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吊唁通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區城市工作現狀,為建設實力**、魅力**、活力**提供全面、科學的決策依據,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城市工作調研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研內容
突出城市發展和社區建設主題,圍繞城市建設、管理、發展,社區服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區黨建,平安創建,班子建設,公共服務,精神文明,文體事業等專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二、組織機構
為了確保本次城市工作調研活動扎實有效開展,成立區城市工作調研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民政局,陳明哲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人員由區委宣傳部,區發展計劃局、民政局、建設局等單位抽調專人組成。
三、任務分工
(一)圍繞作風建設主題活動的開展情況,對社區工作中征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歸納梳理,并提出關于加強社區工作的對策和建議(區作風辦負責);
(二)圍繞城市黨建工作,深入分析城市黨建工作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加強城市黨建工作的對策(區委組織部負責);
(三)圍繞城市宣傳思想、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深入分析城市宣傳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現狀、存在問題,制定加強社區宣傳思想、精神文明建設的應對措施(區委宣傳部負責);
(四)圍繞“平安**”創建活動,如何推進“平安社區”創建工作,創造安定、和諧的城市發展環境(區委政法委負責);
(五)圍繞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如何推進城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區發展計劃局負責);
(六)圍繞城區商貿服務業發展,如何繁榮商貿服務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區經濟發展局負責);
(七)圍繞社區服務、職能發揮、社區建設、弱勢群體幫扶、低保辦理、優撫救助等專題進行調查研究(區民政局負責);
(八)立足于城市服務平臺,圍繞就業培訓,失業登記、社會保障等專題進行深入調研(區人勞局負責);
(九)圍繞城市法律知識普及、居民糾紛調解、法律援助等專題進行調查研究(區司法局負責);
(十)對城市小區物業管理現狀進行分析調研,制定關于加強城市小區物業管理應對措施(區建設局負責);
(十一)圍繞如何豐富城市居民文化體育活動,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社區文化隊伍建設等專題進行調研(區文體事業局負責);
(十二)圍繞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如何提高城市居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進行專題調研(區衛生局負責);
(十三)依托社區服務平臺,如何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工作,提高城市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水平進行專題調研(計生局負責調研);
(十四)按照創衛工作要求,如何提高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等專題進行調研(區市容環衛局負責);
(十五)圍繞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就如何推進市區內重點項目建設進行專題調研(區大項目辦負責);
(十六)對城中村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制定關于加強舊城改造的可操作性意見(區舊改辦負責);
(十七)人民辦、西蘭辦、吳辦、古渡辦、渭西辦、陳楊辦等6個辦事處圍繞辦事處、社區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存在問題以及下一步對策進行專題調研;
(十八)灃東辦、釣臺辦、馬泉辦結合鄉鎮與辦事處的職能轉換,圍繞加強和推進城市工作,探索社區建設,建設移民新村,妥善安置拆遷群眾等專題進行調查研究。
四、工作要求
