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煉鐵的化學方程式

煉鐵的化學方程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煉鐵的化學方程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煉鐵的化學方程式范文第1篇

一、以鐵的冶煉為背景,加強鐵的知識學科內的整合

例1(江蘇揚州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生產和使用鐵器。公元1世紀時,鐵在我國已經廣泛使用。如圖為工業煉鐵的主要設備――高爐。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鐵在地殼中含量居所有金屬元素的第 位。

(2)高爐煉鐵過程中,CO與鐵礦石反應主要發生在爐部,試寫出赤鐵礦(Fe2O3)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鐵礦石在高爐中冶煉后,得到含較多碳、硫、磷、硅等的生鐵。生鐵的含碳量范圍為。

(4)生鐵經過進一步冶煉可得到鋼,全世界每年被腐蝕損失的鋼鐵約占全年總產量的十分之一。請列舉兩種生產中防止鋼鐵生銹的方法。

①;②。

解析本題以鐵的冶煉為背景,將初中化學中許多鐵的零散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疾榈借F在地殼中的含量、CO還原Fe2O3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生鐵的含碳量的范圍以及防止鋼鐵生銹的方法等。在解答(1)時要注意審題,題目中是考查鐵在地殼中含量居所有金屬元素的第幾位,而不是地殼中的第幾位;在(3)中防止鋼鐵生銹的方法很多,原理應以隔絕氧氣與水為主,本題解答合理皆可。

答案(1)二;(2)Fe2O3+3CO 高溫2Fe+3CO2;(3)2%~4.3%;(4)覆蓋氧化膜;涂抹油;鍍上其他金屬等(合理皆可)。

點撥如今的中考化學試題的考查,不再是注重某一知識點,而是加強了學科內的知識整合。這就要求我們學生要學會整理知識,注重知識的前后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在遇到相關問題時,能夠準確的提取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

二、以鐵的冶煉實驗為基礎,注重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

例2(重慶市)化學興趣小組用以下裝置探究煉鐵的原理。

(1)加熱Fe2O3之前要先通一會兒CO,目的是。

(2)方框中連接的是C和D,導管接口的連接順序為a()()(),如果導管連接錯誤,后果是 。

(3)玻璃管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這種方法“煉”得的鐵與工業上煉出的生鐵在組成上的最大區別是 。

解析本題是對鐵的冶煉原理與實驗操作的綜合考查。主要考查了CO還原Fe2O3的實驗步驟、裝置的連接、尾氣的處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生鐵與鐵的區別等,CO是可燃性氣體,與氧氣混合后點燃可能會爆炸,因此在實驗中要先排盡裝置中的空氣。對裝置C、D分析,尾氣進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C,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能被吸收,但CO不與溶液反應,因此將要被收集在瓶中,瓶中部分的溶液將被“壓”到D裝置中,所以導管接口的順序是d、b、e。

答案(1)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2)d;b;e;CO排入空氣中會污染空氣。(3)Fe2O3+3CO 高溫 2Fe+3CO2;“煉”得的鐵不含碳,工業上的生鐵含有碳。

點撥實驗探究題是中考化學命題的熱點,在考查雙基的同時,注重了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解答時要審清題意,提煉信息,再結合已有的知識與實驗技能,有序思考,靈活運用。不僅靈活應用本學科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還要學會遷移相關學科(如數學、物理、生物等學科)的知識、技能和方法。

三、以鐵的冶煉為“題眼”,突破物質框圖式推斷

例3(江蘇南通市)工業上以大理石和赤鐵礦為主要原料可以制取B和G,其轉化關系如右圖所示,已知D、G的主要成分為單質。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寫出工業制取的兩種物質的化學式:

B 、G。

⑵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②:;

反應③:;

檢驗氣體C:。

解析本題是一道框圖推斷題,解答的關鍵,要找準解題的突破口,即“題眼”。在初中化學反應條件中涉及到高溫的主要有:碳酸鈣高溫分解、木炭與二氧化碳反應、CO還原Fe2O3等。根據這幾個涉及到高溫條件的化學反應,碳酸鈣高溫分解是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物質;木炭與二氧化碳反應是兩種反應物生成一種物質;而CO還原Fe2O3是兩種反應物生成兩種生成物。所以A是CaCO3;B是CaO;C是CO2;D是C;E是CO;F是Fe2O3;G是Fe。

