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流感預防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禽流感流行特點
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種禽類,包括鳥、家禽、野禽、水禽等。由于北方秋冬季節氣候干燥,養禽 戶應盡可能 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禽流感的發生。
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體臟器組織中。急性流感病禽的血液中大多含有高滴度的病毒,有極高的感染性。禽流感的傳播方式有感染禽對易感禽的直接接觸和易感染禽與病毒污染物的間接接觸及氣溶膠等傳播方式。由于病禽各組織中大多含有高滴度的病毒,病毒可隨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糞便排出體外,被含病毒的分泌物、糞便、死禽尸體污染的任何物體,如飼料、飲水、雞舍、空氣、籠具、飼養管理用具,運輸車輛、昆蟲以及各種攜帶病毒的鳥類等均可機械性傳播。
隨著禽流感疫苗的廣泛應用,目前,盡管小范圍發病和流行偶有發生(主要是非免疫群),但是散發的非典型性禽流感在一些地區成為主流。并且從養雞密集區域向邊遠地區擴展,因此,邊遠地區有地方性流行可能,特別對商品蛋雞、肉雞危害程度相對較重。
二、禽流感防治措施
就養殖者本身而言,預防家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須從消滅病原、切斷傳播途徑、免疫易感動物三方面入手。平時要樹立“以預防為主,綜合管理”的觀念和意識。
(一)嚴格執行和完善養殖場的經常性生物安全措施
1.生活區、生產區和污染區三大功能區之間設立隔離帶,并實行嚴格消毒。同一養禽場內只能飼養一種類型的家禽,嚴禁雞、鴨、鵝、鴿子及野生鳥類混養。
2.雞場必須實行封閉式管理,飼養人員必須生活在養禽場內,生產人員包括飼養員、飼料調配人員、獸醫等進入生產區、應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帽,工作服和工作鞋、帽,應經常清洗消毒,不可穿出生產區。工作人員家中不得飼養家禽和野禽。工作人員所食用的雞蛋、雞肉均由場內統一供應。獸醫人員不得對外診病。外來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謝絕任何形式的參觀活動。
3.場區大門口要設消毒池,場內應由專人管理,消毒池要定期更換和補充消毒液,以保持消毒濃度,并監督出入人員、車輛的消毒。進廠工作人員一律腳踏消毒墊進入廠區,生產區消毒處還要設清潔消毒間,進入生產間的員工要脫掉衣服進入淋浴間清洗,之后換上專門的工作服工作靴,按規定的紫外線照射時間照射后,腳踏消毒池進入,在進入雞舍時要消毒雙手,在雞舍門口設置消毒盆,雙腳踏入消毒盆后才能進舍工作。每棟雞舍配有專職管理人員,不能串舍。各種雞舍的生產用具也要專舍專用。
4.從生物安全的角度考慮,雞場還需要建立以下生物安全制度:運送飼料用具的車輛一律走凈道,運送雞糞、毛雞、病雞的車輛走臟道,兩道在場內,在養殖場生產中盡量避免家禽與野禽的密切接觸,尤其是不要接觸野鴨等禽類。這對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傳入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雞場內禁止飼養貓、狗等其他動物。
5.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環境中存活能力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當,不難殺滅禽流感病毒。養禽場常用的消毒劑,如醛類、含氯制劑類、氧化劑、堿類等都能殺死環境中的病毒,場舍環境采用下列消毒劑消毒效果比較切實有效。雞群出欄或轉舍后,要進行空舍消毒制度,尤其是發生過禽流感的雞場,首先要將圈舍清理干凈,然后用水徹底沖洗圈舍,沖洗干凈后用醛類、含氯消毒劑、酚類、氧化劑、堿類等均能殺死環境中的病毒。消毒時,地面、網床、雞舍大門都要噴到,消毒后,空欄時間不少于一周,每一批雞入舍要采用全進全出的方式,絕不能混養。在飼養期間還要圈舍進行帶雞消毒,孵化房、每周消毒1-2次,育肥舍、種雞舍每周消毒1次,用高效低毒消毒劑。
(二)切實做好免疫工作,提高禽群有效免疫密度
