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戶外活動注意事項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教師應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1.場地保障
為保障幼兒安全,教師應在開展活動之前對活動范圍和活動場地進行考察。場地使用的不合理性往往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比如有的場地不規則且障礙物多,這樣的場地不適合進行跑步的練習;有的場地過硬,不適合進行跳躍練習等。教師應根據場地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項目開展活動,不可盲目練習。
2.器械保障
幼兒園應該努力為幼兒提供適宜而豐富的器械,并對活動器械經常性地進行檢修,及時消除隱患。第一,器械應分類擺放,方便幼兒取送,避免因混亂而導致的幼兒受傷現象;第二,豐富器械的種類,避免幼兒因爭搶而發生危險;第三,投放器械的場地大小要適當,這樣可以方便教師指導,還可以避免器械傷人的現象;第四,教師在使用新器械前應提前加以指導,避免幼兒因不正確使用而發生危險。
3.常規保障
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教師應重視戶外體育活動中的常規培養,常規內容主要包括器械的拿放常規和器械的使用常規。幼兒還應對教師的指令及手勢有一定的反應,調節自己活動的常規。為使常規能被幼兒接納,教師應和幼兒一起制定常規,強化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常規意識,在活動小結中常規情況也應進行總結。
4.觀察保障
在戶外活動中,由于場地開闊,且幼兒處于分散狀態,而且一些大型運動器械阻礙了教師的視線,使教師不能在同一時間觀察到所有幼兒,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放松警惕。為確保戶外活動中幼兒的安全,教師應進行有效的觀察,教師應結合自己的觀察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
二、教師應引導幼兒提高安全意識
1.收集與戶外活動安全相關的材料
教師可以調動家長和同事,一起收集與戶外活動安全相關的資料,大家一起研討。教師可以自制各種玩具和教具,并根據活動時發現的問題制作相關安全標志,展示給幼兒共同學習。
2.開展主題活動
教師應將各種形式的主題活動貫穿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教師還要注意挖掘一日活動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將主題活動不斷拓展和延伸。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也包括培養幼兒應對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時應避免說教,而應帶領幼兒積極去戶外體驗,比如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哭泣的娃娃”時,教師可以帶幼兒去體驗正確滑滑梯的方法。
3.增強幼兒安全意識的途徑
第一,在實驗中感知。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決定幼兒往往對直觀的、親身經歷的事物更感興趣,所以我組織幼兒進行安全小實驗活動,比如在“蕩秋千”實驗中我找了兩個小娃娃,做了個簡易的小秋千,讓幼兒感受推秋千的小朋友在什么位置站著是安全的。第二,自由討論。幼兒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交流會進步得更快,因此我在班級設立了“安全角”,里面有戶外活動的資料及圖片,供幼兒們自由討論,另外我還積累了一些小圖片,上面有正確做法和錯誤做法,方便幼兒理解,供幼兒判斷其行為的對與錯,從中發現安全問題。我還為幼兒找到了安全方面的課件等,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給幼兒,使他們從不同渠道獲取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第三,隨機教育。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進行,而且應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教師應結合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比如可以在戶外活動前告訴幼兒穿什么樣的衣服和鞋子更方便,也更安全。第四,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通過家園互動欄或者座談會等形式,可以引導家長支持和配合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家長可以隨時引導,告訴孩子有關安全的注意事項,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這樣的指導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教師應培養幼兒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1.個別指導的方式