答案(1)CaO;Fe;(2)CO2+C 點燃 2CO;

Fe2O3+3CO 高溫2Fe+3CO2;

CO2+Ca(OH)2 CaCO3+H2O

點撥框圖推斷題是近年來中考的???,具有知識面廣、開放度大、綜合性強的特點。這類題突出考查學生分析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解答的關鍵要尋找到解題突破口,選點突破。常見的“題眼”有:組成特征、反應現象、反應條件、轉化關系等。本題就從“反應條件”來突破的。

四、以鐵的冶煉為題干,注重化學計算與生產實際相結合

例4(四川自貢市)某煉鋼廠日產含雜質5%的生鐵3000t,試計算:

(1)該3000 t生鐵中含純鐵多少噸?

(2)該煉鋼廠每天需含Fe2O3質量分數為85%的赤鐵礦石多少噸?(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解析本題以煉鋼廠煉鐵為題干,使化學計算不是機械的數字與技巧計算,而是與生產實際結合在一起。此題是反應物赤鐵礦石與生成物生鐵都是含有雜質,由于生鐵中含雜質5%,所以純鐵含量為95%,純鐵質量為3000t×(1-5%)=2850t;需要赤鐵礦石的質量可以通過化學式計算或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都可以解答。

答案(1)生鐵中含純鐵2850t;(2)需赤鐵礦石的質量為4790t。

點撥化學計算與生產實際相結合,使計算不再機械、單調,這類試題的解答使學生在運用化學知識的同時感受化學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更多地關心周圍的環境、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更好地理解、解決相關的一些化學問題,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意義。

五、以鐵的冶煉為情境,注重試題的創新性與開放性

例4(安徽巢湖市)我省發展鋼鐵產業有獨天獨厚的條件:馬鞍山是全國最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之一,廬江有在全國都數得上的高品質的磁鐵礦石,兩地的交通也便利。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褐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3H2O)、菱鐵礦(主要成分是FeCO3)、黃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

請回答下列問題:(1)你認為上述幾種鐵礦石中理論上最適宜煉鐵的兩種礦石為,理由是。

(2)請你利用下圖中所提供的3個數據,自擬一道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并寫出解答過程。

解析本題是一道創新、開放性計算題。良好的情境、新穎的問題,給了學生很大的思維空間。利用題目中給出的幾種鐵礦石的主要成分,從多角度來選擇適宜煉鐵的兩種礦石,這些角度的選擇是開放的,我們可以從鐵的含量來選擇,可以從環境污染角度等選擇。題(2)中給出3個數據讓我們自行命題,給了我們很大的發揮空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編制試題解答,但一定要是自己最有把握的試題與解答。

答案(1)磁鐵礦、赤鐵礦,鐵的含量高,有害元素少,冶煉時所產生的污染少。

(2)生產56kg含雜質3%的生鐵需要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石多少kg?97kg(合理皆可)

煉鐵的化學方程式范文第2篇

第11題:本題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炊具,考查了常見金屬及用途、有機物等物質,還綜合性地考查了滅火原理、金屬資源的回收利用,是我省中考常見題,難度一般。意義在于使學生感覺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使生活更加充實。

教學關注:理論聯系實際。化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教學中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實際生活和生產,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

第12題:本題提供了五套簡單裝置,考查學生(1)實驗室常見儀器的名稱;(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組裝、原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3)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氣密性的檢查。(實驗室制取氧氣,本題從常見儀器、反應原理、實驗裝置等多角度全面考查學生的實驗技能)。近幾年來,化學實驗一直是中考考點:常見儀器的辨識,實驗的基本操作,同時考查相關實驗的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關注:強化實驗教學。強化課堂學生實驗教學和師生合作探究性實驗的教學,讓學生充分體驗化學實驗的過程,并感受化學實驗的快樂。

第13題:生產硫酸的簡要流程圖。本題以生產硫酸為情境,主要考查以下知識點:(1)氧化物;(2)化學反應充分進行的影響因素;(3)化學方程式的書寫;(4)稀釋硫酸的實驗操作;(5)高爐煉鐵的原料。綜合性較強,先要學會看流程圖,理解各個步驟的轉化關系,然后根據理解的流程圖及提供的信息進行答題,此題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關注:加強簡單的流程圖的理解,分析流程圖中的轉化,訓練流程圖中涉及轉化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由簡單的流程圖所遷移到的有關知識點。

