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識圖實訓總結

識圖實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識圖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識圖實訓總結

識圖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文章摘要:會議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事司人教處處長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袁洪志院長致歡迎詞.四個調研組組長分別談了對全國土建類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的調研情況.會后,全體專家參觀了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筑技術館,并就制定土建類專業實訓基地建…… 12月22日,在美麗的云龍湖畔,來自全國建筑類高職院校的專家齊聚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參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辦的全國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校內實訓狀況調研總結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事司副司長趙琦、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杜學倫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會議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事司人教處處長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袁洪志院長致歡迎詞.

四個調研組組長分別談了對全國土建類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的調研情況.會后,全體專家參觀了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筑技術館,并就制定土建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標準、學校和企業、政府各自的職責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識圖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職;建筑識圖;一體化教學;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1-0039-02

建筑識圖課程是中職土木水利類專業職業技能領域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探索改革,積極運用多媒體、真題實作、網絡學習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一、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

《建筑識圖》課程要求學生在具有立體幾何的基礎上進行,重點突出正投影原理在土建專業工程圖中進行識圖、繪圖基礎訓練,以便進一步在后續課程、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培養提高。

1.教學內容模塊。《建筑識圖》主要分為2個模塊的內容:投影知識和建筑識圖。投影知識主要包含以下內容:投影基本知識、正投影原理、三面投影知識、剖面斷面部分、軸測投影,這一部分知識對于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建筑識圖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建筑制圖一般知識、建筑施工圖識讀、建筑結構圖的基本知識、建筑設備施工圖的基本識讀,這一部分知識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在立體幾何三面投影基礎上的建筑實際工程的圖紙識讀,鑒于建筑形體的多樣化,要求學生空間形體理解能力強,個人主動多讀多理解。

2.中職學生學情分析。“90后”的中職院校的學生熟悉電腦操作,具有較強動手能力,但他們或無求知、上進的愿望,或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基礎薄弱,無心學習,形象思維差或缺乏吃苦精神和學習毅力。開發一體化教學模式,建設實訓室,根據模型展示輔助識圖、手工繪圖輔助識圖、CAD繪圖輔助識圖來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體驗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一體化的教學條件創設

一體化教學對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環境、教學設施均有一定的要求。

(一)教材使用與建設

必須依據本課程標準選用教材,教材應充分體現任務引領、實踐導向課程的設計思想。教材應將本專業職業活動,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項目,按完成工作項目的需要和崗位操作規程,結合職業技能證書考證組織教材內容。要以實際建筑工程為載體,引入必須的專業知識,增加實踐內容,強調理論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必要時根據實際情況編寫適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二)擴充性資料建設

為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擴展其知識面,教師們選擇了不少擴充性資料,其中有:

1.相關的國家制圖標準:《技術制圖》、《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總圖制圖標準》、《建筑制圖標準》、《建筑結構制圖標準》、《給水排水制圖標準》。

2.大量建筑物的工程圖樣:如教學樓、宿舍樓、實訓樓、圖書館等建筑的工程實際圖樣,供學生課下查閱,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識圖能力。

3.教材配套的習題集,可供學生平時根據作業要求完成基本技能的實踐訓練。

(三)實踐教學環境

《建筑識圖》實訓周的實踐訓練均有實訓指導書,對實踐教學的目的、實訓要求、實訓內容、實訓的步驟及日程安排以及實訓成績的考核和評定等都做了詳細的說明。根據該課程的教學需要,為該課程的教學提供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校內建設實訓基地,購套配套的掛圖、模型等教學輔助工具;建設“教、學、做、評、展”一體化多媒體綜合實訓室用于課堂教學;建設模型制作室為學生制作模型提高空間想象能力提供服務等。在建筑工程公司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將課程教學延伸到企業的工程實踐中,安排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通過親自參與工程實踐,提高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

(四)網絡教學環境

注重課程資源和現代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建自己的建筑工程識圖課程網站,并將網站的大部分教學資源應上網開放,包括教學課件、電子教案、難題詳解、試題庫、模型庫(動畫演示)、部分教學錄像等,并不斷地進行完善和更新,可供學生網上自主學習和師生互動交流。學校學生圖書館、辦公室、多媒體教室和都接通了局域網,對外連接教育網。