(一)認真組織,周密安排。各單位要嚴格按照任務分工要求,立即成立專題調研工作組,由主要領導親自負責,深入到社區、轄區企事業單位,及時掌握情況,分析問題,研究對策。落實業務能力強,政策水平高的干部從事專題調研報告的撰寫工作,由主要領導親自把關,確保此項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二)明確任務,夯實責任。各單位要把本次調研活動作為本單位近期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承辦人員為具體責任人。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做好調研報告的分析匯總工作,并形成具有針對性、可行性、操作性的城市和社區工作調研報告,為區委、區政府推進城市和社區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三)統籌協調,密切配合。城區各街道辦事處要結合本次調研活動,全力支持和配合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開展調查研究,提供調研活動必要的分析資料,安排工作人員協助各成員單位到社區、企事業單位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為各成員單位調查研究提供便利條件,確保調研活動順利進行。
一、目的意見
通過組織開展“走千村(組)、進萬戶”“五訪”調研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深入基層,了解我鎮農村當前的真實狀況,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的真實想法,農民生產生活存在的實際問題,從而使走訪調研的過程,成為聽真言、摸實情的過程,成為問計于民、問政于民、問需于民的過程,成為轉變干部作風、促進科學民主決策、促進社會穩定的過程,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為民辦好事實事、解決實際困難的過程。
二、參加走訪調研的人員范圍、對象、時間
1、人員范圍。主要包括鎮黨政班子成員參加本次學習實踐活動的鎮機關站所負責人、龍舌中學、中心小學、希望學校班子成員,鎮衛生院班子成員,村(居)班子成員等。
2、走訪對象。此次調研走訪的對象為行政村、村民小組(社區),“五訪”對象,即農村產業(種養大戶)、困難戶、上訪戶、“五老”和務工返鄉創業者。
3、走訪調研時間:10月14日-10月20日。
三、方法步驟
1、認真做好準備工作。走訪調研前,各活動單位應就本次走訪調研的計劃、安排和所要調研的課題及時印發給每個班子成員,每個班子成員應結合自己工作認真做好調研所需要的相關準備工作。同時,各單位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還應將班子的征求意見表印發到每個班子成員手中,由班子成員在走訪調研時一并代班子征求意見。
2、深入扎實開展走訪調研。在此次走訪調研中,為確保質量和效果,在走訪數量上,要求鎮黨政班子成員,每人走訪3個以上行政村、5個以上村民小組(社區),10戶以上“五訪”對象;鎮機關站所負責人每人走訪2個以上行政村、3個以上村民小組(社區)、10戶以上“五訪”對象;中小學校班子成員,每人走訪2個以上行政村、3個以上村民小組(社區)、10名以上學生家長;衛生院班子成員每人走訪2個以上行政村、3個以上村民小組(社區)、10名以上衛生醫療服務對象;村(居)班子成員每人走訪5個以上村民小組(社區)和20戶以上“五訪”對象。在組織形式上,實行統一組織安排,原則上,到同一個村(組)進行走訪調研的走訪人員,應由鎮包片掛村領導牽頭,在同一時間組織下去以召開座談會或發放征求意見表、調查問卷等形式進行調研和征求意見、建議;進行“五訪”則要求分別登門拜訪,個別交談,單獨征求意見、建議。在走訪調研內容上,要求鎮黨政班子成員要圍繞科學民主決策、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富民強鎮、促進社會穩定、改進干部作風等方面進行走訪;中小學校班子成員圍繞如何提高辦學質量、改善教學環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辦“人民滿意學校”等方面進行走訪調研;鎮衛生院班子成員圍繞如何辦好“人民滿意醫院”、如何融洽醫患關系、提升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走訪調研。在進行“五訪”時,要求走訪調研人員帶著真情、帶著誠意、帶著問題、帶著求知的欲望下去走訪,要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的交流、心連心攀談。要通過走訪產業大戶,詢問致富經驗、增收門道;通過走訪貧困戶,探詢群眾疾苦、了解群眾生活的真實狀況,分析貧困原因,幫助尋找脫貧致富路子;通過走訪上訪戶,傾聽群眾呼聲和真實想法,面對面地進行政策宣傳和解疑釋惑真心實意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用真情打開上訪戶的心結和疑團;通過走訪農村“五老”征詢他們對經濟社會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改進干部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及精神文明建設等方方面面的意見、建議,尋求發展良策;通過走訪務工返鄉創業人員,了解目前我鎮的創業就業現狀,詢問創業就業對象,并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和困難。
3、形成走訪調研成果。走訪調研活動結束時,走訪調研人員要及時對上訪調研中記錄的筆記進行整理,對征求到的意見、建議進行歸納梳理,并交鎮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按性質和類別進行梳理匯總。同時,單位由主要領導以學習實踐辦公室的名義主持召開調研走訪情況匯報分析會,對一些突出的問題或亟需解決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鎮班子成員和中小學校、衛生院的班子成員要形成調研報告,并于10月22日前上交一份至鎮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存檔。