第14和15題:這兩道均是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性試題。科學探究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它既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其主要包括八點: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搜集證據、結論與解釋、反思與評價、交流與表達。

第14題:對“維C泡騰片與水反應所產生的氣體”進行探究,本題重點考查的內容有:(1)猜想與假設;進行實驗,得出結論及遷移的探究(維C泡騰片溶液的酸堿性)?;局R點清晰明了。

第15題:對“鋅與硫酸反應快慢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本題重點考查的內容有:(1)猜想與假設;(2)實驗;(3)數據分析;(4)評價與反思。第(1)個問題,寫出鋅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考查的是金屬活動順序相關知識點;第(2)個問題,量筒旨在測水的體積,實際上也是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氫氣的體積;第(3)個問題,通過分析實驗的表格中的數據,應該能找出答案;而第(4)個問題有難度,因為答案不唯一,找出合理的,就是正確的;難點在第(5)(6)兩題,答案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就是正確的。

教學關注:加強學生語言表達。2013年的中考試卷中,開放性試題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提出較高要求:學生的思路要合理、清晰,學生的語言表達要完整、準確、精煉(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最明確的含義),學生的書寫要工整、美觀、規范。

第16題:本題屬于化學計算,對于化學計算,近幾年的中考都是比較淡化的,沒有難度很高的計算題。初中化學計算一般有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的簡單計算、溶液濃度的計算和固體物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四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化學計算中還有很多類型的計算題型,但從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計算題來看,難度較小。本題屬于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的簡單計算。關鍵在于準確地寫出化學方程式,及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格式。

教學關注:準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正確分析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關系,注意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格式。

通過今年安徽中考化學主觀試題的賞析,可看出安徽省化學中考重視基礎,著重探究,為初中化學的教學提供了方向。我覺得2014年的初中化學教學時應該注意:把握課程標準,認真研究考綱,扎實基礎知識。

如今的中考試題不是知識點的簡單記憶和重現,而是將化學知識貫穿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中,注重探究、體現開放。而《課程標準》和《考綱》不僅是教師教學的準則,也是中考試題的命題依據。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立足課標、吃透教材、夯實基礎。

注重觀察生活,激發學習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多關注生活,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中常見的有關現象聯系起來。這不僅有利于深化理解化學概念和原理,也會使化學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更有利于培養和延續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煉鐵的化學方程式范文第3篇

一、推斷題的類型

1.框圖型

框圖型推斷是推斷考查中最多的一種類型,它題目美觀、簡潔,能較好地將物質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呈現出來,有利于學生分析思考。

例1下圖表示某些物質間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和部分產物已省略)。其中,A、E為固體氧化物,且A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無色液體,且B具有消毒殺菌作用;C、Y、Z為無色氣體,其中Y有毒;X是最常見的金屬。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中A物質的作用是。

(2)寫出反應③、④的化學方程式:③,④。

(3)在日常生活中為防止反應②的發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寫一點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應⑤,其名稱為。

答案:(1)催化(2)Fe2O3+6HCl=2FeCl3+3H2O3CO+Fe2O3高溫2Fe+3CO2(3)刷油漆(合理即可)(4)光合作用

2.文字敘述型

此類題型是用文字描述物質的范圍和實驗現象等信息,根據所給信息按要求作出正確的推斷。

例2現有一包白色固體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2SO4、CaCO3、BaCl2、KCl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白色固體加足量的水溶解,過濾得固體和無色溶液。

②向所得固體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體產生。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判斷:

(1)白色固體中一定不含,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2)寫出②中固體部分溶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答案:(1)CuSO4CaCO3、Na2SO4、BaCl2

KCl(2)CaCO3+2HCl=CaCl2+H2O+CO2

3.密碼型

此類題型一般不給出物質范圍,而是給出幾個用代號表示的化學方程式(一般不配平),要求推斷未知物質。

例3已知A、B、I均為單質,其中A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C,物質A、C、F、G中都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B、D、I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這些物質間的部分反應見下面的反應表達式(反應條件均已略去):

