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園路設計

園路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園路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園路設計

園路設計范文第1篇

關鍵詞:園林設計;園路;類型;功能;特點;規劃原則;布局;植物種植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garden landscape, there can be many types, their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erent, the various scenic spots are separated by the garden is also the scenic linked as a whole. Planning principles, shoul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unctional needs and specific proportion, there are a lot of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lace in the plane layout, road planning and planting, finally to achieve the best effect of gardens.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road; type;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principles; the plant layout;

中圖分類號:K928.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園路的類型

園路的基本類型有:路塹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園林綠地規劃中,按其性質功能將園路分為:

1.1主要園路:聯系全園,是羅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寬度4-6m。

1.2次要園路:是主要園路的輔助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寬度2-4m。1.3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導游人更深入地到達園林各個角落,雙

人行走1.2-1.5m,單人0.6-1m,如山上、水邊、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1.4變態路:根據游賞功能的要求,還有很多變態的路,步石、訂步、休息島、礓、礤、踏級、磴道等。

2、園路與種植

最好的綠化效果,應該是林蔭夾道。郊區大面積綠化,行道樹可與兩旁綠化種植相結合在一起,自由進出,不按間距靈活種植實現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們所說的夾景。一定距離在局部稍作濃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點使人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園路的轉彎處,可以利用植物敘強調,比如種植大量五顏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導游人的功能,又極其美觀。

園路的交叉路口處,常常可以設置中心綠島,回車島,花缽,花樹壇等,同樣具有美觀和疏導游人的作用。

還應注意園路和綠地的高低關系,設計好的園路,常是淺理于綠地之內,隱藏于綠叢之中的,尤其山麓邊坡外,園路一經暴露便會留下道道橫行痕跡,極不美觀,所以要求路比“綠”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3、功能與特點

3.1組織空間,引導游覽

在公園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園分隔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景區,同時又通過道路,把各個景區聯系成一個整體。這其中瀏覽程序的安排,對中國園林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將設計者的造景序列傳達給游客。中國園林不僅是“形”的創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個轉化過程。園林不是設計一個個靜止的“境界”,而是創作一系列運動中的“境界”。游人所獲得的是連續印象所帶來的綜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積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帶來的感染力。這正是中國園林的魅力所在。園路正是能擔負起這個組織園林的觀賞程序,自游客展示園林風景畫面的作用。它能通過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鋪砌的圖案,引導游客按照設計者的意圖、路線和角度來游賞景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園路是游客的導游者。

3.2組織交通

園路對游客的集散、疏導,滿足園林綠化、建筑維修、養護、管理等工作的運輸工作,對安全、防火、職工電話、公共餐廳、小賣部等園務工作的運輸任務。對于小公園,這些任務可以綜合考慮,過于大型公園,由于園務工作交通量大,有時可以設置專門的路線和入口。

3.3構成園景

園路優美的曲線,豐富多彩的路面鋪裝,可與周圍山、水、建筑花草、樹木、石景等景物緊密結合,不僅是“因景設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園路可行可游,行游統一。

除以之外,園路還可為水電工程打下基礎和改善園林小氣候。

4、園路規劃原則

4.1園路在園林中的尺度與密度

園路的尺度、分布密度,應該是人流密度客觀、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來的”,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人多的地方(如游樂場、入口大門等)尺度和密度應該大一些;休閑散步區域相反要小一些,達不到這個要求,綠地就極易損壞。

此外,現代園林綠地中還應增加相應的活動場地。另園林過去多以參加游覽為主。游園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們以思索、追溯領悟藝術中的哲理情感為主要欣賞方式,追求所謂“神游”。而現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種要求與參與的趨勢。人們不僅要求環境優美,而且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中從事文娛、體育活動,甚至進行某些學術活動,獲取知識,因此,還要理解相當數量的活動場地。

園路廣場的占地比例:在兒童公園、專賣公園、居住區公園一般可占10%-20%,在帶狀綠地,小游園可占10%-15%,其它專賣公園可占10%-15%。詳見下表

4.2園路的布局

4.2.1平面成形布局

風景園林的道路系統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統,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點。自然式園林綠地常見的園路系統布局形成多為套環式、帶帶式和樹枝式三種。

在自然式園林綠地中,園路多表現為迂回曲折,流暢自然的曲線性,中國古典園林所講的峰回路轉,曲折迂回,步移景異,即是如此。園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們從不同角度去觀賞景觀,在私家園林中,由于所占面積有限,園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見大,延長景深,擴大空間。

除了這些自由曲線的形式外,也有規劃的幾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園林風格。西歐的古典園林中(如凡爾賽宮)講究平面幾何形狀。當然采用一種形式為主,另一種形式補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在現代園林綠地中也比較常見。

