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小區調查報告

小區調查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區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小區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 東風小學503 章馨月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蘇家園小區變樣了。

首先,環境變好了。原本光禿禿的泥土上冒出了充滿陽光的綠色和紅色。夏天氣溫升高時,人們給大樹和花兒們澆水,給幼小的剛長出來的小芽撐起一塊塊黑色的遮陽布。每當夜幕降臨時,人們就悠閑地在樹下乘涼。

第二,衛生變好了。每隔幾天,辛勤的清潔工叔叔就會來打掃樓道,有些小朋友還幫助清潔工叔叔擦樓梯的扶手。而且每個單元下都有一個垃圾箱。這些垃圾箱千姿百態,有的還有花紋呢!垃圾箱不僅使我們倒垃圾方便,而且也成了我們小區的一道風景線。

第三,小區更安全了。小區門口建起了傳達室,每天晚上都有人站崗、巡邏。壞人想進來都不容易,更別說偷東西了。人們紛紛把自行車停在車庫里,而不是隨意停放了,顯得很有秩序。。許多家庭還拆下了銹跡斑斑的防盜窗。人們的心就像放飛的小鳥一樣自由。

小區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在我住的小區里,居住著普陀山60%以上的居民。這里的人們很喜歡運動,但活動場所很少,只有一個乒乓球室、一個給居民跳舞的小廣場和一個羽毛球場、一個籃球場。于是,我就對這些活動場所做了一個調查。

二、調查方法

進行連續5天的實地調查。

三、調查結果

經過5天的調查,我發現小區里的活動場所除了乒乓球室外其余都是露天的,居民的活動受天氣的限限制,天氣好的時候,每個場地都人滿為患。在乒乓球室,有兩張球臺,按一局淘汰制的打法,一人只能輪到一二次。社區辦公樓前的空地,被一些阿姨們當成了跳舞場,每晚也有30、40個人在跳舞,非常擁擠,因為跳舞的地方離居民住的樓很近,播放的音樂又很響,影響別人休息,所以經常有居民出來跟跳舞的阿姨們說理。羽毛球場是我最愛的地方,每晚我都會去,但要輪到打一局也不容易。有些人干脆在馬路上打球,即妨礙交通又不安全。我看最好的還算籃球場,因為只要不是比賽,不論多少人都可以在那里玩。

小區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目前,社區消防管理沒有形成一套綜合有效的管理體系,也沒有規范性的文件貫徹到社區管理當中,消防管理工作出現脫節,不適應社區快速發展的需要。社區功能齊全,行業增多,社區消防管理不到位,消防通道不暢,安全疏散不利社區消防基礎設施缺乏,消防器材嚴重損壞和不足,社區居民消防安全意識薄弱,家庭火災隱患增多。

針對上述社區消防工作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完善社區消防建設,從而加快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

(一)加大社區消防宣傳力度,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識

由于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識還不是很強,因此,社區應大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工作??捎缮鐓^干部、義務消防員、治安聯防員編配組成消防分隊,總體由專職消防干部負責。消防分隊隨時對每一位居民開放,對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有教育意義,能了解有關專業知識,法律法規知識,知道自身應該如何防范火災。隊內要擺放、懸掛、播放各種宣傳資料,包括居民防火注意事項,居民如何正確用火用電以及如何在火災中逃生,如何報火警,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材等,以增強人們的切身感受。同時針對幼兒、小學生以及老年人等要開發不同的版塊,選擇相適應的題材,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使消防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人人重視消防,使消防工作社會化、家庭化。

(二)加強社區消防組織的建設,建立完善安全防范網絡,實行社區消防自治

家庭、社區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只有從最基層抓起,走社會化道路,依靠社會力量,實行人人參與,群防群治,才能從根本上增強火災的防范能力。因此,必須發揮社區管理和服務的雙重職能,實行社區消防自治,才能真正搞好社區消防工作。而實行社區消防自治的前提是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區消防安全管理網絡體系。

社區消防工作主要是靠社區志愿者的行為來保證。當火災發生時,志愿者消防員負責撲滅初期火災,疏散群眾,搶救物資,協助消防隊滅火以及火災現場的保護等任務。社區內的消防工作人員基本都有固定工作,兼職社區志愿者有自己的消防裝備,這些裝備都有固定的放置地點,一旦發生火災,大家會不約而同地自主迅速地裝備自己,投身到火場戰斗中去。他們的這種行為,就是我們社區建設所倡導的依靠社區力量,利用社區資源、強化社區功能及解決社區問題。

