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戀愛調查報告

戀愛調查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戀愛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戀愛調查報告

戀愛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戀愛現狀及原因分析

在被調查的同學中, 42% 的同學表示自己談過或是正在戀愛,而有 31% 的同學則表示目前未談,若遇到合適的也會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學明確表示至今未談,也不準備在大學期間談。以上數據表明,大學戀愛絕不是個別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二、三年級以 43.4% 和 44.4% 的認可率被認為是戀愛發生的集中年級,而文法、管理、外文等文科院系則被認為是戀愛發生最為集中的學院。

關注大學愛情的普遍,是什么使得戀愛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園呢?

45.8%的被調查者認為是因為學業壓力不大,空閑時間太多,內心空虛寂寞,需要慰藉,引發了愛情。的確,進入大學后,擺脫了高中式重壓的機械學習,時間變得隨機而靈動,假如不擅長安排時間,就會感覺有了過多空閑,似乎無事可做。而且大學生活中,人際交往、學習考試等都可能給大學生造成身心壓力。長期如此,內心的空虛日益加重,壓抑開始充滿心頭。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戀愛是建立一種比較親密的關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轉移。另外,一些大學生對信念、價值和自我長期把握不定,而在戀愛中則有人來共同分擔茫然、沮喪的情緒,從而緩解了壓力。大部分正在戀愛的人也承認,或多或少的存在找依靠的心理。

趕潮流會導致戀愛的發生?17%的同學是這樣認為的。

這與從眾心理有關。在一個群體中(如一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談戀愛,剩下的人也會受到影響。處在青年期的大學生,往往對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會為自己沒有戀人而自卑,所以他們不會逆潮流而動。

趕潮流還與周圍文化環境的誘導有關。超越生死的愛情電影,風花雪月的言情小說,纏綿悱惻的愛情歌曲,體驗戀愛感覺的廣告片校園里流行的一切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行為。

也有部分同學認為有戀人是證明自己魅力的重要方式?他們非常需要他人的贊同,有人愛似乎是自身價值的某種證明,自然他們也就走入了戀愛的陣營,顯然這種觀念是有失偏頗的。但,還有一種呼聲是高漲的,他們說是因為真愛如果說大學愛情不可避免,那么我們希望它成為戀愛堅定且唯一的理由。

總之,大學生戀愛的動機是復雜多樣的。提醒大家,戀愛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不健康的愛情是把雙刃劍,害了別人也傷了自己。希望同學們能夠端正戀愛動機,用真心呵護感情。

戀愛行為面面觀

A、關于某些大學生頻繁更換戀人的行為, 31.0% 的同學認為,他們是在尋找更合適的人。認為是喜新厭舊的思想在作怪過強的愛情征服欲和占有欲、是在玩弄異性的反面呼聲則占據了近七成。有位大二女生甚至氣憤地指責這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不配稱之男生。專家認為:初進大學,思想的放松,內心的空虛,往往讓人輕易的墜入愛河,而過少的考慮對方是否真正合適。隨著交往的深入,矛盾產生,裂痕出現,他們開始反省自己是否真的找到了所謂的人生的另一半,今生的唯一,思考后的一種可能即尋找新戀人。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若夾雜了其它目的則是可恥的行為。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以此為律,讓愛情純潔起來?

B、安靜的自習室、優美的人工湖、飄香的食堂隨處可見一對對恩愛的學生情侶。但他們似乎并不顧及周圍人的目光,當眾喂飯,甚至擁抱、親吻。就這個問題,廣大同學也有自己的看法。二成的同學認為不合適,但這是別人的私事,我們管不著,也有五成的同學認為,這是不文明的行為,對其他同學有不良影響,應該管一管,還有二成的同學則認為欣賞他們的勇氣,但自己不會這樣做。只有一成的同學大膽表示戀人之間這樣很正常,我有戀人也會這樣。

馬克思說:真正的愛情是表現戀人對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度,而絕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的過份親昵。戀人間的舉動并不是評定感情是否深厚的標準,這種較私人的行為似乎并不適宜在公共場合公開表露,同時也侵占了公共空間。而且,半數同學對此種過于公開,過于私人的行為表示反感。所以我們建議并提醒大家:在公共場合請注意您的行為。

