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產權證明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3、房屋坐落的位置,一定要明確具體到左右位置及門牌號及房屋面積平方米
4、該房屋產權歸屬,有幾個人就寫幾個人。
3月30日,信息產業部、國家版權局、商務部、財政部四部委通知,要求:國產PC出廠時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進口PC銷售前必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
5月18日,信息產業部、國家版權局、財政部等九部委共同簽署了《關于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制定具體方案,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
……
一場企業正版化運動正在拉開序幕。利益相關各方包括計算機廠商、軟件廠商、用戶和消費者如何演好各自的角色?當正版化大潮再次席卷而來之時,我們需要一種什么態度來應對?
解讀企業正版化
2002年,國務院頒布修訂的《軟件保護條例》使中國軟件知識產權保護踏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這一年,信息產業部、國家版權局、原國家計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政府部門應帶頭使用正版軟件的通知》,要求政府部門率先帶頭使用正版軟件。至此,國家推行正版化有了一個新的起點。
2006年2月28日,國家版權局在全國版權工作會議上透露,目前全國95%的地市實現了政府部門軟件正版化的工作目標。省級政府部門的軟件正版化已于2004年底全部完成。這標志著歷時四年的政府部門正版化工作基本完成。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王自強也在4月19日的新聞會上稱:“中國政府部門基本上實現了使用軟件的正版化”。
政府軟件正版化運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如今,企業軟件正版化運動從2006年年初就開始緊鑼密鼓推動起來。同樣是正版化,但是實施主體由政府部門變為了企業,那么,這場新的軟件正版化運動已經呈現出哪些不同呢?
從大型企業入手
從大型企業入手是這次企業正版化運動首先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最早是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3月27日透露,政府將大力推動大型企業的軟件正版化工作,并解釋了大型企業是在中國境內的大型企業,包括國有大型企業,也包括合資的、外資的、獨資的大型企業。在隨后5月18日九部委簽署的《關于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的實施方案》通知中,則給出了正版化推進目標的企業順序,即:以大型企業為重點,以國有、外商投資、民營企業在先,中小企業在后依次推進。
一般來說,政府對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的調控力度會更強一些,而且大型企業在投入上更有經濟保障。所以,這種從大型企業入手的方式是遵從了由易到難的原則。
考慮與政府正版化的差異
對于企業正版化和政府正版化的不同,國家版權局企業管理處處長趙秀玲從經濟來源的角度指出,政府正版化用的是財政撥款,而企業正版化是企業要從它的利潤里面拿錢。企業是為投資者、為股東賺錢,它主要是以盈利為目的,那么企業經營過程當中肯定是盡量減少它的成本,獲得高額的利潤。所以,企業在面對正版化要求的時候態度必然會有所不同。
據國家版權局相關人員介紹,我國政府推進軟件正版化一般有自查摸底,提出需求,統一采購,集中支付四個工作步驟。所謂自查摸底,就是由各個政府部門也就是通常講的部委局辦對自己使用的軟件情況進行清查,在所有電腦終端里,有多少軟件是正版的,有多少軟件是沒有經過授權的。
對那些未經授權的軟件,這些廳委局辦向政府部門提出需求的總量,比如一個部門有一百臺電腦,其中有五十臺里可能安裝了未經授權的軟件,那么他就向財政負責采購的部門提出需求,然后由政府的采購部門統一向軟件供應商進行采購,再統一向軟件供應商支付經費。顯然,政府軟件正版化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來實施。
但是,企業是否可以沿用這種行政命令的方式呢?《關于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參與到這個方案中的部委將對各自所負責領域,具體的企業進行檢查督導,比如:銀監會負責金融機構部分,證監會負責上市公司部分。這九部委都是國家針對各行業設立的監管機構,對所在行業的企業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但并不是行政主管機構。
另外,該通知還列入了獎懲辦法:將對使用正版軟件成效顯著的企業進行宣傳表彰,對問題企業建立“黑名單”制度并進行曝光,對情節嚴重的依法查處。其中,“黑名單”和進行媒體曝光,可能讓某些大型企業有所畏懼,因為這影響到他們在市場上的形象。
顯然,企業正版化既要借鑒政府正版化的經驗,同時也要充分考慮與政府正版化的區別,才能取得實效。
預裝能否護航?
