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神經外科護士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研究對象
我院是一所以神經科為先導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其中神經外科包括13個病區,床位數473,護理人員214人。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對照的方法,于2016年1-12月,對在我院神經外科工作3年以內的76名護士進行培訓。均為女性,年齡20~25歲,其中本科學歷22名,大專51名,中專3名。
2方法
2.1成立培訓小組。由神經外科教學護士長、教學干事、臨床帶教老師共4人組成培訓小組。2.2形成典型模擬病例。選擇合適的病例,并精心加工為教學所需要的臨床典型病例。臨床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實際病例,并不都具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往往會出現很多干擾因素,直接將臨床病例應用于培訓很難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此研究中,經過培訓專家的多次討論,最終根據神經外科專科特點以及對神經外科護士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綜合能力的要求,將臨床病例加工成模擬教學所需的典型模擬病例。2.3培訓方式與內容。2.3.1模擬病例理論教學集中授課與隨機課堂相結合。授課內容包括神經外科護理常規、神經外科常用搶救技能、神經外科護理應急預案等,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線,將理論知識與病例有機結合,緊扣核心知識。講授層次清晰,重點明確,增加認知與理解,強化營養護理促進疾病治愈與康復的理念。模擬病例舉例:第一部分(患者的初始狀態):某某,男,35歲,患者于9h前發生車禍后出現神志昏迷,鼻腔、外耳道出血,于當地醫院急診,頭部CT顯示“顱內腦出血,顱骨骨折”,胸部平片示“氣胸”,急診給予“左側胸腔閉式引流灌洗”,患者無明顯好轉,自主呼吸差。當地給予氣管插管,隨后急診救護車轉來我院。我院急診頭部CT顯示:“顱內多發挫裂傷,腦干出血,腦疝,顱內多發骨折,氣顱”,急診以“開放型顱腦損傷(特重型)”收入院。入院來,患者神志深昏迷,需呼吸機輔助呼吸。致傷原因:車禍。傷后意識:昏迷。傷后癥狀:眼眶腫脹,鼻腔外耳道溢血。光反射:消失。引導問題:患者目前存在哪些問題?哪個需要最優先處理?解決這個問題有哪些途徑?措施依據是什么?第二部分(給予措施1或2后患者的狀態變化),引導問題:患者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解決的具體表現是什么?目前還存在什么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有哪些途徑?措施依據是什么?2.3.2情景式操作技能培訓經過培訓小組深入探究,結合神經外科護理特點及低年資護士操作中的常見問題,同時根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護理部制定的《臨床護理實踐指南》、《護理操作指南》及《臨床常見護理操作并發癥》的相關要求,將15項操作作為神經外科基本操作培訓內容,分別為:靜脈輸液、靜脈采血、口腔護理、男/女患者導尿、皮內注射、靜脈輸血、口鼻腔吸痰、肌肉注射、鼻飼技術、神志/瞳孔/生命體征的觀察、CPR/除顫技術、軸線翻身、肌力分級、GCS評分、約束法等。每月月初由培訓小組對低年資護士進行集中情景式示教培訓,2016年每月1期,全年共12期。要求事先設置情境,實現案例重現,由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擔當標準化病人,從而提高低年資護士的分析能力、溝通能力及應急能力。情景式操作技能舉例(約束法培訓)患者病情設置:顱腦腫瘤切除術后,剛剛從手術室轉回病房,患者全身留有皮下引流管、氣管插管、尿管,同時患者煩躁不安,情緒異常激動。培訓內容:護士對患者病情及情緒狀態的觀察,約束方法的培訓。2.4教學效果及評價。培訓前對低年資護士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及綜合技能進行初步測評,之后每月月末對低年資護士進行當月所學理論、操作技能及綜合技能的考核。連續培訓12個月后對所培訓的全部內容進行考核,考核內容為理論、操作技能及綜合技能,考官為神經科13個病區的護士長及神經外科科護士長。2.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模擬病例教學法培訓前后護士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綜合技能均比培訓前明顯提高(P<0.05)。
4討論
模擬病例教學在提高神經外科低年資護士專科知識及技能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原因在于護士首先需要根據臨床實際病例,綜合并運用多種已有知識分析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然后通過真實的護理操作過程觀察各項措施之后患者病情的變化,并根據患者病情變化給予進一步護理措施。通過神經外科典型病例的引導,護士將學會主動思考,主動地將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實施、評價等護理程序運用到臨床護理中。神經外科護理學是外科護理學中的重要分支,由于其疾病特性,決定了它更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護理科學。隨著醫學分科越來越細,尤其伴隨著神經科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神經病學更突出其專業性強、專業技術要求高的特點。