C、改革開放二十年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得風氣之先的大學生們的觀念就更加前衛。和中國社會傳統的道德觀相比,大學生們對愛情、婚姻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在如今的大學生眼中,同居已不再是一件新鮮事了,對此我們的同學持什么態度呢?調查結果顯示 37.8% 的同學認為短暫的快樂過后帶來的是無盡的悲傷和更多的無奈; 29.0% 的被調查者則認為這是嚴重違反校紀的事情,應予以管制;不過,同時也有 24.9% 的人對此表示接受;還有 5.7% 的人則欣然贊成。

以上數據表明,當代的大學生對同居的看法已經不比20世紀末時那么敏感。

當代大學生擇偶觀

根據調查數據,我們按照各選項的得票率排序,制作出表格(見附表)。

在大學生人群中,把理想愛人的條件轉向注重有內涵,注重人品,是普遍的一個大趨勢。在本次調查中,男、女生均把人品作為了第一要素,而經濟狀況、身高等已不再是擇偶的主要因素。這反映了廣大同學成熟的愛情心理。但其中,我們又可以看到男、女生的一些不同:對于相貌的要求,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少;而對于知識能力的要求方面,女生又要比男生看中的多。

不可不說的話題失戀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在失戀后,順其自然比例大于痛苦憂郁,且呈顯著性差異。88.2%的同學能夠及時、合理的調整情緒,轉移到學習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2.8%的同學認為自己不能夠承受,會悲觀失望不得解脫,甚至心理失衡,有報復傾向。且個別同學表示當他們示愛被拒絕或愛情關系結束時,曾企圖自殺。

如果說,愛情是永恒的話題,那么,失戀也應是。這必定會對當事人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此時,除了借助朋友、家長等外部條件幫助分擔,更重要的是依靠個人調節化解陰影。專家建議,最有效的調節方法是給自己找事情做,填充所有空白時間,以達到轉移注意力的目的。相信時間是愈合傷口的最佳藥方。

編者寄語

戀愛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職 大學生 戀愛暴力 因素分析

【中圖分類號】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027-03

大學生戀愛于今已成為大學校園里非常普遍的現象,因此,因戀愛而引起的相關心理行為問題亦日益嚴重。戀愛關系中的個體因各自的成長環境、性格、氣質、行為習慣、價值觀念的不同形成了形態各異的戀愛關系群體,其差異性在戀愛沖突中顯現出來。戀人在相處磨合的過程中會因為其特異性而產生彼此無法接納統一的部分,戀愛暴力即是這一部分的直接表現形式。

戀愛暴力專指同性/異性戀人間的暴力行為,與親密關系暴力所不同的是,親密關系暴力還包括夫妻暴力、家庭暴力等。戀愛暴力是親密關系暴力的一種,多發生于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個體,包括軀體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世界衛生組織將戀愛暴力定義為:在戀愛關系中,一方針對另一方的任何蓄意的言語、軀體、心理以及性的攻擊和傷害。綜合國內外文獻顯示,青少年戀愛暴力普遍存在,日益成為國際公認的值得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戀愛暴力的發生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甚至終身都有著深遠的影響,Ackard等研究發現,青少年戀愛暴力的發生與不健康行為及心理障礙發生的風險密切相關,如吸煙、暴飲暴食、的使用以及高抑郁癥狀甚至自殺、他殺傾向等。據流行病學調查統計,青少年中約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經歷過不同形式的戀愛暴力。盡管戀愛暴力有較高的發生率,但國內關于戀愛暴力的研究剛剛起步,尤其是針對高職專科生的研究更少。為了解高職大學生戀愛暴力的發生情況及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本人于2012年3月對安徽省銅陵市某高職院校2105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期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一 對象和方法

1.對象

采取現況研究設計,應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以班級為單位,對銅陵市某高職院校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300份,剔除無效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2105份,有效回收率91.5%。由于學校自身特點,本次調查一年級1064人,二年級951人,三年級90人;男生554人(占26.3%),女生1551人(占73.7%);城鎮戶口876人(占41.6%),農村戶口1229人(占58.4%)。平均年齡為19.71±1.16歲。