四、幾點要求
為了認真貫徹省市委、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我縣經濟協調發展,縣政府決定,對全縣服務業進行全面調研,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調研目的
摸清我縣服務業發展現狀、找出存在問題、提出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搜集篩選“十二五”服務業中重點項目,增強經濟發展后勁,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實現增加值高、就業面廣、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區域服務業體系,全面提高服務業綜合競爭力。
二、調研重點
1、生產業:主要包括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科技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方面。
2、生活業:主要包括商貿服務業、文物旅游業、家庭服務業、文化體育業等方面。
三、調研方式
赴各鎮、相關部門、重點企業,采取座談會、看資料、聽匯報,現場考察等方式進行實地調研。
四、時間安排
本次調研活動從月1日開始,到月10日結束,共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制定調研方案,抽調培訓工作人員。
第二階段:實地調研階段。調研組赴各鎮、相關部門、重點企業進行實地調研,通過采取座談分析、看資料、走訪等方式進行,掌握第一手資料。
第三階段:報告起草審議階段。各分組撰寫調研報告。召開相關專家、鎮、部門和重點企業座談會,評審討論調研報告。各調研組進一步修改完善調研報告后,將調研報告和征集到的“十二五”服務重點項目一并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四階段:規劃編制審議階段。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收集到的調研報告進行匯總整理,形成縣“十二五”服務業規劃,并提交縣政府審議。
五、組織領導
成立縣服務業發展調研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局,具體負責調研的督促協調工作。高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趙同志兼任副主任)。
六、工作要求
1、各調研組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調研要求,明確責任,落實人員,按時間節點完成各自承擔的任務??h級相關部門及相關調研對象要積極配合,安排專人負責,提前做好資料、數據的收集、存在問題分析、落實措施等工作。牽頭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將各項任務落實到人,各鎮及參與單位要樹立大局意識,密切配合。
關鍵詞:智能電網;電力調度;調度日志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0-0045-02
1 概述
調度日志系統是電網調度管理的重要軟件構成,是電力系統運行管理系統的重要部分。在電網運行過程中,調度日志系統會對電網的運行狀況和調度工作進行記錄,這些數據信息為運行管理人員、設備保護管理人員以及檢修人員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調度日志系統的科學性對調度工作的進行有著直接的影響。最初的調度管理工具只是用計算機軟件工具記錄的方式替換了調度人員的人工記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日志的準確性,但隨著電網的智能化和規模的擴大,需要記錄的日志信息量日益龐大,這種工作方式的弊端也逐漸顯現。首先,這種日志記錄方式缺乏嚴謹性,信息組織結構不嚴密,調度的各項工作是聯系在一起的,假如根據內容將一項工作分類,則在記錄工作時則需不斷反復查看各類內容,在調取工作記錄時,需要在不同的類目中篩選所需的工作記錄,造成數據的反復檢索;另外,由于在日志記錄工程中缺乏整體性的概念,導致工作內容存在不合理的字段分割,數據內容精細化程度不高,對以后數據的查詢、調取和分析都造成影響。[1]構建面向事件的智能電網調度日志系統是提升傳統調度日志系統的有效手段,本文對原始的調度日志系統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對面向事件的調度日志管理系統的結構進行了介紹,整個系統在功能上取得了進一步的完善。
2 傳統的電網調度日志系統存在的問題
原始的電網調度日志系統已經初具規模,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1)記錄數據關聯性不強。原始的調度日志系統,所存儲的數據按內容單獨分類,調度記錄、一次二次設備操作記錄、工作許可、運行設備隱患以及穩定限額調整值等數據是各自錄入的,相互之間缺乏關聯性。1)電網中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運行狀態的改變往往是由于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的事故、隱患以及檢修工作引起的,進而導致設備運行參數的改變,因此,設備隱患、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的操作記錄、工作許可以及穩定限額調整值等信息之間是相互聯系,不能完全獨立的。2)電網中需要更換的設備之間存在關聯時,當一個設備的運行狀態發生改變時就會造成其他設備的記錄隨之而改變,而這種設備之間存在耦合關系的現象是分普遍的。因此,在電網的調度日志系統對這些耦合事件應按照方便調度人員進行錄入和查詢的方式進行歸檔記錄,這樣更加方便調度人員全面掌控電網的運行情況。[2]