在特定時期內有針對性地注射疫苗是防御禽流感暴發和流行的關鍵性措施。由于禽流感血清型較多,而且交叉保護性差。因此,接種疫苗時,必須針對當地流行的亞型,選擇相應的亞型疫苗免疫,才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目前一般用滅活疫苗進行免疫,我們國家使用的主要是預防H5和H9亞型的禽流感疫苗。注射前,首先要看疫苗的有效期,是否在有效期范圍之內;其次,要檢查疫苗的質量,看有沒有變質、沉淀。對雞群的免疫接種,必須根據本地區及本雞場的疫病發生和流行情況,選擇合適的疫苗與免疫時機。同時加強抗體監測,用以決定各種苗的二次免疫間隔期或決定是否補加免疫。
三、發生禽流感疫情后的措施
(一)發現疑似禽流感疫情后,要及早診斷,嚴格隔離,快速制定相應的防疫措施。立即組織人員會診,進行深入的流行病學的調查,進一步確定雞群的發病情況。查清發病雞群的日齡、臨床癥狀、發病率、發病雞舍的數量、傳染力大小、疫病傳播的速度、死亡病雞的剖檢變化等。
(二)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縣級人民政府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封鎖撲殺令將發病場或村作為疫點進行嚴密封鎖。同時,將該疫點周圍3km范圍內劃定為疫區進行封鎖,周圍設置警示標志,并將疫區周圍5km范圍內劃為受威脅區,對受威脅區的禽類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在出入疫區的交通路口指派專人,配備消毒設備,建立臨時性檢疫消毒站。禁止易感染活禽進出和易感染禽類產品運出,對出入人員和車輛進行嚴格消毒。
(三)對疫區內所有被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病禽(包括雞、觀賞鳥、野鳥)都要全部進行撲殺,禽尸體采用掩埋、焚燒等做無害化處理。掩埋地點盡可能在疫區現場,以減少運輸和避免運輸尸體途中污染周圍環境。坑應遠離水源、電纜線、水管、煤氣管道等設施。掩埋坑附近應設立標志,不得用于農業生產。被污染的飼料和糞便要堆積起來進行發酵處理。
(四)確診為可疑病禽的要分別處理。對可疑雞群應做進一步檢查,進行病毒分離及血清學診斷,以便早期確診。陽性禽應全群撲殺。對陰性禽群及發病場周圍的禽群進行定期檢查,每周至少檢查2次,至少檢查4周。收集死亡的雞,送實驗室進行病毒分離,以確定死亡的原因,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傳播途徑:科學家指出,打噴嚏、咳嗽和物理接觸都有可能導致新型豬流感病毒在人群間傳播。
傳播范圍:流感專家擔心,最近一段時間出入墨西哥城國際機場的旅游者或許已攜帶著病毒抵達世界各地。
感染癥狀:人感染豬流感病毒后的癥狀與感冒類似,會出現發燒、咳嗽、疲勞、食欲不振等。廣東疾控專家提醒,近期赴疫區的廣東人如出現發熱癥狀,應盡快到發熱門診就醫。
病毒類型:此次流行的豬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包含有禽流感、豬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斷。
易感人群:世衛專家世衛專家稱,此次流感的不同之處在于患者多為身體強壯的年輕人,而非一般流感容易感染到的老人和兒童等抵抗力較弱的對象,而這一點正是會造成大量死亡的嚴重流感的特征之一。
潛伏周期:奧爾斯特霍姆說,病例研究發現,眼下的這種新型豬流感病毒可能在人體潛伏7天后才表現出病癥。因此,他認為,眼下可能有更多的潛在病毒攜帶者正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預防手段:正確的做法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充足睡眠、勤于鍛煉、減少壓力、足夠營養;勤洗手,尤其是接觸過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噴嚏和咳嗽的時候應該用紙巾捂住口鼻;室內保持通風等。
治療方式:人感染豬流感是由豬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人感染豬流感病毒后,會出現類似流感癥狀。病毒感染早期使用達菲(Oseltamivir)有效,但對金剛烷胺(Amantadine)和金剛乙胺(Rimantadine)有抗藥性。預防措施主要為避免接觸流感樣病人,保持個人衛生等;入境后如懷疑感染豬流感,居家或就醫時應戴口罩,并向醫生說明旅行史。
紐約衛生公布的預防豬流感小貼士
第一.如果你已經有了流感的癥狀,千萬要待在家里不要去上班或者上學,直到流感的癥狀消失。
第二.當你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一定要捂住鼻子和嘴巴;還有記得要常常洗手。
