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化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化學教育 ;綠色化學教育; 環保意識

1 “綠色化學”的提出和內涵

“綠色化學”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美國環保局的官方文件中,以突出化學對環境的友好。1995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副總統戈爾專設了“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以推動社會各界進行化學污染預防和工業生態學研究,鼓勵支持重大的創造性的科學技術突破,從根本上減少乃至杜絕化學污染源。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綠色化學”理念日益提上日程。

“綠色化學”是當今社會提出的一個新理念。在“綠色化學工藝”中,理想狀態是反應物中所有原子全部轉到所要制得的產物中去,即原子利用率為100%(原子經濟性)。原子的利用率越高,意味著生產過程中廢物的排放量越少,這樣對環境的影響也就越小。但實際很難做到,許多反應存在副反應或生成不需要的物質,只要這些物質如水等對環境無污染,也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

把綠色化學融合于中學課程教材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之中,便綠色化學成為中學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中學化學教育的嶄新課題和歷史使命。

2 “綠色化學”在中學化學中的滲透

2.1 立足課堂,滲透綠色化學知識與理念。

化學課堂是教與學的主陣地,也是向學生傳授綠色化學知識的好場所。而且綠色化學的要求與環境保護教育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實施環境保護教育過程中,要向學生闡明綠色化學的觀點、要求,使他們樹立起防治污染、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化學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環保內容,采取滲透的方式,在介紹某種物質或操作方法時自然地引入相關的環保知識,讓學生增長環保知識。如講二氧化硫時,我就向學生說明它是一種主要的大氣污染物,它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空氣中二氧化硫70%來源于工業燃料,12%來源于工業燃油,其余則來源于生活燃煤等。最后讓學生討論:如何防止和減少SO2的污染。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

2.2 借助實驗,培養學生養成綠色化學的習慣與能力。

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觀察到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清晰的實驗現象,增強直觀的感性認識,而且能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實驗必定會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質,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中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化學實驗。實驗教學與綠色化學聯系最為緊密,最為直接,在實驗教學貫徹綠色化學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2.2.1 藥品的貯存方法的規范化。如易揮發的液溴、濃硝酸、濃鹽酸等用鐘罩封閉貯存;對大多數有機物如苯、甲苯、丙酮、甲醛等用專柜避光保存;對劇如汞、白磷等用專柜上鎖保存,定期檢查貯存情況。

2.2.2 實驗中尾氣的吸收處理。如在制取硫化氫、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氣、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時一定要通過演示實驗講清吸收的原因(有害氣體不允許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強調尾氣吸收的重要性,使學生深深認識到:只要涉及氣體的制備問題就應考慮尾氣處理。

綠色化學范文第2篇

關鍵詞:綠色催化劑;綠色化學

一、催化劑與綠色催化劑

催化劑是一種物質的特定稱呼,是指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反應速率,但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催化劑會誘導化學反應發生改變,而使化學反應變快或減慢或者在較低的溫度環境下進行。催化劑在工業上也稱為觸媒。

綠色催化劑是指在催化轉化反應過程中,不產生環境污染,甚至是“零排放”,從而能夠實現清潔生產的這樣一類催化劑。

二、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近年來,綠色化學的研究工作主要圍繞化學反應、原料、催化劑、溶劑和產品的綠色化展開的。綠色化學代表著二十一世紀化學學科的主流方向,而綠色催化劑將是綠色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綠色化學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著深遠的影響,而綠色催化技術在綠色化學發展中作用十分重要。因為,80%以上的傳統化工過程都與催化作用有關。近年來隨著人類對能源、環境和健康等問題的普遍關注,綠色催化劑的作用和地位獲得了新的評價。

三、綠色催化劑的種類

(一)分子篩催化劑

分子篩催化劑,又稱沸石分子篩催化劑,系指以分子篩為催化劑活性組分或主要活性組分之一的催化劑。分子篩具有離子交換性能、均一的分子大小的孔道、酸催化活性,并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水熱穩定性,可制成對許多反應有高活性、高選擇性的催化劑。