顱腦腫瘤、顱腦創傷等疾病需要具備神經科專業理論知識、豐富臨床經驗并有精湛的臨床技能的護理人才為神經科患者提供專業、優質的護理服務[6]。模擬病例教學對于低年資護士的培訓有很有必要,但要想達到好的效果,對培訓者也有很高的要求。培訓者需要兼具培訓者、引導者、反饋者的角色,能夠引導低年資護士主動思考,主動解決問題,同時還需對護士的行為有反饋評價,同時給予進一步指導。模擬病例教學法將案例教學與理論授課內容有機結合、關聯、歸納、總結,可以鍛煉低年資護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學會運用理論知識解決臨床護理的實際問題。本研究采用模擬病例式教學法培訓前護士的理論成績(75.4±4.3)分、操作成績(82.7±2.5)分、綜合技能成績為(80.2±3.7),培訓后其理論成績(83.6±5.5)分、操作成績(88.6±1.9)分、綜合技能成績為(85.8±2.6)分,培訓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擬病例教學法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學生主體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過程,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學習、探索學習的模式,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的完美結合,促進低年資護士對神經外科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低年資護士的綜合素質。
作者:范艷竹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參考文獻
[1]彭翠香,王非凡,崔瑩,等.系統化護理教學在神經外科低年資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1,(07):503-504.
[2]吳薇薇.病例模擬教學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醫藥前沿,2016,(4):350-351.
[3]張悅,陳艷,夏玲,等.仿真模擬教學系統對護理教學有效性的系統評價[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11):809-813.
[4]VillemureC,TanoubiI,GeorgescuLM,etal.Anintegrativereviewofinsitusimulationtraining:Implicationsforcriticalcarenurses[J].CanJCritCareNurs,2016,27(1):22-31.
1神經外科護理的風險
導致神經外科護理風險的因素有護士的護理水平、不按規定操作、患者因素及院內感染等,這些風險不僅會影響護理的質量和治療效果,而且會給患者帶來新的損傷,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病情惡化或死亡。對神經外科常見的護理風險進行統計,具體內容如下:
(1)護理水平:由于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和護理經驗的欠缺,當患者病情出現惡化時,護理人員不能及時有效的給予相應的護理,從而導致不良預后。
(2)不安規操作:①未按計劃拔管:因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危重,治療中需要放置尿管,頭部引流管和鼻飼管,PICC管等多種管道及相關儀器,當患者活動或翻身時會造成管道的脫出;由于護理過程中護士的錯誤操作導致插管的拔除;②消毒不徹底:護理過程中未按規定進行消毒護理,容易引發感染等并發癥;③皮膚損傷:因神經外科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若護理過程中不按規定進行操作,容易導致皮膚的燙傷;長期臥床者如不按時做翻身護理則會出現壓瘡等皮膚損傷。
(3)患者因素:①窒息:部分患者手術治療后其迷走神經功能受到影響,其不能正常的進行吞咽和飲水等,因此需要使用鼻飼管給予飲食和營養,若操作不當將會導致患者窒息;部分顱內高壓患者會引發嘔吐等反應,嘔吐物若不能及時清除則會導致窒息,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對患者的呼吸道進行清理;②墜床及跌倒:因神經外科患者多伴有意識障礙,其定向能力現將,其肢體活動與視野存在誤差,容易導致其跌倒或墜床。
(4)院內感染:手術后患者的免疫力較低,容易引發多種感染,加之醫務人員在治療和護理中不能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導致患者存在院內感染的風險。
2 護理安全危險因素評估
2. 1意識狀態和精神癥狀的改變。
神經外科患者常因病情復雜、變化快,絕大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嚴重者出現昏迷。有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癥狀,如躁動、抑郁、癡呆和具有攻擊行為等,從而不配合治療和護理,還有部分病人會留下精神障礙的后遺癥。
2.2 肢體運動障礙,造成患者自我防護能力降低。
周圍環境如地面滑或有水,床檔或約束帶使用不當、物品放置不合理、光線不足、病床高度不適,以及平車腳剎固定不穩等都是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
2. 3 藥物性因素。
