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駐村農技員工作計劃

駐村農技員工作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駐村農技員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駐村農技員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技推廣; 體系建設; 機制創新; 四川郫縣

1現狀

1.1農業基本情況

郫縣位于成都平原腹心,都江堰自流灌溉之首,是古蜀文化的發祥地和天府之國的源頭,地勢平坦,氣候溫潤,物產豐富,被稱為“天府糧倉”,素有“銀郫縣”之美譽。全縣幅員432km2,轄14個鎮、175個村,總人口5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4萬,總耕地面積2.13萬公頃。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小麥、油菜、蔬菜、花卉,是國際都市農業示范區、國家級生態農業保護區,“中國盆景之鄉”、中國“農家樂”旅游發源地。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 212元。

1.2推廣體系現狀

2004年,按照市、縣鄉鎮機構改革精神,結合全縣農業產業布局、區位條件及鎮級機構改革的實際,郫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下設了糧油土肥站、植保經作站、花卉辦、8個農技片區站、4個農業產業化推進辦公室。全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現有農技人員73人,其中:縣級16人,農技片區站42人,產業化推進辦15人。

在農業部、省農業廳、市農委的親自指導,縣委、政府親自督促,縣財政、人事等單位的積極參與下,2006年郫縣承擔并順利實施了農業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運行機制研究項目;同時全面啟動了全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通過1年多的運行, 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 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系統、操作性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技術推廣運行新機制。2007年1月20~22日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運行機制研究項目總結會在成都舉行,農業部和全國28個省市的領導及代表到郫縣考察了三道堰、友愛農技服務片站,通過聽、看、問,“郫縣模式”得到了國家農業部高度肯定,探索出的推廣體系和運行模式為兄弟省、市農業體制改革和機制運行研究提供了參考。

2作法

2.1整合資源、健全網絡,構建全方位覆蓋的農業服務體系

2.1.1充實片站人員,配強農技推廣服務力量。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深入推進,為了讓專業技術人員沉下去,服務工作更到位,在片站(辦)人員編制和機構不變的前提下,進行了人員優化調整,推出了“調、派、駐”三條措施。2006年以來,全縣8個片站和4個推進辦進行了人員編制的調整,由原來的每個片站5人,調整為4~6人不等;全局已下派27人到片站和推進辦工作, 有20名專業技術人員進駐重大農業產業化基地工作, 從而加強了一線服務隊伍的力量,提升了基層農技站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構建了以縣農技推廣中心為依托, 片站(辦)為紐帶, 農戶(業主)為對象,運用現代服務手段的快捷高效農技推廣服務體系。

2.1.2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多元化農業服務格局。在推行公益服務與經營服務相對分離的同時,注意充分利用社會力量,以彌補公益服務的缺失。扶持和培育了一批農村實用人才,鼓勵他們發展優勢產業,帶動農民走產業化道路。在農資經營戶的管理上,采取“硬件設施必須達標、經營人員持證上崗”的辦法,定期進行培訓和檢查,要求他們在經銷農資產品的同時,必須搞好技術指導和售后服務,對于擅自農情信息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行為給予嚴厲的處罰,讓農民接受技術“不出村、不過夜”。同時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鼓勵企業建立示范基地,推廣新品種、使用新技術。

2.2適應發展、轉變觀念,探索雙向互動的服務方式

2.2.1以農戶需求為目標,推行菜單服務方式。片站人員在服務區域內進行調查摸底,根據農戶需求確定服務項目,開展上門服務、定向服務,建立了科技人員直接聯系、科技成果直接推廣、生產技術直接指導的服務新機制。三道堰、安德片站于2006年3月、8月結合實施農業部農技推廣運行機制研究,在轄區內進行了農戶需求調查,在匯總、整理、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全年工作計劃,每人定點聯系了10戶科技示范戶、3個農資銷售點、1個龍頭企業,通過這些渠道隨時了解和掌握農戶需求,不斷修改和完善工作計劃,及時提供配套服務,此項工作受到了廣大農戶的歡迎。

2.2.2針對技術難題,搭建專家技術支持平臺。就生產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加強與省農科院、川農大、市農科所等科研院校的合作,邀請專家前來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幫助承擔起技術培訓、科技咨詢、項目論證、技術攻關等服務工作,從而帶動基層農技人員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安德農技片站與四川農業大學合作,在泉水村建立了水稻糧食豐產科技示范工程攻關田2.27hm2、核心區26.67hm2,試驗示范了水稻新品種23個,實行統一技術方案、統一管理、病蟲害統一防治等,推廣應用了旱育秧、連免高樁拋秧、平衡施肥等集成技術,經項目驗收組現場收打,攻關田產量達11 805 kg/hm2、核心區產量達10 890kg/hm2,分別比全鎮平均產量增加3 540kg/hm2、2 625kg/hm2,達到了項目預期產量指標。2.2.3運用現代科技,建立呼叫服務方式。為了改變服務機構、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之間信息不對稱、傳遞不及時、利用不充分的現狀,以縣農村經濟信息服務中心為平臺,在全縣實施了“一個網站、一條熱線、三級網絡、四項服務”工程。農技人員主動向社會作出了“一次呼叫、兩小時到位,免費指導、全過程服務”的服務承諾。

