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一學期學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首先,狀態最重要。這是我一直信奉的,所以保持一個好的高效的學習狀態很重要:
1.讓自己的走路比平時快30%,時間飛逝,熱情不覺(郁悶時很有效)
2.學習之前,把該吃的、該喝的、該拉的等等全部做完,手機盡量靜音放在書包里,不要在學習過程中因做各種各樣的事情而打破自己的學習狀態。此外,不要在學習的時候聽音樂。
3.保證6-7小時的晚間睡眠時間和30分鐘-1小時的午休時間
其次,制定學習計劃和時間表。這樣,你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進度有個整體的把握,知道自己什么時間該干什么。時間表制定要科學,因為不同時間學習不同的科目是有著內在的規律的,這點可以讓你在2個星期完成別人3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可以完成的事情。
這次,期末考試和四級和六級重疊,所以,我們在復習期末的時候同時也要復習四級和六級。但我們要清楚,對于現在,期末考試更重要,四六級以后都有機會,對于要考雅思或是托福的人更是完全不用在乎,只要過了就可以。但并不是就說要放棄英語四六級,只不過只在上面投入有限的時間。
下面不妨曬曬我前三個學期的時間安排。
1.周安排:如果有兩周的復習時間,那么在倒數第二周的時候,只需要復習數學和專業課(對我來說如會計、財務管理等),其他的科目完全可以在最后搞定,甚至一晚上或是一下午,如果預支倒數第二周的時間,則是在策略上的失誤。對于數學和專業課,是需要較長的復習時間的。所以,要把這樣的課,拉更長的戰線,因為這種課一兩天是突擊不來的。
2.日安排:早晨7點起床,7點半前完成洗漱工作。7點半開始讀英語,讀到8:15,然后去圖書館,開始上午的學習。上午11:00前適合學習對邏輯思維和計算要求比較高的學科,同時短期記憶能力相對較好,所以可以看數學書、統計之類的課程。11:30去吃飯,12:00回到圖書館。中午時間相對垃圾,所以可以做些對腦力要求不高的工作,如核對習題答案、抄英語課文(我們英語老師每個學期都會留的作業)等。看困了,睡個小覺,13:30—14:00左右的樣子起來,然后繼續看書,可以看些如會計、財政學(大一的如歷史、馬政經、社會學等),因為下午的時間相對來說是長期記憶的時間,短期記憶效果查,但同時也更不容易忘。17:30左右吃飯,18:00回來后,可以開始準備晚上的學習了。晚上8點以后,是深度思考的黃金時間,這個時候是非常適合做數學題的,同時,一些財務管理之類的計算,也可以在晚上進行。22:00圖書館關門,回宿舍洗澡,然后開電腦,在查完郵件或其他必要的事情后,開始練習英語聽力,到24:00,準備上床睡覺,不要開始晚上的臥談會,期末特殊時間,要有最基本的自制能力。
躺在床上,回憶今天所學的內容,是否完成了計劃。如果沒有完成,明天繼續,但要鄙視一下自己;如果超額完成,要自我鼓勵,同時也會更有動力。次外,計劃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想著,想著,我們就進入了夢想。
再次,整合資料。這一點,對于把希望放在最后兩周的人來說猶未重要。但整合資料是要有技巧的,這也就涉及到了一個人的情商。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有些資料,這個時候,找你覺得信賴的朋友,然后把你的資料給他復印,或者問他是否需要。他拿到了你的資料,相信了你,過不了多久,他也許就和你聯系,他把他新得到的資料分享給了你。就這樣的工作,不斷擴大至不同范圍圈的人。
同時,如果有機會,可以把你的好朋友聚起來,搞一個資料分享會。我上個學期在做學習部部長的時候,把學習部的部員全部聚集起來(尚鵬飛沒有來,后來只有他沒有拿獎學金,BS他一下,呵呵),當時大家都有著比較單純的目的(BS那種自私的人)后來,本部的同學有8個甲等、3個乙等第一、1個丙等。這個學期不出意外的話,還會組織這樣的交流會,當然人數不會太多,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和我聯系,好東西就要分享嘛。