4.2.2立面成形布局

園路也可以根據功能需要收放寬度尺寸,采用變斷面的形式進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發現,不同轉折處有不同的寬狹,而且在中途還沒有過路亭。另外在許多園中,設置坐凳、椅子園林外延邊界,除此之外,還有園路和小廣場相結合等等。這樣寬狹木,曲直相濟,反倒使園路多變,生動起來,做到一條路上休閑、停留和人行,運動相結合,各得其所。

4.2.3園路路口規劃

園路路口的規劃是園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規劃式園林系統和自然式園路系統的相互比較情況看來,自然式園路系統中則以三岔路口為主,而在規劃式園路系統中則以十安路口比較多,但從加強尋由性來考慮,路口設置也應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點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時,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場盡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時斜交角度呈銳角,其角度也盡量不小于60°。銳角過小,車輛不易轉彎,人行要穿綠地。銳角部份還應采用足夠的轉彎半徑,設為圓形的轉角。路口處形成的道路轉角,如屬于陰角,可保持直角狀態,如屬于陽角,應設計為斜邊或改成圓角。

要有景點和特點。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設計花壇、花舌等,要注意各條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線與花壇的軸心相對,不要與花壇邊線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狀,應與中心花壇的形狀相似或相適應,具有中央花壇的路口,都應按照規劃式的地形進行設計。

5、園路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5.1現代園林中,由于設計師或某些個人主線,將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馬平川,使園路失去立面上的變化,或將平在堆成“墳堆”強硬的使園路“三步一彎,五步一曲”。

5.2園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規劃式和混和式三種,但不管采用什么園路形式,最忌諱的是斷頭路,回頭路。除非有一個明顯的終點景觀和建筑。

5.3園林綠地規劃中園路所占面積,比例不適應,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們行路擠占綠地現象。如:北京西單廣場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中的廣場,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設計中綠地草坪戰坪占有很大的面積,園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難免要踩踏草坪,影響景觀效果。相反,某些規劃設計中,又過多規劃園路,形如蜘蛛網,不僅影響景觀效果,同時給建筑投資也加大了負擔,還于生態不利。

5.4某些園路交叉口設計不合理,夾角太小,未考慮轉彎半徑。人們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數量太多(如四、五條),造成人們在路叉處無所適從的現象。

5.5某些園路在與環境的處理上,不是很適宜。如與園形花壇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廣場處,相交路口偏重量一側,道路與水體駁岸緊貼布置等。

園路的規劃設計乃至施工是一個綜合園林藝術以及功能美的復雜工作,提高設計、施工者的自身素質,總結各種工程經驗,達到園路在園林景觀中的最佳效果,滿足人民生活需要。

參考文獻:

[1]毛培林 園林鋪地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2年7月4日

[2]俞孔堅 李迪華 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J] 中國 園林,2001

園路設計范文第2篇

關鍵詞:園林綠地、規劃、園路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園林綠化中的園路:泛指綠地中的道路、廣場等各種硬地,屬硬質景觀范疇。它是形成綠地骨架、網絡的主要元素,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故而,園路的設計與規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直接影響了公園綠地片區內各個功能的規劃、觀光人員的承載量和人員流動的控制是否達到優化配置。重視公園綠地的園路設計與規劃是實現藝術與實用完美結合的首要途徑。

二、園路的作用

園路不僅是園林中分割各個景區、聯系不同景點的紐帶,更是貫穿整個園林的交通網絡,就像人體中的血管,是園林的脈絡。其功能大致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空間,構成園景

園林道路的作用是把園林綠地中的景觀進行分割和整合,根據地形、建筑和景觀的形狀,恰當地把園林中各個景區聯系成一個整體。同時,園路本身又是一種狹長空間,利用它的穿插劃分,又把園林空劃成了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一系列空間,通過大小、形狀的對比,極大地豐富了園林空間的形象,增強了空間的藝術表現力。另外,園路優美的曲線,豐富多彩的路面鋪裝,可與周圍山、水、建筑、花草、樹木、石景等景物緊密結合,不僅是“因景設路”,而且是“因路得景”,所以園路可行可游,行游合一。

2、組織交通

園路承擔游客的集散、疏導,滿足園林綠化、建筑維修、養護、管理等工作的運輸任務,以及安全、防火、職工生活、公共餐廳、小賣部等園務工作的運輸任務。對于小公園,這些任務可以綜合考慮,對于大型公園,由于園務工作交通量大,有時可以設置專門的路線和入口。