(二)雜多酸催化劑

雜多酸是一類由中心原子(俗稱雜原子)和配位原子(多原子)按一定的空間結構、借助氧原子橋聯成的含氧多元酸。是強度均勻的質子酸,并有氧化還原能力,通過改變組成,可調節酸強度和氧化還原性能。水分存在時形成的擬液相也能影響其酸性和氧化還原能力。雜多酸有固體和液體兩種形態。

(三)固體超強酸催化劑

超強酸是比100%硫酸還強的酸,其HO

(四)光催化劑

這是一類借助光的激發而進行催化反應的催化劑,如ZnO-CuO-H2O2,在紫外光作用下,可對染料廢水進行催化脫色,脫色率近100%。TiO2光催化劑光解二氯乙酸、光的光解制氫、CO2的光催化固碳都是為未來解決能源、人工光合作用的主要催化反應。

(五)電極催化劑

在這類電化學反應中,電極既是電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場所 也是供應和接收電子的場所,故兼有催化和促進電子遷移的雙重功能。通過外部電路調控電極電位,可對反應條件、反應速率進行調控。

(六)酶催化劑

酶催化劑可以說時一種真正的綠色催化劑,它是一種能加速特殊反應的生物分子,有近乎專一的催化性能。

(七)膜催化劑

膜催化劑是將催化劑制成膜反應器,反應物可選擇性的穿越催化膜并發生反應,產物也可以選擇性的穿過膜而離開反應區域,從而有效地調節反應區域內的反應物和產物的濃度,這也是將膜技術和催化綜合的一種催化工藝。

四、綠色催化劑在綠色化學上的應用

(一)分子篩催化劑

分子篩熱穩定性好,在900K時仍存在催化活性,因而用它制成蜂窩狀陶瓷,用于汽車尾氣的催化劑轉化的載體。另外,分子篩催化裂化在石油化學工業中已大量使用。催化裂化分子篩催化劑一般是稀土元素或高價金屬元素取代鈉元素的Y型分子篩。與普通硅鋁催化劑相比,具有活性高,熱穩定性好的特點,可在較緩和條件下進行反應,同時允許在630~680℃的高溫下再生以更好地恢復活性。此外,它抗中毒能力強,能加工某些含重金屬較多的劣質原料。

(二)雜多酸催化劑

作為酸催化劑,其活性中心既存在于“表相”,也存在于“體相”。雜多酸有類似于濃液的“擬液相”,這種特性使其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既可以表面發生催化反應,也可以在液相中發生催化反應,雜多酸如前所述既是氧化催化劑,還是光電催化劑。十二鎢磷酸,用于催化丙烯水合制異丙醇,轉化率中等,選擇性很高,是成功應用的典范。

雜多酸具有的可調控酸性,它取代HF、硫酸、磷酸,以固體形式進行多相催化反應,用雜多酸做催化劑可提高反應的回收率。與沸石分子篩催化劑類似,它具有不腐蝕設備、資源利用充分、不污染環境、工藝簡便等優點。雜多酸又因其兼具氧化、光電催化等功能,在化工生產尤其是石油化工生產中被廣泛采用。

(三)固體超強酸催化劑

固體超強酸在丙醇水合制異丙醇和異丙醚,甲醇和異丙烯制甲基叔丁基醚、醇酸酯化、烴的硝化、氧化氯代烴的還原等反應中都體現出優良的催化性能。

綠色化學范文第3篇

【關鍵詞】化學教學綠色化學

化學科學的發展使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傳統的化學工業主要注重反應的高選擇性和高產率,往往忽視了原料的有效利用和反應完成后廢物的處理等問題。因此,許多現有的化工過程,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卻沒有效利用資源,忽視了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這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存環境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保護環境和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事業,綠色化學作為一門從源頭上實現零污染的化學應運而生。綠色化學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質,不再產生廢物,不再處理廢物。從科學觀點看,綠色化學是化學科學基礎內容的更新:從環境觀點看,它是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從經濟觀點看,它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符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綠色化學即是用化學的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滅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和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綠色化學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再產生廢物,不再處理廢物。它是一門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的化學,讓所用的化學物質和它的生產和轉換過程與環境更加友好,它具有良好的現實經濟效益和深遠的社會效益,是知識經濟時代化學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所以,在中學化學教育中進行綠色化學的教育非常必要。

