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青蛙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比較長短,能按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排序。
2、初步感知船的長度與所載青蛙數量之間的關系。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材料:PPT、視頻展示臺;
幼兒材料: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五條長短不同的小船、五隊數量不同的青蛙)、自制小船6只。
【活動過程】
一、小船排隊——學習按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排序。
1、PPT導入,發現小船的不同。
(1)池塘里開來了什么?一共有幾條船?(點數:一共有4條船。)
(2)這些船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①顏色不一樣。有紅色船、黃色船、藍色船、黑色船。
②長短不一樣。黑色船最長,黃色船最短。
小結:池塘里的四條船顏色不一樣、長短也不一樣。
2、為小船排隊,根據長短探索排隊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小船要靠岸了,請你按照船的長短沿著紅旗一邊直直的河岸從上到下整齊的排排隊,一條波浪上排一條船。
(2)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你是怎么給小船排隊的?
小結:小船排隊的方法有兩種,可以是最短的、短的、長的、最長的這樣按從短到長的順序排,也可以是最長的、長的、短的、最短的這樣按從長到短的順序排。
(4)幼兒再次按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的順序糾正排序。
二、青蛙坐船——初步感知船的長度與所載青蛙數量之間的關系。
1、青蛙來了,初步感知青蛙數量與隊伍長短。
(PPT結合青蛙叫聲)聽!誰來了?小青蛙排著隊來了,看!排成了幾排?(4排)每排數量一樣多嗎?隊伍長短一樣嗎?
2、青蛙乘船,初步感知船的長度與所載青蛙數量之間的關系
(1)小青蛙要乘船去旅行了,每條船上只能乘一排青蛙,請你根據青蛙的數量和隊伍的長短幫小青蛙坐上合適的船吧!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為什么要讓青蛙這樣乘船?
小結:青蛙越少,隊伍越短,乘的船就越短;青蛙越多,隊伍越長,乘的船也越長。
三、乘船游戲——鞏固長短排序,并感知乘坐數量與船長短的關系。
1、小青蛙們坐上了船去旅行咯,小朋友想不想坐小船去旅行呢?(出示四條自制船)這里有幾條船,你們覺得哪條船乘的人最多?那條船乘的人最少?為什么?
2、請幼兒根據船艙數量乘船,注意一個船艙乘一個。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課堂教學不再是傳統單調、枯燥的學習氛圍,而是要通過教學讓學生充分展示、體現自我。特別是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通過“故事、情境、游戲”等活動能激發學生對體育與健身的興趣,享受體育帶來的歡樂。有利于培養學生競爭、合作和創新等意識,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全面發展。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通過情境形式進行體育教學,達到教學目的,激發學習興趣,已逐步成為體育教師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二、案例介紹
1.學習內容
小學二年級(水平一)《跳躍》。
2.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有:知道“青蛙跳”的動作要領;學會雙腳連續向前跳的動作,做到前腳掌用力蹬地,動作連貫、協調;能積極參與,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3.教學設計
讓每個學生在故事中扮演角色,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悅,在愉悅中充分掌握“雙腳跳”的動作方法,同時在鍛煉身體、激活思維、拓展能力過程中體驗合作、創新、成功時的心情。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4.片段介紹
組織:老師事先在地上畫好兩個大大的同心圓,老師站在圓心,學生成圓形站在外圓。情境設置,小游戲導入。
師問:同學們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嗎?
老師話音剛落,有同學一邊“呱、呱”地叫著,一邊在原地蹦跳,有的則手舞足蹈的一會兒跳起,一會兒四肢著地趴在地上,氣氛非?;钴S。
老師又問:如果遇到危險,青蛙還像你們這樣跳,行嗎?
這時有的學生站在原地一邊搖頭,一邊不知所措的看著老師,有的說快跑。旁邊的人馬上反駁:“你是青蛙怎么跑??!”
老師提醒,青蛙遇到危險,只有跳得又高又遠來逃跑啊,只有跳到圓內才安全??!