神經外科病人因疾病特點,常需使用鎮靜催眠藥、抗精神病藥和麻醉鎮靜藥。使用這些藥物后會增加病人下床活動時摔倒和出現呼吸抑制的風險。為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神經外科病人多要靜脈滴入百分之二十甘露醇,快速輸入高滲甘露醇時,血漿滲透壓升高。使組織滲透壓隨之升高,血管內皮細胞脫水,進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釋放前列腺素?DE1,E2,使靜脈壁通透性增加,白細胞浸潤并產生炎癥改變,使靜脈收縮變硬。這時如發生滲漏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神經外科的住院病人多為病情危重、昏迷時間長、并發癥多、搶救治療困難、護理復雜。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多種管道。如鼻飼管、氣管導管、血腫腔引流管、腦室引流管、吸氧管、尿管等。這些管道處理不當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恢復,甚至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
3護理風險防范對策
3.1強化護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
首先,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教育。一方面,多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風險管理等,讓她們學會如何防范醫療風險的發生,避免發生醫療糾紛及事故。另一方面,可針對科室中已發現的那些高危風險環節或事件開展討論。針對科室中存在的失誤事件或潛在風險因素進行認真分析、探討、講評,增強護士的風險應對能力[1]。同時,還可積極收集各種典型的風險案例進行警示教育,進一步增強護士的責任意識。積極鼓勵護士接受繼續教育或自學深造,主動參與各種業務培訓活動,提升個人業務素養。此外,還可以采取“一對一”的幫教模式,由那些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來幫助年輕的低年資護士,從而全面提高科室護理水平[2]。
3.2強化對護理風險的管控
完善護理風險管理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健全風險應急措施,嚴格落實各項護理風險防范制度。護士長作為風險管理小組組長,和組員一起負責護理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基礎護理、分級護理、消毒隔離、護理文件書寫以及對于搶救器材及物品的管理等的護理質量監控。通過小組討論,健全相關護理風險管理制度,作好風險防范措施及預案。同時,定期檢查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制度的落實情況等。由護士長帶頭抓好護理風險的監管與檢查工作,于每天晨會時對前一天的護理安全工作進行總結。同時,每月組織開展護理安全討論會,對表現優異的護理人員進行表揚,并總結上月工作中的不足,再分析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
3.3做好護患溝通工作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助于減少護患之間心理上的差距。這也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前提。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做起:①在業務培訓中,有針對性地培養護士的溝通能力,幫助她們剖析、糾正護理工作中存在的語言缺陷,進而強化她們的語言交際能力。②在服務患者時,應做到語言文明、親切,舉止得體、態度誠懇,盡量獲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③當出現護患矛盾時,護士應沉著、冷靜,客觀分析引起矛盾的原因。然后,站在患者的角度,體諒患者情緒不穩定等,運用一些技巧或其它方式來減少護理糾紛。
4結論
神經外科的護理安全是一個嚴謹的系統工程。深化專科護理理論水平、熟練掌握專業護理技能、強化專業要求的心理素質是根本。加強風險認知和意識到位是的是關鍵。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唯一的保障。
外科icu是對危、重、急病癥,全麻手術后患者實施集中救治及護理的特殊單元。icu的建設與護理安全不僅是醫院護理質量的重要標志,也是護理管理的工作重點。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nicu)主要收治有危及生命可能的重癥神經外科患者。神經外科患者有其特殊性[1],危重患者多,昏迷患者多,病情復雜多變。為了提高護理質量確保護理安全,我院神經外科經過充分調研及準備于2007年7月在原有icu的基礎上建立了現吉林省規模最大的無陪護nicu,即無家屬陪護的相對封閉式nicu,設置專門的醫護人員,完善先進的監護及急救設備、制定無陪護nicu收治標準、規范各項管理制度,加強質量監控,為神經外科的專業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將經驗報告如下。
1 病區布局及床位設置
icu的設置應根據醫院規模、病種、技術和設備等條件而定[2]。我科icu共設有床位32張,分為三個區域。一區為重患但病情相對穩定者,在環境上也相對安靜;二區為重患但病情欠穩定有隨時發生意外的可能,例如突發意識障礙、呼吸功能惡化、腦挫傷水腫高峰期、癲癇持續發作者等;三區為全麻手術后恢復區。三個區域在空間上相對獨立,三區之間有通道連接、且各自都有通道進入普通病房,方便患者的運送。在二、三區外設有緩沖區域,并設有家屬接待處。
2 醫護人員配備
2.1 醫生設置:由于神經外科醫生專業化分組,每位患者由具體醫療組內的醫生負責,在nicu內我們還專設二位醫生值班以處理主管醫生不在時的緊急狀況。在每位患者的床頭設置了醫-患認知卡片,上面填寫著患者的姓名,主管醫生姓名,醫療組別等,為責任護士及值班醫生工作帶來極大方便。
2.2 護理人員配備及素質要求