最后,要注意復習技巧和考試技巧。
1.我們習慣看書從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但有時這種方法卻可能是致命的。對于數學之類的肯定沒有問題,前面已經說過,這個是需要拉長戰線的,但對于其他課,復習最好的是從重點到次重點再到非重點的順序,因為一旦出現時間不夠,我們還可以保證通過,大學考試重點是一定會考的。在保證重點復習完(通常過沒有任何問題),再不斷地往非重點走(走的越深,當然分數就越高了)。以社會學復習為例,我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雖然很多東西都沒有復習,但最后還是考了89分(雖然不是很高,但我滿意了),因為我把重點全都看完了,而我有個同學他只復習到了第七章,最后幾張就走馬觀花的看了幾眼,當然,他最后還是涉嫌通過,可老實說,在社會學上,他的時間比我花的多的多。其他科目如工具軟件、馬政經、當代政治與經濟等等。
2.心理暗示。人的潛能是可以挖掘的,語言引導思維,我們為了我們的興趣的良性循環,要不斷地對自己進行暗示和鼓勵。告訴自己,書本很簡單,我一定可以搞定。
3.記憶的幾個小技巧。
(1)記憶的時間段:短時記憶:5:30——7:30
長時記憶:14:00——17:00
深度思考:20:00——22:30
(2)對于一些東西,要重復記憶,如英語、數學公示、財管公示、會計分錄等。
(3)記憶的四個層次:數字——文字——聲音——圖像,其中圖像是最高級的記憶技巧。我是一直努力實現著這種記憶方法,所以很多時候,我在考試的時候,我總會在腦海里打開書,然后翻頁,雖然看不見書,但已然在看書。不過,只要實現記憶的層級的提高,都會讓記憶更有效。比如:根號2=1.41421(意思意思而已)、根號6=2.449489(糧食是酒是白酒)等。
4.如果學習不在狀態,我可以提出我的一個獨家秘方(當然其他人可能也在用)。準備一套撲克牌,隨便抽4張,玩24點的游戲。
5.考試的時候,如果遇到不會的題,把試卷拿起來(我們看試卷的角度也就從俯視轉變成了近乎平視),這個時候很多題說不定就會了。
6.不要想著作弊。一是后果很嚴重,二是作弊會心虛,影響正常發揮。
關鍵詞: 大興安嶺中段 二疊紀地層 成礦元素豐度
成礦物質來源大興安嶺中段指的是阿爾山―龍江一線至林東―天山北側和霍林郭勒以東地區,是我國重要的且具有巨大找礦潛力的銅、鉛鋅、銀和稀有稀土元素成礦帶。在已知的134處銅多金屬礦床(點)中,90%以上賦存于二疊紀地層中。故對二疊紀地層地球化學的研究,對了解成礦元素地球化學背景、成礦控制因素以及礦產勘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1. 各地帶的地層和巖石組合
根據上述各地層展布和巖石組合特征,將本區由北西至南東依次分為4個北東向的地帶:(1)五岔溝―火龍溝地帶,發育下二疊統大石寨組海陸交互相中性、中酸性及酸性火山巖;(2)吳家屯―索倫地帶,發育下二疊統大石寨組、吳家屯組海相碎屑巖夾灰巖及上二疊統索倫組瀉湖相沉積巖;(3)大石寨―黃合吐地帶,發育下二疊統大石寨組鈣性、鈣堿性玄武巖、玄武安山巖、安山巖及流紋巖;(4)好田―新立屯地帶,發育下二疊統青風山組、大石寨組和吳家屯組淺海相碎屑巖及上二疊統瀉湖相砂、頁巖。(1)和(3)帶主要發育大石寨組鈣堿性火山巖,形成于火山弧環境,(2)和(4)帶除發育少量大石寨組和青風山組火山巖、砂頁巖外,主要發育早二疊世晚期和晚二疊世碎屑―泥質沉積巖,成為(1)與(3)及與南東側“火山弧”之間的盆地。由于燕山期的銅多金屬礦床主要賦礦于(2)、(3)、(4)巖帶的二疊紀地層中。
2. 二疊系大石寨組特征:
發育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巖建造。這套火山巖系的巖性和厚度變化較大,其中以大石寨黃合吐一線的火山巖最為發育,厚達4607m。在火山活動間歇期有正常碎屑巖夾碳酸鹽巖沉積[1]。
細碧巖、角斑巖和石英角斑巖在全區僅出露于林西的王蓋山、五道石門和八稷等地,分布于大石寨組相變復雜的火山―沉積巖系的底部。細碧―角斑巖建造可分為兩個亞旋回,每一旋回由下而上按石英角斑巖、角斑巖和細碧巖的順序產出。細碧巖的主要巖石類型為玄武巖、玄武安山巖、安山巖。時代為早二疊世[2]。
