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農村建設工作思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總體工作要求:理順楓木村建設試點的各項工作,突出重點,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總結經驗,注重宣傳,體現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科學發展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任務
1、深入楓木村開展調研。全面掌握基本情況,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形成工作計劃。(4月5日以前完成)
2、積極推進新村建設。年內要完成新村第一、二期工程,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發揮共對周邊村屯的帶動輻射作用。重點是要加強與責任單位、幫扶單位、新村項目工程承包人的溝通聯系,采取措施,強力推進新村建設,認真把關新村住戶立面裝飾工程,督促實施道路硬化、綠化、美化及沼氣室建設等配套工程。
3、抓好科技信息服務站建設。全面完成科技信息服務站的軟硬設施建設。積極籌措資金,把科技信息服務站加到第三層,配備電視機、vcd、電腦、課桌椅等,實現“三電合一”(電視機、電腦、電話),把科技信息服務站建設成為楓木村培訓農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農村種養科技知識,推進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服務平臺。
4、組織舉辦科技培訓班。充分發揮科技信息服務站的作用,組織舉辦3期以上農民培訓班。一期黨員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培訓班,兩期種養適用技術培訓班,要圍繞楓木村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桑蠶產業、畜禽水產等產業的發展舉辦培訓班,不斷提高老百姓的致富能力,使群眾真正獲得科技實惠。(12月底以前)
5、組織申報并實施《楓木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科技示范》項目,要按要求,向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申報項目材料,項目立項申批后,要認真組織實施,推動楓木村資源產業的形成和科學發展。(4月30日以前完成項目申報材料)
6、策劃包裝楓木村部和科技信息服務站。室內各項規章制度要充實內容、重新策劃、設計、上墻;制作楓木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圖片展板;科技信息服務站掛醒目的牌匾。
7、策劃建造宣傳窗。策劃建造一個長10米,高2.5米的宣傳窗,主要用于宣傳黨的農村方針政策以及楓木村社會主義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8、配合市鎮黨委、楓木村委抓兩委換屆選舉及其他工作。
9、做好總結匯報和宣傳。認真做好楓木村新農村建設試點的總結匯報工作,特別是總結好“1+1+1“結對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驗,爭取市日報社和市電視臺有幾篇報道。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局領導班子由韋乃偉副局長分管,具體由蘇為民同志抓落實,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每月下村20天以上。
一、強化領導,明確工作思路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為了加強我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組織領導,局黨組成立了以黨組書記、局長劉祖玉為組長,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小樂任副組長,其它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專班,負責組織協調我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二是制定實施方案。為了促進結對子村的新農村建設,林業局與小板鎮江臺村共同制定了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實施方案,確定了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和工作措施,使該村新農村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三是安排專人,負責指導共建村新農村建設工作,我局委派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小樂專門負責指導共建村新農村建設,每月不少于十天左右工作日,進駐該村協助指導。
二、興辦實事,做農民貼心人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局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林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著眼點來抓。一是指導村級組織理清發展思路,完善新農村規劃;二是協助共建村擬在荷沙線江臺村以南開挖一條排水溝,修建四個拱橋,改善農業生產水利基本設施;三是著手與共建村建一個200畝左右楊樹苗木基地,目前已拿出了具體實施規劃,準備在下半年開始實施;四是協助共建村投40多萬元修建近4000米的花壇,栽植廣玉蘭、樟樹、柏樹等觀賞樹木1000多株,大大改善該村莊環境面貌;五是協助共建村修建重要入戶路和農戶的前道路硬化,目前正在積極籌措資金,組織人員施工;六是下半年在荷沙公路江臺村以南農戶門前栽植4-5排果樹,實現村莊綠化美化。
