法筆畫瀟灑恣意的形態。結合其他有現代感的形來產生鮮明的對比關系,這種手法在一些標志設計和包裝設計中都有很好的表現。第四,意象。用書法本身具有的氣韻體現內在的精神氣質,注重的是“勢”,勢有形勢、姿勢、態勢之別,就其整體形來說關注的是整體形的精神面貌。是厚重少文的穩勢?是典則俊雅的雅勢?是質而不野的拙勢?
設計藝術是產品價值的再創造,是商品的臉面,“設計藝術的本質在于提高物質使用的價值與滿足精神上的舒適,即‘用’與‘美’的統一。”(李龍生《藝術設計概論》,安徽美術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發達國家憑借其強大的設計藝術實力和手段,使他們的產品更新換代特別快,新產品、新技術、新款式層出不窮。我們不能一味地仿效,還是應有所取舍,并結合本民族的特色來發展我國設計藝術事業。我們既要看到人家的優點,又要看到自己的長處,要不卑不亢地去發掘本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結合現代新技術來開發我們的設計藝術產品。魯迅先生有句話說得很好,“有地方色彩的,最容易成為世界的,既為別國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國之活動有利”。我們以古代的中國陶瓷產品和絲織品為證,那時中國的陶瓷和絲織品的外觀造型和服飾圖案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特色,很受外國消費者青睞,這些產品或漂洋過海,或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異國他鄉為我們中國贏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以至他們把陶瓷china作為中國代名詞。我們再看日本,他們曾用最小的、性能最好的、最漂亮的盒式錄音機席卷了世界,以此帶動所有產業進入觀念設計的時代。日本走自己本民族特色的設計藝術道路,他們不落窠臼地發揚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不僅顯示日本過去的傳統美學精華,而且能反映今天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日本商品越出國境,散布到世界各地,其商品有的表面上的文字、圖案十分明顯有西方的味道,但仔細觀察,商標、牌號的讀音與圖案形象都能感覺到大和民族性格,哪怕它上面沒有一個日文,也知道它是日本貨。這樣做不僅能給消費者識別方便,而且一樣也能突出日本商品的民族特色。
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中國,其燦爛的文化不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而且對世界文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要深入地研究本民族的歷史及文化藝術,就要溯其源、尋其流,并從中找到有規律性的東西,提取我們所需要的精華,為我們現代人所用。我們不僅可以從遠古的彩陶,商周的青銅,秦漢的漆器,六朝的石畫,敦煌的壁畫,龍門、麥積山的石窟藝術,明清的版畫中吸取營養;我們還可以從中國的文字以及民間藝術里找到非常豐富的美的礦藏,并領略到每一朝代的藝術風格,看到他們各自不同的美學觀與造型特點。我們要研究各個朝代的時代背景,藝術風格,以及內容、結構、色彩、線條等,掌握他們的藝術語言特性,并賦予其現代藝術的生命力。
千姿百態的中國文字能使中國設計藝術增添濃郁的民族特色。它比畫更精煉獨到地傳達一種古老、樸實的美感,其抽象的藝術感染力,就連不識漢字的外國人都能感覺到它的美的魅力所在。漢字的美是建構在字的結構、疏密、虛實、線條的軟硬,筆劃的靜動,墨色的枯潤基礎上的。中國書法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審美價值,在于它遵循內在美學規律,運用點、線、面的變化運動來構成一種形態美和動態美以表達書法家的思想感情,并反映現實生活。它雖非繪畫,卻有繪畫之燦爛,雖非音樂,卻有音樂之和諧,確實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是“抽象的符號藝術”。我們應掌握好書法的技巧,并很好地運用各種書法變體形式,巧妙地組合點、線、面,設計出千姿百態的文字圖形來,以適應對現代商品的設計需要,以此來傳達商品的信息。這樣的商品即便把它放在國外洋貨架上,也能招惹那些不識漢字的人注意。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運用本民族的“圖騰”與傳統的吉祥花邊紋樣來進行設計,也能突出中國設計藝術的民族特色,如在設計作品上裝飾龍鳳、福壽吉祥紋樣,追求一種古色古香,讓人一看的確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這樣做既能喻示商品悠久的歷史,也顯示出中國商品的特定記號,還可以給人新奇、懷舊的回味。這些圖騰往往能與欣賞者個人以往的審美經驗相吻合,并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內在意境和韻味,進而產生購買商品的欲望。
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思想文化,所謂傳統,張授一先生解釋為“傳即傳布和流傳,統即一脈相承的系統。”藝術的成功在于有“根”。有根的藝術才能枝繁葉茂日益強大,否則只不過是曇花一朵,經不起時間的琢磨。中國藝術的根就應扎在傳統思想文化的沃土中。同樣,中國的現代設計藝術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也應該找到一個賴以生存的根基。這個根基應該是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藝術。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傳統的宗教思想就給中國傳統審美蒙上了一層神秘的東方色彩。在中國影響較為深遠的兩大教派,一個是道教,另一個是佛教。道教是我國土生的最古老的宗教,其崇尚自然,主張心靈關照,超現實功利的無為思想對我國的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清靜、無為、靈氣、虛實的美學精神是人類歷史上基本的美學精神。我們若能領悟道家精神實質,并吸取它那種神奇的概括力,非凡的想象力,把它的豐富色彩和圖案巧妙地運用于我們現代設計中,定能設計出超然的作品來,也將會給設計帶來一股清新之氣。這方面,國外實際已走在了我們前面,曾最受推崇和肯定的藝術與設計教育典范德國的包豪斯(bauhaus),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對中國的老莊學說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應用到教學和設計實踐中去。外來的佛教經歷一段本土化過程,其思想也滲透到社會意識形態各個領域,它那一套內有體驗的認識方法,對古典美學認識對象的審美特征,揭示審美活動的特點和規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且看濟公和尚行善懲惡、嗜酒成癖、落拓不羈的形象,給我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再如源自佛學思想靈感而設計的“開口笑酒”品牌及包裝容器,外觀是一尊豁達大度的大肚和尚的塑像,大肚不僅體現了飲酒的海量,同時也喻示了“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敞懷大笑也暗示了“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人生價值觀,那種淡泊名利,追求祥和的襟懷,可以增添酒類文化的內涵,它告訴人們沮喪時不要借酒澆愁,酒應用來助慶喜事,或幫你變得曠達,忘記苦悶。這一設計為產品贏來了不少的顧客和贊譽,并成為中國的著名品牌產品。(見《99中國之星全國包裝?標志獲獎作品集》)所以說宗教思想在人們心中所形成審美觀在我們現代設計中是不容忽視的,它能給我們提供廣泛的設計素材。