角閃石、綠泥石和綠簾石化發育,有的呈細脈狀穿切,并伴隨磁鐵礦細脈和浸染體,巖石普遍遭受了低綠片巖相的變質作用。
3. 大石寨組地球化學背景
濃集系數大于1的元素依次為As、Sn、Ag、Ba、Cr、Mn、Zn和Pb,其中主要為金屬成礦元素。鐵族元素除Cr、Mn外,濃集系數均大于1。在成礦帶內各地區成礦元素富集程度明顯不同,如Sn主要在礦帶南部區富集,中部及北部區濃集系數降低,Ag、Pb主要富集在中部區,其次為北部區,而Zn在各區相差不大,但以中部區相對富集。Cu在本組地層中濃集系數小于1,但在中部區含量有所不同,在南部區、中部區富集系數均為0.84,在北部區僅為0.45,既在南部區、中部區含量相對較高,而北部區明顯偏低。
3.1 在細碧巖和玄武巖類基性巖中,金屬成礦元素Sn、Cu、Pb、Zn、Mo均大于克拉克值,其中以Zn、Sn、Cu含量為最高,濃集系數為3-7,Pb濃集系數為1-1.5之間,此外鐵族元素Cr、Ni、Co、V濃集系數均大于2。
3.2 在安山巖中濃集系數大于1的元素主要為As、Sn、Ag、Pb、Zn、Cr,其中SnAg、As濃集系數大于2。Pb、Zn濃集系數在1-2之間。Cu的濃集系數為0.61,低于地殼的平均含量。
3.3凝灰巖在本區出露較少,與粘土巖相比,Ag、Zn含量均甚相近,但從Sn、Cu、Pb則明顯偏低;與安山巖相比,Ag相近,但Sn、Pb、Zn較安山巖為低,而Cu偏高,從成礦元素看,占據安山巖與粘土巖的中間位置。
4. 金屬成礦元素的原始含量情況:
4.1 Ag是本區各類巖石中濃集系數大于1的元素,且在各類巖石均甚相近,濃集系數在2、2―2.5之間,表明Ag在各類巖石中分布較均勻,且含量均較高。
4.2 Sn在各類巖石中的濃集系數在1.4―7.5之間,其中以細碧巖、玄武巖、安山巖含量最高,濃集系數大于4.5,在碎屑巖中Sn的濃集系數為2―3,表明巖層中Sn部分來自地幔和下地殼,部分來自大陸地殼。
4.3 Pb、Zn除碳酸鹽巖在各類巖石中含量均大于克拉克值,濃集系數在1―3之間,其中Pb主要富集在長石砂巖和安山巖中,Zn主要富集在基性和中基性火山巖中,表明地除中的Zn主要來源于深部。
4.4 Cu在各類巖石中普遍較低,但在細碧巖和玄武巖中濃集系數大于1,在細碧巖中濃集系數達到3以上,說明本區個別巖石是富銅的。
4.5 本區各類巖石中均含金屬成礦元素,其濃集系數Sn為3―6,Ag為1―2,Pb為1―2,Zn為1―5,Cu在安山巖中接近1,但在上二疊統碎屑巖中則大于1,這充分表明本區各巖石均富含金屬成礦元素,但富集程度不同而已[3]。
結論
上述關于二疊紀地層剖面的元素豐度、元素組合、元素分布形式、濃集系數與地層形成環境的關系研究,揭示了大興安嶺中段主要成礦元素來源、富集程度具有復雜多樣性以及礦床種類和類型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賦礦圍巖(地層)的特征。大石寨―黃合吐地帶火山巖建造中,有銅、銀的初始富集。前者被燕山早期同熔型花崗巖類侵位,形成熱液脈型和斑巖型銅礦床,地層的成礦元素組合與巖體和礦床的成礦元素組合相對應,地層為礦床形成提供了部分銅、鋅。后者則顯示了火山作用成礦信息。鉛、銀在下二疊統各類巖石中均有較高的豐度值,尤其是銀多為富集元素,且鉛與銀密切相關,具同源特征,因而推斷下二疊統可能是鉛、銀的礦源層。鉛、鋅、銀多金屬礦床的成因類型,在空間分布上,受控于賦礦圍巖的性質[4]。
在大石寨―黃合吐火山島弧北側,碳酸鹽類發育,與侵入巖接觸帶上形成數處矽卡巖型礦床,如白音諾、浩布高大型鉛鋅礦;而南側以正常碎屑巖為主,缺乏碳酸鹽類,則以熱液脈型和斑巖型礦床為主,如蓮花山銅礦、布敦化銅礦床。氫、氧同位素特征揭示有大量的天水參與了成礦作用,因而,在熱液環境作用下,地層本身就可提供成礦物質。初步認為:下二疊統是成礦的物質基礎,而燕山期巖漿侵入是成礦關鍵。
參考文獻
[1] 呂志成.大興安嶺南段早二疊世兩類火山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造意義,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礦床地球化學開放實驗室.
