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實驗教學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是化學教學的基礎,是不可替代的學習方法,是創新的基礎。因此,作為新世紀的化學教師應該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做好學生實驗,鼓勵并指導學生做一些課外小實驗,合理布置研究性課題。作為一名教師還要勇于創新,根據教學需要和學校具體情況,大膽嘗試化學實驗改革,為在化學教學中實現課程標準的學生培養目標服務。

長期以來,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驗往往是理論知識的“副產品”,基本上處于“照方抓藥”、“驗證前人已經得到的結果”的狀況,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規范上。這樣的實驗僅僅為了達到學科教學目標而進行實驗,教師心中沒有課程意識,沒有把實驗教學與學生的發展需要聯系起來。這樣的實驗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發現和解決化學中的問題,更不利于創新思維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學生智力發展,因而改革實驗勢在必行。

教育、創造教育、個性教育。其目標都包含一個共同點:培養創新人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照新課標理念,我們在教學過程別要注意糾正一些學生不愛動手、喜歡背實驗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實驗教學成為他們質疑、信息收集和處理、探究的實踐活動。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科學探究。

二、改進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1.轉變教育思想,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教育功能

《新課標》明確指出了化學課程改革的重點:“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傳統的實驗教學強調講清原理,演示好實驗,盡管也注意學生能力的訓練與培養,但訓練的重點也是放在學生能否看清實驗現象,能否明白實驗原理,實驗的難點在何處等等。站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高度看,化學實驗教學的重點不應只是傳授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的訓練和培養,既要強調實驗在訓練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強調實驗在培養學生動腦、啟迪思維、開發潛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這也是化學實驗教學所要達到的更高目標。

2.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標》指出,自主性學習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師要幫助學生盡快步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可以讓學生獨立地進行實驗準備,自擬實驗步驟,搞清實驗原理;獨立操作實驗儀器,完成實驗觀察任務;獨立處理實驗數據;獨立分析推證實驗結果;獨立想辦法解決實驗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這一過程,就是要讓學生不停地動手、動腦,以此激活他們的思維,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和創造性,全面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3、改演示實驗為協同實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師的演示實驗往往因為可見度不夠而影響了教學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學生失去了興趣和熱情。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和合作意識,適應《新課標》實施合作學習,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應最大限度地將教師單獨操作的演示實驗改為師生共同參與操作的協同實驗,或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合作共同完成,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實驗能力。

4、改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實驗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學中必須鼓勵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每個學生創造性的潛在能力。每個問題的提出及整個教學過程,都必須是再現式思維和創造思維有機結合,盡可能的把教學過程設計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模式,著力營造“情感共鳴溝通,信息反饋暢通,思維流暢,創造精神涌動”的最佳意境。

傳統學生實驗多半是驗證性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是被動地參與,我們的實驗改革應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假設,然后為驗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進行實驗。學生對實驗過程的敏銳觀察,豐富想象,有效類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而形成的,既達到了開拓思維,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在實驗中得到加強、訓練,充分體現了科學探究的樂趣,領悟了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5、開展課外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標》要求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及科學精神的培養,這一點應反映在化學教學的全部過程之中。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教育功能,不僅僅是停留在課堂上。化學課外活動是化學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學精神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多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發動和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課外和家庭小實驗,讓學生自己發現和尋找身邊的化學,使其成為自己實驗的研究內容,動手、動腦,長知識、長能力。學校可以創造條件全面開放實驗室,使學生隨時隨地能進行各種實驗。特別是對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鼓勵他們敢于提出新的問題,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進行一些小實驗,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解決這些問題,同時還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在學習中的一些疑問,以此開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和個性特長,使他們養成用實驗來探究未知,大膽質疑,勇于超越的創新精神。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實驗教學是化學課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學生的實驗能力也是學生綜合化學素養的一種直觀體現.透過實驗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化學基本觀念同樣是一種很值得采取的教學模式.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直觀地觀察到一些有代表性的化學現象,在自己進行實驗操作時也能夠體會到一些物質變化以及轉化的規律.這些都是學生化學知識的重要構成,透過這些有效的實驗過程,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深化其化學基本觀念.例如,在講“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時,教師可以進行如下實驗演示: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稀鹽酸,讓學生留心觀察產生的實驗現象.然后提出疑問:兩者發生化學反應了嗎?學生對無現象產生的實驗,往往認為兩者沒有反應,如何證明兩者發生了化學反應呢?教師可以進一步展開對于學生的引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實驗儀器和藥品,讓學生討論相關的實驗方案來驗證兩者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學生因為上節課學習了酸堿指示劑的用法,所以討論結果多種多樣:有的用紫色石蕊溶液,有的用pH試紙,有的用無色酚酞溶液,等等.教師首先應當肯定學生的各種合理的思維方法,然后引導學生確定基本實驗方案,讓學生分組完成實驗.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發揮,學生也認識到無現象絕不是沒有反應的說明.這一基本化學觀念,對于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將會很有幫助.