2.方法

調查內容包括:(1)一般人口學指標。(2)親密伴侶暴力問卷,蘇普玉等編制,分軀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共29個條目。其中軀體暴力共12項,主要包括:用腳踢、用手或物體打、處于窒息狀態、燙及利器刺、拽、掐、擰或捏等;精神暴力有11項,主要包括:強迫、限制你的交往或行蹤、對你怒吼、罵、侮辱或詛咒、用語言、自殺/自傷行為來威脅你等;性暴力6項,包括:強迫撫摸或親吻你的生殖器官、強迫發生非意愿的等。因行文篇幅原因,沒有將所有條目一一具體列出。調查研究對象在大學期間和曾經的戀愛過程中,遭受每種暴力行為的具體次數采用三級計分法,回答無計0分,有1~2次計1分,3~5次及以上計2分,遭受過3種類型的戀愛暴力中的任何一種,即計算該生遭受過戀愛暴力(即總暴力)。該問卷總的Cronbachα系數為0.89,軀體暴力、心理暴力和性暴力的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71、0.74和0.72,有較好的可信度與有效性。

3.統計分析

運用EpiData3.1軟件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運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戀愛暴力的影響因素。顯著性檢驗水準=0.05。

二 結果

1.戀愛及戀愛暴力報告基本情況

被調查的2105名大學生中現在或過去有過戀愛經歷的共976人,占43.4%,其中51.6%有2次及以上的戀愛經歷;在有戀愛經歷的976名大學生中,遭遇戀愛總暴力、精神暴力、軀體暴力、性脅迫報道率分別為23.7%(231人)、21.6%(121人)、12.4%(210人)、2.7%(26人)。對戀愛暴力分型及暴力方向分析發現,49.6%戀愛暴力經歷者同時經歷兩種或兩種以上暴力;有76.2%(176/231)報告遭遇3次及以上的暴力頻次。

2.不同人口學特征的高職大學生遭遇戀愛暴力差異比較

男女生戀愛暴力行為比較,男生報告遭遇總暴力39.4%(113/287)明顯高于女生17.1%(118/689)。男生精神暴力、軀體暴力受虐發生率高于女生;女生報告遭遇性暴力發生率高于男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3.家庭教養經歷與戀愛暴力之間的關系

本調查將家庭教養劃分為四種類型,包括:(1)權威型:高關愛,高控制;(2)專制型:低關愛,高控制;(3)民主型:高關愛,低控制;(4)放任型:低關愛,低控制。由學生自我回憶判斷家庭教養類型;回憶童年期是否情感上有被忽視或貶低的經歷。比較不同家庭教養背景的學生遭遇暴力情況。結果顯示,在軀體暴力上來自專制型家庭教養環境的學生戀愛暴力報告率最高,放任自由型家庭教養環境的學生戀愛暴力報告率最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戀愛暴力有無作為應變量(無為0,有為1),以單因素分析與暴力相關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兒童期被情感貶低及高控制低關愛的專制型家庭教養環境是遭遇戀愛暴力的危險因素(性別OR=2.950,95%CI:1.947~4.469;情感貶低OR=3.193,95%CI:1.932~5.276;專制型家庭教養環境OR=2.857,95%CI:1.024~7.97);文秘專業是遭遇戀愛暴力的保護因素(OR=0.504,95%CI:0.300~0.844),見表3。

三 討論

大學生戀愛暴力現象日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本次被調查的高職生中有43.4%的人有戀愛經歷。在有戀愛經歷的群體中有23.7%的人報告曾遭遇戀愛暴力,其中有76.2%報告遭遇3次及以上的暴力頻次,說明暴力一旦發生會有重復性、習慣性。提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們應及早進行健康教育和干預,使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能夠健康戀愛,降低戀愛暴力的發生及發展。在暴力分型上,本次研究精神暴力報道率最高,性暴力報道率最低。總體均低于蘇普玉等對本科生的調查結果。可能是高職生與本科生生源間的差異,也可能是一部分學生在遭受到特別是性暴力之后,一般不愿意或羞于告訴其他任何人,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約會暴力可能被低報了,約會暴力實際的發生率也許高于我們調查的報道率。

