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木工實訓總結

木工實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木工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木工實訓總結

木工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中西部地區兒科醫師培訓項目工作總結

2015年4月24日,根據昆明市衛生和計生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昆明市《2014年中西部地區兒科醫師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立即按照通知要求,組織相關醫療機構的兒科醫師參加培訓,從直屬醫院、衛生院及社區中心選派,共計4名醫師參加培訓。

根據培訓要求,我局組織參培人員于2015年5月11日至20日期間,通過云南華醫網教育中心的遠程教育形式完成理論知識的培訓,學員們都分別在要求的時間內,認真完成了80個學時的理論培訓學習,并在區人民醫院進行了臨床實踐的學習。2015年5月26日下午2時,我局組織4名參培人員在局會議室完成了試卷考試,考試成績平均分達到了92分。

通過這次培訓,使參加培訓的各位醫師,對兒科學科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加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得到解答,幫助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結合實際病例,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這次培訓是有實際意義的,希望上級部門多組織臨床醫療質量提升的培訓,結合培訓的性質、結合繼續醫學教育的管理辦法,對參加培訓的人員能授予相應的學分,這樣更能激勵他們參加培訓學習的熱情。

木工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土木工程測量 實訓教學 任務驅動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60

Application of Task Driven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

QI Xiufeng

(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Abstract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ing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civil engineer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wide application, new equipment and new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etc. To explore and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n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driving method to illustrate in train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ineering survey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effective.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ing; practical teaching; task-driven method

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提出教學任務,把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融入到任務的各個環節中去,學生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有效地建構所學知識并鍛煉技能,能夠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達到綜合能力培養的目的。設計教學任務是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關鍵,對于不同的課程,其任務的表現形態各不一樣,但都應該是該門課程所反映的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和社會實際工程需要的典型工作任務,是從事該職業工作情境的再現。土木工程測量是一門實踐性很強且應用面較廣的專業基礎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是該課程教學的兩大環節,在其教學過程中應該把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和團隊合作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任務驅動法的實施要求

在土木工程測量教學的過程中,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實際測繪技能的既有效又重要的途徑,而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實訓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任務驅動法的實施過程就是一個個具體任務的完成過程,教師要以工作任務為中心,讓學生在工作任務的實施過程中學習測量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掌握一定的測繪技能,把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其實訓教學過程中為了能有效實施任務驅動法并且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其課程實施和設計教學任務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1.1 設計任務要科學合理

教師在任務設計時,應根據實際工程項目崗位中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優化和整理,既要考慮到教學目標的高低和教學內容的難易等各方面,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設計出來的實訓教學任務能夠通過學生自學和老師的講解與引導等方式順利完成,做到科學合理。

1.2 任務目的要明確

設計一個成功的教學任務是任務驅動法實施的前提。在實際工程項目的測量中會遇到各種不可預估的條件和環境,在工程測量教學中實訓場地的條件和環境要盡可能模擬現場真實環境,具有仿真性。教師要編寫科學合理的實訓大綱和實訓項目,要熟悉每次課的教學目標和實訓目的,經過認真思考,仔細衡量,科學、準確、合理地設計一個個的實訓任務。而且任務的目的必須明確,讓學生知道實訓的目的是什么,能用到哪些方面的理論知識,使用到的儀器工具有什么,既要做到工程建設的應用性強,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并且要涵蓋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點和要掌握和技能點。

1.3 任務的實施性要強

土木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性很強。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設計時,一定要注重社會行業企業需求的工程應用性和教學任務的可實施性,盡可能設計一些通過實際操作就能夠完成的教學任務,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對實訓任務的完成來進一步強化理論知識,從而達到掌握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的目的。還應該注意實訓任務在時間上的合理安排,能夠在上課有效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做出合理有效的任務實施計劃,不拖沓,不延誤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很好地完成實訓任務,使得實訓有效率,有效果。