一.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綠色化學教育

首先,化學中很多內容都與綠色化學有關,可事先把相關綠色化學知識做成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投影到銀幕上,這樣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形象生動。同時,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自然理想。比如,在烴類章節教學中,可以簡單講述有關石油加工煉制過程及能源危機方面的知識,還可以介紹白色污染。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的稱謂。

其次,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可以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于生動活潑的形象中,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以迅速的把課程資源顯示在學生的面前,既可以大量節省教師講課、板書的時間,又可以使教師傳授更多的知識,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課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便以學生集中注意力。

二.在課堂上滲透綠色化學觀,強化環境保護的重要

化學課堂是教學的陣地,也是向學生傳送知識的好場所。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切入點,掌握好時機,及時滲透化學理念,使他們意識到,任何化學生產過程都與環境密切相關。例如:講二氧化硫時,要向學生說明它是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的重要污染物,是造成酸雨的禍首。目前硫化礦冶煉廠、火力發電廠、生活燃煤是產生二氧化硫的主要污染源。講到臭氧部分是,引入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發現及臭氧層空洞給人和生物帶來的影響的內容。講到緩沖溶液時,適當補充人體血液和土壤的緩沖體系,使學生意識到酸雨和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對水質和土壤的危害。教師在講解這些內容時,一定要聯系生活實際,列舉、演示一些污染給人帶來危害的典型實例并組織學生進行觀看和討論,讓學生充分認識環保重要性的同時,加深對提倡減少廢物排放的綠色化學的涵義的理解,同時讓學生認識到,要解決既要發展,又要解決環境的問題,傳統化學是不行的,只有綠色化學才符合這樣的要求。

三.在課堂外,采用多種方式宣傳綠色化學觀,強化環境保護意識

定期進行專題講座,了解綠色化學的最新進展;配合課堂教學,組織課外實驗;實地參觀調查鄰近的自來水廠、污水處理站、化工廠并進行實地調查。讓綠色化學的思想和內容貫穿于整個教育活動中,真正做到綠色無處不在,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夠充滿生機,綠意盎然。

四.化學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的理念的滲透

1.減少用量

例如;在檢驗so42-離子的實驗中,學生往往一下子加入了較多的BaCl2溶液。假如在實驗前向學生講解鋇類化合物中毒性最大是易溶于水的BaCl2,水中鋇離子最大允許濃度為1.0mg/L,過量的氯化鋇轉入廢液中會造成水質污染、土壤污染,并且讓學生通過查表知道BaSO4是溶解度最小的不溶性鹽,在1L水中僅容解1.05x10-5mol,只要加入少量的BaCl2溶液即可觀察到明顯的白色沉淀現象,這樣既節約了試劑,又達到了實驗目的,更重要的是凈化了實驗環境,增加了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

2.循環使用

例如:氧化還原反應實驗中過氧化氫氧化性的實驗,傳統實驗Pb2++S2-=PbS黑色沉淀,PbS+4H2O2=PbSO4+4H2O,Pb2+是有毒金屬,從綠色化學角度考慮應淘汰,將這個實驗改為I-與H2O2反應則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為棕紅色,即可證明H2O2將I-氧化成I2,此實驗現象明顯,使用試劑種類少,且碘是可再生原料,符合綠色化學的原理。