國內外諸多學者研究發現戀愛暴力無論是施暴還是受暴報告上,均存在性別差異。本次研究也顯示男生報告遭遇總暴力、軀體暴力、精神暴力比女生高,與國外Archer、國內王向賢、劉娜等多位學者的研究相似。與婚姻暴力受害者大多為女性的現象相反,原因可能是多個方面的:(1)戀愛過程中一般男性為了博得女性的好感,在各方面有所收斂并遷就女性;(2)社會呼吁“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的政策,使女性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女性維權意識增強;(3)學歷因素:本研究的被試都是在校大學生,在知識、學歷方面都處于較高層次,使女大學生對受暴的容忍度降低,交往中一旦對方觸犯了自己心目中底線即武斷地采用暴力行為來還擊。這種猜測王向賢在對1035名國內大學生的研究中也有所分析,他認為女大學生的教育程度優勢或可能使其更有資源使用暴力。女生報告遭遇性暴力發生率高于男生。在獨生大學生群體中戀愛總暴力、軀體及精神暴力報告率均高于非獨生者,可能由于獨生子女父母存在過度保護嬌慣,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對對方的容忍度低,對輕微暴力或語言上稍有不快比較敏感。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城鎮高職生總戀愛暴力及精神暴力發生率高于農村,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來自專制型家庭教養環境及童年期有被忽視、貶低等情感經歷的學生是遭遇戀愛暴力行為的危險因素,與鳳爾翠等研究結果相近。提示父母在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過程中,應營造關愛、民主的家庭氛圍,社會及學校應重視兒童期虐待的防范及早期干預。文秘專業是遭遇戀愛暴力的保護因素,與學理工科的同學比較,文科生情感豐富,善于表達與溝通,從而可減少戀愛沖突的發生。

本次研究存在以下幾個局限:(1)樣本來自于一所學校;(2)問卷主要針對遭遇的暴力,忽略了施暴;(3)研究采用回顧性調查,難免存在回憶偏倚,從而影響結果的外推。這些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晨.大學生戀愛沖突動態發展過程的質性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

[2]范燕燕.“合理化”的暴力:戀愛模式與親密關系的變革[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3(1):94~98

[3]Ackard DM,Eisenberg ME,Neumark-Sztainer D. Long-

term impact of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on th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male and female youth[J].J Pediatr,2007(5):476~481

[4]王向賢.大學生戀愛暴力初步調查——以某高校1035名大學生為例[J].青年研究,2007(8):45~49

[5]蘇普玉、郝加虎、黃朝輝等.2575名在校大學生親密伴侶暴力現況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4):346~351

[6]Archer J. Sex differences in aggression between peterosexual partners: a meta-analytic re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0(5):651~680

[7]劉娜、馬艷杰.大學生戀愛暴力現狀調查[J].商情,2012(29)

[8]陳晶琦.697名男大學生約會暴力問題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9(10):1013~1016

[9]王永紅.河北某高等專科學校部分男生約會暴力發生情況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10(6):63~67

戀愛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從明令禁止到默許,再到公開允許大學生結婚,大學校園的戀愛觀經歷了“動蕩”的歲月,而大學生對性的態度也漸變。對此,浙江省委黨校社會學教授曹文彪表示,異性相吸本屬社會性自然需求,無可厚非,但不應放縱,特別是在高校學生群體中,正確的引導應大于一味的“輸”導。另外,他指出性教育不宜過早,也不應僅停留在生理學層面。

日租房成為大學生“消費”場所

除了餐飲店、超市、KTV,日租房已越來越成為大學生的一個“消費”場所,其中,大學情侶是主要的消費群體。

“最便宜的日租房,有意者請致電”、“設施齊全,有獨立衛生間,干凈衛生”、“短租,精裝修,超值”……短短百米路,記者看到在樹上、電線桿上、商鋪外墻等地鋪天蓋地的貼有“日租房”廣告。同樣多的還有圍繞在大學周圍的賓館、學生旅社。

