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看圖寫話一年級

看圖寫話一年級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看圖寫話一年級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看圖寫話一年級范文第1篇

1、首先明確寫話的最基本要求。

五個要素:什么時間、誰、在哪兒、干什么、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

2、從以下三步來寫:

第一步:看 ----仔細觀察圖片:誰在哪里干什么?

第二步:找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各是什么?在圖上找出來。(小紅和媽媽各在干什么?他們的動作各是怎樣的?)

看圖寫話一年級范文第2篇

【關鍵詞】看圖寫話;注重觀察;大膽思維;化難為易;興趣入手

【中圖分類號】G622

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是小學生作文的起步階段,是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看圖寫話能力可以說是作文的基本功。這項基本功非一朝一夕所能練就的,也不是一兩堂課就能形成的。要提高小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就要求小學教師在課堂內外對學生進行有效性的指導,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途徑,幫助他們入門。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摸索,我積累了一些方法。

一、注重觀察,看一看

我們日常的生活場景、周圍環(huán)境無疑是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奧妙無窮的大自然,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為孩子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鮮活素材。低年級的學生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充滿著好奇。因此,老師要經常引導孩子們去觀察自然,關注周圍的事物。魯迅也曾說:“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是觀察。”

春天來臨了,我會帶同學們去田野里觀賞金燦燦的油菜花;領他們去果園里觀看那競相開放的桃花,攜他們去爬山,感悟大自然的寧靜,聆聽清脆的鳥鳴……面對這美妙的世界,孩子們興致盎然,他們會仔細觀察,用心感受。當他們的注意力被某一事物或某一現(xiàn)象吸引住時,有的孩子會興致勃勃地講述,愛思考的孩子會不住地提問。有了情感觸動,就會有傾吐、表達的需要。孩子們會把那些使他們激動、贊嘆和驚奇的東西,用自己的話語寫下來。在我上完《找春天》這篇課文后,我?guī)е⒆觽兊叫@里走一走,瞧一瞧,讓他們摸一摸小草,聞一聞花香,聽一聽鳥叫……

這是我班上的一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校園里“找春天”所寫的一段文字。“春天來了,我們唱著《春天在哪里》這首歌,跟著老師去校園中找春天……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在那五顏六色的花朵里,春天在那嫩綠的小草里,春天在那小鳥的叫聲里。我高興地叫著:“我找到春天啦!”你瞧,通過他們的親身觀察和體驗,文字是多么的鮮活,多么的真切,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虛情假意。生活是孩子創(chuàng)作的源泉,外面的世界是孩子最好的課堂,觀察體驗是孩子最真的感受。

二、大膽思維,想一想

有的學生在仔細觀察后,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低年級學生在進行看圖寫話訓練時,老師可在多幅圖中抽去其中的一幅或故意出現(xiàn)不完整的圖畫,要求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添畫,思前想后,這樣做更能激發(fā)學生去大膽想象。記得一次看圖寫話課上,我出示了一張畫,畫中只畫了半個圓,我要求學生在這個半圓上添上幾筆,變成一樣東西,然后展開想象,寫幾句話。學生們有的畫成“太陽”,有的畫成“刺猬”,還有的畫成“烏龜”、“蘑菇”、“小汽車”、“雨傘”……形形的東西,奇思妙想的話語,讀后讓人忍俊不禁。其中王子悅小朋友寫的“太陽”的故事,更是讓我心靈一顫,印象深刻。她畫的是可愛的太陽。她寫道:“星期二下午放學后,我乘車回家。半路上,我看見太陽追著車子。車子跑到哪,太陽就跟著跑到哪,就這樣跑來又跑去。我下車了,那太陽還在。原來太陽是追著我在跑啊。到家后,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聽后笑了,我也笑了。”多么富有童趣、富有想象力的語言!臺灣作家林清玄寫的《和時間賽跑》中,不是也有與太陽比賽的場景嗎?這場景與小女孩所描寫的畫面多么相似!