因為幼兒存在個體差異,他們的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幼兒需要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因為他們對一些危險項目的自我保護能力差,只有在教師的個別指導下才能逐漸養成好習慣,從而提高自我防范意識。
2.以大帶小的方式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也會相應提高,為此我們經常有目的地開展戶外混齡活動,使小班和中班的幼兒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逐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大班的幼兒認真教弟弟妹妹活動規則和注意事項,還學著保護他們,弟弟妹妹們也認真學著哥哥姐姐的樣子去做。
3.表揚和糾正相結合的方式
戶外活動對準媽媽和胎寶寶有益
胎寶寶更健康
走出家門,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適當的日光浴有利于準媽媽體內鈣磷的吸收,有利于胎寶寶的骨骼生長,能防止孕期缺鈣引起的小腿抽筋現象。
陽光、新鮮空氣和適度的體力活動有助于母子健康。
減輕準媽媽的不適反應
戶外活動可以減輕懷孕初期早孕反應的不適癥狀。
增進體力,增強耐力,訓練生產時要使用的肌肉,使得生產過程快而順利。在散步的同時,準媽媽還將加強靜態的骨盆底肌肉和腹肌的鍛煉,不但為分娩做準備,還讓漸漸成形的胎寶寶發育更健全,更健康。
提高準媽媽的免疫力
定時進行戶外活動能增強準媽媽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每天上午10點~11點,下午1點~3點,正是室外氣溫較高,空氣較好的時候,準媽媽這時出來活動30~60分鐘左右,家里同時開窗通風,凈化空氣,都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戶外活動應時應地
最合適的運動方式
散步溫和而安全,很適合準媽媽,尤其是妊娠末期的準媽媽。優美的自然景色能解除心里對分娩的各種擔心。
散步要注意速度,每天一次 每次30分鐘左右,步速和時間要循序漸進。
避免不合時宜的場所
馬路上不適合散步,汽車尾氣大,會引起準媽媽全身不適,肌肉酸軟,頭暈目眩等,也影響胎寶寶的大腦發育。
選擇正確的場所
最好選擇空氣清新、綠樹成蔭的場所活動,公園就是最佳選擇,空氣特別新鮮,有充足的“空氣維生素”――空氣負離子,對胎寶寶的生長發育十分有利。
選擇最最佳時間
陽光明媚,天氣晴朗時外出,不要在下雨及大風的時候出去活動。在陽光下散步,可以借助紫外線殺菌,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
外出注意事項
避免花粉過敏
場所選擇要注意:春天,空氣中的花粉含量增高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因此,敏感體質的準媽媽,戶外活動時盡量少去樹木繁茂的公園,郊外,避開樹木和花草茂盛處,以免吸入花粉。觀賞鮮花不要離得太近,更不要隨便去聞花草。
出門口罩不能少:有哮喘病或易過敏的準媽媽,出門時最好戴上專門的防花粉口罩。這種專用口罩非常細密,可以預防花粉癥和流感。
大風天氣少外出:過敏體質的準媽媽不妨考慮到海邊度假,因為海風會使空氣中幾乎不含花粉。
回家不忘換衣服:回家后記得換上干凈的衣服。多吃富含β-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具有抗過敏功效的新鮮蔬菜,水果,能有效預防過敏的發生。
注意交通安全
心中牢記“安全”二字:戶外運動對準媽媽而言多少會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準媽媽的行動要比懷孕前慢半拍,出行遵守交通規則。
乘車要有選擇:若選擇坐公交車,就選擇人少,車況良好的新型公交車:如果趕上交通高峰,就坐出租車,千萬不要去擠擁擠的公交車。在等車的時候,離車道遠一點,盡量少吸入廢氣。
不同孕期的外出注意事項
孕早期:懷孕初期不宜長途旅行,因為胎兒尚處于不穩定狀態中,任何強烈的活動都有可能造成流產。
孕中期:孕18~24周是出游比較安全的時段。既沒有流產的危險,也沒有惡心,嘔吐等不舒服癥狀,還沒有早產的顧慮。
孕晚期:這時的準媽媽行動不便,很容易疲勞,因此,在懷孕的后期即28周后,不適宜再做較長時間的運動。
居家小竅門
護發素使毛巾柔軟
洗頭時順便用護發素洗一下毛巾,干了以后毛巾變得又軟又香,煥然一新。
亂發擦拭臉盆
臉盆邊上很容易積污垢,通常用肥皂擦,很不容易擦干凈。其實將洗頭或梳頭時掉下來的頭發撮成一小撮,蘸點水擦洗,盆內的污垢一擦就掉。
巧除床上浮灰
床上常落有浮灰,用床刷掃會使其四處飛揚,而后又落于室內,且對人有害。你可以將舊腈綸衣物洗干凈晾干,拿它在床上依一個方向迅速抹擦,靠強烈靜電作用,使浮沉吸附其上,效果極佳。
電話減噪
在電話機的下面墊上一塊泡沫塑料,就可以減少鈴聲的噪音。
用凡士林除家具燙痕
若不慎把熱水杯放在木器家具上,木器表面會出現一圈白色燙痕。這時你在上面涂些凡士林,兩天后,用軟皮輕輕擦,即可除去。
潔凈畫框
家里的金屬畫框如果生銹了,用馬鈴薯皮擦拭,能使畫框潔亮如初。
嘴里除辣
吃了辣的東西,感覺要被辣死了,就往嘴里放上少許鹽,含一下,漱下口,就不辣了。
防止毛衣縮水
關鍵詞:幼兒 戶外活動 安全 預防措施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其安全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所以作為幼兒生活學習的集中場所,幼兒園應該加強幼兒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教育,并采取相應措施。[1]