據悉,這些旅社定價在50~150元間不等,遇到圣誕、情人節等特殊節日價錢還會有所上調。

據調查,學校周圍的旅社、日租房、月租房確實頗有市場。記者采訪了一些學生后了解到,學生情侶為過“兩人世界”營造浪漫氣氛的占近五成,另外,還有同學聚會、考研復習等也占有相當比例,也有少數是情侶“脫離”宿舍長期同居。

從愛情禁錮到自由開放

然而五十年前,別說“同居”,就算是拉手走校園也是被視為違紀的。

據了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學里沒有任何關于愛情的浪漫記憶。按當時的規定,所有高校都嚴禁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甚至把“在校學生嚴禁談戀愛,違者退學”的校規寫進了學生守則。

“那時候,男女同學之間說話都很少,即使互有好感,也是‘地下鴛鴦’,活動高度保密。”畢業于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化學系的黃老回憶道。

進入80年代,受到以瓊瑤為代表的港臺文藝作品的影響,校園戀情漸漸浮出水面。直到90年代,大學生的戀愛觀開始有了重新的定位。如今,曾經為大學生們設置的愛情樊籬已在時光的歲月里不知不覺地倒塌,大學校園里的愛情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行。

“現在擇偶的第一標準是健康、人品,而傳統的已不是最重要因素。”中國紅娘婚戀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在相親中選擇異性的重要因素中,僅有6%的人認為很重要。

大學戀愛:是晚宴還是快餐?

有大學生說,大學里談戀愛是一種“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方法,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也有人說,大學生談戀愛是一種體驗,是現存為數不多的無憂美好時光。

那么,“被傳說”的很美好的大學戀愛在當事人眼中又是怎樣一番滋味。

據上海某高校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重戀愛過程高于重視結果”的認同率竟高達70%以上。“大學戀愛真正能走到最后的還是少數,但如果沒能在大學期間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是有遺憾的。”

正是因為這種“即樂”的想法,也導致目前校園愛情存在過于“快餐”的情況。

根據《2010相親現象對大學生婚戀觀影響調查報告》顯示,只有29%的大學生認為戀愛應以結婚為最終目的,大多數人則只是抱著嘗試的心理去戀愛,甚至有10%的大學生認為大學戀愛只是一場游戲。

在采訪中,也有大學生不無避諱的說,過去讀書太壓抑,想在大學談場戀愛,來個徹底的放松。另外。也有不少人表示大學戀愛純粹是因為空虛、寂寞想找人“陪”。

戀愛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記者李靜、陳曉璇,通訊員陳桂芳、陳侯桔又到一年情人節,如今廣州青年的擇偶觀、戀愛觀、婚姻觀如何?他們有怎樣的婚戀方式?13日,由團市委團、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婚戀研究中心、廣東省晴朗天婚姻家庭咨詢中心、廣州市青年婚戀服務促進會等單位共同調查的《廣州地區單身青年婚戀調查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在擇偶問題上,廣州女生更愿意找潛力股,其中公務員成女生最愿意嫁的對象,而想嫁富二代的女性則不足一成。

公務員成香餑餑,嫁富二代的女性不足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不管是80后,還是90后,都已進入晚婚年紀。廣州青年在擇偶上有何想法?調查顯示,時下廣州地區青年人擇偶最看重的是性格脾氣(占27.8%)、價值觀(占13.1%)和道德品質(占10.7%)。其中價值觀一項,女性要比男性高6個百分點。48.7%的受訪者認同門當戶對的婚姻比較幸福,很不同意只占8%。同時,56.6%的受訪者則把對方父母之間的感情、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父母的教育水平作為考察對方家庭的重點因素。

調查還顯示,67.2%的人不同意可以和一個自己不喜歡但非常有錢的人戀愛結婚的說法,其中女性又要比男性更明顯。此外,近7成廣州青年并不認同寧可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的婚戀觀。

