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寫給老師的心里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沖鶴小學以“人文養善,科學育才”為辦學理念,就是要讓學生腦海中有善的思想,崇尚善的行為,形成善的意識。而班主任是基礎教育工作者,為了實現德育目標,班主任就要給班級注入活力和動力,這些元素直接影響到班級集體的建設與發展。在班級管理中,宣傳欄是每個班都必備的,是重要的宣傳陣地,具有宣傳教育功能。本文從如何利用板報欄的功能,在孩子心中播灑善的種子,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探索與做法。
【關鍵詞】
板報欄 善的教育
G620
《國語?晉語》中提到:“善,德之建也。”“善”即“和諧”,它既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高尚的品德,又是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德育的靈魂就是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而“善”既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精髓,更符合當今時代精神的要求,有引領道德價值取向的作用。宣傳欄能發揮宣傳作用,讓它在孩子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踐行過程中,我深深感悟到板報欄完全可以發出宣傳以外的其他教育功能,可以傳播善的教育功能、溝通功能和宣傳教育的功能等。本文將以板報的宣傳功能、拓寬師生的溝通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三方面進行實踐嘗試,現將點滴小結如下:
一、以板報的宣傳功能,引導學生將善的情感遷移給他人。
別林斯基說過:“感性是先于知識的,誰沒有道德的感情,誰就不懂得道德。”善,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種心理情感。每個孩子都愿意得到老師的友善與關愛。善不僅是教師道德情感的核心,更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在班級中教育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宣傳欄,采取科學的、藝術的方法讓孩子受到善的教育,使學生產生積極情感體驗,獲得教育,受到鼓舞,從而轉化為學生主動學習,積極發展的內動力。
例如,韻晴是我們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姑娘,平時課間總喜歡圍著老師身邊說說話,談談心。有一次,她跑過來故作神秘地跟我說:“黃老師,母親節快到了,你知道我對媽媽準備要送什么禮物嗎?”。望著她神秘可愛的眼神,我笑著說:“我不知道,你快告訴我!”她俏皮回答:“這是秘密,過后才告訴你!”于是,我不失時機地在班會課上對全班同學問到,“母親節,你會怎樣做?”并在班上進行點撥指引。幾天過后,韻晴表現異常興奮,一進教室就遞給我一封信和一個小畫冊。畫冊是韻晴自己親手制作的,貼上一家人外出旅游的溫馨照片。信是寫給媽媽的,還有“祝媽媽節日快樂”幾個字。我感受到韻晴媽媽當接到女兒的禮物是多么的激動,多么的安慰。于是,我馬上就這件事在全班進行了表揚,宣傳韻晴懂得關愛親人的事跡,把她親手做的畫冊貼到宣傳欄上,并在板報上專設“善行報道”活動記錄。自那次以后,班級里漸漸形成了一股樂于助人,互幫互助風氣。善行報道里的內容立馬豐富起來,有手抄報、卡片、詩歌、畫畫、自制手工作品等,班上的善行集也隨即填寫了許多學生善行事跡。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通過展示自己的善行、善心的行為,激發孩子以更高的情緒參與活動,轉化學生積極向善的內動力,成功地讓孩子將善的情感遷移給其他同學、家人,使學生善的教育得到升華。
二、以板報為中心,拓寬師生的溝通渠道,讓善的教育發芽。
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曾說過:“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這些妙語哲思,讓我們明白:用真誠與理解去溫暖學生的心,要努力做學生所信賴的摯友,老師和學生只有成為了知心朋友,才能共同努力搞好班級。要成為學生們信任的老師,很重要的是要找到師生共同溝通的渠道,并不斷地拓寬它。
