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癲癇患者護士體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字】癲癇持續狀態(SE);急救護理;呼吸
癲癇持續狀態(SE)是指凡一次癲癇發作或反復發作而間歇期意識無好轉的狀況持續30分鐘以上[1]。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間接診68例SE患者,通過采取急救護理策略,取得較好救助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基本信息
選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間接診68例SE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齡20~61歲,平均38.7歲。癲癇病史3d~8年,SE發作的持續時間38min~2.4h。原發性14例,繼發性SE(54)的發病誘因包括,腦外傷、腦血管疾病、腦內惡性腫瘤以及腦手術并發癥。
1.2 臨床表現
本組SE患者均出現持續性或陣發性全身強制痙攣或局部肢體痙攣,持續時間均超過30min,患者患處肌肉功能完全喪失。本組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部分患者意識完全喪失,同時伴有全身高熱、水電解質紊亂。
2 結果
2.1 療效評級
將本組68例SE患者的急救護理療效分為:① 臨床治愈:24h內癥狀完全消失,3d內沒有復發。② 改善:24h內癥狀明顯緩解,3d內SE發病次數逐漸減少。③ 無效:24h內癥狀無改善,3d內SE發病次數未減少甚至增加。所有患者均接受24h的急救護理,24h內患者SE未好轉,則持續急救,好轉患者之后3d接受常規癲癇護理。3d后對患者療效進行評價。
2.2 統計檢驗 計數數據使用χ2檢驗,P
2.3 結果
2.3.1 療效評級
本組68例SE患者經過3d的護理后,臨床治愈46例(67.65%),改善16例(23.53%),無效6例(8.82%),急救護理有效率為91.18%。
2.3.2 臨床體征變化如表1所示。68例患者急救護理后的呼吸、心率、收縮壓及體溫指標較急救前明顯改善,而舒張壓無明顯變化。
3 討論及結論
癲癇是反復發作的短暫腦功能失調綜合征,而SE則表現為持續發作或陣性發作超過30min的癲癇狀態。急救護理是盡早消除SE臨床癥狀,避免腦功能損害的重要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3.1 持續監測
患者入院后應盡早采取急救,急救室及病房內均需要保證安靜,無閑雜人員,同一病房內不宜接收過多患者,室內光線不宜過強,室溫不宜過高。3d內應當持續嚴格監測患者的各項體征,患者應采取腸外營養支持,不能進食,避免進食中途再次發病。
3.2 及呼吸護理
急救護理患者入院后立即由護士指導并協助家屬使患者平躺在病床上,并使用綁帶限制患者活動能力,避免墜床。對于強制性痙攣的患肢,不宜強壓,避免發生外傷。將患者頭部側偏,防止舌根后墜而發生窒息。在患者上下臼齒間放置牙墊,避免誤傷舌頭[2]。立即清理患者口腔,取下義齒,并清除食物殘渣及多余唾液,以保持患者呼吸通暢。要求家屬同時解開患者衣褲及領帶,在SE發作的間隔時期內幫助患者更換寬松的病號服。
患者發病后,呼吸系統將會應激性地受到抑制,長時間容易出現組織缺氧,造成心腦細胞損傷。另一方面,抗驚厥藥物(地西泮)也存在呼吸抑制的不良反應。因此患者入院后應當采取持續機械供氧,氧流量為0.5~1.5L/min。當患者出現以下緊急情況時應立即采取氣管切開供氧:① 面部抽搐而無法進行供氧插管;② 患者常規供氧后發生反復咳痰,存在誤吸風險;③ 患者肺部功能存在缺陷,如原患肺氣腫等肺部疾病;④ 患者供氧后仍出現紫紺或呼吸≥35次/min。
3.3 建立靜脈通道
盡早消除患者抽搐狀態是急救護理的基本原則。本組患者采取靜脈注射地西泮的方法治療抽搐。在建立靜脈通道時應當首選患者功能正常的側肢。由于地西泮存在呼吸抑制的不良反應,因此在給藥時及給藥后5min內應當密切監測患者呼吸指標,5min內患者抽搐無改善,則行二次給藥。此外,護士應當嚴格遵醫囑進行腦水腫預防、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出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同時護士應當記錄患者的排尿量,必要時可對患者使用利尿劑,預防體內水腫。
3.4 高熱護理
大多數SE患者發病時伴有全身高熱癥狀。長時間高熱使機體基礎代謝率增高,腦組織耗氧量增加,以致腦水腫加重[3]。因此護士應當同時密切監測并記錄患者體溫,高熱患者應首選冰袋、酒精等物理降溫方式,必要時靜脈給藥降溫。
本組68例患者所采取的急救護理流程為:持續監測患者體征 急救護理(限制、維持呼吸暢通、供氧) 及時建立靜脈通道(中樞神經抑制藥物、腦水腫預防、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 緩解高熱(物理及藥物降溫)。SE患者發病后盡早入院,接受全面的急救護理,對于盡早患者癥狀,降低致殘致死率,降低腦細胞損傷,改善患者預后等均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名林,岳瑞芳,張桂華,等. 癲癇持續狀態的15例護理體會[J]. 齊魯護理雜志. 2009,13(16):172-173.