因此,建立一個高效的社區消防組織保障體系,是確保社區消防工作持續、穩步、長效發展的基礎。按照社區消防工作長效發展的要求,根據社區特點,因地制宜,狠抓社區消防組織建設。一是各社區以居委會為龍頭,成立了社區內各單位負責人參加的社區消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社區日常消防監管工作,各社區以警務室為基礎設立了社區消防室,作為社區消防工作領導小組的辦公室,同時,也是社區進行消防咨詢服務的中心。二是建立由社區志愿者組成的社區群眾義務消防隊、巡邏隊,主要負責社區消防巡查、隱患整改、社區防火和初期火災的滅火工作。三是建立社區消防聯絡隊伍,負責各樓棟門戶的消防工作,并做好聯絡、匯報工作。四是建立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單位的義務消防隊和消防巡查隊伍,負責小區的消防工作。五是建立由社區志愿者組成的消防宣傳隊和消防志愿服務隊。他們大多數是由熱心消防工作的社區離退休人員組成的夕陽紅消防宣傳隊或老年消防志愿宣傳隊、社區志愿消防服務隊,或由社區中小學生參加的紅領巾消防宣傳隊等多種社區消防宣傳服務隊,負責社區的消防宣傳工作,及時解決社區消防工作中的疑難問題。

(三)建立和完善社區消防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職能

一區雙警是維護社區治安的重要保障,為社區的安全,每一個社區都要配備兩名以上的民警。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機關的基層組織,要管理好責任區的消防工作,派出所須明確民警具體負責,并協調好、組織好轄區內的消防工作,切實抓好各項消防工作的落實,公安機關還應把消防監督工作納入公安派出所和民警責任區年內的工作目標考核范圍,下達指標明確責任??h(區)公安消防機構要加強對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的業務培訓和指導。同時,對居民住宅區應區分不同類型、不同條件,以公安派出所為主,組織協調街道辦事處、居(村)委會、治保會參加防火和義務消防組織,這樣既發揮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監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又使其他單位共同參與。每年應開展評比,表彰工作突出的消防積極分子,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以鼓勵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小區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隨著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出臺,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日益重要并上升至法律層面。2015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愈發重要,銀行作為占金融資產90%以的行業,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就成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 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目的

1、了解銀行消費者金融產品和服務使用情況

2、了解銀行消費者對金融知識的了解水平和對金融教育的需求

3、了解銀行消費者識別金融風險的能力

4、了解銀行消費者對個人權利的訴求

(二)項目執行情況

本次調查歷時一個月

此次調查的范圍是山西呂梁地區,被調查者為來銀行網點辦理業務人員。

調查實施時間為12月7日至8日,調查全部采取銀行機構網點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由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村類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銀行5大類機構,在全市13個縣(市、區)采取銀行機構網點發放問卷調查方式,全面開展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數量509份,回收有效問卷數量500份。

(三)樣本分布情況

在500個有效樣本中,分布情況為:按受訪者年齡,18-22歲的55份,占11%;23-60歲的417份,占83%;61以上的28份,占6%。按受訪者教育程度,高中(含)以下的183份,占37%;大專/大學本科及以上的317份,占63%。按受訪者目前就業狀況,全職/兼職的246份,占49%;自由職業/暫無職業的205份,占41%;退休的49份,占10%。按受訪者所從事行業,學生54份,占11%;國家公職人員/企、事業單位員工261份,占52%;個體工商業人員106份,占21%;農民80份,占16%。按銀行機構類型,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120份,占24%;股份制銀行分支機構80份,占16%;城商行分支機構80份,占16%;農村類金融機構170份,占34%;郵政儲蓄銀行分支機構50份,占10%。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消費者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使用情況

1、儲蓄業務與銀行卡是主流金融服務產品。500份問卷中,受訪者正在使用的銀行產品和服務中,“一般儲蓄業務”為370份,占到74%,;“銀行卡”為90份,占58.6到18%。

2、現金仍是消費者支付日常支出的主要方式。500個受訪者中,通過“現金”方式支付日常支出的有382人,占到76.4%;通過“借記卡”的有76人,占到15.2%;通過“信用卡”的42人,占到8.4%。

3、賬戶變動短信提醒業務受到多數消費者歡迎。此次調查問卷中,開通了賬戶變動短信提醒的受訪者達340人,占比達到68%,超過多數。

4、消費者合同意識總體較強。調查顯示,在辦理銀行業務時“會仔細閱讀”的受訪者有258人,占比達51.6%;“根據銀行工作人員的介紹挑選自己認為主要的內容仔細閱讀”的135人,占比達27%;“不會仔細閱讀”及其他的107人,占比為21.4%。

