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一季度保險公司工作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全面掌握養老保險公司企業年金業務狀況,加強對企業年金業務的統計監督管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保監會)制定了《養老保險公司企業年金業務統計制度(試行)》。現印發給你們,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適用對象
本制度適用于養老保險公司根據《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開展的信托型企業年金業務統計,養老保險公司的團體及個人養老保險、短期意外險和健康險等其他保險業務及公司財務、機構人員、自有資金運用等信息的統計仍按現行的保險公司統計制度執行,通過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正常報送。
二、報送方式
本制度試行期間采用紙質報表和電子報表相結合的報送方式,待時機成熟后再采取“全科目、大集中”的方式通過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報送科目化數據。紙質報表應使用A4型紙并裝訂成冊。報表封面上應注明:公司名稱、報表所屬時段、報送日期、聯系電話等,并由公司法人代表簽名,加蓋公章。電子報表應以EXCEL格式制作,并使用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其他文件上傳”功能報送。
三、報送頻度
本制度的報表報送頻度為季報。各公司應于下一季度前12日內報送報表,遇“十一”長假,可以順延3日。
四、報送時間
各公司應從2007年第一季度開始報送報表。
五、報送要求
(一)各公司要高度重視企業年金業務統計報表填報工作,協調處理好托管人、賬戶管理人和投資管理人等相關機構的工作,嚴格按照本通知規定的指標、口徑及要求報送統計數據,確保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二)各公司要加強對企業年金業務經營狀況的分析研究,按季度撰寫經營情況分析報告,連同電子報表一并報送中國保監會。
(三)各公司所報的電子報表和紙質報表的內容必須保持一致。
各公司在制度執行過程中如有問題,請及時與中國保監會統計信息部聯系。
“2012年,隨州農行保險業務將以‘增規模、增內容、增質量’為目標”,2011年12月22日,該行行長許享敏在2012年度銀保座談會暨保險業務“春天行動”啟動會上說道。
有的放矢保規模
“保險業利用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譽和網點優勢,實現了保險業務拓展及保費的快速增長,而銀行也因此增加了中間業務收入,對于投保人來說,既取得保險保障又獲得投資回報。”在鮑曉秋看來,銀保合作是一個多贏的選擇。2012年是隨州農行“業務品質加速提升”的一年,這一年,隨州農行全員統一了思想認識,共同為銀保合作這一個多贏的選擇而努力。明確了要完成中國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下達的年度計劃以及一季度完成60%的目標任務。為推動保險發展速度,隨州農行突出重點,優選6家壽險公司為重點和戰略合作保險公司進行深化合作,優選產品,優選業務結構,提升服務水平,爭創一流的保險兼業機構。
守業更比創業難。保險業務規模越來越大了,也積聚了一定的風險,如退保風險、產品風險、操作風險和信譽風險等。隨州農行意識到了這一點,為確保加強業務風險的防范,確保保險業務健康發展,該行繼續實行“四個轉變”,盡快適應業務發展新形勢。一是實行保險公司銀管員駐點向巡點的轉變,特別是“開門紅”業務期間,該行的保險公司銀管員巡點比往日更勤了;二是保險公司銀管員直接營銷向間接營銷的轉變;三是產品由多樣化向簡單型產品轉變,2012年該行不投連險、萬能險和終身險,壽險產品為“兩躉一期”,財險產品主要為信貸抵質押物保險和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四是方式由大堂單一式營銷向理財室多元化營銷轉變,通過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標準,協調處理好轉推薦人員、營銷人員、經辦人員間的利益分配問題。