【關鍵詞】 病毒性腦膜炎; 癥狀性癲癇;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8-0101-02
病毒性腦膜炎是多種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軟腦膜(蛛網膜和軟膜)彌漫性炎癥的一組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頭痛、發熱和腦膜刺激征;癥狀性癲癇是指全身性疾病或腦損害嚴重影響腦代謝,導致功能失常引起的癲癇,病毒性腦膜炎是導致癲癇發作的最主要原因[1]。本文針對病毒性腦膜炎合并癥狀性癲癇的臨床護理進行研究和經驗總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0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腦膜炎合并癥狀性癲癇患者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齡4~46歲,平均29.7歲,住院時間為5~70 d。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腦膜炎的臨床診斷標準,并且都有癲癇發病史,行腦電圖進行檢查存在癲性放電。
1.2 護理
1.2.1 一般護理 病房溫度保持在18 ℃~22 ℃,濕度保持在50%~60%,每天定時通風和紫外線消毒,以保持空氣新鮮;病房內備好搶救藥品和器械,以備急需;定時幫助或囑咐患者更換,以預防褥瘡和肺炎等情況發生[2];囑咐患者進食高熱量、富營養、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要少量多餐,鼓勵患者多飲水和果汁,以補充足夠的液體和維生素,也利于大便通暢。如果患者發生便秘,必要時給予開塞露20 ml灌腸或遵醫囑給予緩瀉劑口服。
1.2.2 腰椎穿刺術護理 在穿刺前要耐心地向患者或家屬介紹腰椎穿刺術的目的、意義、配合方法、操作中可能會發生的一些問題等,并讓患者或家屬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名,囑咐患者術前將大小便排空,護士準備好腰椎穿刺術的用物[3];在術中,首先協助患者擺好合適的,在穿刺的過程中多安慰和鼓勵患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穿刺后協助醫師將所取的腦脊液標本送檢;待穿刺結束后,囑咐患者要去枕平臥6 h,可以進水后鼓勵患者多飲水,以防止電解質紊亂,并遵醫囑為患者靜脈補充一定量的液體,盡量避免發生低顱壓性眩暈、頭痛及其他的并發癥。
1.2.3 癲癇發作的護理 癲癇持續狀態(一次性癲癇的發作時間超過30 min,或患者意識在兩次發作之間不能完全恢復)可導致患者不可逆的腦損害,所以對癲癇發作患者進行迅速、有效的救治尤為重要。當患者癲癇全身性發作時,應迅速就近協助患者躺在平整的地方,或平臥在床上,有活動性假牙的取下,并立即用牙墊或筷子、手絹、紗布等放于患者的上、下臼齒之間,可預防咬破舌頭或舌后墜引起呼吸道堵塞,之后將患者的衣領、褲帶解開;癲癇大發作時如果呼吸道的分泌物較多,應將患者頭偏向一側,打開氣道,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另外為避免脫臼、骨折等情況發生,對于癲癇發作的患者不能用暴力按壓抽搐的肢體;需遵醫囑迅速靜脈推注或靜點抗癲癇發作藥物,給予面罩或雙腔鼻導管吸氧,及時地吸痰,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定時進行血電解質、血氣、顱腦生命體征的監測,對癥給予患者腸內、腸外營養支持,為預防感染和并發癥,護士還要為患者做好皮膚和生活護理。
1.2.4 特殊用藥的護理 癲癇患者一般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在住院期間護士要按時、按頓地發放藥物,并看著患者服下,出院時為防止漏服、少服、多服等影響治療效果,囑咐患者要遵醫囑按量、按時地服藥,不要私自換藥或停藥,抗癲癇藥物很多都存在不良反應,比如常用的卡馬西平會導致骨髓抑制和中性粒細胞減少;妥泰會引起嗜睡、頭暈、失語、感覺異常、抑郁、思維異常、胃腸道等反應;苯巴比妥、丙戊酸鈉可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所以要將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告知患者,囑咐患者要注意觀察所服藥物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定期復查肝功能等以檢查血藥濃度,囑咐患者在完全控制癲癇后,才可以逐漸停藥(減藥過程一般至少需1年),切忌突然停藥,以避免癲癇持續狀態的發生。
1.2.5 心理護理 由于病毒性腦膜炎合并癥狀性癲癇起病急、病情發展快,患者臨床表現以頭痛為主,有些患者為緩解疼痛常用頭撞擊物體,待病情好轉后會出現焦慮不安、精神緊張、恐慌、幻覺、沖動、胡言亂語、易激惹等現象[4],護理人員不但要加強巡視病房,還要及時有效地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講解不良的心理問題會影響治療,給予患者及時的疏導,以增加患者的信心,積極有效地配合治療。
