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學多媒體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近年來我校各學科也在積極探索和開展多媒體教學,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在中醫專業課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概念、知識及病例,生動、具體、形象地展現在學生原有基礎知識的直覺中,借助形、聲、色、情的配合,不僅為教師提供直觀、形象、高效率的教學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素質的有效途徑。多媒體技術給中醫教學改革帶來了勃勃生機。
我們僅就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中醫課教學后談談幾點體會。
1傳統中醫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法單一
枯燥傳統的中醫教學方法是以板書形式講課,利用掛圖、幻燈等資料輔助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演示時形式單一,特別是在講解中醫名詞如陰陽、經絡、腧穴等基本概念時,既抽象又繁雜,學生不便理解和記憶;在演示經絡分布、循行、走向,腧穴定位等,只能用平面掛圖演示,既模棱兩可,又很難理解想象,因此大部分學生學習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1.2見習場地少,教學病例短缺
由于近年學校招生不斷增加,臨床見習時,學生多、病例少的矛盾突出。一些年輕老師臨床經驗不足,教學比較生硬,只能照本宣科,這種灌輸式教學效果難以令人滿意。
1.3醫學教育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更新緩慢
教育內容更新緩慢,不能及時反映科技發展的成果和適應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的需要。傳統教學方法仍以課堂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忽視學生獲得知識能力的培養,這在信息時代是絕對不能適應的。
1.4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創造性人才培養
課堂教學模式既不能保證中醫學教學質量與效率,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更不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因此改進中醫學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是中醫學教學改革的關鍵之一。
2多媒體中醫教學具有的優勢
2.1中醫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更能充分地接受、理解、消化知識
中醫學是在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下,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逐漸形成并發展起來的醫學學科,它具有獨特的、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并糅合了中國傳統的文化,因而在學習中醫時,其思維方式給初學者帶來了不少困惑。
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到學生普遍反映理解困難,教師若只是簡單地用口授的方式進行灌輸教學,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從某種程度上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如中醫的陰陽學說非常抽象,中醫學基礎是以陰陽為中心,其變化規律在五臟六腑的生理、病理中得到體現,如果單憑教師用語言來形容和描繪,學生反應是聽得一頭霧水,教師上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學生也聽得筋疲力盡,索然無味。而利用多媒體形象、具體、生動的畫面來呈現有關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原本抽象的、復雜的、不易理解的問題簡單化、直觀化、形象化,使學生在視覺上得到和諧的信號刺激。如多媒體課件可以隨時變換顏色與圖片,配合適當動畫、聲音,加上教師的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和適當板書,可極大地調動課堂氣氛,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記憶深刻。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主動探索中醫的奧秘,切實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2.2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增強感知效果
眾所周知,西醫學相對直觀,比較容易理解,中醫學的理論不容易理解和體會。在古代醫學中一般是師帶徒,手把手的教育,而現在的中醫教育面臨大鍋飯,同時中醫學的核心在于臨床實踐,因此教學的核心自然也在多讓學生多接觸和臨床有關的知識,因此教學的重點就是激發學生學習中醫理論的熱情,如果一點熱情都沒有,談學習中醫學也沒有任何意義。多媒體教育的引入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視聽效果,比單純一個老師在講課生動很多。比如老師可以收集一些電視的關于中醫的短片,尤其在操作上,如《神醫喜來樂》電視中一個外國人經其針灸后馬上見效的鏡頭,如果學生看了肯定終生不忘,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是關鍵,關鍵的引入就在視聽效果。
古人有云“傳心豈如會目”,在中醫課程的課堂上,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在某些方面單靠口傳心授更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如中藥學、中醫診斷、針灸學那些有較多圖像和圖譜而適宜直觀教學的課程,就非常適合結合使用多媒體教學。例如在臨床教學中能夠通過多媒體見到臨床上積累起來的多種標本資料和罕見的病例,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們年輕教師臨床病例不足的缺點。在針灸、推拿課教學中,教材中許多手法、動作要領內容很難掌握,而又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手法,于是運用現代化教學來補充這些不足,把客觀事物形象化、具體化,使事物的形、聲、色直接訴注于學生的感官。學生見其形聞其聲,就易于接受并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對中醫知識的理解必然會深刻的多,會更快、更準確、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識。
2.3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
多媒體教學使中醫知識來源豐富、容量更大、內容更充實。并且能及時、充分的反映科學和社會發展的最新結果,利用它把多學科的知識交叉,滲透反映到教學內容上來,增加信息知識的傳授量。
3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充分結合,取長補短