第三.當你發現呼吸困難時就要迅速去醫院,但是如果癥狀不嚴重,就呆在家里,以防把病毒擴散在醫院里。
第四.民眾還沒有戴口罩出門的必要,但醫療衛生部門的工作者和曾經與豬流感病患有接觸的人一定要戴上口罩。
第五.吃豬肉是安全的,烤箱溫度一定要到160度以上充分加熱才能食用。
國內人群預防豬流感措施
增加戶外活動,均衡飲食、合理營養,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等個人防護,盡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食用豬肉或豬產品只要燒熟,就不會感染豬流感;
■ 增強個人防范意識,應盡量避免與禽、鳥類不必要的接觸,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
■ 對于一些密切接觸禽類的工作人員,如養殖、銷售、屠宰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穿防護衣等。
■ 藥物預防包括:板藍根沖劑、小柴胡顆粒、抗病毒口服液
關于防控人感染豬流感病毒疫情的答問
近來,在美國和墨西哥發生人感染豬流感病毒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此次疫情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公共衛生緊急事態”。雖然目前我國尚未發現疫情,但需要加強對公眾防控人感染豬流感病毒的健康知識宣傳,提高公眾的自我保護能力。為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何謂豬流感?豬流感病毒是否可以傳染給人?
答:豬流感是一種由A型豬流感病毒引起的豬呼吸系統疾病,該病毒可在豬群中造成流感暴發。
通常情況下人類很少感染豬流感病毒。近年在美國等地也出現過人感染豬流感病例,患者大多為與病豬有過直接接觸的人。
問:人如何感染豬流感?人感染豬流感后有何癥狀和表現?
答:人可能通過接觸受感染的生豬或接觸被豬流感病毒感染的環境,或通過與感染豬流感病毒的人發生接觸。
人感染豬流感后的癥狀與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嚨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和嘔吐,重者會繼發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問:是否有治療豬流感的疫苗?
答:目前雖尚無疫苗預防人感染豬流感,但人感染豬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問:食用豬肉是否會感染豬流感?
答: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豬流感能通過食物傳播。因此,食用處理得當的熟豬肉和豬肉制品是安全的。將豬肉烹制內部溫度達到71℃,可殺死細菌和病毒。
問:出國人員如何加強預防?
答:目前,人感染豬流感疫情發生地已知有美國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得克薩斯(Texas)和堪薩斯(Kansas)3個州,以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FederalDistrict,Mexico City)、東南部的瓦哈卡(Oaxaca)、中部的圣路易玻托西(SanLuisPotosi)和北部的墨西卡利(Mexicali)和下加利福尼亞(BajaCalifornia)等5個地市。建議中國公民前往上述地區商務和旅行時,應了解當地疫情進展情況,做好個人防護。各旅行社在組團前往上述地區時,有責任告知團員疫情情況,提醒團員做好個人防護。主要個人防護措施有:
1、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3、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
4、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
5、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6、如在境外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立即就醫(就醫時應戴口罩),并向當地公共衛生機構和檢驗檢疫部門說明。
問:回國人員如何加強預防?