3、引導瀏覽

園林不僅是設計一個個靜止的“景觀”,而是創造一系列運動中的“境界”。所謂“人隨路走”、“步移景移”,就是要做到隨著游人位置的移動,園景應該能夠引導人們在觀景的過程中上升到“意境”“境界”的升華。園路就是要承擔起這個組織園林的觀賞程序,向游客展示園林風景畫面的作用。它通過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鋪砌的圖案,引導游客按照設計者的意圖、路線和角度來游賞景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園路其實就是園林中游客的導游。

三、園路規劃設計

1、園路在園林中的尺度與密度

園路的尺度、分布密度,應該是人流密度客觀、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來的”,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人多的地方(如游樂場、入口大門等)尺度和密度應該大一些;休閑散步區域則要小一些,達不到這個要求,綠地就極易損壞。

此外,現代園林綠地中還應增加相應的活動場地。園林過去多以參加游覽為主,游園注意自我感受,人們以思索、追溯領悟藝術中的哲理情感為主要欣賞方式,追求所謂“神游”;而現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種要求和參與的趨勢。人們不僅要求環境優美,而且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中從事文娛、體育活動,甚至進行某些學術活動,獲取知識,因此,需要設計相當數量的活動場地。

2、園路的布局

(1)平面成形布局

風景園林的道路系統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統,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點。在自然式園林綠地中,園路多表現為迂回曲折,流暢自然的曲線性,中國古典園林所講的峰回路轉,曲折迂回,步移景異,即是如此。園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們從不同角度去觀賞景觀。在私家園林中,由于所占面積有限,園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見大,延長景深,擴大空間。

除了這些自由曲線的形式外,也有規劃的幾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園林風格。西歐的古典園林中講究平面幾何形狀,采用一種形式為主,另一種形式補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

(2)立面成形布局

園路也可以根據功能需要收放寬度尺寸,采用變斷面的形式進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發現,不同轉折處有不同的寬狹,而且在中途還設有過路亭。在許多園林中,設置坐登、椅子在園路外延邊界,還有園路和小廣場相結合等等。這樣寬狹變化,曲直相濟,反倒使園路生動起來,做到一條路上休閑、停留和人行、運動相結合,各得其所。

3、園路路口規劃

園路路口的規劃是園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規則式園路系統和自然式園路系統的相互比較情況看來,自然式園路系統中以三岔路口為主,而在規劃式園路系統中則以十安路口比較多,但從加強尋游性來考慮,路口設置也應少一些十字路口。

道路相交時,除山地陡坡地形之外,一般盡量采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時斜交角度如呈銳角,其角度也盡量不小于60°。銳角過小,車輛不易轉彎,人行要穿過綠地;銳角部份還應采用足夠的轉彎半徑,設為圓形的轉角。路口處形成的道路轉角,如屬于陰角,可保持直角狀態,如屬于陽角,應設計為斜邊或改成圓角。

路口要設計有景點和特點。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設計花壇、花臺等,要注意各條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線與花壇的軸心相對,不要與花壇邊線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狀,應與中心花壇的形狀相似或相適應,具有中央花壇的路口,都應按照規則式的地形進行設計。

4、園路其他要素

(1)園路與建筑

在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處,常常能形成路口。從園路與建筑相互交接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設置一塊較小的緩沖場地,園路則通過這塊場地與建設交接。多數情況下都應這樣處理,但一些起過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設緩沖小場地。

常見的園路與建筑采用平行交接和正對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長軸與園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還有一種側對交接,是指建筑長軸與園路中心線相垂直,并從建筑正向的一側相交接,或者園路從建筑物的側面與其交接。實際處理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關系時,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別是正對建筑某一角的斜角,沖突感很強。對不得不斜交的園路,要在交接處設一段短的直路作為過渡,或者將交接處形成的路角改成圓角,應避免建筑與園路斜交。

(2)園路與水體

中國園林常常以水面為中心,主干道環繞水面,聯系各景區,是較理想的處理手法。當主路臨水面布置時,路不應該是始終與水面平行,這樣因缺少變化而顯得平淡乏味。較好的設計是根據地形的起伏,周圍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離。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橋,堤或汀步相接。

應注意濱河路的規劃,濱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觀要求又較高的城市干道。濱河路是城市中臨江、河、湖、海等水體的道路,臨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寬度最好不小于5m,并盡量接近水面;濱河路比較寬時,最好布置兩條游步道,一條臨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來往,而臨近水面的一條游步道要寬些,供游人漫步或駐足眺望。

(3)園路與植物

園路最好的綠化效果,應該是林蔭夾道。郊區大面積綠化,行道樹可與兩旁綠化種植相結合在一起,自由進出,不按間距靈活種植,實現路在林中走的意境。

在園路的轉彎處,可以利用植物進行強調,比如種植大量五顏六色的花卉,既有引導游人的功能,又極其美觀。園路的交叉路口處,常常可以設置中心綠島,回車島,花缽,花樹壇等,同樣具有美觀和疏導游人的作用。

