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普通外科護士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該書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容整形奠基人張滌生教授的指導和大力支持,并欣然為本書作序。張滌生院士認為“這是一部具有很高學術價值,對美容整形外科醫師具有指導意義的參考書。”
該書具有以下特點:①內容豐富全面,書中不僅有美容整形的主體內容,還涵蓋了人體美學、美容心理學,并納入了相關醫療美容法規在內。②內容新穎,對當代前沿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術,如電腦、超聲、激光、光子、內窺鏡、生物材料、納米技術以及組織工程等在美容整形方面的應用作了較詳盡的介紹。③將康復醫學引入美容整形外科,進一步提高臨床術后效果。全書16開,1800頁,397萬字,銅版紙印刷。定價:680.00元(加郵資30元,共計710,00元)。
聯系人:重慶市沙坪壩區高灘巖西南整形美容外科醫院 胡曉佳
郵政編碼:400038
聯系電話:023-65410744
投稿數字寫作須知
根據《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本刊采用三位分節法(即從小數點算起,向左向右每三位分一節,節間留出一定空隙),不用千分撇分節法(如3,216改為3 216)。但年份、頁數、儀表型號、標準號不用三位分節法。中文出現的數字,凡屬計數數值,一律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2007年《中國美容醫學》征訂啟事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于1992年6月創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學和第四軍醫大學主辦的國家級醫學專業學術期刊,是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志》和國內外多家大型數據庫與檢索機構收錄期刊。主要欄目有:基礎研究、整形美容、皮膚美容、頜面美容、齒科美容、眼耳鼻美容、中醫藥美容、綜述、精品講座、國外美容最新動態、國內最新書訊會訊等。信息量大(136頁)、內容涵蓋面寬、圖文并茂、實用性強,是美容醫學領域唯一月刊雜志。
《中國美容醫學》每期定價15元,12期,全年共180元(含郵費),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52-27。2007年的郵局征訂工作現已結束,但編輯部還可訂閱,聯系地址:西安市新科路1號東興科技大廈12層《中國美容醫學》編輯部收,郵編:710043。咨詢電話:029-82218513,82251091-8833,網址:http://www.zgmryx.com,E-mail: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
?告作者讀者?
有關作者署名的要求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變動: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排于作者姓名下方。作者應是:①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三條均需具備。僅參與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一位作者負責,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對該文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對該研究有貢獻者應列入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證明信。
《埋沒導引縫合技術》出版
《埋沒導引縫合技術》一書已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李森愷教授主持編寫。埋沒導引縫合技術的核心要求是:從疾病的本質出發,以整形外科原則為準繩,在詳細掌握局部解剖層次的基礎上.采用隱蔽小切口的潛行分離和埋沒導引縫合技術手段,實現微創的組織調整和組織移植.該書詳盡介紹了整形美容手術的實用方法,可以作為一類新手術方法開拓人們的視野。適合整形、美容、口腔、小兒外科、普通外科等專業的臨床醫師和研究生閱讀和參考。對整形美容外科醫師的臨床手術實踐有實用性的指導作用。定價:120元,聯系電話:010-88703924,010-86641047;Email:lisenkai@yahoo,com.cn,frankchina@sohu.com;聯系人:王永前,李強。
敬告作者和讀者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的國家級醫學專業學術期刊,是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從事美容相關專業的臨床醫生、護士和研究教學管理人員的必備讀物。
為體現媒體的時效性,加快稿件處理速度,縮短編審周期,便于作者和編輯部的溝通與聯系,歡迎網上投稿。投稿信箱: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投稿時請寄稿件審理費30元,并在稿件后附第一作者詳細聯系方式(包括詳細通訊地址和手機號碼)。根據《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具體情況,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來稿經刊載后,酌致稿酬,作者著作權的使用費將在本刊稿酬中一次給付并贈當期雜志兩冊,多作者請自行預購。
《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刊名變更的聲明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雜志將于2006年第4期起,刊名變更為《國際口腔醫學雜志》,新的國內統一刊號為CN51-1698/R。E-mail:gwyxkqyxfc@vip.163.com。
《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編輯部
社長?總編:辛映繼
主
編:朱宏亮
副 主 編:郭樹忠 高天文 祁佐良 李青峰 李薈元 楊壯群
副社長(兼常務副主編):李慶峰
副 主 任:李 諄 劉彥普 侯成群 韓 巖
責任編輯:張惠娟 李陽利 何志斌
外文編輯:張 穎(英) 夏 煒(英) 封興華(法)
潘寶華(日) 王勝春(俄)
學術編輯:孫林潮 劉仲榮 舒茂國 郭 麗 范巨峰 屠軍波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社
?消息?