答:1、從上述地區歸國入境時,如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說明。
2、從上述地區回國2周內,如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及時與當地衛生疾控部門聯系。
質檢總局緊急公告要求加強人感染豬流感檢驗檢疫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記者徐博)國家質檢總局25日緊急公告,要求來自人感染豬流感流行地區的人員,如有流感樣癥狀的,入境時應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
據世界衛生組織通報,近期美國、墨西哥出現人感染豬流感(A/H1N1)疫情,截至4月23日,兩國共報告流感樣病例898例,62人死亡。
衛生部等高度關注美國和墨西哥人感染豬流感疫情
關鍵詞:甲肝;傳染病;流行病學;HAV疫苗
【中圖分類號】R1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0-0085-01
1前言
甲型肝炎病毒(HAV)簡稱“甲肝”,是一種傳染性疾病,HAV主要是經膽汁隨從患者的糞便排出,然后通過污染環境、水源、食物或者通過接吻、唾沫接觸等由口傳入,即由糞――口途經進行傳播[1]。該病發病率高,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增加甲肝病患150萬;美國的疾病控制中心也保守估計,每年甲肝的發病人數大約在8~9萬,其中死亡率大約為0.5%[2]。甲肝病發時癥狀嚴重、病程較長、難治愈、發病人群集中且傳染范圍廣,給家庭和社會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與心理壓力。2008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本縣中小學罹患甲肝學生185例,現簡要分析校園甲肝流行病學特點,報告如下。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185例本縣中小學甲肝病患為觀察對象。男性116例,占62.7%,女性112例,37.3%;年齡7~19歲,其中15歲以下107例。主要分析調查甲肝疫情資料、人口數資料以及正常人群血清抗體調查資料等。
2.2方法:使用總體統計法與年代統計法對病患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3討論
3.1校園甲肝流行的特點
3.1.1流行季節特點:經查證,我縣中小學歷年的甲肝流行集中時間段,發病高峰為9~12月份。從1994~2007年的甲肝月別的資料來看,注射甲肝疫苗的前13年與用后的7年,二者的流行高峰季節出現了明顯改變,秋冬兩季的發病高峰顯著減弱,春、夏兩季基本處于相同或者以春峰為主的狀態。
3.1.2地區分布特點: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的發病率相當。據統計,在1995年之前,本縣農村學校甲肝的發病率為63.8%,城市學校為36.2%,農村學校的比重明顯高于城鎮學校。最近10年,農村經濟發展迅速,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尤其是農村衛生間、自來水的推廣普以及,降低了糞便的環境污染和水的污染,農村地區感染甲肝的病例有所減少;而目前,城鎮中,學生食用街頭燒烤與海鮮等食物機會增多,不衛生的飲食會增加患甲肝的風險,因此,現階段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的甲肝發病率無顯著差異[3]。
3.1.3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病率的比較:根據世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發達國家甲肝的發病率逐年下降,而且發達國家甲肝的高發人群集中在成人,而發展中國家的甲肝發病率相對較高,高發人群集中在15歲以下的兒童[4]。本組研究中,15歲以下的學生甲肝患者有107例,這個結果與流行病學的調查相符。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學生是甲肝疾病比較集中的人群之一,而成人的發病率相對較低,這是由于大部分的成人都通過注射甲肝疫苗或者免疫。
3.1.4通過血液或者傳播:研究證明,甲肝病毒可以通過血液進行傳播,母嬰傳播的可能性較小,但是目前也有研究證明血液可導致HAV傳播;另一種甲肝傳播的新媒介是,通過靜脈注射的吸毒者也證實會患上甲肝,這種方式逐漸成為HAV傳播的新特點。
3.2甲肝的預防措施
3.2.1注射甲肝疫苗獲得免疫。目前,最常用的甲肝預防手段是注射甲肝疫苗,這也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預防手段[5]。目前甲肝疫苗已經成為我國兒童接種的主要疫苗之一,2008年5月起,該疫苗被列入擴大免疫疫苗之一,部分省市已經提供免費甲肝疫苗接種。擴大甲肝免疫的覆蓋面,非常有利于降低甲肝的病發率。
3.2.2改善公共衛生狀況。發達國家的甲肝病發率之所以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共衛生環境得以極大改善。在發展中國家,也要對環境、食物以及水源等各方面進行改良整頓,促進個人衛生狀況好轉,可以有效地阻斷糞――口傳播的途徑,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HAV的感染率。
3.2.3改變個人生活習慣和不良的飲食習慣:目前,仍有部分偏遠地區的學校生活環境較差,采用傳統的糞坑廁所,環境及部分水源受到污染,這種狀態需要盡快做出改善,例如地方政府進行“改水”、“改廁”工程,對農村的環境衛生和飲水衛生狀況進行大整頓,改良居住條件的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此外,居民預防甲肝的意識差,兒童注射甲肝疫苗的普及率不高,這一方面是源于地方防病健康宣傳做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受家庭經濟收入的限制,無法接種疫苗。對于此種情況,各級衛生部門首先要重視,加強預防甲肝的知識健康教育宣傳,通過廣播、電視、傳單以及走訪等形式教化群眾,告知其甲肝危害,增強其危機感,并輔導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提高自我防御和自我保健意識。
參考文獻