[2] 楊國富.內蒙古大興安嶺南段二疊系的地質建造與控礦作用、礦產與地質.
[關鍵詞] 骨關節炎;微小RNA;血漿;關節滑液
[中圖分類號] R68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9(c)-010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plasm and joint synovia levels of microRNA-365 (miR-365) in the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explore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s. Methods 52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43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meniscus injury in Hong Hui Hospit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plasm and joint synovia levels of miR-365 were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lasm and joint synovia levels of miR-365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lasma levels of miR-365 in the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1.69±0.42) were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meniscus injury (1.28±0.27) (P < 0.01).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meniscus injury (1.25±0.19), the joint synovia levels of miR-365 in the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1.44±0.36) were statistically higher (P < 0.01). The plasm levels of miR-365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joint synovia levels (r=0.631, P < 0.05). Conclusion The plasm and joint synovia levels of miR-365 increase in the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miR-365 may involve in the pathology of knee osteoarthritis.
[Key words] Osteoarthritis; MicroRNA; Plasm; Joint synovia
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種伴隨疼痛和膝關節運動障礙的慢性退行性關節疾病,主要病理改變是膝關節軟骨面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原發性膝骨關節炎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與原發性膝骨關節炎的發病有關[1-5]。膝骨關節炎無特異的治療方式,主要是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以延緩病變的進程[6-8]。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種長度為22個左右核苷酸的非編碼單鏈小RNA,參與轉錄后的基因表達調控,在細胞分化、生物發育及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9-10]。研究表明多種miRNAs在骨關節炎中表達異常,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發揮一定作用[11-16],Xu等[17]通過體內外實驗研究發現骨關節炎軟骨細胞的miR-365的表達水平遠遠高于正常的軟骨細胞。為了進一步研究miR-365在骨關節炎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定量聚合酶鏈反應(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52例膝骨關節炎患者和43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血漿和關節滑液中miR-365的表達水平,旨在初步探討miR-365在膝骨關節炎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紅會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關節外科住院治療的膝骨關節炎患者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齡45~72歲,平均(61.24±11.63)歲,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1986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提出的診斷標準[18],排除標準:合并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血液系統疾病、炎癥性疾病及嚴重心肝腎疾病。同期在我院關節外科住院治療的43例外傷導致的單純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20例,女23例,年齡40~67歲,平均(57.71±10.36)歲,排除標準:合并骨關節炎、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血液系統疾病、炎癥性疾病及嚴重心肝腎疾病。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并得到所有研究對象知情同意。
1.2 試劑與儀器
miRcute miRNA提取分離試劑盒、miRcute增強型miRNA cDNA第一鏈合成試劑盒、miRcute miRNA 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內參照U6(CD201-0145)及miR-365(CD201-0367)引物均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速冷凍離心機購自德國Eppendorf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計購自美國Thermo Scientific公司,定量PCR儀購自美國ABI公司。
