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環境經濟碩士論文

環境經濟碩士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環境經濟碩士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環境經濟碩士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赤道原則、德國銀行、綠色信貸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355(2012)03―0―02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德國急于改變戰后落后面貌,積極發展經濟,忽視了環境保護。萊茵河沿岸企業把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流污染嚴重。有人形象地比喻,把照片底版扔到萊茵河里都能顯影。柏林技術大學環保專家曲希勒教授談到,那時,在德國工業重地魯爾區,人們看不到蔚藍的天空,早晨穿的白汗衫到晚上就臟了。到上世紀70年代初,德國發生了一連串環境污染的災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劇減少,垃圾堆放場周圍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環境受到破壞,民眾深受其害。

而現在漫游德國各州,從德國北部到南部,從工礦到鄉村,所經之處景色迷人,空氣清新。連綿不斷的森林,開闊的草地,無污染的風力發電大風車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無不體現著由環境保護所帶來的祥和與恬靜。這種轉變與德國人重視各種環境保護手段的應用(特別是經濟手段的應用),鼓勵各種主體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有著莫大的關系。綠色信貸政策作為德國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之一在德國環境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銀行即是實踐綠色信貸的重要力量。

一、何為綠色信貸

鄧文和王飛是國內較少探討綠色信貸概念的學者,他們認為,綠色信貸指的是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依據國家的環境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對研發、生產治污設施,從事生態保護與建設,開發、利用新能源,從事循環經濟生產、綠色制造和生態農業的企業或機構提供貸款扶持并實施優惠性的低利率,而對污染生產和污染企業的新建項目投資貸款和流動資金進行貸款額度限制并實施懲罰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目的是引導資金和貸款流入促進國家環保事業的企業和機構,并從破壞、污染環境的企業和項目中適當抽離,從而實現資金的“綠色配置”。

二、德國銀行踐行綠色信貸的模式和效果

(一)綠色信貸實踐模式

1.德國銀行把握先機主動參與“赤道原則”的制定,并對“赤道原則”進行推介。2002年10月西德意志州立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以及荷蘭、美國等國家的九家銀行在倫敦組織召開了由這些商業銀行參加的會議。會議中,花旗銀行、荷蘭銀行、西德意志州立銀行和巴克萊銀行決定在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的政策,尤其是國際金融公司保障政策的基礎之上創建一套項目融資中有關環境與社會風險的指南。這個指南在后來便成為赤道原則。雖然目前赤道銀行的絕對數量還不是最多,但它們大都是國際領先的大型金融機構,在全球項目融資領域的業務量和影響力都非常巨大。截至2008年,赤道銀行在全球項目融資中的份額占到90%以上。

2.德國銀行積極加入赤道原則,按照赤道原則的要求進行信貸審批。到目前為止德國德累斯頓銀行、裕寶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也加入“赤道原則”,成為世界知名的“赤道銀行”,“赤道原則”已經成為德國銀行業普遍遵循的準則。

3.德國政府積極參與開發綠色信貸產品。德國政府支持國家政策性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運用資本市場和商業銀行來實施對環境項目的金融補貼政策,最大效率地發揮政府補貼資金的作用。其履行不同于一般商業銀行的職能,在環保領域既發揮經濟界伙伴作用又扮演聯邦政府環保目標的執行者并對企業可持續發展項目進行融資。它的綠色信貸金融產品主要由KfW F.rderbank經營,經過數年的發展,德國政府參與的綠色信貸產品已經形成較為完備運行模式。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德國政府負責對其融資資金進行貼息并打捆形成綠色信貸產品。KfW測算出盈利利率和優惠利率,將從資本市場融來的資金開發成長期、低息的金融產品銷售給各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獲取低息金融產品后根據微利的原則再適度調整利率,然后以優惠的利息和貸款期為終端客戶提供支持環保、節能和溫室氣體減排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