為鞏固政府部門正版化運動的成果,同時協助推動企業正版化,四部委發出了《關于計算機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國產PC出廠時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進口PC銷售前必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
對于出臺這個政策的目的,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王自強指出,是從源頭上防止在計算機等硬件銷售過程中可能出現預裝盜版軟件的結果。
因為任何一個計算機硬件,不安裝操作系統軟件是不可能運行的,操作系統軟件是計算機運行的一個基本前提。但是,并不強求預裝所有的軟件,因為這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大負擔。
預裝正版操作系統的要求,只是在計算機硬件銷售這一個環節上防范盜版,并不能保證其他的環節再也不會出現盜版。
但是,正如國家版權局企業管理處處長趙秀玲所說,企業正版化是我國今后幾年的一個長期工作,目前還僅僅是開始,最重要的,乃是如何具體實施和執行。
正版化是一場博弈
“軟件正版化”政策不僅對軟件業自身的發展至關重要,同時也對一些相關的領域產生深刻影響,使其相互間的關系發生微妙的變化。面對著一個看似不可逆轉的正版化進程,它們都在為各自的利益而謀算,這就是所謂的博弈。
說到博弈,最關鍵的一點,是人們總是從利己的角度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然而這種看似合理的選擇卻往往事與愿違。在正版運動發起之前,國內IT市場展現的正是這樣一種情形。
政府力量是主導
盜版侵犯知識產權,破壞正版廠商利益,并且會引發市場“劣幣逐良幣”,其危害不言自明。但是,盜版的根源問題也值得思考。
有觀點認為,在知識產權的外衣下,跨國公司軟件高額的利潤往往被人忽視。從經濟利益分析,盜版與正版的巨大價差長期以來在各個國家成為了催生盜版的溫床。
一套正版操作系統動輒成數千元,這已超出了發展中國家大部分人們的消費水平。在軟件復制拷貝的模式改變了經濟學“邊際收益遞減”的規律之后,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還能攫取到這種超額利潤令人難以想像。
毫無疑問,這場正版化旋風的主導者是中國政府。而僅就IT產業來說,政府應該看到以上這種現象,從而制定有利于全國產業布局的長遠謀略。
近幾年來,政府在軟件正版化的監管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顯著。
首先,中國軟件產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空間。去年的統計調查報告顯示,在省級政府正版化過程中,國產軟件的占有比例已經相當高。
其次,正版化運動也為我們國產軟件產業發展增添了信心,也積累了很好的經驗。
對于品牌計算機廠商來說,只有用戶接受并使用了廠商配套的軟件產品,企業才能知道配套的軟件產品有哪些地方不足,有哪些地方需要更新,并聯系軟件開發企業,逐步升級為更好的IT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說,正版化對于計算機硬件廠商來說也是一個發展機會。
論文摘要: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功能是增強流動性;資產證券化將中介融資同直接融資有機融合貫通,形成了最優金融結構體制;資產證券化使得融資由依據整體資信變為依據部分優質資產,從而革新了融資評審通過機制。這兩條具有革命性意義。即便目前資產證券化的條件尚未完全成熟,我們也應當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自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以來,發展迅猛,按揭支持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余額現已超過美國國債成為第一大市場。資產證券化在歐洲和日韓、澳大利亞等國也有較大的發展。它是二十世紀金融領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而在我國則是方興未艾,首單規范化的實踐已是在2005年末的建行和開發行的建元一期和開元一期項目。
資產證券化到底有什么功能使得它一經誕生就獲得了如此迅猛的發展?而在我國為什么發展不快?我國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如何?這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本文在分析其最基本的功能后,著重分析其最有革命性的功能;進而探討我國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必要性。為論述方便,本文主要以MBS為例進行討論,省略MBS之外的其它資產支持證券。
一、資產證券化最基本的功能
貸款一級市場尤其是長期貸款市場的內在必然要求是有二級市場。對于銀行來說,“存短貸長”是其經營的一個根本性的制度缺陷,由于這種限制,使得銀行不得不經常放棄一些盈利性好的長期貸款項目,否則就易出現流動性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對策之一,也是早期的對策,就是將其貸款出售給其他銀行。但這樣受讓銀行將貸款再出售也將是困難的。銀行就一般而言都有“存短貸長”的流動性問題,這樣轉讓解決不了整個銀行體系的問題。