三、化難為易,演一演

有些圖片類似于日常生活片段,要讓低年級的學生生動真切地表達出了,確實不易。這時,我們可以用演一演來化難為易。有一次我們碰到了這樣的一幅圖:圖上畫著一個孩子躺在病床上,另一個孩子站在病床邊。要求寫一寫他們的對話。(提示:小軍生病了,小明去看他,小軍同桌小紅有事去不了,請小明代她向小軍表示問候。)當我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圖畫,并認真讀提示,然后再來說說時,孩子們都面露難色,舉手的寥寥無幾。我忽然靈機一動,請上了兩位學生,一個孩子坐在椅子上演生病的“小軍”,另一個演來看望“小軍”的“小明”,我沒多說什么,只是讓“小明”到門外去。門外的孩子即刻“咚咚咚”敲起門來,“小軍”應聲:“請進!”“小明”推門探頭進來,邊走邊問:“小軍,你的病好點了嗎?”“小軍”高興地說:“好多了!謝謝你來看我。”“小明”接著說:“本來小紅也要來的看望你的,可她今天有事來不了了。叫我代她向你問好。”“那也請你幫我對她說聲謝謝!”“小軍”笑著說。你瞧,他們的動作、表情、語言都表現(xiàn)得如此生動、真切、到位。有時候,先讓學生演一演,再讓他們看圖,靜止的圖畫在學生的眼中、心中必然會“活”起來、“動”起來,這時讓他們看圖后再寫寫,原來棘手的問題變得相對容易。

四、興趣入手,畫一畫

在指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時,你會發(fā)現(xiàn)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有的圖畫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無從下手;有的圖畫學生不喜歡,觀察的時候就會缺乏主動性;有的圖畫有人物,有景物,學生在寫話時,往往寫了人物,忽略了景物等等。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我想到了畫畫是低年級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件事情。美術課上,學生們熱情高漲,紛紛用畫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課間,也經常看到他們三五成群在一起交流自己得意的圖畫作品,可見他們是多么地喜歡畫畫,在他們心中畫畫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五、暢所欲言,說一說

口頭表達能力是看圖寫話的基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低年級教科書中每個單元練習都安排了說話訓練。可見“說”是多么的重要。低年級孩子好奇、天真,思維形象、具體,但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說起話來有時前言不搭后語或重復累贅。可是,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課堂上表現(xiàn)膽小,不愛說話,但對班級里發(fā)生的事、同學身上發(fā)生的事,總愛跑來跟老師訴說。奇怪的是,原先連說話都結結巴巴的學生,這個時候他們總能把事情原委有頭有尾地說清楚、說完整。往往我們平常的做法卻是對那些調皮、學習不認真的孩子,總是沒有耐心聽他把話說完,有時還會打斷他的話。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

總之,對低年級學生進行作文起步訓練,教師要注重觀察引導,善于利用各種資源,充分激發(fā)學生想象力,讓學生愿說樂寫,使他們能順利地邁上中年級作文的新臺階。我堅信:給孩子一片五彩的天空,他們一定會像小鳥一樣快樂飛翔。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

[2]《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柳文娟

[3]陶保平主編、袁文輝副主編:《小學語文教育新視野》,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看圖寫話一年級范文第3篇

小學語文教學將有力促進兒童認識能力的發(fā)展。因為在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理解與表達,都是與兒童認識能力的提高分不開的。兒童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反之,對客觀事物有了較深的認識,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也相應提高。因此,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必須從兒童實際出發(fā),注意把語文教學與發(fā)展兒童認識能力密切結合起來。

關鍵詞:小學教育 ;認知能力 ; 能力培養(yǎng)

小學教育與幼兒教育是既相關聯(lián)又有區(qū)別的兩個相鄰階段,搞好兩者銜接極端重要。我做為一名小學一年級的普通語文教師,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認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cognitive ability);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的關系、發(fā)展的動力、發(fā)展方向以及基本規(guī)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加涅(R.M.Gagne)提出3種認知能力:言語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問題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為什么和怎么辦的問題的能力);認知策略(有意識地調節(jié)與監(jiān)控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能力)。 

剛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還帶有明顯的幼兒期的特點。這在思維活動上表現(xiàn)的特別明顯。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幼兒階段末期開始出現(xiàn)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心理活動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感性認識。因此,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的、膚淺的,并多與他們的直接經驗相聯(lián)系。而學齡兒童則能從對事物外部表面認識,過渡到對事物內部聯(lián)系的認識,即能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這一變化將影響兒童的整個心理活動,使兒童的認識發(fā)生質的飛躍。但這一變化,決非一入小學校門就自然發(fā)生的,它是一個逐漸的發(fā)展過程。

小學語文教學將有力促進兒童認識能力的發(fā)展。因為在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理解與表達,都是與兒童認識能力的提高分不開的。兒童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反之,對客觀事物有了較深的認識,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也相應提高。因此,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必須從兒童實際出發(fā),注意把語文教學與發(fā)展兒童認識能力密切結合起來。