還應注意園路和綠地的高低關系,設計好的園路常是淺理于綠地之內,隱藏于綠叢之中的,尤其山麓邊坡外,園路一經暴露便會留下道道橫行痕跡,極不美觀,所以要求路比“綠”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業余活動的增多,公園綠地的規劃將逐步受到居民更深層的關注,而園路的設計與規劃更關系著城市公園綠地規劃的成功與否。因此,要重視和認真做好公園綠地的園路設計與規劃工作:遵守公園綠地園路設計原則規范、嚴格規范園路規劃要點,合理布置,科學規劃才能實現園路功能的完備和與周圍環境的友好,保證園路在美感中體現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曹淑娟:《園林設計中道路規劃應遵循的原則》,《中國花卉園藝》,2009年08期

[2] 嚴宗亞:《試論園林道路的設計》,《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年06期

園路設計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公園景觀;園路設計;規劃

前沿

公園綠化中的園路:泛指綠地中的道路、廣場等各種硬地,屬硬質景觀范疇。它是形成綠地骨架、網絡的主要元素,是公園中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園路的布局直接體現公園性質和風格,因此研究公園園路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1園路的作用及設計要求

1.1園路作用

(1)園路在公園中具有音帶作用,其組織著游人的觀賞程序和公園景觀的展開程序,游人在沿著園路進行行走時,公園景觀在其面前按照序列進行推演,通過觀賞景色,能夠使其從嗅覺、聽覺及視覺等方面獲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2)園路在公園中也具有構景的作用,作為造園的素材之一,園路理所應當應該列為公園一景。在進行園路的色彩、圖案、鋪裝材料及平面線型等方面的規劃設計時,能夠使較好的園路景觀得以形成。同時,園路與建筑、植物及山水的有機結合,也使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公園美景得以構成。

1.2園路設計要求

在進行園路鋪裝時,一方面要對其同一般道路一致的、易于清掃、防滑、耐磨、平穩、堅固等要求進行滿足,另一方面還要對公園方向識別、導游、豐富景觀等要求進行滿足。在進行公園廣場的規劃和鋪裝設計時,要結合廣場類別和園路主次進行,使其在形式上保持區別。同時,還應將其與周圍環境進行結合,在對造景需要進行滿足的同時,使其藝術需求與使用功能得以滿足。比如:在進行公園內廣場的規劃和設計時,要對游人歇息時進行靜態觀賞的需求進行考慮,在精細美觀的鋪裝中,使園路的觀賞功能和使用功能得以發揮。

2園林綠地規劃中園路的作用

園林綠地規劃中的園路對整個園林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通過園林的園路游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整個園林的結構和各個景區的地理位置,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時間來選擇想去的景點,而且通過園路游者才能自由的在院內走動也不會迷失方向。同時園林一般都種植著花草樹木,如果沒有園路游者都在草坪中穿行也會破壞花草樹木,而且也不方便游客行走。園路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它承載者園林平時交通的需求。一個園林特別是大型的園林如果想正常的運營下去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維護,例如要有一些賣東西的地方,要有一些必要的消防措施,這些設備要運入院內必須經過園路,如果沒有園路這些東西將會很難運入院內,而且園林中一般都是一些花花草草,我們需要經常對這些花花草草進行維護,這樣才能使人們進入園林的時候眼前呈現的是一幅綠意盎然的畫面。而要對花花草草進行維護也需要一些工具,這些工具同樣需要園路才能順利的運入院內。

3公園園路設計

3.1園路的線形設計

園路的線形設計應與地形、水體、植物、建筑物、鋪裝場地及其他設施結合,形成完整的風景構圖,創造連續展示公園景觀的空間或欣賞前方景物的透視線。園路的線形設計應主次分明、組織交通和游覽、疏密有致、曲折有序。為了組織風景,延長旅游路線,擴大空間,使園路在空間上有適當的曲折。較好的設計是根據地形的起伏、周圍功能的要求,使主路與水面若即若離,交叉于各景區之間、沿主路能使游人欣賞到主要的景。園路的布置,應根據需要有疏有密,保持行進路徑與視線角度多變,營造步移景異的視覺感受。

3.2園路布局

公園道路的布局,要根據公園綠地內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來決定。要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密切配合。在交通布局上盡量考慮人車分流或最大程度上保證人行安全和舒適度。園路是景觀空間的構架方式,在空間布局上要考慮如何帶給游人更多更為豐富的視覺體驗,如山水公園的園路要環繞山水,但不應與水平行;因為依山面水,活動人次多,設施內容多;平地公園的園路要彎曲柔和,密度可大,盡可能的蜿蜒曲折,增加景深感。