2 結果
通過對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后,治愈出院5例,占16.1%;好轉出院24例,占77.4%;放棄治療出院2例,占6.5%。
3 討論
據相關報道目前臨床約有80%~90%的病毒性腦膜炎是因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髓灰質炎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的,從嬰幼兒到老年人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輕度患者沒有癥狀感染,重度患者并發癥狀性癲癇、心肌炎、腦炎,甚至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5]。所以醫護人員對病毒性腦膜炎合并癥狀性癲癇的患者的治療和護理要加以重視,護理過程中要做好情志護理、心理疏導,另外注意該病不但容易發生院內感染,還容易發生院外擴散,所以還要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韓團曉.蒙西醫結合治療病毒性腦膜炎30例臨床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31):1048-1049.
[2]趙英秀.病毒性腦膜炎患兒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5):615.
[3]歐小凌,沈利平,徐桂紅.病毒性腦膜炎合并癥狀性癲癇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7):611-612.
[4]曲朝霞.病毒性腦膜炎合并癥狀性癲癇的臨床護理經驗總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306-307.
[中圖分類號]R363.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7-179-01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醫院病房為教育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屬為教育對象,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使病人了解增進健康知識,改變病人的健康行為或問題,使病人的行為向有利于康復方向發展的教育活動。(1)我科對癲癇手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現簡介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8年8月-2010年2月,共行癲癇手術60例,年齡4-60歲(32歲),其中顳葉癲癇48例,非顳葉癲癇12例。單純病灶切除50例,胼胝體切開8例,大腦半球切除1例,功能區皮層電凝熱灼1例。40例實施了正規的術前健康教育(單純病灶切除30例,胼胝體切開4例,大腦半球切除1例,功能區皮層電凝熱灼1例)。20例只進行一般術前交代(單純病灶切除20例,胼胝體切開4例),結果發現,經過正規術前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屬,術后對治療效果的滿意程度明顯要高于后者。
2 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
2.1 間接健康教育
將常見問題、大眾化問題利用宣傳欄及發放健康手冊等形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文字簡潔且通俗易懂。
2.2 定期舉行健康講座
護理人員根據病房內患者及家屬要求安排健康教育講座,組織患者及家屬學習,鼓勵患者及家屬在學習中的提問并積極解答,定期抽查患者及家屬掌握的情況。
2.3 健康教育計劃
妥善安排好教育時間,根據患者自身特點制定適合每個患者的健康教育內容并保證健康教育工作切實落實,將教育項目和內容指定成標準護理計劃(附表)
健康教育護理計劃
2.4 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
2.4.1 心理指導
(1)對于需要手術的癲癇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手術患者,根據患者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不但包括疾病知識,治療知識,更重要的是給與健康心理指導。(2)強調通過手術可以治愈或控制癲癇發作,提高生活質量,增強對手術的信心。
(2)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手術的目的及預期效果,講述手術的大致過程及可能出現的不適及注意事項,并請接受手術患者與其直接交流,使患者及家屬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3)根據病人的年齡,職業,癲癇類型,病程長短,發作形式,術前評估,有針對性的接觸病人的思想顧慮,及時解除,使其在接受手術時期處于最佳心理狀態。