3.回收利用

綠色化學范文第4篇

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資源大國。但是,經濟的發展帶動了資源的消耗量日益加大,人口的數量仍在持續增加,人均可分配的各種資源也越來越少。目前擺在我們國家面前最大矛盾就是——是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的高速發展,還是限制人均資源的使用來保護現有的生態環境不再被破壞。我國的工業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的化學工業為其他各個行業持續不斷地提品和服務。但是,我們在創造了快速的經濟增長率和經濟增長量的同時,整個大自然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也嚴重損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加劇了社會的各種矛盾。這種現狀迫切要求我們改變生產模式,改變研究模式,在化學工業中引“綠色化學”的理念,將末端治理環境污染轉為源頭防范和治理。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EnvironmentallyBenignChemistry)、環境友好化學(EnvironmentallyFriendlyChemistry)、清潔化學(CleanChemistry),綠色化學即是用化學的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滅那些對人類健康、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和試劑、產物、副產品等的使用和產生。綠色化學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在產生廢物,不再處理廢物。它是一門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的化學,是更高層次的化學。我們從綠色化學的定義上就能夠知道它是秉承著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責任而產生的。綠色化學引導人們更加關注環境、關注公眾問題。1996年美國設立的“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就是美國“綠色化學挑戰計劃”的內容,這個獎項旨在鼓勵人們努力探索綠色化學,應用綠色化學的成果。日本的新陽光計劃確定了綠色化學在這個國家的技術研究和開發。我們國家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仍在努力發展經濟,只有1996年開過一次研討會,主題是“工業生產中綠色化學與技術”,雖然只是一個研討會,但是這表明我們國家已經開始重視環境保護和綠色化學工業成果的研制和開發。一年之后,召開的香山會議則正是宣告我國開始了以“可持續發展問題對科學的挑戰——綠色化學”為主題的綠色化學研發工作。上述這些例子都是我們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努力研究并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中體現出來的良好借鑒。

二、綠色化學秉承的發展思路和模式

它在現有的科學技術前提下,努力應用各種無害無污染的原材料來替代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在應用各種原材料的過程中盡量實現節約和效率轉化最大化、在污染物的排放盡量實現減少零排放化。

(一)高效是化學始終追求的目標高效體現的思路是盡可能少地利用原材料,盡可能多地制造成品;盡可能少地排放污染物,盡可能多地提高轉化率。國家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實際上是建立在假設每一個化學工業企業都按照高效生產的操作前提上的。

(二)回收和重復利用材料回收體現的是降低節約資源的理念,重復利用體現的是降低成本的理念。兩者都是資源節約型社會下改善企業經營成本的有效方法。對于自然環境難以凈化或在短時期內難以凈化的各種材料,應實現重復利用;而對于那些高污染的化學制成品比如電池應當盡量實現回收利用。在社會倡導回收利用材料是一種有效的綠色途徑。

(三)通過回收實現的再生利用和對高成本高污染原材料的拒絕使用在化學制成品的生產設計環節就應當考慮再生利用,高分子原材料在自然環境中的污染時最為明顯的,只有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將其納入回收的范疇,才能使廢物變成寶物,將污染變為綠色。而拒絕使用的那部分高污染、無法替代和無法回收、重復利用和再生的高危材料應當盡量尋找替代品,拒絕使用之。

三、綠色化學教學的探索和應用

綠色化學教學和研究在高校的課程設置中上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各種教材和政策中都有體現。我們先從國外的一些學校的實驗來看:美國的俄勒岡大學是美國綠色化學課程的先行者,該學校在1997年就將綠色化學的原理和實踐引入到了化學教學課程中。通過各種綠色化學實驗取代傳統的實驗在美國率先創造出了安全無污染的實驗環境和研究環境;澳大利亞的莫納什大學則在2000年成立綠色化學中心,這個大學成為了世界上研究和教育綠色化學的領導者。