3.3園路的鋪裝設計

(1)應與景區的意境相結合,選擇合理的構型與尺度不同鋪裝圖案構型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在鋪裝中與道路平行的直線具有強烈的方向指示作用;與軸線垂直的間隔出現的直線條能刻畫出明快的節奏感;折線顯示動態美,沿著道路軸線彎曲的曲線會給人一種緩慢的節奏感;統一的波形曲線的反復使用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起到指向作用;道路、廣場上的方格圖案的鋪裝會給人安靜而有條理的感覺。鋪裝材料的尺度對公園空間的影響也很大,小尺度給人以親切感、舒適感,吸引更多的人駐足,進行觀賞、娛樂、休憩、交往等活動。大尺度鋪裝會擴大空間感,使人視野開闊、心情舒暢。

(2)應以人眼的舒適度為要求,選擇合適的色彩和質感

園路路面應有柔和的光線和色彩,減少反光、刺眼的感覺。在鋪裝設計時,合理利用色彩對人的心理效應,可以形成別具一格的地面,讓它充滿生機和情趣。一般暖色調表現熱烈、興奮的情緒,適宜用在北方大部分區域,可以增強溫度感;冷色調較為幽雅、明快,適宜用在南方等氣溫偏高的地域,以減緩人對溫度的感知。明朗的色調給人清新愉快之感,灰暗的色調則表現為沉穩寧靜。材料的質感表現與游人距路的位置遠近有關系,對于廣場和人行道上的人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鋪裝材料的質感,而對于車上的乘客,由于距離遠看不清鋪裝材料的紋理,所以要對鋪裝砌縫以及鋪裝構圖進行精心設計。

(3)應以生態環保為理念,選擇合宜的鋪裝材料和形式公園是人類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創造的,園路是游人游園賞景的保障。在設計時,一方面盡量采用環保的鋪裝材料,材料本身不能有害;另一方面要盡量采取環保的鋪裝形式。在滿足實用、耐用、美觀的基礎上,盡量選用透氣透水性鋪裝材料、嵌草鋪裝等。

4園路路面的藝術設計

為使園路空間與景觀具有個性,主要方法是強化景觀空間組成要素的構成處理,特別是在水平界面方向即路面鋪裝形式、鋪砌材料組合、鋪地高程起伏變化、在構圖上作“形與色的突破”線型和圖案變幻的強調,仿生色影的組合協調等。園路的路面設計應根據不同場地的功能對地面進行鋪裝設計,并根據不同功能要求確定其結構和飾面,面層材料應與公園風格相協調,用不同形式和材料的鋪裝來抒發輕松的幽趣,用不同色彩和材料的質感來烘托細膩粗獷的格調,取得“景因路成,路因景勝”的效果。不同的景色應采用不同的路面鋪砌,游人隨步景異,從中還可領悟出某些意趣。如兒童公園或游戲場的空間環境設計要求活潑、明朗、稚氣、單純、明快,故鋪地地紋設計則應以簡單的幾何圖形來組合,再以圖案藝術墻面分隔空間,以求協調相配。

結束語:

總之,作為公園景觀的基礎元素和脈絡,園路在公園景觀中意義重大。因此,在進行公園園路的規劃和設計時,要對園路的作用、鋪設要求及其分類進行明確,在對自身實際進行結合,對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遵循的基礎上,通過對園路進行合理規劃和設計,使公園園路的引導作用、交通作用及構景作用等得以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谷麗榮,許先升.公園景觀中的園路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08,(01).

[2]王祖祥.淺談公園景觀中的脈絡――園路[J].安徽林業,2009,(06).

園路設計范文第4篇

【關鍵詞】風景園林;園路設計;景觀規劃

引言:園路在整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就像人體的脈胳一樣,貫穿于園林各景區的景點之間。它不僅導引人流,疏導交通,并且將園林綠地空間劃成了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間。因此,園路的規劃設計,直接影響到園林綠地各功能空間劃分是否合理,人流交通是否通暢,景觀組織是否得當,對園林綠地的整體規劃的合理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園路的功能

園路和多數城市道路不同之處,在于除了組織交通、運輸;還有其景觀上要求:組織游覽線路;提供休憩地面,園路、廣場的鋪裝、線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園林景觀一部分。總之,園路引導游人到景區,沿路組織游人休憩觀景,園路本身也成為觀賞對象。

2.園路的類型

園路的基本類型有路塹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等。在園林綠地規劃中,按其性質功能將園路分為:

2.1主要園路 主要園路聯系全園,是園林內大量游人所要行進的路線,必要時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車,道路兩旁應充分綠化,寬度4-6m。