2.4.2 癲癇知識的教育
(1)癲癇手術患者為病程長、發作頻繁、藥物難以控制患者,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有針對性的介紹手術治療的優點和方法,和此患者手術的適應性,使患者對自己的手術過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配合手術順利進行。
(2)患者家屬癲癇知識的宣教也很重要,因為疾病致貧,許多家屬對手術的期望值過高也將成為術后效果滿意程度的關鍵。病情不同決定著手術方式的不同和手術的效果。手術有時并不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的全部要求,我們術前有針對性的對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在征得家屬充分理解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2.4.3 術前教育
(1)禁止患者及家屬串病房防治交叉感染。術前為保持局部清潔應洗澡、剃頭,防止局部感染。
(2)練習床上大小便防止術后便秘、尿潴留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致血壓升高,出現顱內出血的危險。
(3)指導患者按規定禁飲食,防止術中、術后并發惡心嘔吐而使胃內容物返流甚至引起誤吸。
(4)簡單告知手術需要的時間及可能出現的不適情況,消除患者的疑慮及恐慌,征得患者配合,保持患者平靜的心態接受手術。
2.4.4 術后教育及指導
(1)根據患者的手術類型對患者家屬做有針對性指導,如顳葉癲癇手術后病人多有短暫的神經精神癥狀,額葉癲癇有可能出現語言障礙,手術頭部引流需短暫的肢體約束等。避免患者家屬出現恐慌及焦慮,影響患者自身情緒。
(2)提醒患者及家屬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如感覺,定向力,語言障礙,肢體活動障礙等要及時匯報給醫務人員,以觀查有無手術的副損傷。
(3)手術或姑息性手術后,一旦癲癇發作,要正確對待,及時用藥。
(4)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說明正確服藥的重要性,防止家屬過于期待手術,忽視藥物的加強治療。
(5)術后早期訓練語言功能及記憶力床上活動四肢,拆線無異常早期下床活動.逐漸恢復運動功能。
2.4.5 出院指導
(1)術后無癥狀發作亦需要服藥1-2年待痊愈無癥狀停藥。
(2)姑息性手術術后服用抗癲癇藥準確及時嚴格按醫囑服藥,不得隨意減藥或停藥,如有異常癥狀及時就醫。
(3)告知患者戒煙酒,高維生素飲食,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保持情緒平穩,避免情緒激動或緊張,根據病情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避免過勞。
(4)按時來醫院復查(第一次:術后3個月,第二次:第一次后的半年,第三次:第二次后的一年)。如患者病情有變化,隨時復查。
3 效果評價
自從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以來,患者及家屬普遍反映住院期間,不但得到了護理人員優質的護理,使身心順利康復,而且通過接受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學到了很多知識病人通過護士的健康教育對整個手術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更加主動配合治療,應對能力也大大提高,術后并發癥明顯減少,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同時實施健康教育也激發了護士們求知欲望及責任心,使護士的自身價值在工作中得到體現和滿足,形成了人人主動學習,求知若渴的良好風尚。
參考文獻
目的:總結癲癇病外科治療后護理體會。方法:通過分析26例癲癇病外科治療后患者的臨床各種問題和相應的護理體會的護理資料。結果:1例出現術后癲癇的小發作或部分發作,無大發作癥狀出現,24例無癲癇發作或出現部分并發癥,通過治療和精細護理后痊愈, 1例出現并發癥肺部感染以及基礎病肺心病夜間突發轉RICU(呼吸重癥監護室)后經搶救無效死亡。結論:通過積極精心的護理,提高了護理質量,降低了癲癇外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出院生活治療以及治愈率。
關鍵詞:癲癇病; 外科治療; 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201-01
目前所說的現展的癲癇外科始于1886年,Dr.Horsley用腦皮質切除的方法治療了3例頑固性癲癇患者[1]。由于頭皮腦電圖技術逐步的發展,1940年以后基本用無創的技術以及各種單多通道技術發展,基本在腦表面基本定位病變腦組織以及異常放電區域,繼而癲癇外科得到逐步的發展,由于癲癇大部分癲癇為顳葉癲癇,特別是顳葉癲癇[2-4]。一般來說癲癇外科中心應由神經科醫生(癲癇內科醫生),臨床腦電生理分析專家,資深的癲癇以及功能神經外科醫生,資深神經放射學診斷專家及PET專家,而神經心理醫生也是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各種臨床癥狀、電生理監測、MRI、PET、神經心理學等所有資料進行分析,共同討論、制定是否需要更多的檢查(如創傷性檢查)電位和手術方案[5]。術后由神經外科醫生制定藥物治療的方案及密切隨訪計劃,術后回訪也是決定患者能否安全出院的一個重要因素[6]。
