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課件素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課件制作;圖表;符號;圖形處理
在電子課件制作過程中,素材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耗費時間最多的。特別是很多工科課程,需要繪制大量的幾何圖形,而矢量圖形處理軟件CorelDraw12正是處理這些圖形的能手。CorelDraw12是一個基于Windows平臺的矢量繪圖軟件,主要用于美術、廣告設計領域。它具備很多其它同類軟件不具有的功能,而正是這些功能使其非常適合制作課件素材。
一、豐富的自帶圖形符號庫
由于課件制作過程中要用到大量的素材和符號,所以素材的準備占到了課件制作的絕大多數工作。對此,CorelDraw12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庫供大家選擇(部分素材與電腦安裝的字體有關)。
單擊CorelDraw12菜單“文本\插入字符”,或者單擊“Ctrl+F11”,打開“插入字符”菜單。在“代碼頁”中選擇“所有字符”,在“字體”中選擇“Webdings”或“Wingding”字體,接著在下面的字符列表中選擇自己需要的各種字符。如圖所示。
需要強調的是,絕大多數課件或網頁設計中常用的符號在這里都能找到,這絕對是廣大課件制作人員的福音。
二、方便的圖例符號建庫和調用功能
運用CorelDraw12可以繪制各式各樣的符號并建成符號庫,不管是幾何符號還是線型符號,調用都十分方便,只要打開符號庫,直接將庫中的任何一個符號拖放在頁面上即可,也可以根據符號定位調用。符號庫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符號可以無限縮放,而且只要事先設置好輪廓線的缺省值,符號再小,仍能保持它的精細程度,這也是矢量繪圖軟件所特有的功能。
三、曲線和節點繪制編輯功能
點和線是所有課件素材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尤其是繪制曲線可謂是CorelDraw12的精髓所在,軟件中提供了多種各具特色的曲線工具,其中“貝塞爾曲線”工具用途最廣,用它繪制出來的曲線非常平滑,節點很少,是地圖繪圖最理想的曲線繪圖工具。但初學者會覺得比較困難,熟練后才能得心應手,比繪折線要快的多。還有預置型曲線工具可以用來繪制粗細漸變的河流和水系,這是其它軟件無法比擬的。下圖是以地圖為底圖繪制的中國水系圖。
線繪出后常常還需要對它們進行剪斷、連接和拖拉等編輯工作,這是制圖最重要的一項工作,而“節點編輯”功能就能很好地幫助制圖者完成這些工作。“節點編輯”功能用處很大,是CorelDraw12的又一大特色功能,如線的連接不是兩個端點的簡單重合,兩條線連接后完全成為一條線,或者一條曲線的兩個端點連接后就由原來的開放曲線轉為閉合曲線。
四、強大的圖表繪制功能
很多課件中要用到圖表,比如數據流程圖、決策樹、E-R圖等。制作這些圖表,用Word不夠用,Photoshop不專業,操作也復雜,專業的繪圖工具Microsoft Office Visio又過于繁雜。而CorelDraw12則摒棄了上述軟件的不足,提供了諸多圖表繪制的功能,如各種曲線和形狀繪制工具等,同時還加強了某些功能。比如說填色,可以給圖表填充不同的顏色或圖樣。CorelDraw12除了單色填充以外,還有漸變色填充、PostScript填充、圖樣填充等多種填充方式。其中圖樣填充方式中,可以自定義所需的圖樣,極大地方便了圖表面狀要素的繪制。下圖是以圖書館業務流程為模板制作的數據流程圖。
五、靈活的文字注記和編輯功能
課件中文字字體字形多樣,字距字向多變。很多老師在制作課件時,文字標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采取逐個字符注記的辦法,十分費時。如在某個公路示意圖中,道路路名的注記總是一個一個輸入,相當麻煩。而在CorelDraw12中,整個名稱以字符串的形式一次輸入,執行“使文本適合路徑”命令就可以沿著道路或河流自動注記,且注記會隨著道路或河流的方向變化而自動改變其文字方向,同時也具有字距調整、字體變形等功能,極大地方便了地圖的文字注記。下圖為某高速公路示意圖注記舉例。
關鍵詞 聲音 多媒體課件 知識體系 知識模塊
中圖分類號:TP317.4 文獻標識碼:A
1多媒體課件中聲音素材的特點
由于聲音的載體、運行環境以及存在方式的不同,使多媒體教材中的聲音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1非線性