我國民間藝術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美學內容。古老的造型藝術語言已根深蒂固地扎在中國人的腦海中,源遠流長的中國古典繪畫藝術,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仰韶文化時期,在數千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融匯著中國古典哲學和文化的深厚背景,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美學理論和藝術表現形式與風格。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與西方的美術表現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建立在抽象審美意識之上的,后者是以自然為準則,描摹現實為最高追求境界,一個著重寫意,另一個注重寫實,顯示迥然不同的藝術風格。中國畫以神寫形,達到了很高的美學境界。中國畫色彩層次雖然沒有那么豐富,但它是通過高度凝練的點、線、面以及色彩來表達創作者豐富的思想內涵,這種高度凝練的點、線、面以及色彩有著很強的裝飾性。西方畫則不然,這就是我們中國畫的優越性所在。
為了開拓我們現代設計的廣闊思路,我們必須要掌握好中國民間美術這一造型藝術語言。中國民間繪畫抽象的審美意識,正好符合設計藝術在商品形象中的表現,氣韻貫通這一中國民間繪畫特性能夠很好地運用于設計藝術的各個領域。如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灘頭年畫的造型觀念;簡練概括,夸張寫神。灘頭年畫人物造型大膽、夸張、洗煉、神態生動。門神人物全身僅四個頭長比例,人物重心低。身體左右橫式 發展 。粗壯結實,有一種橫向的張力。使整個畫面顯得特別穩重。構思大膽、諧音寓意。民間美術的造型都蘊涵著較深刻的象征意義,長期的文化積淀,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藝術意象符號,具有很強的設計性。像圖形設計“天涯共此時――團圓”作品就采用灘頭年畫的形式進行設計,將少數民族的一家三口組成圓形圖案,構圖巧妙,寓意深刻,并充分表達我國人民在中秋節時的愿望:天涯共此時,民族大團結。
1園林設計藝術的內涵及其指導原則思想
在此過程中,因地制宜是進行園林藝術設計所必須要遵循的原則,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建設所需的各項投資經費,并且還能夠在充分利用有限自然資源的基礎上,營造更多審美效果,例如,在城市建設規劃中,可以根據具體的觀賞效果來對園林造景因素中的假山、異地塑料樹類、雕塑作品等進行美化設計,有效將園林設計中的適用性、經濟性和美觀性融入進去,體現更深層次上的精神文明氛圍。因此,園林藝術設計者要綜合考慮環境設計的各項指導性原則,在降低經濟投入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園林藝術設計水平。
2景觀規劃中的園林設計策略
2.1創新園林設計理念,豐富園林設計思想園林設計一定要體現出審美性、真實性和觀賞性,通過科學理論的指導,對景觀規劃中的植物造景進行設計,以體現出綠色植物的層次感與審美效果。此外,還要緊密結合城市本土化的建筑特色,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體現具有城市特色的樹種植被和花卉,以此豐富城市的多元化設計思想和設計元素,增強景觀規劃設計的可供觀賞性和娛樂性。2.2構建城市“零污染”的綠色生態系統大力倡導建設原生態的綠色景觀園林藝術,是因為綠地群落對于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完善空氣質量、涵養城市地下用水水資源、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汽車尾氣含量以及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通過在城市景觀規劃中融入較多的園林設計思想,可以起到維護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的效果,對于綠化城市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3保存和繁育種質資源依據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指導理論所倡導的原則,應當在景觀規劃設計中體現出保護珍貴野生植物的理念,實現提高城市景觀質量與稀有植物數量的雙發展。充分收集、培育和保護稀缺的野生植物資源,不僅可以豐富園林植物的栽培品種,并且還能夠提高城市園林的整體藝術觀賞價值、凈化城市空氣、綠化城市環境。2.4園林規劃應堅持保護植被自然地貌的原則在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很多開發商為了在最大限度上追求經濟利益,在城鄉結合處大力進行移山造地以及推土建設開發項目,對原生態的風水樹林草地造成了嚴重破壞,如此以來,對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征性植物產生了破壞性,不利于當地生態環境的研究和科學價值的提取,對實行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2.5以科學標準嚴格要求現代園林綠地建設城市景觀規劃園林建設設計者應該嚴格遵循生態系統理論體系的指導性原則來進行,在園林建設中充分體現相關科學的綜合性因素,按照五大規則性標準來執行:其一,功能標準,將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維持自然生態平衡作為園林設計的最主要功能之一;其二,體現高效率和經濟實用性,提倡利用最少的資源消耗以及資金時間投入,創造出最高的經濟效益和資源價值,以做到充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率;其三,資源的循環和可再生標準,充分發揮資源生態系統的循環利用以及再生功能,對園林綠地系統進行科學規劃;其四,鄉土與生物多樣性標準,注重培育鄉土植物以及多樣性植物,并積極倡導外來物種引進機制建設;其五,地方與風土精神標準,突出園林規劃區域的地域文化特色,并全力打造獨立性較強的游賞娛樂空間。