第二種對策,就是表內模式的資產證券化。銀行通過自己發行其按揭資產支撐的債券,將貸款債權及時收回。同時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隨時可將購買的債券轉讓出去,因此投資者也具有充分的流動性。
第三種對策就是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載體) 模式即表外模式的資產證券化,在這種模式下也是銀行通過證券化而及時收回貸款債權,MBS的投資者也同樣具有充分的流動性。
可見這兩種模式的資產證券化在保證銀行的流動性方面以及保證投資者的流動性方面具有相同的功能。這兩種證券化模式在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卻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這就意味著安全性方面的功能不是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因為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一定應當是各種模式的證券化都共同具備的功能。這意味著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增強流動性(銀行的,和投資者的)。再考慮到歷史上資產證券化起源時的本來動機就是解決“存短貸長”的矛盾,所以應當認為資產證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和意義就是解決流動性問題。
我國資產證券化之所以長期開展不起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國按揭貸款開始時間尚不長和規模有限。根據國際經驗,住房貸款占全部貸款比例達到30%左右時,可能給銀行帶來流動性威脅,商業銀行就會提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要求。而根據去年央行研究報告,2005年我國住房抵押貸款余額1.9萬億元,約占全部貸款余額的10%。預計到2007年余額將達到5萬億元,到2012年將會達到40萬億元。①目前上述流動性問題尚不嚴重。因此自然不太需要基本功能就是增強流動性的資產證券化。等到按揭充分發展起來后,就需要資產證券化來發揮它的這種基本功能了。
等到按揭充分發展起來后,就需要資產證券化來發揮此最基本的功能了。
二、資產證券化的革命性功能之一
既然資產證券化時銀行要借助于證券市場,那么為什么原始借款人不直接在證券市場上發行證券融資,而要向銀行借款?然后再由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在證券市場融資呢?(進一步說,銀行的存在到底有何意義?銀行是否會像有人認為的那樣遲早成為被淘汰的恐龍?)
銀行的必要性之一在于其資信審查功能。原始借款人不可能全部都通過證券市場籌資。沒有銀行的話投資者就得在數以萬計的證券中一一進行資信調查,其投資的信息成本就太大了。個人籌資自不必說,而企業若全都自己發行證券,那么大多數企業由于其資信有限,就很難在證券市場上獲得投資者青睞。因此銀行的必要性就體現出來了:銀行作為中介了投資者對于籌資者進行資信調查,從而解決了融資時的信息溝通和信息不對稱問題。
但是銀行中介同時也有一個根本性的缺陷,即作為中介必然有資金來源和運用的協調問題,其主要的矛盾是上面所說的“存短貸長”。通過資產證券化,可以相當徹底地解決銀行“存短貸長”的矛盾,同時又能繼續發揮銀行的資信中介功能。銀行和證券市場各司其職,前后合理分工,這樣,資產證券化正好將銀行中介功能同直接信用“出資者流動性高”“融資期限長”等功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中介信用同證券市場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加優良的金融結構。筆者認為這種金融結構是現在所能設想的最優的金融結構。而傳統的以銀行為主的日德式的金融體制和以證券市場為主的美國式金融體制都是不夠完善的。
這就是資產證券化的革命性意義之一。
我國一直以銀行信用為主,直接融資發展不足,這是我們的金融體制的一個主要缺陷,過分依賴銀行系統也是造成商業銀行不良信貸資產持續增加的原因之一。一般認為現在我們應當加緊發展直接融資。而資產證券化正好為此提供了一個好機會,在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同時,自然就促進了證券市場。“一步到位”地形成將銀行中介信用與證券信用有機融合的最佳的金融結構。所以,我國開展資產證券化比起金融體制相對健全的國家,更具有意義。 轉貼于
資產證券化還有利于打破金融資源的分割格局。我國銀行內部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各自為政,割地為據的情況,銀行之間的橫向資金流動也存在一定困難。另一方面隨著非存款金融機構發展,正逐步出現商行與養老基金、保險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等機構分割金融資源局面。而資產證券化使得銀行融資和直接融資融為一體,這樣原本分割的銀行融資的資金便通過證券化而進入了全國統一的各類金融機構廣泛參與的金融市場,從而促進了資金在社會上的流動。
因此,僅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應當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雖然微觀主體(銀行等)由于流動性問題尚不嚴重因而資產證券化動力不很足,但只要條件許可,政府就應當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這才是我們應有的基本態度。
