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一周心得體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和團體保持良好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于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還需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書本充實自己,為以后服務社會打下更堅固的基礎!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
通過這次的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自身努力學習知識并將之與社會相結合的信心和毅力。對于即將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們,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磨練品格、增長才干、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舞臺。在這里我們真正的鍛煉了自己,為以后踏入社會做了更好的鋪墊,以后如果有機會,我會更加積極的參加這樣的活動。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1病例資料
患者,45歲,因暈厥1次,突發意識喪失1小時入院。
患者入院前1小時蹲位排便后于起立時,突然出現暈厥,呼之不應,繼而出現意識不清,持續5分鐘左右,并有尿失禁,被家人發現后由120車接來我院,既往無癲癇病史,無糖尿病史,無心臟病史,無腦卒中病史。查體:血壓100/60mmHg,神清語明,自動,心率106次/分,律整,余查體無異常。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不正常心電圖,QRS電軸不偏,II、III、avFST段略下移。擬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冠心病”,并給予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無好轉,且出現呼吸淺快,意識不清,心電監護示:竇性心動過速至心動過緩,室性自搏。立即給予心臟按壓,人工呼吸,并給予腎上腺素1mg、阿托品1mg、1次/3分靜注等著治療,呼吸心跳恢復,意識轉清,急檢心肌酶:CK860IU/L、CK-MB38IU/L、AST236IU/L。按“冠心病、心源性休克”繼續給予阿司匹林、氯比格雷、阿托伐他丁、硝酸甘油等藥治療,并行冠脈造影檢查,提示冠狀動脈無異常。但患者于入院第2天下床由蹲位排便后起立時,又覺心悸、氣短,查體:血壓90/54mmHg,呼吸26次/分,神清語明,肺部查體無異常,心率116次/分,律整,心電示:V4-6T波倒置。給予吸氧,倍他樂克12.5mg含服,但無效,并突然出現意識不清,呼吸淺快,心電監護突然出現竇停搏,繼而室性自搏心律。立即給予心肺復蘇、胸外心臟按壓、人工通氣,腎上腺素1mg、阿托品1mg,1次/3分靜注等治療后,患者意識轉清,搶救成功,但患者仍覺心悸、氣短,并咳少量血性痰,查體發現右下肢體靜脈曲張,初步診斷“急性肺栓塞(APE)”,入院第3天行肺CTA檢查示:右上肺動脈完全閉塞,下肢靜脈彩超示:右下肢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立即給予尿激酶120萬單位+0.9%生理鹽水100ml2小時內靜點,并給予低分子肝素5000單位,1次/12小時臍旁皮下注射,同時華法林3mg,2次/日口服,華法林與低分子肝素重疊應用3天后,停用低分子肝素,改華法林3mg1次/日維持治療,使INR穩定在2.5左右,住院21天,癥狀緩解出院。
2討論
2.1患者入院后曾被誤診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冠心病、心源性休克”,誤診原因:①APE癥狀不典型,無呼吸困難、咯血、胸痛三聯征;②查體不全面:僅重視心肺神經系統查體,未及時發現下肢靜脈曲張;③心電不典型,心電僅有竇性心動過速及ST-T的輕度改變,無 SⅠQⅢTⅢ變化,僅結合心悸、氣短及ST-T的輕度改變就診斷為冠心病;④患者心肌酶高,只想到冠心病,而未考慮CK升高與胸外心臟按壓有關。
2.2該患發病誘因均與變化有關,未引起重視,肺栓塞(APE)的誘發特點很重要,多與變化有關,而冠心病的誘因多與勞累有關。
2.3應重視肺栓塞(APE)易患因素肺栓塞(APE)常為外科手術、長期臥床、創傷、分娩、腫瘤患者易出現,而冠心病易患因素常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吸煙、飲酒、肥胖、絕經后婦女。故應重視易患因素的多少來判斷疾病的可能性,該患女性患者無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故冠心病的可能性較小,但未考慮這方面因素。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加冰混凝土杜拉纖維N型減水劑水灰比水化熱裂縫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工程概況
廣州會議展覽中心位于廣州市中心區11號塊地,總用地面積220,565m2,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筑面積255,615 m2,建筑總高度60m,總投資28億元。