由此可見,雖然富二代經常成為女性聊天的話題,但一旦到了配偶選擇的問題上,她們就更愿意將自己托付給有潛在發展空間的公務員。青宮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此舉說明了其實大多數人在婚戀問題上更期待兩情相悅,寧愿接受有情飲水飽,也不愿將錢視為擇偶的主要標準。

80后比90后更愿接受婚前性行為

在婚前性行為問題上,廣州地區的青年又有何想法?調查顯示,對于婚前性行為,36.3%的受訪者認為可接受,20.1%認為不能接受,43.6%表示會視情況而定。

面對配偶出軌有何妙招?近五成人選擇冷靜溝通

此前關于21世紀新女性標準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打得了小三,防得了色狼等內容就吸引不少女性紛紛點贊,那廣州青年在面對配偶出軌時又會如何處理?調查發現,對于配偶出軌的處理方式,選擇冷靜溝通,找出原因再說的受訪者最多,達49.9%,其中女性又要比男性高5個百分點;而選擇立即分手的也有不少,占37.6%,只有6%的人選擇跟蹤,找出證據再說。

近兩成青年愿接受裸婚

面對現有居高不下的房價,廣州青年是否要先有房再結婚呢?調查顯示,有近兩成的廣州青年愿意選擇無車、無房、無存款的裸婚,而不接受比例也很多,占比32.1%,視情況而定的則占比45.5%。

調查還顯示,在認為男性具備哪些經濟條件后才能結婚的選項中,近九成女性認為男性首先要有穩定的收入(占87.73%),而一定積蓄和房子也成為不少女性考慮的重點,其中積蓄占比69.25%,房子占比59.24%。

有意思的是,近6成廣州青年愿接受婚前財產公證,其中男性比女性高13個百分點。

男人比女人更愛姐弟戀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會熱議的姐弟戀問題上,男性要比女性高出了10個百分點。在老少配問題上,近4成人認為愛情與年齡沒有關系,相反,年齡越小,接受度越高。記者從調查報告中了解到,90后要比80后、70后更贊成真愛與年齡無關。

婚戀專家:廣州青年婚戀觀較為理性

廣州青年在婚戀觀上到底表現如何?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婚戀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高級婚戀顧問胡展鴻認為,從報告看來當下廣州地區青年的婚戀觀還是比較理性的。可以看出,廣州青年在擇偶問題上更看中性格,也更期待志同道合的伴侶。

戀愛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據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布的人口調查結果,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82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了809萬人。其中,男性70815萬人,女性67456萬人,相差3300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98(以女性為100)。而全國一人戶占總戶數的比例,已經從2004年的7.8%上升到2014年的14.92%。嚴峻的“”形勢,刺激著各家父母催婚的號角。

又一次敗退于相親飯局,又一次將對方拉黑或被對方拉黑,深感效率低下的你會不會想要一份指南,按圖索驥?

還真有。零點指標數據、世紀佳緣、百合網等,先后推出過相關婚戀調查報告,地域成為其中重要參考指標。

男人是北上廣的好?

零點指標數據顯示,54.5%的男性和57.7%的女性在選擇伴侶時都傾向于本省份的老鄉。兔子也吃窩邊草,畢竟一樣的方言、共同的風俗、相似的生活環境與童年回憶,都增進了交流效率。

地域上,四川妹子成為全國男同胞最想娶的外省姑娘。王小波在短篇小說《夜行記》說:“談到中國女人,和尚認為三湘女子溫柔,巴蜀女子多才……”不僅多才,天府之國出美女。這里氣候溫潤,紫外線不強,嗜辣的生活習慣利于新陳代謝,妹子皮膚白皙可人,而俗話說,一白遮三丑。享受生活的慢節奏能讓姑娘們有更多時間充實和打扮自己。人俏嘴巧,還做得一手好川菜,川妹子當然是“出得廳堂下得廚房”的首選。

女性最想嫁的外省男人,廣東、北京和上海喜奪前三甲。

北京男人喜歡自稱“爺們”。熱情、幽默、好面子、講義氣是他們的特征。在世紀佳緣的“成功率全國排行榜”上,北京爺們喜奪亞軍。許多女人認為,北京男人能侃,一起生活不會無聊――能說會道也是一門本事。