例如,我們班的宣傳欄上開辟一個“說句心里話”一角。讓全班同學在那個角落上把平時不敢當面與老師說的話,寫在便簽上,自己貼在宣傳欄的“說句心里話”里,可以寫給老師的,或者寫給其他同學。寫的內容自定,把自己心里想說的、開心的、解Q不了的事情都可以寫上去。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教師對學生的贊賞和鼓勵,能找到教師對學生真切的期盼與對學生忠實的建議。在那里,能看到孩子對老師心與心的交流,看到孩子成功喜悅的分享,看到孩子堅定的承諾和真心的道歉話語以及改正的決心。
我們班的嘉言同學是單親家庭,因為爸爸長期在外打工,很少機會與兒子見面,家中只有爺爺奶奶負責照顧他的起居生活。所以,他性格內向,不愿意與別人談話,成績也跟不上去。本學期我和他的家長商議,合力提高他的計算能力。每天另外給他出10道計算題,讓他回家完成,他自己也很努力,計算本寫完了一個又一個,效果明顯很大。在年級的計算競賽中,他竟然得了優良的成績,我馬上肯定了他的進步。只見他輕輕地起身,將一張寫好的紙條貼在板報的“說句心里話”里,上面寫著:“我的計算有進步,老師,您說是嗎?”我對嘉言報以肯定的微笑。這個向來沒有自信的孩子,通過板報這個方式,竟然邁出了與老師溝通的第一步。,
由此可知,板報這個“說句心里話”方式,增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在溝通中將善的種子植根在孩子的心靈,產生情感共鳴,啟迪學生心靈,喚醒學生理智,達到“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諦。
三、以板報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善的教育開花。
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這就是需要我們用實話,做實事去打動學生,影響學生。兒童的身心發展是和活動結合在一起的,沒有活動就沒有發展。因此,我們以板報為載體,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在實踐中得到全面發展。
由于板報面積大,適合利用它進行一些系列性的教育活動,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有步驟的、由淺入深的教育。因此,我在班里開展了“比一比”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禮儀之花”活動、“互幫互學小組共同進步”活動、“我要追趕上你”、“誰是善美之星”、“誰是守紀之星”等活動。每個活動以一個月為限,每一期都由宣傳委員設計板報,互相記錄,相互評比。優勝結果得出以后,給優秀一組頒發一朵紅花,貼在教室的表中,同時還頒發自制的小獎狀,貼在板報的榮辱欄中。
我們畢業了
二、晚會目的
人生的青春其實很短,在青春時期中也許最值得懷念的就是這大學三年,在這三年的記憶中有著燈火通明的教學樓里用功的身影,有著操場上捍衛集體尊嚴的女兒霸氣,還有著滿是歡聲笑語的宿舍里不著邊際的閑談„„ 三年后的今天,我們畢業了,我們將要走入社會,去接受社會的洗禮,去工作,去談戀愛,去奮斗。也許我們會在社會的污濁中迷失我們的那份純真,也許我們會放棄我們的夢想,也許我們會被殘酷的現實磨平棱角,但是我們希望用這場晚會在我們的記憶里留下一些東西,那就是我們曾經年輕過,曾經有過夢想,曾經為夢想奮斗過。
三、晚會布置
1.找一間不是固定座位的教室,將教室的桌椅靠墻直排圍圈擺放,空出中間部分用于表演,用彩帶等事先布置教室,確定晚會日期,檢查舞臺燈光設備、音箱設備的安裝到位并進行調試。
2.事先買好水果、飲料、啤酒、零食發放好,準備好撲克牌、蛋糕(用于中間環節)。
3.準備邀請好各位領導
四、晚會演出流程安排
1、晚會開始
播放DV(由各位同學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圖片制作成,照片每人三張,分別是童年、青年、成年時期的),同學陸續進場就坐。
2、主持人致辭并宣布晚會開始
3.畢業生的講話
4.互動環節
(1)從班里選出一名同學上臺,指定某一個人唱 某一首歌曲。(事先已定下)讓觀眾選出唱的的,并送其禮物作為紀念。 (2)請明老師上臺分別送每位畢業生一句話并與每位同學擁抱并合影留戀 。
(3)明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切蛋糕、合影并把照片發到各自的微博上。
5. XX同學唱《祝你一路順風》
6.主持人介紹《說句心里話》規則:每人可寫一句話,可以寫給某個人或某個集體,也可以寫自己的心里話或指定某人做某事,當然可以是私密的也可以是公開的。主持人發放白紙,等寫好后開始收紙條,并在準備好的紙箱上將私密紙條和公開紙條分開裝。私密紙條幫忙遞送給收條人,公開紙條由主持人邀請嘉賓抽取并公布。(背景音樂:星晴)