因地制宜促發展
36個網點數量,這一直以來都是隨州農行獨特的競爭優勢,憑借網點分布廣、數量多的優勢,隨州農行一直在努力將保險業務做到極致。為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和資源浪費,打造綜合營銷的格局,各網點在營銷保險業務的同時,與營銷個人業務、卡業務、三農業務和信貸業務有機結合起來。
隨州農行的鄉鎮網點,取得了當地平均一個家庭至少有3分保單的成績。為追求穩定持續均衡的發展,隨州農行實施城鄉聯動的發展戰略,大力提升城區的業務發展,扎實推進城區行業務,實行城鄉并進,縮小行際間差距,2011年該行在撬動城區行保險業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網均產能得到較大提高。在業務營銷上,該行始終以市場為導向,堅持躉交為主、期交為輔,堅持財壽險并重,兼顧保險業務規模和效益。財險業務以“惠農卡”和小額農貸發放為契機,試點推行“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整體推進“保險+小額農貸”服務“三農”模式。
為實現銀保雙贏,加大銀保雙方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提高該行保險綜合效益。2012年該行將繼續秉承“資源共享、互惠雙贏”的合作原則,立足銀行銷售保險業務,與保險公司互為客戶,繼續加強保險公司賬戶開立、工資、資金結算、資產托管、協議存款、企業年金等業務的合作,加大為各家保險公司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力度。
精耕細作促品質
如何才能促進保險穩健長效的發展呢?在鮑曉秋看來,當前銀行柜面理財產品多,品種已較為齊全,市場已趨飽和,客戶選擇面廣。保險銷售業務,銀行要加大與保險公司聯系,提高售后服務水平,做好客戶回訪、調查和產品滿期給付等售后服務工作,提高客戶留存率。
本期摘要:
通貨膨脹壓力依舊 緊縮力度或將趨緩
第二季度貨幣政策緊縮力度或趨緩,24%的基金經理預期2011二季度央行將采取更為緊縮的政策,較第一季度調查大幅下降49個百分點;選擇貨幣政策維持不變的人數比例為68%;認為貨幣政策會放松人數比例為4%。第二季度通脹壓力仍然較大,64%的基金經理認為2011二季度CPI將上升,選擇較大幅度上升和輕微上升的人數比例分別為8%和56%,預期上升凈值42%。相應的,80%的基金經理預期第二季度短期利率將上升,認為升約25個基點和升約50個基點的人數比例分別為58%和22%,預期升息凈值74%。
58%的基金經理預期第二季度GDP增長率為9%,選擇8.5%及以下、9.5%左右和10%左右的人數比例分別為18%、22%和2%。基金經理對2010年上市公司年報業績較為樂觀,認為高于預期和與預期持平的人數比例分別為38%和40%;僅22%的被訪者認為低于預期。
政策繼續左右市場市場估值獲得認可
宏觀政策繼續左右第二季度市場。64%的基金經理認為宏觀政策是影響2011二季度股市走向的最重要因素,但較第一季度調查下降9個百分點;選擇上市公司業績、IPO發行、海外市場走勢和大小非減持的人數比例分別為24%、8%、2%和2%;沒有人認為人民幣升值是重要影響因素。
80%的基金經理預期第二季度A股市場的投資回報為正,選擇回報率在10%以內、10-20%、20-30%和30%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為40%、26% 、10%和4%。還有20%的基金經理預期2011二季度回報率為負值。
基金經理對國內股票市場估值水平的認同度明顯上升,分別有16%、38%和46%的被調查者認為估值偏高、估值合理和估值偏低。與第一季度調查相比,認為高估的人數下降18個百分點,認為低估的人數上升26個百分點;判斷高估凈值-30%,下降44個百分點。
機構投資者逢低買入意愿增強。如果未來3個月內股價下跌10%,有80%的被調查者選擇買入股票,較第一季度調查上升10個百分點;買入凈值76%,上升17個百分點。如果未來3個月內股價上漲10%,選擇賣出的人數比例為40%,較第一季度調查上升15個百分點;賣出凈值30%,上升20個百分點。
相對看好中等績優 基礎材料熱度驟升
風格偏好上,第二季度基金經理相對看好中等市值績優股。42%的基金經理認為二季度中等市值績優股表現將較為優越,較第一季度調查上升6個百分點;選擇大盤籃籌股、小市值成長類股和資產重組或資產注入類股的人數比例分別為28%、22%和8%。