1.3 方法
1.3.1 樣本采集 所有膝骨關節炎和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均在治療前空腹采集EDTA抗凝血5.0 mL,并在膝關節穿刺時采集關節滑液500 μL。血液及關節滑液分別在室溫下2500 r/min及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上層血漿或關節滑液至EP管中,4℃ 12000 r/min再次離心10 min,分別吸取上清至新的EP管中,置于-80℃保存。
1.3.2 血漿及關節滑液中miR-365水平的檢測 取200 μL血漿或關節滑液,采用miRcute miRNA提取分離試劑盒提取總RNA,提取的RNA溶解于20 μL DEPC水中,實驗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儀測定提取的RNA液的OD260、OD280值,二者比值在1.8~2.1范圍的RNA為合格,可用于下一步的逆轉錄反應。利用miRcute增強型miRNA cDNA第一鏈合成試劑盒進行逆轉錄反應,20 μL的逆轉錄反應體系包括2 μL RNA、10 μL 2×miRNA RT反應緩沖液、2 μL miRNA 逆轉錄酶、6 μL無RNA酶水,逆轉錄反應條件:42℃ 60 min、95℃ 3 min,合成的cDNA放置于-20℃保存待用。采用內參照U6(CD201-0145)及miR-365(CD201-0367)引物及miRcute miRNA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進行定量PCR擴增,20 μL PCR反應體系具體如下:10 μL 2×miRcute Plus miRNA Premix、0.4 μL上游引物、0.4 μL下游引物、1 μL cDNA、2 μL 50×ROX Reference Dye、6.2 μL雙蒸水,PCR反應條件:95℃預變性15 min,94℃ 20 s、60℃ 34 s,共40個循環。每個樣本的每個基因均設立3個復孔,擴增結束后自動獲得循環閾值即Ct值,基因表達水平采用2-Ct進行分析,ΔΔCt=實驗組ΔCt(目的基因Ct-內參基因Ct)-對照組ΔCt(目的基因Ct-內參基因Ct) 。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6.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檢驗,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與關節滑液中miR-365水平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法進行分析。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膝骨關節炎與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血漿、關節滑液中miR-365水平的比較
定量PCR檢測結果顯示:與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血漿、關節滑液中miR-365水平比較,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關節滑液中miR-365水平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中miR-365水平明顯高于關節液中的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而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血漿、關節液中miR-365水平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與關節滑液中miR-365水平的相關性
相關分析顯示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中miR-365水平與關節滑液中的水平之間呈正相關(r=0.631,P < 0.05)。
3 討論
骨關節炎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臨床主要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X線表現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致密,骨小梁斷裂,有硬化和囊性變,關節邊緣有唇樣增生,骨關節炎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與原發性骨關節炎的發病有關[1-5]。
在細胞核內miRNA前體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轉錄成pri-miRNA,然后由核酸酶Drosha裂解成pre-miRNA后轉運至細胞質中,在核酸酶Dicer的作用下形成成熟的miRNA,miRNA主要通過與靶基因mRNA的3’UTR結合導致靶基因降解或者抑制靶基因的表達,從而在轉錄后水平阻斷靶基因的表達,在機體的細胞凋亡、細胞增殖、細胞分化及發育等生理過程中發揮重要調節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miRNA參與了腫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疾病的病理過程[9-10]。近年來的研究發現miRNA參與了成骨細胞、破骨細胞及軟骨細胞的增殖、凋亡及分化,在骨代謝、骨重建、類風濕關節炎及骨肉瘤等生理病理過程發揮重要作用[19-21]。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miR-16、miR-22、miR-34a、miR-146a等在骨關節炎組織中高表達,可能發揮促進骨關節炎作用,而miR-27b、miR-125b、miR-140等在骨關節炎中低表達,可能在骨關節炎過程中起保護作用[11-17]。