三、多元化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在一體化教學中的綜合運用

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動畫、仿真識圖軟件、建筑知識問答庫、自測自評自學系統),綜合運用講授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引導文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做”合一的高效一體化教學。

1.通過現有的幾何模型、三維模擬動畫、仿真識圖軟件、建筑知識問答庫、自測自評自學系統等教學輔助資源,幫助解決學生理論知識的薄弱環節。

2.通過科學的分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使其具備團隊合作的精神,養成互相交流的習慣,把握自評互評的分寸以及培養學生具有善于分析總結的綜合能力。分組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顧到課堂中的每一個學生。

3.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視頻、互動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術輔助教程,實現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的實訓教學理念。不僅僅在課堂中采用天正建筑的模式,還可以用魯班軟件BIM來展示。

4.通過穿插游戲課堂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互動學習環境,維系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5.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系統項目練習,將建筑制圖規范深入實訓實操教學,按照識圖、繪圖、審圖、改圖和出圖的步驟進行規范的操作訓練。

6.建立自主學習機制。主要通過小助理、小制作、小老師的形式加以反映,促使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堂積極思維,課后根據個體的不同進行選擇性的提高學習。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綜合性考核評價體系

本課程屬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知識、技能與職業態度的培養主要靠平時積累和訓練,試卷不應成為衡量學生學習成績的唯一評判標準,對學生學習成績評定的標準更注重的是能力的鑒定,因此,該課程考核主要采用過程化考核為主、理實一體化的綜合性評價??己藘热菘砂▽W習內容、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團隊合作、成果評價等要素。

(一)規范常規考試模式

對于量大面廣的基礎平臺部分,實行教考分離,統一命題與閱卷,學要求和考核標準,增加了考試的信度、效度和區分度,使考試更有效、更全面、更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二)深化改革考試模式

1.“小教師”模式即學生“自主命題、自我測試、自行評價”,由學生自己出一份卷子,自己給出標準答案,寫出出卷和學習過程的體會,同時以PPT方式進行口頭答辯。從學期一開始就告訴學生可以自己當“小老師”,以此模式進行考試,但以期中測驗成績作為主要的選拔標準,因此一開始學生就有壓力與競爭。班級前20%可以申請期末“小教師”模式考試。這樣,前半學期以掌握基本理論為主,仍然是傳統的考試模式,后半學期則給予充分發揮的空間,實際上有效地將考試融入了學習過程。

2.口答模式即一師一生進行問答考試。不同的學生針對不同的圖紙或者相同的圖紙不同的問題,對基礎識圖知識進行問答??诖鹂己朔绞降膬烖c在于學生不得作假,逼迫學生學習;不足之處在于耗時較多,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提問。

3.個別優秀的學生,還可以采用面試的方式進行。即首先由學生進行口述,借以考察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面試的內容主要為若干重要概念、分析和解答難點疑點問題等。面試在輕松交流中進行,不必作過多的復習準備,不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為學生深入學習提供方向。

4.小設計模式建筑小設計,給教師提出高要求,也增加了工作量。教師要給出不同內容和類型的題目,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己設計繪制正規的A3工程圖,可以用計算機繪圖,也可以用繪圖儀器作圖,若達到一定繪圖水準,也能夠得到認可,將其成績記入總評成績,增強了平時空間想象力稍有欠缺,而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對學好建筑識圖的信心。

(三)綜合性成績評定模式

學生學習《建筑識圖》這門課的最后總評成績應該是其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諸如實踐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空間思維等,為此,我們在認定總評成績時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并且對公共平臺階段與綜合提高階段也采取不同的做法,同時給任課教師更多的評價空間。平時成績主要考慮作業、課堂表現、上機操作等,課程測驗成績包括單元測試、期中測試等,同時考慮小老師、模型制作、建筑小設計等。

五、結語

《建筑識圖》是土木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規范在逐步更新,學生素質逐年變化,因此,教師應加強進修、學習交流、多到企業鍛煉,在教學中大膽思考和嘗試改革,不拘一格育人才。

參考文獻:

[1]趙研.建筑識圖與構造[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識圖實訓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教學設計;教學實踐