(二)德國銀行實踐綠色信貸政策的效果。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通過信貸手段調控環境污染主體的信貸供給和資金價格,同時為清潔能源技術發展和節能降耗行為提供信貸支持,從而達到利用金融杠桿實現環保調控的信貸政策。該銀行在環保領域綠色信貸的發放占整個信貸量的比重很高,且每年都保持大幅度的增長。這些享受特殊優惠的貸款為德國環保領域、可再生領域、節能建筑領域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杠桿和資源配置作用。

2008年KfW F.rderbank的環境保護投資占政策性貸款總額的21.66%,項目貸款總額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2008年達到48億歐元。此外,對于采用最新環保技術的示范項目,還能獲得由環境部提供的最高達30%的貼息。另外2008年共計有42億歐元的貼息貸款投向了可再生能源。截至2008年底,“中小企業能效特別基金”共計批準了558個能效項目貸款,總額為3.15億歐元。KfW同時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效果進行了評估。一是減少能源進口。二是二氧化碳減排。三是創造就業。

德國復興銀行對節能建筑的貼息貸款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現有建筑的節能改造;二是對新建生態建筑的貼息貸款。目前,每年大約有2.2%(大約88萬個)的住房采用了節能設施,KfW向其中一部分提供了貼息貸款。2008年節能改造項目貸款總額為67億歐元,比2007年增長了34%。項目總數為22.6萬個,大約占全國的25%。生態建筑項目貸款為24億歐元,共計5.4萬個項目。

三、德國綠色信貸政策對我國的借鑒。

(一)政府應該鼓勵和支持更多的商業銀行加入“赤道原則”

政府監管部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不僅要有對商業銀行違規向環境違法企業貸款的行為實行責任追究和處罰的措施,而且還要有對切實執行綠色信貸且成效顯著的商業銀行實行獎勵的政策。同時, 還應該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如減免稅收、財政貼息等財政政策,以調動并確保商業銀行推行綠色信貸的積極性,積極推動綠色信貸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二)銀行自身也要努力向國外先進國家的金融機構學習

關注環保問題不僅是政府的責任同時也是是銀行的社會責任,這關系到銀行業務的開展和可持續發展。我國銀行業應該從現在做起, 積極學習國外銀行業處理環境風險的先進理念和方法,通過采納赤道原則等國際慣例和規則, 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綠色信貸體系。應當調整銀行內部組織結構,在銀行內部設立環境與社會發展部,專門負責處理貸款過程中的環境風險評估、環境保護等問題。另外,在銀行內部還要建立健全綠色信貸問責制,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對貸前調查不實造成對不符合環保要求企業提供融資的人員, 要從嚴處理;對貸款審查決策過程中忽略環保要求的, 取消審批人員的審批資格;要將信貸是否落實了環保要。

(三)掃清銀行推行綠色信貸政策的政府干預障礙

據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數據, 2003-2005年,由于地方政府的縱容和袒護,全國70000宗環保違法案件僅有500件得到處理,僅為全部案件的0.71%。有些地方政府無視國家的環保政策,以各種名目、各種形式干預商業銀行的業務,進而導致商業銀行經營行為扭曲。從國際經驗來看, 政府部門行為的調整和約束、銀行與各級政府的共識是信貸政策有效支持環境保護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國中央政府有必要將環保指標納入地方官員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加大環保指標在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指標中的比重,規范和約束地方政府行為,避免地方政府對商業銀行經營行為的影響。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和激勵機制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一些地方環保部門的企業環境違法信息針對性不強、時效性不夠,不能適應銀行審核信貸申請的具體需要,同時商業銀行還不能提供使用環境信息的反饋情況,沒有真正做到與環保部門數據共享,影響了綠色信貸執行的效果。因此,商業銀行應當加強與環保部門、當地政府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有效持續的信息交流機制,及時獲取企業排污及環保投入相關信息,為銀行決策提供可靠參考。

參考文獻:

[1]羅勇、曾曉非:《環境保護的經濟手段》[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版。

[2]夏光:《環境政策創新:環境政策的經濟分析》[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年版。

[3]夏少敏:《綠色信貸政策需要法律化》[J].世界環境,2008,(3).