不可否認,多媒體的應用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確實有著積極的一面,給中醫教學的手段帶來了改革性的新變化。但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它的優點和不足,多媒體也是如此[2]。在一些教師的多媒體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縱觀整個教學過程,絕大部分的時間里,老師都是“藏”在計算機的后面,全神貫注于自己面前的顯示器,點擊鼠標,演示課件。而大屏幕上連續滾動的文字、圖片使學生應接不暇,一節課下來,學生光忙著看課件、記筆記了,但老師講的很多內容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沒多少,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是失敗的,是不足取的。中醫理論知識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難以感悟,如中醫診斷強調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醫之不可缺一,如果僅以一診代之,即所謂窺管而已[1]。所以,作為教師不能讓“鼠標”牽著鼻子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時.教師的語言、表情、動作是多媒體所不具備的,也是多媒體所不能代替的。因而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征的“黑板+粉筆+講述”的教學手段,仍有多媒體教學無法替代的長處。某些中醫基礎知識及經典原著,我們認為不宜過分強調依賴多媒體課件。因為這些知識不是靠直觀地觀察去理解,而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板書和生動講授加學生的認真聽講和閱讀去感悟的。其次,師生交互性強。對于一些推導、推理過程,“板書+敘述”的方式有時會比使用多媒體表現更能引起學生注意,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思考。因此,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忽略因材施教。因為機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中醫多媒體教學定位在“輔助”上,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更不能濫用。換言之中醫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完全代替中醫教師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針對中醫教學的內容與特點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合理地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手段),努力尋找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點,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取長補短,取得最佳教學效果[3]。
參考文獻:
[1]姜曉君.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中醫課教學.中華現代中醫學雜志,2006,2(8):763-764.
1.1創設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人的感知系統有視覺系統、味覺系統、嗅覺系統、聽覺系統和觸覺系統。在這其中,視覺系統是人類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感官。教師在每次授課時,都會預先設計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話題,以便學生更快更好地都投入到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較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情感,調動學生對臨床醫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講授消化性潰瘍時,我們首先向大家講授該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但是她卻能導致多種并發癥,更是疾病惡化的主要原因。用圖片展示它的病理特征,然后闡述它的類型、臨床表現,用新聞引用講訴人們在生活中時如何使自己健康的身體出現該疾病的,最后結合視頻的播放講解中內外最常見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同學們就會帶著問題與老師共同分析、共同學習消化潰瘍這種疾病,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主動性,教學效果自亦良好。
1.2多媒體教學能夠突出教學重難點
醫學是一門非常嚴肅而且高難的學科,它講述的人們生活中名對的各種疾病。對于一名初學者來說,疾病真是太抽象的事物了,因為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它時就會素手無策,更何況讓我們正在的去掌握它。傳統的教學在講授疾病時,注重的是語言,通過語言來傳授知識點,學生在繁重并較難的學習中,往往忽略了重難點的區分,最后復習時無從下手。而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教師可以較合理的分配時間,運用生動而且真實的圖片講解疾病的病理特征,用最近的距離展示疾病治療的具體操作。使學生能夠較快的掌握知識的結構分布,區分重難點,用較短的時間整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1.3多媒體教學能夠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傳統教學中,教師注重語言的表達,所以在課堂外的時間,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語言和知識含量的積累上,通過閱讀書籍提高自身的素質。而如今多媒體的應用,對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首先要懂得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掌握幻燈片的制作方法,學會如何在課件中插入圖片和視頻,并配帶動畫效果等。因此教師在掌握臨床疾病的同時,也要多加努力練習多媒體的操作,學習相關的計算機網絡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2多媒體在臨床醫學教學中面對的問題
2.1多媒體教學不能代替黑板和教師
隨著大家對多媒體認識的提高,各大院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運用多媒體教學,而忽視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們開始不再寫板書,采用多媒體滿堂灌的形式,很多老師離開多媒體就不會講課,更有甚者用網絡視頻講授疾病,完成整節課的教學,這些教師失去了教學的意義。雖然傳統教學有一定的弊端,但是也有它的優點。簡潔整齊的板書能夠幫助學生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教師生動的講解能夠將復雜的疾病變得生活化。所以,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千萬不能忽視板書的書寫和教師的講解,不能失去師德。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教學課件