2.2.1 護理人員配備:設護士長1名、組長2人皆由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擔任,責任護士10人,我們按照nicu床護比設有助理護士64人,護理員及清潔員10人。
2.2.2 護理人員業務素質要求:我科nicu配有4名重癥監護專科護士、1名picc專科護士、1名心理治療師、1名營養師,選拔學歷高、素質佳的護士在無陪護nicu工作。所有護理人員定期參加多樣化的專科培訓以適應日新月異的神經外科專業化發展要求。為了提高護士的應變能力,我們還不定期對護士進行各種風險預案、急救流程的抽查考核。例如:護士在值班期間遇突然停電、供氧障礙、患者墜床、猝死、氣管套管意外脫出等的預防及處理等,常抓不懈,做到人人參與,提高護士的應急意識及應變能力,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助理護士在上崗前經過醫院統一考核,進科后再由高年資護士進行神經外科專科知識培訓,并教授生活護理方法,例如翻身、叩背、吸痰、口腔護理等技術示范,再由小組長進行專科儀器使用方法及常見故障分析等的培訓以協助護士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3 儀器配備
呼吸機、多功能監護儀、除顫儀、顱內壓監測儀、顱腦降溫儀、排痰機等,做到專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時檢查維修及保養。其中萬元以上設備均設有專門的使用保養及維修記錄。護士長定期檢查做到心中有數。
4 建章建制并在工作中不斷完善以保證護理安全
規范化管理對nicu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科制定了無陪護nicu患者入室標準,重病患者轉入、轉出流程,家屬探視制度及管理制度,危重病情上報及護理會診制度,崗位人才培養制度,神經外科重病患者護理質量檢查標準,空氣培養及微生物監測標準等,使護理工作有章可循。
5 管理體會
5.1 加強床位周轉,有效利用資源:我院神經外科擁有病床126張,日均手術量5~7臺,急診入院、病重需要搶救的患者及病情轉重需要由普通病室轉入nicu的患者每天數量不同,為了有效的利用現有床位,我們的做法是每天早間護士長帶領責任護士床頭接班,給予護理指導,并且對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數,在醫生查房時為其提供患者信息,醫護共同決定可搬出nicu的患者,將全麻手術后氣管插管拔除且病情穩定的患者及原有重病患者病情轉輕者及時搬出無陪護nicu,加快了床位的周轉將床位讓給更需要的患者,這樣不僅提高了床位的使用價值,也使轉出的患者能更早與家屬長時間相處,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5.2 醫-護-患加強溝通:由于是無陪護nicu,對于家屬來說2次/d,30min/次的探視時間有限,家屬對患者的病情有著強烈的知曉欲望,多與其溝通十分重要,由于患者的病情瞬息萬變,我們為安全起見,在患者入室前與家屬至少確認2種聯系方式,保證其隨叫隨到。醫護人員隨時對于患者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加強醫-護溝通,在與家屬溝通過程中采取協商、友善的態度,坦誠相待,不僅增加了家屬的信任度,也保證了醫療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5.3 持續質量改進,加強應急、突發事件的管理:我科成立了nicu質量控制小組,組員由護士長、組長、辦公室護士、服藥護士、病例質量控制護士組成。定期召開質量控制會議,對工作中發現的護理缺陷或問題及時分析原因,找出最佳解決方案或提出整改措施,給予及時糾正,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并在措施實施后及時給予效果評價。對應急或突發事件及時處理,例如:我科采取護士彈性排班制,設有備班,護士保證手機24h開機,隨時待命,在患者激增時及時補充人員,確保患者安全。另外我科作為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助理護士培訓基地在其他科室護士短缺的情況下派出助理護士支援,護士的業務素質得到了其他科室的肯定。
5.4 加強安全意識: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3]。nicu是對急,危重患者進行集中治療及護理的場所,具有更多潛在的護理安全問題、法律問題,更容易產生醫療糾紛。護理記錄是病歷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以客觀資料作為法律性文件,為護患雙方提供了法律保護及舉證依據[4]。我們要求護士必須做到:實事求是“記你所做的,做你所寫的”,確保護理資料的真實、客觀、準確、完整。在護理操作上要求護士嚴格遵循操作規程。對于躁動患者或麻醉未完全清醒患者、昏迷患者適當給予保護性約束以防止墜床、意外脫管等護理缺陷發生。在患者入室前與家屬簽定nicu家屬告知書、自費項目知情同意書等,入室須知在門外粘貼在醒目位置,患者每天所發生的費用及時通知家屬,遇緊急情況及時與家屬在緩沖區溝通,減少誤會、糾紛的發生。定期舉辦安全講座,做到警鐘常鳴,增強責任心及法律意識。
5.5 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業務水平 :“監護”是nicu的精髓,集中處理危、重患者的任務又決定了它的多專業性。因此,要求醫護人員不僅要掌握各種復雜監護儀器的使用還要具備對臨床監測參數進行綜合分析的本領,及具備多學科醫療護理知識,我們的經驗是醫護人員除經過專科輪轉學習和嚴格訓練,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汲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使專業護理能力持續提高,更好的適應神經外科專業化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蘇鴻熙.重癥加強監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678.