國外的大學對綠色化學的探索和應用為我國的高校提供了經驗,因此我國的高校在探索和應用綠色化學的過程中應加強對教學的滲透。大學生畢業后進入到社會研究和生產的過程中將成為我們國家化學工業的主要力量。在大學的教學內容中融入綠色化學的理念,是加強他們綠色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重要教學任務。首先要對教材進行改革,要增加化學教材中有關綠色化學的理論知識和各個國家在綠色化學領域中的先進成果。對于學生來說,多與老師加強綠色化學方面知識的探討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對于老師來說,要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多對綠色化學方面的知識關注程度。比如說,對于各種工業原料的附加產品的研究,既要對工業原料在加工過程中的有害氣體加以研究,又要對工業原料的制成品、附加產品和工業廢料的環境危害程度進行研究和對比;再比如從同樣一種工業原料提取各種有機物,使用蒸餾的方法還是其他方法能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等等。其次是要在教學中樹立綠色環保節能意識。教師要起表率作用,首先樹立這種意識。要多閱讀各種相關的書籍、文章文獻,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思維,要在課堂教學和實驗時多強調化學物質的排放有害性,而不是只顧及化學物質的功能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要在課余時間關注綠色化學的教學和研究的各種動向和軌跡,努力在課堂中將這些動向和軌跡傳授給學生。然后要針對教材的固定性和信息資訊的變動性努力做教學內容的靈活補充。

由于教材編寫出來之后的一段時間內是不會變動的,其中的教學內容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固定的,但是目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速度將綠色化學定格在一個比較滯后的位置。所以,教學工作者應當在教學中進行適當的內容補充,使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能夠在一個完整的鏈條上得到延續。特別是有機化學,許多有機物都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和破壞,這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些有機物多加強調,對這些有機物的減少排放上多借鑒生物科技,以微生物作為催化劑,成功合成所需要的化學制劑。最后對學生而言,單一而枯燥的教材授課不能達到加強印象的效果,所以,化學實驗綠色理念的融入必不可少。實驗能夠使學生加深印象,使教材中的各種概念更加形象化,鞏固化學知識,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使學生將分析問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強化。多做實驗有利于學生強化實驗的技能,同時對學生對待科學的嚴謹、認真、實際的態度融入意識中去。綠色化學是可以通過化學的實驗教學有效實現的。無論是試劑、溶劑還是催化劑,在試驗的過程中都應當首先盡量考慮使用無害的環保的物質,而各種溶劑和催化劑,在試驗前的準備階段要優先考慮各種替代品或者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

綠色化學范文第5篇

綠色化學化學教學教學滲透現代社會,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生產、生活活動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全球性的10大環境問題都直接或間接與化學物質污染有關。如何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使化學工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成為世人關注的重大課題,“綠色化學”,因此應運而生。

一、綠色化學的內涵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和原子經濟化學。這一概念從一提出來,就明確了它的目標是研究和尋找能充分利用無毒回收、再生和重復使用的有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在各環節都實現凈化和無污染反應途徑。具體內涵體現在“5R”上。

1.減量

“減量”是從節省資源減少污染角度提出的,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減少用量,在保證產量的情況下如何減少用量;二是減少廢物排放。

2.重復使用

重復使用,不僅是降低成本節約物質的需要,也是減廢的需要。

3.回收

回收既是節省資源的需要,也是充分減少污染的需要,指反應后的生成物,只要有一定價值的都要進行回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使用原料。

4.再生

再生是變廢為寶,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污染的有效途徑。

5.拒用

拒絕使用是杜絕污染的最根本辦法,它是指對一些能引起無法替代的、無法回收、再生和重復使用的有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顯的原料,拒絕在化學反應過程中使用。

二、化學教學中的綠色化學教育

綠色化學不是一門全新的科學。它是一種戰略思想或一種理念,它要求化學家在研究化學轉化的同時,研究這種轉化對環境、健康和安全的影響。傳統的化學教育只涉及到物質的組成、化學反應原理等內容,幾乎沒有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去研究如何減少或消除化學反應對環境的污染。綠色化學教育是對傳統的化學教育思維方式的更新和發展,教師應當把綠色化學的思想滲透到化學教學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綠色化學的教育。因此,綠色化學應成為化學教學內容的核心觀念之一,教師應將其貫穿于化學教學的始終。