①A+BC②A+HF+I③C+HF+E④G+HF+E+D⑤B+IE⑥EB+I

請回答以下問題。

(1)A物質的化學式為。

(2)寫出與E物質組成元素相同的另一種物質的化學式:。

(3)寫出D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B的化學方程式:。

(4)A與D在高溫條件下能發生置換反應,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1)Mg(2)H2O2(3)6CO2+6H2O光照葉綠體C6H12O6+6O2(4)2Mg+CO2高溫2MgO+C

4.流程圖型

此類題目往往借助工業生產流程,對物質的轉化等相關知識進行考查。這類題型在近年中考中出現的越來越多,它對學生綜合分析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難度較大。

例4下圖為某化工企業生產流程示意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鈦酸亞鐵(FeTiO3)中鈦元素為+3價

B.①中反應為:2FeTiO3+6C+7Cl2一定條件2X+2TiCl4+6CO,則X為FeCl3

C.③中氬氣(Ar)作保護氣,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D.②中為使原料全部轉化為甲醇,理論上CO和H2投料的質量比為1∶2

答案:BC

二、推斷題的解題步驟

1.審題

認真審讀原題,弄清文意和圖意,充分運用題目中所給信息,反復推敲。

2.分析

抓住關鍵,找準解題的突破口,并從突破口出發,先推斷出一種或幾種物質,再據此推斷其他物質。推斷過程中要聯系信息及所學知識,應用逆向思維、發散收斂思維、橫向縱向思維等多種思維方式,進行綜合分析、推理。有時要敢于猜想,然后運用相關知識驗證猜想的正確性。

3.解答

根據題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結果,認真而全面地解答。有圖或框架的試題,要把已推斷出的物質及時標注在圖的相應位置上,便于分析和檢查。

4.檢驗

得出結論后要驗證。其方法是將所得答案放回原題中檢驗,若完全符合,則說明答案正確;若出現不符,則說明答案有誤,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確答案。

三、推斷題的解題技巧

1.從物質用途著手

例5右圖表示的是物質A~H相互間的關系(“”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A、G都是單質,氣體C常用于滅火,F是一種藍色溶液,可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請你回答:

(1)C的化學式為,H可能是。

(2)寫出標號①、②、③、④的化學方程式: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解題突破口為C和F,根據其用途可以確定C是二氧化碳,F是硫酸銅;然后根據其他信息和所學轉化關系進一步推斷其他物質??梢宰鳛榇祟愵}目解題題眼的有:(1)干燥劑:生石灰、氫氧化鈉、濃硫酸等;(2)建筑材料:石灰石、熟石灰等;(3)存在于人體的胃液中的酸:鹽酸;(4)農業上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堿:熟石灰;(5)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藍色溶液:硫酸銅;(6)經常用作內燃機、火鍋的燃料:酒精;(7)使用最廣泛的金屬:鐵。

答案:(1)CO2酸(2)2C+O2點燃2CO

2NaOH+CO2=H2O+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Fe+CuSO4=FeSO4+Cu

2.從物質組成著手

例6下圖是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圖(個別產物可能略去)。其中,A、B常溫下均為液態,且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為氧化物,Z是紫紅色固體。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反應①中,物質X起作用。

(2)A是(填化學式)。

(3)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4)反應①~⑥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有種。

解析:本題根據題干中“A、B常溫下均為液態,且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以推斷A為過氧化氫、B為水、F為碳酸鈣,然后進一步推斷其他物質??梢宰鳛榇祟愵}目解題題眼的有:(1)常溫下是液態且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H2O、H2O2;(2)常溫下是氣態且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CO、CO2;(3)常溫下是固態且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KMnO4、K2MnO4,Fe2O3、Fe3O4、FeO;(4)相對分子質量為100的物質:CaCO3;(5)組成元素質量比為1∶1的化合物:SO2。

答案:(1)催化(2)H2O2(3)Na2CO3+Ca(OH)2=CaCO3+2NaOH(4)3

3.從化學反應特征著手(包括反應條件、反應類型、反應現象、生成物狀態等)

例7以下是一些常見物質間互相轉化的關系圖(有些反應條件已省略):已知高溫下CO能與多種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相應的金屬和CO2。下列關系圖中,A、B、X、Y均為無色氣體,E、F為常見金屬。