5、電子銀行受到消費者普遍歡迎。在此次調查的受訪者中,愿意使用電子銀行的410人,點比高達82%。不愿意使用電子銀行的,主要理由:一是電子銀行使用復雜,界面或流程不易操作;二是容易泄露個人信息,不安全;三是擔心網絡詐騙或黑客,對賬戶資金有危害;四是與電子銀行相比,在銀行網點柜臺辦理業務令人感覺更踏實。

6、消費者安全意識較強。如,“使用網上銀行業務時,在私人電腦上進行,采取高級別的加密措施,并積極更新防病毒軟件”的受訪者達291人,占比58.2%;在“需要輸入密碼時有意識遮擋密碼,并對可疑的人群或ATM等銀行自助機具上可疑的附屬設備保持警惕”的受訪者高達403人,占比高達80.6%;“在辦理完銀行業務后注意保存好收據、回執、憑證、對賬單以及多余的個人身份證件復印件”的受訪者多達380人,占比達到76%。

7、新興網絡金融產品正在被消費者所接受。受訪者中,301人正在使用或考慮使用支付寶等新興網絡金融產品,占到60.2%。而認為“效益好,使用便捷,所以積極接受”的有215人,占到43%;“等這些產品更加成熟后再說”的有145人,占到29%;“不安全,抵制態度”的57人,占到11.4%。

(二)消費者對金融知識的了解水平和對金融教育的需求

1、消費者金融知識了解水平總體較低。在此次調查中,受訪者認為自己金融知識的了解水平“一般,應付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金融問題有時會存在一些困難”的有204人,占比40.8%;“不太了解,通常需要別人的幫助”的有105人,占比21%;“了解很少或基本不了解”的39人,占比7.8%。而自認為“了解,足以應付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金融問題”的僅有140人,占到28%。另外,會計算復利的僅為255人,占51%;能夠清楚銀行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關系的僅有259人,占52%;對大額分期貸款的還款方式選擇沒有明確的目的性;知道“了解個人信用記錄的作用并知道查詢個人信用記錄的途徑”的僅有230人,占比為46%,尚不過半數; “了解客戶在A銀行的不良信用記錄會對他在B銀行辦理貸款業務產生影響”的僅有289人,占比為57.8%,剛剛超過半數。

2、消費者獲取金融知識的渠道主要來自宣傳。受訪者中,獲取金融知識的主要渠道為“專業渠道,如所學專業與經濟金融相關”的77人,占15.4%;“銀行渠道,如銀行網點發放的宣傳材料、店堂告示或銀行組織的講座或培訓”的221人,占44.2%;“媒體渠道,如電視、廣播、互聯網或報刊雜志宣傳介紹”的168人,占比33.6%。

3、消費者金融教育需求強烈。認為“很有必要”將金融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受訪者有369人,占到74%。而受訪者最希望了解的金融知識,按比例從高到低排列為:基礎性金融知識、個人貸款業務(含消費信貸業務)、銀行卡業務、銀行理財業務、如何防范金融詐騙保護自身財產安全、如何進行理財規劃選擇合適的金融產品、電子銀行業務、自助機具使用。

(三)消費者識別金融風險的能力

消費者識別金融風險能力有待提高。如,面對“假設您在超市的ATM機上取款時銀行卡被吞。此時您注意到ATM旁邊張貼了一張打印出的告示,上面說明:‘本設備如果發生出鈔、吞卡故障,請撥打手機13XXXXXXXX要求立即協助’”的情況時,選擇“立即撥打告示上的電話尋求幫助”的竟然有170人,占比高達34%;選擇“不去管它,反正銀行員工會來機器上取卡,過幾天去銀行網點取卡就行了”的123人,占比24.6%。

(四)消費者對個人權利的訴求

1、消費者對轄區銀行網點柜員服務水平總體評價不錯。認為“業務效率高,服務熱情,能夠主動、細致地回應我的詢問和要求”的有334人,占比達到66.8%;“服務態度積極,但是業務水平有待加強”的有79人,占比為15.8%。在最近兩年里,沒有與銀行產生過爭議或進行過投訴的受訪者為431人,占比高達86%。對于銀行的投訴受理渠道,認為“能夠容易地在銀行網點、官網找到電話、網絡、信函等投訴渠道;受理渠道暢通、方便”的有269人,占比為54%。對于銀行的投訴處理結果,感覺“銀行認真、公平地處理了我的投訴,我對投訴最終處理結果表示可以接受”的達288人,占比達58%。

