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美術教育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更新教育觀念美術教育的價值不只是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等,美術教育在開發學生創新思維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學美術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摒棄僵化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發揮想象的空間,利用美術特有的藝術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藝術的價值是創造,失去創造力,藝術就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在大學教育中要通過開展美術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體驗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素質教育。
2.強化學生審美意識在現代大學教育中,美術教育更多的是訓練學生的繪畫功底,忽視美術教學的本質;注重繪畫作品的美觀程度,忽視作品的思維模式;注重學生技能的學習,忽視學生內在修養的提高。這樣導致學生缺乏審美意識,鑒賞、想象以及創造的能力不強。美術教育是大學教育中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突破口,美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使學生感受到身邊更多美的事物。在美術教育中,教師應通過美術作品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貼近大自然,充分體會大自然的美。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能產生強烈的追求美的愿望,逐漸提高審美意識。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有利于學生從心靈中體驗到美的存在,從而逐步使學生的心靈更加純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3.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大學積極開展美術教育,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美術教育中,要引導學生主動欣賞美術作品,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其正確把握作品的思想。審美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見成效,教師要讓學生在平時多觀察,體會大自然的美。只有使學生自發地感受美,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其主動投入美術學習,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結語
關鍵詞:民族民間美術;美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J2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049-(2015)24-0058-03
作者簡介:朱香霖(1991-),女,漢族,內蒙古滿洲里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課程與教學論
一、我國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歷史現狀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積淀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說在這棵歷經五千年滄桑的生命之樹中華夏民族是枝干,那么在歷史中翩翩起舞的各個少數民族則無疑是這枝干上璀璨的寶石樹葉,它們用自身散發出的悠久而又異域的光芒無私的、默默的奉獻于歷史的長河之中。民族民間藝術不僅根植于人民的生活,它更是給養于少數民族和民間文化,而這些文化又是各個少數民族在發展中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生命贊歌。它有多樣性、地域性、民族性,是人民的、大眾的、又是世界的,是與我們的生產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是古老民族賦予我們的偉大禮物,更是歷史交給我們并需要繼續傳承下去的責任和義務,是我們區別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特殊符號與標志。美術教育是以專業的角度培養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感悟真、善、美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訓練學生把美術知識靈活的運用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去,美術教育不單單只是培養學生的美術知識和美術素養,而更多的是通過美術教育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具象思維能力、想象力、創新力和和樹立健康向上的審美觀。
學生不只是在學習一門知識、一項技能,而是在學習一種文化、一種提高自己的方法。通過學習去理解美術、感悟美術、應用美術,使課堂中的知識在生活中得到一種升華。民族民間美術在整個美術教育的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有著一套專業的、系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有著明確的教學目的和培養方案。民族民間美術有著自己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因為它起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智慧與藝術,它裝飾、美化、豐富了社會生活,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觀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斷創新、發展,成為富于民族鄉土特色的優美藝術形式。其以獨特的造型和藝術手法對生活理念進行表達,并體現了鮮明的藝術美感。所以民族民間美術教育具有濃厚的本土性和民間性。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美術教育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領悟我國民族民間藝術的精髓和奧秘,了解我國的民族民間文化。民族民間美術教育不僅豐富和完善了整個美術教育的體系,還使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內涵。而在現代我國的美術教育中,大多借鑒國外的美術教育模式,深受舶來文化的影響。在美術教育中吸收外來先進文化固然是好,但也不能忘記國家文化的根本。通過對民族民間美術的學習,可以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喚起民族的認同感與肩負的歷史責任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從而影響到未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和中華文明的推廣,把民族民間美術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是當前美術教育的一個新重點。
二、我國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特征
(一)民族民間美術教育具有地域性
我們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要重視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地域性特征。我國幅員遼闊,少數民族眾多,但少數民族的居住情況則是屬于“大雜居,小聚居”,這就為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地域性提供了前提條件和基礎。如果依附于當地少數民族的基本情況開辦本土的民族民間美術教育則會事半功倍。其一,當地有著深厚的民族民間文化底蘊,無論在藝術的造型塑造、表現技巧還是在思想理論上都會提供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這是一種對文化和教育無形的象征與支持。其二,天然的文化氛圍是在其他方面都無法比擬的,使學生身在其中受到熏陶,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三,當地政府對于本土民族民間文化的推廣與應用則會使民族民間美術的教育有著強有力的后盾,在教育的推廣中會得到社會和民族的認同,同時也是對當地民族地域文化的發揚,在教學資金上,也會相應的得到政府的支持。在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地域性特點中,筆者認為應該在深化出另一個新的特性,那就是邊域性,所謂的“邊域”是指那些深處祖國邊疆的自治區、自治州及其下屬的自治縣、自治旗等。“邊域”不僅代指它們的地理位置,而更是指其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程度。這些少數民族地區多數處于經濟不發達的內陸或者是資源匱乏的地帶,我們在迅猛發展的時代里要帶動著它們一起發展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大力開展文化教育,尤其是那里的民族民間文化的教育。如果在當地形成正規的美術教育,弘揚民族文化并對其潛在的民族美術進行發掘和探索,那么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文化上、無論是在國內還是與其接壤的國外都會為當地帶來不可估計的貢獻,也為國家在民族民間美術的文化與美術教育的事業上增添了一到亮麗的民族風采,更是加強了民族的團結與統一,帶動了與國內外的文化交流。