僅次于北京爺們的是溫柔上海男人。龍應臺曾經贊美:“上海男人竟然如此可愛:他可以買菜燒飯拖地而不覺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的衣服而不覺得自己卑賤,他可以輕聲細語地和女人說話而不覺得自己少了男子氣概,他可以讓女人逞強而不覺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賞妻子成功而不覺得自己就是失敗。上海的男人不需要像黑猩猩一樣砰砰捶打自己的胸膛、展露自己的毛發來證明自己男性的價值。”

雖然這篇文章在上世紀90年代遭到許多人批評,但時至今日,上海男人的好形象仍深入人心――文質彬彬、尊重女性、體貼周到、承擔家務、價值觀是家庭第一,女人們都愿意被他們捧在手心里。

令人意外的是,脫單率冠軍是廣東地區――它同時也是男光棍數量最多的省份。情感專家張佳芮分析:廣東男性頭腦靈活、富于冒險,不談空頭理論,人人忙著賺錢,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而這正是維持戀愛婚姻的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作為南方男人,廣東男人同樣有上海男人的溫和細膩,做事不溫不火,給別人留有余地,深得女性贊賞。

在相親版圖上,偏遠、經濟欠發達的新疆、、貴州、廣西等省份,被選為理想伴侶的比例就低得多了。

東北最“聽媽媽的話”

中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今天,父母們仍會給子女提出諸多擇偶條件和考察標準。據百合網調查結果,有85.4%的紊砣聳咳銜自己對另一半的要求符合父母期待,其中,經濟條件是共同考慮的重要因素。近三成單身人士表示因父母的干涉而感情失敗。

報告顯示,東北地區相親市場受父母因素影響最大。當父母與子女對婚姻產生意見分歧時,39%的吉林女性和18%的黑龍江男性會選擇聽從父母的建議。而南方的重慶青年在戀愛對象選擇上最有主見。

從戀愛到步入婚姻,每個家庭都在柴米油鹽的瑣事碰撞中建立自己的相處模式。零點指標數據顯示,全國超六成夫妻推崇平等互待,16.7%的家庭是“妻管嚴”模式,剩下6.6%的家庭則以丈夫為中心。在全國“怕老婆”排行榜上,寧夏老公以29.6%的比例勇奪榜首,浙江以29%緊隨其后。上海老公反而屈居第七。俗話說“怕老婆會發達”,心理咨詢師楊謹談及“怕老婆”話題時,卻提醒彪悍的妻子們:長時間的“怕”會讓丈夫感到身心疲憊,建議在婚姻之初就建立平等的相處模式,互敬互愛才是長遠之計。

老公地位最高的是河南家庭。參與調查的19.1%河南女性承認自己“怕老公”,也是參與調查的31省中唯一一個“怕老公”比例高于“怕老婆”比例的省份。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時下獨生子女居多,四雙眼睛盯著兩小夫妻的生活,處理與對方父母的關系成為困擾年輕人的問題。

婆婆和媳婦似乎自古就是天敵。世紀佳緣的一份調查顯示:在“結婚后是否愿意跟對方父母住一起”的問題上,有超過60%的女性直接拒絕。零點指標則顯示:雖然戀愛之初有80.2%的媳婦獲得婆婆支持,婚后相處良好的僅為六成。全國各省中,安徽婆媳關系最和諧,婆媳關系融洽度高達91.1%,而貴州、福建和云南三省能做到和諧相處的不足四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行唐县| 滨州市| 泊头市| 贵南县| 武乡县| 开原市| 潍坊市| 太仆寺旗| 东乡县| 甘谷县| 正蓝旗| 岫岩| 肥东县| 屯留县| 昌平区| 沙雅县| 寿阳县| 出国| 肃北| 永城市| 平利县| 大宁县| 镇江市| 鱼台县| 库伦旗| 闻喜县| 普兰店市| 阿城市| 益阳市| 法库县| 嘉祥县| 嵊州市| 射洪县| 汝南县| 奉化市| 依兰县| 浦县| 清新县| 英超|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