1 臨床資料
我科2011-04~2013-12 共收治癲癇患者26 其中男12例, 女14例, 年齡最大65 歲, 最小19 歲, 平均45歲。
2 結果
(1)開顱手術18例,損傷大,但可以明確治療范圍,位置準確的;(2).立體定向手術5例。這種手術不需要開顱,損傷比較小,往往只需要鉆一個幾毫米到一厘米的小孔就可以;3.植入性手術3。通過放電剌激器來抑制大腦的興奮性,費用極高,一般不予接受。1例出現術后癲癇的小發作或部分發作,無大發作癥狀出現,24例無癲癇發作或出現部分并發癥,通過治療和精細護理后痊愈, 1例出現并發癥肺部感染以及基礎病肺心病夜間突發轉RICU(呼吸重癥監護室)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3 護理評估
評價術前患者的病史利于有無術前無明顯誘因的高熱驚厥病史、中型重型顱腦外傷病史、既往由于某種原因的顱腦開路手術史。每次患者癲癇發作時的常見誘發因素或是癲癇發作前的異常行為表現等等,要和臨床主管醫師溝通,熟練掌握病情以及相應的應對之策,防止病人自傷或傷他人,或是墜床、墜樓等。詳細問清楚患者術前用藥史以及詳細的量以及種類,因為癲癇外科病人都會有內科治療無效或是不能堅持吃藥而選擇手術。有無口服藥物治療癲癇史。每個癲癇外科病人均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需要主管護師或有經驗的資深護士去心理護理,或是與神經心理醫師溝通,共同做好術前護理工作的。
4 術后護理以及并發癥對癥處理
(1)癲癇患者術后都要在長時間繼續抗癲癇要抗癲癇藥物治療時間內繼續認為手術以后不需服藥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服藥時間致少2年,藥物種類、劑量、劑型、時間的選擇要嚴格遵醫囑,否則可能會導致癲癇復發。(2)正確看待手術的并發癥:任何手術都可能會受到某些超自然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各種各樣的并發癥,特別是癲癇手術操作的部位多位于大腦的功能區域,所以術后可能會出現肢體、語言功能的障礙、顱內的血腫等,盡管并發癥發生的機率很少,但每一個病人都有發生的可能,出現后要進行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7]。(3)、癲癇術后復發:癲癇手術本身并不是全部有效,部分病人術后可能無效或加重,也有部分病人術后一段時間內會復發,一旦復發時重新按正規的藥物治療,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考慮再次手術。(4)部分病人不能進行手術,需要埋植皮層電極返回病房繼續觀察,這主要是由于癲癇手術是一種不定式的手術,大部分病人需要進行術中的皮層電極檢查,如果皮層電極與術前的檢查不一致,特別是不能確定癲癇部位時可以會出現這種情況[8]。(5)、癲癇手術是一種功能性手術,費用較高,一些檢查和靜脈應用的抗癲癇藥物不能列入公費醫療內,需要病人家屬負擔。
5 術后的護理健康教育
按時服藥,在醫生指導下停口服藥,以免誘發癲癇發作。服藥期間定期檢查肝功能及血藥濃度,避免從事駕駛、游泳、登山等活動,外出有人陪伴,或隨身攜帶自助卡,卡上標明姓名,住址、家庭電話等。保持情緒穩定,精神愉快,避免生氣、興奮等誘發癲癇發作因素。鼓勵患者與人多交流,減輕孤獨感,早日重返社會。定期門診復查,如有不適,及時到醫院就診。
癲癇手術的操作部位是在人的大腦,盡管發生并發癥的幾率很小,但每個病人都有可能發生。癲癇手術本身造成的死亡是很少的,常見的并發癥是出血、感染等。今年以來,我院神經外科癲癇外科治療中心為26位癲癇患者進行檢查,均得到明確診斷和精確定位,為26例頑固性癲癇患者進行外科治療,術后得到神經外科護理精英團隊的護理,治療詳細護理措施,即時發現問題,即時和主管大夫溝通,即時處理。沒有發生嚴重并發癥,取得滿意療效。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手術的并發癥和后遺癥會越來越少,手術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Clive R. Bramham ? Maria N. The Arc of synaptic memory. Exp Brain Res (2010) 200:125140
[2] Alme MN, Wibrand K, Dagestad G, Bramham CR (2007) Chronic Xuoxetine treatment induces brain region-speciWc upregul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BDNF-induced long-term potentiation.Neural Plast 2007:26496.