[2]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0.
外科實習是臨床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培養實習生外科的實踐能力,提高外科臨床實踐教學水平和質量。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外科實習自我總結,請笑納!
外科實習自我總結1實習過程中我保持謙虛、認真的學習態度,這次寶貴的實習對臨床經驗上十分欠缺的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積極主動的學習。對從醫者整體素質也有比較深刻的解,為我以后的學習道路指明了方向。
學校的組織安排下我來到人民醫院外科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充實而緊張的實習轉眼間就結束了這次經歷可謂收獲頗豐,本人是醫科大學臨床外科專業級的學生。使自己對醫學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下面就是對實習的個人鑒定。
并介紹icu環境,進入icu前帶教師向我講解icu內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使我對監護室有所了解,工作起來得心應手。特別安排專科疾病知識講座,即對胸心外科常見病的介紹,使我對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認識,有利于術后監護。使我解中心靜脈測壓的意義和重要性,直接反應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觀標準,指導補液速度和評估血容量。
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操作上,進入臨床實習后。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
使我對胸心外科術后監護有所了解,通過一個月的實習。基本掌握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微量泵等的臨床應用和注意事項,并能獨立完成中心靜脈壓的檢測,氣管插管內吸痰,護理記錄單的書寫,出入量的總結等監護技能。
外科實習自我總結2(一)學科特點
就其研究范圍來說,神經外科主要研究對象是中樞神經系統,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的解剖復雜,加上人類大腦的機能的認識并不是十分清楚,而且病人的臨床癥狀、體征千差萬別,同種、同部位的疾病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不同的臨床表現也可能是同一種或同一部位的疾病,這給神經外科疾病、特別是顱內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例如:對于昏迷的病人,可能是顱內疾病所致(如腫瘤、出血),也可能是顱外疾病所致(如水電解質紊亂、心血管疾病),其研究范圍可能屬于外科范圍,也可能是屬于內科疾病,因此,對于神經外科醫生來說,面對有神經系統癥狀的病人,首要的問題是確定,是否屬于本學科的研究范圍。然后才考慮治療方案。
就其治療方法上看,神經外科的手術治療涉及大腦及其病灶,面對著人類目前還不十分清楚的、復雜結構的、而且又是生命中樞所在的大腦,神經外科醫生在手術前必須決定,在什么部位、以何種方式進行手術,既達到治療目的,又對大腦正常組織損傷最小的理想術式;在手術時,必須十分熟悉大腦的局部解剖,以嫻熟的操作技巧,進行手術操作,才能做到既損傷小,又能達到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手術后,采取何種有效的方法,促進病人的恢復,這一切,都對神經外科醫生的理論水平及操作技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對于顱腦損傷的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這就要求神經外科醫生臨危不亂,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判斷,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搶救及治療措施。因此,隨時準備處理突發事件,也是神經外科的特點之一,而具備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也是神經外科醫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二)實習方法
由于神經外科屬于專科性強的科室,實習同學進入科室后,面對各種神經外科的疾病,常常感到疾病復雜,手術操作難度大,從而產生畏難情緒,實習的收獲卻與所用的時間不能成正比。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呢?怎樣才能搞好神經外科的實習呢?這就需要同學們在實習前及實習中掌握有關神經外科的實習方法。
首先,熟悉掌握有關的理論基礎知識是本學科實習成功的關鍵。因此,在進入神經外科實習前,就應該復習中樞神經系統的解剖,入科后還應根據具體疾病的臨床表現對照復習,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實現對疾病的正確認識。
其次,要選擇好自己實習的立足點,明確實習的重點。由于神經外科的專業性相對較強,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專科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員和專科醫生熱衷于研究的疾病并不一定是同學需要掌握的重點疾病,同學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明確自己需要掌握重點內容,然后制訂適合于自己的實習計劃,而不應好高鶩遠,片面追求專業性太強的有關知識和內容。