(1)根據上圖判斷:B的化學式為,Y的化學式為。

(2)寫出藍色溶液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X除了與黑色固體甲、乙反應外,請再舉一例說明X還能發生化合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析:本題可根據通電這個特殊反應條件,聯系初中階段學過的唯一的反應“電解水”,推斷出無色液體為水。根據藍色溶液與E反應得到淺綠色溶液的實驗現象,聯系初中化學中鐵與硫酸銅的反應,推斷出E為鐵、F為銅。可以作為此類題目解題題眼的有:(1)反應條件為通電的反應:電解水;(2)反應條件為高溫的反應:C的還原性、碳與二氧化碳反應;(3)煉鐵的原理: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4)煅燒石灰石:碳酸鈣高溫分解;(5)反應涉及催化劑的反應: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氯酸鉀分解制氧氣;(6)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O2;(7)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O2;(8)具有可燃性的氣體:H2、CO、CH4;(9)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氣體:CO2、HCl;(10)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氣體:NH3;(11)能使紅色Fe2O3變黑(或黑色CuO變紅)的物質:C、CO、H2;(12)遇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鹽:碳酸鹽;(13)遇堿能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或能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的鹽:銨鹽。

答案:(1)O2CO2(2)Fe+CuSO4=FeSO4+Cu(3)2CO+O2點燃2CO2

4.從特殊的轉化關系著手

例8圖中A~H表示幾種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表示物質間存在相應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圈i中的轉化均是分解反應,圈ii中的轉化均是化合反應。D和F是常見的非金屬單質,組成化合物C和G的元素種類相同。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種類也相同,A常用來中和土壤的酸性。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B,D。

(2)寫出GC+F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FH的化學方程式:。

解析:本題結合題目中的信息和兩個重要“三角”轉化關系:和,可以推斷出G為H2O2,F為O2,D為C,E為CO2,H為CO,進而推斷出其他物質??梢宰鳛榇祟愵}目解題題眼的有:

(1)

;(2);

(3)。

答案:(1)Ca(OH)2CaCO3C(2)2H2O2MnO22H2O+O2(3)2C+O2點燃2CO

5.從原料和產品著手

例9某科研小組利用工業廢酸(10%H2SO4)來浸泡含有氧化銅、氧化鋅的廢料,實現廢物的綜合利用。流程如下圖所示:

(1)寫出氧化鋅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Cu的化學方程式為。

(2)物質X可用作氮肥,化學式為,該化肥不能與混合使用。

(3)請推出物質Y的化學式:。

解析:此類題要特別注意投入的原料和出來的產品以及反應條件。推斷X時,根據進入的溶液為ZnSO4、NH4HCO3,產品為X和Zn2(OH)2CO3,結合題目中X可用作氮肥,可推斷出X是(NH4)2SO4。Y則可以依據質量守恒定律推斷出是H2O。解此類題目關鍵是看清流程中的箭頭指向,弄清那些物質是原料,那些物質是產品。流程中往往會有一些循環使用的物質,要特別注意,它往往是解題的題眼。另外,解題中要注意運用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1)ZnO+H2SO4=ZnSO4+H2O

煉鐵的化學方程式范文第4篇

一、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生認識化學的窗口。形象生動的演示實驗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創設學習情境的有效手段。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應從第一節化學課開始。我在課上向學生展示了化學實驗的神奇魅力,利用寶葫蘆、魔瓶等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感到化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在教學“氧氣的性質”時,我沒有按照先教學物理性質再教學化學性質的常規步驟平鋪直敘,而是調整順序,以演示實驗開路,以趣引思。我預先準備了一瓶氧氣和一瓶空氣放在講臺上,讓學生觀察后提出問題:“這里一瓶是氧氣,另一瓶是空氣。你能確定哪一瓶是氧氣嗎?”學生仔細觀察后,議論紛紛,可又說不出解決的辦法。這時我又問道:“用肉眼能辨認出來嗎?”學生回答:“不能,因為氧氣和空氣一樣都是無色的氣體?!笨吹綄W生對于如何鑒別這兩種氣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把一根帶有火星的木條分別插入兩個瓶中,學生看到了迥然不同的現象,問題便迎刃而解。通過上述實驗,學生既明確了氧氣的“色、態、味”等物理性質,也對氧氣的化學性質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密切聯系生產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