多媒體教學技術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生成的,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融合了聲音、視頻和圖片等。在傳統的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手段有限,只能以口語教學為基礎,配以簡單的圖片。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一是吸引力有限,二是理論教學和實際的案例脫節,教學質量不高。然而,多媒體教學的存在使傳統的教學手段得到了更新,教師可以使用多種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及課件,例如影像診斷PACS系統、DR、CT模擬實訓室等進行教學,更加形象、直觀,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影像診斷學及技術學等教學內容,如CT檢查技術、常見病影像診斷等。
一、多媒體教學在現代醫學影像技術中的作用分析
(一)多媒體教學可以轉變教學的方式。在傳統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在傳遞教學信息的方式上沒有形成多種的手段,依舊使用口頭的教學集合板書教學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沒有很強的感染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與實際的教學案例相互結合。這就造成學生的學習情緒被打擊,思維能力遭到限制[1]。多媒體教學方式是一種利用圖片、聲音和視頻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學案例、基本操作技術及圖像后處理技術等搬上現代醫學影像技術教學的課堂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更好地接收了教學知識,還激發了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二)多媒體教學可以收集大量的教學案例,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多媒體教學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的前提生成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案例多來源于各大醫院臨床真實病例影像資料,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提升。而且利用現代化計算機手段,將枯燥乏味的臨床X線、CT、MRI基本技術轉換為軟件設備呈現,使學生在計算機上能進行人機互動直接操作,并模擬出醫院的影像檢查基本操作,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多媒體教學存在的不足
多媒體教學手段不是萬能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被多媒體教學技術束縛自身的教學思維。教師教學的時候不能將自身定位為多媒體的操作者,不能讓多媒體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應當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僅僅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大量的病床的案例在多媒體教學設備上呈現,只是作為教學的補充。教師一味地使用多媒體課件,而忽視自身教學手段的提升和醫學知識的擴充,最終將會導致教學手段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失去了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的作用。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時候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2]。現今的很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時候,沒有形成合理多變的手段,只是利用多媒體簡單再現課本中的文字和圖表。這種形式對于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來說,只是一個簡單的信息的傳遞,學生沒有理解教學的知識,根本沒有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先進性。
三、多媒體教學在現代醫學影像技術中的應用策略
(一)明確定位多媒體教學。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在實際的醫學影像教學課堂中,多媒體教學不能凌駕于教師之上,也就是說多媒體教學技術不過是教學技術中的一種。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應當是克制的,只有書本中一些難以口頭描述的病例的出現,才能使用多媒體教學。一些簡單的知識,在傳遞方式上完全可以使用口頭的教學或者板書教學,以免浪費時間去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在多媒體的使用過程中,一些教學圖片、音樂和視頻的呈現應當適度,以免學生被這些華麗的事物占據了大腦,影響了對于醫學知識的吸收。多媒體教學是克制的也要靈活多變,將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教學的輔助者,才是最正確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現代醫學影像知識。(二)教師充分做好課前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是否充分對于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要考慮教學知識的傳遞,也要考慮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醫療影像技術。教師要學會在多媒體中加入自身的臨床醫學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興趣盎然。教師在課件的制作上,應當重視醫學案例的質量,不能一味地追求數量。多媒體課件對于醫療知識的傳達,要做到清晰和直觀,在圖片、視頻和音樂的使用上,要做到克制。
總之,要明確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角色,教師要作為多媒體的掌控者,而不能被多媒體束縛自身的教學思維,也就是說,教師在現代影像技術教學中要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
作者:胡芳 單位:山西省晉中市衛生學校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 傳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8-0015-01
一、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與發展
多媒體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已達成教學目標,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主要是以計算機技術基點,集成語音處理技術、圖像處理技術以及視聽技術來實現數字信號的轉化,實現文本、圖像、音頻以及視頻等的有效集合,并且能夠實現對其進行的存儲、編輯、查詢以及檢索等功能。
