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生日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04年1月18日
星期天
雪
今天早晨,我穿好衣服,戴上手套,跑出家門。外面冷嗖嗖的,呀!原來是下雪了!這可是入冬以來第一場雪!我高興極了,連忙把弟弟叫起來一起看雪景。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我又叫來幾個小伙伴,我們一起堆了個大雪人,又在它周圍堆了幾個小雪人。我們圍著這些雪人伙伴高興得跳起舞來。
2004年2月1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下午課外活動,老師讓我們放風箏。我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拿起自己美麗的風箏,沖出教室,奔向操場。
操場上熱鬧極了,小朋友們個個笑逐顏開,紛紛把風箏放上了天。天空中飄著各式各樣的風箏,有老鷹、蝴蝶、蜻蜓......千姿百態,五顏六色,把天空打扮得格外美麗。
我放起了熱帶魚風箏。風箏飛得越來越高,最后,變得像個小黑點。我高興極了!可是,剛過了一會兒,風力變小了,風箏開始左右搖擺。我就一邊跑著,一邊抖動手中的線來增強風力,使風箏忽扇著翅膀,飛得更高、更遠......突然,我的“熱帶魚”撞在了“老鷹”上,一頭栽了下來。我跑過去一看,哎呀!“熱帶魚”和“老鷹”纏在一起了!我連忙開始解線,可怎么也解不開,我正在著急,宋老師過來了,她幫我們解開了扣,我的風箏又重新飛上了天空。
今天,我玩得真高興。
2004年2月19日
星期四
晴
等我長大了,當了媽媽,我要帶孩子到天涯海角去旅游。我要告訴她:小貓是怎樣吃魚的?
圣誕主題小學生日記1 今天是圣誕節,好幾天前,我就盼著媽媽送給我一樣特別的圣誕禮物,可直到今天早上,圣誕節禮物還是杳無音信。我只好失望地上學去了。
晚上放學回家后,我一推開門就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我被這香味吸引到了餐桌旁。我一看,原來,媽媽給我買了一包迪迪漢堡的食品,有薯條、南瓜餅、蛋撻……我非常高興,原來媽媽還沒有忘記給我過圣誕節呀!這時,媽媽又變魔術似的從身后拿出了一個雪糕新地,而且還是我最喜歡的草莓口味的。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面呢!等我去寫作業時,我剛準備拿出筆,就從鉛筆盒里蹦出了一個可愛的小怪物,嚇了我一大跳!!我定下神來,仔細一看,不禁笑了,原來這是一個有著粉色腦袋,四只耳朵,紅紅的大肚子的小玩具,最可笑的是它有一個可伸可縮、黃色的脖子,我真喜歡這個可愛的小怪物!
這個圣誕節我過的太太開心了!
圣誕主題小學生日記2 今天是圣誕節,在我的印象中,圣誕節是西方人的節日,每當圣誕節的夜晚來臨的時候,圣誕老人就要騎著馴鹿把禮物送給世界各地的小朋友。
一想到這些,我就迫不及待的想打開圣誕襪翻里面的禮物,我仿佛看到一位和藹可親的圣誕老人滑著雪橇像飛一般地滑到我們家門口來給我送禮物……總而言之,我的腦子里什么關于圣誕的傳說都有,高興得不得了,再一翻圣誕襪,奇怪了,竟然跟媽媽談起我最喜歡的禮物是一樣的,這下我才恍然大悟,所謂的圣誕老人其實就是自己的媽媽!這些精美的禮物,都是媽媽精心準備的。
我捧著我心愛的禮物,一股濃濃的母愛朝我飄來,我就抱著媽媽感動的哭了。
圣誕主題小學生日記3 大街上許多店門口有圣誕老人和圣誕樹。
圣誕老人挺著一個“將軍肚”身穿寬大的大紅襖,帶著毛絨絨的小綿帽,腳穿紅紅的大皮靴。身材高大,臉上那白白的胡子長的非常茂盛,像一片白雪。不,比白雪還白。顯得非常可愛;那長長的眉毛,可好玩啦,一閃一閃的'。
圣誕樹的頂端有一顆金黃的星星,那圣誕樹上掛滿了禮物,像松樹結的果子一樣多。那是人們的“愿望樹”,可以滿足人們的愿望。
希望送給爸爸一幅毛筆字,因為爸爸非常希望我的毛筆字寫的很好,這次我要寫上——祝爸爸圣誕節快樂!,也要給媽媽寫一幅對聯。
圣誕節是一個開開心心的節日,我們喜歡圣誕節!