[4]蔡芳:《環境保護的金融手段研究―――以綠色信貸為例》[D].中國海洋大學博士論文,2008.

[5]韓雪萌:《綠色信貸重在機制轉變》[ N ], 金融時報, 2008- 02- 29 ( 5).

環境經濟碩士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綠色會計 綠色會計信息披露 環境保護

綠色會計即環境會計,是以傳統會計為基礎,補充傳統會計在核算過程中關于環境這一方面的影響,其主要是以環境資產、環境費用、環境效益等會計要素為核算內容的一門專業會計。會計既要服務于微光經濟,也要利于宏觀經濟的調控;在以企業自身利益為目的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社會的利益。綠色會計信息披露是綠色會計的核心內容,其是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產物,其一方面有利于協助國家環境資源的保護,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對企業加強社會責任感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同時也利于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

一、綠色會計發展的必然性

綠色會計的實現有助于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首先,二者的要求是一致的,綠色會計把環境因素納入其中,且將環境收入及費用歸算于核算體系中,并將與影響企業業績的相應概括與環境因素牽制在一起,引導企業對環境問題更多的關注,綠色會計顧名思義主要還是在環境,其是對企業的環境活動及與環境相關的經濟活動以會計學的基本原理為基礎,通過各種計量方法進行確定,計量和報告的學科。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都以利于環境為主導是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就必須將以環境保護為宗旨,能有效反映環境信息的綠色會計推薦給越來越多的企業。綠色會計分微觀和宏觀兩種,從微觀上說,綠色會計的發展改變了傳統會計中忽視環境信息的局面,能促使環境要素成為企業市場形象和競爭力的內在影響因素,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從宏觀上說,綠色會計即政府綠色會計來說,綠色會計的推行對國家生態資源及環境保護的補償機制的建立有推進作用,并有利于社會資源的管理,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制度。

二、我國企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

采用補充報告模式和獨立報告模式是目前我國對于企業披露綠色會計信息的兩種方式,所謂補充報告模式就是在財務報表中列出與環境有關的,用以反映環境信息的資產和負債等賬戶;至于獨立報告模式在編制會計報表及報告時主張獨立完成。環境資產負債表和環境利潤表的獨立編制能有效避免如今企業會計信息零散的缺點,以便更完整的反映綠色會計信息。一些財務信息只有在綠色會計的環境報告中才能體現出來。

(一)環境會計報表

1、環境資產負債表

環境資產負債表與傳統會計一樣遵循理論依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左方登記環境資產,右方登記環境負債及環境權益,其是企業單獨編制的為反映環境對財務狀況影響的資產負債表。

2、獨立式的環境利潤表

環境利潤表滿足“環境利潤=環境收入-環境費用”這一等式,為了便于人們對關于企業環境績效的更全面的了解,因此而設置獨立的利潤表,這樣使用者就能從表中數據了解企業保護環境和控制污染的效果。因環保工作難以計量的社會效益,所以反映環境收入就只能借助直接收入及間接收入這兩方面;環境費用則分為直接環境費用、間接環境費用和環境負擔費用三個項目。

3、會計報表附注

會計報表附注是對會計報表的基本要素的補充說明。日前,會計報表附注的內容逐漸增多,很多企業的環境信息都有在報表附注中披露。一般有如下:其一,詳實的目標及某些特殊的會計政策;其二,企業當期、未來的環保投入情況;其三,環境保護措施的實施或環境污染治理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其四,企業使用的環境標準對報表中數據產生的影響;其五,變更項目,主要包括方法變更、報告主體的變化及會計估計的改變等。

(二)綠色會計環境報告

為方便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環境信息更深入、全面的了解,這就要求環境報告采取獨立編制的形式。實際上,部分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關于企業環境報告很早就開始了研究。諸如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等頒布的一系列關于財務報表審計中的環境事項的文件,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還曾提出企業應盡可能的采用強制性的財務報告、自愿報告抑或是其他報告形式向社會公開報送環境報告。