《建筑識圖與構造》是建筑工程系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也是《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課程和《建筑構造》課程這兩門經過重新整合的核心課程, 這門課程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學內容理論知識不能與時俱進,和實際工程構造出現脫節,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等問題。為改變現狀,結合我院示范校建設,課程教學設計采用項目教學法,并根據建筑工程領域工作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造價員、監理員、施工員、安全員、資料員等的職業資格標準,按照職業崗位所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緊密圍繞建筑工程行業需求,通過整合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探索在課程教學中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有效途徑。

一、深入企業調研,科學整合課程教學內容

1. 在確定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前,首先要對該門課程的任務、目標進行準確定位。通過深入對建筑企業的調研及崗位分析,首先確定《建筑識圖與構造》這門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掌握房屋構造的基本知識,能夠初步識讀建筑施工圖紙,具備一定的繪圖能力,這正是建筑類企業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2. 結合企業調研的實際情況,編寫出適應高職院校教學特點和符合最新建筑規范的課程標準,以突出職業技能培養、突出專業理論和實際能力一體化為原則,培養學生識讀、分析建筑施工圖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熟悉建筑物的構成、組合原理和構造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和執行國家建筑標準的有關規定及地方標準的能力。課程標準應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要求、本課程的教學方案、課程性質、教學手段、教學設施等一系列問題及學時數、實踐性教學環節要求以及必要說明等部分。

3. 堅持校企合作編寫教材,依據教育部提出的“以綜合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為指導思想,按照高職院校教育的培養目標,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結合天津建筑行業的實際情況對教材中理論知識、構造做法滯后的內容予以刪減;按照最新建筑規范和構造標準對本專業需要的內容加以補充和完善;依據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確定教材的知識點、技能點和素質要求點,加強建筑行業中最新施工工藝、施工方法的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技能。

4. 教學過程中,重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調整和適當的刪減,比如建筑工程圖識讀部分,應首先講解形體的正投影原理及點、線、面投影特性,讓學生建立組合體三視圖的立體空間及想象力,而在實際工程中很少見的立體圖形的相貫線與結交線投影部分內容可以刪減掉,然后重點講授建筑施工圖的識讀方法與技巧,結合實際工程圖紙的識讀,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結構施工圖和設備施工圖部分內容也進行了調整,分別在《建筑結構》及《安裝工程識圖》課程中進行講解;在房屋建筑構造部分,教學的內容應以新規范、新構造及地域要求講授各構件的內容,比如老教材中沿用傳統木窗的構造做法,而近年來施工現場廣泛使用塑鋼門窗,要求教師補充和更新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重新安排,以任務為驅動設定學習情境,將相關理論知識分解到各學習情境中,進行各學習情境中的實訓任務來引領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真正做到在做中學。

二、結合教學實踐,改革課程教學設計方法與手段

1. 識圖教學設計方法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識讀建筑施工圖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識圖能力是重中之重,只有掌握正確的技能訓練方法,才能避免盲目的嘗試,使理論與實踐完美統一。通過近年的教學實踐,摸索出了“一脈,兩法,三練”的識圖教學設計方法?!耙幻}” 是以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崗位為主要脈絡,如:建筑工程技術及工程監理專業以施工為主要脈絡,工程造價專業以工程量計算為主要脈絡。“兩法”是將識圖的訓練分為兩層方法,第一層通過講授、示范、圖紙抄繪訓練的交替進行,使學生掌握建筑施工圖的形成、主要內容和基本規定;第二層按工作過程進行綜合識讀圖紙技能訓練。 如建筑工程技術及工程監理專業按工作過程分為開工前和開工后的識讀。 在開工前,主要記概況,記要點,記難點,記全局性問題,做到全面掌握,核對無誤。 而開工后,主要是針對某一方面的專項問題,結合施工進度,查找有關資料與數據,記局部,記細節?!叭殹?是指識圖技能訓練的三個階段,即單項技能訓練、專項技能訓練、綜合應用技能訓練。單項基本技能訓練是對建筑施工圖的認知訓練(記憶和模仿為主),如圖例、符號等;專項技能訓練是對建筑施工圖的理解訓練(專業),如建筑圖、結構圖等; 綜合應用技能訓練是模擬學生將來職業工作過程,按工作行動導向進行教學設計。如建筑工程技術及監理專業通過模擬圖紙會審工作過程, 訓練開工前的識圖能力。在此訓練過程應注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引導者。這樣就要求學生在多種工作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解決各自的問題;而教師則應靈活、機動、具有針對性地解決共性和個性問題。例如在識圖教學部分――建筑施工圖紙會審這一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分別代表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站在不同的角度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通過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切身實際的體驗,來提高學生融會貫通和處理綜合問題的能力, 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學后做,學中做,還要做到做后學,做中學,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和掌握本課程的新知識。