一、幼兒安全教育的內容
對于三歲前的幼兒應該照顧到其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特征,根據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一階段的兒童正處于感知運動階段或剛剛完成這一階段正向下一階段過度的時期,自我意識還不夠強烈。針對這一特征,其安全教育內容通常有避免單獨行動、遇到緊急情況應該求救、不在獨處時和陌生人說話、不將硬幣、螺絲等放入口中。
三歲后到學前階段的兒童處于教育心理學中的前運算階段,其特征是主要靠表面現象進行思維,沒有邏輯推導能力。針對這一特征,教師可以示范某些自救動作或逃生措施,讓學生模仿,或者讓其熟記家長姓名、聯系方式、家庭住址,并教會其“120”、“119”、“110”等報警方式,或者簡單的燙傷、燒傷、出血等正確的處理方式。對于較大的兒童,教師可以指導其簡單的應急避險常識,如下雨天不能放風箏、打雷閃電時不能接打電話、正確識別安全出口標志等。[2]
二、幼兒戶外活動中發生安全問題的原因
1.基礎設施和管理不合理
部分幼兒園的基礎設施陳舊、落后,房屋建筑不合理,物品放置不規范,安全防護措施還不成熟,存在不少安全隱患。例如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場地較小,容易引起推擠現象,樓梯較窄,易發生踩踏事件,滑滑梯、秋千等戶外活動設施放置的地面較硬等。另外,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夠強烈,沒有很好地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例如門衛處管理混亂,校內和校外人員隨意進出,門口“來客請登記”字樣無人執行;校園接送制度不合理,部分教師在沒有核實接人者信息的情況下,僅憑一面之詞就讓其領走幼兒;學生餐廳衛生管理制度不嚴格,對于過期食物的排查力度不夠,容易引起師生腹瀉、食物中毒等不良后果。
2.兒童的年齡特點
由于幼兒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幼兒特征是各方面發展還不成熟,動作協調性不好,好奇心強,自我保護意識不夠,事情預見性較差,所以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例如經常在公眾場合看見幼兒在家長能力范圍外奔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理會旁邊的人或機動車;部分兒童由于好奇心驅使,會對發光發熱的事物感興趣,導致隨意觸摸燈光、電源、熱水等危險物品;部分兒童出現吞食硬幣、紐扣等現象,原因是只想試試有什么后果。針對以上種種現象,教師應該抓住兒童的年齡特點,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教育。
三、幼兒戶外活動中發生安全問題的預防措施
1.創造安全的戶外環境
對于幼兒戶外活動場所、基礎設施等多加考量,只有確保足夠的安全性后才能投入幼兒的使用。對于某些事故高發場地或設施,盡量遠離,或者在教師指導下接觸,必要時還應該提醒幼兒注意事項。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針對某些事故多發的學校,校方應該及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完善管理工作,并貫穿于培訓、檢查、整改、總結等各個環節。除此之外,將制定的每項制度都落實到具體個人和崗位,只有每個人都樹立主人翁意識時,才能將幼兒的安全管理工作視為己任,現有的管理制度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另外,還可以加大監督力度,采取不定時抽查和暗訪的措施進行監督,對每一位相關人員建立安全檢查檔案,記錄并總結其工作進展和建議意見,從各個層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促進其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3.適時進行安全教育
對于幼兒來講,教師的再三強調往往不及一個游戲更能使其印象深刻,所以根據這一點,教師應該將安全教育與游戲結合起來,潛移默化地加強兒童的安全意識。例如可以通過經典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進行簡單安全標語的記憶,通過“老鷹捉小雞”游戲中部分同學的不正確姿勢或有安全隱患的動作來提醒并及時指導其正確做法等。除此之外,可以適時組織幼兒觀看消防人員或交警的實地演練視頻,增強其模仿力和安全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戶外活動中出現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礎設施和管理不合理以及兒童的年齡特點所致,針對這種現象,其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創造安全的戶外環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適時進行安全教育這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照顧到兒童的人身安全,促進其更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您好!