自從九十年代多媒體技術開始迅速發展以來,它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對課堂教育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其實,多媒體教學并非簡單意義上的利用課件進行講課,它的輔助作用包含兩層含義:輔助學與輔助教。所謂的輔助學主要指計算機利用教師設計完成的教學程序來代替教師完成一部分工作;所謂的輔助教主要是指在教師教授的過程中作為一種實現工具,協助達成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教學模式的轉變,有效地擴展了教學空間,提高了教學效率,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變化。但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它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值得引發我們的思考。
二、多媒體教學在醫學院校教學中的積極影響
多媒體教學在醫學院校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普及,它聲形并茂,有著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具有的優勢,對進一步實現醫學院校的教學目標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
(一)圖文聲像并茂,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實現了文本、圖像、視頻、音頻與動畫等的有機結合,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板書的呆板與滯后,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醫學院校中,多媒體教學似乎有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人體圖像的立體、全方位展現,并且能夠最真實的呈現臨床醫學案例的真實面貌,這樣就解決了醫學教學中的一些知識點的教授困難問題,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接受疑難點,另一方面也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創造性。
(二)全新的教學手段,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方式,它運用多媒體軟件,采用教師機與學生機兩個平臺,實現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機能夠對學生機進行監控、遠程操作等,協助學生完成知識掌握。醫學院校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一方面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對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憑借計算機自身的魅力特點,讓學生能夠實時跟蹤教學,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多媒體教學中,對于一些實踐操作類的課程,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邊學習邊演練的效果,教師在自己的機器上逐步進行操作演練,學生可以逐步跟著老師進行操作,實現同步教學;其次,對于一些理解難度比較大的問題,老師可以將自己的課程軟件借助U盤等工具拷貝給學生,讓其在課下自己進行理解、聯系,直到知識的掌握為止;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機上的監控功能能夠實時監控每一位學生的上課動作,督促學生高效學習。
同時這種全新的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去探究、去學習,在這期間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去接受應該掌握的知識,鞏固學習內容,在學習中感受快樂。
(三)大容量新展現,利于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
多媒體教學工具具有信息承載量大、呈現方式新穎靈活的特點,能夠讓教師實現課堂教學的便利化與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只要帶足自己制作的教學課件就可以輕松上課,不用每節課在黑板上奮筆疾書,這樣就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講授更多的知識量。并且,如果一個老師教授多個班級,那么還可以實現課件的多次利用,更是在宏觀上節約了時間。尤其是對于醫學教學,很多人體部位的講解都需要有著清晰明確的圖示,這樣的話老師只要精心制作一個人體展示圖樣就可以實現多次多個班級的重復講解,大大節省了時間。在這個程度上,老師就有更多的時間去講述一些拓展知識,讓同學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量。
三、多媒體教學在醫學院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雖然多媒體教學在醫學院教學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它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與思考,為實現更好的現代教學效果努力。
(一)過分注重外在形式,忽略了內在交流
多媒體能夠實現聲像并茂,這點無可非議。但是部分老師過分突出這一特點,在課件中添加過多有著強烈視覺沖擊力甚至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動畫效果,旨在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使得大部分同學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識內容之外的部分,而忽略了真正意義所在。醫學院校的教學是關乎生命的教學,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握一個度,注意課件制作的原則性與適宜性,盡量趨利避害,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本末倒置,教師主導地位下降
課件在多媒體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歸根到底它也只是一個教學工具,教師的角色地位是不應該被取代的,教師仍然應該占據內容教授的主導地位。但是在現實課堂中,很多學生把注意力的主導放在看大屏幕上,埋頭復制屏幕內容做筆記,或者對著屏幕若有所思考慮自己的,而不管老師在講什么在做什么,這樣不僅不能夠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甚至是本末倒置,撿芝麻漏西瓜。很多內容僅僅靠課件是很難詮釋清楚的,需要教師去一點一點的分解、灌輸。所以,在今后的多媒體教學中應該注意到這一問題,并試圖通過有效的辦法來解決。
(三)課件制作費時費力,質量不過關
一個優秀的好的課件的制作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老師并不能夠做到保質保量地做好每一個課件,而只是在形式上來進行多媒體講課,實際上課件上并沒有多少內容。
參考文獻:
[1]翟翊等.多媒體教學的若干關鍵問題[J].信息工程大學,2006(02)
[2]趙進興.多媒體教學帶來的困惑[J].現代教育技術,2004(06)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信息技術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22-00-01
1 前言
現代的醫學課堂教學引入多媒體教學的方法,主要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通過網絡技術傳遞信息,以優化教學。教學媒體主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硬件部分以教學為主,主要包括計算機、投影器、幻燈機等,軟件部分則是用于教學的各種軟件,以計算機軟件為主。