三、資產證券化的革命性功能之二
資金供給者在選擇資金投放對象時一般將眼光投在資信等級較高的公司和證券上,而資本需求者或許擁有某些高質量的資產,但可能因整體資信不佳而無法籌集到所需的資本。而資產證券化則是憑借資產發起人的一部分資產池的未來收益能力來融資的,資產池的償付能力與發起人的資信能力以“破產隔離”的方式比較徹底地分割開來。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購買MBS時,主要關注資產池本身質量狀況、未來現金收入流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以及交易結構的嚴謹性和有效性,而將資產發起人自身的資信能力置于一個相對次要位置。
這意味著融資機制的一種革命性變革。它變整體風險為風險“結構化”。銀行的風險原本就是由一項一項的資產的風險構成的,資產證券化的精巧技術使得發起銀行獲得融資的憑借是其局部優質資產,而不是魚龍混雜的整體資產,這樣使得社會整體融資效益大大增強。這對于解決我國中小銀行、中小企業和資信有限但有局部優質資產的組織的融資困難這個老大難問題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新途徑。
目前還沒有其他方式能像資產證券化那樣實現融資的這種結構性功能。筆者認為這一點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義。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資產證券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新功能和意義。我們對此應有深刻的認識。僅考慮這兩條革命性意義,我們也應當在目前(銀行流動性尚充足等)資產證券化條件不完全成熟的情況下,盡力創造條件,積極發展資產證券化;更何況我國按揭貸款正在迅速發展,隨之資產證券化的條件正趨于成熟,大規模的資產證券化時代即將到來,因此現在應當積極推進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弗蘭克.J.法博齊(美).資本市場:機構與工具[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 何小鋒等.資產證券化:中國的模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 顏斌.資產證券化是化解金融風險的良策[J].商業經濟 .2005.1.
[4] 吳霏雨.談我國資產證券化的意義及運作程序[J].金融經濟. 2006.18.
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是王某的領取安置房產權證之前能否轉讓該房。
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七條第(六)項規定,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房地產不得轉讓。訴訟中,王某據此主張訟爭房屋轉讓合同無效。實務中,也有不少當事人和部分法官持相同的觀點,認為房屋權屬證書等于房屋產權證,未領取產權證的房屋不得轉讓。對此筆者不敢茍同。
筆者認為,上述法律規定的立法目的是為了保證進入市場交易的房地產產權清晰合法,避免來源不明、權屬不清的房地產進入市場后,擾亂市場秩序,損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利于國家管理和監督。但是,我們并不能由此得出房屋權屬證書等于房屋產權證的結論。房屋產權證并不是惟一能夠證明房屋產權清晰合法的證書。房屋權屬證書包括產權證以及產權證以外的國家有權部門出具的房屋產權證明、房屋使用權證、房屋銷售許可證、房屋產權審核單(此單廣泛用于城市拆遷開始階段,由房管部門出具給拆遷公司,以便后者及時了解被拆房屋的權屬,提高拆遷工作效率,減少紛爭)等一切證件、證明材料。一個最有代表性、普遍性的例子,就是在城市商品房開發建設過程中,開發商在申請預售商品房時,房管部門只依法審查核發待售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發商取得許可證后就可以合法出售房屋了,房管部門并不發給開發商相應的產權證,不把領取產權證作為出售商品房的前提條件。在商品房預售的情況下,由于商品房尚未建成,也不可能產生商品房的物權登記。此時,房管部門核發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不僅證明開發商出售房屋的合法性,也證明了出售房屋的權屬,起到臨時產權證的作用,成為房屋權屬證書的一種。由于開發商沒有每套商品房的產權證,為了交易所需,房管部門遂向開發商出具每套房屋的產權證明單,開發商與購房者結算后,將此單轉交給后者,后者憑此單在完稅后向房管部門申請領取產權證。因此,對于購房者而言,產權證明單也起到臨時產權證的作用,與購房合同一起共同證明待領證房屋的權屬,也成為房屋權屬證書的一種。
據有關資料證明,在我國的各種安全事故中,煤炭生產傷亡人數占的比重遠遠大于其它行業。我生在煤礦,長在礦山,那高聳的井架,獵獵的紅旗,如同煤礦工人剛直的性格和堅韌的信念,給了我無限的憧憬和向往,賦予了我熱愛礦山的精神;那暴怒的黑泉、斷裂的巖壁獰笑著用骯臟的黑手扼殺父老兄弟魂魄,制造的和痛苦,也使我嘗盡了人生太多艱澀的悲傷。礦山,這生命的故園—讓我熱戀,使我悲寒。難道我們為之奮斗的這方圣土的興衰,必然伴有兄弟肢體的殘破、親人無辜的喪失嗎?我不愿意。我想,在座的每一位也不會愿意。讓我們認真地思考吧!