2、消費者對銀行提供的合同文本感到過于復雜。受訪者對銀行提供的合同文本的認為“復雜,內容多,需要花較多的時間來掌握一些必要的信息”的299人,占到60%。

3、消費者對銀行各項業務收費標準披露告知總體滿意。認為“能夠較容易地在銀行營業網點發現辦理業務的收費信息;辦理業務時,柜臺人員會及時告訴相關收費項目,總體感覺不錯”的受訪者有330人,占比達到66%。

四、小結與建議

(一)加強金融消費法律機制建設。首先,應在法律上應明確定義金融消費者這一概念。既可擴大解釋消費者的權益,也可在該法中對金融消費者保護進行專章規定,包括對金融消費者的界定以及保護范圍、特殊權利、保護原則、保護機構的職責和糾紛解決途徑等。其次,應明確規定金融產品購銷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制定修改相關法律過程中,可借鑒日本在保護金融消費者方面的成功經驗,強化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義務,規范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銷售行為,著重維護金融消費者等弱勢群體的權利。 再次,應對金融法規進行不斷修改。由于金融產品具有更新速度快,消費人群各異等特點,所以需要國家立法機構,應定期召開聽證會,依照具體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和修改金融法律,以做到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加強金融消費糾紛處理機制建設。由于金融業專業性較強,維權情況各不相同等特點。普通維權機構難以根據具體實際情況來針對性的維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需要專業的法律力量來維護處于弱勢地位的金融消費者的利益。建議在金融機構內部建立健全消費者投訴、爭議解決程序,成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局專門負責受理金融消費者行政投訴等保護工作。同時還應鼓勵民間金融維權團體的出現,以防止政府機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貪污受賄等與侵權金融機構相勾結的現象發生。

(三)加強金融機構行業自律合作機制建設。各金融機構之間應加強溝通協調,并聯合為金融消費者提供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如普及金融知識、做好風險提示、配合國家相關部門做好金融消費者投訴的處理工作等。以銀行為代表的各類金融機構應嚴格遵守發案率章程,將保障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落到實處。很多時候,金融機構僅僅做到真實、準確、完整、及時還遠遠不夠,這僅僅是對監管者的要求,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需要被提供能夠影響交易判斷的重要事項。

小區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招收外籍學生調查情況分析

1.在招生方面,宣揚中國文化和開展跨文化教育是學校招收外國學生的主要原因;但外國學生大多集中于少數學校,超過半數的學校外國學生數不超過5人。

在參與問卷調查的24所學校中,有94%的學校表示招收外國學生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開展跨文化教育和宣揚中國文化。

但是,從外國學生的分布來看,大部分的外國學生集中于少數的學校,79.8%的學校外國學生數不超過10人,56.7%的學校外國學生數不超過5人,23.1%的學校每校只有1名外國學生。大部分學校招收的外國學生人數過少,一方面有利于教師給予外國學生充分的關注,有利于提高其學業成績,但另一方面,也會給學校的學生編班、教師培訓等工作帶來不便,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2.在教育教學方面,大部分學校都會采取“插班學習”的編班方式,而且在上課時間、放假安排、課程設置、考試內容等方面,都與中國學生保持一致。

對于外國學生,中小學校有兩種編班方式,即插班學習和獨立培養。一般情況下,學校以HSK4級或6級為標準對外國學生進行編班。對于漢語水平達到這一水平的外國學生,學校會進行編班考試,將通過考試的學生編入普通班級學習。而對于HSK低于4級或6級的外國學生,學校會采取獨立編班的方式,先進行一段時間的漢語學習。當學生的漢語水平達到這一標準時,學校再將其插入普通班級學習。在我們調查的學校中,88%的學校會采取插班學習的方式對外國學生進行編班。70%的學校都會根據學生的漢語水平開設語言班,語言班的學習時間也多為半年或一年。

我們針對外國學生的學習時間、上課天數、放假安排以及課程設置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校并沒有因為國籍的原因而對外國學生特殊對待。94%的學校表示外國學生每學期的上課天數與中國學生相同。82%的學校表示外國學生的放假安排與中國學生相同,11%的學校會考慮到西方國家的節假日時間,而針對歐美學生做出調整。82%的學校對插班學習的外國學生開設了與中國學生完全相同的課程,部分學校會專門增設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手工制作等課程。

3.在學業成績方面,大部分外國學生學業狀況相對較差,語言不通和文化差異是影響外國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我國中小學課程較為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在學習內容的難度、份量等方面都高于日本和歐美國家。通過調查分析,我們發現有53%的學校認為外國學生的學業狀況與中國學生相比相對較差;23%的學校認為外國學生的學業狀況與中國學生基本一樣;只有6%的學校認為外國學生的學業狀況相對較好。但是,對于這一現象應該辯證看待,畢竟這種相對差距只是以教師自身默認的標準來衡量的。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響了外國學生的學業表現呢?在“您認為影響外國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的調查中,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和學習內容太難是排在前三位的影響因素。