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把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體驗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和用途,從而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在講授“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時,我指出:課本上的化學方程式“Fe2O3+3C0高溫2Fe+3CO2”是冶金工業中煉鐵的化學原理。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煉鐵的主要原料是含Fe2O3的鐵礦石和焦炭。以鐵礦石和焦炭為原料,煉出鐵要經過哪幾步化學反應?寫出各步的化學方程式。”通過練習,學生不僅牢固掌握了一氧化碳的還原性,而且對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碳單質之間的轉化關系也有了清晰的認識。了解到化學反應與生產生活緊密相關,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高漲。

在化學課堂上,還可以介紹一些化學家的故事或趣聞逸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居里夫人用畢生精力提煉鈾;侯德榜年輕時勤奮好學,以優異成績獲公費留學并最終發明聯合制堿法;凱庫勒從夢中得到啟示,從而確定苯分子的環狀結構等。從這些名人的故事中,學生可以認識到,一些偉大的發現是在日常的學習積累中造就的,對我們來說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介紹化學的產生和發展的史實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元素定義的提出、燃燒學說的產生和發展、元素周期律的建立等,這些史實可以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產生的背景以及發展過程,了解化學學科的來龍去脈,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

三、鼓勵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興趣

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初中學生喜歡實驗,特別喜歡親自動手的探究實驗。為了滿足學生這種需求,我的化學實驗室對學生開放,書本中的很多實驗都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同時還注意指導學生實驗前按要求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了解實驗步驟,弄清注意事項。實驗時,我引導學生細心操作,認真做好記錄,遵守實驗室紀律。

除了學校的化學實驗室,我還嘗試讓學生建立家庭實驗室。家庭小實驗不僅是實驗室實驗和隨堂實驗的拓展和延伸,而且還是進一步豐富學生化學知識的有效途徑。如,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探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溶液的配制等實驗,都可以利用家庭實驗的形式完成。對于那些對化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還可以組織他們參加化學興趣小組,開展課外實驗活動,如,制取硫酸銅晶體、測定硝酸鉀在水里的溶解度、從制取氧氣后的殘留物中提取二氧化錳、將紅糖制成白糖等。

四、體驗成功,激發學生的興趣

學習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持久。有些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學習上困難較多,容易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平時應關心他們,主動接近他們,經常找他們個別談心,并加以個別輔導。在課堂上,要多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讓他們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煉鐵的化學方程式范文第5篇

鐵及其化合物知識,很有助于全面理解金屬的性質.下面是各地中考試卷中依托鐵知識平臺,

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試題解析.

一、考查學生對學科間知識融合能力

例1 如圖1所示,R是滑動變阻器,它的金屬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杠桿的中央且可以隨

杠桿左右轉動,杠桿兩端分別懸掛相同的鐵球,此時杠桿平衡,

再將鐵球同時分別浸沒到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和硫酸

銅溶液中,反應一段時間后觀察到:

(1)杠桿右端的鐵球表面有色物質生成.

(2)金屬滑片向(填“左”或“右”)偏轉.

(3)燈泡L比開始時變(填“亮”或“暗”).

解析:鐵與硫酸銅溶液相遇發生反應

Fe+CuSO4=FeSO4+Cu,

鐵球的表面不斷析出銅.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參加反應,將有64

份質量的銅在鐵的表面析出,鐵球增重8份質量;而另一側,鐵與硫酸反應而使鐵球的質量

逐漸減小,金屬滑片向右偏轉,R的電阻值減小,燈泡L變亮.本題巧妙地結合了電學知識,

是一道跨學科綜合題.參考答案如下:(1)鐵球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2)金屬滑片向右偏

轉;(3)燈泡L比開始時變亮.

二、考查學生對給予信息遷移能力

例2 已知+3價鐵跟鐵粉在溶液中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亞鐵鹽.現往生銹的鐵粉中加入稀鹽酸,過一會兒有氣泡產生,反應后鐵粉有剩余,最后得到一種淺綠色溶液.寫出整

個實驗過程中所發生的有關化學方程式:,.

解析:本題是一道信息給予題.在生銹的鐵粉中加入稀鹽酸,首先是鐵銹(主要成分是

Fe2O3)和鹽酸反應生成FeCl3,鐵銹除凈后鐵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氯化亞鐵,以及鐵

與FeCl3反應生成FeCl2.Fe粉有剩余,而溶液中只含有溶質FeCl2,所以呈淺綠色.