1.4 任務層次要分明

職業院校的學生在知識接受能力方面的差異性很大,如果不通過知識的分解和技能的分項鍛煉直接完成一個測量項目,對大部分學生來說確實有困難,因此設計教學任務時可以把一個大的教學項目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小任務,而這些任務之間是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通過這些小任務的完成,學生就學到了完成該項目所需要的知識,也能更好更快的掌握這項技能。例如,普通水準測量作為一個大的知識點,可以分為水準儀的認識和使用、普通水準測量的原理和施測方法及水準測量成果計算三個具體的小任務,每個小任務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彼此銜接、目的明確,方便實施,通過這三個小任務的完成,使學生能夠進行水準測量的施測和內業計算,達到了學生學習知識和培養技能的目的。

1.5 任務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土木工程測量教學中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教學是建立在“傳遞――接受”的教學理念上,實訓教學一直充當理論教學的輔助手段,教師一般是先講解完理論知識以后,再安排實訓,而且大部分實訓內容都是由教師把具體的操作方法和要求講說完,學生再按照統一要求的儀器工具、統一的思路和方法去做實訓,明顯體現出教師是知識的主動施教者,而學生是被動接受者。而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改變這種教學模式,要充分體現出 “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將理論知識和實際訓練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1.6 任務評價要健全

傳統的以期末考試為主的考核方法過程簡單而且片面,無法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既不科學也不合理。土木工程測量課程的考核方法應采用過程性考核和師生共同評價為主,并根據教學任務的特點提倡考核和評價方法的多樣化,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準確、盡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學生每完成一個測量任務,教師就要對該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如測量方案的合理性、實施過程的正確性、測量標志的規范性、技術報告的完整性、測量數據的質量、測量成果的精度是否合格等等,教師在課堂上對其進行分析、總結和評價,并且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最終再由教師進行總體分析和總結,這樣既能使學生互相交流又能達到考核和評價的目的。另外,根據該課程的特點,可以將每個工作任務涉及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總結和測試,如理論知識考試和儀器操作考核等,測試成績也要計入每個任務評價考核的成績。學生期末最終成績為每個任務成績的總和,這種考核和評價體系既客觀又全面,而且形式多樣化,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 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案例

根據上述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要求,并結合我校院土木工程測量教學目標和項目及教學任務設置情況,以教學項目之一控制測量為例來說明我校教學任務的設計與安排。在原來的教學中,高程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是獨立的三部分內容,一般是分別講完這些內容以后,再講控制測量。隨著我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把這些內容設置為一個教學項目,采用“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把這些知識點和技能點融入到該項目中,再把項目分解為幾個教學任務,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并結合其它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實施該項目的教學,其項目及任務設置情況如表1所示,這里僅供同仁們參考。

通過表1的教學項目及任務設計書可以看出,該教學項目及任務符合實際工程需要和社會崗位需求,任務設計科學合理,任務目的明確,層次分明,能夠將所要學習的知識點和要求掌握的技能點全部包涵在一個個的教學任務中,使學生通過這些任務的實訓達到了掌握理論知識和鍛煉實際操作技能的目的,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實現了土木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做”一體化,大大提高了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3 結束語

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土木工程測量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實際工作技能。隨著測繪新儀器和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并結合實際工程對測量人才的知識與技能需要,土木工程測量的教學也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革,我們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探索易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土木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效果,培養更加符合工程建設需求的技能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熊淑慧.任務驅動主體參與教學法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6).

木工實訓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民辦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0引言

應用技術大學和應用型高校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早已被西方發達國家廣泛采用,成為當今國際職教界公認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途徑。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是企業為主、學校為輔的產學結合人才培養形式的典型代表。其本質是學校和企業都是辦學主體,特點是培養目標十分明確;教師組成、教學原則、教學內容安排都體現以企業為主的雙元要求;學校辦學經費由企業和政府共同承擔。英國的“三明治”教育和美國的“學工交替”教育則屬于學校主導、企業支持,即在教學過程中夾有工作訓練的教育模式。特點是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工作訓練成為學校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給學生安排工作時主動適應企業的需要,使企業接受學員工作成為其訓練職工和選擇新職工的人力資源事業的一部分。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之前的相關研究也僅局限于中高職院校。隨著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高等教育的改革進入快車道。2014年教育部《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公共服務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要路徑,引導和推動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撐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和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促進高等教育特色發展。以此拉開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幕。長春建筑學院作為教育部正式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將面臨轉型發展的過程。土木工程專業作為學校的省級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抓住機遇,利用辦學歷史、基礎條件和師資隊伍方面的優勢,在轉型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同時,在自身專業建設方面通過轉型實現一次全面的提升,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