2.2次要園路次要園路次要園路次要園路 次要園路是主要園路的輔助道路,溝通各景點、建筑,寬度2-4m。

2.3游息小路 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導游人更深入地到達園林各個角落,雙人行走1.2-1.5m,單人0.6-1m,如山上、水邊、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2.4變形路 根據游賞功能的要求,還有很多變形的路,步石、汀步、休息島、踏級、磴道等

3.園路的線型

(1)規劃中的園路,有自由、曲線的方式,也有規則、直線的方式,形成兩種不同的園林風格。當然采用一種方式為主的同時,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補充。仔細觀察,上海楊浦公園整體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規則式的;復興公園則相反,雁蕩路、毛氈大花壇是規則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這樣相互補充也無不當。不管采取什么式樣,園路忌諱斷頭路、回頭路。除非有一個明顯的終點景觀和建筑。

(2)園路并不是對著中軸,兩邊平行一成不變的,園路可以是不對稱的。最典型例子是浦東世紀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線向南移了10米,北側人行道寬44米,種了6排行道樹。南側人行道寬24米,種了兩排行道樹;人行道的寬度加起來是車行道的兩倍多。

(3)園路也可以根據功能需要采用變斷面的型式。如轉折處不同寬狹;坐凳、椅處外延邊界;路旁的過路亭;還有園路和小廣場相結合等等(見圖)。這樣寬狹不一,曲直相濟,反倒使園路多變,生動起來,做到一條路上休閑、停留和人行、運動相結合,各得其所。

(4)園路的轉彎曲折。這在天然條件好的園林用地并不成問題: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話下。而上海一般就不是這樣。為了延長游覽路線,增加游覽趣味,提高綠地的利用率,園路往往設計成婉蜒起伏狀態,但是上海園林用地的變化不大,往往一馬平川而根據不足。這時就必須人為地創造一些條件來配合園路的轉折和起伏。例如,在轉折處布置一些山石、樹木,或者地勢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綠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彎、五步一曲,為曲而曲,脫離綠地而存在。陳從周說:"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以明·計成的話要做到:"雖由人作,宛如天開。"

4.園路設計常見形式:

1.一板二帶式 這是道路綠化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即在車行道兩側人行道分隔線上種植行道樹。此法操作簡單、用地經濟、管理方便。但當車行道過寬時行道樹的遮蔭效果較差不利于機動車輛與非機動車輛混合行駛時的交通管理。2.二板三帶式 在分隔單向行駛的兩條車行道中間綠化并在道路兩側布置行道樹。這種形式適于寬闊道路綠帶數量較大、生態效益較顯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綠化。3.三板四帶式 利用兩條分隔帶把車行道分成三塊中間為機動車道兩側為非機動車道連同車道兩側的行道樹共為四條綠帶。此法雖然占地面積較大但其綠化量大夏季蔽蔭效果好組織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決了各種車輛混合互相干擾的矛盾。4.四板五帶式 利用三條分隔帶將車道分為四條而規劃為五條綠化帶以便各種車輛上行、下行互不干擾利于限定車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積不宜布置五帶則可用欄桿分隔以節約用地

5.園路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現代園林中,避免將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改成一馬平川,使園路失去立面上的變化,或將平地堆成“墳堆”,強硬的使園路“三步一彎,五步一曲”。

(2)園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規劃式和混和式三種,但不管采用什么園路形式,最忌諱的是斷頭路,回頭路,除非有一個明顯的終點景觀和建筑。

(3)某園路交叉口設計不合理,夾角太小,未考慮轉彎半徑。人們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數量太多(如四、五條),造成人們在路叉處無所適從的現象。

(4)某些園路在與環境的處理上,不是很適宜。如與圓形花壇相切分布、在建筑物入口集散廣場處相交路口偏重于一側、道路與水體駁岸緊貼布置等。

6.園路設計中應注意的方面:

6.1 園路與建筑 在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處,常常能形成路口。從園路與建筑相互交接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設置一塊較小的緩沖場地,園路則通過這塊場地與建設交接。多數情況下都應這樣處理,但一些起過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設緩沖小場地。常見的園路與建筑采用平行交接和正對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長軸與園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還有一種側對交接,是指建筑長軸與園路中心線相垂直,并從建筑正向的一側相交接,或者園路從建筑物的側面與其交接。實際處理園路與建筑物的交接關系時,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別是正對建筑某一角的斜角,沖突感很強。對不得不斜交的園路,要在交接處設一段短的直路作為過渡,或者將交接處形成的路角改成圓角,應避免建筑與園路斜交。

6.2 園路與水體園路與水體園路與水體園路與水體 中國園林常常以水面為中心,主干道環繞水面,聯系各景區,是較理想的處理手法。當主路臨水面布置時,路不應該是始終與水面平行,這樣因缺少變化而顯得平淡乏味。較好的設計是根據地形的起伏,周圍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離。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橋,堤或汀步相接。應注意濱河路的規劃,濱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觀要求又較高的城市干道。濱河路是城市中臨江、河、湖、海等水體的道路,臨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寬度最好不小于5m,并盡量接近水面;濱河路比較寬時,最好布置兩條游步道,一條臨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來往,而臨近水面的一條游步道要寬些,供游人漫步或駐足眺望.