所謂非線性是對多媒體課件中的整體聲音而言的,是指聲音在播放中可以不隨時間的推移和畫面的變化而按照由前至后的順序依次地播放。換個角度來說,大家都知道電視教材中的聲音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播放的,聲音與畫面的結合呈線狀分布,聲音不可隨意跳轉,除非依靠錄像設備調整帶位,但這樣操作就非常繁瑣了。而多媒體課件就實現了聲音的非線性。學習者與教授者選擇什么樣的學習內容,與其相對應的聲音就可以在什么位置播放,不必取其一章而通覽“全書”。
1.2易控性
傳統的電視教材對聲音的控制主要表現在音量和聲音的有無上,對組成聲音的各種成分的控制卻無能為力。多媒體課件對聲音的控制能力比電視教材要強大很多,它既可以使用一種加工合成的聲音,又可將音樂、人聲、音響放入不同的聲道,根據需要分別調用。
1.3功能強
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在突出主題、渲染氣氛、襯托背景、調節情緒、傳播信息、模擬再現等方面具備與電視教材聲音同樣的功能,但在聲畫結合上更趨完美;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廣泛采用了數字式信號,具有易加工、易修改、易編輯的特點,音響效果逼真,人聲與畫面的同步銜接更加準確;多媒體課件進一步擴展了聲音的功能,在增強教材的趣味性的同時也加深了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印象。
1.4階段性
不管是電視教材的聲音還是多媒體課件的聲音都具有階段性,這反映出教材的各部分內容是相對獨立的。與電視教材相比較,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的階段性要更明顯一些。一方面多媒體課件具有較強的交互性,聲音內容可以人為地控制;另一方面多媒體課件的信息量大,表現手法多,用于描述教材不同內容的聲音在類型、情感、風格上會有很大的差異。
2分析教學內容及其所涉及的知識體系特點和類型,從總體上設計聲音
多媒體課件的類型也是影響聲音總譜設計的重要因素。多媒體課件的類型按其內容和作用分為自主學習型、資料工具型、課堂演示型、練習測驗型、模擬實驗型和教學游戲型,不同的類型對聲音的要求也不同。如課堂演示型的多媒體課件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以文、圖、聲、像為輔,因此教師的語言在傳遞信息過程中處于主要地位,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及其它媒體處于從屬地位。而自主學習型的多媒體課件由于沒有教師的講授,聲音及其它媒體就會成為傳遞信息的主體,聲音的使用量會大大增加,用于講解概念及回答學習者提問等方面。
3通過對知識模塊、知識點的分析,從局部上設計聲音
一般情況下,多媒體課件中知識模塊和知識點不是由單一媒體來實現的,而是多種媒體相結合來共同完成,也就是說從多個角度對知識模塊和知識點進行呈現,來達到文、圖、聲、像并茂的效果。各媒體之間是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但通常只以一個媒體為主,所以說處理好聲音媒體與其它媒體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傳遞知識信息。
對知識模塊和知識點的分析,則是為了充分和準確地體現聲音的作用。
4從聲音三元素的功能上把握聲音的設計
人聲、音樂、音響是聲音的3大元素,因其功能不同,在傳統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人聲在多媒體課件中通常為解說,其作用主要用于說明或補充;音樂是抽象化的言語, 在多媒體課件中服務于教學內容和畫面的需要,與畫面、情緒相吻合;音響效果在多媒體課件中主要用來模擬或再現真實環境或用于知識點轉換的提示。
人聲、音樂、音響在表達知識信息時應分清主次關系,主次不清就會降低聲音應有效果。在知識模塊和知識點中的聲音,一般情況下解說是主要的,音樂、音響是次要的。在處理聲音的主次關系時還應遵循3個原則:(1)唯一原則,即同一時間里,只能以一種聲音為主。我們知道在對某一知識信息進行表達時,將多種聲音結合起來,可能會達到很好的聽覺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以一種聲音為主,才能使聽者集中精力接受信息;(2)比例原則,即在兩種以上的聲音同時出現時,主次聲音的音量比例要恰當。如果音量均等,會使聲音缺乏層次、主次不清,更會使聽者在接受知識信息時,難以確定聲音信息的主次;(3)限制原則,即在一般情況下,在同一時間里最好只使用兩種聲音。在同一時間里運用多種聲音,易造成畫面聲音嘈雜,聲音信息擁擠,使聽者難以承受,從而降低學習效率。
(指導教師:呂愛杰)
參考文獻
[1] 張家浚.樹立型的遠程教育質量觀[J].中國遠程教育,2003(3).