面對外國學生相對較差的學業表現,在課堂教學和課后,教師是否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在問卷設計中,我們專門設計了兩道題目:在“課堂上,任課教師對插班學習的國外學生給予特別關注”一題調查中,有82%的學校表示任課教師會給予特別關注,仍有18%的學校表示,不會對外國學生給予特別關注。在“課下,教師會為外國學生提供單獨輔導”一題的調查中,82%的學校表示教師會給外國學生提供單獨輔導,仍有18%的學校表示,教師不會為外國學生提供單獨輔導。

4.在學生管理方面,大部分學校都非常重視外國學生融入校園生活,采取了開展教師培訓、開設中國文化課程、定期征求外國學生意見、定期召開家長會等多種措施。

將外國學生編入普通班級學習,給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帶來了多重的挑戰和壓力。由于文化的差異,外國學生的管理不同于中國學生,跳出了教師以往的經驗范圍,當出現問題時,很多教師會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就需要學校針對性地開展教師培訓工作。調查結果顯示,88%的學校都是圍繞外國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對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開展專門培訓,76%的學校還會對全體教師開展跨文化理解的培訓。

此外,所有學校都會定期召開外國學生會議,主動傾聽外國學生的想法和意見;76%的學校會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充分考慮外國學生的意見;71%的學校會為外國學生配備專門的生活教師;所有學校都會為外國學生開設專門的中國文化課程;71%的學校能夠每學期召開一次外國學生家長會,18%的學校能夠做到每學年召開一次家長會。

學校開展國際化教育的需求

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我們還對學校的需求和建議進行了調查。學校的需求主要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針對教師開展跨文化理解培訓、開發統一的漢語教學教材、開展校級交流活動。結合此次調研的結果、學校的需求以及在外國學生教育、教學、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圍繞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教師隊伍建設、信息交流機制以及教育科研等,我們提出四個方面的建議。

1.加強對外國學生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和指導,將其納入教委常規管理

2000年,北京市印發了《北京市中小學接受外國學生管理工作的若干規定》,對相關資格、審批、管理、職責和義務等方面進行了規定。但內容較為宏觀,對于學校的辦學行為缺乏具體的指導意義。另外,在外國學生招生、收費、編班、課程設置、教育教學、學生管理、考試評價等方面,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各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而且,23.1%的學校每校只有1名外國學生,教育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未來,隨著北京市基礎教育國際化的不斷發展,建立國際城市步伐的不斷邁進,海淀區基礎教育必然會面臨更多的外國學生求學需求。這就需要強化管理,將外國學生的招生、管理等相關工作納入常規管理,進一步規范學校國際部的辦學行為,并從區域的層面,制定相關文件,對外國學生的招生管理等相關工作進行統籌協調、規劃指導。

2.研制國際教師專業標準,開發國際教師培訓課程,打造國際化的師資隊伍

推進基礎教育國際化,需要培養一批國際化的骨干教師隊伍,而培養國際化的師資隊伍需要從教師專業標準和教師培訓課程入手。教師專業標準則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指導,而培訓課程是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和階梯。這就需要重新審視基礎教育國際化對教師專業能力的需求,制訂國際化背景下的教師專業標準,明確國際化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求,構建教師培訓課程,強化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素養與業務能力,打造專業的國際化師資隊伍。

3.建立和完善外國學生教育的信息分享和交流機制,總結推廣成功經驗

目前,我區已有百余所中小學招收了外國學生,而且在外國學生的招生、教育教學和管理等方面,許多學校都有優秀的做法和經驗,但由于缺乏統一的組織和進一步的交流學習,各校基本上都處在各自“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這就需要建立外國學生教育的信息分享機制和經驗交流機制,定期開展研討,搭建交流平臺,對國際部辦學的優秀經驗進行提煉、總結,推動優秀經驗在學校之間的交流學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黄平县| 随州市| 嵊州市| 库尔勒市| 磴口县| 石狮市| 宜都市| 顺昌县| 文安县| 汾西县| 沧源| 商城县| 旬阳县| 常山县| 高要市| 林周县| 保山市| 本溪| 进贤县| 大丰市| 清水河县| 凤阳县| 新民市| 阳春市| 兴业县| 寿光市| 洛南县| 沙坪坝区| 胶南市| 西乌珠穆沁旗| 信宜市| 大田县| 乐昌市| 满城县| 罗田县| 外汇| 鄂温| 来宾市| 休宁县|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