2.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的教學內容,從建筑形體的投影到建筑施工圖,再到建筑構造,其對象主體都是建筑物,而學生的學習、生活就處于建筑的包圍中,這就給本課程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教師授課中可以很方便地結合周圍或眼前的建筑物,采用演示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啟發式等教學方法進行講解。通過這些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具體,突出了針對性、實用性,體現了互動創新,培養和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技能。比如在樓梯構造設計項目中,綜合運用以上幾種教學方法,首先布置樓梯詳圖設計的任務,再利用演示教學法對于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運用案例式教學法進行實際樓梯設計方案及圖紙的繪制方法,之后運用互動式、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實際任務訓練,最終學生要完成樓梯詳圖的繪制任務。

3. 課程教學手段的改革:為提高教學效果,充分利用專業實訓室,實現了單一的理論課堂向多功能一體化專業教學場所轉換,即兼有理論教學課堂又有學習小組討論和學生實訓操作的教學地點,教學手段由單一講授模式向工作過程行動導向式轉換,即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整合的模式轉換。例如在講解建筑施工圖識讀的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缺乏空間想象能力,無法將二維圖紙與實際建筑聯系在一起,通過實訓室中的三維模型軟件,可以在施工圖與建筑模型之間進行自由切換,而且在進行修改之后兩者也可以同步更新,這樣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軟件,把原本單調、枯燥的課程變得更加靈活,并在練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三維想象能力,從而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變為主動探索者,讓學生自己體會到《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中的樂趣。

4. 課程教學評價的改革:基于能力培養的專業基礎課,應把加強對學生的過程能力評價作為重點,考核方式要改變以理論考試為主的考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法,結合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標準,按照實踐能力為主、理論知識為輔,課程實訓過程為主、課程實訓結果為輔的原則,確定理論知識考核和實踐技能考核的權重,實施作業檢查,增加能力測試和技能考核內容。命題考試應靈活多樣,知識覆蓋面廣,注重考核學生理論知識運用實踐的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采用閉卷考試、大作業、課程設計等多元化考試模式,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

5. 課程教學手段的創新:在如今信息化的時代,建立網絡信息化資源庫,為學生搭建網絡學習平臺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已經成為教師一項必備的技能,通過網絡學習系統對學生進行課程知識的答疑,教師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形成一個開敞式自愿學習氛圍。所以,本門課的教學仍然需要不斷的探索出最佳的教學設計方法與手段,這還有待今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加以總結完善。

三、結束語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的方法和手段,處處體現著高職工學結合的職業性、實踐性特點。“一脈,兩法,三練”的建筑識圖技能訓練方法,遵循了職業技能學習的規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將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相融合,以學生為主體,實現了“學中做、做中學”。這必將有效培養學生的各項職業能力,實現高職教育與職業崗位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識圖實訓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工程實際;崗位任務;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1

通過自己的現場施工工作經歷和對建筑相關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對所培養的高職土建類專業學生進行專業定位。在對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分析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施工及施工管理相應崗位典型的工作任務,進一步對施工員崗位的工作進行分析、取舍,凝練出行動領域和相應的學習領域。構建了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以"面向工程實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一、施工員崗位任務

作為土建施工人員應該具備以下要求,能貫徹執行國家的有關各項技術方針、政策、執行各項技術規范、規程和標準;具有識讀施工圖的能力;具有常用工程材料的應用能力;具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工程造價預算知識;具有主要工種的操作能力;具有施工質量檢驗的能力;具有處理施工中一般結構或構造問題的能力;具有計算機的應用能力,能熟練運用office軟件、AutoCAD軟件及有關專業軟件。

二、課程體系建設

通過對施工員崗位任務分析,建立課程體系結構和課程設置

1.課程體系結構

本課程體系由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三部分組成,通識課程由學校統一安排。

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平臺課程,建筑制圖與識圖、建筑材料、建筑測量、建筑力學、房屋建筑學、建筑設備、建筑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筑法規、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專業方向課程,地基與基礎工程、砌體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裝飾工程施工、鋼結構施工、施工組織與管理實務、施工技術資料管理實務、建筑安全技術與管理、平法識圖;專業素質拓展課程,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建設項目管理、建筑電工基礎、市政工程概論。