[2] 余勝泉,楊曉娟,何克抗.基于建構主義教學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0(12).
【關鍵詞】網絡課件 素材準備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4C-0060-02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要重視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
信息技術教育發展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計算機輔助教學階段、計算機輔助學習階段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總體上還停留在第一、二階段。隨著信息技術教育在我國職教界的不斷普及,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建設應以網絡課程建設為發展方向,如何熟練的準備網絡課件常用素材便是高等職業教育資源庫的建設和高等職業教育教材的數字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課件是由各種素材組合而成的。在課件開發和制作的過程中,素材準備是一項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對許多教師來說,課件制作最困難的是各類素材的準備,因為課件素材主要包括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和程序等多種類型,同時,網絡傳輸的速度也限制了網絡課件素材文件的大小,這些都需要制作人員掌握大量的有關知識和技能。本文主要探討制作網絡課件最常用的文本素材、圖像素材、聲音素材、視頻素材和動畫素材應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一、網絡課件中的文本素材
文本是最基本的素材,主要用于表現課件主題、鏈接、菜單和幫助等。文本素材準備的方法包括直接輸入、掃描輸入、語音輸入和文本格式轉換。
課件制作工具一般都具備文本編輯功能,可方便地輸入、編輯和格式化文本的內容。對于大量的文本內容,最好不要直接在課件制作工具中處理,而是使用專用的文字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再導出為課件制作工具所支持的文件格式,由制作工具加載到課件中。如果是印刷型的資料,需要大量錄入時,先用掃描儀將印刷文本掃描成圖像,再將圖像還原為可編輯的文本。在文本的引入和編輯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文本格式,可根據需要進行格式轉換。對于網絡課件來說,將文本文件格式轉換為HTML格式,只需在Word中將DOC文檔另存為HTML格式,一般文本格式便可轉化純文本文件,然后直接復制到網頁中。
二、網絡課件中的圖形圖像素材
圖形圖像具有直觀、易于理解等特點,是網絡課件最常用的素材之一。課件常用的圖形圖像素材包括背景圖、旗幟圖、圖標、按鈕圖、實物圖、工程圖、資料圖片、照片、漫畫、示意圖、圖表等。
(一)圖形與圖像的區別
在計算機領域中,圖形和圖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圖形圖像統稱為圖片。圖形往往專指矢量圖,由軟件制作而成,優點是信息存儲量小,不會因圖形對象的縮放和扭曲等變化而損失精度,但矢量圖色彩不夠柔和逼真。圖像通常專指位圖,位圖一般由掃描和拍攝獲得,優點是色彩顯示自然柔和逼真,缺點是文件尺寸大,圖像容易因縮放變化而失真。
(二)圖形圖像格式轉換
常見的圖形圖像格式有GIF、JPEG、BMP、TIFF、WMF和PCD格式,網絡課件一般采用GIF、JPEG格式。Web基本上不支持矢量圖,需要將其轉換為GIF或JPEG格式。對于網絡課件制作來說,主要的轉換包括BMPGIF/JPEG/PNG和WMFGIF/PNG。將矢量格式轉換為位圖格式比較容易,而將位圖格式轉換成矢量格式則比較麻煩,需要專門的軟件來實現,如FreeHand和CorelDRAW都提供了位圖到矢量圖的轉換功能。
(三)圖形圖像素材的獲取
一是使用軟件自行制作圖形圖像素材。二是使用專業軟件在屏幕抓圖。Snaglt是一款功能非常強大的圖像捕獲軟件,可根據不同需要,截取全屏、某一窗口、某一區域、某一對象等的圖像,Snaglt還支持文字捕獲、視頻捕獲。三是通過一些學科教學網站或素材光盤圖庫下載圖片素材。四是使用掃描儀來獲取數字圖像。為保證圖像質量,掃描應選擇RGB色彩,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并使用灰度模式掃描。五是使用數碼相機可直接拍攝到數碼圖像。
(四)圖形圖像素材常用編輯軟件
CorelDraw、Adobelllustrator、Freehand等是創作和編輯矢量圖形的常用軟件,Photoshop是公認的專業圖像編輯軟件之一,AutoCAD用于三維造型。
三、網絡課件中的音頻素材
音頻包括聲音和音樂,在課件中用于文字解說、語音幫助和提示、音效、背景音樂等。
(一)制作數字音頻的要素