學生一起站在圓外,隨著老師的口令,向內圓跳,再從內圓跳到外圓,如此反復,只有連得強壯、跳得遠,才不怕危險。老師把學生帶到事先準備好的場地,學生站成田徑縱隊。
5.做法
情境導入:今天天氣很好,小青蛙想去河對岸玩一玩,可是河很寬,小青蛙怎么過河呢?
原來河面有很多美麗的荷葉,小青蛙借助荷葉就能跳到對岸去。老師示范小青蛙過河,從一片片荷葉上跳過起,安全到達對岸,跳得時候要注意做到雙腳同時跳起來和同時輕落地的動作。就在老師示范講解的時候,有個別男生已經搶著跳了起來,因為跳得太急,雖然跳得很好,但還是不小心掉下河,因為不想打亂課的秩序,我裝著沒看見。
讓學生像老師這樣試一試,同時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能掉到河里,惹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指導學生四人一組同時過河,邊提醒,不要求太快,一定要穩,同時設疑,如果不充分跳起會怎么樣?(引出雙腳同時跳起,大腳拇指最后離地的動作)。
組織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糾正錯誤。
老師請做的好的同學進行表演,進行評價。
集體練習。
三、分析及反思
本節課的教案設計,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堅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鍛煉和發展。突出了一下幾個特點:本課能緊緊圍繞“學習目標”,利用場地布置創設情境,運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創,充分感受自主與合作的樂趣;本課所設立的教學步驟,思路清晰,引導學生通過“看、試、練、說”等方法,來完成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學生的自我價值,促進學生身心協調,全面的發展;利用場地布置創設情境,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培養學生刻苦鍛煉的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體現了“快樂體育的思想”。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是在春之歌這一主題下的科學活動《小蝌蚪找媽媽》和藝術活動《青蛙家族》后開展的區域活動。笨活動是為了幫助幼兒進一步地了解青蛙和蝌蚪的關系,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在制作過程中進一步鞏固青蛙的外形特征。在活動中,幼兒通過拼拼、擺擺、說說等多種形式加深對青蛙家族成員的認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青蛙家族成員,進一步熟悉青蛙家族成員的外形特征,體現自由表現的快樂。
2、通過拼拼、擺擺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感知青蛙外形與其他動物的異同點,熟悉青蛙的演變過程。
3、在游戲中,增進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數學區:數群卡片;青蛙生長過程圖,排隊標記,顏料、棉簽。
2、美工區:顏料、調色盤、棉簽、橡皮泥、折紙、青蛙折紙步驟圖,青蛙模型。
3、益智區:青蛙、大白鵝、鯉魚、烏龜的拼圖。
4、語言區:磁性教具;一個大腳盆創設池塘的情景;各種動物貼紙;自制圖書;繪本故事《搖滾青蛙》;故事書《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活動,引出活動主題。
1、猜謎語,引出青蛙。
師:小朋友們好,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吧!請聽題!
師:一位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腳,大時有腳沒尾巴。
師:對了,就是一只小青蛙!
2、出示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師:朱老師還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片,請小朋友看看,圖片上都有什么呀?
師小結:很多小蝌蚪圍繞在青蛙他*的身邊,看起來好幸福啊!
3、通過示意圖,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師:這是一幅青蛙家族圖片噢!青蛙家族真熱鬧,我們來看看青蛙家族都有誰啊?(小蝌蚪和青蛙)
師:那小朋友知道青蛙是怎么來的嗎?他有什么樣的生長過程呢?
師小結:小蝌蚪剛剛出生的時候是一個卵,漸漸地露出黑黑的大腦袋,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接下來長出了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然后尾巴慢慢變短,最后就長得和青蛙媽媽一樣啦!
4、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師:青蛙想把自己的家族發展的越來越大,想請小朋友為他們制作一些青蛙家族成員,你們愿意嗎?
二、教師介紹操作材料,幼兒自主選擇材料操作。
1、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積極主動性。
師:小朋友剛剛看到了在畫面上的青蛙家族,那你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忙擴大青蛙家族呢?你可以用什么方式來制作青蛙呢?