實踐課程包括:集中實訓,建筑制圖實訓(平、立、剖面圖)、建筑測量實訓、建筑CAD實訓、地基基礎實訓(土工試驗)、工程計量與計價綜合實訓、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綜合實訓、工種操作實訓;專業實踐課程,認知實習、專業實踐、畢業設計、頂崗實習。

2.課程設置

識圖實訓總結范文第5篇

測量實訓報告(一)一、目的與要求

本次實訓目的與要求就是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的使用,熟悉全站儀的使用,掌握導線控制網的布設、碎部測量和水準測量的觀測和計算方法。分發儀器后,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訓。先進行平面控制測量,在校內劃定測區小組自行布設平面控制網,然后進行碎部測量和水準測量。水準點選在道路路邊(不得將點選在道路中間,以免發生交通事故),點位確定后做好標記并編號。水準測量采用中絲讀數法,并且觀測的測站數為偶數。

二、水準儀的使用

1:安置儀器 2:粗略整平 3:瞄準水準尺 4:精確整平5:讀數

在平時的日常學習中我已經對DS3水準儀的使用有過實際操作,這次所使用的水準儀是自動安平水準儀,又比之前所試用的較之先進,每次讀數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們的每次觀測都能順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們的測量速度。這次實訓我們采用閉合水準路線的測量,在這第一次的實訓中我們就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在學校我們部分點位為了能夠通視設置到了人流量比較多的過主干道上,過往的行人直接影響了我們測量的正常進行;現在正值嚴冬,寒冷的天氣,不但影響著儀器的讀數還考驗著我們同學門的耐力。但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我們保持平靜的心態來尋找合適的機會,用堅強的意志接受寒風的考驗。在檢驗所測數據的時候,做到發現錯誤立即解決對讀數結果超限的時候立即返工,同時還發現測量工作一般都在規定的記錄表格上如實地反映出測、算過程和結果,表格中有計算校核,∑a一∑b=∑h,這只說明計算無誤,但不能反映測量成果的優劣。外業測量結束后,進行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在限差允許的范圍內,即按水準路線長度或測站數進行調整,若超過限差,必須重測,直到合格為止。

三、經緯儀的使用

在導線測量中的水平角角度測量對于我們來說要求非常高,我們用了J2和J6型和電子經緯儀。由于我們在平時的日常學習中接觸過經緯儀較少,周新力老師又給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由于經緯儀的精確度很高,這就要求我們一直都秉著做事嚴謹的作風,對于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在每一站上都要進行盤左盤右讀數、一測回的數據是否超限進行檢驗,如果超限立即重測,直到符合限差再進入下一站。 在實訓中為了避免大的誤差我們也都總結了不少經驗,例如我們采用盤左和盤右觀測取平均數的方法,可消除照準部偏心誤差、視準軸不垂直于橫軸、橫軸不垂直于豎軸的殘余誤差。又如在短邊上的端點觀測角度時要特別注意對中,照準目標時要盡量瞄準目標的底部,因為它們對測角的影響與距離成正比。為了消除度盤的刻劃誤差,需要配置度盤的位置,每測換進行配置。在角度測量時我們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儀器下沉和路邊行人帶來的影響。由于做導線的時候選點都較遠,且都在馬路旁邊,過往的車輛行人都是很大干擾,想瞄準點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能抓住任何機會的能力。為了避免行人和車輛的干擾,所以我門每天都很早出門,必須在人少的時候抓緊時間干。角度測量過程中,讓我們都看到了同學們在實訓過程嚴謹的作風:在寒風中我們的立尺員能做到有毅力不動搖,光線不好且風大的天氣條件下我們的觀測員能能過耐著寒風用鉛錘做到嚴格對中,記錄員核算員能做到數據部出錯。

四、全站儀的使用

在現代工程測量中,全站儀的使用越來越多。因此作為高校的土木工程類學生是很有必要學會使用全站儀的。全站儀相對來說操作更簡單功能更加強大,距離、角度,而且可以直接算出坐標。我們此次實訓過程中主要使用了全站的基本測量(距離,角度,坐標)、放樣和野外采集點的功能。全站儀的使用和電子經緯儀類似,它的主要是通過鍵盤來進行人機對話的,全站儀和棱鏡配套使用。全站儀采集的數據能直接導入電腦,我們有個小組就采用這個方法進行了小面積范圍內的成圖。