返回求學網首頁 購買相關教材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小學體育教學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伴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現代教育技術已進入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更加體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構建起了新型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好的開展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體育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應用,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具體動作的直觀認識,形成動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充分發展了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運動技術要領,接收更多有關的知識。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直觀性有利于小學體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在以往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教學中,抽象的知識往往以語言描述為主,即使使用一些掛圖、模型等直觀手段也顯得較為呆板。多媒體課件可利用二維、三維等空間的設計,全方位地剖析難點,化難為易,使看不見,摸不著的生理現象變得生動形象,加快了學習速度,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因此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它能有效的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是不容易觀察到的事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充分顯示出來,調動小學生的直視功能,為突破難點創造出良好的條件。例如:跳遠教學,過去我們采用“講解+示范”的形式講授,以講解為主、示范為輔。雖然講解能強調重點,但在示范時,由于示范動作瞬間完成,學生根本不能看清其過程。如果我們利用室內課時間,將“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過程用電教媒體演示出來,就能化動為靜,化抽象為形象,增強小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演示之前,可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去看。如跳遠有哪幾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有哪些注意點等,請學生看完后回答。這樣既能抓住重點,又容易突破難點。這樣教學,既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又能幫助小學生建立起協調配合的概念。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識的興趣,人們在滿懷興趣的狀態下所學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體這一新生事物在學生的眼中是新鮮好奇的象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實質上是給學生一種新異的刺激,目的在于誘導學生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射,換句話說,就是采用新穎的教法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籃球基礎配合前,我先帶領學生去多媒體教室觀看一段大型的籃球比賽以及球員們一些優秀的配合動作和步伐,這樣,同學們的興趣就一下被激發起來了。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表現欲比較強,每個人都想把看到的動作模仿下來并表演給其他同學看。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筆者還設計了一個籃球基礎配合課件,利用聲音、圖像、動畫來表現籃球基礎配合的全過程,比較形象的展現了籃球基礎配合的動作要點、動作方法、移動路線等,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使學生快速的掌握此項技術。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
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方法,手段生動活潑、新穎多樣,克服了過去老師邊示范、邊講解的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既符合小學生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點,又能創設比較好的情境和情緒體驗,引起并保持小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小學體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怎樣才能吸引小學生?通過上網下載幾位獲得世界冠軍的跳高運動員整個跨越式跳高動作的完整過程,用在導入課前先給學生放映展示,同學們看到優美的動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緒興奮,禁不住贊嘆起來,再配上飄逸的慢動作示范,加上教師的導語配合,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適時適度地運用多媒體,把涉及的重點內容的有關課件展示出來,既能起到讓學生領會動作的作用,又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中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小學生積極投入體育課教學中。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健康教育,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