注:幼兒積極主動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盡量讓孩子不要跑題。
2、教師介紹材料,幼兒說出自己的制作想法。
師:朱老師給小朋友準備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先看看這些材料,你覺得你可以用這些材料制作出什么樣的青蛙或者小蝌蚪呢?
3、教師介紹各個區的操作材料,并簡單說明操作方法。
①數學區:
師:數學區的小朋友,朱老師準備了青蛙的生長過程圖,小朋友可以看著過程圖來說一說,指一指青蛙生長的前后順序,還可以制作數群卡片,圓點和你的小蝌蚪數量要一樣多噢!小蝌蚪我們可以用棉簽來畫,知道嗎?還準備了排隊標記,和青蛙的生長過程的小卡片,小朋友可以給這些卡片排排隊,看看誰前誰后?排完后可以自己說一說你的操作結果。
②美工區:
師:美工區的小朋友就可以用顏料給小青蛙們打扮啦!待會兒他們還要趕著參加搖滾音樂會呢,要把他們打扮漂亮了噢!還可以用橡皮泥在泥工板上捏出青蛙家族,也可以用折紙的方式啦,朱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青蛙折紙步驟圖,小朋友要仔細看清楚每個步驟噢!看看誰哲的小青蛙最像了!
③益智區:
師:哇噢~朱老師還準備了青蛙、大白鵝、鯉魚、烏龜的拼圖,小朋友要仔細看看,每種小動物的樣子噢,這樣才能比較快的拼出來!
④語言區:
師:進入閱讀區的小朋友要注意了,我們要學會大膽地講述故事,所以小朋友可以在操作材料的同事也可以小聲地邊講述故事噢!我們有一雙小巧手,我們也能自己制作一本《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書,朱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各種小動物的貼紙,你們愿意自己動手自己操作嗎?
4、幼兒自主選擇區域,有秩序地進行游戲。
師:那選擇請小朋友舉手,誰愿意進入XX區呀?
注: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意愿,安排幼兒進入區域。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在自己的區域好好的游戲噢!不要到處亂跑,做個有始有終的孩子。
四、幼兒收拾材料,教師進行評價小結。
師:好,請小朋友收拾好材料,從區域里出來吧!
中班區域活動二:我是文明小顧客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購物,學習怎樣當個文明的小顧客。
2、知道文明的行為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方便;
3、養成有序等待,文明購物的習慣。
【活動準備】
購物袋一個;區域角“嘟嘟超市”;三份標記圖(拿籃子、購物、收銀)
【教學實錄】
一、聯系幼兒已有的超市購物經驗,談話導入。
1、引導幼兒回憶購物過程。
師:“大家一定都去過超市,那你是跟誰去的?去干什么?”(和奶奶去買菜;和好朋友去買飲料;和媽媽去買洗發水)
師:“超市里有哪些東西賣?”(餅干;水;肉;飛機模型;牙膏……)
師:“你知道怎么買東西嗎?”(拿錢買;把東西放到購物車里;要選的……)
2、交代游戲的場景和具體規則
師:“今天天氣真好,大家的心情也不錯。那邊新開了一家嘟嘟超市,我們到里面去逛逛,每個人學著買一樣東西,老師來幫你結賬。”
二、嘗試第一次集體購物,發現問題,探索解決方法。
1、幼兒自由進入超市進行選購,教師適時指導。
師:“先買完的小朋友做到座位上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剛才買了什么?為什么要買那樣東西?”
2、師幼共同討論第一次購物的情況,發現問題并共同制定規則。
(1)制定拿購物籃的規則
師:“剛才你們是怎樣買東西的,先要干什么?”(拿購物籃)
“應該怎么拿購物籃?”(排隊)
“那剛才你們排隊了嗎?”
“不排隊會怎么樣?”(摔跤;大家搶;鬧哄哄)
“是啊,要一個一個,按順序拿?!苯處熯呎f邊拿出排隊的標記圖。
(2)制定取放商品的規則
師:“拿好購物籃,就可以去——”
“那你們第一次是怎么購物的?”