7. 以“我們畢業了,我最想說...”為話題播放VCR,以問問題采訪同學的形式,有對老師的評價,突出感恩,也有對老師的采訪,那些年,老師對我們的影響也很深刻(背景音樂,chaconne)
8. 相聲(名稱待定)
表演內容:爆料大學三年潮點,爆點,笑點,表現大學生活細節,師生情,同學情,愛情,友情,引起同學共鳴,烘托我們畢業了這一主題,(背景先播放表演者,然后根據串詞播放說到圖片)
9.《歌曲接龍》游戲,先由排頭或排尾或隨意起歌,唱一句就可,每個人必須接最后一個字,這個字不必打頭,可以含在歌里。卡住的人為失敗,當然按慣例展示一下才藝了,然后重新開始。(四輪)
10.班長發言(見附錄3)
11.XX同學演唱歌曲《至少還有你》
12. 真心話大冒險游戲
將桌子擺放成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大家要圍坐在一起(老師一并參加),準備一副撲克牌,按人數確定張數,其中一個或兩個花色為回答問題,中間夾一張不同花色的。主持人宣布開始抽牌,抽到不同花色那張牌的提出尖銳性問題(聲明一定要尖銳性),其他如實回答問題,如別人對你的回答提出質疑并無法通過時,罰啤酒一杯并表演節目一個(若實在不能喝酒就用飲料代替)
13. 歌曲串燒
表演形式:以現場KTV的形式,帶動全場氣氛(背景播放節目名稱及表演者姓名)
14 大合唱《朋友》
信是人類用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在幼兒以往的生活經驗中,電話、電腦就是溝通的所有手段。他們不知道“信”是用來做什么的。當門衛叔叔將我的信送到教室里時,便引起了他們的好奇。他們圍在我的身邊問個不停:“老師,這里是什么啊?”、“誰給你的?用來做什么的?”……為了豐富幼兒的經驗,我們一起參觀了郵局,認識了郵箱。這些都為本次活動的開展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
活動目標:
1、了解信的主要特征及寄信的過程。
2、通過寫信感知新的不同作用。
活動準備:
一封寫給班級小朋友的信、幻燈片《信封》、幻燈片《信的旅行》
活動過程:
一、認識信封
師:“你們收到過信嗎?老師收到了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
觀看幻燈《信封》說出你看到了什么
1、收件人的郵政編碼:用來劃分區域的,在信封的又上角
2、郵票:用來付給郵局的錢,在信封的右上角。郵票上的數字代表錢,它們是不一樣的(觀看不同的郵票)。如果你要把信寄到很遠的地方就需要更多的錢。
3、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中間
4、寄信人的地址和郵編:在信封的右下角
二、信的旅行
1、“你們知道這封信是怎樣寄到大一班的嗎?”
2、“讓我們和這封信一起做一次旅行,看看它會經過那些地方?”
3、觀看幻燈《信的旅行》
4、回顧寄信的過程,“剛才信都去了哪些的地方?”
5、“剛才我們看到的《信的旅行》去了很多的地方,其實現代的信息已經很發達了,有一種更快更方便的信,是不用筆寫的信——電子郵件,是用網絡來傳播的。
三、看信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瞿老師在這封信里都說了些什么?”(讀信,隨機教育)
2、討論:瞿老師把她的心里話寫在信里告訴給我們,你們想想看信還有什么作用?什么時候可以寫信?
小結:原來當你遇到困難需要別人幫助、有心理話想說、有祝福的話要說、思念別人的時候都可以用寫信的方式來表達。
四、寫信
1、“你們有什么話要對別人說的嗎?”
2、讓我們一起來寫封信吧!
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在區角活動的時候,繼續學習寫信
活動反思:
培訓回來上第一節課,我步履異常沉重。想到學生在留言中對我回來上課的盼望,想到家長對我的那種期待的眼神,想到領導和同事那種復雜和不解的目光,更想到培訓前的軍訓比賽中,我與學生同甘共苦,終于奪得第一名,短短半個月就變得這樣差了,我心中百味雜陳。
是狠狠地把學生罵一頓,大聲責問他們是怎么在讀書的,還是責怪他們家長是怎么在輔導孩子的,還是責怪學校不該放人情把一些成績差的放我班上,還是暗怨幫我帶課的實習老師沒教好。
教室里靜悄悄的,學生大都低著頭,連平時調皮的孩子都不敢弄出點響動來。偶爾有一兩位膽大的抬頭看我一眼,眼神既天真又帶著期待又帶著一些害怕。多么可愛的孩子呀,我立即為開始的一些想法有點自責,一片愛意一下涌上心頭,先前的怒火化著可親的微笑。
“同學們,這么久沒看見老師了,不歡迎嗎?”