1培養模式的構建

轉型升級的內涵就是創新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也包括與其關聯緊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和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通過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技能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緊密對接,實現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使專業教育更加適應產業需求、職業需求。實現共同實施人才培養。產學結合人才培養的基本立意在于整合校企雙方的教育資源,形成雙向參與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專業來講,一切從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將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術資格認定結合起來,建立一套現代職業技術教育培養方案。從企業來講,從職業能力培養標準制定、提供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和實習、實訓場地、參與學生職業能力考核、自始至終參與到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去。實現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專業方向的設置應體現市場觀念,充分考慮就業形勢;課程開發要從行業發展趨勢和職業崗位任務分析入手,把職業要求的知識、技能、態度、素質與受教育者的認識、獲得過程有機結合起來;教學內容要反映經濟現代化和社會信息化的時代特征,使人才培養與企業的結構轉型、設備更新、技術升級相適應。實現共同組建師資隊伍。校企雙方合作組建具有“雙師型”素質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實現知識共享和行動協同的團隊工作模式。促進學校與企業在各個層次的溝通與交流,實現產學一體化,自發地調整學校教師的合理結構,從總體上降低學校教育成本。總之,按照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根據頂層設計的要求和我校的具體情況,構建一套適合土木工程專業產學結合、轉型發展的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是完成土木工程專業的跨越式發展,乃至學校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2措施及手段

(1)創新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制定符合應用技術人才成長特點的培養方案,與學分制和模塊化教學相配套,為不同來源的學生制定多樣化人才培養方案。聯合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設計、評價和國際先進課程的引進,積極推行基于實際應用的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和虛擬現實技術應用。(2)探索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根據真實生產、服務的技術和流程建構知識體系、技術技能體系和實驗實習實訓環境。按照所服務行業先進技術水平,采取企業投資或捐贈、生產化實訓、政府購買、學校自籌、融資租賃等多種方式加快工程實踐中心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引進企業科研、生產基地,建立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大型實驗實習實訓中心。完善學生校內實驗實訓、企業實訓實習和假期實習制度。(3)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高校要改革教師聘任制度和評價辦法,逐步使大多數教師既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使“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逐步達到50%以上。將引進優秀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并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在教師績效考核、職務(職稱)評聘等方面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3研究進展

木工實訓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獨立學院;土木工程;特色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3-0171-02

優勢特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要重點突出培養與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應用技術型人才。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土木工程專業于2015年11月,獲得廣西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立項,被列入廣西新建本科學校轉型發展試點學校和首期試點專業群。立項后,我院持續加大對該專業的資金投入,在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實訓基地建設、學科競賽帶動專業建設、校企合作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新探討。

一、優勢特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土木工程優勢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應圍繞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教學活動緊跟經濟發展,提高學生對行業,如設計、施工、監理、評估部門等認識,減少理論學時的同時,加大實踐性課程的比例,另一方面按專業方向規劃CAD、PKPM、BIM、仿真、模擬等開放式的教學基地和實習實訓基地,形成“課堂為生產單位提供知識服務,反過來,生產單位反饋行業標準促進教師的教學;生產單位完善實訓內容和實訓基地建設,反過來實訓基地為生產單位提供演練平臺;課堂學習為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反過來校內實習基地按需調整教學內容,提供教學改革方向”的“課堂+實訓基地+單位”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二、雙師型隊伍的建設

獨立學院教師主要來源于剛從高校出來的研究生,雖然具備了較高的學歷和較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缺乏實踐動手能力及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的實際經驗,導致所學知識難以解決實際問題,阻礙了優勢特色專業的建設。我院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教師利用假期時間,深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便其更好地組織教學和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具體做法如下:(1)每學期派遣1―2名老師外出生產單位掛職;(2)每年派遣1―2名老師外出國內名校進修;(3)寒暑假派遣3―4名老師去企業掛職;(4)鼓勵在職老師考取博士;(5)每年從生產單位引進1―2名高職稱人才。