二、增強理論和實踐的聯系

培養學生的基本化學觀念的另一個途徑在于增強課本知識和生活實踐的聯系,這也是深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體會的一種良好模式.教師要盡量找到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系,并且盡可能地用生動形象的案例來讓學生領會到課本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不僅能夠引發學生對于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與認知,并且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一些基本的化學觀念.例如,在講“化學與材料研制”時,教師可以結合上海世博會的信息,展示上海世博會的各國場館建筑照片和建筑材料.日本館在世界上首次采用“發電膜”技術,外墻表面應用了一種高透明的發電膜,在發電的同時也能最大程度透光.同時,日本館還是一個會“呼吸”的建筑,在展館弧形表面上有三個凹進去的“鼻孔”和三個向外凸伸的“觸角”,被稱為“循環呼吸柱”,能夠吸收陽光、存儲雨水、吸取自然空氣.炎炎夏日,還會以噴霧降溫、制造清涼舒適的室內環境,這項技術也是全世界范圍內首次嘗試.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范例,其中有很多化學材料的研發與應用的例子.教師要善于挖掘教學素材,這不僅能夠增進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體會,也是幫助學生形成基本化學觀念的教學范例.

三、總結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一、不斷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

首先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實驗工作,沒有這一條,就根本談不上搞好工作。由于多種原因,實驗教師在校地位不高,待遇不好,有些人還瞧不起更不愿干這行,作為我本人既是化學實驗教師又是實驗室負責人理應帶頭消除這種偏見。要看得起自己的工作,要看到實驗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和發展前景,樹立熱愛工作的雄心壯志,在實踐工作中帶頭苦干,多動手,勤動腦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人。

其次要有過硬的教學本領,掌握更多知識主要是學習教材及實驗技術資料,同時也要參觀學習兄弟學校實驗工作經驗,收集資料,學習別人先進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素質。

(1)建立必要的實驗管理制度制度是紀律,它能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首先我們制定了學生實驗各種規則,并掛在每個實驗室墻上,對學生第一次進入實驗室進行宣講。

(2)加強儀器設備管理化學實驗室有其特點,玻璃儀器多,易破損,化學藥品多(大多是腐蝕,劇)零碎東西多而雜。如何合理按排才能做到擺設分明,有條不紊使用方便。我的做法是,儀器藥品分類存放對號入座。

(3)做好儀器試劑的計劃和采購工作化學實驗與物理實驗略有不同,每學期都要補充化學試劑與易損耗的玻璃儀器,故在平時工作時,對要添置的物品及時紀錄,期末造好計劃,一開學就向有關領導匯報并及時采購。