一 、在識字教學中把識字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重視從詞中識字和加強句的訓練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是以識字為重點。教兒童識字,從字義來說就是教兒童學詞。詞是代表事物及其關系的語言單位。兒童學詞,把詞和具體事物聯(lián)系起來,才能理解正確,運用得當。脫離具體詞義和語言環(huán)境孤立地教兒童識字,是很難準確理解字義的。因而字詞教學中提出“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是語文教學客觀規(guī)律的經驗總結。在新編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中,把識字和認識客觀事物結合起來,大量運用各種插圖,如看圖拼音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填空組詞等。圖畫是客觀事物在紙上的具體反映,它同文字一樣也是一種表現(xiàn)形式,而且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兒童的感官,符合一年級小學生思維的特點。同時,要把識字教學和加強詞句的訓練結合起來,只有把字放到語言環(huán)境中去,才能反映客觀事物,起到表情達意的作用。 

二、 在閱讀教學中把培養(yǎng)閱讀能力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在認識事物過程中深刻地理解語言文字

閱讀教學是語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訓練。學生在閱讀中,能否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不僅與字量有關,更與兒童認識事物能力的高低有密切關系。教學中,應使兒童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來掌握課文內容認識新的事物;在認識事物過程中,提高兒童的認識水平,從而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如我在閱讀書中找到的《秋天到》一文,寫“天氣涼了,樹葉黃了,大雁南飛”等秋天特有景象。學生閱讀課文后,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理解了課文內容。反之,借助語言文字的描繪,學生對秋天特征的認識也更具體,更深刻了。

三 、在說話寫話當中,發(fā)展學生的認識能力

說話和寫話是小學低年級作文的特有形式,它符合剛入小學不久兒童的語言與思維發(fā)展的特點。一年級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已有一定發(fā)展,但要說得清楚、完整、流暢、準確,還需進一步訓練。特別是受認知發(fā)展水平的局限,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常常是片面的,簡單、膚淺甚至是錯誤的。說話和寫話不僅能提高兒童口頭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觀察、思考、說話、寫話,能正確認識事物,從而提高兒童的認識能力。因為無論是說話還是寫話,首要的都是要使學生有話可說,都需要材料,這個材料就是生活。因此,說話寫話教學中,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與對事物的認識統(tǒng)一起來,使語言文字起到表述對事物認識的工具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說話和寫話不僅是對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而且在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看圖寫話一年級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小學;寫話教學;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712(2014)08-0033-02

[作者簡介]萬明哲(1975―),男,江蘇南京人,本科,江蘇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學分校將軍山小學教師,小學高級。

作為一線小學教師,我們往往發(fā)現(xiàn),學生純自然狀態(tài)下的說更接近學生真實情感和事物本質,課堂上學生說的不如自然狀態(tài)說的,書面的表達更是如此,學生寫出的大都是空話、大話、套話。小學低年級是學生作文的啟蒙階段,這個年齡的學生更需要進行相應的指導,為此,筆者做了一些思考與嘗試。

一、把握特點,注重有序推進

課標關于“寫作”,一二年級定位為“寫話”,三年級開始是“習作”,目的是降低寫作的難度。筆者鼓勵學生們從一句話寫起,逐步過渡到二年級進行“連句成段”的句群訓練。

小學生寫作訓練起始于一年級說話訓練。一年級上學期漢語拼音教學結束后,在原來大量聽說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用漢語拼音寫話,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詞寫完整通順的句子。開始時,教師的要求不能過高,關鍵是讓學生動起來,遵循“起點低、坡度小、寫生活”的原則,等到學生能寫一句完整的話后,進而提出進一步要求。

一年級下學期教師可以進行針對訓練,引導學生圍繞句子四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進行寫話。一開始,教師可以用課文中的句子做例句,使學生產生感性認識。如:“一天晚上,幾個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月亮和云彩》)將句子作如下詮釋:什么時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一天晚上(時間),幾個小朋友(人物)在院子里(地點)玩(事件)。筆者引導他們按照這樣的形式寫句子。學生會寫后,又可進一步引導他們認識諸如“我吃過午飯后立即到小區(qū)健身廣場去玩”(人、時、地、事),“星期天,白龍廣場上有很多人在放風箏”(時、地、人、事)的句式,并且讓他們練寫。練寫時,其內容依然是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反復練習,可為以后的習作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有意識訓練學生說話、寫話中,教師要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則。開始時,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內容后,教師一句話一句話地帶學生在方格內寫,包括句子開頭空兩格、句子的停頓、常用標點符號的使用和占格等;后來,教師將不會寫的字詞寫在黑板上,學生自己根據詞語組織句子。逐漸地,再進行“連句”訓練,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到了二年級之后,學生基本能寫一段完整的話,各種標點符號也能準確地使用。