(2)數據記錄的規范性不強。常規的調度日志系統缺乏規范化的設備名稱、設備狀態管理,調度員往往按照自己的工作習慣對工作進行記錄,雖然由于長期的合作關系,調度員之間往往通過溝通和協調也可以把一些問題解決,然而對于數據查詢和統計來講仍然存在很大問題,尤其是一旦發生人員調動,很多數據的解讀就會陷入困境,嚴重影響調度日志系統的產尋功能。
(3)數據錄入校驗不到位。原始的調度日志系統缺乏數據錄入的校驗環節,而電網規模愈發龐大,數據量迅速增加,僅僅依靠調度人員的人工操作來確保錄入數據的準確性是不現實的。因此,系統應按照規則,實現數據的自動校核,盡量確保錄入數據的準確率。
3 面向對象的調度日志系統的總體架構
進行面向對象的調度日志系統建設可以對原始的日志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很好的解決。在調度日志系統設計時應對調度工作的特點進行充分考慮。在確保日志管理功能的同時,還要考慮數據共享的問題,滿足系統智能化的要求,提高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電網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運行狀態的改變、電網繼電保護整定值的改變、事故報警處理、發電計劃調整、設備隱患、設備日常運維等工作記錄是電網調度運行中的主要事件。這些信息呈現了電網的整體運行狀況,這些事件往往以時間為軌跡順序記錄。電網管理人員根據這些數據對電網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制定運維計劃。[3]調度信息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
為實現調度系統的基本業務功能,系統軟件的設計采用了瀏覽器/服務器和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三層結構兩種方式。瀏覽器/服務器結構主要進行日志信息的互聯網,提供日系信息查詢和統計服務,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三層結構中數據層是存儲數據的數據層,服務處提供數據讀寫接口功能,應用層提供用戶日志記錄管理功能。
4 人工智能技術在調度日志系統的應用
人工智能是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人的智能技術,目前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對學科的深入研究,將復雜的問題簡化,最終達到部分功能智能化的目的。在電網調度運行工程中,調度人員按照操作規程和電網實時運行狀況進行相應的調度工作。適當的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系統利用數據中的數學模型算法,按照調度規則自主為調度人員提供調度信息,從而有效的替代了人工查詢,節省了人力,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比如當調度人員需要記錄開關分合閘操作時,可以選擇輸入開關所在單位的名稱、標號,系統會根據要求調用數據庫中歷史數據,供操作人員查閱記錄。
在軟件應用上,面向對象的設計理念,把事件的屬性和方法歸納成類和對象,程序設計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系統的_發和維護工作更加方便。程序的設計由分散的過程調取轉變為研究對象的信息交流。面向事件的調度日志系統借鑒了相同的設計思路。模仿和重現是面向對象的主要特點,聯想和搜索是其事件處理的主要方式,深度和優先搜索在日志系統中得到應用。事件的數據架構如圖2所示,其中圖(a)是調度日志中各個對象之間的關系,事件和調度工作之間是一對多對應的。圖(b)是對這種一對多關系的描述。調度日志中記錄了電網設備的運行變化,通過對日志系統數據的調取研究可以全面掌握電網設備的運行狀態,從而發現運行不正常的設備。通過調度操作和事件的從屬關系,可以從日志記錄中找到相關的運維和事故情況記錄,從而將日志記錄信息有機的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智能的系統數據分析和處理,使調度人員的效率和工作效果都得到有效提高。[4]
在調度過程中,主要設備工作狀態的改變往往會引起多個輔助設備的工作狀態的改變,因此首先要查詢和主設備相關聯的輔助設備,然后根據主設備的動作變化對輔助設備進行相應的操作,設備之間的關系可以從相應的數據庫中調取。
5 調度日志系統的主要功能
(1)以事件為核心管理調度事件。電網調度日志系統記錄的事件是相互關聯的工作記錄,這些記錄的類別的劃分是按照工作性進行的。以輸電線路停止檢修為例,線路停止運行前要經過上級調度的許可,線路從運行狀態進入檢修狀態后,要對線路的穩定限額進行調整,相關內容要在工作許可、穩定限額調整記錄以及調度操作記錄中記錄。上級調度人員在收到任務后,需要首先創建調度事件,然后根據事件的實際進展對各項內容進行記錄。在調度員交接班時,需和下一班的人員交接事件,確保事件的利完成,任務完成以后,可以將事件進行歸檔。設備從停止到恢復運行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事件完成以前不需要對事件進行歸檔。根據事件的生命周期的長短對事件進行劃分,可以減少需要用戶重點關注的事件數量。