首先衷心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園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在這春意盎然的四月,我們即將迎來了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了讓你的孩子度過一個充實、平安的假期,現把放假時間安排及注意事項通知如下,敬請家長朋友配合,做好孩子的監護、教育工作。
一、放假時間: 20xx年4月2日(星期六)—4月4日(星期一),共三天,4月5日照常回園上課。
二、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環保、健康、有意義的假期,我們建議家長朋友配合幼兒園加強對孩子節假日的安全衛生教育:
1、加強外出安全教育: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若帶孩子祭祖時,做好防火教育,切勿讓孩子玩火等; 若帶幼兒走親訪友、外出旅游等一定要有成人監護與照顧,遵守交通規則,以防走失。
2、飲食睡眠要有規律,不要暴飲暴食,注意幼兒飲食衛生。
3、四、五月份是孩子骨骼生長最快的時候,請合理安排孩子休息時間,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做做戶外活動等,增強體質。
4、春季各類傳染病流行期間,請督促幼兒多喝水,飯前、便后、戶外活動后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不吃生冷食物,以多種形式向幼兒講解衛生防病知識,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活動,以防感染。
5、近段時間,由于天氣不穩定,教育孩子雷雨天時,盡量少在戶外活動;天氣逐漸轉熱,也看管好孩子不能到河邊、池塘邊玩耍,更不能私自下水游泳。平時還要加強孩子自我防范、自我保護、防火、防煤氣中毒等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
6、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春游、放風箏,參加各種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和孩子一起去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在活躍孩子身心的同時,開闊孩子視野,增進親子感情。
各位家長朋友,安全是快樂、幸福、健康的首要因素,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同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識,祝大家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假期!
再次感謝各位朋友一直以來對我園工作的支持,聰明樹幼兒園全體教職工衷心祝愿大家:安全常伴,快樂同行,幸福相隨!
關鍵詞:幼兒園 晨間戶外活動 有效開展
晨間戶外活動是指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利用晨間時間所開展的以體能發展為目標的活動。其活動組織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制定具體的、明確的、有針對性的顯性目標,或籠統的、靈活的、幼兒自己選擇的隱性活動目標,通過循序漸進、動靜交替的實施辦法,合理安排活動量,激趣導入,有針對性的開展活動。
晨間戶外活動是是幼兒園一日快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中規定: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理念,合理安排幼兒在園時間,每天確保有不少于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其中1小時的戶外體育鍛煉時間)。晨間戶外活動作為幼兒園晨間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之一,是確保幼兒每天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的重要途徑。
晨間戶外活動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晨間戶外活動能使幼兒整整休息了一夜的機體得以舒展,培養幼兒自覺參與和積極參加身體鍛煉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培養幼兒持之以恒,不怕寒暑的良好意志,能有效地提高幼兒機體對環境的適應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同時,還能促使幼兒心情愉快、精神百倍地去迎接新的一天。
合理的安排幼兒的晨間戶外活動,優化晨間鍛煉的質量對晨間戶外活動的開展尤為重要。可是在這安全高于一切的大環境下,教師迫于社會、家長的壓力以及幼兒園現有的硬件設施、教師自身的因素等種種原因,往往害怕開展晨間戶外活動或忽視晨間鍛煉,致使幼兒晨間鍛煉存在諸多問題:活動內容、運動量的安排隨意性很大;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統一,忽略幼兒的運動積極性;器材較單一,往往以一物多玩為主;幼兒的入園時間參差不齊,教師缺乏有效指導,幼兒呈放羊狀。
針對幼兒晨間活動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與同事們在教育實踐中采取了如下措施,有效地促進幼兒晨間活動地開展。
一.家園配合,為晨間活動有效開展提供思想保障
長期以來,幼兒園因為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家長不正確的育兒觀念導致,幼兒入園在時間上比較隨意,經過調查,冬令時幼兒在8:10時入園率占30%,8:30占60%,甚至有個別的孩子在近10:00才起床吃早點入園,連正常的教學活動都不能參加,更何況晨間戶外活動。如何讓家長能按時送幼兒入園參加正常的一日生活活動呢?