三、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為了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確保實習質量,學院十分重視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在原有的實驗室基礎上,增加土木模型實驗室、道路橋梁實驗室、空間數據實驗中心。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面,經與學校協商,已預留三塊用地(具體總平面布置圖、效果圖如下)建設簡易的實訓樓。其中1#主要用于巖土原位測試試驗、結構基礎模型展示等,2#實訓主要作為結構鋼筋加工、鋼筋綁扎實訓等;3#主要用于砌體結構實訓、以及土木工程相關模型展示。實體模型主要包括:磚混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鋼結構、基坑支o、木結構、基礎工程、主體工程、屋面工程、裝飾裝修工程、水電暖通工程等實體模型。

四、校企合作建設

校企合作需要學院、公司、社會、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共同努力構建人才培養平臺。就學院而言,實現企業合作,一方面可以豐富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另一方面能提升學院在社會上的品牌。對企業而言,最需要和最緊缺的就是有經驗的人員,校企合作后,學生在校期間接觸實際工程案例,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融合,學生畢業時已經具備了工程操作經驗,這為企業提供優秀的人才儲備。對于教師而言,校企合作,為教師提供了工程實踐的環境和機會,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在教學上,提供了模擬實戰教學環境、強化了專業應用技能、增強了對專業實務動態的了解。對學生而言,參與校企合作,在強化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掌握最新應用技術、獲得工程實踐機會,畢業后能迅速勝任企業崗位需求。

五、學科競賽帶動專業建設

學科競賽是對知識深入理解、系統整理和實踐運用的過程;競賽過程和結果集中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協作精神等,并反映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合理性,通過總結交流,發現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教改提供借鑒。為推動學科競賽帶動專業建設,可在校內舉辦職業技能大賽如大學生結構模型競賽、BIM比賽、CAD設計比賽、平法識圖比賽、力學競賽等,培養學生研究能力、創新能力、試驗能力、團隊精神及人際溝通能力、動手能力等為學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通過近幾年學生競賽結果,教師的教學應重視實踐教學,相應增加與學生未來工作相關的軟件技術課程:

1.軟件綜合實訓課程:此課程采用設計院模式,在學生有一定CAD繪圖基礎上進行的針對性訓練,讓學生繪制一套完整的建筑圖和結構圖,圖紙的要求均按正式施工圖要求的標準。

2.平法識圖課程:針對目前施工設計單位平法應用廣泛的情況,土木工程專業開設平法課程,讓每位學生均可以看圖、識圖,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專業能力。

3.開設BIM(建筑信息模型)課程:根據目前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BIM(建筑信息模型)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本專業率先在廣西開設BIM方向的課程,使學生能學習到行業前沿知識。

4.實踐課程改革:生產實習由單一的頂崗實習改革為學生自主創業和頂崗實習并存的模式。改革加大了學生學以致用的成效,為畢業后就業、創業積累了很好的經驗。

六、優勢特色專業建設的障礙

實現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如下:

1.部分教師的實踐經驗不足,教學上依賴理論性教材且偏重理論教學,短期內無法達到應用型教學的要求。

2.由于學校自身教學條件、人事制度等原因,高級職稱、實踐性教師引進較慢。

3.由于學校教學條件有限,比如校內實訓中心未建成,實踐教學手段和方法未能有效地實施。

七、結束語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是否為用人單位所需要,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校,應建立優勢特色專業,提高獨立學院的課堂教學質量,完善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雙師型隊伍,加快實習實訓建設和校企合作建設,以學生競賽促進教研教改。同時,一定要緊跟地方發展,辦出特色品牌,強化工程實踐應用,培B與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鄭繼兵,王紹峰.從人才培養方案透視高校專業建設的困境及出路[J].江蘇高教,2013,(01):45-47.

[2]劉建湘,文益民.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課程建設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10,(10):84-85.