會展中心以展覽會議為主,兼顧與展覽會議有關的展示、演示、表演、集會等功能,為一座具有國際標準的超大型展覽建筑,展覽廳總容量為具備6000個國際標準展位,建筑面積為112,744m2。會議部分總容納人數為6400座,建筑面積為21,803 m2,廣州會展中心地上建筑物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在東西縱向展開、在南北橫向跨越基地全長、作為展覽中心的拱形建筑體;另一個是“懸浮”于展覽中心之上、縱向展開、作為會議中心的建筑體。會議中心長度約為展覽中心的2/3,由展覽中心東西兩側山墻起等距向內縮短。
二、結構特點
該工程地下室底板為符式梁板結構,結構復雜,混凝土體量巨大。底板厚度為1000、2000、3000、局部為5300、5950,剪力墻厚度為500、850、1000,剪力墻最大高為9.9m。每一分部的長度均為120米。底板及地下室外剪力墻混凝土總量為10.5萬m3,底板及承臺混凝土一次現澆最大混凝土量約7200m3,混凝土為C30P8。地下室底板由橫向變形縫分為9個分部,每一分部的長度均為120米。外墻混凝土需與底板同時澆筑,施工縫一般設置在承臺混凝土以上450高。
三、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
1、混凝土的澆筑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面積較大,長為420米,由1米寬的后澆帶以及8軸、12軸的變形縫將底板分三個施工段九個分部,每一分部長度均為120米,由于C30/S8大體積混凝土有其特殊性,施工技術要求高,決定對于每一分部采用按每40米增設1條膨脹加強帶進行分區,即每一分部增加二條膨脹加強帶,膨脹加強帶與底板混凝土用鋼板網進行分隔,每一分區對厚度在1~3米的底板進行斜面分層一次到頂的澆筑方案,對于大于3.0米厚的底板采用整體分層澆筑方法,膨脹加強帶的混凝土也與底板混凝土一起澆筑,每一分部的混凝土一次澆筑,澆筑時配置8~10臺混凝土輸送泵,前后保持約為3m距離,滾動式推進,避免施工冷縫的出現。
膨脹加強帶的混凝土的寬度設計為1米寬,內摻10%的CEA-B微膨脹劑,混凝土強度等級提高一級,膨脹加強帶處的底板鋼筋不斷開。
地下室底板縱向后澆帶外側的6個分部的底板混凝土厚度較大,平均高度為3米,寬度接近10米,長度均為120米,由于混凝土中加了高效減水劑,使混凝土有較好的流動性和緩凝性質,混凝土的坍落度最大為180mm,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不少7小時(中午天氣較炎熱時,初凝時間可能減少至5小時),采用普通的分層澆筑方法勢必使混凝土流淌較遠,流淌最遠的混凝土可能較長時間沒有新澆筑的混凝土接應而容易形成施工冷縫。現場采取在與澆筑方向垂直每隔40米設鋼板網一道,以便與膨脹加強帶的分隔相吻合,并阻止混凝土任意流淌,相對縮小澆筑面積,保證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不出現施工冷縫。
對與底板相接外墻柱,其與底板混凝土標號不一致,也用鋼板網進行分隔,確保低標號混凝土不流入到高標號混凝土中去。
2、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控制
底板混凝土的水化熱計算和裂滲控制尤為重要。裂縫產生的規律是:溫差和收縮越大,裂縫越大;溫度變化和收縮的速度越快越易開裂;地基對結構的約束作用越大裂縫越易開裂;溫度變化梯度越大越易開裂。大體積混溫度應力計算公式:
σ(7)=-[ɑ/(1-μ)]×[1-1/(Chβl/2)]×∑E(7)×TS(7)
式中:σ(7)為7天混凝土承受的溫度應力(N/mm2);E(7)為7天齡期混凝土彈性模量,取2.42 ×104 N/mm2;ɑ為混凝土線膨脹系數,取1.0×10-5; μ為泊桑比,地基雙向受力取0.15;S(7)為7天齡期混凝土松馳系數;Ch為雙曲線余弦函數。
根據結構實測溫升曲線作為模擬混凝土養護條件,實測試件抗拉強度與按上述方法計算的理論抗拉強度作比較,可以得出從3天~10天各齡期混凝土均有相當大的安全儲備。
從以上大體積混凝土的特性可以看出,大體積之所以開裂主要是混凝土所承受的溫度應力與混凝土本身抗拉強度之間矛盾發展的直接結果。因而為了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開展,就必須從降低溫度應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這兩方面綜合考慮。
針對本工程實際施工情況,從混凝土供應、輸送、澆筑及控制措施的等方面逐項落實,嚴格把關;在施工中實施全過程的溫度監控手段,了解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
(1)優化配合比、降低水化熱
在得到設計同意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由原設計的340Kg/m3(重要結構耐久性設計規定中的最小水泥用量)調整為310 Kg/m3,并經反復試配,選用“銀羊”牌P.II型42.5R低熱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所有水泥存放時間不少于1個月(以降低水泥入罐時的溫度);外加劑選用“五山”牌N型減水劑;粉煤灰選用媽灣電廠I級粉煤灰。
(2)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摸溫度
混凝土入摸溫度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內部最高溫度,采用每立米摻加40Kg冰替代同重量的水攪拌混凝土,在泵機位置搭設遮陽棚、泵送管道上鋪設濕麻袋等措施,保證混凝土的入摸溫度在22.5℃以下。
(3)改進混凝土澆筑工藝,采用“分層循環推進、薄層澆筑”的澆筑工藝,加快混凝土澆筑速度,縮短澆筑時間避免出現冷縫。在混凝土凝固前進行表面二次振搗,并增加混凝土的壓光次數,以減少混凝土的表面的收縮裂縫。
(4)控制粗、細骨料含泥量,以減少混凝土收縮,石子的含泥量不大于1%,砂的含泥量不大于2%。