二、找準基點,加強訓練指導

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提出:“作文與說話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的經驗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其實,說只能為寫服務,說可以幫助學生選擇材料、組織材料,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打開思路,幫助學生評價修改等。

低年級教材單元練習中安排了“口語交際”,一般要求照樣子說一說,或看圖說一說等。教師可以安排這樣的訓練:觀察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說說它的樣子,再用幾句話寫下來。在學生起筆之前,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討論準備寫哪種小動物,從哪幾個方面寫它的樣子。互相補充和擴展,按照一定的順序“完整”地說出這個動物的樣子,然后再讓學生照著寫,打開學生寫話的思路,使學生有話可寫。寫完后,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評價寫話的質量,為學生修改指明方向。教師還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出發(fā),設計與之相關“寫”的訓練,使閱讀、寫作、思維訓練三者融為一體。通過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讀寫訓練,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能力得到提升。

實踐表明,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明確、簡短的寫話訓練,利用十至十五分鐘的時間當場完成,可以有效地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學生閱讀和習作能力的提高。如教學《臺灣的蝴蝶谷》一課時,筆者結合第二自然段“飛過、穿過、越過”等動詞學習,及時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走到一位學生身邊,彎下腰,撫摸著他的頭,對他悄悄說了一句話。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的動作,初步嘗試運用表示連貫動作的詞進行寫話訓練。這樣,既能結合閱讀教學,有效拓展動詞的運用,對學生表達有具體指向性,更能訓練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寫出真實的感受。

蘇教版教材的插圖精美,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等能力。因此,作為教材第二語言的插圖,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學資源,值得我們去好好利用。比如,蘇教版第三冊識字8后,筆者引導學生觀察:“圖上有()的池塘,()的荷花,小金魚在干什么?荷花為什么笑了?”最后請同學把這幅美景寫下來。強烈色彩圖案的刺激和生動有趣的富于想象力的畫面,使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也忍不住把這美表達出來。

當然,對于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是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學生,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有步驟地、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的能力。

三、注重積累,豐富寫話素材

“無米下鍋”一直是學生寫作的通病。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找語言,讓學生明白,寫作源于生活,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的源泉。

筆者曾經與家長一起組織學生爬翠屏山,到將軍山進行燒烤等活動,讓學生在集體的生活中體驗生活。暑假期間,學生用相片輔以文字描述形式,記錄“我的暑期生活”。這些都引導學生豐富并靜心感受自己的暑假生活。

除了感悟生活,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標第一學段明確提出“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課外讀寫訓練的有機結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筆者以興趣激發(fā)為立足點,逐步、穩(wěn)妥推進低年級的閱讀。比如,筆者在班級板報中開辟了“每周一詩”欄目,在“拓展閱讀訓練”中增設了《弟子規(guī)》等經典誦讀板塊,利用課前兩分鐘以及吃飯排路隊等時間,進行集體誦讀。再比如,在一年級第一學期學完拼音后,筆者推薦《小豬唏哩呼嚕》(拼音版)進行全班集體閱讀,注重閱讀興趣培養(yǎng),輔以方法指導,開始約一半學生20分鐘只能讀2頁,慢慢地能讀到15頁甚至更多。后來,筆者又推薦了《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系列、楊紅櫻《親愛的笨笨豬》系列等讀物。不少學生自己讀完后,又選擇了其他感興趣的讀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將所讀的書與生活中獲取的素材結合起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就不會怕寫話了。

擺正“寫話”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位置,做到“低起點,穩(wěn)起步”,把握好層次性并逐步遞進,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為中高年級習作打下基礎,我們相信學生今后的寫作是件快樂的事情。

參考文獻:

看圖寫話一年級范文第5篇

“看圖寫話”畫面生動形象,學生能直觀地去感受畫面上的內容,對學生的寫話有很大的啟發(fā),而且畫面也容易激起學生的“寫話”興趣,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畫面內容就是最好的“寫話”的“扶手”,學生能言之有物。“看圖寫話”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和想象,把圖上的內容轉化為文字,觀察要有順序,要突出重點,還要合理地想象。“寫話”就要將觀察所得,圍繞圖意,有條理地具體寫出來。這樣就有效地鍛煉和發(fā)展了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看圖寫話”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的自信心,為打好寫作基礎,及順利過渡到中、高年級的習作、寫作有著重要的作用。正因為“看圖寫話”有這樣重要的意義,我們在低年級作文教學中就更要重視“看圖寫話”的教學。