獲取數字化的音頻,需要將各種模擬的音響轉化為二進制數據。在轉化中,數字音頻聲音的質量和音頻文件的大小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標準的CD格式使用44.1kHz的采樣率、16bit采樣位數,便能達到原聲效果。而對于網絡課件來說,使用22kHz采樣率、16bit采樣位數、單聲道錄制以及MP3壓縮的聲音就可以滿足網絡課件的需要。
(二)音頻文件格式
常用的音頻格式有CD、WAV、MP3、WMA、RA和MIDI。在課件中既要考慮素材文件的大小,更要考慮其保真性和普適性,所以,應當選擇WMA、MP3或RA格式的音頻,而MIDI格式的音頻只適合做課件的背景音樂。
(三)課件音頻素材的獲取途徑
一是自行錄制和編輯音頻素材。二是從網絡和光盤上獲取通用音頻素材。三是用專門的軟件抓取CD或VCD光盤中的音頻,CoolEdit和Exact Audio Copy是兩款常用的音頻處理軟件。四是使用工具軟件從視頻文件中分離出音頻。
四、網絡課件中的視頻素材
視頻在課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本身就可以由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組合而成,具有聲、畫同步,表現力強的特點,能大大提高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一)視頻格式
視頻的信息量非常大,數字視頻要使用一定的壓縮方案進行壓縮,采用不同的視頻壓縮方案形成多種視頻格式。常用的視頻格式有AVI、MPEG、DAT、MOV、RM、ASF和WMV。對于網絡應用,應選WMV或RM格式。對于網絡課件視頻素材來說,MPEG或AVI格式適合再加工,而WMV或RM格式可直接引用。
(二)視頻素材的獲取
一是利用計算機制作成動畫,將這些動畫格式轉換成AVI等視頻格式。二是使用視頻卡,配合相應的視頻編輯軟件(如AdobePremiere),采集各種教學錄像帶上的素材生成數字視頻信號。直接從VCD、DVD以及其他視頻文件截取視頻片段,通過這種方法獲取的視頻畫面的清晰度明顯高于用一般視頻捕捉卡從錄像帶上采集的視頻。三是直接使用數碼攝像機拍攝獲得數字視頻信號。四是通過屏幕捕獲軟件捕獲動態圖像來獲得視頻素材。
(三)視頻素材的非線性編輯
非線性編輯是先將采集到的素材以數字文件的格式存儲在計算機內,然后用計算機編輯素材,組織特技,制作音效等。下面介紹兩款常用的視頻處理軟件。
Adobe公司的Premiere是功能強大的專業級視頻處理軟件,能對視頻、聲音、動畫、圖片和文本進行編輯加工,并最終生成電影文件。該軟件適合專業人員使用。友立公司的UleadMediaStudioPro是一套整合性完備的視頻編輯套餐式軟件,比Premiere容易使用,非常適合制作網頁課件。友立公司的“會聲會影”是簡便型編輯視頻軟件,最容易上手。
五、網絡課件中的動畫素材
動畫可以使課件更形象、更生動地表現一些動態過程、微觀現象和宏觀現象等,便于教師講解和學生理解相關知識。
(一)動畫制作技術的分類
網絡課件的動畫素材主要使用網頁動畫,由于網絡寬帶的限制,網頁動畫有其特殊要求。常見的網頁動畫技術有GIF圖像動畫、Flas、Java小程序動畫和Flash 3D動畫。
(二)GIF動畫
GIF動畫在網絡課件中主要用作網頁中的圖標和裝飾。通用的GIF動畫素材可以從網上和圖庫中搜索到,以這些通用素材為基礎,可使用GIF動畫制作工具改造成所需的動畫,也可直接創作自己的GIF動畫。制作GIF動畫的軟件有Adobe Photoshop(1mageReady組件或Ulead GIF-X插件)、MacromediaFireworks。專門的GIF動畫制作軟件有WWWGIFAnimator、UleadGIFAnimator等。還有一類可以制作三維GIF動畫的軟件,如COOL 3D、Xara3D。
(三)Java動畫
Java是目前在網上應用最成功的編程語言之一,Java小程序可實現各種復雜的程序和多種多樣的動態效果,Java動畫文件比GIF動畫文件小,與GIF動畫相類似,在網絡課件中主要用作網頁中的圖標和裝飾效果。
(四)Flas
Flas在網頁中應用廣泛,是目前最流行的二維動畫技術,也是網絡課件最常用的動畫素材之一。這種動畫表現效果好,交互性強,支持流式媒體播放,在網絡課件中既可用于美化界面,又可直接演示主題內容。
Flas制作工具的較新版本是Adobe Flash Professional CS4。Flash可繪制矢量圖形,集成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等各種素材,支持其他格式文件的輸出,本身就可獨立制作網絡課件,當然,更多的時候還是用它來制作動畫素材或圖形圖像素材。
除自行制作Flas外,還可從網上或素材光盤上直接獲取通用的或課件專用的Flas素材。Flas在網頁中是以獨立對象的形式存在的,可采用以下方法來獲得:其一,使用瀏覽器的臨時目錄,在其中查找相應的Flas文件。其二,使用查看網頁源代碼的方法確定Flas文件的URL地址,再使用下載工具下載。其三,使用FlashSaver閃客利器下載Flas。
(五)三維動畫
為解決Flash只能制作二維平面動畫,不能制作三維動畫的問題,目前出現了一種稱為Flash 3D的新技術。利用易學易用的Flash 3D技術,在為網絡課件準備三維圖像和簡單的三維動畫素材時,可不再使用復雜難學的3DMax。目前支持Flash3D技術的軟件工具有很多,主流的解決方案有3D Flash Animator、Swift 3D等。