[3] Banerjee PS, Aston J, Khundakar AA, Zetterstrom TS DiVeren tial regulation of psychostimulant-induced gene expression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the immediate-early gene.Arc in the juvenile andbrain. Eur J Neurosci 2009,29(3):465476.
[4] Bloomer WA, VanDongen HM, VanDongen AM Arc/Arg3.1 translation is controlled by convergent N-methyl-D-aspartate and Gs-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s. J Biol Chem 2008,283(1):582592
[5] Cavazos J E, Cross D J. The role of synaptic reorganization in 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J].Epilepsy Behav. 2006, 8(3): 483-493.
[6] Bramham C R, Worley P F, Moore M J, et al. The immediate early gene arc/arg3.1:translation is controlled by convergent N-methyl-D-aspartateand Gs-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s. J Biol Chem 2009,283(1):582592
【摘要】:癲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患,以腦部神經元過度放電所致的突然反復和短暫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1]顱腦外傷后并發癲癇在臨床上并不少見,如果搶救治療不及時,癲癇發作持續時間長,不僅影響病人神經系統功能的康復,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強顱腦外傷后預防癲癇的措施,積極控制癲癇發作,以及重視患者及屬的健康教育是臨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關鍵詞】:顱腦外傷 癲癇 急救 護理
1. 臨床資料 : 患者李某,因車禍致頭部受傷后意識不清伴陣性煩燥1小時于2011年9月20日入院,入院時患者意識不清,呼之不應,伴陣性煩燥,無肢體抽搐。入院后經頭CT等檢查,診斷為重型開放性顱腦外傷。并急診在全麻下行顱內血腫清除術和去骨瓣減壓術,術后給予重癥監護,止血、脫水、抗炎、營養腦神經等對癥支持治療,病情逐漸好轉,生命體征正常,意識轉為清醒,于2011年10月18日轉出重癥監護室,并給予高壓氧等進一步康復治療。患者四肢肌力、肌張力恢復正常。在家屬陪同下可下床自由活動,于2011年12月17日突發全身持續性抽搐,立即轉入重癥監護室給予相應治療。
2 急救處理:患者突發癲癇時,立即首選地西泮靜脈緩慢推注,無效后再重復注射一次,并給予生理鹽水10毫升加丙戊酸鈉0.4克靜脈注射,同時將患者衣領、褲帶解開,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舌咬傷等外傷,拉上床檔,并立即給予吸氧,持續心電監護,該患者經兩次靜脈推注安定后仍抽搐,立即給予生理鹽水20ml加咪達唑倫20mg微量泵靜脈注射,給予生理鹽水240ml加丙戊酸鈉0.8輸液泵 24h勻速輸入,經過以上處理后患者抽搐逐漸減輕,病情逐步穩定。
3. 護理體會
3.1 預防用藥:對顱腦外傷的患者,常規應用預防癲癇的藥物,對清醒,病情較輕者可口服丙戊酸鈉0.5克,每日兩次。對病重者可用生理鹽水240ml加丙戊酸鈉0.4或者0.8克用輸液泵24小時勻速靜脈滴入,對病情較重者可先用生理鹽水10ml加丙戊酸鈉0.4g靜脈推注,在靜脈滴注丙戊酸鈉,病情好轉后可改為口服。
3.2 控制發作:一旦病人發生癲癇,應首選安定靜脈注射,如效果不理想可選用咪達唑倫等肌松劑,搶救病人宜多名護士參加,保證迅速、安全、有效,宜選用留置針建立靜脈通道,以防患者全身抽搐使針頭刺破血管壁影響藥物吸收和重復靜脈穿刺影響搶救,迅速給病人吸氧,持續心電監護,以及觀察患者血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等情況,并保證病人安全,防止病人墜床、摔傷、舌咬傷等,觀察病人意識,瞳孔的變化,注意有無腦水腫的發生。
3.3 加強健康教育:對顱腦外傷的病人加強健康教育特別重要,對清醒的患者及家屬應反復強調口服丙戊酸鈉等藥物的重要性及癲癇發作的嚴重性,應督促病人按時按量不間斷服藥。對能下床活動的病人應隨時有家人陪伴,勿在高坡等危險地段活動,不宜用過熱的水洗澡,上衛生間及洗澡時,不應鎖門,餐后不宜立即洗澡,保持情緒穩定,戒煙忌酒。預防感冒受涼等,出院后若發生癲癇,根據病情酌情處理,可先針剌人中,合谷等穴位,如好轉及時可不急送醫院,如持續時間長,全身抽搐重應立即送往醫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