(4)建立實驗室各種帳冊儀器、標本、模型、掛圖、藥品和實驗材料是學校的重要財產,應按其性能和使用情況分別建立帳冊,一般來說,中學實驗室應建立教學儀器明細帳冊,實物流水帳,固定資產帳,此外還應建立儀器卡片,標鑒及各種登記冊:《儀器借用登記冊》,《儀器報廢登記冊》,《危險藥品領用登記冊》,《儀器損壞賠償登記冊》等。

(5)組織好實驗教學學生分組實驗是帶有總結性,驗證性的實驗教學,實驗以前作為實驗教師的我不但要備好實驗用品,而且要象任課教師一樣要認真備課寫好備課教案,再試做一遍,直至實驗效果很明顯,然后學生進入實驗室后簡明扼要地向學生講解本次實驗的目的和實驗中注意事項,隨堂跟班輔導。

二、充分發揮化學實驗優勢,重視培養學生能力

培養和發展學生各項能力是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應重視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初中化學是學習化學的開端,在第一節課緒言部分就有“水的沸騰”,“鎂帶的燃燒”,“加熱堿式碳酸銅”。這些現象非常明顯,有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從而使學生掌握了什么是“化學變化”“什么是物理變化”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采取措施促進興趣轉化

學生的實驗興趣大致可分為暫時興趣和持久興趣,前者帶有動搖性盲目性,后者具有穩定性和自覺性,要使學生實驗興趣從前者向后者轉化甚至變成“志趣”采勸三多”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多給學生動手機會,首先讓他們做好課本中必做的分組實驗,其次還應盡量指導學生做一些選做實驗,學生經過動眼、動手、動腦的活動后對千變萬化的化學現象的暫時興趣就會轉化到化學規律的認識上來,這使他們的興趣就具有自覺性和穩定性。多開展一些聯系實際活動,化學實驗操作競賽,化學課外活動,把化學知識與日常學習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化學教學本身并不只是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化學概念和規律,而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智能,使他們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辯證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從而在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運用化學實驗,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夠較好地發展學生的智能。

一、圍繞實驗的“三大原理”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

化學實驗理論的主體內容,可概括為⑴實驗原理;⑵裝置原理;⑶操作原理。教師應當在具體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對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終滲透著思維訓練活動。

首先,是實驗原理的思維訓練。“實驗原理”即反應原理,指的是每個具體的化學實驗,反映了或說明了或推斷了什么樣的物質發生何種變化的理論。可以圍繞如下的角度引發學生思考:1.變化實質──什么化學物質(有時還應進一步分析為什么要選用這些物質)?2.定量關系──反應物之間采用怎樣的物質的量(或質量、或體積、或微粒數目)的關系?為什么要采取此種定量或過量關系?3.反應條件──實驗時應選擇怎樣的物質狀態、變化溫度、壓強或催化劑條件?為何要選擇這樣的條件?(1).儀器選用──根據實驗原理,對特定的反應物或生成物,應選用哪種量取、混合、反應、加熱、除雜、干燥、檢驗、收集、吸收、分離、緩沖(安全)的儀器?為何選用這些儀器更適宜?(2).配套組合──根據實驗需要,選用的儀器之間,大小、規格應怎樣協調、搭配?如若不這樣組合會出現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種調換或代用?(3).連接順序──為達到良好效果,選用的儀器應采取怎樣連接的位置順序和安裝與拆除的先后順序?為什么要安排這種順序?不遵循此順序會帶來什么不良后果?

二、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為創造性思維夯實基礎

愛因斯坦說過,他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在人類認識史上,正是個別人對事物或某種現象產生了好奇感、驚奇感,從而導致了重大的發明創造。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種與化學有關的現象隨處可見。用磚砌墻和貼瓷磚時,先要將磚和瓷磚用水濕潤;新買的鋁鍋,燒過自來水后有黑色斑點;經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長得很茂盛,這些奇妙的現象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們去學習掌握水泥、鋁和氮氣的性質。