6.3 園路與山石園路與山石園路與山石園路與山石在園林中,經常在園林兩側布置一些山石,組成夾景構成景色,要有一種幽靜的氛圍。在園路的交叉路口,轉彎處也常設置假山,既能疏導交通,又有起到美觀的作用。

總結:由于人們對交通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其安全、迅速、經濟、方便、舒適。而且要求其給人以精神上美的享受,因此,對道路景觀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嚴格執行規劃規范,合理布置園路所占面積,滿足園路功能要求。遵循道路規劃設計原則,協調道路規劃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加強自身藝術素質及業務素質,避免矯揉造作,使道路規劃設計真正體現功能美與藝術美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張鴿香.《淺談園路在園林中的重要性》.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4)58~61.

[2]劉口穗.《中國園林》.2003(2):73~78.

[3]趙世偉主編.《園林工程景觀設計》.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0(8):927~956

園路設計范文第5篇

關鍵詞:校園路燈系統;光源類型;節能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8-0108-02

21世紀,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綠色思潮,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減少能源的浪費,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已成為人類社會的廣泛共識。大學校園校區面積大,有教學工作區、學生生活居住區、食堂、超市和運動場所等不同的功能區域,在這些區域內安裝有大量的室外照明燈具,這些室外照明燈具作為學校一個很重要的照明用電組成部分,室外照明設計不僅要體現藝術性還要注重其功能性,既要保證合適照度、保證各種教學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順利進行,又要求節約電能,提倡綠色照明環境。

1 光源類型的選擇

參考《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要求,結合大學校園室外道路照明的具體情況,路燈照明系統所采用光源的主要類型有: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節能燈(緊湊型熒光燈)、半導體發光二級管(LED)燈、太陽能燈等。

(1)校園主干路、次干路的道路照明光源,考慮大量的車流、人流以及景觀的照明需要,應采用具有發光效率高、壽命長、透霧能力強、色溫適中、顯色性也符合一般道路照明要求的高壓鈉燈。

(2)生活居住區和商業區的人行道路照明光源,考慮尊重人的感受,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要營造環境幽靜輕松的氛圍,可考慮選擇發光效率比較高、壽命長、顯色性好的金屬鹵化物燈或緊湊型熒光燈。

(3)在滿足道路照明標準要求的前提下,經過經濟效益分析對比以及試點成熟的基礎上,適當推廣使用太陽能路燈、半導體發光二級管(LED)燈等新能源節能

燈具。

2 節能設計措施

(1)節能不是靠降低照明水平來實現,而是在確保各級道路符合相應的照明標準的前提下考慮節能。因此,首先就得根據被照明場所的要求和特點合理選定照明標準值。否則,標準選高了會造成能源浪費,標準選低了又不符合照明要求。

(2)照明設計是實現節能的核心環節。在進行照明設計時,要同時提出多套方案進行設計計算,在確定它們都符合照明標準的要求后,再進行綜合經濟分析比較,從中選取最佳的方案。

(3)合理選擇照明器材是實現節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據《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要求,應選擇符合國家標準中關于節能評價規定的光源和鎮流器。在選擇燈具時,首先要滿足燈具相關標準以及光強分布和眩光限制的要求,在此前提條件下再選擇高效率者。

(4)氣體放電燈的功率因數一般在0.4~0.6之間,可通過實施電容補償或配用電子鎮流器來提高功率因數,降低無功損耗。從經濟合理的角度考慮,補償后的功率因數在0.8~0.9之間為宜。

(5)在深夜普遍降低路面照度是節能效果最為明顯的一項措施。由于深夜車流、人流量小,應該普遍推行這種措施。因此,在主干路、次干路應該采取這一措施。實施這一措施的辦法包括:

第一,采用雙光源燈具是一種合理的辦法。深夜的交通流量小,關閉1只光源,如將1盞燈具內的2只光源在上半夜全部點亮,下半夜道路車流量小時關掉其中1只光源,既可以達到節能目的,又不影響路面照度均勻度。