愿望與現實是一對孿生親姊妹,同樣美好但相差萬里。愿望可以不付出就得到,那是海市蜃樓般的虛無的美?,F實的美卻需要某種努力才能收獲,這就需要有拼搏和奉獻精神,正所謂“天上不會掉餡餅”。翻開中國煤礦前進的轍印,卻總有人在做“天上不會掉餡餅”的夢,并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一頁頁翻去,滿篇都是帶血的文字,隱隱透出妻兒寡母嚶嚶的抽泣。那排列的豎起的鮮紅的文字,向一座座人生浮雕,展現的悲壯不亞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烈,不遜于“三大戰役”的蒼痍,我們看到,那隱于黃泉路中的魂魄,用怎樣的哀怨訴說滿心的不甘,給我們警示。那是誰用“三違”作顏料,構涂的人間悲劇,我們也許無從考證,但那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凄慘景象卻總也拋之不去,教人心寒。 關心中國煤炭建設的人,常讀《中國煤炭報》的同志,應該記得這樣一個現實:每年開采百萬噸煤炭,中國平均死亡人數約10人,俄羅斯約0.66人,美國約0.038人??梢姡覈禾可a的安全形勢是多么嚴峻。我們應該經常地,很好的反思自己,牢記前車之鑒,莫待“亡羊”后才想到“補牢”。近年來,集團公司把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出臺了強制性的“現場工人六項權力”及一系列規章制度,礦黨政和各級組織也以堅決貫徹黨的安全第一生產方針為己任,采取了切實的辦法落實“安全第一方針”及“現場工人六項權力”,并使之成為條文化的管理體制。不可否認,“六項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對維護安全生產良好局面產生了積極作用,但好精念歪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并造成嚴重的后果,翻開公司礦井事故的檔案,當不難發現其中的根由。來自集團公司的統計表明,今年三季度,公司發生5起傷亡事故,死亡5人。5起事故,都是忽視安全生產造成的,北宿礦“7.27”盲巷窒息事故和“8.8”帶電檢修觸電事故,均因專業人員在自己的專業內發生;興隆莊礦的“9.1”單體柱傷人事故和我礦的“9.14”運輸事故如出一轍。我并不想用這些壓抑的數字再傷自己的感情,也無意使在座的同行們情感沮喪,我只想用這些帶血的事實告戒今天的煤炭人和我自己,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自欺欺人的地在鋪滿火藥的鮮花草坪上過那僥幸的生活。如要避免“亡羊”之痛,應該怎么辦?我想大家一定會告訴我,“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切不可大意麻痹,掉以輕心”。是的,意識很重要,這是一切安全工作的基礎,要不斷加大對安全生產方針的宣傳教育力度,強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僅僅局限這種意識還不夠,還要有科學規范的運作體系。因此,要在健全完善各項安全責任制度的基礎上,注重發揮安監機構和群監網員、民兵哨兵、青年監督崗等群眾組織的積極作用,強化安全管理和監督,形成縱橫交織的群眾安全網絡,消滅安全死角。
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職工群眾,在安全問題上,都應該負有相同的責任,共同承擔應有的義務。讓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努力實踐科學化的安全之路,減少事故,減少傷亡。善待生命,對你、對我,都是對黨和國家及親人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