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奇特的實驗現象。例如:一鋁制的盛飲料的易拉罐內充滿CO2氣體,然后往罐內注入適量NaOH溶液,立即用膠布將罐口密封,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呢?首先,易拉罐“內凹變癟”,接著“癟了的罐重新又鼓起來”。對于前面的現象一般很容易解釋。這是因為學生很容易從固有的思維定勢出發,即分析物質發生變化時,只從加入的物質來考慮,只分析NaOH溶液與CO2的反應,就能得出易拉罐“內凹變癟”的現象。為什么會出現后面的現象呢?深入思考,不難得出這是因為容器本身“鋁”與氫氧化鈉溶液也會發生反應。對這些現象的好奇,能使學生的情緒亢奮、激動,從而在白熱化的思維之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一般說來,學生對化學實驗都頗有興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驅使所致,由于觀察實驗時目的性不明確,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關鍵設備的主要現象,加之演示實驗時儀器小而教室范圍寬、學生多,所以他們觀察實驗并不準確。為此,在可能條件下,教師宜改演示實驗成并進實驗,或借助CAI軟件或VCD光盤、錄相帶等播放實驗錄像,盡可能結合并進實驗或錄像播放,穿插圍繞“三大原理”的系列思考題,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思考,展開思維訓練活動。

三、運用典型實驗灌輸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為了提高化學實驗教學中思維訓練的效能,教師應當借助典型的化學實驗來誘導、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這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教師宏觀地把握大綱、教材的整體,通過哪些典型實驗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思維訓練的規劃,分階段、分層次實施。例如,物質燃燒時有不同的特征。氣體燃燒時產生火焰,固體燃燒時產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狀況下是固體,可是,它在空氣中燃燒時為什么產生火焰而不產生火星呢?我們只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硫燃燒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奧妙。原來燃燒時,固態硫先液化后氣化,因此硫蒸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是激發學習者的主觀能動作用,將教材規定的某些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改為實驗設計或實驗習題,讓學生根據實驗要求自己提出實施方案,以提高其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例如,給初三學生講鐵的性質,做鐵釘生銹這個演示實驗時,可先讓學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實驗前10天準備三支干凈的醫用針劑小藥瓶。按裝滿水、少量水、干燥三個不同條件各放入鐵釘一枚。讓學生每天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等到講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帶來“成果”。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結合;直到得出正確結論,效果就比較好。

三是選用一些中考”試卷的典型綜合實驗題,指導學生解題,乃至跟動手實驗結合起來訓練,中學教材和歷屆高、中考試題,不乏優秀的典型化學實驗題型,如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與系列性質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頗有作用。

綜上所述,結論十分明顯: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不容忽視,化學實驗活動中的思維訓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對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1)觀察裝置圖,選擇所用的儀器,了解它們的用途和用法;(2)觀察反應物的顏色、狀態;(3)注意反應發生的條件,同時注意觀察發生的現象;(4)觀察反應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等。要依次進行,不遺漏。實踐證明,注重觀察程序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靈活運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建展示平臺

演示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教學形式,它生動、簡捷、有效,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學手段之一。我們在平時實施演示實驗教學過程中,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分為三種形式教學:(1)對于重要實驗,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分析得出結論;(2)對一些要求不高的實驗,可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要求學生設計或改進后上臺演示;(3)對一些難度較大,要求較高,現象又不太明顯的實驗,教師先進行演示,讓學生在觀察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實驗的缺陷在哪里,使學生始終處于探究的思維狀態,進而改進實驗。將分組實驗改為單人實驗,這樣做使每個學生都能親自動手操作而且獨立進行。它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們懂得:辦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計劃,還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養的一種能力。