三、綠色會計信息披露改進措施

綠色會計工作起步晚導致了如今企業綠色會計披露的信息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因此,加快綠色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研究工作成為理論界首要的任務,使綠色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得到規范,最終有助于政府宏觀監管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以下就如何改進綠色會計信息披露提出了幾點意見:

(一)加大綠色會計理論研究的推進

綠色會計是在會計學、環境學及環境經濟學為理論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是財務會計的一個分支,我們在收集相關學科的前沿研究理論作為基礎依據的同時也需要積極吸取各國特別是一些在對綠色會計的研究上作出成績的國家的會計組織和環保部門的經驗,依據我國情況揚長避短。其次我們可以在會計學會組織中成立一個專門研究綠色會計和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為主體的環境影響研究委員會,聯合企業、城市規劃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執法部門等與公司履行環境保護責任有關的單位,組建一個具權威性的代表社會整體利益的綜合性綠色會計研究機構,由其對企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實踐進行研究,并將其研究成果直接應用到綠色會計核算工作中去。

(二)企業信息披露理論的完善

成熟的綠色會計理論及科學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障企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規范的兩個重要因素,為了確保信息披露制度的規范化必須制定合理的披露內容、方式、時間等規則,有利于企業在會計報告中利用最合適的方法充分披露綠色會計信息,同時我們應該以強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兩者相結合的方式要求企業定期報送相關資料進行環境信息披露。

(三)綠色會計法規體系的建立

綠色會計法規體系的建立能有效明確企業環境管理的職責,規范綠色會計信息披露行為。綠色會計法規體系可以分為綠色會計工作的基本法、綠色會計法規、綠色會計規章制度這三個層次,其中第一個層次是進行綠色會計工作的基礎,必須以《環境保護法》為依據,通過頒布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地方性環境法規簽署加入國際環境條約等措施積極加強環境立法工作。第二層次則是以基礎會計法為依據,同時也是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基礎,是對前一層次中關于核算問題的細節規范化,其包括綠色會計制度、準則等,這些制度、準則主要是針對綠色會計的基礎概論及核算方法做出的一系列比較詳盡的規定。至于第三層次我國尚未實施,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綠色會計準則是當務之急的事情,初步工作應將會計準則、制度列入我們的工作范疇,進行實際研討;而后,要考慮的問題就是綠色會計的確認、計量和披露方法的界定,這就要求我們制定一套合適的綠色會計基本準則加以確定;再者就是會計制度的建立,要求所設立的綠色會計制度能適用到企業的各個層次的工作中,保障會計核算操作的實際可行性。

(四)政府審計及社會審計的重要性

環境審計是隨著環境管理逐漸法制化而誕生的,政府審計、社會審查及內部審計是環境審計的三個方面。充分發揮環境審計中政府審計機關的作用是我們的首要工作。通過國家審計部門對企業環境管理工作的嚴格監管,來彌補環境管理工作中的一系列不完善的問題。針對目前政府審計部門關于環保資金審計內容不全面、覆蓋面窄的情況我國政府審計機關可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應提高對環境審計工作的認識,將其與環境保護工作放在同一條戰線上對待,其次在實施審計和監督的過程中應該積極配合政府環境保護部門的工作并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再者,關于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系統方面,政府部門應鼓勵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核心,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環境審計中的職業優勢。如今因缺乏相關機構的指導及推進作用導致我國參與到環境審計中來的注冊會計師基本沒有。基于此,政府部門應積極合力其他相關組織作好對應工作,如可以在注冊會計師的后續教育培訓中加入綠色會計、環保知識及法律法規等內容,引導注冊會計師多關注綠色會計及其信息披露,逐步展開環境信息的審計工作。

參考文獻:

[1]王詠梅,會計信息披露的規范問題研究,會計研究,2005,(4):52-56

[2]陳侃芳,會計監管的基本模式與國際經驗,陜西審計,2004,(1):28-29

環境經濟碩士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印染廢水;生物技術;工程實踐

中圖分類號:X70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我國作為世界紡織工業第一大國,印染紡織工業在工業產業結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印染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其造成的水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印染紡織工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每加工100平方米的紡織物,就會同時產生3.5~5.5噸的污水。據不完全統計,工業廢水中約有40%為印染紡織廢水,每天排放量達到3.0×106~4.0×106m3[1]。印染廢水具有分布面廣、水量大、色度高、組成成分復雜、水質波動較大等特點,同時廢水中含有多種難降解有毒有機物質,如芳香族鹵素化合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聯苯等[2] 。如果印染廢水中的大量有機物不經處理而進入自然水體就會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3-6]。對印染廢水進行切實有效的綜合處理已經刻不容緩。

1.印染廢水的組成及特點

印染工業是對紡織物原料進行物理或者化學作用使紡織品具有一定顏色的過程,印染廢水來源于整個印染工藝流程中。印染工藝可分為四個步驟,分別是預處理階段、染色、印花和整理。在四個階段均有廢水排放,預處理階段排放的廢水主要有退漿廢水、煮煉廢水、漂白廢水和絲光廢水,染色階段排放染色廢水,印花階段排放印花廢水和皂液廢水,整理工序則排放整理廢水[7-10]。

印染廢水中主要漿料、助劑、媒染劑、固體劑及樹脂等藥劑[11]。其中漿料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醇(PVA)及淀粉等易降解物質,而助劑、媒染劑、固體劑及樹脂等主要為苯類、苯胺類、硝基苯類等難降解物質。

印染廢水pH值一般為6~12,色度是100~400度,SS為100~200mg/L,CODCr為300~1000 mg/L,BOD5為100~400 mg/L。印染廢水具有以下特點:

(1)含有大量的有機物,但BOD5/COD值較低,可生化性差。由于染色過程中有部分染料未被紡織物吸收而進入廢水中,從而使廢水色度較高且常常隨產品不同而變化。

(2)廢水產生量大,水質多變化。據統計在1999年,全國較大型紡織企業取水量達到1.8×109m³。由于印染工藝及產品種類的差異,導致印染廢水水質波動較大[12]。

(3)pH值波動大。對于不同的紡織物,需要不同的染料,各種染料需要的酸堿環境不同,導致廢水中pH值波動大。

(4)印染廢水具有毒性且危害性大。印染廢水中含有鉻、鉛、汞等重金屬,并含有一些易產生甲醛的樹脂整理劑、有機阻燃劑、陽離子柔軟劑等,此類物質均會對環境產生重大危害[13]。

2.印染廢水的生物處理技術

目前,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化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化學法及物化法具有處理效果好、設備占地小等優點,但具有產生有毒副產物、運行成本高、產生大量難處理污泥等缺點。而生物法則以其工藝穩定,處理費用低,對有機物處理效率高,二次污染排放少的優點,得到廣泛的應用[14]。國內外常用的生物處理技術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厭氧-好氧組合處理和固定化微生物技術等。

2.1 好氧生物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是指在氧氣存在的條件下,好氧菌通過其自身的代謝和增殖來去除印染廢水中污染物的過程。常用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有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及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大多采用是完全混合式。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可以使生化池內各處F/M值均衡,使得該工藝具有較強的耐沖擊負荷能力,從而可適應印染廢水濃度變化幅度大的特點。其缺點在于,雖然可對易降解有機物進行有效去除,但對色度卻難以解決。目前多采用好氧生物處理技術與其他方法聯用的方法對PVA(聚乙烯醇)等難降解污染物進行處理。