miR-365基因定位16p13.12,miR-365的功能非常復雜,目前對miR-365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惡性腫瘤,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miR-365在結腸癌、肺癌、肝癌、惡性黑色素瘤、兒童白血病、浸潤性導管胰腺癌及胃癌等腫瘤組織或細胞系中表達異常,miR-365在不同腫瘤中可能發揮不同的作用[22-24]。Xu等[17]利用定量PCR檢測發現發現骨關節炎患者軟骨細胞miR-365的表達水平遠遠高于正常的軟骨細胞,同時在大鼠的骨關節炎模型中得到了驗證。外周循環的miRNA可以與蛋白結合成復合體,不易被RNA酶降解,可以非常穩定地存在,體液中miRNA的濃度較高,可以達到作為生物標志物的檢測濃度,同時由于體液取材方便,miRNA是理想的生物標志物[25]。有學者利用定量PCR檢測發現非小細胞肺患者血清中miR-365表達水平明顯降低,與肺癌的轉移及預后有關[23]。目前研究發現miR-16、miR-132、miR-146a、miR-155、miR-223等多種miRNAs在骨關節炎患者血漿或關節滑液中表達異常[26-28]。本研究采用定量PCR檢測了膝骨關節炎患者和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血漿和關節滑液中miR-365的表達水平,結果發現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關節滑液中miR-365水平均明顯高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P < 0.01),與Xu等[17]在骨關節炎的軟骨細胞中的研究結果一致,研究結果提示膝骨關節炎的發病過程中患者血漿及關節滑液中miR-365的水平不斷增高,可能在疾病的病理進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研究還發現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中miR-365水平明顯高于關節液中的水平,進一步的相關分析顯示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中miR-365水平與關節滑液中的水平之間呈正相關,提示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關節滑液中miR-365的來源可能相同,但有關miR-365的具體來源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由于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及關節滑液中miR-365可以穩定存在、濃度較高且與病理過程有關,可以作為膝骨關節炎的一種生物標志物。
綜上所述,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漿、關節滑液中miR-365水平增高,血漿中miR-365水平與關節滑液中的水平之間呈正相關,提示miR-365參與了膝骨關節炎的發生發展過程,隨著對miR-365在膝骨關節炎中的研究深入,miR-365有可能成為膝骨關節炎診斷、預后及治療的新靶點。
[參考文獻]
[1] Haseeb A,Haqqi TM. Immunopathogenesis of osteoarthritis [J]. Clin Immunol,2013,146(3):185-196.
[2] Tsezou A. Osteoarthritis year in review 2014:genetics and genomics [J].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14,22(12):2017-2024.
[3] Malemud CJ. Biologic basis of osteoarthritis:state of the evidence [J]. Curr Opin Rheumatol,2015,27(3):289-294.
[4] Pereira D,Ramos E,Branco J. Osteoarthritis [J]. Acta Med Port,2015,28(1):99-106.
[5] Kapoor M,Martel-Pelletier J,Lajeunesse D,et al. Rol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osteoarthritis [J]. Nat Rev Rheumatol,2011,7(1):33-42.
[6] Roos EM,Arden NK.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knee osteoarthritis [J]. Nat Rev Rheumatol,2016,12(2):92-101.
[7] Yu SP,Hunter DJ. Emerging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J]. Expert Opin Emerg Drugs,2015,20(3):361-378.
[8] Rahman W,Dickenson AH. Emerging target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pain [J]. 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2015,9(2):124-130.
[9] Mo YY. MicroRNA regulatory networks and human disease [J]. Cell Mol Life Sci,2012,69(21):3529-3531.
[10] Acunzo M,Romano G,Wernicke D,et al. MicroRNA and cancer--a brief overview [J]. Adv Biol Regul,2015,57:1-9.
[11] Sondag GR,Haqqi TM. The Role of MicroRNAs and Their Targets in Osteoarthritis [J]. Curr Rheumatol Rep,2016, 18(8):56.
[12] Yu XM,Meng HY,Yuan XL,et al. MicroRNAs' Involvement in Osteoarthritis and the Prospects for Treatments [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5,2015:236179.
[13] Nugent M. MicroRNAs:exploring new horizons in osteoarthritis [J].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16,24(4):573-580.
[14] Wu C,Tian B,Qu X,et al. MicroRNAs play a role in chondrogenesis and osteoarthritis (review) [J]. Int J Mol Med,2014,34(1):13-23.
[15] Le LT,Swingler TE,Clark IM. Review:the role of microRNAs in osteoarthritis and chondrogenesis [J].Arthritis Rheum,2013,65(8):1963-1974.