一陣熱烈的掌聲響起,凝重的氛圍頓時輕松了許多。
大家把這次考試卷子拿出來,在上面寫上這樣三句話,第一句:“信任是我努力奮斗的動力”。 看到學生有點疑惑的表情,我道:“我說這句話是送給家長的。我相信我的孩子能學好語文,也希望家長能給予你們高度的信任。”
第二句“哪怕我的心里在流血,我也要面帶微笑,因為有微笑在,希望就在。”
“我說這句話送給你們,一次考試的失敗不足以說明什么,況且我們還有那么多客觀理由,因此不要傷心,微笑面對,笑到最后的會笑得最美。”
接著我講了解決客觀問題的針對性措施,說了第三句話:查漏補缺,認真努力,備戰期中考試。
看到學生的情緒低沉變得自信,現在又開始有點振奮了。
我又說道,孩子們,你一定要記住,考差了老師沒有批評你們,并不代表我不在乎你們的學習成績。作為老師,我非常在乎學生的學習成績,我也相信那些表面說不在乎成績的孩子其實心底里最在乎。原因在于,那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其他的事完成得再好,也叫本末倒置。
我還以班上張尹慈同學為例告訴他們,為什么往往成績好的同學,其他方面也不差。關鍵不是她比我們聰明,而是她有優秀的學習品質:有自信,有拼勁,能堅持,所以她們各個方面都表現得比同齡人優秀。
最后,我們與學生一起做了個小游戲,我說我想送四個字給他們,讓他們猜猜是什么,看看誰和我最有默契。
學生一下子情緒高漲,紛紛參與活動中來,他們挖空心思,搜腸刮肚,猜了很多詞,有猜“家長簽字”,有猜“家長簽字”的,有猜“再來一次”的,還有的猜“再接再厲,努力加油,永不放棄”等等。
當一位學生說出“哀兵必勝”時,我就叫他解釋意思,他解釋完了后,我說謝謝你,然后用才學的《金色花》里的句式說:這就是我這時要同你說的話了。我把這位同學叫到臺上來,與她握手,并抱了她一下,在全班同學羨慕的眼神和這位學生的激動滿足中結束了本堂語文課。
小青是我這學年新接一年級班中的小女孩,性格比較內向,在班中不怎么起眼,但在學習上又讓老師很放心,所以我很少和她談心,對她的了解也不多。先是從她奶奶的口中知道她的父母已離婚,而她的父親重新組織家庭后沒有再要孩子,這讓我對小青的生活并不是很擔心。接著是一天中午,她爺爺來學校,說是她的親媽來了,要帶她出去見見。我很驚訝,現在有些孩子的父母離婚后,小孩也跟著受罪,像小青家這種情況并不多見,我很高興。我對小青的了解似乎僅限于此。
一天早上,我照例在辦公室里批作業,突然一張紙片從小青的作業本上飄下來,拿起來一看,原來是小青寫給我的。她說班里的幾個調皮的孩子讓了不少心,叫我多吃點,注意身體……我怎么也想不到一個七歲的孩子竟會想到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老師的關心,這引起了我對她的關注。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她上課時能夠很專注地聽講,但很少舉手回答問題;下課后總是靜靜地坐在位置上,像一朵默默開放的小花。于是我找她談話,再次告訴她可以努力爭取“好朋友章”。她告訴我別的小朋友只有一個媽媽,而自己卻有兩個,她怕小朋友嘲笑她,所以不敢和他們交往。我告訴她,這不是她的過錯,何況這兩個媽媽對她又很好。再說,班里像她這樣的情況的小朋友還有一些,她不是唯一的。漸漸地,我發現她的臉上綻放出了甜蜜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