1.通過提高化學教師的綠色化學意識,增強綠色化學觀念

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的任務應該是每個化學教師必須履行的義務和責任,目的是培養學生能自發產生防止環境污染的行為和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切斷污染的根源,才能真正實現綠色化學。

而要實施綠色化學教育,教師必須有強烈的綠色意識,首先利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使其逐漸產生對綠色化學的意識,然后結合具體事例巧妙而生動地滲透到教學過程的某些環節中,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就自然地產生了保護環境、實施綠色化學的意識。

2.通過課堂教學,讓“綠色化學”的雨露滋潤化學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化學教學的主陣地。要向學生傳授綠色化學知識肯定離不開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通過滲透的方式,用實際生動的范例將綠色化學意識和綠色化學原理充實到化學教學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綠色化學教育。

3.依托綠色化學實驗,樹立綠色化學形象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單獨通過課堂講授綠色化學知識和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根據綠色化學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對實驗教學課程體系進行重組。化學實驗是最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我們在化學教學中,就要盡可能地體現綠色化學的“5R”原則。具體措施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⑴精選實驗項目。

⑵對實驗中的催化劑、試劑、工藝路線進行改進。

⑶推廣微型化學實驗,開設微量或半微量實驗。

⑷采用多媒體教學,進行仿真化學實驗。

⑸采用全封閉的實驗系統。

⑹采用串聯試驗或組合式化學實驗。

⑺回收實驗產物,使實驗產物循環利用。

⑻開發現代實驗技術手段:①無溶劑有機合成;②引進微波、超聲波技術來作為反應能源。

⑼改進和設計實驗裝置,使得實驗設備可以循環使用。

4.通過實踐活動,滲透綠色化學意識,提高綠色化學素質

⑴結合當地環保狀態,通過調查、實踐報告等手段,總結當地環保現狀,并運用課堂所學知識提出可行性解決辦法。

⑵學用結合,有意識地開展“綠色行動”。

⑶組織學生開展教育宣傳活動環保活動。

⑷建立綠色化學實驗研究小組。

當然,上述四個環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滲透、互為補充的。

三、結束語

將綠色化學教育滲透于化學教學中的做法是可行的。綠色化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在傳統化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更高層次的化學,而綠色化學教育是化學教育內容上的重大更新,已經得到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界和化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化學教師,應把傳授綠色化學知識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將綠色化學知識自然、生動地滲透到化學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化學基礎知識的時候,就受到綠色化學思想的熏陶,掌握綠色化學知識,牢固地樹立起綠色化學和環境保護的意識,關注綠色化學,那么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就會自覺地想到和用到綠色化學知識。

在中學教學中,注重綠色化學并滲透,培養并增強中學生的環保意識,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環保的主人,“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讓全社會都關注環境問題,這是我們持續努力的目標。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綠色化學教育必將讓綠色化學的理念在學生的頭腦中深深扎根,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促使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許克敏.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1,(48).

\[2\]劉俊嶺.加強化學實驗綠色教育,培養學生環保意識\[J\].考試周刊,2011,(41).

\[3\]閔恩澤,吳巍.綠色化學與化工\[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100.1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澧县| 文化| 大冶市| 林周县| 彭泽县| 张北县| 厦门市| 昌都县| 阜平县| 海盐县| 彭泽县| 依兰县| 定远县| 青州市| 民权县| 昌邑市| 黑龙江省| 达拉特旗| 东宁县| 黔东| 肥乡县| 香河县| 都兰县| 江口县| 昂仁县| 夹江县| 临清市| 荥阳市| 太仓市| 文水县| 新营市| 遵义县| 蕉岭县| 高淳县| 乳源| 乐清市| 搜索| 周至县| 龙州县| 哈尔滨市| 尼玛县|