第二,采用深夜能自動降低路燈光源功率的裝置,如變功率鎮流器或智能型照明調控裝置等。變功率鎮流器是通過時間控制器和電子開關來調節鎮流器的電抗,減小光源回路電流,從而調節照明裝置的功率,從全功率降至60%~70%的功率。如高壓鈉燈燈具內安裝變功率鎮流器時,深夜能自動降低光源的功率,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智能型照明調控裝置是一種智能型降壓穩壓調光裝置,能夠根據電網電壓的波動,平滑地對路燈輸入電壓進行動態調整,自動調光。在深夜電網電壓升高、道路車流量小時進行自動調壓,降低光源的功率,從而降低路面照度,達到節能的效果。

第三,采用深夜關閉不超過半數燈具的辦法,但不得關閉沿道路縱向相鄰的兩盞燈具,以免路燈照明均勻度降低過多,影響交通安全。當路燈為單側布置時,應采用間隔熄燈的方式;當路燈為雙側交錯布置時,應采用熄滅一側路燈的方式;當路燈為雙側對稱布置時,應采用交叉熄燈的方式。

第四,由于技術原因,考慮到線路壓降以及終端負載的電壓需求,電網供電電壓普遍偏高,尤其是在午夜以后,由于市網電壓遠高于額定電壓,路燈照明系統電壓不能根據電網波動、照度需求以及照明時段等情況進行實時調整,往往導致燈具過度發熱,造成大量的電能浪費、照明燈具的使用壽命大幅縮短。目前路燈照明的電能利用率還不到65%,電能浪費相當嚴重,存在著巨大的節能空間。采用智能路燈節能設備對路燈系統運行狀態進行全自動的監控,實現人性化的亮度設置和控制。采用智能路燈節能設備后照度基本不變,燈具的功耗明顯減少,使用壽命大大延長。學校用于路燈照明系統維護的成本也將明顯減少,同時也將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6)電纜截面的選擇。校園室外路燈照明系統的特點是系統用電功率不是很大,線路上的工作電流也不是很大,但需要敷設線路較長。負荷計算時電纜載流量的要求容易得到滿足,但由于路燈照明系統線路較長,線路壓降要滿足線路末端的電壓要求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解決線路壓降問題的方法可以考慮適當加大線路截面;加大線纜截面積的同時也提高了線路的輸送能力,對提高供電可靠性、電壓合格率以及節約電能是大有好處的。

(7)選擇合理的控制方式,采用具有可靠度高和一致性好的控制設備也是一項重要的節能措施。基于校園特殊的分區特點,室外路燈照明系統的控制方式應合理選擇,做到需要開燈時能即刻開啟,需要關燈時馬上就能關閉,這樣才能準確控制全年的燈具燃點時間,達到節能目的。對于重要校園路燈照明區域應根據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季節變化合理確定開關燈時間,并應根據天空亮度變化進行必要修正。宜采用光控和時控相結合的控制方式,以時控為基礎,并輔以光控功能,使路燈照明的開、關控制準確合理。路燈照明宜采用智能化控制,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利用有線和無線傳輸方式,對路燈的啟閉、運行狀態、故障情況等進行遙控、遙測、遙信,從而實現對路燈的遠距離監控和管理。通過時控、光控、程控等多種智能化控制模式,實現對路燈照明的動態智能化控制,從而達到長期安全、節能運行和科學管理的目的。對于非重要路燈照明區域,在滿足照度及安全的情況下,應選擇在深夜自動或手動關閉部分,以節約電能。

(8)由于太陽能路燈以太陽光為能源,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太陽能電池板給蓄電池充電,晚上蓄電池給負載供電使用,無需復雜昂貴的管線鋪設,無需人工操作,工作穩定可靠,安全無污染,節省電費免維護等優點以及LED路燈的定向發光、功率消耗低、驅動特性好、響應速度快、抗震能力高、使用壽命長、綠色環保的優點。所以隨著太陽能以及LED路燈技術的發展成熟,校園路燈設計在綜合經濟效益分析合適的情況下,逐步采用太陽能以及LED路燈將成為綠色節能校園建設的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更多

青島文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東方電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安徽省教育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丰都县| 巨野县| 上饶县| 京山县| 西吉县| 盘锦市| 资兴市| 康乐县| 南宫市| 忻州市| 保定市| 侯马市| 咸丰县| 宝应县| 将乐县| 五指山市| 陇川县| 宜兰市| 霍林郭勒市| 察雅县| 永德县| 云阳县| 青田县| 永嘉县| 库伦旗| 眉山市| 京山县| 嘉荫县| 长治县| 剑河县| 堆龙德庆县| 梓潼县| 华容县| 常州市| 阿尔山市| 赣榆县| 汕尾市| 宁蒗| 德保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