答:Fe2O3+6HCl=2FeCl3+3H2O;

Fe+2FeCl3=3FeCl2;

Fe+2HCl=FeCl2+H2

三、考查學生對鐵性質理解能力

例3 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含稀HNO3、Fe(NO3)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

過濾,將濾出的固體物質加入稀鹽酸中.

(1)若有氣體放出,則濾液中存在的金屬陽離子為;

(2)若無氣體放出,則濾液中存在的金屬陽離子為.

解析:本題考查鐵的單質及化合物的性質,分析中宜從終態考慮.據題意(1)剩余物是

鐵,因此與鐵反應的微粒(或物質)均不能存在,溶液中金屬陽離子只有Fe2+離子;(2)中剩

余物為銅;與銅反應的物質均不存在,溶液中陽離子一定有Fe2+離子(鐵都轉化為Fe2+離子),

Cu2+離子有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四、考查學生對典型實驗應用能力

例4 某課外活動小組為探究鋼鐵制品生銹的條件,進行了研究性學習.他們準備了以

下實驗用品:剛洗凈的4支試管、3枚鐵釘、植物油、久置的蒸餾水、鑷子、濾紙,還需要

的實驗用品為.

做實驗時,發現鐵釘上有銹,為了迅速除去鐵銹,他們進行了下述實驗操作.

①取一支試管,將生銹的鐵釘放入試管.

②向試管中倒入2 mL稀鹽酸.

③用試管夾夾持試管,在酒精燈上加熱.

④當鐵釘上的銹消失并變的光亮時,將試管內廢液倒入廢液缸內.

⑤用鑷子夾取鐵釘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在酒精燈外焰上烘干鐵釘.

(1)你認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做?

(2)除了鐵釘除銹外,上述給出的實驗用品還有哪些不符合實驗要求?應該怎樣處理?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同學們應對鐵生銹研究性學習案例認真參與,親身感受.參考

答案如下:還需要的實驗用品為:膠塞、試管夾、酒精燈、火柴;存在的問題有:(1)除銹后

用水沖洗過的鐵釘不能在酒精燈上烘干,應該用濾紙吸干;(2)久置的蒸餾水中溶有氧氣,應

該煮沸后使用.另外本實驗還需要一支干燥的試管,并且剛洗凈的試管應該用酒精燈烘干.

五、考查學生對獲得實驗數據處理能力

例5 某學生在A、B、C、D四只燒瓶中分別放入

干燥的細鐵絲、浸過食鹽水的細鐵絲、浸過清水的細

鐵絲、食鹽水及細鐵絲,并使鐵絲完全浸沒在食鹽水

中,然后裝配成如圖2所示的四套裝置,每隔一段時間

測量導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中所列數據為導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

時間/小時00.51.01.42.02.53.0A瓶(盛干燥鐵絲)0000000

B瓶(盛沾了食鹽水的鐵絲)00.41.23.45.67.69.8

C瓶(盛沾了清水的鐵絲)0000.30.82.03.5

D瓶(盛完全浸沒在食鹽水中的鐵絲)0000000

(1)導管中水面為什么會上升?

(2)上述實驗中,鐵生銹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填小燒杯號);

(3)影響鐵生銹的因素.

解析:本題是一道數據分析處理題,A、B、C、D四個瓶中都放入了鐵絲,從條件上說

A接觸的是干燥的鐵絲,即不接觸食鹽水,但接觸了空氣;B接觸的是沾了食鹽水的鐵絲,

即接觸了食鹽水,也接觸了空氣;C接觸的是沾了清水的鐵絲,即接觸了水,也接觸了

空氣;D接觸的是食鹽水但未接觸空氣.再比較A、B、C、D瓶引起的導管中的水面變化,

以B瓶最大,其次為C瓶,A、D瓶則未引起變化;再分析引起變化的原因可得到相應的結

論.引起水面變化的原因是反應消耗了瓶中的空氣(氧氣).從實驗數據分析,放置相等時

間后最先出現變化的是B瓶,然后是C瓶,A瓶和D瓶則未出現任何變化;從出現數值變化

的趨勢來看,B瓶的變化趨勢遠比C瓶要大,說明能滿足B瓶的條件是最適合產生變化的,

也即B瓶反應消耗的氧氣量最多.四瓶中的生銹速度B>C>A=D.因A、D瓶均未引起水面

的變化,故可認為水和空氣中的氧氣是生銹不可缺一的條件.而氯化鈉可以使生銹的速度加

快.