圣誕主題小學生日記4 今天我一大早就醒來了,跑到媽媽房間問媽媽:媽媽,圣誕老人昨晚忘了給我送禮物了。媽媽還在睡覺呢,她有氣無力地回答說我:你先回去再找找看嘛。
我就又屁顛屁顛兒地跑回去,從床頭開始找,果然找到了一個禮物,是大富翁環游世界。里面有一個銅色的轉盤,幾個兵,還有幾千塊錢哦。每人領取二千塊,是五千元,最少是十元。
我就趴在媽媽的床頭玩了起來,我覺得這個禮物讓我很開心。
圣誕主題小學生日記5 圣誕節,在我們這里幾乎沒有這個節日。因為我們這里是在鄉下。人們對這個節日很陌生,頂多小孩子嘴邊說著或店和超市會進行裝飾。我從來沒過過圣誕節,所以,我對圣誕節是格外的向往。
雖然我們這是在鄉下,但我還是希望我們這能像福州市一樣,能有圣誕老人出來送東西。
星期一
晴
新鄉市紅旗區和平路小學
三五班
呂浩瑩
太陽光的顏色是多么美、多么神奇啊!有時,陽光在早晨和晚上可以組成很漂亮、燦爛的顏色。每天早晨,陽光由紅色漸漸地變成淺黃、淺白。我一直認為明媚的陽光就是這么的單調。可是,爸爸告訴我:陽光是由七種顏色組成的,像彩虹一樣。
我聽了之后半信半疑,陽光真的有七種顏色嗎?為了弄清這個問題,當天下午,我就拿來了臉盆等工具來做實驗。實驗的目的是讓我近距離去觀察陽光,學會關于陽光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必須得解開我這個謎。首先,爸爸要我去拿臉盆打滿水,然后我把鏡子的一半放入水中,讓鏡面對著陽光。準備工作做好以后,我的目光就轉向了天花板。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它,希望會有奇跡的出現。過了五分鐘左右,奇跡真的出現了,只見陽光透過水折射鏡子上,鏡子又把陽光折射到天花板上。天花板先是閃爍著一圈亮光,漸漸地,漸漸地,光竟然變成了彩圈,越來越亮,像一道美麗的彩虹。
本文吸取前人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從情趣(即情調趣味)、諧趣(即詼諧趣味)、理趣(即說理趣味)、奇趣(即新奇趣味)四個方面,探討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
【關鍵詞】
情趣 諧趣 理趣 奇趣
莎士比亞曾說:“學習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從這句話中可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快樂是鉆研的動力。作文教學更是如此,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前提。本文吸取前人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通過調查、分析、總結之后,從情趣、諧趣、理趣、奇趣四個方面,探討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以期待對當前的作文教學能有一點參考價值。
一、情趣
情趣,即情調趣味。何謂情趣教學?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創設學生愛學、樂學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培養學生高尚的性情志趣。作文課上,教師把課上得有情有趣,學生學得也有情有趣,最終,學生才會“胸中充滿情意,文思汩汩如泉,筆下洋洋灑灑”。
那如何在“情”字上下功夫,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呢?我認為,“語言描繪”“實物演示”“聲像渲染”“生活再現”“現場表演”“課堂游戲”等,都是創設習作情境的好方法。尤其是游戲,最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最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參與欲望。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不知不覺把學生引入寫作的角色,引入寫作的情境,達到了讓學生好學,樂學的目的。
二、諧趣
諧趣,即詼諧趣味。作文課上,教師可以利用詼諧幽默、妙趣橫生的語言,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營造一種民主自在的課堂氛圍。同時,在教師幽默含蓄的點評中,對學生的啟發更是“潤物細無聲”。眾所周知,有趣好笑的事總是最容易讓人記住的,無須任何意識上的強迫命令。
三、理趣
理趣,即說理趣味。在我們平常的習作教學中,一旦涉及到習作方法的傳授,就必然與枯燥乏味聯系在一起。一定是這樣嗎?未必。如果把方法的習得與形式活潑的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就必然會使方法習得變得趣味無窮。以下是何捷老師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老虎發怒了,它要吃掉邀請來的小動物:忙碌的小馬、調皮的小猴、糊涂的小豬、膽小的小兔。小朋友,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你們覺得這些小動物活該被吃嗎?
(生齊聲說“活該”。)
師:活該?你們讀讀這四個字“請來開會”,你一定會發現問題在誰?
生1:老虎是大王,不能用“請”。
師:大王對下屬,下屬對大王,都可以用“請”,問題不在這兒。
生2:他沒有告訴小動物們什么時候去開會。
師:對,這個通知里沒有寫時間。
(師板書:時間)
師:還少了什么?
(生齊聲說“地點、人物”。)
師:在哪里開會也不清楚,請誰開會也不知道。
(師板書:地點、人物)
師:還少講一個,假如你是膽小的小兔,一聽說大王要叫自己來開會,你會怎么想?
生:我會想,大王叫我開會,肯定會把我吃掉。
師:大家看,通知開會的內容也沒有寫。
(師板書:內容)
師:小朋友們,老虎大王邀請小動物們開會,通知上時間、地點、人物、內容都沒寫,這些小動物如果被吃掉冤不冤?
