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兩會內容重點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教學改革 技工院校 專業基礎課 朋輩教學法
專業基礎課是某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其在專業領域的應用介紹,是為后續專業課奠定基礎的課程。當前,技工教育全面推進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一體化課程成為主流,而專業基礎課往往是穿插在一體化課程之間開設的,或者根據一體化課程實施的需要分解融入到相關的一體化課程中。
這樣的安排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容易導致專業基礎課邊緣化、碎片化,不利于學生全面系統構建所學專業的基礎知識體系,對培養學生通用職業能力及未來可持續發展也有一定影響。
技工院校專業基礎課程一般涉及專業通用的基礎原理、基本知識、基本工藝等內容,概念多、理論性強,難以采用一體化教學方式授課,學生學習過程中會感到抽象、深奧、乏味,學習興趣不濃,缺少學習“獲得感”,教學效果往往不佳。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建立專業基礎知識框架系統,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單憑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學時有限不說,教學效果也不如一體化課程那么明顯。因此,有必要探討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專業基礎課教學效果。借鑒和運用朋輩教學法開展專業基礎課教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朋輩教學法的起源及運用現狀
朋輩教學法(Peer teaching method)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主要被應用于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理工學科領域。該教學方法挑選在某一課程表現優秀、學習出色的學生擔任朋輩教學助理,作為該門課程任課教師的協助力量,以提問和啟發的方式指導學生。參與朋輩教學課程的學生被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研討會的形式組織學習,每組由一名朋輩教學助理負責。朋輩教學助理與小組成員一起討論課堂上的核心知識(重點、難點)及相關疑問,幫助成員解答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這種課程輔導形式的教學通常持續1~2個學時。朋輩教學法在美國多所理工學院獲得推廣應用,如紐約市立學院、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等。近年來,中國部分職業院校也開始在專業知識教學領域引入朋輩教學法,為了讓新生盡快跨入專業領域的大門,進入專業狀態,培養專業學習興趣,會給上專業基礎課的任課老師配備朋輩教學助理,并探索建立了朋輩教學助理選拔考核及保障制度。
二、朋輩教學法對技工院校專業基礎課教學的借鑒意義
朋輩教學把教學主動權交給學生,將學習的責任放在學生身上,教學助理作為學習小組中的關鍵成員,引導小組成員搞懂他們上課時不懂的知識難點。朋輩教學對技工院校專業基礎課教學的借鑒意義有四點。一是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專業基礎課程中較為抽象深奧的核心概念、理論、原理、工藝;二是學生能夠通過向本組成員解釋概念、理論來加深自己的理解;三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和溝通交流能力;四是對作為朋輩教學助理的學生而言,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學到教學和管理的技能,提高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三、朋輩教學法在技工院校模具制造專業教學中的運用
技工院校課程體系一般由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部分組成。一般而言,專業課可以結合典型工作任務開展一體化教學,而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則不然,無法開展一體化教學,或者開展一體化教學的難度大、操作性不強。由于專業基礎課在專業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根基作用,所以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夯實專業基礎,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進行積累。
筆者所在學校自2015年起,在模具制造專業(中級工)兩個班的專業基礎課教學中嘗試引進朋輩教學法。筆者作為該專業班級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的老師,參與了朋輩教學的全過程。經過三個學期的探索,模具制造專業朋輩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獲得了學生的積極評價。學生在課堂以外有朋輩教學助理的督導,能及時解決疑問,學習興趣和效率能夠提高。朋輩教學助理通過協助老師指導學生,鍛煉了組織和溝通能力,既輔導了學生,又提升了自己。
模具制造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開設了機械制圖、AUTO CAD(計算機輔助設計)、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公差與配合、金屬切削加工工藝、鉗工工藝、機床夾具等課程。為了組織好朋輩教學,學校、專業基礎課老師及教學助理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選拔朋輩教學助理
每10名左右的學生配1名教學助理,教學助理帶領一個學習小組。助理的人選包括:高年級學習經驗豐富的學長、同年級或同班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高中起點的高級工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參加過企業實習的優秀學生。選拔方式一般有自我推薦、同學舉薦和教師挑選三種。擔任朋輩教學助理的學生上崗前要進行教學方法、教育心理學、談話溝通技巧方面的業務培訓,學校與入選的朋輩教學助理簽訂工作協議,其工作按課時量給予課時津貼。
2.設置朋輩教學項目
開展朋輩教學的專業基礎課老師,根據課程教學標準、教學計劃安排,對每一章節內容重點難點進行歸納梳理,并結合學生反饋的疑問,提出若干個研討主題,并與朋輩教學助理一起制訂研討方案,最后交由助理去組織本組成員召開研討會。朋輩教學項目的設置依據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課程目標、課程重點難點(由任課老師負責),二是學生在預習中產生的或在上課后遺留下來的“搞不懂”的問題(由教學助理負責)。教學助理負責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歸納為研討題目,在研討會上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答疑解惑。
3.組織朋輩教學項目研討會
研討會一般根據教學計劃安排,每門專業基礎課每周安排1~2次,利用學生下午課外活動或晚自習時間進行,每次持續時間為兩個小時左右。如前文所述,在召開研討會之前,專業基礎課老師和教學助理會設計好研討主題,即需要學生解決的疑問或難題。對這些主題,任課老師不給各小組教學助理提供答案,而是先讓他們相互合作解決問題,以體驗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策略技巧。在小組研討會上,教學助理在本組內也不會給學生提供問題答案,而是引導他們通過探討充分發表意見,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上。這種不設置標準答案的研討,旨在鍛煉學生思考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建立朋輩教學管理與激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