首先,我們從培育家長正確育兒觀做起。有些家長因為孩子比較小,當孩子早上沒起床或在冬天寒冷時就舍不得讓孩子早早起床;有些因為成人自身不規律的生活方式,而使孩子晚睡晚起,使得孩子不能按時入園。針對這些原因,我們特地邀請醫院里的兒科專家,召開家長會,告知怎樣的生活方式才是有利于孩子健康。在班級中通過家園互動欄,宣傳科學正確的育兒知識。讓家長明白規律的生活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家長幫助孩子培養科學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利用通知欄、晨間和離園接待時間教師告知家長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活動安排表,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幼兒園什么時間干什么事情,知道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安排,以便能及時入園參加各類活動。
其次,重視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隨著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家庭、幼兒園對孩子的安全意識越來越重視,導致現在的孩子如溫室里的花朵一般磕不得、碰不得。老師在園上班的精神高度緊張,生怕孩子發生意外。因此孩子在鍛煉時老師也是對孩子說不準這不準那,牢牢把孩子框在一個框架中。針對這種現象我們除了對家長宣傳體育鍛煉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也與家長及時說明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或許會碰到的一些挫折。同時,教師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融洽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險;怎樣的行為會造成危險;如何避免對自身和他人造成傷害;學會正確的保護自己等等,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再次,做好晨間活動前的準備工作。作為教師本身,在每次活動前首先去觀察場地有無存在安全隱患,同時與幼兒提出活動的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在幼兒進行晨間體育鍛煉時,主、配班兩位老師同時在崗,注意觀察和了解每個幼兒的具體情況。主班教師有針對性的對幼兒活動進行指導,注意因材施教,做好個別教育。配班教師負責接待幼兒以及輔助主班教師,把安全隱患降到最低限度。
二.教師主導,為晨間戶外活動有效開展提供組織保障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晨間戶外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如果教師只是“放羊式”地讓孩子們離開教室自由活動,不利于最大程度地發揮晨間戶外活動的功能。教師在晨間戶外活動中的主導作用體現在:
首先,著眼于幼兒能力發展,制定連續明確的活動目標。晨間鍛煉目標的確定要體現幼兒身心的發展,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既要有幼兒現有的動作發展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即跳一跳,夠得著;既要滿足幼兒的運動需求,又要促進幼兒的動作發展。如帶著孩子和器械到活動場地讓孩子自由玩,今天玩跳一個呼啦圈,明天還是跳一個呼啦圈,后天依然如此,則會影響幼兒對晨間戶外活動的興趣,甚至出現厭煩情緒。教師在對晨間活動目標制定時,應該不斷調整活動目標,以適應幼兒發展需要。如:幼兒練習用沙包投擲時:可以從①用沙包向前方投擲,讓幼兒發展投擲能力;②讓幼兒選定目標投擲,可以投擲怪物、大灰狼等,知道投時不慌張,不盲目亂投,讓孩子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③幼兒2人一組,互相投擲對方膝蓋以下部位,發展幼兒的躲閃能力,掌握轉身、跳起分腿等躲閃方法,讓幼兒認真比賽,關心勝負,與同伴分享合作的愉悅心情;④幼兒4人一組,發展投擲能力,幼兒能使用假動作,并能邊跑邊看對手,看準來包,沉著躲閃。幼兒通過一次次,一天天循序漸進、連續不斷的練習,孩子的動作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其次,依據活動目標,選擇合適的活動內容。活動內容的難易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活動興趣,太難的活動孩子會覺得有挫敗感,而太易的活動對孩子來言將索然無味,因此選擇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室保證活動有序、有效進行的關鍵所在。如托班、小班孩子運動能力較弱,活動內容可以選擇大型玩具和體育游戲類,并且由于小、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可以選擇童趣的、有情境性的、游戲規則簡單的、幼兒較為熟悉的活動內容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如:民間游戲丟手絹、跳房子、開火車、小兔子乖乖等情節簡單、內容重復游戲,孩子在重復跳躍、奔跑練習中有了一定的運動量,增強了體質。