[16] Yu C,Chen WP,Wang XH. MicroRNA in osteoarthritis [J]. J Int Med Res,2011,39(1):1-9.
[17] Yang X,Guan Y,Tian S,et al. Mechanical and IL-1β Responsive miR-365 Contributes to Osteoarthritis Development by Targeting Histone Deacetylase 4 [J]. Int J Mol Sci,2016,17(4):E436.
[18] Altman R,Asch E,Bloch D,et al. Development of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osteoarthritis. Classification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riteria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J]. Arthritis Rheum,1986,29(8):1039-1049.
[19] Kapinas K,Delany AM. MicroRNA biogenesis and regulation of bone remodeling [J]. Arthritis Res Ther,2011, 13(3):220.
[20] Lian JB,Stein GS,van Wijnen AJ,et al. MicroRNA control of bone formation and homeostasis [J]. Nat Rev Endocrinol,2012,8(4):212-227.
[21] Kushlinskii NE,Fridman MV,Braga EA.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microRNAs in Osteosarcoma Pathogenesis [J]. Biochemistry(Mosc),2016,81(4):315-328.
[22] Nie J,Liu L,Zheng W,et al. microRNA-365, down-regulated in colon cancer,inhibit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promotes apoptosis of colon cancer cells by probably targeting Cyclin D1 and Bcl-2 [J]. Carcinogenesis,2012, 33(1):220-225.
[23] Liu Y,Zhang G,Li H,et al. Serum microRNA-365 in combination with its target gene TTF-1 as a non-invasive prognostic marker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Biomed Pharmacother,2015,75:185-190.
[24] Tao J,Ji J,Li X,et al. Distinct anti-oncogenic effect of various microRNAs in different mouse models of liver cancer [J]. Oncotarget,2015,6(9):6977-6988.
[25] Witwer KW. Circulating microRNA biomarker studies: pitfall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Clin Chem, 2015, 61(1):56-63.
[26] Borgonio Cuadra VM,González-Huerta NC,Romero-Córdoba S,et al. Altered expression of circulating microRNA in plasma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arthritis and in silico analysis of their pathways [J]. PLoS One,2014, 9(6):e97690.
[27] Bernard NJ. Osteoarthritis:circulating miRNAs-early osteoarthritis biomarkers [J]. Nat Rev Rheumatol,2014,10(4):197.
學習計劃:
1、大一:已經過了,我過得渾渾噩噩,而且還掛了科,特別是第二學期還有一科重修。盡管如此,我大二的時候將不會在頹廢,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些都是空話,我只要我的每一科學科不掛科、不重修就行,如果有空余時間,還可以參加點課外活動。
2、大二:大一的我正在向大二邁進,看著大一的掛了、重修的科目,我該怎么去學接下來的課程呢?這是一大問題,現在的我已經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為了大二不再掛科,我必須逼著自己去學,逼著自己去記很多東西,要為自己而奮斗。同時,應該做好決定了,是讀完本科就工作,還是繼續讀研究生?這又是一個問題,大二的時候做好決定,到時候不論怎樣選擇,我都將沿著那個決定堅持不懈的走下去!既然選擇了,便只顧風雨兼程!
3、大三:即將離開學校到醫院的時候,大三上學期,打算抱著不求學好,但求不掛的心態,度過大三的第一學期;接下來的第二學期,將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考試,我會擺正我的心態,去接受每一場考試,絕對不會再像現在這樣,掛科,重修!我要讓我自己的三年在校生活
在最后一刻,不留遺憾!