關鍵詞:臨床營養治療;成本分析;藥物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R5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 (2010)12-0074-02
藥物經濟學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通過藥物經濟學研究,比較不同治療方法的成本,效果優劣,揭示特定疾病,特定人群的最佳治療方案選擇和治療步驟,是制定臨床標準治療程序的重要參考。例如1975年,Neuhauser所做的一項關于篩選結腸癌的方案,就推薦了合理的便檢試驗次數應該在5次而非之前推薦的6次。
在2007年由王梅撰寫的 《臨床營養治療的衛生經濟學研究的現狀和問題》一文中,2001年國內腸內、腸外營養藥品
費用的比例為1U30,而國外同期的的ENUPN費用比例為
8U2,兩者存在明顯差異。因此,通過引入臨床營養領域的藥物經濟學評價,能夠促進臨床營養治療的合理使用。而在目前的臨床營養治療成本的測量中,幾乎都沒有給出具體的測量方法、測量項目等。而在藥物經濟學的研究中,只有進行合理的成本測量,其研究結果才能客觀的反映事實。因此,本文將主要通過成本的測量和分析為提高臨床營養應用的合理性提供依據。
一、成本的概念
針對疾病來說,某項疾病的治療成本,是指從疾病治療措施出發,不僅包括治療某項疾病時使用的藥品的費用,還包括檢查、手術、護理、理療等多方面的成本消耗。這樣計算出來的成本才能夠反映真正的臨床治療成本。
二、臨床營養中的成本類型
按照藥物經濟學中對于成本的分類,臨床營養治療中的成本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治療成本
即在臨床營養治療中消耗的醫療資源的成本,包括藥品的費用、相關的醫療輔助用品費用、檢測費用、護理費用、床位費等,該部分成本還應包括營養治療過程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費用。
(二)無形成本
即治療措施會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不滿意等。例如在進行鼻腸管進行營養喂養時,在治療期間往往會給患者帶來痛苦,但該部分的成本往往很難衡量。
三、臨床營養中的成本的測量
由于臨床營養治療主要是由醫療服務提供方進行的,而且從臨床營養數據的搜集來說也更易操作。因此,本文中的臨床營養治療成本主要是從醫療服務的提供方角度進行測量的,歸納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營養藥品的成本及相關醫療輔助用品的采購成本
由于地區,消費水平的差異,各個醫院的相關采購成本不盡相同,數據也難以獲得,所以,這部分的采購成本可以以藥品及輔助用品的市場平均價格進行替代,同時也更具有參考價值。如國內不同病種PN治療的日均藥品費用范圍為273.33~692.86元,EN對應的日均藥品費用為113.81~381.4元。而對于相關的醫療的輔助用品的費用衡量國內研究大多沒有提及,這部分費用主要是指與藥品搭配使用的各種醫療器械,如腸內營養治療時使用的鼻胃管、輸液泵與輸液增溫器等。通過調查了解,目前市售的鼻胃管價格主要在158~198元之間,空腸造口管價格在580~890元之間。而這部分的醫療輔助用品的成本在國內目前的大多成本研究中并未反應,從成本的測量和比較來看,有欠合理。
(二)營養治療的服務費用
在營養治療的過程中,不僅涉及到醫生對于患者營養治療的診療費,如營養手術治療費,還包括藥師對于營養藥品的藥事服務費、護士的護理費用、住院病床費用的服務費用。國外Pichand C等對TPN不同輸注方式的隨機對照研究表明:三腔袋隔膜袋組的平均費用為98.8±4.5瑞士法郎,全合一為148±0.7瑞士法郎,單瓶串輸為119.05±20.85瑞士法郎.其中全合一主要是增加了藥師配制的藥事服務費,單憑串輸主要是增加了護士的護理費用。國內王梅、劉洋對胃癌術后患者的營養治療成本的測量中也涉及了相關的治療服務費用,主要是測量了營養的手術治療費,其中EN組日均費用為10.96元,PN組為9.36元。因此,在今后的營養治療費用中應逐步納入該部分費用的測量。