六、考查學生對煉鐵原理掌握能力

例6 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檢測本地鋼鐵廠生鐵產品的質量,在實驗室稱取生鐵屑樣

品10.0 g 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加熱,使之充分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然

后冷卻、稱量.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質量比反應前減少了0.34 g.計算:

(1)生鐵樣品中雜質的含量.

(2)生產100 t 這種生鐵,至少需要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的質量.

解析:由質量守恒定律知,反應后燒杯中物質減少的質量為生成氫氣的質量,依據氫氣

的質量即可求出鐵的質量及生鐵中雜質的質量分數.

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是純凈物間的質量關系,要先求出純鐵質量,然后依據純鐵的質量用

化學方程式求出純Fe2O3的質量,再利用Fe2O3的質量,求出赤鐵礦的質量.

(1)設樣品中純鐵的質量為 x.

Fe+H2SO4=FeSO4+H2

562

x0.34 g

56∶2=x∶0.34 g

解得 x=9.52 g

生鐵樣品中雜質的質量分數

10 g-9.52 g10 g×100%=4.8%

(2)設需要赤鐵礦的質量為 y.

Fe2O3+3CO高溫2Fe+3CO2

160 112

y×80%100 t×(1-4.8%)

160∶112=(y×80%)∶[100 t×(1-4.8%)]

解得:y=170 t

答:(1)生鐵中雜質的質量分數為4.8%;(2)至少需要這種赤鐵礦170 t.

七、考查學生對復雜的問題解決能力

例7 將一定質量的氧化銅粉末加入100 g 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熱

至氧化銅全部溶解.再向該藍色溶液中加入鐵粉20 g,充分反應后過濾、烘干,得到干燥

固體的質量仍為20 g.試計算:

(1)原加入的氧化銅的質量;

(2)最后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解析:本題有兩個反應的剩余物判斷:一是一定質量的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硫酸是否有

剩余;另一是生成的硫酸銅與鐵粉反應,鐵粉是否過量.應知道CuSO4中的Cu被完全置換

出來,最后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是FeSO4.解答本題可用到兩個某元素的原子守恒:即在氧

化銅與硫酸反應中析出銅的質量等于CuSO4中Cu元素的質量,也等于CuO中Cu元素的質量;

鐵與硫酸反應中,FeSO4與參與反應的硫酸中的S元素相同.具體解題思路可用下列圖示表

示,并從解題過程中看看設求未知數的技巧.

解:由

Fe+CuSO4=FeSO4+Cu 固體質量增加

566464-56=8

可知,該反應使固體的質量增加,要使反應前后固體的質量保持不變,則硫酸在與氧化

銅反應后有剩余,這樣才有鐵與硫酸反應生成氫氣以使固體的質量減少,以抵消上述反應的

固體增重.

硫酸的質量為:100 g×14%=14 g

設反應生成的H2及析出的Cu的質量分別為2 x 和64 y,(由此而得出的其它物質的數據

見上面的圖示)

由題意知,消耗鐵的質量應等于析出銅的質量,可得下式:

56 x+56 y=64 y,7x=y①

98 x+98 y=14 g,x+y=1498 g②

聯立二式得:y=18 g;x=156 g

m(CuO)=80 y=80×18 g=10 g,

m(FeSO4)=152(x+y)=1527 g

m(H2)=2x=2×156 g=128 g

m(Fe)=56(x+y)=8 g

ω(FeSO4)=1527 g100 g+10 g-128 g×100%

=19.7%

相關期刊更多

煉鐵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煉鐵技術通訊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全國冶金專業信息網

酒鋼科技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酒泉鋼鐵公司;嘉峪關市金屬學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南| 罗平县| 桑日县| 朝阳市| 博乐市| 邻水| 潮安县| 小金县| 叙永县| 余江县| 津市市| 砀山县| 桓仁| 武功县| 西华县| 柳林县| 丹凤县| 连城县| 于田县| 南昌县| 凉城县| 雷州市| 冀州市| 三台县| 珲春市| 华蓥市| 汉源县| 榆林市| 弋阳县| 辰溪县| 巴里| 武陟县| 张掖市| 涞水县| 南充市| 雷波县| 阳曲县| 绥化市| 余干县| 仪征市|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