五、實訓認識

通過這次測量實訓,我學到了很多,比如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實訓中,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任務,來不得半點推委和逃避,野外作業也沒有給你回去翻書的時間,一切都必須在現場解決。因此,這讓我深深明白理論知識的重要,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安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和回顧,做到胸中有溝壑,一目了然。為以后實際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次實訓中讓我再次認識到實訓的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每個人的一個粗心,一個大意,都可能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甚至是帶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損失。一次測量實訓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訓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訓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提高了我組成員的默契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每個組都像一個大家庭,遇到問題都會集所有人的智慧一起解決,雖然有時我們會因為一些實訓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面紅耳赤,但大家都想著把要完成的這次實訓完成的更加完美。在以后的學習、實訓、工作中我都要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學會和同伴和睦相處,學會寬容。地形測量實訓就這樣圓滿的結束了,現在回想起來,收獲不小。同時,讓我們體會到了測會工作外業的艱辛,內業的耐心,也讓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讓我們了解到了團隊工作的重要性。再者,測量中還要注意儀器的保護工作。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次實訓的機會,讓我們體會現實,體會生活。這次測量實訓定會對我們的未來走向社會有很大幫助,并且為今后我們完成后續相關課程和面向社會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經驗教訓

當然在成功的背后有很多的辛酸和困難,我總結了一下實訓中的一些經驗教訓。比如儀器是否精平對實驗數據的誤差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是閉合的水準測量和水平角測量均需檢查閉合差,超過限差一定要重新測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小組成員的合作非常重要,有一個良好的實訓氛圍,工作環境,是實訓順利完工的重要保證。

今后的路還很長,本次實訓僅僅是個開頭。在以后,無論是實訓還是在工作崗位都要秉著嚴謹的工作態度,逐漸樹立行業精神。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使自己更加完善,真正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測量實訓報告(二)實訓時間:20XX年12月16日至20XX年12月19日

實訓地點:

1.地形圖測繪實訓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豹澥鎮龍泉山地區

2.地形圖識圖實訓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豹澥鎮花山地區

特說說明:因12月18日武漢大霧,無法進行測繪工作,故原定于18日進行的測繪實訓改為識圖實訓,19日繼續進行測繪實訓。實際日程安排為16、17、19三日進行測繪實訓,18日進行識圖實訓。

一、實訓目的與要求:

測量學實訓是測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使學生鞏固、擴大和加深從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獲得實際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進一步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會認識地形圖,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并在實訓的過程中增強其獨立工作與團隊協作意識,為今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通過本次實訓應達到如下要求:

1. 掌握經緯儀、視距尺等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能夠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 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

4. 各小組分工明確、通過合作完成測量任務,增強獨立工作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

二、實訓任務及內容:

(一)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1.測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龍泉山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繪區域

2.任務:通過3天的地形圖測繪實訓,每小組要取得200個左右的測點數據,并根據得到的數據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20 cm的地形圖。

3.內容:

(1)校正儀器(經緯儀),工具及用品的準備(包括測量記錄計算手簿、2H繪圖鉛筆、三棱尺、半圓儀、圖板、膠帶等基本物品);

(2)按照使測繪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則,根據測區位置,在圖板上布設控制點;

(3)過程:

為期3天的測繪實訓是在江夏區的龍泉山進行。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這山測那山,高差不過幾米,地形圖居然可以用等高距為2米的等高線來描繪。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種--枯草、高矮不同的樹和最難纏的荊棘。對于我們的測繪而言,草是極具積極作用的,它們可以為我們的休息提供軟墊。而樹具有極強的阻擋視線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手機信號也受到樹兒們的強烈阻擋,以致于山間回蕩著彼此聲嘶力竭的呼喊。至于萬人的荊棘,它不僅刮壞了弟兄們的衣服褲子,劃傷了同志們的手,還嚴重阻擋我們前進的道路。