“購物時要注意什么呢?”“(別把東西摔破了;先看再拿;要小心;玻璃的東西不要碰……)
教師總結:“選購物品時要輕拿輕放,不需要的物品要放回原處?!?/p>
邊說邊出示購物標記。
(3)制定付款時的規則
師:“我們挑選完了商品要干什么?”(給錢,付款)
“大家一起去嗎?”(不是,也要排隊)
教師總結:“購物結束,付款也需要排隊?!?/p>
邊說邊出示排隊標記。
3、將共同商量出的規則標記送到相應的位置,加深印象。
師:“現在我們把這幾個標記圖放到超市里,提醒每個進超市的顧客都遵守規則,做到文明購物。”
“看看,這個標記圖,貼在哪個地方合適?”(放在超市門口,提醒大家要排隊拿購物籃;貼在貨架上;放到收銀臺旁邊)
三、在總結的基礎上再次購物,通過兩次購物對比鞏固文明行為。
教師總結:“通過親身體驗和討論,我們知道了文明購物的重要。文明購物會給自己和別人都帶來方便,讓購物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我們去快樂購物吧,這次我們還是每人選一樣商品?!?/p>
師:“剛才收完款后,營業員說了什么?”(你們真是一群文明的小顧客)
“她為什么這樣夸你們?”(第一次我們亂哄哄,我們把商品碰倒了,我們擠了,我們不拿購物籃;第二次我們排隊了……)
四、分享所購物品,遷移文明經驗。
師:“看看我們的購物袋里有什么?吃的,玩的,都有,收獲真大。最重要的是我們還學會了怎么當個文明小顧客。為了獎勵自己,我們來分享剛才買的物品,一起吃一吃,玩一玩?!?/p>
【活動反思】
本次是新授活動,目標是通過情景購物,學習怎樣當個文明的小顧客;知道文明的行為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方便;養成有序等待,文明購物的習慣。本次活動同樣也是圍繞秩序感開展的系列活動。首先從課題和內容的選擇上我充分考慮了中班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顒忧皩Ρ景嗪⒆幼隽藛柧碚{查:你去過超市嗎?你喜歡到超市購物嗎?為什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通過調查,對幼兒的已有知識水平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我還從活動區域“嘟嘟超市”的布置和材料準備上入手,做到商品豐富;種類齊全;環境逼真。因為是第一次開展新游戲,所以在活動環節的設置上,重點放在了進行購物三個基本環節時需要注意的秩序:進超市要拿排隊拿購物籃;選購物品時要輕拿輕放;選購完商品到收銀臺付款要排隊。在活動的最后,我還通過分享所購的物品也需排隊,吃完的果殼紙屑不亂扔來鞏固加深行為,從而讓幼兒有一個規則意識內化的過程,并提醒幼兒,文明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每個人從細節做起,共同維護。
活動教案幾經易稿,上了四節試教活動,每一次總是會發現問題,并作出相應的調整。由此讓我更深刻地了解到:沒有完美的教案,沒有完美的執教者,我們都是在一次次改課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每一次的磨課都很痛苦,但這是甜前的苦,是蛻變前的掙扎。漸漸地,磨得語言愈發簡練到位;磨得即使是活動的細節也了然于胸;磨得組織活動愈發駕輕就熟,課堂駕馭更加得心應手;直至磨出嚴謹又不失活潑、喧鬧卻不失有序的課堂時,那離一個有魅力的老師就不遠了。
中班區域活動三:有趣的指紋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指紋印畫,萌發對指紋印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嘗試用手指印畫。
活動重點:
欣賞各種各樣的指紋印畫,萌發對指紋印畫的樂趣。
活動難點:
能大膽的嘗試用手指印畫。
活動準備:
動手區:印泥、繪畫紙、畫好的人物動態圖。
數學區:準備畫好的圓,讓孩子用手指印畫有規律穿項鏈。
閱讀區:手指印畫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上節課老師教了不一樣的指紋嗎?誰來說說,我們的指紋有什么不一樣呢?我們的指紋在什么地方有用處呢?