(2)以事件為核心管理交接班工作。在調度人員進行交接班操作時,可以將需要交接的事項建立交班記錄,接班人員在檢查完交班記錄,確認無誤后簽字,并進行后續的日志記錄。系統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交接事件的選擇,并在交接記錄中顯示更新內容,從而提高交接班的效率,同時避免了工作的疏漏。
(3)以事件為核心查詢當前工作。調度日志系統,在對歷史時間進行記錄歸檔的同時,也提供實時的事件發展狀況和系統運行狀態,這是調度日志系統的一項重要功能,實時查詢的內容主要包括正在進行中的許可工作、系統存在的缺陷、異常狀態下的系統設備、準備運行的設備以及系統穩定限額的調整等,從而幫助調度人員全面掌握電網的實時運行狀態。
(4)以事件為核心日志信息。不同的用戶關注的調度日志信息的內容重點是不同的,為方便用戶讀取,調度日志系統應根據用戶需求,將日志內容按照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并授權用戶在網絡中進行讀取。
(5)以事件為核心提供基礎數據支撐。調度日志系統的運行需要多種基礎數據的支撐,這些數據為調度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的知識保障。與此同時,這些數據還可以為電力系統的其他智能軟件系統提供數據共享業務,與其他輔助系統共同維護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
面向對象的調度日志系統在查詢相關記錄時不需要在不同類別的事件中反復切換,設備的操作記錄和狀態記錄以及設備的實時狀態可以在同一記錄中獲得,系統為用戶提供了標準化的數據庫,可以對錄入數據進行自動校驗,在功能上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6 結語
調度日志的管理采用以事件為主線的方式,將調度日志系統和調度人員的工作習慣進行了統一,有效的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將電網和設備的運行狀態更好的呈現在調度人員的面前,同時也為系統中的其他功能系統提供了規范的基礎數據支撐,從而為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王文林,洪天祈.智能型地區電網調度運行管理系統的研究與應用.電力信息化,2005,3(6):67-69.
[2]林峰,倪斌,賀成利.一種用于統一OMS與PMS設備庫的BMS結構設計.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32(19):50-53.
關鍵詞:水稻品種;水稻種子;發芽率;含水量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7-122-02
Abstract:The see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quality of rice seed can directly influence the emergence, sprout, seedling quality and benefit.This study surveyed 11 different seeds of Zhenjiang various point-of-sale in 2015,analyzed the water content and germination rate at the same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11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 seeds all can reach the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standard.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the paper provided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right selection of farmers.
Key words:Rice varieties;Rice seed;Germination rate;Water content
種子作為農業生產中的生產資料,好壞決定了最終的產量[1]。我國的水稻種植面積占世界第一,屬于水稻生產大國。為了獲取優質的水稻種子,國內許多農業研究學者不斷努力,選育出各種類型的高產、優質、抗病蟲害的水稻種子[2]。在實際生產中,人們通過查看種子的發芽率來確定種子的優良。本研究調查了2015年度鎮江各個銷售點銷售的11種不同水稻品種種子,在相同的條件下,分析了各個品種的含水量和發芽率,通過此次調查研究,為農民正確的選種提供一定的參考。
1 調查品種、方法
1.1 品種 種子品種有鹽稻12號(取自丹徒榮炳,編號795)、揚育粳2號(取自丹徒上黨,編號796)、南粳5055(取自丹徒上會,編號797)、揚育粳2號(取自丹徒鎮揚,編號798)、南粳5055(取自辛豐徐豐,編號799)、南粳9108(取自丹徒黃堰,編號800)、鎮稻11號(取自丹徒黃堰,編號801)、鎮稻14號(取自辛豐徐豐,編號802)、淮稻粳15(取自三山亞聯,編號803)、武運粳23號(取自丹徒新城,編號804)、南粳9108(取自丹徒新城,編號805)。