我辦2013年扶貧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省市扶貧工作指示精神,緊緊圍繞“三年再造一個新”的總體目標,堅持開發式扶貧,堅持增加貧困戶收和提高貧困群眾素質并重,堅持開發式扶貧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以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為重點,以解決群眾溫飽和穩定脫貧為目標,創新工作思路,扎實抓好各項工作,努力使我縣的扶貧開發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建設和諧做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
(一)抓好整村推進和新農村建設工作。根據“十二五”扶貧規劃,2013年我們在抓好7個重點村整村推進的基礎上,將著力抓好7個重點村的9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在確保2013年度4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扶貧資金40萬元的同時,協助新農辦抓好其余5個新農村建設點的建設工作,力爭每個村不少于10萬元。同時,加強項目管理,督促7個重點村計劃項目全部落實到位。
(二)積極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要大力宣傳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力爭籌集培訓經費6.66萬元,完成7個重點村180名農村勞動力培訓任務(含“雨露計劃”10名),加強對培訓基地的管理與協調,真正實現培訓“訂單化”模式,力求達到培訓一人,輸出一人,穩定一戶,脫貧一家的目標。完成培訓學員建檔立卡工作,實行微機管理。
(三)加大產業扶貧工作力度。要圍繞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主要目標,在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產業扶貧上有新突破,在繼續發展養殖業的同時,力求紅桔、藥材等傳統特色產業發展有所突破。同時,要進一步開拓視野,創新思維,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的聯系,多搜集扶貧產業方面的信息,力爭新發展一、二個扶貧增收產業。
(四)搞好科技扶貧工作。2013年,我們要把科技扶貧工作為“十二五”扶貧工作的重點,大力扶持和推廣科技含量高、無公害、環保蔬菜,加強對三湖紅桔提純復壯。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大膽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要進一步做好貧困群眾的實用技術培訓工作,使95%以上貧困群眾都掌握一門實用技術。
(五)努力完成市縣下達的其他各項目標管理任務。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提高扶貧工作效率。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每項工作都要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將各項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人,進一步落實崗位責任制,實行分片包干,每位班子成員負責一個鄉鎮,從扶貧規劃制定到項目落實,一抓到底。
(二)深入基層,細致調查,做好爭資立項工作。要以享受西部延伸縣政策為契機,廣泛開展扶貧調研工作,了解和掌握各類貧困區域的貧困狀況,將準確而翔實的資料及數據及時上報,為爭取更多的扶貧項目資金提供有力依據。指導7個重點村繼續實施整村推進工程,根據各村村級規劃,結合實際,反復論證,篩選出最符合村情民意的項目,科學編報2013年扶貧資金項目年度計劃。
(三)整合資源,正確引導,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多籌錢,會辦事”,是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的必要條件。因此,我辦將力爭更多實力強的省、市、縣直單位掛點幫扶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并加強與掛點單位的溝通和協調,借助各部門、各行業的優勢,整合各類資金,全力支援新農村建設。同時,我們還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發動群眾參與、注重創造特色、構建和諧農村”的工作思路,以發展支柱產業為目標,以培育文明新風為導向,以健全民主管理機制為保障,確保了新農村建設工作的良性發展,將新農村建設推向新的。
(四)廣泛動員,有效激勵,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扶貧工作必須堅持自力更生為主,政府扶助為輔的原則,要更好地落實扶貧規劃項目,必須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支持項目建設。首先要落實優惠辦法,堅持誰參與,誰受益原則,我辦將加強監督力度,確保扶持資金全部跟著項目走,農戶不參與項目就不能受益。二是要制定具體獎勵措施,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和建設質量,確定各鄉村下一年扶貧資金安排數量,做到獎優罰差,促使扶貧資金用足用好,發揮效益。
2011年以來,敦化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新農村建設作為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走出了一條具有敦化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之路。2016年是敦化市“十三五”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以創建美麗鄉村為載體,突出強化重點村建設、美化綠化和農村環境清潔三項工程,著力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和品位。
一是突出重點村建設,夯實新農村建設基礎。敦化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工作思路,在推進樣板村建設的同時,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選擇20個基礎條件相對落后,收入較低的貧困村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集中力量重點突破,逐步縮小村屯之間差距,提升新農村建設整體水平。在重點村建設中,爭取省級專項資金496萬元,申請建設項目16個,對重點村進行升級改造,建設圍墻10026延長米,安裝大門439個,硬化邊溝8200米,改建村部239平米;各項公益設施進一步完善,建設休閑文化廣場8300平米,安裝健身器材51套。