Kim等[15]在活性污泥處理前使用電子束輻射技術對印染紡織廢水進行了前處理,將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將BOD5/COD 提高到了0.40,有利于后續好氧生物處理,控制生化池水力停留時間18-48小時,COD去除率保持在70%左右。Erkan等[16]采用活性污泥法-納濾法處理印染紡織廢水,在進水COD為2300mg/L、色度為2347度的情況下,COD去除率和脫色率均達到80%以上,出水能夠滿足回用要求。

俞寧等[17]采用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完全混合污泥法對某年產各類織物3×107m2,廢水排放量1800t/d的印染廠廢水進行處理。采用的工藝為水解酸化-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混凝氣浮。處理后的印染廢水出水水質達到了《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287-1992)二級標準的要求。該工程運行效果良好,對COD、BOD5、SS、NH3-N、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了93.6%、93.9%、90.4%、68.0%、87.5%。

黎京士等[18]采用曝氣生物濾池對印染廢水進行處理,經研究發現曝氣生物濾池對印染廢水有一定去除效率。COD去除率達到63.1%,對氨氮的總體去除率達到85.09%,對濁度的去除率達到61.9%。廢水pH在自養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下,從10降至7.8,由pH的變化趨勢可知,在硝化反應的同時,存在一定的反硝化過程。

戴興國等[19]研究發現膜生物反應器具有提高某些專性脫色細菌的濃度和活性,同時截留大分子難降解物質使其停留時間延長,最終提高分解效率的效果。膜組件還可以分離印染廢水中的聚乙烯醇、染料、油脂等,在降低COD的同時可以對部分有機物進行回收利用。

張雷[20]采用好氧生化法對某印染廠廢水進行實際處理。進水水質:COD為400~1000mg/L,色度為400倍。經過處理后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5%和90%,處理效果良好,達標排放。

2.2 厭氧生物處理

厭氧生物處理是利用兼性和專性厭氧菌在缺少分子氧的條件下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厭氧生物處理法的優點是能耗較低、有機負荷高、運行費用低、剩余污泥少、可以回收沼氣做能源等。對于生化性較差的印染廢水,采用厭氧處理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難降解有機物的處理效率。

厭氧生物處理包括水解、酸化和產氣三個階段。水解和酸化階段可以快速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同時可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可降解有機物。具有代表性的厭氧工藝包括厭氧生物濾池、厭氧接觸法、分段厭氧消化法和厭氧流化床等[21]。

厭氧流化床反應器內填充著粒徑小、比表面積大的載體,厭氧微生物組成的生物膜在載體表面生長,載體處于流化狀態,具有良好的傳質條件,微生物可以與廢水充分接觸,細菌具有很高的活性,設備處理效率高。Kim等[22]、Sen等[23]應用厭氧流化床反應器處理印染紡織廢水,取得良好效果。

C.Park等[24]研究了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在序批式及連續流方式下對偶氮染料酸性橙(AO7)的降解效率。在添加碳源葡萄糖后,序批式方式對染料的降解效率有所提高。在連續流模式下發現染料的去除效率與外加碳源具有一定相關性,說明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可以有效的去除偶氮染料酸性橙(AO7),并且在外加碳源的條件下可以提高降解效率。

沈東升等[25]采用復合式厭氧反應器處理某真絲印染廠廢水,在進水COD和色度分別為300mg/L和400度,有機負荷分別小于1.0kgCOD/(m3·d)和1.5 kgCOD/(m3·d),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10.8小時和5.5小時條件下,出水COD分別小于100mg/L及150mg/L,出水色度分別小于50及80,達到了國家一級和二級排放標準。結果表明復合式厭氧反應器處理印染廢水是可行的。

付致敏等[26]采用厭氧濾池處理印染廢水,結果表明厭氧濾池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在8.1~14.6小時,且進水COD波動較大(500~1000mg/L)時,對COD的平均去除率可以達到20%,同時對印染廢水中的硫酸鹽有一定去除效果。經過紫外可見光譜分析,廢水中的染料顯色基團偶氮鍵斷裂,生成了新的化合物。