(5)由于地下室鋼筋的保護層較大(結構耐久性要求),對于該部位的素混凝土側壁增加20×20的鋼絲網,以增強其抗裂性。
(6)為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構造上對于5.95厚底板的中部增加2層Ф16@200的鋼筋網以及二層1#鍍鋅鋼管@1000的冷卻循環水管,3米的增加一道鋼筋網以及一層1#鍍鋅鋼管@1000的冷卻循環水管。
(7)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
為準確測定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變化規律,控制內表溫差,采用JDC-2建筑電子測溫儀,沿混凝土上表面、混凝土中心、混凝土下底三處設3個測溫點為一組,共設180組,每1h記錄一次溫度數據,共記錄數據3萬個,并用Excel繪制成溫度變化和內表溫差曲線。根據測溫記錄,在混凝土澆筑后3~5d ,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達76.80c,最高溫升達36.50c,平均溫差為24.50C,最大溫差為270C,這種測溫準確、自動、連續。測溫持續兩周。
(8)混凝土的養護
在混凝土終凝后及時覆蓋好一層塑料薄膜和二層麻袋,進行保溫養護,并澆水濕潤。為了加強混凝土的保溫,剪力墻模板在4天后方可拆除,拆除模板后立即張掛麻布袋,采用淋水養護,養護由專人負責,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晝夜,確保混凝土達到養護的目的。
四、地下室長墻的裂滲控制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外墻長度為540m,外墻的約束較大,墻體容易出現裂縫。為保證工程質量,經反復試及專家討論,采用了以下施工措施,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
(1)增加外墻后澆帶的數量,減少變形縫的數量。根據王鐵夢的«變形變化引起結構裂縫»一文中知道:
σ=-EаT[1-1/(Chβl/2)]H(tт)(Cx/HE)1/2
由該公式可知,地下室外墻獨立單元的長度越長,越容易出現裂縫,裂縫的出現一般開始在墻的中部,增加后澆帶的數量可很有效地減少裂縫的開展;減少變形縫的數量是因為變形縫一旦日后滲水,其修補相當困難。經設計同意,后澆帶橫向間距由原來的60m一條改為45m。
(2)改變外墻的配筋。地下室外墻原配筋水平、豎向均為Φ20@200,且水平鋼筋在豎向筋的內側,經設計同意,改為水平鋼筋放在外側,配筋改為Φ12@120,在外剪力墻的施工縫的上下各增加2Φ12的鋼筋。
(3)改善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水泥用量,水泥用量由原設計的340Kg/m3(重要結構耐久性設計規定中的最小水泥用量)調整為290Kg/m3,使用的水泥采用低熱硅酸鹽水泥,且水泥的存放時間不少于1個月;增加粉煤灰的摻量,由原來水泥用量的14%調整為27%;調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由原來的16~18,調整為12~14;增大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砂率,由原先的40%調整為43%。
(4)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 外墻混凝土的澆筑盡量選擇在夜間進行,對于厚度大于800 mm的墻體,在混凝土中摻加40Kg冰替代同重量的水,確保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大于22.5C0。
(5)取消原設計在混凝土中摻加的MD復合型防水劑。經過長達3個月的MD對比試驗,發現該防水劑對混凝土的密實度確有好處,但對混凝土的水化熱及收縮裂縫的產生有不利影響。
(6)在外墻混凝土中增加聚丙烯纖維,增加聚丙烯纖維有利于減少早期混凝土塑性裂縫的產生。聚丙烯纖維采用美國產杜拉纖維,其均勻性及分散性較好,杜拉纖維的摻量為0.7Kg/m3。
(7)除后澆帶混凝土外,取消原設計在混凝土中摻加的UEA膨脹劑。經安托山混凝土公司試驗室所作的對比試驗,發現膨脹劑的存在對混凝土坍落度損失有不利影響,1小時混凝土坍落度由180下降為140。
(8)限制混凝土的澆筑高度。混凝土的澆筑高度不大于6m,以減少墻體頂部沉縮裂縫的出現。
(9)加強混凝土的振搗。混凝土澆筑采用汽車泵為主,塔吊輔助,增加混凝土振動棒的數量,杜絕施工冷縫的出現;盡量避開雨天澆筑混凝土,如遇雨天澆筑,在混凝土的出料口用彩條布進行覆蓋,并在模板上留置泄水孔。
(10)延長拆模時間。外墻拆模時間延長至7天,以減少混凝土的內外溫差。
開學心得體會范文400字左右
開學已經有好些天了,我離小學階段結束又邁前了一步。
我希望自己這一個學期能考上一個好成績,想要考到好成績,就必須做到上課專心致志地聽課,不要左顧右望,不要和同學上課說話。遇到學習不懂的問題要及時不恥下問,向老師或者學習好的同學請教,謙虛聽講,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想要拿到好成績,我就必須比別人做得多,比別人辛苦得多才行。我還想,做完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多做做其他的課外練習,報一些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習提升班。因為上提升班可以幫助自己把學過的知識再復習一遍,加深印象,考試就不怕記不住了!而且考試時我有一個壞毛病總是改不了,就是粗心大意,有時就是因為粗心大意被老師扣掉許多冤枉分,所以我決定這一個學期一定要把這一個壞毛病改掉。我這一個學期的目標分數是,最低85分,最好90分以上,甚至100分!