控制點是已知高程(海拔)的點,我們需要在這些控制點上架設經緯儀,以它們為基準來測它與其他位置點的高差,進而推算位置點的高程(海拔)。因為控制點的個數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點更是稀少,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搶占有利控制點的意識與沖動。只有如此,我們的測繪才會更加高效。實訓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搶占有利控制點上做了充分準備。

第一天,大家都沒有一點經驗。到達指定區域后,各組殺向各方,去尋找前一日展在圖上的控制點。不論是基地班、地質一班還是地質二班,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尋找控制點,而基地班的點對于我們是沒有意義的。我延著似乎有人走過的小路獨自前行。在路邊發現了“地大I17”,短暫的興奮后,我繼續前行,I17并不是我們要找的點。走了大約80米,“地大I15”的樁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樣不是我的目標。旁邊的山上似乎有片草叢,那里或許有控制點吧。看了看周邊,還沒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決定上山。拿著圖板,穿過了一片荊棘,累得滿頭大汗,終于到了山頂。這里果然有點,“地大I05”,這不是我們的點。又一次抬頭時,我已經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斷了一下方向,下山??墒俏艺也坏缴仙綍r的路了。沒路了怎么辦,開路唄。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鐘開了一條路下了山,到了主路?!暗卮驣40”也是這樣找到的,它在I15對面的山坡上。估計這座山上還會有控制點,我就爬了上去。這時時的我已有些疲憊。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

突然,下面的一片草叢里的一塊大石頭吸引了我。經過一番與荊棘的斗爭,我到了那個地方。這里果然有控制點,“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們6組展在圖上的點。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連召集全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難。在幾乎喊啞了大家的嗓子后,我們7個人總算湊齊了。對前一段的尋點做了短暫總結,我們決定在控制點旁邊架設支點,代替控制點。實際證明,這是多么英名而偉大的決定啊!這次會議成為了6組測繪全程的轉折。一切就緒后,已經10點多了,離當日結束測繪時間還有2個半小時。經過我組同志的全力奮戰,我們后來居上,當日測得50個點,為后兩日測繪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我組對困難預計不足,導致全組成員在當日的實訓中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找控制點上。當日測繪工作結束后,我們6組成員聚在一起交流了經驗,并對第二天的測量做了更加具體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勵,要在后兩日的測繪工作中發揚今天我組在找控制點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質量地完成測繪任務。

12月17日早,大家吃過飯后坐中國地質大學校車又一次前往龍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經變得熟悉,大家都沒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著圖板和記錄本為即將開始的工作做著積極的準備。40分鐘后,我們到達龍泉山。一下車,我們測量6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隨大部隊,直接前往我們的控制點--“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兩個山之間的鞍部,周圍高樹較多,短暫地商量后,我們果斷地放棄了它,決定在其附近視野更加開闊地地方建立支點I06-1。將經緯儀對中整平、消除視差后,我組的測繪工作正式開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狀態。負責選點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國同學先是圍繞著I06-1樹立視距尺。我讀取的數據經檢驗出現多次出現“零誤差”。負責計算的辛悅和孫軍同學也加快了步伐,一組組數據很快傳遞給負責繪圖的江曉斌和劉超同學手里。整個小組緊張而忙碌。I06-1的支點位置之優越,視野之開闊很快得到驗證。我們在這里所能測到的最遠的點就是011081班測繪區域的邊緣。在中午補給的時間,組長召集全組交流上午工作經驗,負責各項工作的組員都提出了相應建議,決定接下來先繼續在I06-1進行測繪,結合上午描出的圖上點的位置,在測區邊緣進行補點,然后轉到“地大I16”控制點。

變成了泥土的顏色,衣服也弄臟了,頭發上都是灰塵的痕跡。有的同學坐下一會就睡著了。這一天是疲憊而幸福的。

三、實訓總結及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市| 两当县| 类乌齐县| 津南区| 永川市| 金山区| 临洮县| 滨海县| 乐业县| 镇安县| 太白县| 泽普县| 锡林浩特市| 樟树市| 耒阳市| 涟源市| 佛冈县| 华安县| 当涂县| 平度市| 三河市| 马公市| 平武县| 宜春市| 龙海市| 磐石市| 扎鲁特旗| 同心县| 湖北省| 平阳县| 博客| 灵寿县| 岚皋县| 永州市| 萍乡市| 黄骅市| 荆门市| 邯郸市| 资溪县| 聂荣县|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