五、開展科技活動、展現創新能力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化學實驗教學又是化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實驗教學對學生科學思維、動手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絕大多數化學實驗不可避免地對環境造成了污染。[4]以大學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為例,使用到的化學藥品有100多種。其中不乏各種毒性較大的物質:如鋇鹽、鉛鹽、鎘鹽、鉻鹽等各種金屬鹽類;硫化氫、氯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刺激性或有毒氣體;四氯化碳、乙醚、丙酮等各種有機溶劑。[5]因此,對傳統化學實驗進行綠色化改革,全面推行綠色化學實驗乃大勢所趨。綠色化學實驗是以綠色化學為指導思想,用預防化學污染的新思想和新技術,對常規實驗進行改革而形成的化學實驗的新方法。它的具體內涵體現在使用化學品遵循的“5R”原則上:[6-9]1.Reduction—減量(減少試劑用量,提高轉化率,可減少“三廢”排放量);2.Reuse—重復使用(催化劑、載體等,應有重復使用的設計,可降低成本、減少廢棄物);3.Recycling—回收使用(回收未反應的原料、副產物、催化劑、穩定劑等非反應試劑);4.Regeneration—再生利用(變廢為寶,是節省資源,減少污染的有效途徑);5.Rejection一拒用(拒絕使用無法回收、無法替代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顯的原料,是杜絕污染的最根本方法)。具體來說,就是化學試劑、化學反應、途徑、產物、劑量等等的綠色化。

二、改革教學內容和手段,將綠色化學的理念

滲透入實驗過程作為高校化學教師,應不斷地改進實驗教材和教學內容,將綠色化學的理念融入到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具有綠色化學意識的化學人才,實現化學實驗的綠色化。主要的改進手段有以下幾點。

(一)反應試劑綠色化

不管是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還是物理化學實驗,都多多少少要使用到有毒有害的反應試劑。反應試劑的調整對實驗綠色化進程意義重大。如無機元素化學實驗中將鑒定Br-、I-時使用的氯水改為雙氧水,既可以省去制備氯氣的煩瑣操作,避免氯氣、氯水對環境及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又可以讓學生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10]有機化學實驗中“苯乙酮的制備”要用大量苯,此實驗可用生理毒性比苯小得多的甲苯代替”;[11]傳統的“己二酸的制備”實驗,現有有機化學實驗教材是以環己醇為原料、用硝酸作為氧化劑的傳統工藝,硝酸是危險、有強腐蝕性的物質,副產的NO會破壞臭氧層,而且該反應為強放熱反應,極易飛速升溫而失控。“己二酸的制備”可以采用綠色合成工藝,即以環己烯為原料,以H2O2為氧化劑合成己二酸,該工藝以綠色氧化劑H2O2代替HNO3,反應條件溫和,易于控制。[12]

(二)常量實驗微量化、半微量化

盡管很多實驗經過改進以后,所用原料毒性很小或基本無毒,但排放量大了仍會造成污染。應此,實驗的微量化和半微量化不僅是減少試劑用量的簡單問題,也是走綠色化學之路的必然選擇。自從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在基礎有機化學的微型制備實驗研究中取得成功后,微型化學實驗的探究與應用就成為一種趨勢。微型化學實驗是以盡可能少的反應物質來獲取所需化學信息的實驗方法與技術。雖然其試劑用量一般只是常規實驗用量的1/10乃至更少,但其效果卻可以達到準確、明顯、安全、方便和防止環境污染等目的。采用微型化學實驗技術,可以大大減少試劑用量、縮短實驗時間、降低環境污染,也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環保意識。[5]如在無機性質實驗中,對不用加熱和不需要沉淀分離的實驗,改在點滴板上進行,試劑用量可減低到原來的1/2~1/5。有機實驗中的如乙酸乙酯的制備、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等實驗改成半微量實驗后產品產率和質量仍能得到一定保證。[11]