1.2 方法 測定每個水稻品種種子的含水量以及發芽率。水分測定采用烘干法,種子發芽率測定方法:每次隨機取100粒種子在50℃水中浸泡48h,然后放在裝有濕潤濾紙的培養皿上,置于人工培養箱內,設定溫度為30℃,5d后測定一次發芽率,14d后再測定一次發芽率,發芽的標準為以水稻種子破胸露白為準[3],實驗共設置3次重復,最終取平均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種的含水量及發芽率結果 種子的含水量與發芽率對于水稻最終的產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從表1中可以看出,所有種子的含水率都在13%以下,符合國標要求。所選的11個品種的水稻發芽率5d從86%到98%不等,遠遠高于國標要求的85%。
2.2 不同水稻品種的含水量及發芽率結果分析 水稻種子的發芽率作為水稻產量的決定因素之一,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種子越飽滿,其發芽率越高。原因是飽滿的種子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可以為種子發芽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更有利于水稻種子的發芽成長。陳惠哲、時羽等的研究表明:含水量下降后,種子的發芽率也相應下降,水稻種子飽滿程度與發芽率呈顯著的正相關性[4-5],當水分超過17%時,種子的發芽率迅速降低。綜上所述,在選取水稻種子時,應高度關注種子的含水量。選擇顆粒飽滿及濕度適中的種子,確保水稻種子的發芽率,為水稻的高產打下基礎。本研究中所抽檢的水稻種子,含水量都保持在13%以內,14d后的發芽率均在90%以上,說明本次調查中的所有水稻種子均符合國標對水稻種子的要求。鎮江的水稻農戶可以放心的購買使用。
3 水稻種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
3.1 水稻種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1 品種多、亂、雜 當前,我國市場上的水稻種子品種多、亂、雜,有些地區甚至有幾十種水稻種子品種。部分種子沒有經過審定,冒牌種子混雜其中;部分違法商家以假冒真,大肆推銷、宣傳,這樣導致農戶在購買上無從下手,不知道該選擇哪個品種,損害了農民的自身利益。隨著種植經驗積累,農戶長期種植同一品種的水稻,對于農業科研工作者新研發的高產、穩產、抗病蟲害新品種拒之門外,擔心試種后產量不高,影響收入。這樣導致新品種沒有農戶嘗試,影響新品種的開發推廣。
3.1.2 種子銷售點多,從業人員素質低,種子質量得不到保障 新的《種子法》實施后,市場上的種子銷售點不斷增多,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種子銷售人員來自各行各業,文化水平較低,整體素質較差;在銷售過程中,對種子知識的了解很淺顯,又不進行學習,完全沒有質量判斷力,即便他們意識到種子的質量不高,但為了眼前利益,也會將種子賣給農民,損害農民利益。由于各個鄉鎮的銷售點多,部分直接存在于農戶家中,增大了監管的難度。這些銷售點和銷售人員所銷售的水稻種子的質量無法保證,嚴重影響了水稻的種植質量[6]。
3.1.3 種子管理部門監管不力 目前,我國各個地區都設置了專門的種子管理站,但從目前來看,這些部門太過于形式化,人力、物力、財力都相對匱乏。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部分工作人員經營自己的種子銷售點,甚至經營未經審定的種子,嚴重擾亂了種子的市場運行,損害農民的種植利益。
3.2 加強水稻種子管理的對策
3.2.1 種子管理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嚴禁品種的多、亂、雜現象的存在 種子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按照種子的審定制度,嚴禁未經審定的水稻種子進入種子市場,對于違反的經營者應取消其經營資格;嚴格打擊銷售冒牌種子產品,對于銷售假冒種子的經營者給予一定的處罰;強制年代已久的種子退出市場,鼓勵農民種植水稻新品種,并給予一定的支持。一旦種子產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政府應按照差額進行補貼。
3.2.2 加強培訓,提高種子管理與經營人員的素質 加強對種子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執法能力,對其進行不定期的考核,確保他們掌握最新的種子與執法知識,確保在種子管理過程中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加強對種子經營人員的培訓,讓他們了解種子相關法律法規,守法經營。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推薦合適的水稻種子給農民,做到經營與種植雙豐收。
參考文獻
[1]黃元文,劉國善,李建生,等.雜交水稻種子質量的田間檢定技術[J].江西農業學報,2007,04:123.
[2]郭景華.種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鄉村科技,2015,06:43.
[3]郭書平.縣級種子管理工作的現狀與措施[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16:23.
[4]陳惠哲,峰,林賢青,等.雜交稻種子飽滿度對發芽率、成苗率及秧苗生長的影響[J].福建農業學報,2004,19(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