適當調整賬戶避險
去年在朋友的建議下周先生買了一份投連險,除了投資,也想為家人準備一些保障。當時,根據周先生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預期,將平衡型賬戶和穩健型賬戶各配置了一半。如今資本市場震蕩,周先生的賬戶資金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縮水”。在理財專家的建議下,周先生沒有選擇退保,而是采取長期持有的策略,將一大半資金放入穩健賬戶中避險,等到市場轉暖再轉賬戶,以獲得更高收益。
保障更加重要
劉小姐沒有穩定的工作,保障對她而言比投資更重要。今年這樣的行情,劉小姐選擇了低風險、高保障的分紅險。盡管有很多專家說普通家庭不適合分紅險,不過她認為保險的保障功能還是比較重要的。
投連險要堅持長期投資
震蕩的股市讓一些投連險賬戶虧損,部分投資者將目光轉向分紅險。分紅險期限長,更注重保障,屬保障類產品,而投連險和萬能險均偏重理財。
投連險比基金抗跌性好,進行賬戶組合的客戶都感覺不錯。一旦市場動蕩,客戶可把股票型積極成長賬戶中的資金轉到穩健收益賬戶、平衡配置的賬戶中,這些賬戶的資金投資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效益好的大公司等,比較穩健。從一季度的情況看,股市下跌,穩健賬戶的收益率高于積極成長型賬戶,長期持有收益應該還是不錯的。
萬能險風險程度在投連險和分紅險之間,每月公布結算利率,保障比較高,附加更多的意外險和疾病險,作為一個長期理財產品不錯。分紅險產品有紅利,放在賬戶中復利增值,更能保障客戶的利益。不過分紅險也并非人人適合,其風險很小,保險公司當“大傘”承擔所有風險,收益率不會很高,與公司每年的經營利潤掛鉤,考慮經營成本、效益等,公司虧損了就分不到紅利了。投連險與投資收益掛鉤,客戶承擔風險大,收益也高。己的風險偏好進行調整。
投資者莫輕言贖回
目前是股市底部,投連險賬戶會有虧損,不過投連險是一個長期投資理財產品,至少5年以上,建議投資者不要輕易贖回,最好能長期持有。機構投資有別于散戶,有專業人士操作,眼前的虧損只是暫時的、短期的,我們要看長期的投資收益。
分紅險是保障+分紅的產品,不會像投連險的收益那么高,其主要投資渠道是國債、存款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屬于期限較長、投資回報較為穩定的中等收益品種。根據保監會規定,至少70%要分配給投資者,確保客戶分紅。
投連險收益強于偏股基金
“近幾年來,仙桃農行銀保業務飛速發展,主要原因就是我行注重如何讓客戶在辦理業務時滿意,實現銀行和客戶的‘雙贏’,關鍵點就是要將平時的工作做足。”仙桃農行機構業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平時會加強與保險公司的溝通合作,及時解決好客戶續保、滿期支付、理賠等工作的銜接。”如2010年12月在該行的“春天行動”啟動會上,請來保險公司講師講解銀保產品;2011年1月該行召集與該行合作的各家保險公司,專題研究保險規范合作和保險售后服務工作;2011年2月該行和仙桃新華人壽、仙桃泰康人壽等保險公司聯合開展保險營銷培訓,分片對各網點人員進行保險業務產品、營銷技能培訓。
善于從點、線、面來拓展市場機會,也是仙桃農行銀保業務高速發展的助推器。該行機構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解釋道,持續營銷與服務至關重要,營銷網點應以發散思維來經營客戶資源,善于將售后服務與可持續營銷緊密結合起來,善于從點即提供單一服務到線即滿足客戶需求鏈再到面即發展客戶關聯方拓展市場機會,從而與客戶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關系。
平時的功夫總會在關鍵時刻起到作用。2011年3月,保監會和銀監會聯合的《商業銀行保險業務監管指引》讓很多銀行的銀保業務出現了保費增長緩慢的現象,但該行機構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行保險業務沒有出現負面影響,這緣于近幾年該行在保險業務方面堅持“發展堅定不移,合規重中之重”的理念,在平時強化風險意識和內控合規工作,加強對銀保銷售人員的依法合規經營和防范經營風險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