2.3 厭氧-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厭氧-好氧處理技術將厭氧處理和好氧處理進行優勢結合,從而使得對印染廢水的處理更加高效。該組合工藝早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并進行了大量的工程實踐。在厭氧階段,印染廢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如PVA等在脫色菌的作用下,經過水解酸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在降低印染廢水COD的同時也提高了B/C,有利于好氧階段反應的繼續進行和COD去除效率的提高。經過厭氧作用將難降解有機物轉化分解成的小分子有機物,在好氧反應階段被好氧菌利用,分解成為無機小分子物質,最終實現了對印染廢水的綜合處理。

Kapdan等[27]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時間對厭氧濾池和活性污泥組合系統處理印染廢水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水力停留時間為48小時的條件下,COD的去除率達到90%,對色度的去除率達到85%。

An[28]等使用UASB反應器組合好氧活性污泥法對印染廢水進行處理。在UASB反應階段三種目標染料的去除率最高達到78%。系統整體處理印染廢水COD去除率超過83%,脫色率超過90%。表明UASB反應器組合好氧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的對印染廢水進行處理。

同幟等[29]采用水解酸化池與曝氣池的組合工藝處理某印染廠廢水。在水解酸化階段,池中COD去除率可以達到50%~70%,同時pH由11~13下降到7-8,色度去除率在50%~60%之間。而系統工體整體的COD去除率更是達到了87.5%~98%,SS去除率在98%~99%。

N.Supaka等[30]采用厭氧-好氧生物處理技術處理活性偶氮染料廢水。經研究發現多種染料在厭氧段的去除率達到100%,但厭氧段對COD去除率較低,去除效率只有17.8%~24.5%。但是在好氧段,COD去除率達到了68.2%~74.1%。研究結果表明厭氧段對色度去除效果明顯,在好氧段COD去除效果較好。

白俊躍[31]等采用厭氧-好氧-混凝沉淀組合工藝對印染企業二沉池出水進行深度處理。以厭氧-好氧為主體的生化處理工藝,脫色率達到97.8%。當進水水質COD為127mg/L,色度為532度時,經過整個系統的處理,出水COD降為51mg/L,色度為4度,符合水洗工藝用水要求,可以進行回用。

2.4 固定化微生物技術

固定化微生物技術是指將微生物固定在載體上,獲得高密度高活性細胞的技術。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具有效率高、運行穩定、可純化和保持高效菌種、反應器生物量大、污泥產量少及固液分離效果好等一系列優點[32]。這一新興技術有望在近期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得到實踐。

3. 結語

隨著印染行業的不斷發展,更多的染料和助染等化工試劑被投入使用,另外隨著污水排放標準日益嚴格,印染廢水的處理的難度也越來越高。而通過國內外研究學者的不懈努力,越來越多的新型生物處理技術開始應用于印染廢水處理工藝中并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工業生產的增長不再以環境污染為代價,一條和諧發展,清潔生產的工業化道路正在我國的工業發展中得到不斷實踐,并將發揮出更大的環境經濟作用。

參考文獻

彭會清,許開.印染廢水處理現狀與進展[J]. 四川紡織科技, 2003;2:11-14.

Soon-An Ong, Eiichi Toorisaka, Makoto Hirata, Tadashi Hano. Treatment of methylene blue-containing wastewater using microorganisms supported on carbon under packed column operation[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2007 granular activated (5):95-99.

馮凱,邱木清. 生物法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與進展[J].工業水處理, 2009 ,29(2):19-21.

李雅婕,王平. 生物技術在印染廢水處理工藝中的應用[J].工業水處理, 2006, 26 (5):14-17.

戴日成,張統,郭茵等. 印染廢水水質特征及處理技術綜述[J].給水排水, 2000, 26(10):33-34.

何珍寶. 印染廢水特點及處理技術[J].印染, 2007, 4(7):24-28.

李茵,奚旦立.兼氧-好氧工藝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J]. 環境科學研究, 2003,16(2): 39-42.