我所說的目標并不是口講無憑,我會用我的實際行動證明給大家看,我陳禧妍是行的!
開學心得體會范文400字左右
急急忙忙的一個早晨,我很快地收拾東西到了學校,一進大門,就被這熱鬧的場景震撼了,我懷著高興的心情走進了教室。同學們都興致勃勃。我隨處找了個位置穩定坐下來。
一會兒,一個高高的,年輕有為的男教師走進來我們的教室,他理直氣壯的大聲宣布,他說他是新一代的五年級的班主任數學老師。我們紛紛鼓掌,邊說,嗯!真棒。這位就是我們的魯老師。不一會兒老師說完就走了,魯老師雖然走了,可又迎來了一個年輕漂亮一看就很聰明的女教師,她居然是我們班的語文老師,這位老師在鎮上可小有名氣哦!
只要她教的班級,語文個個都很優秀,校長都對這位老師贊不絕口。這位新的女教師姓何,我們叫她何老師,何老師很會安慰人,又溫柔,我們可喜歡她了,我對何老師一見如故,我們老師合得來,她講話講的有頭有尾,我們都舉起大拇指。
老師都很有趣,希望新的老師能與我們相處愉快!
開學心得體會范文400字左右
每一個新學期開始時都會舉辦隆重的開學典禮,今年也不例外。而且今年恰逢溫總理來訪三十五中一周年,所以今年的開學典禮分外引人注目。
一、指導思想:兒童教育專家郭建國教授說:“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得讓孩子有一顆對父母的感恩之心。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感謝和感恩父母的實踐行動中來。
二、時間安排:2012年3月1日~3月9日
三、參加活動對象:全校學生
四、活動過程及具體要求:
第一階段:尋找體驗,初步感受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必須要讓孩子學會感動,學會為父母的關心而感動,對父母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
活動內容:
1、“感恩母親,回報母愛”倡議書(周一)通過陽光廣播站對全校學生發出倡議,進行感恩父母的專題教育,讓學生真正體會父母的辛苦與勞累,從而培養學生的感激之心。
2、閱讀感恩故事精選一組描寫父母親情的演講稿,通過集中閱讀,幫助學生感受親情的溫馨,母愛和父愛的偉大。3、記錄感人事例給學生一周的時間,去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勞動的辛苦以及為了自己的成長所付出的心血,并通過記錄單的形式記錄下父母關愛自己的感人事件,在班隊會進行交流暢談。
4、“今天我當家”感恩征文評比為了切實加強學生的親情教育,學校結合“三八”婦女節組織學生開展2-5年級“今天我當家”的征文評比。學生通過雙休日當一天家,體會父母的不易并撰寫征文。請2年級各班擇優2篇,3-5年級擇優5篇將文章和學生在進行當家活動照片以手抄報的形式呈現,于3月7日送至孫巍巍老師處,3月8日展出征文、照片。
第二階段:愛心行動,細化深入教師為學生創造表達感恩的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活動內容:“四心”孝敬:“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多幫忙,當助手,讓父母放心;勤學習,愛動腦,讓父母開心;遇事情,多商量,讓父母稱心”。將每個雙休日定為“孝敬日”,進行“四心”傳遞孝敬活動。設計“感謝關愛”的活動環節:“緊緊擁抱媽媽一分鐘”、說一句“感恩的話”、“給媽媽洗一次腳”、為父母泡一杯暖暖的茶、燒一盤香香的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感激、孝敬之情。可用照片記錄。
第三階段:當孝敬星,懂感恩情活動內容:各班在對一周活動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每班評選出2名“最佳孝敬星”,3月8日報德育處,學校廣播站對“最佳孝敬星”作專題宣傳,號召全體學生向“最佳孝敬星”們學習。讓感恩、孝敬之心在學生的心田中生根發芽,培養學生從小學會感恩,從小懂得孝敬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