2、幼兒回答,教師補充。
3、教師:我們每個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各個手指的指紋也是不同的。由于每個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指紋就代表著每個人的身份,所以警察叔叔會利用這一點來抓住一些犯罪的人,有時候我們大人在銀行取錢的時候也會用到指紋才可以取到錢。
4、教師:你們覺得我們的指紋用處大嗎?那今天我們就來和指紋玩游戲吧!
二、向幼兒介紹區角材料。
1、動手區:
教師:一會兒在動手區的小朋友用你的手指沾到印泥,然后將人物動態圖用手指印畫完成。小朋友們可以嘗試用你的各個手指去手指印畫哦,看看每根手指印出來的畫有什么不一樣。小朋友還可以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2、數學區:
教師:你們想用手指印畫做一做項鏈嗎?如果你想讓你的項鏈看起來跟漂亮,可以用你的指紋印畫有規律的排列哦。(教師示范制作有規律印畫的項鏈)小朋友還可以合作完成條項鏈哦。
3、閱讀區:
教師:小朋友帶來了一些手指點畫和手指添畫的照片,一會你們可以去閱讀區欣賞這些照片,然后想一想,如果是你來給手指添畫和點畫,你會怎么畫呢?下節區域課就要你們自己來手指點畫和添畫。
三、組織幼兒進區區域。
1、提出區域規則。
在進區的時候,你先要想好來你要進什么區角。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
提醒動手區和益智區的幼兒印畫時注意講衛生,保持繪畫紙的干凈整潔。
四、幼兒整理操作材料,評價本次區域活動的情況。
1、評價各個區幼兒的活動情況。展示幼兒活動時的照片。
記得九年前,剛踏上工作崗位時,我的好友曾經對我說:“為什么你要做一名幼兒教師呢?說得好聽些呢叫老師,實際上還不是一個阿姨嘛?!倍敃r,我無言以對,并為此難過了許久一是為了好友的不理解和語氣中流露出的輕視;二是我自己也覺得幼兒教師的工作真的很瑣碎,吃喝拉撒,百樣都得管,還要忍受太多的吵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觀念的更新和轉變,也因為自己對工作由陌生到有序,更因為孩子們可愛的童顏,稚嫩的童聲,無忌的童言,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給予我的毫無保留的信任,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喜歡這個職業了,在教育他們的同時,我的內心也同樣地接受著洗禮,從孩子們的身上,我學到了真誠,信任和率直,雖然瑣碎的工作很累,但是我是快樂的??粗慌暮⒆赢厴I,戴上紅領巾后回到幼兒園看我時我心無比快樂。
永遠回蕩在心中的童音
粱 敏
畢業那年,懷抱滿滿夢想的我欣喜地踏上了自己的幼教之旅。沒有成熟的經驗,我有的只是對工作執著的熱情。開始投入新的工作了,可似乎一切并沒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曾經的夢想也許已經在悄悄動搖。
我認真對自己說每一天我都要用微笑去面對孩子,用愛心關懷孩子,讓自己成為他們真正喜歡的好老師。
隱隱記得實習生活中的一個下午,炎熱的風吹得每個人心里都燥燥的,我正在午休室里寫教案,可愛的哲哲跳著跑進來了,他用甜甜的聲音叫道“梁老師下午好!”我摸摸他可愛的小臉蛋,也大聲“回應”道“哲哲下午好呀!”他對著我調皮一笑,又用小手拉拉我的裙子。不一會兒哲哲待不住了,他轉轉小眼珠,開始“考察”我的辦公桌了。他一會兒好奇地拿起這個,一下又激動地問問那個 突然,哲哲發現了放在桌角的一個小相框,那是我在學校照的一張生活照。哲哲興奮地拿起小相框,大聲叫道,“呵呵,梁老師怎么跑到青蛙肚子里去啦?!”說完他抱著我的腿看起照片來。
關鍵詞:幼兒大班;語言教學;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德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而情感教育又是德育的重要途徑。幼兒教師要把情感教育滲透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讓幼兒的思想道德品質健康地發展。毫不例外,在幼兒大班語言教學中,教師也要千方百計地滲透情感教育,讓幼兒在學習簡單語言知識的同時,接受相應的情感教育。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P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幼兒大班語言教學實際,簡略論述一些幼兒大班語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挖掘教材內容,設計情感目標