二是突出美化綠化工程,提升新農村建設品位。開展美化綠化示范縣建設,大力推進整縣市、整片區、整村美化綠化工程,扮靚鄉村美景。投入資金580萬元,在雁鳴湖鎮小山村等村莊打造花海景觀點,在201國道、302國道、敦青線、高鐵兩側播種花籽,形成花卉帶。在城鄉結合部、鎮區及村屯周邊、公共場所、農戶庭院統一植樹、栽花、種草,打造綠色生態家園。種植綠化樹20萬棵,栽花1000萬株;種植草坪4萬平方米,建設花海3.2萬平方米,形成美化綠化線路800公里,美化綠化景觀帶3條,建設公路沿線花池5000個,構建出新時代農村的秀美畫卷。
三是突出環境治理工程,打造清潔美麗新農村。農村垃圾整治一直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敦化市堅持以衛生整治為重點,提升農村整體環境。召開全市春季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動員大會,投入資金300萬元,清掃各類垃圾1.4萬噸,清理邊溝312公里,維修圍欄1250米。持續開展廢棄木耳段治理工作,通過統一收集、統一處理的方式,對廢棄木耳段進行無害化處理,治理廢棄木耳段2.5億段。突出治理臟亂差的農戶庭院,組織婦女開展庭院和室內衛生清潔工作,樹立家家愛清潔,人人講衛生的新風尚。
根據縣委辦〔2006〕39號文件的要求,我局所聯系的新農村建設幫建村是“鎮村示范整治”工程確定的整治村——蔡家橋鎮凡村,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我局前一階段的幫建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幫建方案制定情況
為全力支持指導凡村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確保幫建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8月初,我局對凡村的基本情況、集體經濟狀況等進行了深入細致地調查摸底,在分析了凡村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具備的條件、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后,幫助凡村理清了新農村建設工作思路,明確了幫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制定了具體可行的幫建工作措施。總體指導思想是:從“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拓寬基本增收門路、提高農民基本素質”三個基本問題入手,按照整治村的標準,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強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基層組織建設,完成整治村的工作目標任務。具體的幫扶措施包括:
一是加大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群眾參與的主動性。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廣泛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和目的,提高他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認識,激發參與和投身新農村建設的自覺性和熱情,在幫建村迅速形成建設新農村的濃厚氛圍。
二是協助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充分發揮我局的職能優勢,在深入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協助凡村制定科學性、可操作性的村莊布局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充分發揮規劃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先導和龍頭作用。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凡村村莊建設達到“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目標。
三是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整治工作順利進行。每年安排一定的幫扶資金用于新農村建設,積極幫助協調、聯系金融等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和項目,推進各項整治工作順利開展。繼續實施好農村“人飲工程”,在修繕、鞏固好已建“人飲工程”的同時,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解決剩余1/3人口飲水問題。結合“沼氣工程”建設,利用政府撥付的專項資金,鼓勵農民建沼氣池和水沖式廁所,用2年時間拆除現有全部露天廁所。大力爭取專項資金,3年內建設和硬化村級公路10公里、村內道路5公里。
四是謀劃致富項目,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在保障農民基本口糧自給有余的前提下,擴大蔬菜、西瓜、吊瓜等種植面積,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的收入。充分發揮凡村山場面積大的優勢,將大力發展雞、鴨、豬、牛等畜牧業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向市場提供具有特色的當地土雞、土蛋、土豬等無公害農產品。同時,抓好經濟林建設,逐步擴大竹子、板栗、柿子等經濟林種植面積,力爭人均種植經濟林達1.5畝。
二、幫建人員和資金落實情況
我局及時成立了整治村幫建工作指導組,組長由局黨組書記謝俊峰同志擔任,指導員由徐建國同志擔任,負責加強工作指導,落實具體幫扶措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截止到目前,凡村已清除路障8處,建沼氣池30戶,我局已拿出3000元幫扶資金,用于村級公路的硬化工作,全長2.9公里的蔡溪路路基拓寬和沙礫石鋪填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