第三,臨床實習的目的是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應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對神經外科疾病,特別是神經外科急癥疾病(如頭皮外傷、各型顱腦損傷、腦疝等)的診斷、治療方法以及臨床工作程序等方面,這樣才能及時正確地對病人的病情作出判斷,從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外科實習自我總結3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臨床表現,診斷,預防和治療的科學,是以手術切除、修補為主要治病手段的專業科室,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實習鑒定,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實習過程中我保持謙虛、認真的學習態度,這次寶貴的實習對臨床經驗上十分欠缺的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積極主動的學習。對從醫者整體素質也有比較深刻的解,為我以后的學習道路指明了方向。
學校的組織安排下我來到人民醫院外科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充實而緊張的實習轉眼間就結束了這次經歷可謂收獲頗豐,本人是醫科大學臨床外科專業級的學生。使自己對醫學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下面就是對實習的個人鑒定。
進入icu前帶教師向我講解icu內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使我對監護室有所了解,工作起來得心應手。特別安排專科疾病知識講座,即對胸心外科常見病的介紹,使我對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認識,有利于術后監護。使我解中心靜脈測壓的意義和重要性,直接反應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觀標準,指導補液速度和評估血容量。
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操作上,進入臨床實習后。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
使我對胸心外科術后監護有所了解,通過一個月的實習。基本掌握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微量泵等的臨床應用和注意事項,并能獨立完成中心靜脈壓的檢測,氣管插管內吸痰,護理記錄單的書寫,出入量的總結等監護技能。
外科實習自我總結4轉眼間,一個多月的外科實習生涯已告一段落,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以、______思想、______理論為指導,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踏實工作,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
在外科的實習工作中,本人嚴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時參加護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確回答帶教老師提問,規范熟練進行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及專科護理操作,正確執行醫囑,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及時完成交接-班記錄。能做好術前準備指導并完成術后護理及觀察。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能認真分析,及時解決,能熟練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對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作出應對。通過學習,本人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將繼續努力,牢記護士職責,不斷加強思想與業務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綜合水平,做一名合格的護士。
2
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無菌操作技術,基本了解了內科常見病的護理及護理操作。熟練掌握護理文件書寫,病情觀察等。希望在以后學習中能夠更完善自己。
帶教老師評語:該生在內科實習期間,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工作積極主動,責任心強,基本掌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常規,較好完成實習計劃。
科室考核成績:考核評定;良
外科
實習內容:熟悉外科常見病的診斷處理和手術適應癥。