制定明確而又貼切的情感教學目標是有效實施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只有制定清晰的情感目標,教師的教學才會緊緊圍繞這一清晰的目標有序展開。在幼兒大班語言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把情感教育作為語言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一定要在課前深入透徹地挖掘教材內容,根據教材相關內容,結合幼兒的實際學情設計出明確而又貼切的情感教學目標。例如,教師根據《小熊過橋》這首兒歌設計了一份幼兒大班語言教案,兒歌以小熊這一幽默、憨厚、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為線索,采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明快的節奏向幼兒展現出了小熊過橋的心理活動。教師根據這一內容把這一課的情感教學目標確定為通過讓幼兒感受小熊過橋時的心理變化,讓幼兒懂得要勇敢、自信地克服困難。教師通過有的放矢地設計情感教育目標為對幼兒有效實施情感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學習語言知識,感悟思想情感
語言不僅可以敘述曲折離奇的故事,還可以表露至真至深的思想;語言不僅可以描寫宛如仙境的景色,還可以流露至純至誠的情感……語言是魅力無窮、神奇無比的。毋庸置疑,學習基本語言知識是幼兒大班語言教學的主要任務。而在各種各樣的語言中也蘊含著各種各樣的思想情感,語言是表露思想情感的重要載體。因此,在幼兒大班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幼兒在學習基本語言知識的同時,感悟語言中所蘊含的各種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學大班語言《秋天的雨》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讓幼兒透過語言知識感悟思想情感?!澳憧?,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從這幾句話中,幼兒在學習擬人化的描法的同時,還可以體會到作者對黃色銀杏樹的贊美之情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靶∠铲o銜來樹枝造房子,小松鼠找來松果當糧食,小青蛙在加緊挖洞,準備舒舒服服地睡大覺?!睆倪@幾句話中,幼兒在真切體驗小動物們在秋天的忙碌之樂、活動之美的同時,還能體會到作者對小動物濃濃的喜愛之情。幼兒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不僅扎實地學習了基本的語言知識,而且真切地體會到了語言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教師通過讓幼兒真切感悟思想情感為有效實施情感教育開辟了通暢的渠道。
三、聯系實際生活,培育思想情感
從小培育幼兒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他人等良好的思想情感是幼兒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這些良好思想情感的培育離不開扎實有效的幼兒語言教學,更離不開多姿多彩的實際生活。教師通過融入五彩繽紛的實際生活情景進行語言教學,必定會讓幼兒在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培育出良好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師在幼兒大班語言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聯系實際生活情景,培育幼兒良好的思想情感。例如,在開展幼兒園大班“反義詞”語言活動的時候,教師通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讓幼兒聯系實際生活準確地說出了相應的反義詞:大對小、冷對熱、厚對薄、方對圓、粗對細、高對矮、上對下、胖對瘦、黑對白、哭對笑等。教師在讓幼兒嘗試說出反義詞的過程中,有效地培育了幼兒積極動腦、勇于探索、敢于嘗試的思想情感。教師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幼兒語言教學工作,不僅能夠讓幼兒輕松自如地學習到豐富的語言知識,而且能夠培育幼兒良好的思想情感。教師通過讓幼兒聯系生活實際培育思想情感為有效實施情感教育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綜上所述,在幼兒大班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細致地挖掘教材內容中的情感要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標,為情感教育的滲透奠定基礎;教師要引導幼兒扎實認真地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中的各種思想情感,為情感教育的滲透開辟途徑;教師要引領幼兒準確貼切地聯系生活實際,培育情真意切的良好思想情感,為情感教育的滲透搭建平臺??傊處熞獫撘颇匕亚楦薪逃凉B透到幼兒大班語言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對幼兒進行卓有成效的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顧紹艷.淺談幼兒語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讀與寫,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