(三)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費用
對于營養治療成本中的不良反應,在臨床營養治療的文獻中主要提及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對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治療費用的文獻并不多,國內陳強譜等在20例腹部手術病人的隨機對照研究中報道了EN組2例并發癥的治療費用為48.6元/日,明顯低于PN組2例并發癥的治療費用280.4元/日。如內鏡下經皮胃造口進行腸內營養給藥時,就容易發生傷口感染,胃造口不愈等并發癥,而且這些并發癥在臨床治療中也十分常見,但是這些并發癥所發生的費用,在臨床營養治療的成本的測算中是被忽視的。
(四)成本的貼現
根據Mushkin在其1962年的論文《把健康作為一項投資》中的思想,可以把醫療產品和服務的消費作為一種健康投資,而其投入的成本可以計算為一定的貨幣量。營養不良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相對應的營養治療也是一種長期投資的行為,這些投入的成本以貨幣來衡量同樣具有時間價值,因此要考慮貼現率,同時在測定未來的結果和成本應使用同樣的貼現率,并對貼現率應進行敏感度分析。推薦的貼現率各國目前尚不統一,在各國的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中,貼現率變動一般在在3%~6%之間。
四、結語
國內臨床營養治療的成本分析多數只是在臨床研究中附帶了部分的成本測算,主要是從醫療服務的提供方角度進行衡量的,并且成本測算也僅僅局限于營養藥品費用,少數涉及營養治療的服務費用和相關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費用。同時,大多數文獻均缺少治療成本的細目說明及其相應的結構分析和成本的貼現計算。因此,在缺乏治療成本測算細目及其結構分析,貼現考慮下,即使是針對同種疾病,在進行相關的藥物經濟學評價中,也難以進行較為客觀的比較。對目前的臨床營養治療進行客觀的成本測量,我們必須給定具體的測量細目和結構,全面考察臨床營養治療中的成本,同時引入貼現率將成本回歸到同一個時間點進行考察,這樣的結果才具有可比性,對于從經濟性角度上促進臨床營養的合理利用才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潔.藥物經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舍曼?富蘭德,艾倫?C.古德曼,邁倫?斯坦諾.衛生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王梅,劉洋.臨床營養治療的衛生經濟學研究的現狀和問題[J].衛生經濟學,2007,9(2).
[4]劉洋,王梅.胃癌術后患者的不同營養治療費用比較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06,(5).
[5]毛漢.食道癌術后不同營養支持對患者營養和衛生經濟學指標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4,(17).
[6]吳文川,靳大勇.胰十二指腸術后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治療費用的比較[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2,(5).
[7] Pichard C,Schwarz G,Frel A,et al. Economics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of three-compartment nutrition delivered to hospitalized patients through either subclavian or 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Clinical Nutrition,2000,19(4).