(學生齊聲回答:冤。)
寫通知的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內容,這個知識點如果教師割裂教學情境,單獨講解,肯定會使課堂顯得枯燥無味,有理無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融入教師創設的習作情境,不能達到習作教學理趣的課堂效果。因此,何老師把“寫通知”這個方法的習得,巧妙自然地融入到童話故事情節中。通過這節習作課,學生不僅學會了怎樣編寫童話故事,還學會了怎樣寫通知,真是一舉兩得!趣中識理,有理更有趣,這樣的習作課堂才是充滿趣味和理性思考的課堂。
四、奇趣
奇趣,即新奇趣味。“畫如交友須求談,文似看山不喜平。畫畫求奇,文章求新,教作文,也得求奇!”作文教學如果平淡無奇,學生學得自然索然無味。“奇”可以是教學內容上的標新立異,也可以是教學方法上的推陳出新,也可以是教學細節處理上的出其不意。我在執教《寫人》一課時,有這樣一個教學環節:
師:這位學生還寫了有關我的一個事例,我們一起來看看:
投影出示:
洪老師工作認真負責,每次上寫字課的時候,總要提醒我們注意寫字姿勢。遇到有學生字寫得很差,洪老師便手把手地教他。
師:這位同學列舉的這個事例寫得怎樣?
生1:寫得太簡單了。
生2:他沒有把老師怎樣說的、做的寫具體。
生3:文章寫得不生動。
……
師:那怎樣把事例寫得生動、具體呢?先別急,我請同學們現場觀看老師工作的一個片段。請中間一組的同學把習字冊拿出來,寫《菩薩兵》這一課的生字,其他同學用眼觀察老師的神態、動作,用耳傾聽老師說了什么?
(教師在寫字學生當中巡視,糾正學生不良坐姿、抓筆姿勢,手把手教學生寫字。)
師:把你們剛才看到的、聽到的說說。
生:洪老師工作認真負責。有一次寫字課,我寫著寫著就低下了頭,自己也不知道。這時,洪老師走過來,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背,和藹可親地對我說 :“你還記得‘三個一’嗎?”我不好意思地說:“記得。”說著,趕緊挺直了身子。洪老師微笑著摸了摸我的頭,慢慢走向另一個同學。此時,我的心里暖暖的。
……
師:這位同學說得多生動啊!由此可見,要把事例寫具體,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寫。
師:請同學們拿起筆,在剛才寫老師外貌的下面另起一行空兩格寫下你剛才看到的場景。
筆者有不同觀點,理由如下:
一、目標指引很關鍵
小學生初學母語,屬于起步階段,給予一定的指導很有必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事、很多人,但很少有人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寫起事情不夠完整詳細,笑話百出;寫起人來有鼻子沒眼睛,缺胳膊少腿,沒有半點人樣。寫出來那就是流水賬,沒有主次,沒有詳略。老師擬定一個觀察對象,布置日記題目學生就有了目標,就會去有意注意周圍的事物,心中有了竹子,寫作就會很容易了,也就達到了寫作訓練的目的。在學生的觀察與表達之后,老師再進行適當的評價和鼓勵,學生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表達的欲望,寫出來自然會有所進步。
二、同文異構有妙處
小學生的日記命題相同,易于老師根據內容指導,小學生之間更能互學互知,指導學生寫出“言為心聲”的日記,有利于統一評比。如果沒有相同的命題,學生天馬行空,各寫各的主題,就缺乏統一評比的標桿了。比如,每個月學校都會在板報中留出一角,給日記寫得好的學生留作展示。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把最好的日記作品貼在板報上,給全校師生學習。每個期末的時候,給在全校師生面前參展的學生發獎狀和紀念品,讓學生覺得寫好日記很光榮。
三、激發想象是根本
在小學階段,學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感性認識事物,除了眼睛看到的東西之外,還有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手摸到的,心感受到的。老師不布置題目,學生以為日記就是這樣子的,看到什么如實地記下來就可以了,仿佛一部無聲攝影機,把生活再重復了一次,無味的生活就更加無味了。初學寫作尚可,但是時間長了容易讓學生倦怠,學生也沒能培養獨立思考和認識的能力。
作為一個合格的作文指導老師,只有善于命題的老師,才是真正懂得自己學生的老師。他們才會有自己的思路和思想,因為我們教給他的不僅是知識能力,還有獲得知識能力的方法。我深信合適的命題日記,學生會高興,老師更輕松,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余弓.寫日記的三個好處[J].青少年日記,2003(05).
[2]張穎.如何使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7(03).
[3]程飆.業精于勤[J].青少年日記,2002(01).
[4]王玲玲.談怎樣指導小學生寫日記.教師教育研究:教學版,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