邵云海,蔣克彬.水解與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J].中國給水排水, 2001,17(8): 53-55.

孫根行,黃建成.一級強化混凝+缺氧水解酸化+生物膜+活性污泥共生系統處理印染廢水[J].水處理技術, 2009,35(2): 65-71.

陳揚,同幟,程剛.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的研究[J].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 1999, 13(2):201-207.

王世偉. 分階段多級厭氧-交叉流好氧反應器處理印染廢水中試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論文, 2011.

楊書銘,黃長盾.紡織印染工業廢水治理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2.

朱宏飛,李定龍,朱傳為.印染廢水的危害及源頭治理舉措[J].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7, 32(11):89-92.

余燚,鄭平,金仁村,唐崇儉,汪彩華.印染廢水生物處理技術進展[J]. 化工進展, 2008, 27(11):1724-1727.

Kim T Y, Lee J K, Lee M J. Biodegradability enhancement of textile wastewater by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07, 67: 1037-1041.

Erkan S, Nigmet U, Ulku Y, et al. Biological treatment and nanofiltration of denim textile wastewater for reuse[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 153(3): 1142-1148.

俞寧,李純茂. 高效好氧生物處理印染廢水的方法與實踐[J].工業水處理, 2009,29(5): 87-89.

黎京士,汪曉軍,韓紀軍,錢宇章. 印染廢水污染物在曝氣生物濾池中的沿程去除規律[J]. 環境工程學報, 2012, 6(4): 1167-1170.

戴興國,吳禮光,張林,陳歡林,高從堦. 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印染廢水工藝條件的研究現狀[J]. 水處理技術, 2009, 35(2):5-8.

張雷. 好氧生化法處理印染廢水工程調試[J]. 水處理技術, 2009, 35(12):111-113.

馮凱,邱木清. 生物法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與進展[J].工業水處理, 2009, 29(2): 19-21.

Kim T. H., Park C., Lee J. et al. Pilot scale treatment of textile wastewater by combined process (fluidized biofilm process-chemical coagulation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J].Water Research , 2002, 36(16): 3979-3988.

Sen S., Demirer G.N.Anaerobic treatment of real textile wastewater with a fluidized bed reactor[J]. Water Research, 2003, 37(3): 1868-1878.

Park C, Lee B, Han E J. et al. Decolorization of acid black 52 by fungal immobilization [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6, 39(3):371-374.

沈東升,劉新文. 常溫厭氧處理真絲印染廢水的技術研究[J]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05, 31(6) : 750-754.

付志敏,張玉高,汪曉軍. 厭氧濾池處理紡織印染廢水的中試研究[J].環境工程學報, 2012, 6(2): 535-539.

Kapdan I K, Alprslan S. Application of anaerobic-aerobic sequential treatment system to real textile wastewater for color and COD removal[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5, 36: 273-279.

An H,Qian Y, Gu X, et al.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dye wastewater using ananaerobic-oxic system[J]. Chemosphere, 1996, 33(12):2533-2542.

同幟,李宇,李倩. A/O工藝處理印染廢水的探討[J]. 西安工程大學學報, 2010, 24(4): 444-447.

Supaka N, Juntonjin K, Damronglerd S, et al. Microbial decolorization of reactive azo dyes in a sequential anaerobic-aerobic system[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4, 99(2):169-1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阴县| 永济市| 柘荣县| 大化| 资兴市| 通山县| 琼结县| 西乌珠穆沁旗| 武安市| 文成县| 华亭县| 山阴县| 胶南市| 嘉禾县| 舒城县| 宿州市| 万载县| 平度市| 延吉市| 平顶山市| 罗平县| 安多县| 昌吉市| 五峰| 湾仔区| 三原县| 靖边县| 舟曲县| 景谷| 张家界市| 房产| 综艺| 宜都市| 荣成市| 宣城市| 五原县| 嘉义市| 绥德县| 泰宁县| 清徐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