再次,積極參與學生活動之中,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教師在活動中應是組織者,參與者、支持者。既是孩子游戲的旁觀者,也是指導者和合作者。教師應關注每個幼兒的活動興趣點和活動能力,適時給予幫助和支持。既要面向全體,又要注意個別差異,做好個別教育。同時教師積極參與進孩子的游戲中,成為他們的大玩伴,與幼兒一起玩耍探索,發現孩子的創新點和新玩法。有了教師的參與,孩子的興致更高了。
三.器材完善,為晨間戶外活動有效開展提供物質保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互動,吸引幼兒的興趣。”器械材料既是有效激發幼兒興趣的刺激物,又是開展鍛煉的物質前提。活動提供的運動器械應考慮到幼兒的年齡、能力以及興趣的差異等,能吸引不同性格的幼兒參與活動,滿足不同層次幼兒活動的需要,有助于幼兒體能的發展。為促進晨間戶外活動有效開展,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提供多種器械,讓幼兒自主選擇。以往教師帶孩子進行晨間鍛煉時總是由教師決定今天玩什么,明天玩什么,在什么地方玩,甚至排成什么隊形玩等等,孩子只是被動的接受。因此,在晨間戶外鍛煉時幼兒也往往剛開始領到器械還能積極參與,可過了會兒,幼兒的興致就不高了。如:經常看到在活動區域,大班的孩子在練跳繩,有的幼兒在跳繩;有的幼兒用繩子在甩來甩去,險象環生;有的已經扔下繩子擠成一堆不知道在干什么了。雖然教師一個勁的啟發孩子可以一物多玩,但孩子的積極性仍舊不高。糾其原因,這次晨間戶外鍛煉內容以跳繩為主,器械比較單一。大班幼兒的運動能力和創新能力雖然都很強,但是因為只玩同樣的器械,缺少變化,時間一長孩子的興趣就降低了。而改變投放器材策略,在活動時,給幼兒提供3―4種器械,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由幼兒自由選擇組成小團體,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孩子們在教師視線范圍之內分區域自由活動。這種方法既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同時,給孩子提供合適的、自由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力所能及的困難,激發了他們的主體意識,培養了孩子的自主能力。當孩子對自己選擇的器械活動一段時間后興致不高時,可以與別的孩子交換器械進行鍛煉。這樣既保證了孩子鍛煉的積極性,也提供了孩子在較短的時間內鍛煉不同運動能力的機會。并且孩子在活動中感覺到主人翁的作用,更能自覺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孩子在進行自由選擇、自由交換的過程中體驗到合作交流以及自我管理帶來的快樂。自主選擇對中班后期和大班孩子尤為感興趣,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其次,自制體育器械,增強幼兒活動積極性。教師與孩子一起利用廢舊材料自制體育器械,既節約成本,又自然環保,也給孩子帶來自豪感和成功感。如利用舊掛歷紙制作紙棍,用舊報紙制作手榴彈和紙球,用舊鞋盒和牛奶瓶制作壘高,孩子帶著自己制作的器械,心里甭提有多高興啦!平時也可發動家長與孩子制作體育器械,既能減輕教師的負擔,又讓家長有一個親子合作、參與活動的機會,如請家長制作沙包,飛碟等,當孩子帶著自己和家人制作的美觀、衛生、安全的器械,活動的欲望更強了。當一段時間后,請孩子們互相交換自制體育器械,這樣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新鮮感,更加提高了鍛煉的興趣。
綜上所述,晨間戶外活動是一日生活的首要環節,是發展幼兒體能的重要補充。豐富、有趣的晨間戶外活動不僅給幼兒帶來身體的發展,更促進幼兒良好品德、個性的形成。我們所做的實踐探索還是初步的,今后將針對如何在活動中關注幼兒的運動量、運動強度;如何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活動材料等方面進一步探索與實踐,從而更有效促進幼兒園晨間戶外活動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劉焱.幼兒教育概論.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0
[2]范慧靜.幼兒園體育活動指導.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基礎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顧榮芳,薛菁華.幼兒園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