“看圖寫話”的每幅圖都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寫話訓練材料,教師怎樣指導“看圖寫話”,扎實地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最終提高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質量,這是低年級教師在教學中所要探究的一個問題。我通過以下四個步驟來指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效果較好。

一、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

“看圖寫話”的基礎是要學會觀察,這是進行“看圖寫話”的重要條件。只有經過細致的觀察,才能對圖畫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在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寫話”。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本著由易到難的原則,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以北師大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封面的圖畫為例,我是這樣指導學生觀察的。我把這幅圖制作成課件演示,第一步,先放映綠樹成蔭的畫面,提示學生,看見這樣的畫面你想到了哪些好詞,能用這些詞說一句或幾句話嗎?第二步,再放映鮮花盛開的圖畫,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把鮮花的圖畫說出來。第三步,把這兩幅圖畫合起來,指導學生要把畫面的內容說清楚,不能一會兒說這,一會兒說那,必須按一定的順序說,即“從遠到近”的順序,先說遠處的山林,再說近處的花草。第四步,出示人物植樹的畫面,這也是按順序觀察,即“先景物后人物”的順序。教會學生觀察順序,在頭腦中形成總體的印象,再抓住細節(jié)觀察,最后再回到整體畫面,這樣看圖就不再是件枯燥和困難的事情了。

二、啟發(fā)學生思考,充分發(fā)揮想象

圖上的內容是平面的,靜止的,只是描繪出了人物的動作、表情,而與之相關的人物的語言和心理卻無法體現(xiàn)出來。只有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使圖中的事物動起來,使他們有動作、有語言、有思想,才能使畫面內容豐富充實。

教師要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畫面中,進入角色,大膽想象,也可以借助課件進行演示。如果和學生生活實際貼近的,還可以組織學生演一演。讓他們在這樣的一系列活動中,想象畫面內容以外的東西,同時又使靜止的畫面?zhèn)鬟f出更加豐富的內容。還是一年級下冊語文書封面這幅圖,指導看人物植樹圖這一部分時,除了讓學生找出圖中所表達的幾個要素(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樣)分別是什么,弄清圖意及這幅圖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加進豐富的想象。

三、理順思維,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從想象到寫話,這中間還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口頭表達。低年級學生表達時,往往缺少條理,不連貫,所以我們要重視“看圖說話”的教學,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通過口語表達的反復實踐,為后面的寫話打好基礎。通過啟發(fā)學生想象,打開了學生的思路,他們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內心想法展現(xiàn)出來。在說的過程中,要提出具體的要求:要有開頭,有結尾,語句要完整,條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順序來說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先找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來做示范,然后再讓其它同學仿照來說。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鼓勵學生用詞準確生動、想象合理等獨特之處。這次看圖說話過程中,一個學生在說話時說到了“春姑娘給神州大地換上了綠色的新裝”,還有的學生說“春天的手撫摸著大地,大地一片新綠。”“春天是植樹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種下一棵小樹苗,幾年,十幾年,這里將變得青蔥翠綠。”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語句,我滿腔熱忱地表揚學生:“你說的句子真是太好了!”學生表達的興趣就被激發(fā)出來,其它同學也都爭先恐后地說起來,進而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又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

四、動筆寫話,完成最終目標

學生把觀察到的、想象到的和口頭表達的東西轉化為書面文字,這是“看圖寫話”的最后一個過程,也是“看圖寫話”的最終目標。通過以上的層層訓練,再來寫話就得心應手了。此外,要提高“看圖寫話”的質量,還要注意平時在生活中、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經常進行詞語、句子、片斷的訓練,使學生能學以致用,提高表達能力。

相關期刊更多

上海計量測試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福建省文化廳

小學生導讀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安徽省教育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东海县| 琼结县| 娄烦县| 鄂温| 洪洞县| 垦利县| 电白县| 彭山县| 尖扎县| 尚志市| 贺州市| 新乐市| 大荔县| 白沙| 峨边| 乌鲁木齐县| 通榆县| 乌拉特中旗| 文山县| 河东区| 皮山县| 隆昌县| 南宁市| 通海县| 昭通市| 望奎县| 漾濞| 靖远县| 秀山| 桐柏县| 衡水市| 台东县| 汉川市| 凤台县| 鹿泉市| 日照市| 河西区| 余干县| 太保市|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