[3]振華,賀建,潘海澤,吳偉東.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以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與學科競賽一體化”為例[J].四川建材,2016,(01):305-308.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Superiority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of Independent College

LI Yue-xia

(Bowen College of Management,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木工實訓總結范文第5篇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基礎,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效果。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理論知識理解不夠深刻,對于實施教學任務工程化不夠深刻。因此,要改變之前的灌輸式授課,尋求適應應用型本科下的教學方法,實現以項目為主導,方法為線索,使學生靈活地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如在講授組合體的三面視圖時,運用項目教學法和現場教學法,即設計一個制圖模型項目,讓學生首先完成立體制作,再分別三人的立體合并,組合成不同的組合體模型,依據不同的組合體模型繪制三面視圖,根據項目及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評價,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從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再到具體的實踐,進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建立以動手能力培養為軸心,講、練、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在課程教學中,要做到精講多練。精講,不僅要求對學科知識的完整和系統掌握,重點培養實際工作中的識圖和繪圖能力;多做識圖和繪圖訓練,融教、學、做于一體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課和實踐課同步安排,更好的消化知識;教學識圖和抄繪圖樣,盡量采用具體的、實際的建筑工程或實際工程圖樣,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結合工程實際,增加感性認識,提高專業識圖和繪圖能力。[3]如講授房屋的基本組成部分時,以學校的圖書館為工程實際,讓學生在觀察的同時,掌握房屋的構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改進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的選擇對學生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著不同的作用和意義,在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模式下,要強化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同時,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也呈現多樣化。《土木工程制圖》對未接觸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從本校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出發,在積極推進“兩化”原則的過程中,以應用為主導,靈活地改變教學手段,即通過實物模型、圖片以及其他手段,使學生建立基本的專業知識背景,進而針對相應的建筑圖樣進行識讀學習。如在講授鋼筋緩凝土構件時,以鋼筋綁扎大賽為依托,以鋼筋綁扎的實物模型成果進行針對性講授,使抽象的知識得以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4]

強化實訓實踐教學環節

本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重視課堂教學,忽視了知識與理論的有效銜接,制約了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對實際工程處理能力的發揮。在現在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前提下,要培養以創新型和應用型的人才,勢必要強化學生的實訓實踐。在課程教學中,采取不同的實訓實踐組織方式,即項目作業、參觀教學、專題實訓等,實施有差別有針對性的教學。項目作業主要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項目作業指導書的要求進行繪圖和識圖訓練,定期進行指導檢查、評價考核及總結,掌握繪制工程圖樣的方法,增強學生的識圖繪圖能力,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認識建筑圖樣,感受建筑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識讀建筑工程圖樣奠定基礎;參觀教學以學校建筑物及廠房建筑為主,讓學生切實了解不同建筑的構造及組成部分;專題實訓主要通過項目驅動教學,以學校或典型建筑為對象,讓學生動手制作成小型模型,培養識圖和繪圖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認知,鍛煉了動手能力和基本技能。實訓實踐教學注重理論教學強化實訓內容,實踐教學貫穿理論講授,按照學生的實際能力發展,靈活地采用先教后學或先學后教的方法,著重對學生進行知識應用和運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同步、協調、綜合的發展。[5]

推進學長制

學長制是學校在推進應用型本科建設,“兩化”原則的教學理念下的人才培養和建設機制,是對人才培養模式的積極探索。高年級的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系統性、完備性,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和應用都比較好。在課程教學中,要發掘積極性高,學習較好的高年級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利用實訓實踐課或自習集中時間,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制圖與識圖課程重點是指導學生學會繪制和識讀建筑圖,使學生掌握繪制建筑圖的方法。如在晚自習期間,學長組織他們進行繪圖方法的講解,在實訓課上,講授施工現場關于制圖與識圖的基本經驗和技巧,在實踐教學中,指導學生抄繪建筑圖樣等;在教師指導下,學長組織開展“土木工程制圖”技能大賽等,在增進他們之間的溝通的同時,提高學生基本技能,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建立完善課程考核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永修县| 延庆县| 开化县| 齐齐哈尔市| 谢通门县| 上林县| 深泽县| 桐乡市| 七台河市| 青阳县| 黔西县| 丹巴县| 綦江县| 呈贡县| 简阳市| 广南县| 阳西县| 阳江市| 福鼎市| 浙江省| 公主岭市| 新田县| 长沙市| 宣化县| 西贡区| 鹤庆县| 洛阳市| 福清市| 泽库县| 西充县| 大悟县| 巨野县| 绥芬河市| 习水县| 全南县| 康保县| 原阳县| 五家渠市| 方山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