[1]石在昌,韓悅,馬環,等.近年遼寧省沿海地區甲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雜志,2001,17(3):228
[2]石有昌,韓悅.遼寧省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雜志,2001,3:268
[3]李路明.加強生活飲用水的預防性衛生監督[J].中國公共衛生雜志,2002,18(9):1078
【關鍵詞】 監護室;醫院感染;暴發
(聲明:本站文章僅給需要的醫務工作者提供交流學習參考。翰林醫學免費提供。部分資源由工作人員網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發現有哪部分資料侵害了您的版權,請速與我們后臺工作人員聯系,我們將即時刪除。客服qq:88970242.后臺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醫院感染是衡量醫院管理水平、評價醫療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神經內科監護室病人病情重,年齡偏大,長期臥床,多伴吞咽障礙、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是醫院感染的重點科室。為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預防感染暴發流行,我科監護室制訂一系列措施,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未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現總結如下。
1 加強人員培訓
科室每月組織學習感染相關知識、預防醫院感染措施等。同時,加強全科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規范[1]。
2 環境衛生管理
每日三班06:00~14:00,14:00~22:00,22:00~06:00, 由護士督促工人使用1 000 mg/l~2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桌面、物表、床單元等,必須一桌一布、一床一巾一濕掃,使用含氯制劑拖地,75%乙醇紗布擦拭鍵盤、電話、監護儀導線;每日2次紫外線消毒室內空氣,每次30 min;病房每日通風2次,每次30 min。病床前置帶蓋腳踏式垃圾桶,減少污染。
3 入室管理
工作人員均需著監護室工作服。入監護室時需穿拖鞋、洗手;每班下班后,拖鞋入1 000 mg/l ~2 000 mg/l含氯制劑中浸泡,清洗晾干備用。病人入住監護室時均需更換衣服,自己的衣物交家屬帶回。嚴格控制監護室的人員出入,減少護生、實習醫生進入監護室;嚴格控制探視人員,每例病人每天只允許2名家屬換鞋、洗手后入室探視30 min。
4 病人監測
建立定植菌監測登記本,在第一時間篩查醫院感染情況。入住監護室的病人,由當班護士在1 h內留取病人鼻拭子,送檢驗科篩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留取病人肛拭子送檢驗科篩查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株(elbls)、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對使用呼吸機的病人,在上機第3天、第7天留痰標本送細菌培養及涂片,以后每周留痰標本送檢。對保留導尿病人,每周留小便查細菌培養及涂片。每日由整班查病人檢驗報告情況,在定植菌登記本上記錄病人結果,對陽性病人及時通知醫生,上報醫院感染辦公室。并于床旁掛隔離標記,實行床旁隔離。病歷上貼醫院感染標識,提醒醫務人員進行各項操作時按隔離要求執行。病人物品專人專用。床頭放置快速手消毒劑,要求醫務人員在各項操作和接觸病人前后必須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劑擦手。病人所需的醫療器械如聽診器、小手電筒、體溫表、壓脈帶等器械做到一人一用,垃圾入紅色垃圾袋單獨處理。
5 提高洗手的依從性
洗手是預防醫院感染最經濟有效的方法,認真洗手可以降低醫院感染30%[2]。強調在進行各項診療操作前后、接觸病人前后必須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劑[3]。在床尾、治療車掛快速手消毒劑,方便工作人員。在洗手池旁張貼“六步洗手法”圖示,指導工作人員正確洗手;用腳踏式水龍頭,減少污染。水池上掛干手器,防止在工作服上擦手。
6 加強呼吸機的管理
如無禁忌,均抬高床頭45°;一般病人每周更換1次呼吸機螺紋管及濕化罐。對有明顯感染病人每周更換2次。螺紋管和濕化罐均一次性使用。及時傾倒螺紋管內冷凝水,冷凝水倒入含氯制劑中浸泡30 min。使用密閉式吸痰管吸痰,24 h更換1次,減少交叉感染。
7 減少導尿
導尿是泌尿系感染最常見的原因。病原菌主要來自病人身體內定居的內源菌或醫院環境污染的外源菌,這些細菌可通過直接定居尿道周圍或污染導尿管引起泌尿系感染。另外,導尿管表面對微生物有保護作用,留置尿管為細菌提供了逆行感染的機會,給病人留置導尿,明顯增加獲得尿路感染的危險性。留置時間越長,感染的危險性越大,導尿增加1 d,感染危險增加5%[4]。神經內科病人大多數意識不清,對尿潴留病人留置尿管;對小便失禁男性病人可采用保鮮袋接尿;女性病人使用尿不濕,并在每次小便后清洗會。留置導尿管的病人,每日使用氯己定清洗尿道口2次,每周更換引流袋2次,2周更換尿管1次,及早拔除尿管,減少尿路感染的發生。
8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不當與濫用是造成人體微生態失衡和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應盡量縮短使用時間,并嚴格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護士作為抗生素的執行者,要掌握合理用藥的知識,給藥次數和間隔時間是根據藥代動力學中該藥半衰期決定的,應自覺按照規定時間給藥,積極觀察療效。根據病人病情及時向醫生提供停用或換藥的依據,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
9 縮短入住時間
大量研究證明,住監護室的時間越長,發生院內感染的幾率越高[5],所以一旦病人度過危險期,應及時轉到普通病房。
【參考文獻】
[1]閆志梅.引發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9,23(suppl 2):144145.