(三)實驗模式循環化

傳統實驗是“原料—產物—廢棄物”的單向線性系統,特征是原料的高消耗性以及產物對人和環境的高污染性,隨著資源的短缺甚至枯竭,人類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這種傳統實驗模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它的種種缺陷和不足。“循環實驗”的根本在于“循環”兩字———充分利用實驗產物,綠色化處理實驗廢物。循環實驗模式一般有兩種:[13]1.原料—產物(原料)—產物(無毒、低毒廢物);例如:乙酰水楊酸的制備~提純—含量分析(酸堿滴定法)。本實驗的反應物為乙酸酐和水楊酸,常溫條件下生成乙酰水楊酸,在下一輪乙酰水楊酸的提純及含量測定實驗中作為樣品使用。2.原料—產物(原料)—產物—原料。例如:以配位連續滴定法測定混合液中的Bi3+和Pb2+離子,是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實驗內容。按照傳統的試驗方法,供學生測定的混合試液幾乎都是由分析純的硝酸鹽試劑配制而成。以前在學生完成分析實驗之后,含有Bi3+和Pb2+廢液也就隨下水管排掉。這些廢液如不回收,既污染環境又浪費資源。在該實驗過程中,如以硫化鈉為沉淀劑處理含Bi3+和Pb2+的廢液,則Bi3+和Pb2+均以硫化物沉淀的形式回收,然后用稀硝酸加以溶解,并通過硝酸用量的控制,使再生后試液的酸度恰為滴定所需的pH值,這樣就可供學生在實驗中反復使用。[14]

(四)實驗技術(儀器)更合理化

在物理化學實驗中,U型管水銀壓力計和貝克曼溫度計使用頻率曾經很高。但這兩種儀表都含有汞,容易造成實驗室汞污染。可將U型管水銀壓力計改換為壓力傳感器,不僅能達到無汞的目的,而且還使壓力測量讀數更準、更快;傳統的貝克曼溫度計也可換為“SWC-Ⅱ型數字貝克曼溫度計”,既省時又安全,效果也很好。[15]而在有機化學實驗中,微波輻射法的運用也為實驗綠色化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與常規加熱法相比,微波輻射促進合成方法可以顯著地節能,提高反應速率,縮短反應時間,減少污染,且能實現一些常規方法難以實現的反應。微型實驗、小量一半微量實驗可以據以有選擇地改造為微波化學實驗。微波化學反應直接或間接地減少了環境污染。作為一種新技術,應大力研究和推廣,使之形成新的實驗體系。[5,16]

(五)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幫助實現實驗綠色化[2,4,13,17]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對化學實驗進行輔助教學是近年來新興起來的一種實驗教學手段。化學實驗屬于消耗性實驗,常規的、傳統的化學實驗不可避免地會消耗許多藥品和大量的水資源。計算機輔助教學模擬化學實驗(仿真實驗)是一種化學試劑和儀器裝置“零投入”和“廢棄物零排放”的特殊實驗方式,特別適合于演示實驗。我們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對實驗原理、裝置、流程、實驗過程進行仿真,用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的效果,讓學生在計算機屏幕上所做實驗達到身臨其境的感受,如在直觀的情景中“實驗”。如醚的過氧化物爆炸、有毒溶劑的燃燒、砷化物的相互轉化、膠體的電泳、硫化氫的性質與制取等。學生可以反復地操作練習,重現實驗內容和實驗現象,觀察實驗的現象變化。實驗軟件本身就帶有較高的趣味性和游戲性,既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和實驗危險。

三、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妥善處理實驗室“三廢”[18,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鄯善县| 繁昌县| 滦平县| 阿巴嘎旗| 开阳县| 新田县| 华坪县| 黎川县| 水城县| 汉源县| 陈巴尔虎旗| 内乡县| 慈利县| 云阳县| 留坝县| 久治县| 黔西| 漳州市| 德兴市| 尉氏县| 衡南县| 稻城县| 沙坪坝区| 通山县| 乐至县| 濮阳县| 永顺县| 柘城县| 金华市| 苏尼特右旗| 平山县| 阳原县| 手游| 灵寿县| 镇远县| 遵义市| 张家港市| 克山县| 朔州市|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