掌握素材的制作方法,不斷反思和不斷學習新技術,才能建設好整個網絡教材,我們的課程建設才能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步。
【參考文獻】
[1]楊黎明.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解決的技術問題[J].職業技術教育,2008(8)
[2]田喜平.基于FLASH的網絡多媒體課件制作研究[J].福建電腦,2010(2)
《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綜合與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將綜合運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等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的內容設置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積累學生的活動經驗,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然而,因為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中一個較新的內容,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很難找到可借鑒的案例和比較切合的教學資源,同時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尚未形成,因此影響了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實施力度。
【教材研讀】
《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節“綜合與實踐”的主題活動課,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厘米和米的認識”的基礎上展開的實踐活動。教材安排了量一量、比一比兩個內容。在量一量版塊中,教材安排了豐富的測量活動。
【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一單元已經認識了線段,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長度表象,完成了對線段、厘米和米的認識。因此,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定位就不能僅滿足于通過測量加深對米和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認識上,而是注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實際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認識身邊物體的長度,并在實踐活動中,能夠用比較合適的方式描述物體的長度,體會測量本質,培養估測能力,構建不同物體之間的長度關系,發展學生的長度觀念,體驗數學帶來的樂趣。
本學期在學生學習了《長度單位》后,我上了一節“綜合與實踐――量一量、比一比”的活動課,在教學中我積極尋找合適的教學素材,善于探索恰當的方法上好本節綜合實踐課。
【案例描述】
片段1:聯系生活,激發“量”的需要。
師: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需要“量一量”的事,到旅游景區時,售票阿姨會給你量一量,如果你不到1米20厘米,就可以免票啦。你也遇到過需要量一量的事情嗎?
生1:我去買褲子時,需要量一量。(學生各抒己見)
(意圖分析:聯系生活,激發學生在生活中“量”的需要,同時明確各種尺在測量時的測量方法,為后面的教學環節打下基礎。)
片段2:
活動一:我會量。
師:同學們都掌握了測量方法,你會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嗎?出示情境圖。
師:在圖中,小朋友都在測量什么?
生:測量肩寬、身高、課桌等物體的長度。
(意圖分析:這是本節課的主體部分,也是體現學生“學以致用”的環節。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在測量之前先估測再量,同時注重把測量任務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體驗測量的價值。)
片段3:
活動二:我會比。
師:我們知道并使用了有刻度的尺,但有時候沒有帶這些“尺”,怎么辦呢?
生:我們就可以利用身上的“尺”去估一估物體大概的長度。
師:看!小精靈也來參加我們的實踐活動了,聽,小精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信息?
課件播放:有一條鱷(è)魚身長6米,你們會用合適的方式描述這個長度嗎?