個人自我鑒定:本人在外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工作積極,認真負責。熟悉掌握外科無菌技術操作,手術前備皮,術前術后護理,熟悉換藥,拆線,包扎,各種引流管與胃腸減壓的使用與裝置,掌握了外科常見器械,物品的清潔消毒,污染敷料的處理。希望在下一個科室學到更多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帶教老師評語:該生在外科實習期間,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掌握了外科常見病的術前護理以及護理宣教,了解了心電監護和各種儀器的使用,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能完成各項技術操作,以及靜脈輸液,給氧,肌肉注射。科室考核成績:考核評定;良
婦科
實習內容:掌握婦產科常見病的護理常規。
個人自我鑒定:本人在婦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早退。基本掌握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及陰-道分娩,產程觀察處理。熟練掌握聽診胎心音,骨盆外測量,陰-道沖洗,灌腸。
帶教老師評語:該生在婦科實習期間,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基本掌握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及陰-道分娩的基礎知識,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產前產后護理等知識,望能繼續努力,能爭取更大進步。
科室考核成績:考核評定;良
兒科
實習內容:熟悉疾病的病因及臨床特點,了解其診療常規,常見急癥的處理方法。
個人自我鑒定:本人在兒科實習期間,遵守醫院及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早退。在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能完成生命體征的測量,新生兒的各項生活護理,以及新生兒培養箱,藍光箱,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外科實習自我總結5轉眼間實習期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段時間里我進行教育社會實踐學習,回想起實習的日子,收獲豐富,特別感受到以下是本人此次學習的一些實習鑒定。
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及各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熱愛兒童事業,全心全意為患兒著想。同時要理解家屬,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能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多說“對不起”,是家屬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兒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別是對于小兒頭皮針的穿刺技術,在工作的同時我也不斷的認真學習和總結經驗,能勤于、善于觀察患兒病情,從而及時地掌握病情變化,作出準確判斷。總之我覺得在這段實習的日子里,我學到了很多,雖然我還只是學生,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離去,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飛翔的白衣天使
1.實習前對心內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電圖、測血壓、心臟的體格檢查等,不要小看這些,以最簡單的測血壓為例,很多人都沒有規范的掌握。
2.搞熟心內科常見疾病的書本知識,如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肌并瓣膜并冠心病等;
然后再在臨床上將上級醫生的診療方案與書本相對應,看看如何與患者個體結合,不懂就問,水平會提高很快。
3.學會一些急診處理,如高血壓急癥、急性肺水腫、心律失常等,急診的東西會處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著急,這樣做到心中有數,“一切盡在掌握”,呵呵!
4.還有就是,醫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醫術,同時還要很好的溝通技巧,與患者、與同事,平時多學學上級老師的溝通、談話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會很快上手。
這段外科的實習經歷,其中復雜的滋味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酸甜苦辣,無論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當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認識了幾個不錯的朋友,或許這比書本更有價值吧
在老師的辛勤指導下,經過不斷的努力,在心內科的實習很快結束,取得了很大成績。首先,在基礎理論方面,溫故而知加強了鞏固和提高;其次,在臨床放面學到了新的知識和處理方法。總之。經過在心內實習,是我對常見并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提高,在突發病方面,學到了應對的知識和技巧。我一定把學到得知識應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并不忘記老師的教誨,不斷地學習進步。
算算進心內科實習的日子有半個月了吧,新年剛過。感覺到現在,自己在心內科學到的東西沒多少增加。踏進了科室,見識了不少的人,接觸了不少的事情。也讓我看清楚了有些人的面孔。換句話來說,是不是實習,就代表了自己已經開始接觸半個社會了呢?