[3]張紅梅.護理人員洗手現狀及管理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23(4b):956957.
[2]沈泳.提高洗手依從性的6條金標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12):1407.
[4]伏平.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0,10(4):272273.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Effect of Preventing Phlebitis Caused by Vein Indwelling Needle/GAO Yu-lan,GUAN Wen-ju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5):075-078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its effect of phlebitis caused by vein indwelling needle.Method:From November 11,2015 to November 11,2016,120 patients who hospitalized and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with the routine nursing method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aken with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time of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1 month.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the retention time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the occurrence and incidence of phlebitis,the degree of pai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first successful puncture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retention time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phlebitis and puncture side limb pai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hlebitis;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5.022
在臨床上,靜脈留置針由于操作簡單,相對一次性輸液針留置時間更長,穿刺成功率更高,且不受影響,可隨改變而改變,便于肢體運動,為患者的臨床用藥治療及搶救爭取了更多時間與機會,受到醫務人員及患者的歡迎并得到廣泛運用[1]。靜脈留置針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患者痛苦[2],但是患者自身及醫院因素等都可能導致靜脈炎發生[3],比如血管較滑、彈性差等因素。靜脈炎一般發生在穿刺置管后的3 d內[4],早期多為機械性靜脈炎,其增加患者的痛苦及醫療成本,不利于患者的預后[5],為患者的靜脈再次穿刺增加難度。本院為了降低靜脈留置針患者的靜脈炎的發生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強化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11日-2016年11月11日到本院進行住院治療并使用靜脈留置針行輸液治療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意識清醒可配合。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納入標準:Allen試驗陰性;靜脈搏動良好。排除標準:Allen試驗陽性;靜脈搏動不良,穿刺點有嚴重皮膚損傷及感染。對照組采用常規靜脈留置針護理方法,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強化護理干預措施。其中,試驗組男40例,女20例,年齡25~75歲,平均(45.1±13.1)歲,留置部位:手背靜脈45例,前臂靜脈15例。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23~75歲,平均(44.7±13.6)歲,留置部位:手背靜脈43例,前臂靜脈17例。兩組均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密閉式靜脈Y型留置針。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分布、所用藥物、輸液量及滴數、體重指數、留置部位、置管所用材料即留置針、患者血管條件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靜脈留置針護理方法,即:嚴格消毒皮膚后,持針以15°~30°穿刺進針,見回血后,壓低再向前進入1~2 mm。然后撤針芯,使導管全部進入血管,再將針芯全部撤出,囑患者松拳并松止血帶,以穿刺點為中心貼上3M貼膜,并寫上穿刺日期、時間以及穿刺者姓名或工號。再次核對患者信息,并對其做相關的健康教育。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如下強化護理干預措施:(1)加強評估患者發生靜脈炎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自身條件及藥物等,患者自身條件如靜脈管徑較小、體質較差、從未輸過抗生素等[6],藥物如化療藥,高濃度營養液如脂肪乳劑和電解質等。