2 多媒體教學環境下高效課堂的定位
2.1 高效課堂的目的是創造有社會效益的課堂
高效課堂的目的是建立在有效課堂基礎上,采取必要的教學措施以提高教學效率。具體而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完成教學任務,就要設定教學目標,通過優化教學資源以打造高效課堂,不僅可以提高教學影響力,而且還可以創造具有社會效益的課堂。
2.2 以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處于信息技術普及的今天,多媒體技術被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但已經不再是工具概念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而是實現了人機結合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引入多媒體教學成為了創建高效教學模式的途徑。
從醫學理論學習的角度而言,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可以深化相關理論的探討。例如,目前的醫院信息網絡規模不斷擴大,而且極具復雜化,那么就需要掌握網絡傳輸技術,以信息化網絡作為信息傳輸的載體,并利用其高效的數據采集、處理和傳輸能力,以提高醫療質量。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塑造多媒體教學環境,不僅引導學生領會了信息技術的應用性,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3 多媒體教學環境下構建高效課堂
3.1 做好充分的課堂教學準備工作
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以課堂內容為中心,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首先,要認真研讀教材內容,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目標。教師要將知識內容建立邏輯關系,并建立起課堂教學結構,包括補充材料,教師對知識的領會以及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都要作為教學的指導性內容。
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都要有所了解。教師有必要將課堂內容建立在學生固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建立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使學生對新的知識充滿探索的欲望,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再次,積極為學生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準備多媒體教學的教材,包括投影儀、幻燈片、攝影攝像器材等,可以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使原本平淡而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富有感染力。聲像并茂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會使學生更具有學習的內在動力,而且還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
3.2 高效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人對事物的認知總是從感性開始,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以及經驗的豐富,就會形成理性的思維模式,認知也因此而發生轉變。可見,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產生準確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課堂教學也同樣如此,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采取必要的引導措施控制學生的思維,其次讓學生將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課堂教學內容當中。這就需要教師將現代化教學媒體充分地運用起來,創設多媒體教學環境,不僅強化了學生思維能力,而且還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主要體現為其對于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引發探索精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從延伸教學內容的角度出發設置問題懸念,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以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讓學生有目的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3.3 建立學生的有效評價體系
對學生給以有效的評價,不僅關乎到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還成為了發現學生潛在能力的有效途徑,從而對學生的發展需求有了進一步了解。建立學生的有效評價體系,將各項評價指標綜合于評價體系中,其目的是將評價教育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以幫助學生給自己正確的定位,并樹立自信心。對學生的有效評價并不拘泥于學生本身,教師教學評價也應該融入其中。實現高效的教學課堂,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需要師生互動、學生互動來完成。那么教師就要對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態度進行觀察,并做出發展性評價。對于評價標準,打破單一的書面檢測,而是實施多方面考察,包括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將學生的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都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以便通過采用多種評價手段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
4 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成為了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在醫學教學課堂上實施多媒體教學,就要以醫學教學內容為核心展開,以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與通常的多媒體教學有所不同,多媒體教學環境下所構建的高效課堂教學則是實現了人機互動,并將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包括醫院的網絡信息技術、醫療攝影攝像技術等,都可以融入到多媒體教學情境中,以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宣傳科電教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參考文獻:
[1]柳明.醫院信息系統安全策略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