【關鍵詞】 神經外科;細節管理,護理安全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805-01
在一定的環境中,以管理戰略的實施為核心,對細節問題進行分辨、分析、補充、修改、延展、發展的過程[1],叫做細節管理。隨著神經外科醫學領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持續進步使顱內手術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就,而且患者的權利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提高,都需要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不斷達到新的水平。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我們科室把細節管理引進到神經外科患者的手術護理安全中來,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1 神經外科手術患者細節管理
1.1 制度確定細節 毋庸置疑,良好的規章制度是護理質量安全的基礎和前提,是手術室護理安全的標準和行為規范,是保證護理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衛生部下達的《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我們要求所有護理人員認真學習、領會,并落實在實際工作當中。手術室根據醫院的要求,與自身情況相結合,不斷建立健全各類規章制度,如護理核查制度、輸血制度、患者身份識別和安全制度、約束器械使用方法、手術室外來人員學習制度等,為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1.2 認真執行細節管理
1.2.1 嚴格執行無菌制度 顱內感染可以說是神經外科手術中最嚴重的并發癥,如果發生患者感染,不僅不容易控制,而且對患者的預后和轉歸都有很大影響,甚至導致患者死亡的嚴重后果。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有堅定的無菌概念,在手術中的全程實現無菌操作,全力預防發生顱內感染。能否徹底執行無菌操作是手術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2]。第一,嚴格遵守《手術室外來人員參觀制度》,盡可能的減少其他人員進入手術室,最多也只能有兩人進行參觀和學習,手術進行期間人員不能隨意走動,以防交叉感染的發生。第二,為了阻止沖洗液浸濕無菌區域,必須使用保護膜。第三,我們院作為教學醫院,在學生實習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時刻教導和監督學生,所有操作必須遵守無菌制度,盡可能降低發生感染的可能性。
1.2.2 強化保溫措施 手術中患者體溫過高可能導致切口感染率的升高。體溫過低對患者的骨髓免疫能力有直接的傷害,抑制多核白細胞向感染部位的運動,皮膚血液流量下降,組織對氧的攝入減少,導致切口感染率升高。因此,良好的術中保溫對切口感染的預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加強術中保溫:①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半小時開啟空調,保持室溫在23-25℃,濕度在50%左右。②把充氣式加熱毯溫度定在38℃,由手術和患者體溫變化情況來調節溫度。①③使用保暖覆蓋物來減少患者身體部分,降低體表熱量散失。④患者輸液時對靜脈液體進行加溫,通過使用輸液加溫儀等措施把靜脈通路的溫度定在38℃,但是注意新鮮血液加溫不能超過38℃。
1.2.3 手術配合 神經外科手術的部位比較抽象,這就要求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扎實,術前學習手術方案,在手術中實現預見性護理,才能預防各種并發癥的出現。護士要根據手術進程、患者出血量的多少判斷吸引器的型號,只有護士提前做出正確的判斷、及時有效的更換,才能使手術順利進行。對雙極電凝攝前部的焦痂要提前擦凈,調節儀器功率,在保證有效點凝的前提下減少對患者的刺激,特別是對腦干等部位。手術部位深度不同,要準備相匹配的雙極電凝攝。顯微手術視野又小又深,因此護士必須把棉片等調整成面積大小不同的各種規格。對患者進行深部操作時,一般要使用的吸收性明膠海綿都很小,護士應該事先做好準備。
1.3 流程中的細節 由于神經外科手術難度大、術野狹窄、手術持續時間長,所以患者手術的擺放對于手術順利實施和壓瘡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在放置以前,護士要對患者的皮膚、體重、營養情況和手術時間等進行綜合評估,并依據結果采取措施,要把由于壓力帶給患者的傷害降到最低。的擺放要以患者的安全、舒適、合理為準則。對患者眼睛和耳朵主要是保護其不受消毒液的傷害和避免壓傷,患者側臥時要注意對臂叢神經的保護,腋下要有軟墊,床單要整潔。如果患者可能受到壓力損傷,要在受壓部位加上減壓貼來進行保護。放置完畢以后,護士要細致觀察患者身體是否有部位受到壓迫、約束裝置是否過緊,避免皮膚受壓。
1.4 細節來自創新
1.4.1 使用顯微鏡手術托架 神經外科手術對顯微鏡精度要求很高,必須具備準確、穩定、輕便的特點。因為手術時間很長,術者上臂持續懸空,造成頸部、肩部疲勞,手腕乏力,對手術造成不良影響。根據需要我們設計一種顯微鏡托架,可以使術者上肢穩定,避免手臂顫抖,改善手術精度,減輕術者疲勞,縮短手術時間。
1.4.2 改進無菌溶液的取用方法 在手術中,護士取用無菌溶液是用向器械臺上傾倒的辦法,由于溶液多次穿越無菌區,受污染機會大為增加。我們采用改進的取用方法,即用輸液器給手術臺提供無菌溶液,既能保證供給,又降低了感染幾率。
2 效果
在細節管理實施前的12個月(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共進行神經外科手術1421例,以后的12個月進行手術1389例。經過數據對比,手術感染和壓瘡的發生率同比分別下降4.13%和5.09%。
3 結論
細節管理是整個護理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實施細節管理可以切實改善護理質量,確保患者安全[3]。我們把細節管理應用到神經外科護理中以后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實現了神經外科手術護理質量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聶小容.加強細節管理 減少護理糾紛[J].中國實用護理,2009,25(4C):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