關鍵詞:輔導員;大一新生;學業規劃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大學生活質量、學習自主性以及人生職業發展效率,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學業生涯規劃。根據大學生在大學的實際情況,結合現有的主客觀因素確定在大學期間的學業目標,并為實現這個目標制定計劃,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實現個人的可持續發展。
一、對大一新生開展學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對于大一新生來說,剛進入大學的他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科學合理的安排大學課余時間對其個人發展尤其重要。
1、大一是大學生活的開端,關系到大學期間的學習效果
在目前大學的教學安排中,大一基本涉及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等大量的基礎課程。其中的公共課與中學階段學習的知識類似,但在難度、深度和廣度上又有很大的差別,大學生首先應該明確認識到從這些熟悉的知識開始深入學習,能有效的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同時這些知識也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跟以前的中學階段不一樣的是,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時間靈活度要大得多,能夠自己支配的時間也相對充裕,這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基礎條件。所以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大學課余時間對大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2、大一是整個大學的敏感期,點滴的差別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進入大學后寬松自由的學習生活環境,沒有父母和老師的約束使得一部分大一新生感到盲目茫然,而另一部分大一新生聽取了家里親戚朋友或者高年級學長學姐所告知的經驗教訓,要么認真努力的學習,要么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各項內容形式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充分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在失去了高考這個多年來的學習目標,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對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生活進行規劃,為自己找一個明確的目標。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及時適應自己的大學學習,調整了自己的學習生活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從大一開始,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上就開始有了一些細微的差別,而由這些差別導致的蝴蝶效應會在一兩年開始表現出來,尤其是在大四考研或者找工作時會越來越明顯。
3、學分制的教育模式要求學生必須對自己的學業生涯進行科學的規劃
學分制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感興趣的課程。因此,大學生必須學會科學合理的安排利用好自己的大學時間,避免出現因為自主支配時間太多而感到無所事事,沉溺游戲,最后荒廢自己的學業。有了科學合理的學生生涯規劃,在其指導下大一新生就可以根據各自專業的教學計劃,執行適合自己的學業規劃,盡快的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
二、輔導員對大一新生開展學業生涯規劃的途徑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能與所管理的學生廣泛接觸,熟悉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學生的現實變化,在工作中可以準確把握不同學生的思想變化,加以正確引導。
1、教育引導學生提高認識,明確學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大一新生首先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制定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更快更好的確立整個大學期間的學習目標,解決好大學期間學什么、怎么學、何時學等關鍵問題,是將來制定自己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科學合理的學業生涯規劃可以有效的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大學生活的質量和效率,更是為以后步入社會工作做準備,所以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的完成符合自己個性和學習習慣的科學的學業生涯規劃。
2、引導學生科學處理學習和能力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很多學生在家長和中學老師等影響下樹立了大學就是享受生活、要多參加社會活動或者死讀書、讀死書等比較極端的錯誤觀念。而社會真正的要求是培養專業人才和綜合性人才的同時,也要求這些人才具備相應的社會能力,兩者缺一不可。大學生的身份首先是學生,那么學習就是他們的首要任務。只有在良好的學習基礎上,拓展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才能更好的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綜合素質越高,人生價值體現的越大,而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能力作為基礎,體現的價值則會大打折扣。
3、充分認識自我,客觀評價自我,尋找真實自我
學業生涯規劃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和前提,科學有效的學業生涯規劃必須要以科學詳盡的學習計劃為基礎,同時加上各項有效的社會因素等客觀條件。而制定學習計劃的前提是一定要學生能夠準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同時也要考慮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求來如何堅持實施的問題。客觀的評價自我,了解自己適合做什么工作,應該學習什么知識,將來進入社會后想要處在什么崗位上?這些都是鼓勵學生堅持實施自己學習計劃的動力所在。因此,客觀的評價自我,完善和充實自己的學習計劃是制定學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也是人生成功的基礎。
4、深入了解就業形勢,選擇適合自己又符合社會需要的專業
制定學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大學生在學校學習和生活的效率,為畢業后走向社會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制訂了科學完善的學習計劃并不代表就有了科學的學業生涯規劃,科學的學業生涯規劃必須包含社會需求等客觀因素。社會的需求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遷的,沒有哪個專業會長時間的冷門或者熱門。認真分析、深入了解當前就業形勢,選擇既適合自己能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長的又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和放心是學業生涯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對當前社會就業形勢的全面理性認識也有利于更快更好的熟悉社會、融入社會。
5、分階段評審,及時做好調整規劃
對于剛進入大學的新生來說,對自身以及對專業的認識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盲目的。這個階段制定的學業生涯規劃很容易脫離現實,不具有可行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不斷積累以及視野的拓展,學生對自身以及社會的認識不斷加深,在充分了解社會信息和專業信息后,學生的學業生涯規劃必須及時進行審查和調整。
科學完善的學業生涯規劃,持之以恒的踐行學業生涯規劃對于提高大學生的人身職業生涯發展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