師:如果不用尺子,用什么方法可以表示鱷(è)魚的大約長度呢?
生1:可以利用身上的“尺”去估一估物體大概的長度。
生2:可以用幾個同學展開兩臂來表示,還可以用人排隊來表示。
師:估計一下,幾名同學手拉手就和和鱷魚的長度差不多了?
生:大約5名。
(讓5名學生手拉手試試,另外兩名學生測量,看看是否大約是6米。)
生:如果以一庹長為標準,5名學生手拉手的總長度,大約是6米。
師:如果同學們肩并肩站立排隊,大約需要幾名同學就和鱷魚差不多長?
生:一個人的肩寬大約是30厘米,20個人并排站著和鱷魚差不多長。
(20名學生肩并肩站立排隊,另外兩名學生測量結果。)
師:你還能用不同的方式來描述鱷魚6米的長度嗎?請同學們小組內討論說一說,并實際比一比。
片段4:
活動三:我會說。
師:利用剛才描述事物長度的方法,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述下面物體的長度。可以先估一估,再比一比、量一量。小組內討論完成。
【案例反思】
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新的課程,重要的宗旨是改變培養人的方式,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不僅可以大大地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也大大地擴寬了老師的發展空間。如何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一、親身經歷,達成目標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像其它數學課一樣,每節課都有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對教學內容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更注重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地調動已有知識及學習經驗,在過程中感受數學方法、思想,發現數學規律,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最K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本節課“我會量”這一環節中為了讓學生能更有效地進行測量活動,在活動之初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人人參與,分工合作。
二、誘發思維,動手實踐
課堂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率, 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學生有了參與意識之后,教師及時地引導學生參加教學活動,提供參與機會,努力誘發學生積極思維,促使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結構來學會新的知識。
三、立足生活,培養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精彩課堂;思想;方法;環境
構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數學課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而且,豐富多彩的數學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摒棄以往的一言堂和滿堂灌,做好教育思想的轉變工作,并從行動上組織多種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在確保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過程中綜合素質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進行論述。
一、為構建精彩小學數學課堂轉變思想
思想是行動的指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支配怎樣的行為,也就是說,在素質教育思想下,教師要想改變以往枯燥的課堂,要想構建出符合學生發展,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精彩數學課堂,首先就要從思想上做好轉變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輕松的數學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做好轉變思想的工作呢?
首先,認識到傳統數學課堂的弊端。在應試教育思想下,滿堂灌、一言堂的模式只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枯燥、無趣,再加上隨著年級的增加,課程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學生的興趣就變得越來越低,嚴重不利于精彩、自主的數學課堂的構建。
其次,認識到構建精彩數學課堂的意義。精彩的數學課堂是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的,也是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保障。
二、為構建精彩小學數學課堂選擇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影響精彩而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也是展現課程魅力、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有意識地將一言堂、滿堂灌的課堂轉變為“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程活動之中,進而,為精彩課堂的構建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四則混合運算》時,我選擇了自主學習模式,首先,我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感受兩步混合運算和三步混合運算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掌握沒有括號和帶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然后,組織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并解決下面幾個問題:(1)250-(17+195÷65)= ;(2)(25-10)×(31+19)= ;(3)15×[107-(35-18)]= ……
組織學生對上述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從中發現問題,比如,四則運算順序掌握不牢、計算馬虎、計算順序出錯等。最后,我結合教材內容對上述的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重難點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確保精彩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
又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我選擇了小組學習法,首先,我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比小數的加減法與整數的加減法之間存在的不同,引導學生歸納兩者之間的異同之處,比如,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之間的區別就是,小數的加減法中不是末位對齊,而是小數點的位置對齊。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并在獨立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對比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確保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
教學方法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也是構建豐富多彩的小學數學課堂的基礎,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選擇多種教學方法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為構建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為構建精彩小學數學課堂創造環境
環境因素是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重要方面,也是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關系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構建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的活動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將抽象的數學課堂形象化,使學生在直觀的視頻沖擊下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為精彩數學課堂的實現做好保障工作。還以教學《四則混合運算》為例,我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問題思考能力和課堂參與度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評價,以幫助學生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進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成為課堂的一分子。
作為素質教育下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從多方面入手來構建出高效而精彩的課堂,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構建精彩課堂的必要性,要從行動上讓學生在精彩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進而,在保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有助于數學魅力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