關鍵詞:醫院 城市 高層高密度流線組織 人性化
Keyword:Hosptal CityHigh-rise and high densityStreamline organization Humanization
一、項目概況
珠江中心醫院新建醫療區地處廣州海珠區南泰路北側,地段狹長,要求建設一所集門診、住院、高級病房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包括高壓氧倉、鍋爐房、垃圾壓縮站和污水處理站等配套設施,給該區提供合理、舒適、凈化、美化的新型醫療環境。總用地面積4.16公頃,總建筑面積15.6萬平方米,容積率3.57,綠化率33.7%,建筑密度29.96%,總病床數1582床(可擴展至1802床)。
二、設計指導思想
在整體設計上,充分利用現有用地、并滿足城市規劃要求。合理組織各種人流、物流、內外交通簡捷、暢通,互不干擾。建筑內部功能分區明確,潔污路線清楚,盡量避免或減小交叉感染。新建筑應與周圍環境形成有機整體,以提高環境質量,為城市建設增彩添色。
合理組織各專業設備管線在總平面上的走向以及與城市管網的銜接。
注重建筑造型設計,以及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充分體現醫療衛生建筑的特點和強烈的時代感。
合理的采用新材料、新技術,以達到先進合理、經濟安全、潔凈衛生的要求。
注意環境保護,對影響環境的廢水、廢氣、噪聲,特別是有毒、有菌或放射性醫療廢物進行有效處理。
在經濟適用性的前提下,采用節能材料和設備,采取適合南方氣候的朝向及遮陽措施,采取必要的保溫隔熱措施。
三、總體布局---根據場地合理分布功能模塊及體型模塊
珠江醫院新醫療區地處廣州海珠區南泰路北側、工業大道東側,地段狹長,要求提供合理、舒適、凈化、美化的新型醫療環境。根據地形特點及醫療區實際使用功能,總平面布置確保:①人流與車流各行其道,醫護與患者各入其門;②潔污分流;③內外有別;科室按不同要求分設入口。
總體布置構思:南面正對城市主干道南泰路,是以優美的環境迎接患者;北面規劃道路是整個醫療區的后勤集散處。
1、主體部分:
主體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門診樓、住院樓、僑樓,沿地段一字排開,最大限度獲得陽光及通風。
2、輔助部分:
① 高壓氧倉,位于住院樓西側、誼僑樓北側,利于住院及誼僑樓病人方便到達;② 垃圾壓縮站,位于門診北側,靠近門診樓和住院樓的污物出口;③ 鍋爐房,位于門診樓東北側,對環境影響最小;④ 污水處理站,位于門診樓北側,設于地下一層,減少對地面景觀布置的影響;⑤ 連廊,連通門診樓、住院樓、誼僑樓和高壓氧倉等醫療相關部分,便于交通聯系和各部分資源共享。總體分區關系見圖1。
圖一:總體分區關系圖圖二:門診大堂效果圖
四、建筑設計 ---內部流線簡潔化,景觀人性化,資源節約化
隨著醫療技術發展,以及城市建筑用地的日趨緊張,功能密集化及多樣化,使得跨科室診療以及基礎設施的共用化成為必要。如何在這種動線交叉可能性增加的情況下診療過程保持高速、高效的運作,保持物流配給和潔污分流的流線,是我們進行門診、住院及誼僑樓(高級病房)功能模塊的聯結設計以及整個場地物流及人流設計著重考慮的問題。
(一)、總體布局:
分為主體部分和附屬部分。主體部分門診樓、住院樓和誼僑樓三個不同功能部分在地上以相對獨立的塔樓分開,其中門診樓和住院樓群房部分緊密相連,布置醫技用房,層層貫通,以利于資源共享;誼僑樓部分則以連廊連通住院樓中的手術室、康復理療等部分,方便療養病人就醫。另外根據地形及功能聯系要求設置有高壓氧倉、鍋爐房、垃圾壓縮站、污水處理站等附屬設施。
(二)、主體部分:
主體部分主要由門診樓、住院樓、誼僑樓及其地下室組成。總平面設計上利用外廊和連廊聯系幾個功能塊,適合南方氣候特點,并減少各部分流線的交叉,并創造出人性化的庭院環境;內部各功能部分采用模塊式分區,做到最大資源共享,同時結合現代醫院設計的“醫療街”概念,分區明確,聯系緊湊,各種流線互不交叉,并有良好采光通風,良好的私密空間和視覺景觀;外廊和團抱式功能平面結合,解決建筑的遮陽和減少能耗,各功能部分盡量采用自然采光通風,符合建筑節能的潮流;各功能部分盡量做到潔污分流,醫患分流,以及人貨分流,互不干擾。
1、門診樓
共十二層,位于場地東側較為開闊處,以利病人疏散。裙房六層,以“口”形中庭組織功能分區,自動扶梯聯系上下,分區明確,就診人員及醫護人員流線簡短,方便就診,減少交叉感染機會。一至三層南邊樓板鏤空,與中部“口”形空間連成“凸”形大堂,擴大了大堂視野,加強室內外景觀聯系。
(1)門診功能構成如下:
首層平面:主要安排掛號、收費及商務大堂,急診,感染門診,在與住院樓連接處安排影像中心DSA。首層出入口安排如下:正南面布置主入口,便于廣場疏散人流;西南面布置兒科入口,符合相關規范要求;東面安排次入口及急診主入口,急診主入口相對獨立,面向城市道路,目標明顯;東北部安排醫護人員出入口;北面安排門診次入口及感染門診入口,便于隔離。西面的DSA與住院部影像中心聯成一體,資源共享;二層平面:布置門診藥房及輸液、注射和急診觀察(門診藥房與住院樓同層相連處的中心擺藥和輸液配置中心為同一部門主管,方便門診及住院的發藥和送藥);三層~六層平面:布置各科診區。各診區均有獨立候診區和導醫,護士站,分層掛號收費,柜臺設于中庭北部自動扶梯交匯處。三層東側設置與南泰路另一側遙相對望的舊住院樓的二層相連的連廊,解決新舊醫療區人員穿越街道的問題;七層平面:設體檢中心;八層平面:設VIP診區;九層平面:設保健科和整形美容科;十層、十一層平面:設檢驗科和健康教育中心;十二層平面:設網絡中心和遠程教育中心。
(2)功能模塊分區與結構適用性結合:
門診科室采用功能模塊設置,圍繞交通中庭布置功能模塊,每個模塊均有獨立的候診、導診及掛號收費等功能,導向性明確,同時減少對中央大堂及交通核心的交通負荷;各科室通過計算機連接到醫院總機,各類數據及時明了。門診模塊采用統一的結構柱距布置,各科室可根據自身發展要求調整自己用房的布置,而不影響周圍科室。門診大堂效果圖見圖二。
2、住院樓
住院樓從垂直方向可分為兩個分區,一~六層為為醫技部分以及ICU、手術室、層流病房等潔凈用房,七~二十一層為住院部分。
首層平面:中央部分布置大堂,主要設置出入院登記、收費,商務中心,休息等候區;大堂西側和東側分別設置影像中心的CT、MRI和普通放射、DR、CR,這兩部分與門診首層的影像中心DSA組成一個完整的影像中心診治區。大堂北側是住院樓的交通核心,按不同的功能設置了12部電梯,解決病人、家屬及貨物垂直交通問題,平面東西兩端各設2部電梯,為醫護人員出入口,電梯具體設置參看電梯、自動扶梯參數表。消防控制室設在首層北面中間位置,直接對外開門。
二層平面:西側設康復理療,考慮和與之相近的誼僑樓共享資源;東側中心擺藥和輸液配置中心,與門診西側的門診藥房為完整的配送藥單元。
三層平面:設置血液透析中心和功能檢查。
四層平面:設置ICU和層流病房和血庫。
五、六層平面:設置手術室,主要考慮患者流線,醫護流線,污物流線各自獨立,互不干擾。按各不同功能的潔凈度要求分為
(1)超凈區:要害臟器手術的手術室,空氣潔凈度100級
(2)凈化區:包括實施重要器官手術的手術室,空氣潔凈度1000級
(3)無菌區:包括實施器官已受感染的手術的手術室,但仍需在相對無菌的手術環境中進行,空氣潔凈度10000級
(4)潔凈區:包括敷料制作,器械陳列,護士辦公,值班室,衛生通過后的麻醉辦等
(5)非潔凈區:包括等候,污染器械回收,污洗,洗滌等
六層頂上設設備層,解決四、五、六層潔凈用房的空調系統安排以及七層以上病房單元與以下各層醫技單元的管道轉換問題。