(2)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專門集中的靜脈留置針操作培訓及理論培訓,并加強其風險和無菌操作意識,培訓后所有相關護理人員均熟悉并掌握常用靜脈的解剖位置及置管方法。(3)對普通患者和高危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案。高危患者在床頭及床尾制作標示卡以提醒,并使用精密可控輸液器,病情允許下盡量選擇較小的針頭。每班進行認真、清楚交接。(4)靜脈盡量選擇粗大、??性較好、易于觀察的血管,避開活動度較大的血管。合理安排輸液順序,一般情況下,抗生素、對血管刺激比較大的藥物等容易引起靜脈炎的藥物應先靜脈滴注,再靜滴普通藥物,對滴速進行嚴格的控制,并掌握藥物的配伍禁忌,所有藥物均現配現用。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輸液結束時,特別是刺激性藥物應先用0.9%氯化鈉注射液5~10 mL沖管,再用肝素鈉封管液(12 500 U的肝素鈉注射液1支稀釋于0.9%氯化鈉溶液250 mL中)5~10 mL進行脈沖式正壓封管。一周更換3M貼膜2次,嚴格消毒,針眼處用棉簽涂抹喜療妥乳膏。拔針時動作應輕柔以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并用喜療妥或者馬鈴薯進行外敷。置管時間控制在5 d以內。(5)加強靜脈留置針的相關教育。告知患者其目的及注意事項,提高依從性。盡量不碰水,輸液時抬高輸液側肢體,促進靜脈血回心。有條件者也可用熱毛巾進行熱敷。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置管方式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時間。(2)靜脈炎發生情況。標準采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INS)所制定的靜脈炎判定標準[7],即Ⅰ度:患者主訴疼痛,局部紅腫、疼痛,靜脈無條索狀改變,硬結未觸及;Ⅱ度:在Ⅰ度靜脈炎表現的基礎上靜脈出現條索狀改變;Ⅲ度:在Ⅱ度靜脈炎基礎上,硬結可觸及。(3)穿刺側肢疼痛程度。標準采用WHO疼痛分級標準[8],0級:無痛;1級:輕度疼痛,但不明顯;2級:中度疼痛,在可以忍受范圍;3級:重度疼痛,難以忍受;4級:無法忍受疼痛,需要使用鎮痛藥。(4)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表形式對患者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問卷由科室代教及資深臨床護理人員根據科室實際情況制作,當場發放,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問題輔助解析并當場收回,有效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置管方式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時間比較 試驗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導管留置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的靜脈炎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靜脈炎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4.23,P
2.3 兩組患者的穿刺側肢疼痛程度比較 試驗組疼痛發生率11.67%低于對照組低的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4.36,P
2.4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9.65,P
3 討論
隨著靜脈留置針得到人們普遍的認可,其臨床使用率越來越高,因而靜脈炎的發生率也相對有所增加[9]。靜脈炎的發生給患者帶來了痛苦,也給護理人員的再次穿刺帶來難度[10]。目前保障輸液患者的安全作為全球性的話題,越來越重要[11]。因此,如何減少靜脈留置針所致的靜脈炎非常重要,劉鳳相[12]學者曾對行靜脈留置針的老年患者做過預防靜脈炎的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效果,說明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據文獻[13]調查顯示,靜脈炎的誘發因素主要是長期滴注對血管刺激性較強的藥物、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過長等。現代醫學認為靜脈炎的發生機制是由于末梢靜脈輸入了非生理pH值的液體[14]。本研究中,對患者的高危因素加強評估并對其高危患者做了床頭及床尾標示卡,有利于加強護理人員對靜脈炎的重視,在病情允許下選擇較小的靜脈留置針,減少了其針管對血管壁的摩擦刺激[15],從而減少了炎癥的發生。試驗組導管留置時間可能與上述因素有關。對護理人員進行靜脈留置針的操作和理論的培訓,其一次穿刺成功率明顯提高,說明其專業的重要性。另外,對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以及液體的滴速進行控制也降低了靜脈炎的發生率[16-17]。據文獻[18]研究顯示,喜療妥軟膏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環的作用,從而緩解疼痛,并有效防止靜脈炎,本研究中試驗組穿刺側肢疼痛程度較對照組輕,與喜療妥軟膏的使用以及對患者加強靜脈留置針的健康教育有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靜脈炎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