2.3加大投入, 積極創新,確保快捷高效的服務質量

2.3.1加大資金投入,推進規范建設。根據片站工作職責、管理寬幅和工作任務,綜合測算片站服務人員工作經費標準,按照實際人數足額劃撥人平5 000元的辦公經費。片站(辦)工作人員生活和交通補貼標準高于局機關的20%,所有人員的工資、獎金、福利等由縣財政全額承擔。每個片站(辦)都落實了固定的辦公場所,配置了桌椅、電腦、電話等辦公用品,大多數片站還配置了汽車。每個農技片站都做到了“五有”(有獨立的辦公場所、相應的設施設備、穩定的專業隊伍、專項的工作經費和完善的規章制度),實現了“三化”(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

2.3.2實施分片包干,落實人員責任。根據片站管轄區域的寬幅、技術人員的數量,把片站人員分解落實到鎮村,建立了分片包干責任制。將專業技術人員的姓名、服務內容、聯系方式、服務承諾等統一制作成公示牌,在聯系村顯著位置向社會公示,促使服務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切實做好農業服務工作,同時也方便了廣大農戶。片站與服務區域鎮政府每月召開1次聯席會議,研究和討論服務農業工作相關問題。農技人員主動參加服務區域鎮的涉農工作會議,向鎮黨委和政府匯報涉農工作,形成多方配合協調機制。實現了片站與各鎮配合更加默契 ,管理與服務不脫節,片站不因服務區域過寬而導致服務工作難以到位。

2.3.3開展社會評價,創新管理方式。片站(辦)及服務人員不僅要接受縣局的考核,還要接受鎮黨委、政府的考評,同時必須接受服務對象的定期測評。把值班情況、管理水平、協調配合、服務效率、工作實績、廉潔自律等主要服務工作要素納入片站(辦)的社會評價體系;把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敬業精神、服務態度、服務方式、服務效率、服務質量等主要服務工作要素納入片站(辦)技術人員的社會評價體系。通過目標考核,大家覺得干好干壞就是不一樣,站員的服務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工作積極熱情、有耐心,較好地完成了下達的目標任務。

3啟示

3.1 機構穩定是農技推廣的保障

有的地方在鎮鄉機構改革中,不重視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致使出現了“線斷”、“網破”、“人散”的局面;然而郫縣在進行的鄉鎮機構改革中,高度重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雖然撤消了原有的鄉鎮農技站,但建立了公益性的片區農技站,人、財、物交由縣一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所需經費全額納入縣財政預算。實現了“五有”“三化”。郫縣三道堰農技推廣服務片站,是由原紅光、三道堰、古城鎮3個農技站整合建立的,自從2005年片區站建立以來,雖然農技推廣人員由過去3個農技站18人精簡到6人,但隊伍更加精干了,能夠專心從事推廣工作。2年來,片區站通過分片包村、責任到人、主動作出服務承諾、開展技術培訓,以及需求服務、呼叫服務、網絡服務等形式,將新品種、新技術及時送到農民手中,對接了農技推廣的“最后一千米”。

3.2機制創新是農技推廣的動力

農業技術推廣改革要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典型引路,穩步推進”的要求,著力推進四個方面的創新。

3.2.1推廣觀念的創新。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必須逐步實現“四個轉變”。從以政府為主的農技推廣逐步轉變為以政府為主導、多元化發展的農技推廣;從以服務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技推廣,逐步轉變為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提供綜合服務的農技推廣;從以技術為主線的農技推廣,逐步轉變為以農民需求為主線的農技推廣;從以提供生產技術服務為主的農技推廣,逐步轉變為提供生產技術、優質農資、綜合信息等系列服務的農技推廣。

3.2.2推廣體制的創新。要根據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通過改革創新,逐步構建一個以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農業科研、教育等單位和涉農企業、中介機構、廣泛參與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對于基層農技推廣的改革,要按公益性、區域性、綜合性、層次性的原則設置機構,使其成為技術集成的基地、技術展示窗口、技術培訓的平臺。

3.2.3運行機制的創新。探索建立對農技推廣機構和人員的科學考評制度,改變年底“算總賬”的傳統方法,試行績效掛鉤、重獎實績突出機構和人員的管理方法。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引入競爭機制――競爭上崗、持證上崗。變對上負責為主為對下負責為主,以對下負責的實績作為考核的基本依據,特別是要由服務對象――農民評價其工作業績。

3.2.4方式方法的創新。除積極組織示范指導與咨詢培訓相結合的常規推廣外,要大力推行基層農技人員包村聯戶,逐步形成農技人員抓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帶動普通農戶的技術推廣模式; 加大參與式(組織農民參與推廣的全過程)、培訓式(組織專家培訓農技員和農民)、帶動式(利用實施重大項目或企業參與帶動社會化服務)、示范式(建立展示示范區、科技示范場)等新型農技推廣方式方法的應用力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凤凰县| 进贤县| 苍南县| 武义县| 三都| 福贡县| 苍梧县| 健康| 五大连池市| 泰顺县| 合山市| 辽阳市| 宁南县| 镶黄旗| 宁河县| 泰宁县| 闻喜县| 全南县| 沙田区| 苏尼特左旗| 东港市| 额济纳旗| 南江县| 西丰县| 达拉特旗| 吉林省| 松滋市| 建瓯市| 唐河县| 武威市| 德保县| 肇东市| 修水县| 灵山县| 周宁县| 斗六市| 兴宁市| 沛县| 吉林省|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