(二)民族民間美術教育具有多樣性與創新性
多樣性也是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特性,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都是各民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每一個民族都是一座博物館,它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民族學、民俗學與文化生態學,這其中有包括著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民族民間美術的教育則要立足于這些方面進行研究和探索。要融合了各個民族的角度去觀察,以往的多樣性大多是以縱向來看,如今則需要換個維度,去發現促進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視角。在當今的民族民間美術教育中單一的運用多樣性是不夠的,它需要與創新性相結合。例如,在學生的創作中可以用不同民族的美術去激發和引導,這種民族與民族之間美術的碰撞往往會給學生帶來突破性的靈感與思維,這對于新時代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繼承與創新是重要的。但這里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在創新學習的過程中,不可只注重技法的表現與形式上的重復疊加,這樣只會本末倒置,讓人不知所云,使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間美術變成了機械的加工;我們要關注各個民族內在的聯系與內涵,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把傳統美術有機的與現代文化理念相結合,也可以運用現代的材質與技術對民族民間美術進行符合發展規律的藝術詮釋,賦予民族民間美術新的時代精神,與時俱進才會更有活力。
(三)民族民間美術教育具有實踐性
民族民間美術起源于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其創作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其實用性大于審美性,社會意義大于審美意義。所以在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要在理論文化的基礎上加強與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參與到民族民間美術作品的創作中去,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實際的操作能力,避免我們的教育只是“紙上談兵”。我國的民族民間美術是在勞動的過程中逐漸豐富和發展起來的,是在人們辛勤的雙手中根據生活的需要創造出來的藝術,是通過不斷的實踐與反復的磨練才塑造成的藝術瑰寶,所以學習民族民間美術要讓學生在親身的操作中了解材料的屬性,了解先輩們在進行民族民間美術創作過程中所經歷的實踐歷程和心理歷程,并通過自己的知識和雙手給予材料以民族民間美術的生命力與靈性,使學生從傳統的課堂真正的融入到民族民間美術的生產與創作中去,領悟民族民間美術的魅力,達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妙悟。
(四)民族民間美術教育與其他美術學科相輔相成性
我國當前的高校美術教育中主要包括繪畫、美術學、雕塑、藝術設計等,但民族民間美術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與美術教育中的其他分支是相輔相成的。不論是從國內而言還是就世界范圍來說,藝術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世界性。所以,在進行其他學科的美術教育的同時,可以與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中國特色的藝術品與藝術風格,使世界都看到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光輝。孔子學院以獨具特色的風格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中華文化,那么,讓以民族民間美術為代表的藝術思潮使世界了解中國文化也未嘗不可。例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我們便可欣賞到民族民間美術的魅力。這里我們以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為例,我們可以看出整個會徽的設計是采用一個中國傳統印章的形式,不僅簡介大方具有極強的審美性和設計感,而且更重要的是突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并使之弘揚。在整個北京奧運會中中國的傳統文化無處不在,而民族民間美術更是大放光彩,從開幕式到閉幕式,從奧運火炬到吉祥物的設計都融入了民族民間美術的元素,并使全世界的人民都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博大精深。
(五)民族民間美術教育有利于傳承與發展性
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民族民間美術的傳承問題。因為許多古老的家族式的民族民間藝術作坊實行的往往是在本家族內進行傳承,如果本家族沒有人繼承,則這項藝術就會面臨著失傳的嚴重困境,并且一些民族民間美術傳承人的老齡化也是有待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加大民族民間美術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民族文化和陶冶情操,更是肩負著傳承文明的重任,一方面要承接祖輩們的文化遺產,一方面又要將這些藝術瑰寶傳送給子孫后代,傳承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生命寄托與延續。民族民間美術對美術史、藝術史、民俗學等學科的研究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發展是當代美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在美術教育中占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不僅可以完善我國的美術教育系統,而且對其他學科也有著促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我國的民族民間美術得到了傳承和創新,對我國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和弘揚作用。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我國的美術教育正迎來一個繁榮大發展的春天,而民族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的體系中占有者重要的地位,因為民族民間美術不僅是我國古老藝術的承載者,更是我國燦爛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加強民族民間美術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要充分把握時代的需求,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在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要時刻把握它的地域性、實踐性、多樣性與創新性,并使之與其他美術教育學科的發展緊密相連、相互促進,民族民間美術教育是對我國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加強我國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黃蓉.民族民間美術教育的人類學價值[J].藝術教育,2010.
[2]羅江峰.美術教育———發展民族民間美術的通道[J].學術論壇,2011.
[3]范魯杰.淺議民族民間美術對高校美術教育的必要性[J].環境構建,2012.
[4]袁曼玲.民間美術課程教學研究與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1.
[5]周楷.關于加強民族民間美術教育,開設民族民間美術課的構想[J].教育論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