七層及以上各層設置住院護理單元,具體功能科室護理單元設置如下:七八層為神經外科,九層為神經內科,十層器官移植科和胸心外科,十一層普通外科,十二層泌尿外科,十三、十四層骨科中心,十五層婦科和產科,十六、十七層兒科中心和血液科,十八層腫瘤中心,十九層心血管內科和CCU,二十層消化科和呼吸科,二十一層內分泌科、中醫和腎內科。
護理單元設置原則是:強調醫護人員流線及病患探視流線盡可能分區,各類物流潔污分流,減少交叉;需要實施緊急手術的外科、產科等靠近手術室設置,療養觀察性質的往上布置。標準層每層東西設兩個護理單元,每個護理單元24間病房,每間病房按兩床布置可布48張病床,南面部分病房可按三床間擴展,展開后每層可布126張病床。婦產科總共83張病床。住院部總病床數為1427床,可擴展為1847床。
二十一層頂上設設備夾層,提供設備及管線安置用地。
二十二層設半園形報告廳,可容納351人。
住院樓一~五層醫技部分有連廊連通門診樓和誼僑樓,便于資源共享。
住院樓大堂效果見圖三。
圖三:住院樓大堂效果圖圖四:剖面示意圖
3、地下室
本工程把主體部分地下室聯為一個整體,分兩層,主要設置部分醫技用房,建筑設備用房,車庫,地下二層布置人防工程,平戰結合使用。
地下一層平面:住院樓地下及其周圍部分設置醫技用房和配電房。門診地下利用場地自身高差,解決該部分自然采光通風問題。
①放療中心:設直線加速器兩臺,另設CT-模擬機房、普通模擬機房和后裝機房各一個。根據不同使用功能和性質,對平面布置,管線安排均做不同層次防護處理。②核醫學科:根據流線要求,分為高活區、中和區、低活區和無活區。按分區采取不同的防護處理。③消毒供應中心:根據流線要求,分為污染區、清潔區和無菌區。門診、住院和手術污物通過污梯進入地下一層,通過污染區回收、清理,浸泡消毒,然后進入清潔區,分類包裝,通過高壓滅菌柜進入無菌區,接受處理后可以直接通過醫藥梯直接送到各診室、手術室和護理單元,形成循環。④配電房:設在中間位置。⑤其它。
地下一層北側設置污物走廊和太平間,污物和尸體通過門診背面西北側出入口運出。門診北側設部分醫生值班室。 地下一層南側設停車庫,共283個車位。
地下二層平面:主要設置車庫、冷凍機房、水泵房和消防水泵房。
地下二層車庫部分戰時兼作人防地下室,戰時功能為一個醫療救護站,三個六級二等人員掩蔽所,一個人防電站(250KW)。具體設計詳司令部建筑工程設計院人防建筑初步設計。車庫平時可設停車為316個。剖面示意圖見圖四。
五、立面造型 ---立面設計城市化、地域化、節能化
(1)城市的建筑:立面造型盡量適應周圍的環境,通過多層次的錯位和退臺,減少龐大的主體建筑對城市道路的壓迫感;同時通過平面體量分散的特點,形成強調各單體的趣味性和協調性。
(2)地域的建筑:立面造型根據當地嶺南僑歸建筑的特點,采用西方古典元素和新建筑設計手法結合,適應當地城市文脈和業主的審美。
(3)節能的建筑:建筑節點構造和立面造型相結合,使用同時充當涼衣架和遮陽的鋁合金百頁,底層的聯系游廊和騎樓等等,很好解決功能,節能,景觀等等的要求,此部分我們設計概念是盡可能充分的“立面使用率”。
圖五:總體現場照片 圖六:病房外墻細節處理大樣
(圖中主樓前的白色建筑物為待拆建筑物)
六、結束語
珠江醫院新醫療區的設計,具有現代城市綜合性醫院建設的典型特征:功能全面,用地緊張。本設計以醫院功能流線為主軸,強調各功能模塊的線性有機聯結,在滿足此前提下致力于創造生態型的人文環境,強調建筑的低能耗、高效率,期望在實際使用中能成為院方及患者都滿意的綜合醫院。
參考文獻:
羅運湖.《現代醫院建筑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版
陳惠華等.《醫療建筑與設備設計(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版
2004北京醫院建筑設計及裝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